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二战风云-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他这丝困惑终于解除了。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猛然间发现,随着列宁格勒方面军几个下属集团军类似于自杀的进攻,原本如同铁桶一般的德军防线,突然出现了几处薄弱点。结合着整个北线的战局走势,他终于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同时,也为方面军总指挥部这种近乎是孤注一掷的战术安排大感钦佩。
随着德军防御阵地薄弱点的出现,扎波罗热茨的心思活泛起来,他现在渴望开战,渴望能够早一天对阵线另一侧的敌人发起总攻,击溃他们、合围他们直至消灭他们,好好的报上一剑之仇。可令他焦急且不耐的是,方面军总指挥部的最后作战命令,始终就是不肯下发。
经过似乎十分漫长的期待,今天,扎波罗热茨终于拿到了这份进攻作战电令,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到惊喜?
楚思南发给扎波罗热茨的电令很简单,那就是让他命令调动南线防御上的第十一集团军下属五个师,分成左右两翼,在布多戈希东西两个方向上对德军阵地发起突击。这次突击作战务必在一月三日之前得以实现,并把战线推进到德军托坦林克防御地带的左右外线地区,以期最终实现对整个托坦林克地域德军的合围。
毫无疑问,这份发起进攻的电令,只给扎波罗热茨限定了进攻的地域和第一步进攻所必须实现的战役目的,其他的,比如说这场仗怎么打,两个方向上突破方式,都没有提及。这就让扎波罗热茨意识到一点:方面军指挥部把这一线具体组织作战的权利,完全交给了他,而与此相对,他要对此担负完全的责任。如果战役胜利了,那他有一份无可磨灭的功劳,而一旦失败了,他就要为此担负全部责任。
扎波罗热茨不怕承担责任,他只怕指挥作战失败。正因为如此,他对这一次的进攻作了周密的安排。
“各位,既然总指挥部的方面作战电令下发了,那我们就无需再迟疑了,”扎波罗热茨拍了拍那份电令,对指挥部里的众多参谋们说道,“我现在命令,对德军托坦林克东部战线的突击,于明天凌晨两点发起。我要求在我的士兵发起突击之前,独立第二十五火箭炮连队必须把他们现在手中所有的炮弹,都倾泻到德国人的阵地上,我要让那些德国人在烈火洗礼的地狱中痛苦的呻吟!”
第二十三章 北线大决战(2)
无星之夜,死一般的寂静。
苏军布多戈希东部防线,第十一集第117师阵地后方的49就号炮兵阵地,这里驻扎着原沃尔霍夫方面军下属的三个炮营,另外,还有一个刚刚调拨过来不久的喀秋莎火箭炮连队。
摩科洛夫站在他所指挥的火箭炮连队后方,不时地察看着自己的怀表,如今,距离炮火打击发起时间还有不到三分钟,他必须打起全部精神了。
对于这次炮火打击的战果,摩科洛夫信心十足,在他的麾下,掌握着如今苏德战场上几乎全部的苏军火箭炮力量,全连34台喀秋莎BM…13,十六联火箭炮,是莫斯科最高统帅部方面专门为这次北线作战调拨的。在这34台火箭炮中,有27台是不久前才刚刚驶离“共产国际”工厂的,在某些性能上,比最初的BM…13有所改进。
不要小瞧这区区的34台“喀秋莎”,这些名字浪漫的钢铁机器,在一次齐射中,就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将多达544枚的大威力火箭弹以密集的阵型倾泻到地方的阵地纵深。这是绝对的地毯式轰击,处在他们打击点内的人,将在炮击中无处藏身,也正因为如此,德军才对这种威力强大、打击密度接近饱和的火炮,称之为“魔鬼火炮”。
怀表上的秒针在一格格的缓慢跳动着,那每一下的跳动,都牵动着摩科洛夫的心,他将手中的口哨缓缓的放进嘴里,同时,鼓起一口气,等候着最后吹响号角的时间的到来。
“嘟!”当怀表上的分针最终指向六点方向的时候,摩科洛夫第一时间吹响了嘴里的口哨,而随着这一声哨响,诺大的炮兵阵地上顿时沸腾起来。
“嗖!”
“嗖!”
