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孟五娘-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枝听到这里,赞道:“五娘子这主意好,家里有甚么吃甚么,不然单子上定的是鸡,但一时买不到,还得出高价四处去搜罗,多费好些银子。”
除了吃,还有穿,马上就到发秋衣的时候了,先前孟家又是垦荒,又是分灶,根本无暇顾及,好在以往这些衣裳,都是直接去城里买成衣,只要准备好钱,随时都能把衣裳运回来。孟楚清让梅枝叫了戚妈妈进来,道:“妈妈,秋衣该发了,还得劳烦你进城一趟,置办些衣物回来,所有人的衣料,都比往常减上一等。你明日一早到前面,问大太太借车驾。”说着,按着人头算了金额出来,让梅枝称了银子,交到戚妈妈手里。
这些银子,比往年的预算少了三分之一,不过只要不赶潮流,买些过季的结实衣裳回来,还是不成问题的。戚妈妈欣然领命,接过了银子,准备明日一早就动身朝城里去。
孟楚清忙完最重要的这两项,翻开了家中奴仆的花名册,想要精简些人员下来。各屋贴身伺候的奶娘和丫鬟,都是从湖北老家带来的,无论如何也动不得,包括墙头草似的俞妈妈,也一样得供起来。但雇佣来帮忙的乡民,还是能辞退一些,以节省费用的。
孟楚清一面想着,一面取了一张纸出来。梅枝见那纸上写满了字,好奇探头一看,原来是那日她们闲聊时,孟楚清随手记下的二房人口数。
上面记着:二房总人口十八,主人七人,死契仆从六人,雇工八人,其中浆洗两人,洒扫两人,粗使两人。
孟楚清看着这张纸,叹道:“咱们家先前,确是太过铺张了,一个庄户人家,不算董丽娇,总共六口人,却要十来个人伺候,怪不得这么快就败家了。而今我有心削减人口,却怕她们过惯了舒服日子,乍一要吃苦,受不了。”
梅枝道:“五娘子,不缩减开销,咱们家就只能等着喝西北风,哪里还顾得了那许多。谁要是有异议,叫她拿出私房银子来补贴,看她还敢不敢说二话。”
“你说得不错,也只能如此了,不过也不好缩减太过,不然人人心里不满,做起事来也不会尽力。”孟楚清想了又想,道:“所有雇来的媳妇子和丫鬟,多给一个月的工钱,全部辞退。辞退她们,除了伙食费,每月还能省下四两银子的工钱,我将其中的一两银子拿出来,到咱们家现有的这几口人里招工,谁愿意顶替她们的活儿,这钱就发给谁。”
一两银子对于韩家庄的人来说,乃是巨款,但孟家的老人儿们谁会把这点子钱放在眼里?梅枝觉得肯定不会有人来应征,于是道:“五娘子要分派活计,直接说一声便得,谁还敢抗命不成?”
孟楚清明白她的意思,笑道:“你放心,今日不同往时,我把这一两银子拿出去,不晓得多少人争抢着要来呢。”
梅枝不信,满眼里都是怀疑神色。
孟楚清起心逗她,便道:“不如咱们来打个赌,哪个输了,就罚她去央浦岩到渭河钓条鱼回来吃。”
“啊?”梅枝哭丧着脸道,“那得跟二表少爷说上一箩筐的好话。”
孟楚清掩嘴而笑:“若是太容易就办到,赌来有甚么意思?”
梅枝无可奈何地点了头,道:“那我就大胆同五娘子耍一回罢。”
孟楚清便提起笔,将方才所述的改革事项一一记下。
梅枝站在旁边看着她写,突然想起一事,惊叫道:“糟糕,忘了提醒五娘子,咱们分灶时,太太没要水房的运水工,所以这些天我们吃用的水,还是先前大太太让给我们的存货,若再不派人去渭河运水来,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在韩家庄,吃水用水真是个大问题,首先你得有辆车,然后还得有两个闲人,一天到晚甚么事也不做,专门负责去渭河运水,不然就跟那些穷户人家一样,只能任由孩子在脏兮兮的水洼里喝水解渴了。但是现在的孟家二房,是既没有车,也没有人,更没有钱,这可怎么办才好?
