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家娘子-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宁。”姜氏一脸的感激,“都是因为有你帮忙,你四叔才敢在老太爷面前说话。”
上次婉宁治好了李大太太,姜氏就偷着找到婉宁将姚宜进的事说了。“从去年开始话就越来越少,屋子也不出,我怕是不等考上科举,人就要完了。”
之前她也没盼着什么,觉得这样凑合着
四叔是因为被祖父管教太严,觉得只要踏出书房就会挨骂,久而久之书房成了他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都缩在里面。
婉宁点点头,“四婶还是照我说的,每天都让四姐和五弟过去陪四叔说话。四叔不想离开书房,就在书房外间吃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可以让姚宜进喜欢上做一个丈夫和父亲,从而摆脱祖父对他的束缚和控制。
这几日,她就是在教四叔怎么反抗道貌岸然的祖父。
今天。四叔敢和祖父说话。
明日,四叔就敢不听祖父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姜氏点点头,“我都记下了,每天都要去书房陪着老爷吃饭,让你四姐姐也跟着一起过去,我们在的时候让书房里热热闹闹的。我们走的时候就让书房重新冷清下来。”
这样做了两日,每次她走的时候,都觉得老爷的目光好可怜,就像一个被遗弃的猫儿、狗儿,可怜兮兮地看着她们,她咬咬牙一口气地走开。回到屋子里她就想,她是不是太狠心了。
不狠没办法,她不能看着老爷被关一辈子还不自知。
老爷是该醒醒了。
……
婉宁上了马车,祖孙两个拉着手在马车里说话。
二老太太笑道:“你没看到你祖父的样子,半句话都说不上来。脸色难看的很,从前可是只有他训斥别人的份儿。”
二老太太看向婉宁,“现在还拿你在家中犯错说事,都说你推了张氏,可是她冤枉了你?”
婉宁点点头,“我被叫去主屋,就看到母亲倒在地上,紧接着就有丫鬟大喊,将全家都惊动起来,父亲刚好回到家,进了门就看到这些……”
二老太太仔细地听着,“你有没有跟你父亲说?”
“说了,只是父亲不信我的话。”婉宁不愿意去想父亲,她在家中美好的日子就在母亲被休之后戛然而止。
母亲走了的那半年,父亲倒是时常来看她,还手把手教她写字,可等到张氏进门,一切都变了,张氏在她身边的时间开始比父亲长,父亲格外喜欢张氏的温婉,有意将她养得和张氏一样。
再下来……就是张氏小产,父亲不听她说话,将她送来族里。
二老太太皱起眉头,“我是看错了人,我从前以为你父亲也算是有几分良心的,你祖父做主要休你母亲,你父亲还不肯答应,在外面跪了一日……”
婉宁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话,更不知道父亲还为此跟祖父抗争过。
“然后呢?”婉宁急于听后面的结果。
二老太太摇摇头,“谁知道为什么你父亲又改了主意,非要将你母亲休回家。”
“祖父到底为什么休母亲?”这是婉宁一直没有打听清楚的事,二祖母身子刚好些,她就没有询问,现在二祖母说起来,她也想弄个明明白白。
“你看看,你六叔有几个孩子?你二哥、四哥、五姐,你四叔家里有你四姐、五弟,你五叔那是例外,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却在怀孕八个月的时候掉进湖里死了,这么算下来,你爹爹这个三房长子,不免膝下单薄,成亲那么多年才生了你,你五六岁了也没再添个弟弟,你祖父因此着急,给你父亲纳了两房妾室,一个是府里的家生子,一个是一直在你父亲身边伺候的大丫鬟沉香。”
“沉香有了身孕,眼见就要生产,却被一个粗使的婆子撞下了台阶,孩子都摔了出来。这件事查来查去就查到你母亲身上,你祖父大发雷霆,骂你母亲善妒说什么也容不下她。”
二老太太眯起眼睛,“后宅的事我是司空见惯,大户人家一年不闹出几条人命都觉得寒碜,再说沉香到底怎么回事。既然没有查清楚,就不要言之凿凿地怪在谁身上。”
“谁知道你祖父不依不饶,找着你二祖父说了好几天,也不知道怎么了。你二祖父后来也改了主意,跟我说三房的事我们管不了,终究有你祖父在,处理家事隔房如隔山,别人插不得手。”
“我也就不好再问,只是遣人去劝了你父亲几句。”
到底是因为什么?
