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还巢-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好了?”
贺瑶芳笑道:“是啊,跟又活过来了似的。”
罗老安人:……
顿了一顿,罗老安人小心地问道:“二姐儿,今儿还出门与她们一道玩耍么?”
贺瑶芳抬头一看,见罗老安人颊上已经有些下垂的皮肤僵硬地微动了一下,不必想便知她这是有后话。她们姐妹才与街坊家怄过一回气,连罗家人都不肯理了,还要出去玩个大头?!多半是要借着“五不娶”说事儿,后娘要进门了。
于是贺瑶芳故意道:“我还要跟着先生读书呢。”
罗老安人咳嗽一声:“也是,去罢。”却又命宋婆子先一步去张老先生那里,央他细讲“七出三不去五不娶”,借机让孩子们“明白些事理”,不要哭着闹着不要继母。这回就算再哭闹,那也是必得有新人进门儿的。
岂料这一次,连贺丽芳这等直脾气都没有暴起反对。大约是街坊间拌嘴的事儿,给她的印象太深。贺瑶芳是希望有一个后母进门的,照着张老先生的建议来说,只要仔细筛选一个合适的人,那就很好。
罗老安人得了回复,紧赶慢赶,命人去寻了媒人来,讲明了条件,许了事成之后另有重赏,这才略放下半颗心来。另半颗,须得等到贺敬文拿定了主意,去挂名排号,以举人身份等外放才好。
贺敬文十分犹豫,极不愿意放弃科考之路。一直犹豫未定,罗老安人劝他时,他觉得补官也是不差的,一回头,又想再试。至今犹吊着罗老安人的心。罗老安人情知这读书人认死理儿,她的丈夫,当年屡试不中,弃了科考之路,哀叹了好几年才渐渐缓过来。她也不愿意儿子再受同样的罪。奈何形势不好,拖家带口的又没倚仗,那老君观的张仙师看贺敬文的表情也是罗老安人心病。
贺瑶芳却轻轻松松去上张老先生的课去了。师生见面,都不再提什么续弦、外放的事儿,做先生的顶着两只黑眼圈只问:“那位张真人?”
贺瑶芳道:“我以前没见过的,他现在已过百龄了吧。据说,某次天子要请他时,他已羽化,有人不信,悄悄地开了棺去看,棺内只有一只鞋子。”
张先生讶然道:“居然是真的?”
贺瑶芳道:“传闻而已,我亦不曾亲见。”张老先生忍而又忍,贺瑶芳只当没看见,并不主动说明什么前世之事。难道要告诉他,上辈子她弄死了皇帝?张老先生总觉得,打从老君观回来,这小女学生身上的气质又为之一变,愈发地深不可测了。想了想,还是咽下了,反正他定主意跟着贺家看热闹了,张真人那等神仙他盯不住,贺家这一亩三分地儿盯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重又拿起书本,考起贺瑶芳的功课来。
如果又匆匆过了七天,罗老安人忍不住再问贺敬文之时,京城忽地攘动了起来。顺天府的衙役与锦衣卫等四下出动,禁人口乱走,又有许多禁忌,连炒豆子都不许了。贺家消息不甚灵通,还是罗焕派人来说:“京城有时疫,宫里大公主都染上了。”
罗老安人不安了起来,怕家里孩子也染上病,下令闭门不出每日只派两人出门采买。所买必要鲜鱼水菜,外面整治的食物一应不要,唯恐带进病症来。连贺敬文也不许他出门吃酒,更不须他外出打探什么消息,只要人安全了就好。罗老安人甚至动念,若是时疫太过,回京也可,总好过丢了性命。
哪知好的不灵坏不灵,到得五月初,汀芳竟然一病不起。罗老安人急得了不得,一面将丽芳、瑶芳姐妹俩挪到了自己房里看着,一面延请大夫,且在供奉的白衣大士面前许了重诺。
瑶芳心神不宁,拜在菩萨面前,连经都念不动了——这位大公主,乃是皇后所出,不幸夭折。娘娘因此伤心,又与皇帝有隙,竟致要到十余年后,才再育一子。这位大公主要是去了,不知道娘得有多伤心呢。她倒不甚担心汀芳,上辈子,汀芳可是活到了十二岁上,才惨死在了柳氏手里。眼下柳氏自身难保,自然是害不到汀芳了。
丽芳却急得不得,手下木鱼几乎要被她敲碎了:“菩萨,只要我妹妹平安渡了这一劫,我抄百遍经文。”
许是菩萨心疼她,竟不让她这般劳累抄写,五月末,大公主薨逝,六月初,这层阴霾还未散去,汀芳也步了大公主的后尘。
贺瑶芳傻了:“这不可能!”