孟楚清犯起愁来,吃食上简单些,她尚能忍受,但如果没有水,不能洗澡,她是一天也受不了,而其他人都是从湖北来的,本来就有每天洗澡的习惯,只怕更加没法忍受。
梅枝知道她受不了这个,也在一旁发愁,出主意道:“要不还是出钱去雇工?咱们家现在人口少,雇上一个尽够了。”
孟楚清长叹一声:“用水这般艰难,所以说要修渠呀,只不晓得我爹募集资金,究竟怎样了。”
梅枝对修渠一事,可是一点儿也不抱希望,闻言就不作声了。
孟楚清想了想,道:“从今往后,老爷、太太和小娘子们,还有董丽娇,每人每日限水一桶,其他人每日半桶,这样一共是十桶水,你去问问大太太,咱们每月出一两银子,到他们家搭伙,可行不可行。”
梅枝应着去了,不一时便来回报,称肖氏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孟楚清很是高兴,让梅枝拿了自己平日里抄的两篇佛经,送去给肖氏,又让她转告肖氏,最近事忙,脱不开身,待得闲下来,再亲去谢她。
忙完这些,也就剩下月钱了,自从肖氏公布账上银两所剩无几,孟家上下就减过一次月钱的,而今孟振业和肖氏,每人每月是二两银子,三位小娘子,每人每月一两银子,几个奶娘和丫鬟,每人的月钱也减过一半的。孟楚清想着距离上次减月钱还没几日,若频繁扣钱,只怕会人心不稳,于是决定暂时不动这项。
孟楚清将各项事务又从头到尾想了一遍,觉得并无遗漏,便吩咐梅枝道:“暂时也就这些事情了,照着这张纸,传话到各屋罢。”
梅枝提醒她道:“五娘子,一日三顿谁来做,还没个章程呢,先前是轮流上灶,可现在三娘子、四娘子和杨姨娘都被禁足了,没法进厨房,怎办?”
孟楚清道:“这个我早已有了法子,只不知别个答应不答应。”说着,就站起身来,朝正房那边去了。
梅枝见她已有主意,放下心来,去各屋传话不提。
孟楚清去了正房,浦氏刚从田里回来,正在门槛上蹭脚上的泥,一面蹭,一面抱怨:“入秋都不下场雨,连泥都是干的。”
孟楚清闻言心中一动,上前行礼,先问她道:“太太,我爹可曾向您提起修渠的事?”
“本来就没钱,修甚么渠?”浦氏颇不耐烦,待抬起头看见是孟楚清,方才放缓语气,露出了笑脸,道,“五娘,你管好家便得,理会那些作甚么,莫要跟着你爹胡闹。”
孟楚清虽然极想修渠,但今日却并非为修渠之事而来,因此未在此话题上作过多停留,径直奔了主题,道:“太太,我今日是为你送钱来的。”
浦氏听得一个钱,脸上的笑容立时真诚了许多,忙不迭送地把孟楚清朝里让,甚至亲自斟来一盏茶,放到了孟楚清手边,问道:“五娘终于肯瞒着你爹,把月钱发给我了?”
孟楚清摇摇头,道:“月钱有账可循,我不敢违背爹的意思,不然到时爹迁怒到太太头上,还不是太太倒霉。我这里有个既保险,又能让太太赚到钱的法子,只怕太太舍不得力气和功夫。”
浦氏听了她前半截话,很有些失望,但听到后面,见还是有钱可拿,就又高兴起来,忙问:“甚么法子,你且说来听听,我这人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至于功夫,而今田里也没甚么事了,我多的是时间来做别的活计。”
“如此甚好,那我便说了。”孟楚清高兴地道,“而今三娘子、四娘子和杨姨娘都被禁足,我又不通厨事,家中无人做饭,所以我想着,从公中拿钱出来,请太太帮着料理一日三餐,不知太太可愿意?”
、第五十五章 家事(二)
“愿意!愿意!”浦氏连声道。 只要有钱赚,让她做甚么都可以,“一个月几两银子?”
几两?以孟家现今的状况,哪里出得起几两的工钱!孟楚清面露惊讶,顿了一下方道:“八分银子。”
浦氏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叫道:“才八分!”
孟楚清无奈地道:“太太,我也想多给您几两,可咱们家账上有多少银子,您还不晓得?”
浦氏并不知道卖掉厨房家什的银子,还捏在孟楚清手里,闻言便泄了气,沮丧着道:“那成,八分就八分罢,可不许赖我。”
孟楚清忙作保证道:“太太放心,这也是要入账的事,赖不了。”
八分银子,还不到她月钱的一半,能做甚么呀,浦氏嘀咕着,问孟楚清要菜单,孟楚清便将家务变革的事一一讲了。浦氏一听,不论是份例菜的事还是水房的事,好像都同她没有关系,她作为二房主母,还是拥有同以前一样的权力,至于秋衣降低档次的事,因为她本来就对穿着不怎么感兴趣,所以并不在意,于是就高兴起来,表示会全力支持孟楚清改革。同时,她对孟楚清悬赏招工的事,极感兴趣,拍着胸脯道:“五娘何须去别处寻人,这些事,我一人便能包下,保管让你满意。”
那一两银子的工钱,对于即将失去三个月月钱的她来说,的确是挺有诱惑力,但这一两银子,是涵盖了浆洗、洒扫和粗使三个工种的,她每天还要做饭,干这么多活,能忙得过来?