很多事仿佛一下子就变了。
如今二祖父没了,知道这件事的就是祖父和父亲,祖父到底说了什么话让所有人答应休母亲。
她总有一天要弄个清清楚楚。
二老太太沉下脸,“你父亲这个耳根软的,当年听了你祖父的话休了你母亲。如今听了张氏的话将你送来族里,”说着似是拉起婉宁的手,将暖暖的体温传给婉宁,“等有一天见到你,他们定然会后悔。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
二老太太叹口气,“说到底都是为了子嗣……张氏生下了欢哥,如今不过四岁,你父亲就到处找西席,你祖父更是要将整个泰州府翻过来,都盼着张氏的孩子能子承父业,一辈比一辈强。”
“老来得子。你父亲将欢哥快宠上了天,你祖父提起这个孙儿也是满怀期望,说什么书香门第家里出来的后辈定然和旁人不同。”
婉宁听出来祖父这话的意思,从祖父心里,根本就没有将她认作姚家的女儿。
二老太太说出这话,婉宁心里忽然浮起一丝痛快。祖父和父亲还不知道,母亲被休的时候已经怀了昆哥,祖父和父亲想要子嗣,却亲手将嫡长子逐出了家门。
他们做了那么多的恶事,不能只是让他们后悔那么简单。
……
马车开始前行。紧接着一辆马车,一辆马车地跟上,家中女眷在家庵的族人都跟着姚家二房一起去家庵。
姚家的马车多,走在路上有些引人瞩目。
路边骑马的裴明诏停下来,听着路人议论。
“姚家的马车,听说去家庵将关起来的女子放回来。”
旁边的人问道:“还有这样的事?”
“泰兴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事我不知道,姚宜先在我家买的香烛、供奉,要将他那苦命的女儿接回来,要说他那女儿可是冤枉的很,就因为不嫁周兴那泼皮,就被送去了家庵。姚家那个不用药给人治病的七小姐,救活了姚家二老太太,这不,二老太太也做了这样一件善事。”
裴明诏看向身边的下属,“上次你说当街救人的女子是哪家的?”
下属道:“就是侯爷让打听的人,姚七小姐。”
那个姚七小姐,还能不用药给人治病?
裴明诏驱马上前,他要去城外的普陀寺,好像和姚家人是同路。
……
出城就是普陀寺,眼见着姚家浩浩荡荡一行人去了旁边的慈慧庵,裴明诏在普陀寺前下了马。
“将马鞭扔给小厮,”裴明诏上前看向迎过来的小沙弥,“怎么样,主持可在?”
小沙弥道:“师祖在等侯爷。”
裴明诏跟着小沙弥一路到了禅房,小沙弥打开门让裴明诏低头走进去。
“侯爷。”
屋子里的惠忍站起身来。
裴明诏单手竖于胸前行了个礼。
“怎么样,他可开口了?”
惠忍摇摇头,“这些人和寻常凶徒不同,侯爷还是另想别的办法。”
没想到连惠忍主持都没办法。
也许这条线就此断了。
“侯爷为何一定要让人这些人开口?”惠忍道,“杀人不眨眼的凶徒,心中满是恶念,就算是说,也未必是真。”
第五十八章 意外
听惠忍说完话,裴明诏道:“此时牵扯到家中一位世交,定要问个清楚。”
惠忍试探着,“可是要救人?”
裴明诏身后的随从面色一紧,互相看看,很是谨慎。
不等裴明诏说话,惠忍伸出手来,“侯爷这样着急,贫僧猜想必然是人命关天。”
裴明诏并不着急,惠忍是有名的法师,在大周朝能称上法师的出家人并不多,德行上自然不会有问题,否则他也不会来小普陀寺。
他是来找忠义侯世子的,忠义侯被冤枉通敌,如今沉冤得雪,忠义侯爵位要有人承继,逃在外面的世子若是找不到,就会从赵家族内选一人出来,裴家受赵家所托,定要竭力将世子爷带回京城,半路上却遇到这些死士。
惠忍将裴明诏请去禅室,路过旁院,就听到里面传来声音,“拜帖我是不收了,让他们不要再来求师。”
“我这辈子做了两个人的师傅,一个早死,一个明明三年科举能拔得头筹,现在却……”说到这里传来一阵咳嗽声。
裴明诏看向惠忍。
小普陀寺不会让来路不明的人安住,里面说话的人不知是谁。
“是与惠忍常往来的一位施主,侯爷既然来到这里,惠忍也不隐瞒,侯爷可知……”
惠忍还没说完话,院子的门打开了,裴明诏抬起头目光正好和出来的人撞在一起。
“杨先生。”
杨敬仔细看向裴明诏,“这是永安侯世子?”
