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家娘子-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氏看向管事。“老爷呢?老爷在哪里?”
管事摇了摇头。
如妈妈立即打发人去找,转眼的功夫人就回来禀告。“老爷去了程姨娘院子里。”
那个小心翼翼的程姨娘,今天也不死不活地撞上来。
张氏冷笑一声,就要让人去喊姚宜闻。
还没有张嘴,银桂带着大厨房的厨娘进了屋。
张氏皱起眉头,“怎么了?”
银桂吞咽一口,“太太,程姨娘那边有孕了,常来家里的郎中已经诊出了喜脉,老爷又让人去请太医过来。”
张氏瞪圆眼睛,“什么时候的事?”
银桂道:“三个多月了,已经坐实了胎,一直都是七小姐的小厨房送小食过去,我们不知晓。”
就在她眼皮底下。
张氏手抖起来。
连老实的程姨娘也敢这样,她不让妾室有孕,是怕生出庶子,那些妾室别看是她选进来的,现在都要靠着她过日子,一旦有了子嗣,就会拼了命地向上爬,难保有人不会想方设法地害欢哥。
张氏眼前浮现出姚婉宁的笑脸,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得意洋洋的神情。
张氏站起身想要去程姨娘屋子里看个究竟,才走了两步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发黑,人软软地滑坐在地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氏才醒过来。
眼前是一张秀丽的脸庞,乌黑的眉毛上扬着,一双水亮的眼睛里满是笑意,正端着粉彩的小碗轻轻地吹白瓷勺上的汤水,“母亲。”
那丫头的笑容又出现在她眼前。
张氏胸口油然升起一股的烦躁,一种恶心的滋味翻天覆地涌出来,张氏咬紧牙关,去推婉宁手里的汤水。
“婉宁是为了你好,”姚宜闻接过婉宁手里的瓷碗,“这时候该补一补。”
张氏不明白姚宜闻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姚宜闻道:“方才太医来诊过脉。你有了身子。”
耳朵一阵嗡鸣声响。
仿佛有人在她耳边大喝一声。
吓得她浑身上下一瞬间被汗湿透了。
张氏瞪大了眼睛,她这是在做梦吗?一定是在做梦,她不可能有身孕。她一直都在吃药,根本不可能会有孕。
只要好好睡一觉。醒过来的时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没有笑容满面的姚宜闻父女,也没有这种恶心的滋味儿,更不可能怀有身孕。
“婉宁这亲事做的好,程姨娘和你一前一后都有了身孕,我们家里喜事是一件连着一件。”姚宜闻脸上满是笑容。
喜事一件连着一件。
对她来说确实噩梦,一场接着一场的噩梦。
“从前还说你有不了身孕,而今……”姚宜闻只要想起那件事,心里的疙瘩又系起来。看看床上眼睛闭起来的张氏,又怕伤了她的身子,声音重新放得柔和,“那些事都过去了,现在要紧的是要将身子调养好,将来顺顺利利将孩子生下来。”
怎么会这样。
张氏狠狠地掐着自己的腰身,疼,真的很疼。
是真的。
不是梦,一切都是真的,她会晕倒是因为怀了身孕。竟然怀了身孕。
张氏的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滑下来。
如妈妈忙递过帕子给张氏擦眼泪,“太太也是一碗碗的苦药吃着,如今终于熬到头了。太太心里高兴才会如此。”
“奴婢们给太太道喜了。”贺喜的声音彼起此伏。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喜极而泣,张氏胸口犹如被东西重重的碾压过去,一股热热的液体顿时涌上喉咙,张氏再也忍不住转身呕吐。
为什么要是现在,为什么要在她最难受的时候。
……
范妈妈小心翼翼地出了姚家,在胡同里见到姚宜之,又被姚宜之带来的人接到一处小院子里说话。
“夫人。”范妈妈上前行礼。
“怎么样了?”女子问过去。
“怀上了。”
真是个蠢货,就这样随便地相信外人,范妈妈开始端的那些药都是真的。后来就换成了味道差不多的补药,张瑜珺居然没有半点的怀疑。
女子微微一笑。
“夫人。要不要在姚家多派些人手,盯着点那个姚婉宁。”
姚家七小姐?张戚程这次的事她早有耳闻。
一个女子能怎么样。就算顺顺利利嫁去了崔家,不过就是个正五品官员的妻子,能闹出多少风浪,再说对于姚七小姐,她们早有安排。
过程也许会曲折,但是结果都会是一样。
……
婉宁回到房里,童妈妈上前低声道:“不知道是不是程姨娘先怀了孩子,奴婢看着太太不是很高兴。”
连童妈妈都看出来了,果然印证了她之前的猜测,张氏不想要再怀孕。
婉宁问过去,“家里这些日子进出的人不少,门房有没有记得仔细?”