当然,她这种精神还是需要鼓励的,因此孟楚清并没有一口回绝她,只是委婉地劝她拣其中的一项活计来做,不然田里就无人照管了。
那一百亩田,是浦氏最为看重的物事,因而一听孟楚清这样说,马上就犹豫起来,最终只挑了洒扫这项工作。孟楚清许她三钱银子。浦氏嫌钱少,抱怨道:“咱们院子里这么多屋子,都靠我一人打扫,却只给三钱银子,委实太少。”
这里的一两银子,相当于三百块人民币,三钱银子,便是九十块,虽说韩家庄穷困,九十块对于大多数乡民来说,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金额,但对于一个要打扫十数间屋子外加大小三个院子整整一个月的浦氏来说,好像是少了些。 孟楚清想了想,道:“各人的屋子各人管罢,太太只消扫院子,抹游廊便得。”
孟楚清三姊妹,每人跟前都有奶娘和丫鬟两人服侍,打扫起自己的屋子来,人力绰绰有余,只有浦氏和孟振业跟前没有服侍的人,吃亏了。但浦氏念着那三钱银子,竟不计较吃亏,一口答应了下来。
浦氏没有意见,孟楚清却犹豫起来:“这样一来,杨姨娘和董丽娇就得自己打扫屋子了,她们跟前没有服侍的人,只怕会不高兴。”
浦氏手一挥,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妨,杨姨娘叫她自己收拾,一个妾而已,还是黑心肝的妾,只让她收拾自己的屋子,太便宜她了,她要不愿意,叫她来找我,一通板子赶出去!至于董丽娇……我去帮她收拾罢……”她的语气,颇为无可奈何,谁让董丽娇是她博买回来的呢,当时孟楚清可是力劝过她,是她自己没听劝告,所以才犯下了此等大错的,而今也只有戴罪立功了,怨不得旁人。
孟楚清听得她这般说,很是高兴,深觉自己花了五十两银子把浦氏给救出来,实在是不亏。
浦氏也很高兴,虽说未来的三个月都不会有月钱,但能挣到一两一钱银子,也算不错了。
孟楚清起身告辞,顺便问了下孟振业的去向,当得知他去了孟振兴那里,便径直朝前院去了。前院里,孟振兴房紧闭,听孟振兴的一个妾称,他正同孟振业两人商议要务。甚么要务?是修渠的事么?孟楚清一面想着,一面去了大房堂屋。
肖氏却没有在堂屋,而是盘腿坐在西次间的炕上,看着马大妮缝一件小衣裳。马大妮从没学过这个,手笨,戳了好几针,都没能对准一条线,惹得肖氏眉头紧皱。
小丫鬟通报过后,孟楚清进去行礼,惊讶问道:“大伯母这是给谁做衣裳呢?”马大妮缝的,明显是小孩子穿的褂子,是孟楚溪怀孕了么?这样的快?
肖氏招手叫她上炕,叹着气道:“你不晓得,韩家庄的臭规矩,出嫁的女孩儿没生娃前,娘家人是不许去婆家探望的,我想去看看你大姐过得怎样都不行,所以只得叫大妮赶紧把些小衣裳做起来,等到你大姐一有喜,我就带上这些衣裳到浦家去。”
孟楚清道:“大伯母若是想大姐,叫人去接了她来家,也是一样的。”
肖氏就又叹:“到底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哪能总回娘家?”
孟楚清只得安慰她道:“大姐嫁得这样近,真想见,怎么都能见,大伯母想想那些远嫁的,有的一辈子也难得再见爹娘一面呢。”
听了她这话,肖氏稍稍宽解,却又突然想起自身,虽说嫁得也近,但谁能料到出嫁数年后,竟会随着夫君逃到这陕北来,离乡几千里,想再见爹娘一面,只怕也难了。她想着想着,就伤感起来,掏出帕子拭了拭眼睛。
孟楚清见她这样,就不好再朝下说话,只得扭身去瞧马大妮手里的活计,却见那针脚歪歪扭扭,还不如她这个无师自通的人胡乱缝的几针。
肖氏到底年纪大了,又有儿有女,不似那些年轻女孩子,容易沉浸在见不到爹娘的伤感之中,因而很快就恢复了常态,主动问孟楚清道:“五娘而今理家,想来是忙得很,却怎么有空来看我?”