惠忍道:“已经是永安侯了。”
杨敬皱起眉头,“老侯爷……”
裴明诏道:“家父伤势过重,今年春天就病故了。”
杨敬叹口气,“自从和也先那一战,大周朝的勋贵十去七八,可惜了老侯爷,三年前我还和老侯爷一起下棋,”说着顿了顿。“一晃故人已去……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侯爷。”
惠忍看向旁边的小和尚,“让徒弟去端些茶水,侯爷和杨先生过去说话吧!”
……
禅房打扫的干干净净,小和尚在一旁倒了淡茶。
惠忍坐在一旁。裴明诏和杨敬坐在另一边。
“也就得片刻清静,”惠忍道,“泰州府若是知道杨先生来了,左近的州府的学子也要纷纷来拜师。”
杨家门风清白,杨先生一身才华又为人洒脱,是故去的前詹士府詹士曹變的师傅,曹變教太子的时候就说过,可惜没有学全师傅杨敬的学问。
爱徒曹變去世之后,杨敬有一阵子不曾收徒,后来听说他在扬州一带闲居。京里的达官显贵没少带着弟子求师,却都无功而返。
杨敬挥挥袖子,“老夫还想多活几年,不再收徒了。”
裴明诏看过去,桌子上已经放了厚厚的拜帖。为了家中子弟的前程,长辈也算是大费苦心。
“主持,”小和尚进来道,“姚家送来香火钱和素斋请主持一定要收下。”
惠忍道:“是姚家哪位施主?”
小和尚道:“是姚宜先施主,听说是来慈慧庵接走家中女眷。”
惠忍连连点头,“我佛慈悲,姚施主也算是得偿心愿。可怜那位女施主在庵中苦熬了六年。”
“姚施主可在外面?”
小和尚道:“在外面,请见主持呢。”
惠忍看向裴明诏和杨敬,“惠忍去去就来。”
惠忍起身走到院子里。
姚宜先快步走过去,顿时跪下来,“主持慈悲,每日诵经终于请来了大慈大悲的菩萨。渡了小女出苦海。”
惠忍将姚宜先扶起来,“施主已经将女施主接回家中?”
姚宜先摇摇头,“还没有,不过,家中长辈已经去了家庵。我们族里的七小姐愿意听小女的那件冤枉事,还说只要女眷错处不大,就不必再在家庵里,”说到这里,姚宜先几欲掉泪,勉强忍回去,“我女儿进家庵的时候,我哪里想过还有今日,多亏了我们族里的七小姐……”
“之前说出来我还不肯相信,一个十二岁的小姐,能将我们族中的老太太救活不说,还劝得长辈开恩将家庵里苦修的女眷放回家,没想到老太太真的带着七小姐去了家庵。”
一个大男人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惠忍也不禁动容。
“我们家不是大宗,不过是旁支小宗,平日里也只能听从大宗发落,大宗长辈定了的罪名,谁敢喊冤,有苦只能肚子里吞……”姚宜先越说越激动起来。
惠忍点点头,“施主一家仁心,必然会有善报。”
姚宜先忙伸出手来行佛礼。
送走了姚宜先,惠忍回到禅房。
禅房十分安静,杨敬和裴明诏都听得外面的话。
惠忍道:“那姚宜先施主几次要剃度出家,都被贫僧拦住,这些年施主一直来听贫僧讲禅,心中苦闷放下不少,如今一家将要团圆,才来答谢贫僧。”
家庵谁都知道是什么地方,宗族里惩办女眷送进家庵的不在少数,裴家的家庵,裴明诏也有所耳闻。
一个小姐真的敢替家庵里的女子说话?
“姚家,可是吏部侍郎姚宜闻家?”杨敬忽然问。
惠忍道:“泰兴县,只有一个姚家。”
杨敬道:“那就是了,姚老太爷和老太爷都来过拜帖,请我为姚宜闻的儿子做启蒙。”
做了启蒙才能读书写字,不敢托大请杨先生做师傅才说要启蒙,想要凭着孩子天分好,让杨先生一高兴就收了徒弟,毕竟杨先生和普通的西席不同。
裴明诏想到这里,外面的随从进来道:“找到人了,就在旁边的庄子里,庄子上来来往往人不少,要怎么抓……”
裴明诏立即看向惠忍,“主持,旁边的庄子是哪家的?”