……
与前方那些普通火炮所发出的震耳欲聋的轰响声不同,喀秋莎火箭炮阵地上,充斥着的是尖锐刺耳的破空声浪,而在这密集的呼啸声中,一枚枚光点就如同是从地面上腾空而起的流星雨,一瞬间便撕碎了黑寂的夜空。
片刻之后,在苏军阵线的对面,也就是德军第十六集团军下属第二十七师的阵地上,一朵朵密集的红云,带着滚滚的奔雷声,突然而至。那一团团突然升起的火光,就如同是来自地狱的火种,带着一股狰狞的恶笑,毫不留情的吞噬着整条战线上德军士兵的生命。
巴迪拉克上校在炮火覆盖过来的那一刻,就意识到了自己阵地的危险,从炮火的密集程度上看,他也能猜测到对面的俄国人肯定又动用了那种来自地狱深渊的火炮。月前,在针对杰米扬斯克的攻势中,他就曾经遭遇到这种该死的火炮打击,那残酷的场面至今令他记忆犹新。那时他就在想,邪恶的俄国人似乎只懂得以众凌寡,在兵力对抗上如此,在武器的开发设计上,仍旧是如此。
俄国人这一次显然动用了更多的这种火炮,那炮火的密集程度,令人肝胆欲裂。一团团接踵而至的火光,就像是牛背上的耕犁一般,一寸寸的在自己部队的阵地上犁过,在那火光经过的地段上,一道道德军士兵的身影或被拆得支离破碎,或被从深深的战壕里掀飞出来,带着残缺的肢体跌落在绵软的焦土尘埃中。
烈火构成的钢犁,犁碎了它所踏过的地堡工事;犁飞了它所触及的机枪壁垒;犁毁了它所趟到的坦克、战车。
长达近三十分钟的不间断炮火洗礼,巴迪拉克上校估算着,俄国人差不多在自己不到两公里的阵线上,足足倾泻了近万发的炮弹、火箭弹。在这种近乎饱和的炮火耕犁下,巴迪拉克感觉自己整个阵地都被翻了一个遍。
部队的伤亡有多大,阵地损毁情况有多严重,这些情况巴迪拉克上校都想知道,但是他也知道,现在根本不是去统计这些数字的时候。炮火的打击永远都不会是战斗的最终结果,它只能是撕开战斗序幕的镰刀,在炮火的袭击结束之后,紧随而至的,必然是俄国人更加凶狠、更加猛烈的集群式冲锋。
“嗖!”
……
在一连串尖锐的破空声中,一道道或红、或绿的照明弹划破夜空,从远处的俄国人阵地上直升天际,在一瞬间,就把原本黑暗的大地,照射的一片通明。
这是苏军第十一集两个东线师发起总攻的信号,按照事先扎波罗热茨的指示,但照明弹升起的时候,就是代号为“压路机”突破战役全面开启的时候。为了保证突破进攻的顺利、快速实施,扎波罗热茨在布多戈希东线布置了一个装甲旅,以配合步兵的冲锋。
借着这照明弹带来的光辉,巴迪拉克上校可以隐约看到,在自己部队正面的军事缓冲地界上,一辆辆俄国人的坦克,晃动着笨拙的身躯,缓缓朝自己的前沿阵地压了过来。而在这些缓慢推进的坦克后面,紧紧跟随着俄国人的步兵,镰刀榔头组构出来的大旗,在弥漫着硝烟气息的夜风中飞舞飘扬。
“那些混蛋空军是干什么吃的?!”巴迪拉克上校挥起一拳,狠狠地砸在面前的战壕坑沿上,同时怒骂道,“不是说这一线上,俄国人没有布置多少装甲部队吗?那现在我眼前出现的是什么?!是玩具吗?!”