孟楚清回过身,笑道:“再忙也得来给大伯母请安不是?大伯母愿意帮我们运水,我还没谢过呢。”
“谢甚么,都是一家人。”肖氏示意她吃茶,道,“若非账上实在拿不出钱,也不会想出这分灶的法子来,累得你们受苦。”
孟楚清闻言黯然,道:“不瞒大伯母说,我们二房而今的日子,的确难过,那几个雇来做工的丫鬟媳妇子,全让我给解雇了,因为开不出工钱来。”
肖氏吃了一惊:“都解雇了?那你们后院谁来做事?那几个奶娘和大丫鬟,都是跟着咱们从湖北来的老人儿,谁耐烦做粗活儿累活儿?还有你们家的饭,现今是谁在做?”
孟楚清便将她改革的措施一一讲了,解答肖氏的疑惑。
肖氏听了,又是赞聪敏,又是怜她艰难,感慨不已,末了,叫江妈妈取出一根金钗来,塞到她手里,道:“好孩子,我晓得你受命于危难之时,处处都不容易,到时四面漏风,少不得拿私房银子出来补贴,大伯母而今也是难过,帮不了你许多,这支钗,还是我才来韩家庄时置办的,你且拿去,等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送去当铺里当了罢。”
孟楚清却不肯收,推了回去,道:“大伯母怜惜,我感激不尽,只是受人贴补,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事,就算接了大伯母这钗,我们二房还是避免不了有山穷水尽的那一时。”
肖氏听了她这话,愈发感慨:“五娘,你能看清这一层,比许多男子都强多了,只是咱们孟家想要彻底回复,还得等到明年秋收才行,所以这钗,你还是收下罢。”
孟楚清苦笑连连:“大伯母,且不说就凭我们二房的这点底子,撑到明年秋天都困难,就是那几百亩田,真的能保我们家衣食无忧么?”
肖氏诧异道:“怎么不能?咱们家这回,可是垦了好几百亩地呢。”
孟楚清面露哀戚,低声地道:“大伯母定是没到田里去过,不晓得田里裂开了多大的口子,这样贫瘠的地,又没得一滴雨,来年如何能有收成。咱们家又不像隔壁余家,有几个壮劳力,能每天领着佃户去渭河运水来灌田。”
肖氏确是从来没到田里去过,不免惊讶道:“真干得这样厉害么?”她刚问完,突然想到,韩家庄连立秋了都没落下一滴雨来,可不是干得厉害?可见她方才问了个蠢问题,于是忙道:“我不懂农事,哪晓得这些,不知五娘可有甚么高见?”
孟楚清谦逊道:“我哪有甚么高见,只是闲时翻开农,见那些干旱之地但凡想要有收成,就没有不修渠的,所以就想着,咱们要是也能修一条渠来就好了。”
修渠?这得是多大的工程?!岂是他们平民百姓能够主持的?肖氏惊诧于孟楚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孟楚清瞧见她脸上的神情,耐心将修渠的好处及可行之处一一道来,只可惜肖氏的思绪,早已飘到了别处去,她此时心里想着的,乃是孟楚清之前的话——韩家庄干旱,是不争的事实,田里无水灌溉,就没有收成,这也不假,然而二房没有壮劳力,不等于他们大房就没有壮劳力,她手里还很有些私房银子,只要拿出些去,多少身强力壮的佃户招募不来,何必非要冒着风险去修渠?
