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果蔬青恋-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话:前日有人叫大苞谷去春香院喝花酒,他不去。他说,家里有美貌的媳妇,还有好些漂亮丫鬟,倒去那地方花冤枉钱。”
秦霖顿时哈哈大笑,紫茄也低头忍笑。
黄豆笑道:“这小子是绝不会在外养女人的。怕是女人倒贴银子找他,他还担心有首尾,将来害他亏本呢。”
秦霖忍笑道:“那是肯定的。”
三人出了园子,秦霖告辞,紫茄随爷爷奶奶去玄武王府道贺不提。
第二日早朝议事罢,英武帝便降下旨意:翰林院修撰王穷协助烧制玻璃和出使安国有功,朕予以赐婚,与玄武王之三妹张水儿结为连理……
香荽的婚事终于尘埃落定。
第641章 小果蔬们的春天
拜求亲们支持原野新书《田缘》,请将推荐票投给新书,原野需要你们的支持。亲们有这样的经历吗:一篇小说,要是直接看了结尾,过程再精彩,也不想看了。所以,新文虽然瘦,原野邀请大家一起随主角的步伐经历,过一遍他们的人生。
***
自从香荽被赐婚后,张家和郑家就忙乱起来。
先说郑家,紫茄三月八日出阁,这是早定好的,郑家和张家一直在忙;不但这两家忙,连礼部和皇族也忙;不但礼部忙,甚至整个大靖和安国都关注此事。眼看这日子就要到了,都全力奔走。
因为紫茄出了事,青山的婚事也耽搁了。等准备筹办的时候,又因为青龙王的身份,只得退后一步,让侄女先嫁。
所以,郑家嫁完紫茄,紧跟着就要帮青山娶媳妇。
再说张家,绿菠三月十五进宫,这是迫在眉睫的事;香荽被赐婚,张家不急着嫁,可王家急着娶呢;香荽和绿菠要出阁,可上面还有红椒、山芋、南瓜等兄姐的亲事都没解决。
王丞相得了圣旨,乐呵呵地带着媒人上玄武王府赖着不走,说王穷乃小辈里的长兄,连弟妹都成亲了,这婚事断不能再耽搁了,力逼着张家答应赶快嫁女。
赶快是多快?
张家头疼不已!
张槐召集张家所有说得上话的男女,连出嫁的姑奶奶小葱都请回来了,大家汇聚在老太妃屋子里,紧急磋商。
南瓜兄妹们不甘寂寞。都躲在后堂偷听。
听板栗分析了一遍当前情势后,郑氏首先道:“咱们家本来就不讲究那些死规矩,也别遵照长幼顺序了,谁的事定了,谁先成亲。绿菠是没的说,三月十五送进宫;香荽也留不住了,就答应王家吧,两家商量着办;红椒的亲事也基本定了。既这样就赶在香荽之前,好歹她是姐姐;山芋他们都退后一步,等选好了媳妇再办。若是赶着寻亲,忙中出了错,找了不合适的,那可就一辈子毁了。”
众人都点头,都道这话有理。
因此算来。这两三个月工夫里,张家接连要嫁三个女儿,实在是太赶了。
谁知板栗又道:“娘说得轻巧,娘怎么忘了一个人?大苞谷的亲事也拖不得了。按海上季风推算,黛丝的娘家人大概四月份就要到了。人家在海外,万里迢迢,来一趟不容易。咱们还能拖着婚事不办?要是把黛丝娶了,珊瑚就不能不娶。”
众人听了一齐叹气,都道忘了这茬。
张槐郁闷地说道:“他不是已经在宝石国成亲过了么!再办,就是圆房了。还有,他不是发誓说,不考中进士不成亲吗?这要怎么办?”
这消息已经传遍京城了,已经不能当笑话了。
众人再次蹙眉,觉得家里数这小子事多。
张杨摆手道:“算了,别为这事伤神。办就办吧。等宝石国的送亲使团进京,怎么也该到五月了。再算上筹办准备等事。七八月成亲也不算晚,这不跟眼下错开了。至于他发的誓,那是他自个的事。他有本事就憋着,等中了进士再圆房。”
想想又加上一句:“真要是这样,我真就服了他!”
众人一齐哄笑。
郑氏却认真道:“是不能圆房。他才多大呀!”