巴迪拉克上校的怒骂,只能让周围的几名将校无奈,却丝毫不能阻挡苏军坦克的推进,同时,也不能阻挡坦克后面,苏军步兵的冲锋。他和他的部队,现在最需要的,是炮兵火力以及装甲部队的支援,炮兵现在在哪里?装甲部队又在哪里?巴迪拉克上校的心里充满了绝望,他最需要的炮兵和装甲部队,已经在两天前被军指挥部抽调走了。
没有炮兵的支援,也没有装甲部队的对撼,单单依靠自己损失惨重的步兵,去抵御俄国人的具有坦克配合的突进,这场仗胜利的可能性实在太渺茫了。巴迪拉克上校现在感觉,自己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尽可能的多坚持一段时间了。
“一步不许后退,”“不惜一切代价坚守!”这是集群指挥部屈希勒尔将军给所有北线部队下达的死命令,巴迪拉克上校也必须遵守。
第二十四章 北线大决战(3)
1942年1月2日凌晨2时,苏军别洛耶湖区方面军在其战区内,对布多戈希一线的德军阵地发起猛攻。在炮兵火力与装甲部队的支持下,经过长达六小时的激战,由布多戈希东、西郊实施突破的部队,成功的撕开了德国人的防御阵地,如同两把尖刀一般,插进了德军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纵深地区。
不过这两把尖刀并没有在突破德军的前沿防线之后,就偃旗息鼓的停下推进脚步,相反,继突破了德军阵线的那一刻起,就陆续有大批的苏军后续部队从两处缺口中涌进来,分东西两面,向北方五十余公里外的托坦林克包抄过去。
苏军的作战意图已经体现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对集结在托坦林克地区的,为数达到近四个师的德军部队实施迂回包抄,并最终实现合围。
如今这四个德军师正和进攻托坦林克北线地域的苏军第九集团军胶着在一起,在这种激战条件下,仓促撤离战场是不现实的,他们所能做的,要嘛就是尽快歼灭包围圈内的苏军第九集,然后在外线苏军的合围形成之前后撤。要嘛就是等着等着被合围,然后被消灭。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按照苏军突击部队在托坦林克以南地区的推进速度,四个德军师要想在他们到来之前,吃掉包围圈内的苏军第九集,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那怎么办?屈希勒尔将军会怎么应付?难道放弃了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至少楚思南不会这么天真,在他曾经所崇拜的德军诸多元帅里,屈希勒尔这位既擅长进攻,同时又在阵线防守作战方面颇具造诣的人,绝对是其中一个。如今,战役打到这个份上,德军仍旧还在捉襟见肘般的被动应对,而没有采取过哪怕一次主动的进攻,这是不正常的。楚思南猜测,屈希勒尔一定是在等待,他在等待一个暴起伤人的最佳时机,对于一名出色的指挥官来说,制造、寻觅并有效的利用时机,是必须具备的指挥能力之一。
楚思南的猜测一点都没错,屈希勒尔现在的确正在构想着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趁着这次机会,利用苏军的大规模攻势,打破目前在列宁格勒及其远郊地区、乃至于整个北方战区的战斗僵局。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甚至决定把自己的前途都搭进去,暂时忽视大本营方面的命令。
通过对之前敌人一系列进攻的分析,屈希勒尔很容易的就可以察觉到苏军在打着什么样的鬼主意,他也判断出在这场战役发起之初,苏军的第一个突破点,肯定会选择在第十六集团军所设置的托坦林克一线防御阵地上。其目的,无非就是要合围并吃掉此时正在那一线作战的几个德军师。
粗略的估算一下,苏军要想在这一线撕开口子,并完成对四德军师的合围,那么就必然调动规模足够庞大的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其投入的兵力总数应该在五到六个师之间,否则的话,这场合围就构成不了。
五到六个师的兵力并不是小数字,这应该已经是布多戈希苏军防御阵线的半数力量了,而半数防御兵力的调动,就势必造成该地区苏军防守的兵力空虚。从这方面看,此次苏军在布多戈希一线发起的进攻,并不仅仅对苏军一方来说是个机会,它对于遭受进攻的德军部队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