贺丽芳哭到一半儿,听妹妹这么说,慌得丢下了死的那一个,抱着活的这一个说:“你醒醒啊,她已经去了,你别再傻了,你别吓我啊!”
鸡飞狗跳!
罗老安人满头包,还要张罗着小孙女儿的丧事儿,还要命人看好洪姨娘,休要让她过份哭闹。这嚎得四邻不得安,像什么话儿呢?得亏这街上还有几家也有人过世,一家是陈家一个老仆,另一个则是江家的媳妇儿,罗大奶奶也染上了病,前后脚的功夫,也去了。
一场时疫,京城去了不少人。
汀芳幼年夭折,不可大办,然远在京城,墓地便是件麻烦事儿,要与在京城的本家协商。罗老安人又要操持自己家的事儿,又要往哥哥那里安慰,还要给街坊邻居道恼,忙得像个陀螺,再次恨起没个帮手。
贺瑶芳毕竟不同常人,初时惊讶过后,很快恢复了心神。对着不乐往罗家去的贺丽芳道:“还是去磕个头罢,这世上,死了的都是好人。”
贺丽芳没听清楚,反问道:“难道坏人就不死了?”
贺瑶芳道:“死,死了就是好人了。走罢。”
贺成章听着姐妹们对话,眉头一皱。吊唁回来便扯过妹妹来:“往后当着外人的面儿,不要说那样的话。叫人听着不好。不要问我为什么不好,我现在也说不上来,但是听着不舒坦。”
【……你操心得也太多啦。】
贺瑶芳无奈地伸手捏捏哥哥的脸:“知道啦。”
贺成章小俊脸儿一红,挥手,没打,轻轻拿下妹妹白嫩嫩的爪子:“不要动手动脚的。”
说话间,贺丽芳跑了过来:“不得了,我方才听到媒人来给阿婆回话了。”
贺成章不喜道:“这个时候?”
贺瑶芳道:“没有为了儿女误了父母的事的。”
贺丽芳一翘唇角:“哼,快别提啦!说的是个……命硬……唔,我这不是跟你们说么?还要不要我告诉你们消啦?”
一弟一妹这才无奈地放下手来,听贺瑶芳说:“说是个原就六亲死得只剩亲娘的人,这场时疫,她亲娘也死啦。因家贫,要下葬……”
明白了,就差“卖身葬母了”。热孝里成婚,须在百日内过门儿。这个当口儿,办这件事,贺瑶芳有点同情这个或许能做她继母的人了。
☆、第35章 后娘娶进门
家里要添新主母了,京城小小的贺宅里,居然有了几分暗潮汹涌的味道。贺瑶芳耳听了几句传言,便不再多管,只要新娶进来的继母身世没有突变,她就难以翻身。除非是个疯子,嫁过来就是为了谋害夫家全家。贺瑶芳很放心地跟着张老先生继续读书去了。她的兄姐则暂时放下了幼妹夭折的难过,紧张地继续关注着未来继母的消息。
阖家上去对这件事情都比较重视,罗老安人不顾时疫尚未过去,亲自去了女家看了一回。因着女家着急要将母亲下葬,一切谈得都很快。老安人取中这姑娘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以其性情正好可以弥补贺敬文之不足。美中不足的是,这姑娘真个命硬,老安人很怕她克夫。
老君观的签儿,上回没求成,心里总是不塌实。老安人又不辞辛苦,往老君观再去了一回,这一回谁都没带,也没再遇上张仙师。反正,等贺瑶芳知道的时候,她已经下了决定,通知大家:“都拾掇起来,就是这韩家姑娘了。”
贺丽芳姐弟俩的心情很复杂,一是晓得眼下是需要一个继母,二又不很希望看到一个陌生的女人嫁进来。贺瑶芳却没有什么大感觉,依旧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贺丽芳今年九岁了,这几日被老安人带到身边,说她该看一看这些事情,学着些了,天天累得像条狗,才没功夫管“妹妹表现得太平淡”这件事儿。
贺瑶芳仗着“年纪小”,自汀芳亡后,她就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了,老安人怕她也有个好歹,对她的要求就只有一样——老老实实呆家里,天天给菩萨上香,然后跟张老先生读书。贺瑶芳也就乐得清净,镇日里往张老先生书斋里一坐,一老一少,一人一本书,张老先生与她串讲。
见小女学生平心静气那份安闲劲儿,张老先生也只有佩服:“小娘子早知令妹要老去?”