于是,大苞谷的事也定下了:初步定于八月成亲。只成亲,不许圆房。
接着,又往下商议。
后堂。他兄弟姊妹们对着大苞谷都笑翻了天,唯有山芋没吭声,蹙眉想心事。
外面又谈论起青蒜的亲事。
原来,青蒜出宫后。与香荽不同,上门求亲的不计其数。
人都知道她在选妃中与妹妹最先到达慈安寺,但皇上只选一个张家女进宫,张家五女乃嫡出,所以她才落选了。若不然,她就是皇贵妃。因此,求亲者趋之若鹜。
正赶上会试放榜了,连新进的贡士也来凑热闹。
一直没说话的张老太太顿时不乐意了:“都嫁了,连青蒜也不留着,这家里还剩什么?你们都忙得不见人影,就剩下小苞谷和念祖两个小鬼头。我一个老婆子,我活着有啥劲头?”
张杨急忙起身,上前解释道:“娘,我们商议青蒜的亲事,不是马上嫁她。这姑娘家不比小子,小子若是耽搁了,他还能等下一拨的女孩长大;姑娘家若是耽搁了,再找合适的就难了。”
板栗也道:“奶奶不知道,好些人上门来求亲呢。不趁着这机会帮四妹妹寻个合适的,往后哪再找这么些人来?”
张老太太依然不满,总觉的定了亲,离出嫁还远吗!
众人好一顿劝,都说就算寻了合适的,成亲的日子至少定在两年后,老太太这才罢休。
山芋在后堂呆不住了,走出来道:“爹,娘,我有话说。”
张槐忙问:“你想说啥?”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他。
山芋面对众人灼灼目光,又感觉身后弟妹们都竖起耳朵静听,不禁有些发憷。然想起即日起,兄弟姊妹们娶得娶、嫁得嫁,都要成家了,不知为何,心里躁动的慌。因此鼓起勇气道:“我也相中了一个人。”
众人倒抽一口冷气。
板栗疾声问道:“是谁?”
有前车之鉴,他生怕弟弟再弄出意外来。
山芋没有立即说,但被众人看得心发紧,想起前事,也担心害怕起来。他且不管别人,对着郑氏道:“娘,这一回,你可要为我做主。我一定要娶我相中的。”
说着,老大一个魁梧的身子,挤坐在郑氏身边。抱着她的胳膊,垂下头,神情十分委屈。
郑氏也心疼起来。
这些儿女里面,就数这个儿子最实诚,她未免偏护些。
“你到底喜欢谁,跟娘说。”
“那你们要先答应我,再不能这呀那的。”
板栗急了,叫道:“哎哟我说二弟。你倒是说喜欢谁呀?你这么逼着我们先答应,难不成……”
他满脸疑惑,或者说满脸恐惧——
山芋可没上过青楼,应该不会喜欢烟花女子吧!
张槐、张杨,还有小葱,都望着山芋,等他说。
张老太太撇撇嘴道:“山芋。只要你不弄些乱七八糟的人来,不往我们心里添堵,随你喜欢谁,管她穷也好、丑也好,我们都不嫌弃!”
山芋忙道:“哪能呢!她才不是乱七八糟的人呢。”
郑氏白了他一眼,道:“你再不说,娘可不睬你了。”
山芋脸红了。凑近郑氏低声说了一个名字。
郑氏惊讶道:“是她?这……这能成吗?”
板栗不满地叫道:“娘!”
怎么都吊人胃口呢!
郑氏急忙抬头对大家道:“是慕棋。”
李慕棋,是李敬文的小妹子,小葱的小姑子。
众人呆了一会,哄然叫道:“好啊!”
板栗道:“可是山芋,人家慕棋……要是不喜欢你怎么办?”说着看向小葱。
说起来,李家几个闺女,数这个小的长得美,又灵泛,和香荽人品相近。众人私心里觉得,山芋有些配不上人家。当然。这话可不敢说出来。
若以一般人的眼光,玄武王府有财有势,没有配不上的。可张家向来看人不看家世。山芋在兄弟里面偏拙,相貌和才情都不如南瓜、花生等人,所以大家担心。
小葱也不敢大意,忙道:“我先回去,探探我婆婆的口风再说。”
张槐点头道:“你别问,叫敬文去问。要是不答应。也不至于伤了脸面和气。”
山芋见大家这样,生气了,自尊受伤了。
他站起身,赌气道:“怎么慕棋就看不上我了?慕棋说了。她最会看人的,嫁给我准没错。哼,她还说,我们家数我最实诚,将来对媳妇肯定好;换了南瓜、花生、玉米和大苞谷,那可就说不准了。学问好的,通常一肚子拐,我这样的最牢靠。她还说,她爹娘也常在家夸我呢。”
众人都听呆了。
这么说,慕棋已经答应他了?