“慈慧庵周围都是姚家的庄子。”
姚家……
正好慈慧庵里都是女眷,那些凶徒杀人不眨眼,总要和姚家人知会一声。免得到时候慌乱中伤及无辜。
裴明诏道:“随我去一趟慈慧庵。”
……
婉宁站在二老太太身后听女眷们说话。
沉闷的家庵里,难得有了一丝生机。
二老太太不停地点头,“我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姚宜先和邓氏跪下来谢二老太太。
“不要谢我,”二老太太微微一笑。“都是婉宁的功劳。”
姚婉慧呆呆地看着婉宁,这是三房的七妹妹,看起来比她小很多,却跟着二老太太来将她们放出去。
她就不怕吗?不怕自己的祖父?不怕自己的长辈责怪?
姚婉慧想到被送进家庵时的情形,就忍不住浑身颤抖,她也曾想过,若是答应嫁给了那泼皮,会不会比现在过的要好些,这样也就不会连累到父母,可是她又不甘心。明明知道是火坑,为何一定要跳,只要是好女儿都会想着要抗争,只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姚婉慧走上前向婉宁行礼,“多谢七妹妹。这份恩情,我……我……永远记在心上……”
邓氏看着自己的女儿,眼泪不停地掉下来,三房长辈说她女儿行为不检才送进家庵,她好好的女儿就在这里被关了六年。
“二老太太,”姚婉慧又跪下来,“二老太太。原本能从这里出去,有些话我就该烂在心里,只是被冤枉了这么多年,不能不吐不快,当年珠云那丫头说看到我带进去绣给男子的鸳鸯荷包,就说我不愿意依长辈之言成亲是因为与人私通。”
“是有人将脏水泼到我身上。让我顶罪,三叔的姨娘秦沉香曾跟我娘说,知晓那荷包是谁的,谁知道秦姨娘死了,我的罪就此坐实。虽然已经过了六七年,珠云不知去了哪里,但是我在这里对天发誓,我姚婉慧是清清白白。”
婉宁看着姚婉慧,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悲愤,族姐说的都是真话。
发现荷包到父亲的姨娘惨死,族姐被送来家庵,母亲也因此被休,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
二老太太叹口气,“起来吧,我会让人去仔细查问。”
姚婉慧看向二祖母,却被旁边一双眼睛吸引,那目光中没有半点的怀疑,满是思量,是在仔细琢磨她的话。
有人相信她,至少这个七妹妹肯信她的话。
婉宁站起身,要将姚婉慧拉到一旁坐下,桂妈妈进屋在二老太太耳边低声道:“外面有位公子,想要见二老太太,有话要和二老太太说。”
这是姚家家庵,怎么能在这里见外男。
二老太太皱起眉,“你就说,若是世交改日去家里说话,这里总是不便。”
桂妈妈点点头,很快去而复返,“老太太,那位公子说了……我们庄子上恐怕进了歹人,现在女眷们都有危险,不如快些回城……他还想带着收下去庄子里将歹人抓了……”
“歹人?”二老太太惊奇地问过去。
桂妈妈脸上也满是诧异,“那公子是这样说。”
二老太太看向婉宁,婉宁忙走过来,“天色不早了,安排族中女眷回城吧!”
二祖母目光闪烁,眼睛里不知藏着什么事,婉宁看向旁边的桂妈妈,桂妈妈表情僵硬,也在竭力遮掩。
婉宁吩咐下人准备车马,才叫了桂妈妈到一旁说话。
桂妈妈将外面的事说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婉宁看向门外,“那公子还在门外?”
桂妈妈点头,“还在呢。”
婉宁带着桂妈妈走到门口,透过缝隙向外看去。
那人穿着件蓝色直缀,身形看起来高大挺拔,眉宇间透着股英武之气,身边的随从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地站着。
是他。
在闹市上遇见的那个侯爷。
第五十九章 厉害
看到这个侯爷,婉宁想起那些死士。
侯爷说的庄子上进了歹人,难不成就是那些人?