“俄国人要在这一线实施突破,那好,让他们突破!”屈希勒尔面对着他手下的参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突破,而且还要让他们顺利的突破。只不过等他们突进来之后,我就需要我的士兵发起一场针对布多戈希的反突击,把所有突进来的俄国人的后路统统截断。”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屈希勒尔调动了十六集团军布多戈希防线一带部队的主要火炮、装甲部队力量,准备着给进攻的苏军送上一份大礼。
2日的战报,向屈希勒尔证实了他之前猜测的准确性,不过,稍稍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苏军这次的攻势竟然如此凶猛,而战线的推进,又是如此的快速。仅仅是六个小时的时间,他们竟然就连续突破了二十七师的五道防线,前锋部队已经进抵到了托坦林克东部远郊地区。
虽然说到目前为止,由于通讯的中断,指挥部方面还没有得到二十七师发过来的伤亡情况通报,但是屈希勒尔仍旧可以猜测到,这个师的状况恐怕不妙了。二十七师是第十六集团军的一个精锐步兵师,无论是在当初进攻波兰的战斗中,还是其后发起对俄国人的进攻时,这个师的表现出来的英勇都是可圈可点的。屈希勒尔记得,当初担任十六集团军司令的布施将军,就很看重这个师,他曾经戏称:“我的二十七师只能放在进攻的战线上,因为那些士兵的脖子不会转动,所以找不到后退的路。”
如今,这支“不会后退的”军队,遇到了俄国人的凶猛进攻,屈希勒尔可以想象到,那五道防线,肯定是俄国人的大炮一点点轰出来的,是坦克一道道辗出来的。在那纵深不到20公里的战线上,此时肯定已经洒满了德意志优秀士兵献血。
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二十七师麾下的士兵,决不能白白的付出鲜血与生命,那些自以为是的可恶俄国人,要为他们之前所作的一切付出代价。
“我命令!”屈希勒尔面无表情的下达着最新的作战命令,“集结在布多戈希东西侧翼的各部队,立刻照原定作战计划实施进攻,同时,我要集群配属航空队即刻升空,对突进至托坦林克外围地区的俄军后翼跟进部队实施空袭,以配合该线战场上的反突击作战。”
屈希勒尔的命令,化作一份份电文,快速的传播到此时正战火纷飞的布多戈希一线,而随着这份电文的传播,蓄势已久的德意志恶鹰,也探出了它那锋利而凶残的钩爪……
第二十五章 北线大决战(4)
“楚思南同志,您现在必须转移了,”在楚思南的身边,卢科昂基语气焦急地说道,“不然的话,我就要动用警卫员的权力,找人将您抬走了。”
“呵呵,负责人的卢科昂基同志,”楚思南将目光从桌子上平铺的战区地图上挪开,看了身边这位焦急的警卫员一眼,然后咧咧嘴笑道,“形势还没有危急到令你这么坐不住的地步吧?刚才的侦察兵不是已经说了,那些德国人还在五公里之外呢,依我看,你的权力还是可以放一放再用的。”
卢科昂基愣愣的看了楚思南一会儿,然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感觉自己真是看不懂这位相处日久的将军的心思,就在不到一个小时前,指挥部方面接到消息,德军的一支空降部队,在离此不到八公里的地方实施了空降,据估计应该有两个团的兵力。
虽然只是两个团的兵力,但是卢科昂基也不敢大意,因为从以往的战况来看,德国人的空降部队大都是先头部队,其主要任务是抢占滩头阵地的。这一次他们选择在这个地方空降,估计是要夺取沃尔霍夫河东岸的登陆场,从而彻底堵住第五十二集团军的退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楚思南不撤离这个地区,那么就很可能被德军的部队围困在五十二集的圈子内,以后的情况就危机了。想起之前离开莫斯科时,吉尔尼洛娃同志对自己的再三叮嘱,卢科昂基可是一点都不敢麻痹大意,现在必须带着楚思南转移,最好的目标位置,就是顺着沃尔霍夫河向南移动,避开德军严密控制的区域,再联系后方的空军力量接应。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楚思南本人似乎对这即将到来的危险并不十分在意,他仍旧在用电台给各个方面的作战部队下着新一轮的指令。谁都知道,这对整个指挥部来说都是很危险的,自从上一次的狙击行动之后,德军这段时间明显加强了指挥部所在地的搜索,天知道这次空降的两个团,是不是就为了过来掏老窝的。