这时,南瓜等人从后堂涌出来,一齐抗议。
南瓜道:“二哥,有你这样的么?慕棋中意你,也犯不着踩我们兄弟几个。怎见得我们将来就对媳妇不好?这话传出去,还有人肯嫁我么!”
会试放榜,他高中第十名,正春风得意。再者,他私心里觉得慕棋的话用在大苞谷、花生和玉米身上还差不多,他可是温润如玉的君子,无论谁家女儿嫁了他,都是想不到的福气。
花生也大叫道:“对!她自己狡猾狡猾的,还嫌我们不实诚。我说二哥,你不能娶她,这丫头一肚子鬼心眼,回头你肯定被她管得死死的。”
山芋冲口道:“我乐意!”
花生哑然,众人大笑。
玉米也不满道:“我可就一个媳妇,还没娶回家呢。我又没像有些人一样,弄两个媳妇搁在家,还弄许多猫狗,慕棋凭什么说我?”
大苞谷立即瞪他道:“你这是说我呢?我怎么了?我不就有两个媳妇吗?碍着你们什么事了?就说我不够实诚。我觉得我们家数我最实诚。”
众兄弟哗然起哄,一齐鄙视他。
板栗大喝道:“都别吵了!”
看向张槐和郑氏:“爹,娘,这怎么办?”
郑氏和张槐相视一笑,道:“怎么办?我跟你爹亲自上李家去求亲!”转向张老太太,“娘也去。”
只要慕棋愿意,按李家二老的性格,这门亲算差不离了。
张老太太眉开眼笑地说道:“好,好!慕棋好!我喜欢那女娃。哎哟山芋,你咋不早说哩?这么大的好事,早些说,没准早帮你把媳妇娶回来了。”
山芋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道:“她叫我安心大考。虽然不一定非要我中进士,但要是考中了,也体面不是。”
他本来是要等会试过后跟爹娘说的。
谁知选妃一结束,妹妹们都要出嫁,他身为年纪长的哥哥,却被晾在一旁,着实难堪。若没有人选就罢了,现已经选好了,还等什么,因此才跳了出来。
众人便喜气洋洋地商讨起来。
为何这么高兴?
刚才说的都是嫁女,忙一场,连人带嫁妆都送别人家去了;娶媳妇就不同了,那是连人带嫁妆抬进门来,当然高兴了。
第642章 果蔬争辉
因为山芋插了这一段,众人将他的亲事也列为当务之急,就算不跟妹妹们挤在一块,最迟也不能比大苞谷成亲的日子迟。
板栗掰着指头数了数:“先绿菠,再红椒,再香荽,再……山芋,再大苞谷……还有谁?”转向南瓜,“南瓜,你有没有中意的媳妇,趁早说出来。一只鸡是养,一群鸡也是养,横竖咱们今年就忙这事了。”
大苞谷抢着道:“三哥就是有,也先缓缓。这几桩亲事办下来,还不把咱累死了。我倒想缓缓,就是不行。”
南瓜笑而不语。
谁知小葱插话道:“不成!真要是定了慕棋,山芋的亲事也得赶快。”
张槐忙问为何。
小葱便解释了一番。
原来,她和李敬文已经定于三月底去往漠西任上。他们夫妻一走,李敬武又不在京城,她公婆住不惯,必定要回清南村,那这亲事怎么办?
无论是凭她公婆在京发嫁小姑子,还是等回清南村再发嫁,都麻烦,都不如趁她和李敬文在的时候发嫁来的妥当,因为两人这一去,没个三年五载回不来。
板栗惊倒,叫道:“照你这么说,那岂不是山芋的亲事比香荽还要急?”
小葱重重点头。
板栗哀嚎道:“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张槐踢了他一脚,骂道:“大好的喜事,叫你说得跟什么似的。”转向小葱,“你和敬文不能晚些时候走?等六月再走也不迟。再不然,敬文先走,你生完了孩子再走。你这样去了漠西,我跟你娘也不放心。”
众人纷纷道是。
小葱垂下眼睑,道:“爹,朝廷的事,哪能徇私呢。你闺女要是没做将军,凭他怎么样都行;既做了女将军,就不能让人说闲话。我自己就是大夫。我如今也收了几个弟子。到哪生孩子都不怕。”
很奇怪。板栗没有挽留妹妹,而是帮着说话:“爹,娘,小葱是咱大靖独一无二的女将军,不能让人说闲话。三月底走就三月底走。山芋的事赶一赶,也不是来不及。生孩子么,等小葱怀到六七个月的时候,咱们再派人去伺候。”
郑氏满心不情愿,也没法子。
张槐直咧嘴,对张杨道:“这要忙成什么样?”