婉宁低头吩咐童妈妈,“妈妈再去问问清楚……”侯爷见过童妈妈,会知道她问的是什么意思。
……
听到脚步声,裴明诏抬起头看到了童妈妈。
姚七小姐还真是聪明,这样就让人来问,不用遮遮掩掩地来回禀告,也不能他再费心思向里面传话。
童妈妈上前行了礼,“这位公子,我家老太太想知晓公子说的歹人,可是从前在街面上见过的。”
七小姐托了老太太的名号来问,想得很周到。
裴明诏颌首。
真的是。
童妈妈想起那些人还心惊胆寒,这些人怎么偏进了姚家的庄子。
裴明诏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庄子,再一次询问,“那庄子上平日里来往的人可多?”
童妈妈道:“应该不少,不说伺候的人,白天也有来来往往忙碌的下人、长工和佃户……”
裴明诏显得十分谨慎,“你和老太太说,那些人留在庄子上,定是祸患,我们会等到姚家将庄子里面安排好了再进去。”
这位公子说的挺好,可是要怎么安排?
童妈妈应了一声,回到屋子将裴明诏的话说了。
二老太太仔细想了想,看向旁边的桂妈妈,“我记得三老太爷的姨娘住在那个庄子上。”
桂妈妈道:“老太太这样一说奴婢也想起来了,是蒋姨娘住的地方。”
原来蒋姨奶奶住在这里,离城不远,又在家庵的旁边,跟前有小普陀寺,这个地方清静又安全。
婉宁道:“蒋姨奶奶刚好在家中。”
二老太太点头,“那还好一些。”
那些人躲进去了,现在一时半刻虽然看着没事,到了晚上又不知道会怎么样。
童妈妈道:“要不然奴婢去知会一声。让庄子上的人都小心地撤出来。”
“一传十,十传百,只要谁不小心吆喝了,就会惊动歹人。”婉宁还记得那些人为了逃跑将路边的孩子当做沙包丢给侯爷的情形。
桂妈妈也有些着急。“那要怎么办?”
婉宁坐着没有动,半晌才抬起头看向童妈妈,“妈妈去跟那公子说一声,我有法子,不用他们进庄子。”
童妈妈弄不明白,不用进庄子?那怎么抓人啊?
婉宁看向二老太太,“事急从权,二祖母,孙女去和那公子说一声。”
……
婉宁上了马车,童妈妈将车帘拉开一条缝。
隐隐约约能看到外面的人。
姚家车马已经走了不少。姚七小姐的那辆车就等在那里。
这个小姐胆子大裴明诏已经见识过了,只是不知道她还有什么好主意对付那些死士。
裴明诏走到车窗外。
帘子上影影绰绰映着个人影,梳着双螺髻,五官轮廓十分的清秀,微微抬着下颌。
“有件事我想问公子。”清晰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
裴明诏道:“请说。”
婉宁道:“那些人是不是行踪诡秘。在公子四周伺机而动?光明正大之下可曾主动和公子交手?”
那些死士都是趁他不备偷袭,上次也是互相追赶才到了街面上,姚七小姐只见了那些人一面,怎么知道这么多。
裴明诏目光微敛,“没有。”
马不时地轻嘶着。
比起他那些剑拔弩张的随从,姚七小姐就显得十分从容。
“他们做的是隐蔽事,不会引人注目。习惯了昼伏夜出,因此不到关键时刻更不会大动干戈,他们会逃到姚家的庄子上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暂时栖身,这里是城外,如果姚家的庄子不适合停留。最好的办法不是闹出动静,而是悄悄地换另一个地方躲避,所以只要姚家的庄子不再适合他们躲藏,他们就会从庄子里出来。庄子的西门,直通小路。我让下人将西门让出来,公子带着人在那里等候,不过,请一定要等到那些人都从姚家庄子里出来才能动手,免得乱起来伤及无辜。”
根据那些人的性格、心里、本能、需要和在一起就形成了行为学。
她见过那些人,能推断出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婉宁顿了顿,“如果这样做不成,公子再去庄子里抓人。”
这是推算出庄子里藏身的死士会怎么做。
一口气说出来如数家珍般熟悉。
裴明诏不禁惊讶,这个七小姐言之凿凿,仿佛肯定这些人一定会从西门出来。
若是平时,裴明诏不会相信。
在街面上见过这个七小姐,在小普陀寺听了姚家人说起姚七小姐,现在又听姚七小姐说出这样一番话。
裴明诏细长的眼睛微闪,他觉得可以试一试,他想知道姚七小姐要怎么安排。
“我让人去庄子的西门。”
婉宁点点头,吩咐童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