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家娘子-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抬起头却发现那只盒子不见了。
“盒子呢?”婉宁将头发掖在耳边。
崔奕廷倒是很坦然,“让婆子拿出去了。”
里面有没有东西就拿出去,婉宁耳根也烫起来,“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崔奕廷眼睛晶亮,“跟你说,你能怎么样?”
没想到这人脸皮厚得很。
话音刚落,隔扇就被敲了两下,传来尹妈妈的声音,“二爷、二奶奶该起身了。”
最终还是要让人来催。
她有些不好意思,崔奕廷倒是很耐得住,扬声让人打水进来。
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婉宁看向窗外,这就是将来她要生活的地方,虽然很陌生,可将来会变成她真正的家。
两个人穿戴好了在屋子里用了早饭才出了门,廊下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婉宁抬起头来看到的是那只肥鸟。
“二爷让人带过来的。”童妈妈轻声道。
这只翠鸟她放在了沈家,没想到崔奕廷让人带了过来。
两个人一起走过月亮门,还没到二进院,就看到一个人站在不远处的翠竹夹道上,身边带着一个六岁大的小男孩。
婉宁仔细地看过去,那女子的目光先是落在崔奕廷脸上然后又转向她,先是有几分怯意慢慢变得大方起来。
婉宁去看崔奕廷,崔奕廷没有什么反应,仿佛没有瞧见似的,她这才想起来,这人是个睁眼瞎,打了几个照面的人照样不识得。
“二奶奶,这是昨晚才来的大奶奶。”管事妈妈见状迎过来低声道。
崔奕廷扬起了眉毛,“是我大伯家的嫂子?”
管事妈妈一脸晦涩,“不是……”
婉宁正听着,那女子已经看着她道:“弟妹日后就叫我嫂嫂,”说着蹲下身来,“孝哥快喊二婶。”
管事妈妈正不知道怎么才好,这位大奶奶昨晚已经让夫人吓了一跳,谁承想会这么早和二爷、二奶奶碰在一起,正思量着,却发现二奶奶向她看过来。
那双眼睛清亮,虽然年纪不大却又几分的威严。
不过几句话,刚进门的二奶奶就看出了端倪。
婉宁笑着道:“先去给爹、娘请安吧!”抬起了脸询问地看着崔奕廷。
素云攥起手,她原本是想让这个二弟妹喊她一声嫂子,却没承想就这样被岔了过去,那姚氏脸庞秀丽,眉眼十分的清秀,年纪又小,看起来不像不好拿捏的人,尤其是刚刚成亲,对二爷的性子还摸不透,不敢擅自做什么决定。
几个人进了崔夫人屋子。
婉宁给崔实图和崔夫人赵氏敬了茶,又见了崔奕征,崔奕征和崔奕廷长得有几分相像,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很好相处的模样,接人待物也比崔奕廷话多,眉眼中却少了崔奕廷迫人的神采多了几分温和。
长辈都会喜欢崔奕征这样的性子,崔奕廷不受管束加上脾气多有些执拗和骄傲,怪不得会被嫌弃。
行了礼,屋子里就安静下来,崔夫人低头喝茶,崔实图也低头喝茶,两个人之间多了疏离少了默契。
“娘,我想吃樱桃。”
还是孝哥先出声,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白瓷碟,里面是红红的小樱桃。
素云忙拉住孝哥的手,“小孩子,不懂事,让人笑话。”
崔夫人垂着眼睛不说话,仿佛并没有听到孝哥的话。
一般长辈遇到这样的事都会笑着让下人将樱桃送过去,哄着小孩子开心。
素云将孝哥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是溺水的人在找一块浮木。
崔实图的眼睛豁然跳起来,看向管事妈妈,“将樱桃拿给孝哥吃。”
崔夫人抬起头,婉宁看到那双眼睛里满是红血丝,怨恨的神情一闪而过,崔夫人不可能会对一个族中来的“大奶奶”有这样的怨恨,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这个大奶奶是崔奕廷的庶兄。