张杨笑道:“只好偏劳大哥了。我衙门里还不能丢下不管。”
张老太太拍手道:“这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板栗媳妇偏也怀了身子,帮不上忙;我又老了。也不中用;杨子媳妇倒能帮忙,就是身子也不大好,这下全指望槐子和菊花了。”
板栗忙道:“瞧奶奶这话说的,我们都不算人么?你孙子我指挥千军万马的,办这点事还不容易。”又指向南瓜兄妹,“还有他们呢!养了这么大,白费了许多粮食。这会子都要拉出来用。再说了,等紫茄嫁完了,小舅舅也娶亲了,外婆一家也能过来帮忙。”
郑氏点头道:“不错。趁着这机会,山芋、南瓜、花生、玉米、大苞谷,还有她们姊妹,都不能闲着。等下我们把事情归拢归拢,按先后次序、轻重缓急分派,各人领一样事。办好了有奖。办砸了全家通报,叫他丢人!”
南瓜听了还没怎么样,花生等人跃跃欲试,又是笑又是叫,嚷嚷不停。
小苞谷忙问道:“娘,我做什么?”
郑氏道:“你的责任尤其重大。你想,家里这一忙起来,你那些侄儿外甥们都没人管了,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事。你的任务就是带着他们玩,看住他们,千万不能惹事,更不能被人拐了去。”
小苞谷一听,果然这事不小,忙郑重点头答应。
板栗站起身,大喝道:“即日起,玄武王府全力备战。”
众人哄堂大笑。
于是,也不分老小了,一家子都参加议事,香荽备下笔墨做记录。
第一件,当然是全力为绿菠筹备嫁妆,主要由郑氏和曹氏领着他兄弟姐妹们备办。她妯娌两个还要抽空应对上门求亲的人,替青蒜择婿。
第二件,张槐和郑氏明日就去李家,为山芋求亲。其余事等李家允准了亲事再议。
第三件,今晚上,张槐郑氏就和刘黑子父子商议刘井儿和红椒的亲事,婚期要排在四月。因为山芋的亲事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定在三月下旬举行,这样大家也能喘口气。
第四件,等山芋和红椒的亲事拟出章程后,后天张槐和板栗同王家人商谈,把香荽的婚事商定。婚期最好定在五月。
第五件,就是大苞谷的婚事了。眼前实在顾不得了,只能等宝石国的使团进京后再筹备。
三日后,等他们兄妹的亲事一定,就要筹备嫁娶。
这中间,还夹着紫茄出嫁、青山娶妻,真是一丝缝隙也不留。
于是一一分派,都忙碌起来。
先说山芋的亲事,果然慕棋也相中了他。
她有她的一番道理:说大嫂是将军,又是王爷的妹子,嫁给大哥这样没根基的进士,照样和美;还有她娘,嫁给她爹的时候,她爹可是穷得叮当响,连个住处都没有,可日子也和美,养了一群儿女,都争气。
总结这两桩姻缘,她爹和大哥都是实诚人,所以才好。
因此,她想自己比大嫂差远了,而山芋哥哥已经中了举,为人又实诚、可靠,配她绰绰有余。
郑氏不禁对这个女孩子刮目相看,为儿子高兴起来。
李长明夫妻当然没话说,于是商议起婚事来。
最后,议定两日后小定,三月十六日,待绿菠进宫后放大定,婚期初步定于三月二十八日,这样小葱和李敬文就晚几天走。
山芋的亲事议定,就轮到红椒。
和刘家商议后,将刘井儿和红椒的婚期定于四月十二日。
为何不定在四月底呢?