童妈妈点点头,“之前就吩咐下去了,想必不会有什么差错。”
“让我们的人不要去大厨房,尤其是不要碰太太吃的东西,父亲那边我会说一声。”她不会给张氏利用她的机会,她要看看张氏自己要怎么折腾。
眼见崔奕廷就要离京,婉宁去沈家见了崔奕廷,崔奕廷倒是愿意将去福建筹备的情形和她说。
崔奕廷道:“王卢江在福建、广东的名声没有那么差,那边的渔民都很拥护他。”
既然连之前的传言都不准,婉宁道:“只怕你还没到福建,王卢江就知道了消息。”而且消息定然不是朝廷要招安。
崔奕廷和婉宁对视一眼。
两个人都心领神会。
崔奕廷道:“我让人悄悄地先去福建,至少要将真实的情形打探出来。”
“装作商贾过去?”冰天雪地的,这时候过去不免太过惹人耳目。
崔奕廷点了点头。
婉宁不禁失笑,“让贺大年过来,跟你要去福建的人比一比,再怎么样你那些人也不可能像商贾。”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处理

在官中待过的人总是有些不同寻常,就算是贺大年几个和镖局的镖头学过拳脚,也不过是看起来结实,而没有那种官中养成的干练和坚韧。
崔奕廷倒是没有发觉。
给朝廷办事的人,尤其是崔奕廷用的那些人多多少少都很谨慎,“我们经商的人不一样,下去收货也是睡在百姓家里,尤其是贺大年他们,说说笑笑都能带几分福建的口音,也算是入乡随俗,你从京里带去的人哪里懂得那些。”
“与人打交道这些东西你们是学不来的。”
让婉宁这样一说,崔奕廷还真的觉得有些不妥,“我也找了几个经商的人带着,在福建一带走过商的。”
婉宁道:“焦无应要带人去福建,为的是我们明年的新茶。”
姚家和沈家在福建一带买了茶园,这样下去收茶更加顺理成章。
崔奕廷眼睛发亮。
说着话焦无应已经进门,见到婉宁和崔奕廷上前施礼。
焦无应道:“东西都准备好了,我带人明日就离京。”
婉宁点点头,“路上要小心,大过年的就打发你回去。”
焦无应忙低头,“咱们走商队的,这些年早就习惯了,收茶就要在这时候下去,晚了就被人捷足先登,只能吃人家的剩货。”
焦无应一开口,崔奕廷知道焦无应比他找来的几个在福建经商的人更要老道,沉着冷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所有生意都了然于胸。
如果有这样的人帮忙,他做事自然更加方便。
崔奕廷笑着看婉宁,“那就让焦掌柜跟着我辛苦一趟。”
焦无应忙行礼,“崔二爷这样说。小的万不敢当。”七小姐已经嘱咐过他,因为七小姐的新茶,他们跟福建的商贾已经有了生意往来。就算帮不上崔二爷的忙,也不至于会成为拖累。
焦无应出了门。
婉宁看向崔奕廷。福建的事不容易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顺利回京,“在福建,一切都要小心。”
听到婉宁的话,崔奕廷只觉得整个人都飞扬起来,“你放心,有些事成与不成之间,只在于付出多少努力。王卢江那边我有几分的把握。”
听到崔奕廷的话,婉宁放下心来。
崔奕廷道,“皇上命我过年之后去福建,宫里也卸了职,让我安心地在家里休息一阵子。”去福建是个苦差事,这样安排也顺理成章。
张戚程要跟着同行,虽然朝廷的公文已经下了,真正要走恐怕也要筹备月余。
婉宁道:“你是准备要先走?”