贺瑶芳没抬头,手指在书页上划过:“我不知,她不该此时走的。也许,有些事情变了,”许是听出老先生语气中的嘲讽,又轻描淡写了一句,“我见过的死人太多了。”
轻轻一句,换了一个热血年轻人,怕要暴起。也是饱经离丧的张老先生却听出了其中无限苍凉,轻声问道:“小娘子不担心再来一个柳氏?”
贺瑶芳微动了动嘴唇:“她还有个做推官的父亲不成?”
张老先生道:“我可从不敢小看女人的。便是小娘子,没了父亲,不也?”
“嗯?”
张老先生道:“我看小娘子前世不一般。”
贺瑶芳笑了:“我自是不一般的。”张老先生心头一动,难道要说了?却听她续道:“一般人能再重活一回么?”
张老先生简直要吐血。
贺瑶芳没有抬眼,翻了一页书,自言自语地道:“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有人认真数上一数,真个熬出头来的人,有几个是寒门?以为书上写一个陈涉,个个农夫便都能称王了?算过陈涉手下揭竿而起的农夫死了多少么?都成了垫脚的了。”
张老先生被雷劈了!这道理他是隐约懂得的,不说旁的,单说这科举,似乎只要是读书人,有天份有能耐便能成,爹厉害的,儿子不开窍儿,照样做不了进士。实则不然。读书要有人教的,束脩是一笔(好老师与一般酸丁的差价还没算进去),笔纸书本的开销又是一笔,读书便不能做旁的赚钱反要家人供奉,里外少了一番的钱,赶考也要花钱,与文人之交友比乡民的交际花费更多……
有钱的,一应都供奉得起,没钱的,呵呵,那得多高的天赋,才能弥补这先天的不足?更不要提进了官场之后的林林总总,有人脉和没人脉是不同的,有关系和没关系也是不同的,关系哪儿来?至少有一半儿靠走动。一动便要花钱。
再往小处说,家境好的,生得白净体面,一见就令人觉得是个“人上人”,自然会顺服些。那面黄肌瘦卖相不好的,看了不能让人心悦,前程也要受阻。吏部选官,长得好看的,得优差,贼眉鼠眼的,排八百辈子未必能排个不入流的小官儿。哪怕钟馗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朝廷以貌取人的心还是历数百年而不变。
张先生地道:“那……也不是要坐以待毙的。”
贺瑶芳道:“这是自然。我可没要等死,真要等死,我早就死了。我只是说,不要太担心了。”
张先生将她仔细打量了一阵,忽然道:“小娘子……变了很多。”
贺瑶芳抬起头来,微一笑:“先生面前,我装什么好人呐!横竖吓不着您。倒是这屋子外头的人,我怕吓着他们。”
合着就我一人儿受你折腾啊!为看热闹跟过来,还出了许多力的张老先生觉得,有点亏。
贺瑶芳道:“除非一把□□将家里人都药死了,否则,她要收伏这个家,”伸出一个手掌,“五年。韩家家贫,我看她连件儿像样的嫁衣都凑不齐,连首饰箱笼,怕都得咱们家贴补呢。丫环自然也是没有的了,想要做事,一个人怎么行?她的底子,比柳氏差太多了。先生向阿婆说要一贫家女,不也是打的这个主意么?我如今,只担心给她磕头的时候,她拿不出像样儿的见面礼,压不住家下仆妇,那可怎么好?”