突然来到京里的庶兄,让崔夫人措手不及,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尴尬。
樱桃摆在孝哥的面前,一只小手怯生生地去拿樱桃,却因为心里多少有些害怕,一颗樱桃掉在地上。
掉了樱桃,孩子忙转头向母亲求助。
婉宁看向公公,公公眼睛里明显有了愧疚。
婆婆嘴角已经浮起了讥诮的笑容,不知是在笑自己还是笑旁人。
婉宁站起身来,“父亲、母亲,我去大厨房看看晚上的认亲宴。”
素云有些诧异,姚氏就这样站起身要离开,正主要走,夫人就不用留在这里,那她今日就又没有了机会说话。
果然,崔夫人站起身,“我也有些不舒服,”说着吩咐宋妈妈,“扶着我回去歇着。”
素云顿时焦急,看向婉宁,“听说二弟妹会治病,能不能给我们大爷看看,我……我求遍了名医却……一直没有……个结果,听二婶说,弟妹治好了不少人的病,若是我们大爷能好……我们母子就算有了依靠,就能像从前一样生活。”
崔奕廷皱起眉头就要说话,婉宁却摇头,抬起脸,“好,我就去瞧瞧。”
没想到姚氏这样痛快地答应,素云不禁惊诧。
……
婉宁提着裙角撩开帘子进了屋,屋子里躺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崔奕廷面色不虞。
婉宁点了点头,崔奕廷定然也已经料到了这个男子是他的庶兄,他虽然不会认人,但是他比谁都聪明。
崔奕廷看着床上的人,他从来就没有个庶兄,前世就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出现。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难安
婉宁走几步上前,那男子目光直直地看着婉宁,忽然就咧嘴笑了,就要伸出手臂去抓婉宁,素云忙上前按住男子的手,“不管是谁过来都是这般,开始仿佛谁都识得,还能模模糊糊地说两句话,再后来连话也不能说了。”
素云说着擦眼角。
宋妈妈也看过去,大爷的样子果然是不太好,所以素云才会来投奔。
几个婆子将男子的手脚按住。
婉宁转身吩咐童妈妈,“给我拿盏灯来。”
素云不禁抬头看了看天,大白天的要灯做什么?
既然是她请的姚氏,自然就不能多问,只能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姚氏端了灯在大爷眼前照了照。
素云伸长了脖子却看不出其中有什么道理,等到姚氏将灯放下才迫不及待,“二弟妹,大爷的病怎么样?能不能治得好?”
她看了那么多的郎中,遇到的人都纷纷摇头说是治不得,姚氏一个小姑娘能有多厉害的医术。
婉宁没有抬头,仔细地检查起男子的下颌和枕后,“大哥是生了病才会如此?”
素云不禁目光一收,“是病了慢慢变成这样。”
婉宁抬起头,和素云的目光撞在一起,紧紧地看着素云,停顿了片刻才清楚地道,“依我看像是受了外伤。”
素云心里咯噔一下,面皮也紧起来,慌忙解释,“是病了之后从床上掉下来过,从前是没有这样重。”
不等婉宁再说话就又道:“怎么样,能治吗?”
所有人都在看婉宁。
连宋妈妈都屏住呼吸,二奶奶的确给人治过病,宫里的大皇子都得益于二奶奶。可是床上的大爷……眼见就病得严重,不可能会治好吧!
婉宁思量片刻,抬起头,很自然地道:“这病,我看能治,我就让人去贺家请贺家二老爷过来看看,贺家有通窍的秘方。用起来会快些。吃上一阵子就应该能开口说话了。”
素云惊讶地愣在那里。
能开口说话?不可能。
多少人都说过大爷不可能在起身说话,所以她才会将人拉到京城来。
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握紧帕子,“是真的?”素云嘴唇禁不住颤抖。
婉宁点点头。“既然我说了,就有把握,只不过需要好好调理,至少要六七日才能见效。”
素云眨了眨眼睛。忽然转过身一把拉住孝哥,“孝哥。你爹爹就要好了,你就能和你爹爹说话。”
素云将脸埋在孝哥后背上,屋子里满是她略带呜咽的声音,看不到她的表情。
……
从大爷院子里出来。婉宁去了崔夫人屋里。
崔夫人正靠在软榻上休息,听说婉宁来了挣扎着起了身。
“娘歇着。”婉宁扶着崔夫人重新躺下来。