崔奕廷道:“先走一步,至少要在朝廷文书到福建之前去见王卢江。”
早一步就更加有了主动权。
晚上,昆哥就知道了崔奕廷要离京的消息。小脸顿时垮下来,“晚点走吧,就要过年了。至少过了三十再走,我还想着今年家里能热闹。”他惦记着自家池塘里那些小活鱼,要和崔二哥一起捉鱼烤鱼吃,他连炭炉都备好了,本来是欢欢喜喜来跟崔二哥说,现在心里顿时觉得空落落的。
崔奕廷走的时候,各家已经挂好了大红灯笼,京里到处都有炮竹声响,婉宁坐在马车里。看到崔奕廷带着几个人骑马走上了出京的官路,这才吩咐童妈妈。“我们走吧!”
崔奕廷一路向东走,开始马骑的飞快。后来却渐渐慢起来,陈宝还觉得奇怪,正想要上前询问,却发现崔奕廷拉扯缰绳,马豁然转了个圈又向回奔去。
这是怎么回事。
陈宝几个面面相觑。
是二爷又想起了什么?不管怎么样,以这样返回的速度,一会儿工夫恐怕就能进城了。
陈宝苦着脸,忙跟着追回去。
崔奕廷不知怎么的,总觉得有一条线扯着他,让他几次都想要转过头去,早知道就不那么果断地前行,哪怕走的时候再回头看看也好。
虽然只能看到她的马车,但是从心里是个慰藉,总觉得不管他去哪里,至少他惦记着的人也在那里等着他回来。
马很快停下,那辆马车只留下了车轮碾压的痕迹。
走了。
看到他走了,自然就不可能留在这里,毕竟是京郊,贺大年他们会护着她回去,这样他也就安下心。
“二爷是不是有什么没有嘱咐的。”陈宝跟的气喘吁吁。
“没有。”崔奕廷开口道。
几个人几匹马就这样站了一会儿,马儿都开始互相撞头询问,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停下来。
空落落的大路,几乎没有人来往。
“二爷,我们走吧,还要赶很远的路,别错过了宿头。”
崔奕廷颌首,却没有去拉扯手里的缰绳。
过了好一阵子,崔奕廷才让欢跳的心平静下来,正准备去扯缰绳,却看到不远处一辆马车又慢慢地驰过来。
那辆普普通通的青篷车却让他的眼睛发亮。
马车停下来,赶车的车夫立即发现了崔奕廷也显得很惊讶。
跟车的婆子跑上前两步,将车上的人扶下来。
穿着紫貂氅衣,青色百褶裙的女子走了几步,亲手取下了头上的幂离。
四目相望,许多话不必说出口。
崔奕廷不由自主地弯起了嘴角,露出笑容,之前还觉得自己有些痴傻,而今觉得等这一时半刻比什么都值得,远远的相望,他却觉得这次将她看得最为清楚。
一眸一笑,都在他心中,永远也不会相忘。
亲事刚定下来,他应该留在她身边,却为了将来他要去福建搏个彩头,将来世道安稳,他们才能相扶到老。
他也算是等到了这一天。
少年干净的脸上浮起清澈的笑容。
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她。
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跟他说一句道别的话,所以她让人调转了马车,明明知道他已经不在这里,却没想到转过头来。看到的是少年鲜衣怒马,站在不远处眺望着她。
此番远去,善自珍重。
到了嘴边的话。却说不出口,只是相望着。再一次送他离开。
等他回来之时,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正该是最好的时光。
崔奕廷,早去早回。