张老先生道:“小娘子于这些事务上……颇熟。”
低头又翻了一页书,贺瑶芳笑道:“只要是妇人,都熟,只在愿不愿意、用不用在这上头花心思罢了,”轻吁了一口气,“我们,还有什么好操心的呢?不过是看着这四方天四方地,做一世的囚徒罢了。”
张老先生不言声了。他原也觉得,女子还是相夫教子的好,若聪慧些儿,做一贤内助,管家理财,也是不错的。今日突然觉得,“囚徒”二字,莫名锥心。
————————————————————————————————
且不说这师徒二人闹中取静,悠闲读书。单说贺敬文还记着鬼神之说,见许愿的这个没死,死了另一个,他心下惴惴,极不愿女儿因此出事。汀芳下葬后,便往吏部那里挂一个名儿,谋一外放。
回来皱着眉向罗老安人汇报:“我前头还排着好些个人呢,也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去了。”罗老安人听了,半是失落半是解脱地道:“先排着罢。唉……都是命啊。”
贺敬文愈发地忧郁了。
罗老安人故意拿些事情与他商量,欲分其心,不令再想科考之事。因说:“韩家家贫,连个陪嫁丫头都没有,送嫁的人更不要说了,她的嫁妆,能凑身儿嫁衣就不错了。我看了,料子也很不好。说不得,咱们要给她买个丫头,再置办些行头了。”
贺敬文却不耐烦这些个事儿,对罗老安人道:“娘看着办就是,我哪里懂这些?我去寻张先生说话。”
罗老安人心道,张先生人情练达,或可开解一二。再者,真要补上了官儿,以贺敬文这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少不得需要劳动张先生代为打点,多相处一下,两人相是,也是好的。便说:“正是,这些时日你忙里心外的,也该关心关心张先生的。”
其实张先生在贺家待遇极好,吃得红光满面,养得油光水滑,贺敬文少来烦他些,他反而更自在。
贺敬文到书斋的时候,里面只有贺瑶芳一个学生,贺敬文与张老先生见了礼,先问贺瑶芳:“俊哥呢?”丽芳随老安人学习些家务,这个他是知道的,但是,儿子呢?
张先生答道:“我叫他习字去了。”
贺敬文倒不干预张老先生的授课,盖知张老先生教学生上很有一套。也不当着老师的面儿考学生,却又让贺瑶芳:“你歇着罢。”想与张先生独自谈谈。
张先生心道,我看你要跟你闺女谈谈,兴许比跟我聊天儿更有效。却也只能在贺瑶芳“自求多福”的眼神儿里接下这差使。贺瑶芳慢悠悠走了出去,不用听都知道贺敬文要说什么——不是婚事,就是功名。
要让一个读书人在而立之年放弃考进士的机会,那是很难的。与之相比,婚姻倒不算是件大事了。既然母亲又觉得不错,儿女又不闹,更兼韩氏有孝女之名,那娶便娶了。有了柳家作比,什么样的女人能比柳家更恶?
贺敬文开口,说的依旧是科考的事。虽故作轻松,张先生还是听出了其中的懊丧:“今日去吏部挂了号儿了,只等有缺轮到我。”
张先生道:“东翁还是有登鳌顶之心。”
贺敬文咬牙道:“这是自然。”
张先生道:“东翁欲登鳌顶,是为了什么呢?若是为了上为君王分忧,下安黎庶,则如今补官亦可。若是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恕我直言,这上人千千万,阁老也不过那么五、七人而已。若为求学,则学海无涯,何处不可学?东翁着相了。”
贺敬文心里略略有那么一丝宽慰,执念却不是那般容易放下的。又不好对张老先生表现出自己的不豁达,生硬地转了话题:“俊哥近来功课可还认真?”
张老先生道:“很好。”与贺敬文说了半天贺成章功课的事儿,末了,才说:“举人出身,也不过是入不了阁而已。三年百余进士,能入阁者有几许?看开些。东翁如今,也不过是情势所逼,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贺敬文似是受教而去。张老先生却极不放心,等贺瑶芳回来,便将方才之事一一说了。贺瑶芳道:“不碍的。”
张先生却说:“不可掉以轻心,郁结未解呢。”
贺瑶芳道:“老君观并不远。再者,先生说的虽有道理,可家父要的,不是道理。他是心气儿不顺,你得叫他知道,他这是‘牺牲’,值得景仰。看我的。”
看着小女学生眼睛里的慈悲,张老先生一阵无言。
不就是要有一点寄托么?没有功名就要有情怀!懂了!但是这究竟要怎么做呢?张老先生不耻下问。
贺瑶芳果断地、认真地说:“爹这么做,都是为了我们呀,都是为了这个家,他才委屈得自己。我们一定要争气懂事儿,不给他丢脸,不能叫他这番辛苦白废,不能令他白白失了这大好的机会。”
张老先生差点给她跪了。得,你上辈子是专职哄阎王出身的吧?!
过不两天,张老先生就眼看着贺敬文脚下生风,春风拂面,眼睛里的光芒跟佛祖似的,快能普照苍生了。摸摸鼻子,张老先生果断地趁他心情好,向他申请了买书的款项——买它两套《大陈律》!再买它两箱子杂书奇谈、前人笔记!史书也来一套!斗心机……你赢了,读书,你还是老实听我的吧!