“我这是老毛病了,只是没成想你们才成亲我就病了。”崔夫人拉起婉宁的手,“奕廷素来执拗。若是待你不好,你只管来跟我说,我去训他。”
崔夫人强打精神,说完深深地喘了口气。
婉宁嘴角噙笑,“媳妇知道了。”
崔夫人仔细地看着婉宁,两个人今天早晨敬茶的时候站在一起,郎才女貌真是般配,本来该是高兴的日子,谁知道家里会出了这样的事,她不理睬素云,那素云还厚着脸皮让婉宁过去给那庶子看症,只要想一想她就心窝里疼。
不过这样的事,她怎么可能跟晚辈提起。
虽说娶进门的媳妇能帮衬她打理内宅,姚氏毕竟年纪尚小,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娘,”婉宁道,“方才我去看了大哥……”
提起突然上门的庶子,崔夫人的手轻轻一抖,却要装作若无其事地抬起头,“怎么样?身上的病可能治好?若是能治得就将御医请过来。”
婉宁点点头。
崔夫人有些惊讶,她昨晚让管事去看了一眼,管事的意思是那病肯定是不得治了,庶子病成这样,自然有些话就无从询问。
“娘,媳妇觉得,有些话还是等大哥病好了问清楚。”
崔夫人抬起头看到了婉宁舒展的眉眼。
有些事要问清楚再说她也知道这个道理,可眼下的情形她怎么才能弄个明白。
两个人正说着话,宋妈妈快步进来道:“夫人,二奶奶,族里来人了。”
成亲第二天族里会有亲戚过来看新娘子,这是常理,崔夫人气就气在素云挑了这时候上门。
摆明了是要闹得人尽皆知,不给她一点喘息的机会。
……
崔实章和妻子闵氏搀扶着崔老太太进了院子,今天上门的客人多,就将茶水都摆在了花厅,闵氏拿着给新娘子的见面礼,一路和婆婆笑着说话。
刚走了两步就听到门口的管事道:“镇国将军和夫人也到了。”
崔实章看了一眼妻子,两个人就站在原地等着周端裕和崔映容也走进来。
几个人见了礼。
闵氏先道:“昨儿人太多,新娘子被拥在人群里,我就远远地看了一眼,不愧是弟妹看上的,就是不一般,将咱们族里的媳妇都比了下去。”
闵氏惯会说话,崔家族里大大小小的事在她嘴里传来传去,圆的也能说成扁的,扁的又能说回圆的。
崔映容应付了一声,不太理闵氏,上前搀扶了崔老太太。
刚走上了长廊就遇到迎过来的婉宁。
崔老太太笑着,“这是奕廷的媳妇,今儿可算是看了清楚。”
闵氏也看过去,新媳妇姚氏穿着大红褙子,明艳的颜色衬得她皮肤更加白皙,乌黑的眉毛顺着眉骨弯下来直到眼尾,一双眼睛更是光彩夺人,微微上扬的嘴唇红润的恰到好处。连头上和耳珠上那红宝石都及不上似的。
闵氏不禁心中赞叹,这个姚氏真是个美人坯子,再过两年,只怕是京中的女眷没有几个能比得上她,崔奕廷名声在外,竟然能娶了这样个美娇娘回来。
崔映容将崔实章和闵氏说给了婉宁。
婉宁也知道一些崔家的情形,从前崔家族中不少人在京里。后来逐渐外放出去做官。崔奕廷过世的祖父就是外放做了山东知府的时候看上了赵家,给公公定了这门亲事。
如今他们这一支的长辈已经都送走了,和他们亲近的也就是崔奕廷三祖父这支族人。从前就走得近,兄弟在一起排过行,闵氏的儿子在奕廷上头,平日里就被叫大爷。崔奕廷就是二爷。
崔奕廷记不住人脸,却对这里面的关系再清楚不过。昨晚简单和她说了说方便了她来认亲。
婉宁和崔映容一左一右搀扶崔老太太。
崔老太太十分的满意,“到底是京中名声在外的闺秀,无论怎么看都是大方得体,将来倒是能帮我教教未出阁的几个丫头。”
婉宁笑道:“老太太您是高看我了。”
闵氏边走边向四周张望。不知是从哪里传来“咣当”一声响,闵氏就看过去,“哎呦。怎么不小心着些。”
话音刚落就听到小孩子大哭的声音。
这院子里的孩子,就是大爷的儿子孝哥。崔家的下人不少,能看得住素云不一定能看住一个六岁的孩子,婆婆还是大意了。
“是谁家的孩子。”闵氏说着也不等别人说话,几步就走了过去,很快就将湿了衣襟的孝哥领了出来。
崔老太太也看到了孩子,不禁道:“这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不等闵氏说话,婉宁道,“我婆婆正在花厅里等您说话,孙媳搀您过去。”
闵氏目光不禁一颤,这个姚氏还真是反应快,这样就将老太太搀去了一旁。
闵氏蹲下身来,看着一脸惊慌的孝哥,“你是哪家的孩子?”