……
婉宁回到姚家,刚进门就看到姚婉慧迎出来。
姚婉慧脸上满是紧张。
“怎么了?”婉宁问过去。
“三太太喝错了药,”姚婉慧有些着急,“多亏我母亲这些年常在族里帮衬。见到药渣就看了出来。”
说着话,婉宁和姚婉慧一起到了张氏院子里。
下人忙碌着跑来跑去,院子里跪着三四个小丫鬟,一个小丫鬟面前还摆着药渣,旁边的婆子想要拿走却被落雨喊住。
“七小姐,您可回来了。”
“跟我父亲说了没有?”婉宁问过去。
落雨点头,“去说了,也打发人去请了郎中。”
说话间婉宁已经踏进了张氏房内。
姚婉慧的母亲邓氏正扶着张氏,邓氏手里拿着一只勺子在张氏嘴里压着,“快。吐,吐出来。”
张氏不停地摇手,眼泪已经淌下来。
邓氏皱起眉头:“我就不信了。刚吃下去的东西怎么能吐不出来。”
婉宁看向童妈妈,“拿根羽毛来。”
童妈妈明白过来,立即让小丫鬟去厨房里。
媳妇子从厨房里还没有宰的大鹅身上拔了一根羽毛,跑着送到婉宁手里,婉宁递给了邓氏。
邓氏趁着张氏要说话,将羽毛从张氏嘴里塞进去。
屋子里所有人都盯着邓氏。
不论邓氏怎么做,张氏都能忍住呕吐,身子抖了抖什么都吐不出来。
婉宁忽然捂住了口鼻,“什么味道。这羽毛洗没洗?上面好像沾了东西。”说着向张氏嘴里望去,顿时做出嫌恶的表情。
张氏看到婉宁。突然感觉到一股的鸡屎味儿在嘴里扩散开来,再也忍不住一口吐在痰盂里。
邓氏指着痰盂。“这是含了巴豆的汤水,这时候吃是要掉胎的。”
……
“太太这是怎么了?”
赶过来的杨姨娘脸色苍白,看到地上的药渣更是惊骇的差点脱了相。
打胎药,家里怎么会有打胎药,还送到了太太屋子里。
杨姨娘看向身边的夏鸥,夏鸥也跟见了鬼般,差点就要跪在地上,多亏了杨姨娘伸出手来死死地将夏鸥攥住。
她买药回来是要给程姨娘送去,却没想到这药端来让太太吃了,这是她好不容易打听到的方子,不需要那些常见的红花、附子、麝香,而是用巴豆,吃了之后会让孕妇大泄不止,月份小的妇人八成会小产。
“是夏鸥,夏鸥去过小厨房。”
跪着的丫鬟伸出手指向夏鸥。
夏鸥忙摇手,“不是我,我没有做什么,我只是去给姨娘端碗汤,我……我没有碰那些药……没有……”
“在这里问什么?”姚宜闻的声音传过来。
杨姨娘更加慌神,不知道是福是祸。
“让婆子将人送去柴房里,问个清清楚楚,凡是去过大厨房的人都要询问,一个都不能漏下,到底要查个仔细,这巴豆是谁带进来的。”
婉宁站在一旁看着小院子里的女人哭哭闹闹。
童妈妈低声道:“您放心,小姐身边的人好些时候不是大厨房了。”
婉宁点点头。
“郎中来了,郎中来了。”
一连串的声音由远至近。
张氏惊疑的目光落在婉宁身上。
婉宁微微一笑,慢慢来,还有几个月要慢慢折腾。
……
“长公主,姚五爷已经等了一个时辰。”
嘉宁长公主听着下人禀告的声音,膝上的书怎么也翻不下去。
自从知道张氏和姚宜之的事,她就一直没有见姚宜之,没想到这次姚宜之却一直等下来。
心头涌起一阵的烦乱,嘉宁长公主还是站起身去了西院。
姚宜之坐在屋子里,俊朗的眉目中有几分的倦容。
嘉宁长公主忽然想起姚老太爷的病,又要准备春闱,又要照应父亲,大约是忙坏了吧,一股可怜的情绪慢慢从嘉宁长公主心中滋生出来。
“有什么事?”心中那般思量,却故意硬着声音。
姚宜之站起身向嘉宁长公主行礼,等到嘉宁长公主坐下来,姚宜之道:“长公主可知道姚三太太的事?”