、第五十六章 家事(三)
她并不知道,若光用佃户运水种田,是要亏本的,因而越想越兴奋,当下就打定了主意,哪里还听得进去孟楚清在说甚么。
孟楚清很快就发现肖氏在神游天外,很是失望,心想,也许是因为他们大房还没艰难到那份上,所以不愿冒险罢。
待肖氏想完心事,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孟楚清,十分不好意思,硬是把那支金钗插到了她的头上,道:“大伯母送你首饰,你有甚么要不得的。”
这便不是要送二房嚼裹,而是单独送孟楚清体己了,孟楚清不好再辞,只得收了下来,起身道谢。
旁边正缝衣裳的马大妮,一双大眼睛紧随着那支金钗不放,手下就没留神,一针戳到了左手中指上,顿时鲜血直冒。她的视线,仍粘在金钗上,忽觉手疼,便下意识地朝小衣裳上擦了擦,染红了一片。肖氏一眼看见,深恨她上不得台面,却又不好在孟楚清面前表露出来,只得爬下炕,说要送孟楚清,顺势挡住了马大妮的视线。
孟楚清也瞧见了马大妮的痴状,便没拒绝肖氏的好意,由着她送出了房门。
她头上插着肖氏所送的金钗,穿过随墙小门,经由抄手游廊往回走,才到东厢门口,就见梅枝倚门站着,脸上神色变幻莫测,一会儿欣喜,一会儿沮丧,看起来十分有趣。
孟楚清便知是方才的打赌分出胜负了,上前一问,果然如此,对面西厢里的俞妈妈、江妈妈、绿柳、红杏,个个争抢着要来挣那几钱银子,甚至当着梅枝的面吵了一架。
此结果完全在孟楚清的预料之中,你想,那孟楚涵被罚没了月钱,孟楚洁则急需银子去买更高级的胭脂水粉来遮斑,都是正缺钱的时候,就算这些妈妈丫鬟们自己不想挣这几钱银子,孟楚洁和孟楚涵也会逼着她们来。
家里的活计有了人做,梅枝高兴,但打赌却输了,所以沮丧,一面盘算着用甚么说辞去打动浦岩,一面向孟楚清禀报,绿柳和红杏报了浆洗,江妈妈报了洒扫,俞妈妈则想要顶替粗使丫鬟的活儿。
孟楚清想了想,道:“洒扫的差事,已经被太太领去了;至于粗使丫鬟……暂时用不着,家里也没甚么粗活儿重活儿要做,等到真有需要时,再拿钱出来让各屋出人顶替罢。 至于浆洗……让绿柳和红杏共同负责,每人每月一钱银子,另外还有两钱银子的奖金,当月谁的衣裳洗得又快又干净,这两钱银子就给谁。”
奖金比工钱还高?到时她们为了这两钱银子,肯定会一个比一个卖命的,不用担心谁偷懒耍滑了。梅枝暗暗佩服孟楚清的手段,但又有些担忧:“她们所洗的衣裳分属各屋,洗得究竟是好是歹,如何评判?”
孟楚清道:“这个好办,待到月底,你去各屋听取意见,教她们投票,谁的得票多,便由谁领奖金。”
“这个法子好!”梅枝高兴地跳了起来,但一想到自己打赌输了,得去给浦岩说一箩筐的好话,还得忍受他的捉弄,就又沮丧起来。
戚妈妈得知她们的赌注,责备梅枝道:“别说你打赌输了,就是没输,去讨条鱼回来让五娘子尝尝鲜,也是责无旁贷,怎么却还摆起脸色来?”
梅枝吓得不敢则声,一溜烟地出门,上浦家找浦岩去了。
“妈妈就是爱吓唬她。”孟楚清嗔怪地看着戚妈妈。
戚妈妈却长长叹了一声,道:“五娘子,你是没见过你外祖家的阵仗,就是三等丫鬟,走起路来也是目不斜视,在主人面前,未经问话,绝不敢出声,哪同梅枝一样,和主人家没大没小的。”
“那样呆板的丫鬟,有甚么趣味。”孟楚清不以为然。
戚妈妈却仍是伤感,本来韩家庄比起湖北来,就已经够艰苦了,而今孟家还家道中落,累得孟楚清的生活,比起湖北老家的丫鬟来都不如,这怎能让她不伤心!难过了会子,戚妈妈问孟楚清:“五娘子,那修渠的事儿,老爷筹备得怎么样了?”若说她之前支持孟楚清修渠,只是因为习惯使然,那么这会儿,便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孟家应该修渠了。她已经想转了,只有修渠,孟家的田才能丰收,只有孟家的田丰收了,孟楚清才有可能回复到之前的生活——虽然跟湖北老家还是比不得,但至少不用过得如此艰难。
提起修渠,孟楚清就想到了刚才浦氏和肖氏的态度,不免犯起愁来,道:“自家人都不支持,还谈甚么筹款,想必我爹也是处处受阻,所以这些天都没叫我去说修渠的事。”
自家人不支持?浦氏舍不得钱,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可大老爷和大太太呢,也不愿意?戚妈妈疑惑道:“大老爷和大太太又不缺钱,就拿些出来作个样子,方便老爷去和那些大户说话也好呀。”
孟楚清颓然摇头,道:“大老爷同我爹还关在房商议呢,但我已经探过大太太的口风了,她一点儿想要修渠的意思都没有,也不肯听我的劝。”
大老爷是只纸老虎,人前威严得很,其实妻管严,所以大太太不肯修渠,他也多半是不肯修的了,怪不得孟楚清这般失望。戚妈妈也沮丧起来。
孟楚清摘了花,将花瓣一片一片地择下来,拿吸水的纸两面夹住,然后放入页中。戚妈妈就叹了口气,过来帮她裁纸片,道:“五娘子又做签呢?”
孟楚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