孝哥睁大了眼睛,半晌才道:“我爹爹是家里的大爷,我是家里的孙儿。”
“大爷?”闵氏看了一眼崔映容,“怎么出来个大爷,我们奕行才是行长。”
孝哥那边已经重复着,“这个家里,我是这个家里……”
“难不成,”闵氏突然张开了嘴,“难不成是……”
崔映容脸色难看,“嫂子可不能乱猜,我们还是去问问再说。”
……
素云等着韩婆子来禀告,“您放心吧,小少爷在长廊里遇见了族里的老太太,现在被带去了花厅里。”
素云松了口气。
韩婆子道:“这件事定然是压不住了。”族里的长辈都知道了要怎么遮掩。
素云点点头,只要老爷承认大爷是他的庶子,谁还能不认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在这个家里住下了。
从前家里因养马破了家,将她送到崔家做些活计,崔夫人看上了她绣花的手艺,就将她留在屋子里做针线,她是小心翼翼的侍奉,处处去博夫人的好感,想着将来夫人能给她张罗一门亲事,谁知道等她到了年纪,夫人就准备了些嫁妆,让她跟着老子、娘回去了。
辛辛苦苦最终换来这样的结果。
她如何能甘心。
如今终于又回来了这里。
素云道:“我们还有两口箱子在车上,里面有大爷经常用的物件儿,你叫家人将箱子搬进来。”
韩婆子欢欢喜喜地应了。
不一会儿功夫箱子就搬进院子,素云嘱咐谢大,“听家里管事的安排,管束着手里人,别出什么差错,二奶奶给大爷看了病,说大爷的病能治,说不得六七日就能好转,将来还能开口说话,等大爷好起来,定然少不了赏赐。”
谢大忙道:“我们为主家出力理所应当,哪里敢求赏赐。”
说完话,谢大从屋子里退出去,回去了马厩子,将主子说的话吩咐下去,又将带进京的几匹马看了看,这才跟管事说了一声,出门去购置些用的物件儿。
迈出崔家的大门,谢大慢慢地走在街上,集市上买了些东西,走进一条胡同,进了胡同之后谢大的身手忽然变得敏捷起来,向左右张望了两眼,翻身上了墙头又跃进小院子里。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往事
谢大进了院子,没走两步就有人咳嗽一声,谢大忙上前,“我家奶奶让我来报信。”
那人点点头,将谢大带进屋,崔实荣的管事崔忠就在屋子里等着他。
谢大将自家奶奶交代的话说了一遍,“二奶奶说还能让大爷说话。”
崔忠皱起眉头,“这怎么可能。”
谢大低着头,“是啊,我们奶奶也没想到,您说说,若是真的说了话,会不会节外生枝。”
崔忠也拿不准,那个姚氏虽然不用药石也能给人医病,从前说出来没有人相信,可是从忠义侯到大皇子,姚氏奇怪的医术摆在眼前,倒是不能不信,更何况姚氏还要请贺家帮忙,说不得还真的能让崔大爷开口说话。
该不会这件事会坏在姚氏手中。
崔忠想了想嘱咐谢大,“你先回去,免得让人怀疑。”
谢大点点头,不敢再耽搁一溜烟跑了出去。
崔忠坐车去了段氏住的院子,躬身禀告。
段氏端坐在椅子上,“那个姚氏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刚进门的媳妇就敢插手内宅的事。”她早已经算计好,一个庶子找上门,定然会将崔实图一家搅合的天翻地覆,崔实图有些话不会轻易和赵氏说,赵氏只会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庶子伤心。
可如果那庶子开口说话,被人看出什么端倪,只怕就会节外生枝。
问题是那个姚氏果然能将病治好?