这是怕王家催逼香荽四月底就嫁,于是空了点余地。
果然,等张槐、张杨和板栗约见王丞相后,他咬死不松口。说不能延迟到五月。因为他二弟——王穷之父云州巡抚王令宜四月进京述职,岂不正好趁便。
张杨笑道:“老丞相,可不能催紧了。我们家最近事儿特别多,老丞相要是催紧了,忙乱之下嫁妆办不齐,吃亏的还是王家。”
王丞相笑道:“无妨。就按张家规矩,备一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即可。至于其他么,带上银票,等侄媳妇过府后再置办也是一样的。”
板栗听了,差点没呛着。
说笑后。张家人也觉得王穷父母在京难得,于是答应将婚期定在四月三十日。
至此。他兄弟姐妹的亲事都定下了。
正在这时,英武帝召见张杨。
原来是为了青蒜的婚事。
上玄武王府求娶青蒜的人中,有个叫郭真的,乃是御前龙禁卫统领。二十出头,家族凋零,只余他一人。他幼时即跟随英武帝,直到如今。
郑氏和曹氏因为他是天子心腹。张家不便结交,于是置之不理。也曾告诉张杨,他也不看好此人。
谁知英武帝叫了张杨来,再提此事。
“前次在慈安寺,张四姑娘从树上跳下时,他曾扶了一把。过后,朕准备御赐婚姻的,因怕不妥,才搁下了。四姑娘出宫后。好些人上门求亲,他听说后,便也去了。怎么,爱卿看不上他?张家不是最不忌出身的吗,只要人品才情好就行。”
张杨心下一动,猜测皇上此举是何用意。
绝不是为了心腹找个媳妇这么简单。
然这不是国事,是家事,所以他并不惧,沉声道:“请皇上容臣回去与家人商议后,再来回禀。”
英武帝摇头道:“不必回禀。朕叫爱卿来,就是说一声,朕曾经想赐婚的。至于选不选他,爱卿自主便了。”
张杨忙点头,告辞出去。
回家后,和兄嫂等人叫来青蒜和绿菠询问在慈安寺的情形。绿菠忙叽叽喳喳说了起来。
青蒜听说那个扶了自己一把的龙禁卫将领也来求亲了,不禁出神。
扯着轻纱从树上荡过围墙,对她来说并不难。然绿菠跳下去时被皇上接住;轮到她时,皇上却置之不理,那些侍卫也都不敢上前。她不免又尴尬又发憷,因此掉了下来。
踉跄不稳时,一只有力的大手扶住她的胳膊。
她蓦然转脸,看见一双关切的眼睛,还有微红的脸。
等她站稳后,他忙不迭松手,然后跪在皇帝面前请罪。
当时,她真的很感激。
没有皇帝的命令,无人敢上前帮助她。唯有他,冒着被责罚的危险上前相扶。这样的人,心性能差到哪去?
心下计较停当,对张杨道,这门亲她愿意,并把理由说了。
张杨并未任顺从她,道:“这事先不急。让你大哥去查查他的根底再说。你年轻识浅,哪里知道,凡在皇上跟前行走的人,都有些手段的。仅凭这一件事,尚不能认定他的品性为人。”
青蒜觉得父亲说得有理,便低头不吱声了。
于是,板栗便去找在龙禁卫任职的青山查询郭真底细。
青山道,郭真幼时生长在皇上潜邸英王府,十二岁随英王去西北,所有经历都是跟在英王身边发生的,查是不能查了。但凭他素日见过的印象来看,觉得郭真还不错,并非欺上瞒下、阴险狡诈之徒,也不是八面玲珑的阿谀之人。
板栗觉得这话太笼统了,不值什么。
他寻思了一番,叫了大苞谷来,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话。大苞谷就去拜见太子秦旷。642
第643章 金龟婿
秦旷近日心绪很差。
虽然他不忍香荽难过,在她的亲事上推了一把,但真等到王家和张家携手筹备王穷和香荽的婚事时,那心里就跟油煎一样,痛苦难耐!
见大苞谷来问郭真,又是为张家挑女婿,便没好气道:“他不好,父皇也不会看重他了。”
大苞谷察言观色,不再提郭真,而是看着他笑。
秦旷被他笑得莫名其妙。
正要呵斥,忽听他道:“前日我们兄弟姊妹一块说闲话,谈起咱大靖的盛况、皇上的英明,三姐姐道,太子殿下也是少见的仁义储君,这太平盛世的日子将来还要延续下去。我们哪,都赶上这好时候喽!”
秦旷听得一呆,发起怔来。
“太子殿下?殿下想什么呢?”大苞谷唤了好几声,才将秦旷唤醒,“将来小的到海外为殿下开疆拓土,帮殿下找稀罕物回来……”
秦旷瞪了他一眼,道:“你就吹吧。眼下还不赶紧温书!不中进士,本宫瞧你永远不能圆房。”说着忍不住笑起来。
大苞谷也笑了。
两人又对答几句,秦旷便道:“郭真从小就跟着父皇。父皇识人的眼光你还信不过,还问什么?”
大苞谷急忙道:“太子殿下,郭真有本事,这是一定的。可是我们家挑女婿吧,别的都好说,唯有一样不能马虎,那就是品性一定要好。殿下就跟小的说说,这郭真为人怎么样?”
秦旷认真想了想,道:“那也不会错。这郭真是个真性情的汉子,最是忠义了。四姑娘若是嫁了他,除非张家谋反,令他左右为难,否则,他绝不会对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