说实话,别看卢科昂基刚才说是什么要动用警卫员的权力,让人把楚思南架走,但是要真去做的话,他还就真的不敢。这两天不仅是他,包括指挥部里的所有人,都能察觉到楚思南情绪上的不爽,因为这两天战事发展的不顺利,这位原本就“凶名卓著”的将军,早就在肚子里窝了一把火了。别看他现在笑眯眯的,感觉起来是那么的平易近人,谁知道几句话说过之后,他会不会立马翻脸不认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卢科昂基可不想用自己的脑袋去触霉头。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霉头最大的可能还是要落到可怜的扎波罗热茨的头上,卢科昂基甚至曾经邪恶的构想过,如果楚思南当着众人的面痛斥扎波罗热茨一番,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在军职上,目前的楚思南是别洛耶湖区方面军的司令员,而扎波罗热茨则是方面军下属的将领,可是在军衔上,楚思南是少将、二等军事委员,而扎波罗热茨却是中将,明显比楚思南高了一个等级。被一个军衔级别比自己低一级的人当众训斥,估计谁也要受不了,如果真的出现那种局面,估计就要有好戏看了。
楚思南可不知道自己的警卫员现在在转什么念头,不过说真话,他也从来没想过要训斥什么人,尤其是比他军衔还高的某位将军。
不错,楚思南的确是对这两天南线的战事发展极为不满,他想骂娘,想要给某些指挥作战不利的人送枪子吃,但是这个某些人里,绝对不包括扎波罗热茨。
就在前天傍晚,沉寂已久的屈希勒尔将军终于出手了,而且这一出手,就是一个大手笔的创作。
在布多戈希一线,德军出动整整六个师的兵力,在大批飞机、炮兵、装甲部队的掩护下,从侧翼对突向托坦林克地域的第十一集团军发动了旨在截断该部苏军后路的反突击作战。
德军发动的攻势无疑是凶猛的,而苏军的表现则过于令人失望,至少在楚思南看来,第十一集团军的抵抗作战简直就不堪入目,与其说他们是正规的集团军,倒不如说是专门为了溃退而组建的垃圾部队。尤其是处在西线位置的一个防御师,他们简直就是垃圾中的垃圾,趁火打劫本事不小,可一旦遭遇到劣势状态下的战役,他们就变成了一群懦夫,亡命奔逃成了他们唯一会用的伎俩。从这一点上说,该部师长的名字一点都没有叫错,乌拉吉诺夫,整就是一个懦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懦夫师长带出了一个师的懦夫兵。
在东线上,负责防御的是第49师,他们的表现虽然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但是好歹还没有溃退,截止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在布多戈希远郊的塞斯卢加镇作着抵抗。不过,他们的战线也已经被德军压缩到极点了。
而在西线上,负责防御的第50师,也就是楚思南口中的那个“垃圾懦夫”师,则在德军进攻发起后的两个小时后,全线溃退了。他们扔掉了处在前方位置上的兄弟师,自顾自的退回到了布多戈希城下。因为他们溃退的速度过快,直接冲击到了第三是二集团军布置在这一带的防御阵地,从而给尾随而至的德军进攻部队创造了良机。到今天凌晨时分,布多戈希西郊防线被德军突破,一部德军的摩托化旅突入了该市的市区,正式同市内的苏军部队展开巷战。
“一个臭虫坏了一锅汤!”这就是楚思南恼怒的原因。现在他明白,屈希勒尔肯定已经彻底看破了他的计划,同时,也找到了他这个计划的脆弱环节。
楚思南整个北线作战的计划,有一个绝对不能出错漏的依托点,而这个依托点,就是从季赫温到布多戈希,再到小维舍拉,最后到诺夫哥罗德的整条南面防线。整个战区内,处在德军占领区的四个集团军全部可以损失,但是唯有这条防线,绝对不能出纰漏。
而如今呢?整场战役才刚刚打响,重中之重的布多戈希就面临城破的危险,这也就是说,他辛辛苦苦策划出来的整场战役,如今都面临着全线崩溃的危险。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楚思南如何能够不发脾气?
第二十六章 北线大决战(5)
“吱!”随着一声急促的刹车响,一辆褐色的装甲车在通往布多戈希市南方的公路上停了下来,随后,车后方的门打开,一身戎装的卢科昂基跳了出来。紧随在他的身后,楚思南的身影也出现了。
就在数个小时前,楚思南才刚刚借助沃尔霍夫方面军航空队的运输机,从德国人对五十二集团军的包围圈中脱出来,一抵达苏军战区,他只草草的洗了个澡,便急匆匆的跟随着前来支援布多戈希战线的一个装甲旅,亲临到了这一带的防线上。
在这短短的数个小时里,布多戈希的战局就变得更加恶化了,一路德军已经从西面突入了市中心的位置,而东部的战线则还未被德军突破,不过情势也相当的不妙了。第49师的防御阵地已经完全被压缩到了以塞斯卢加镇为中心的一块地域上,这块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