崔忠道:“您也不用太担心,大爷那病我们又不是不知道,我看那二奶奶八成是在唬人,小小年纪果然又这般本事,何必还要买卖茶叶赚钱。也像贺家一样开药铺就是了。”明摆着就是不可能的事。
段氏没有说话。
崔忠接着道:“一个人痴痴傻傻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好起来。”
“您就安心吧,说不得就是用的手段,想要在公公面前表现。”
段氏摇摇头,“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担心,那个姚氏是新进门的媳妇,想要在家中站稳脚跟。定然会去讨好赵氏。说不得给人治病是为了帮赵氏打听消息。”
所以姚氏定然会竭力医治,就算治不好病,说不得也会让人开口说话。
段氏忽然有些紧张。
人病得迷迷糊糊。谁知道他会说出什么。
那个崔奕廷和姚氏都是聪明人,只要露出半点的端倪,他们就会顺藤摸瓜。
现在最要紧的是,崔实图完全认了庶子。让人写了族谱,这样她就等于握住了崔实图一家的生死。
她就可以用来要挟崔实图。让崔实图想尽法子将老爷从大牢里救出来,她拼了命也要保住老爷的性命。
……
崔老太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有个庶长子?”说着看向崔夫人,“是不是弄错了。家中连个妾室也没有,怎么就养了外室。”
崔夫人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她也想知道是因为什么。她也不相信,这些事却已经摆在她面前。
她该怎么办?就像老爷说的。如无其事地接受这个庶长子。
“你准备怎么办?”崔老太太看向崔夫人。
崔夫人摇摇头,“人突然就来了,就算是庶长子,素云的身份如何也是配不上的,我若是早知道,定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族里恐怕很快就会知道,”崔老太太道,“你心里要有个数,若是果然这样,还要尽早入了族谱。”
毕竟是老爷的子嗣,素云还生了下了孙儿,崔夫人觉得自己又被重重地掴了耳光,“我是想先给他治病,很多事还是要问问清楚,事关子嗣,我们不得不仔细着些。”
这是她唯一能找的借口,老爷就算承认了庶子,还有孝哥的身份也要弄清楚。
崔夫人道:“素云是怎么嫁过去的,怎么生下的孩子,谁也不清楚,不弄个明白我心里发慌。”
这样说也有道理。
崔老太太颌首,“你心里要有个打算,免得被族中追问。”到时候脸上可就不好看了。
崔夫人点点头。
崔老太太拉起崔夫人的手,“男人就是这样,不管做了什么事,回到家里都要让女人来承受。”
崔夫人眼睛顿时红了。
院子里传来孝哥欢笑的声音。
……
素云坐在屋子里,终于等到有人敲门进了屋子。
素云抬起头来,那人躬身拜下去,“大奶奶,我是老爷身边的江赟。”
江赟她是认识的,很早就跟在老爷身边,有一次就是江赟带人给他们送了东西。
屋子里静悄悄没有半点的声音。
江赟先去看了床上的大爷,然后才道:“您这是何苦呢,就这样进京里来,万一出了差错,岂不是得不偿失。”
素云抬起头,“江先生不用跟我说这些话,在通州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比谁都清楚,江先生不如就说说老爷准备怎么办?是认下我们,还是赶我们走,陆老爷还在等我们的消息。”
江赟急忙道:“您是记错了,哪有什么陆老爷,陆老爷早就死了。”
素云仿佛已经不管不顾,抬起头,“新帝登基,陆家家破人亡,崔家倒是圣眷不减,如今崔二爷更是做了锦衣卫指挥佥事,陆老爷让我带着陆家的后人来问问老爷,为了从前的情分,是不是该给陆家后人一条活路。”
江赟不禁惊讶,想起外面那玩耍的孩童,“你说那是陆老爷的……”
素云笑起来,“可不就是,陆老爷让我问问老爷,从前立下的投名状,现在还有没有用。”
……
婉宁和崔奕廷在屋子里说话。
外面开始下起雨,推开窗子有雨丝飘进来,屋子里顿时充满了潮湿的气息。
婉宁转头看崔奕廷,崔奕廷眼睛里仿佛也有些湿润似的。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
婉宁道:“娘那边先稳了下来,也和族中长辈说了,等大爷的病有了起色,再商量入族谱。”
崔奕廷目光中带了几分的歉意,“刚嫁进来就让你遇到这样的事。”这也是他始料未及。
婉宁摇摇头,“爹那边怎么说?”
崔奕廷的神情顿时沉静了几分,“没说什么。就认了那个庶子。”
崔实图在家中向来说一不二。所以父子两个才不对盘。
崔奕廷眉眼舒展却目光深邃,“父亲突然致仕,之后又几次拒绝了官职。也从来没跟家里人说过为什么,唯一和他能说上话的人恐怕就是二叔。”
崔奕廷又亲手将崔实荣送进大牢。
以崔实图的年纪,不应该致仕的这么早,更何况崔家还是皇亲国戚。
崔奕廷道:“从前我以为是姑姑的关系。祖父过世的早,姑姑因此耽搁了婚事。就一直跟着父亲、母亲在京中,父亲没发现姑姑和从前的宁王,也就是当今圣上有私,后来皇上登基之后因为汪家因端王谋反被牵连。所以没有册封汪氏为后,反而将姑姑抬进宫封了后,那时候朝野上下不少官员反对。母亲说父亲早就厌倦了朝堂上的针锋相对,如今又是外戚。不如就避其锋芒,这样姑姑在宫中也会过得舒坦些。”
婉宁知道崔奕廷的意思,如果是因为崔皇后,崔皇后薨了之后,公公就该没有了顾虑,崔奕廷现在提起这件事,显然也觉得公公不是因此才远离京城。
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崔奕廷沉默半晌,“我想是因为陆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