————————————————————————————————
贺瑶芳并不以读书为苦,却又不得不与新娘周旋。
韩氏果如她所料,进门儿的箱笼都是罗老安人在外头订好了,搬到韩家做做样子再抬到贺家来的。韩家也没有什么陪送的人,还是罗老安人向罗家借了罗二奶奶过去帮的忙。她身边的两个丫头,一个叫花儿,一个叫果儿,皆是罗老安人先买的。先被牙婆领到贺家过了眼,才送到韩家去的。
算来算去,这新娘子就来了一个光人儿。知道内情的人颇多,不免有些议论。消息传到贺丽芳的耳朵里,惹她生了好一回的气:“再嚼舌头,都拔了卤成口条!”惹得贺瑶芳暗笑不已。
贺丽芳也不是很想维护这个新来的娘,只是不肯失了家里的脸面,亦不肯让仆人养成非议嘲笑主人的习惯而已。见妹妹居然在偷笑,伸手将她揪了过来,恨声道:“你要死!还笑!小心些,先不要与这个新来的走太近啦。先看看她是不是好人!”
贺瑶芳笑道:“是不是好人,都要叫她娘了,如何能不近?不是叫人说不孝顺、不懂事儿么?”越不是好人,你越要待她好呀。
贺丽芳似乎受到了什么触动,小声道:“你别犯傻。嗐,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你才多大呀?又懂得什么?明天过后,你要么跟着先生读书,要么跟着我。我要不得闲了,你就跟着先生!谁叫你,你都说要读书。”
贺瑶芳含笑答应了。当天晚上,贺成章在外头宴客,她就钻进新房里看这新来的后娘了。
守门儿的也不拦着她,花儿、果儿两个知道她是这家的姐儿,还忙不迭地将她往里领。里头坐了好些个罗家的家眷,除了罗大奶奶的儿女因守母孝不好出来,旁的忽忽拉拉来得不少,全然看不出便是这家里不合,传出了贺家的闲话儿的。
贺瑶芳进来的时候就听着罗二奶奶说:“哎呀,虽是仓促行事,如今有了你,可是四角俱全了。”说完,众人便是一阵儿笑。罗四奶奶推一把罗二奶奶:“瞧你,怎么看着没人护持着,就欺负起新娘子来啦?”
啧!贺瑶芳心里一阵不屑,这几位这是来给下马威的么?却又好奇,不知这后娘如何应对。
☆、第36章 命定的相见
前太妃心里是犹豫的,她听得出来,这罗家的女眷们对她这后娘充满了羡慕嫉妒恨。这个时候正是继母最艰难的时候,释放一些善意,助她渡过难关,更能拉近与她的感情。可她又想看看继母究竟有几分本事,能不能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就在她犹豫的当口儿,那边儿继母已经又经历了一番攻击。却是罗二奶奶听了罗四奶奶的话,反唇相讥,偏还是笑吟吟地说出来:“哪个说我欺负新娘子来。咱们叫新娘子说说,我欺负她了没有?”看似回击妯娌,实则又将韩氏给拉过来挡箭。
韩燕娘的拳头在袖子里捏了捏,真想把这一群三姑六婆打成肉饼!韩燕娘与前世的太妃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读书人家的闺女,小时候过过一段不错的日子,识得些文字,后来家道中落,接触了许多三教九流,骂起人的时候既有市井之泼辣又具文人之阴损——她们还六亲断绝,没啥好顾虑的。
然而在自己新婚的日子里,又是热孝里成婚,还没个娘家好倚靠,委实不好就这么对婆家亲戚翻脸——尤其是对婆婆的娘家亲戚翻脸。是以罗家妯娌便捡回了半条命。她们自诩是官宦人家的女眷,也是斯文人,说起话来咬文嚼字,粗人们听不懂。哪知这一位是真的能听得懂。
韩燕娘放又捏了捏拳头,抬起头来,露出一个深刻的笑来:“二嫂子说的是,在我的家里,谁能欺负了我去?”弄死了她们不要紧,自己也得赔命,她虽然死了爹娘,还想好好地活出个人样儿来呢,可不能把自己填到一群贱人挖的坑里去,那就太不值得了。
贺瑶芳舒心地笑了,这个继母,有点儿意思。再抬眼看罗家妯娌几个,一个个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