嘉宁长公主点点头,却又摇头,心中顿时有几分的不快。
姚宜之慢慢地道:“姚三太太有孕了。”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会面

嘉宁长公主微怔,没想到姚宜之会说起这样的事。
姚三太太有孕又如何?
长公主不做声。
姚宜之道:“沈氏被休之后一年,张氏嫁进了姚家,次年就生下欢哥,欢哥没有足月,张氏生产的时候难产孩子一日一夜才落地。”
这些事嘉宁长公主都知晓。
张氏是被姚婉宁冲撞才小产。
姚宜之说的很仔细,“欢哥命大,落地之后跟足月儿没有两样,张氏好像是受了惊吓,还在月子里就亲手照顾欢哥,不准家中的乳娘上前,那时候张戚程一家不在京中,等到张夫人来探月子,张氏的情绪才渐渐好转。”
嘉宁长公主听到张氏的事,本来是满胸怒火,姚宜之淡淡的说起来,那芝兰玉树的脸上平静无波,让嘉宁长公主也跟着安宁下来。
张氏生产的时候,她正难受着,父皇驾崩,六皇兄和当今圣上起了皇位之争,宫里一片腥风血雨,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那时候她听说六皇兄被当今圣上一剑刺死了,万太妃触柱而亡,血溅了当今圣上一脸。
她一直和六皇兄交好,当今圣上平日里就不拘言笑,做事又常不近人情,因为六皇兄的事更是杀红了眼睛,只要和六皇兄有私交的大臣一律被牵连,甚至还让人来打探她的态度,她每每想起六皇兄,明明心中悲伤却又不能表露出来,张家也怕受牵连,才将张氏匆匆忙忙嫁给了姚宜闻,若不是出了这样的事,六皇兄登了帝位,张氏是要进宫的。
接着张氏生产。许多事她也就没有在意,直到知晓六皇兄没死而是被囚禁在西北门内,她这才松了口气。等到风平浪静之后她才和外面往来起来。
姚宜之今天提起这件事,仿佛颇有深意。
姚宜之道:“这些年欢哥一直因身体赢弱留在家中。张氏不肯让他出门,逢年过节也从来不外领出去,就连姚家的亲戚都很少见到欢哥。”
“我开始只是觉得奇怪,后来偶然听到下人说,欢哥长得不像我哥哥,这才注意起来,”姚宜之说着抬起眼睛看嘉宁长公主,“长公主是见过欢哥的。觉得欢哥像谁?”
被这样一问,嘉宁长公主怔愣在那里。
欢哥像谁,像谁。
嘉宁长公主豁然站起身,“你是说,欢哥……”
姚宜之点了点头,“张家一直瞒着这件事。”
好啊,张戚程和张氏都将她瞒在鼓里,他们这样做是准备找到时机胁迫她,所以张氏一直跟她十分亲近。
嘉宁长公主又惊又喜,想起张家又是一阵的厌恶。
这么说来。姚宜之和张氏走得近就是因为欢哥。
姚宜之道:“我一直喜欢欢哥,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猜到一二。”
之前对姚宜之的恼怒顿时去了干干净净。原来是这样,嘉宁长公主看着姚宜之温文儒雅的模样,心中油然升起一股的暖意。
“你是知道……我跟端王爷的关系。”
姚宜之轻轻地抬起头,目光闪亮,“公主从前提起过,您和端王爷亲近。”
她说的话,姚宜之都记在心里。
嘉宁长公主顿时觉得错怪了姚宜之。
……
正说着话,长公主府外面两个穿着青衣的男子叩响了门板,一封信函紧接着递过来。嘉宁长公主看了信急着迎出去。
走在前面的中年人看了看嘉宁长公主道:“我们去书房说话。”
中年人走的慢,一只脚有些跛。大约是年纪大了,走的愈发困难起来。
两个人到了书房。嘉宁长公主立即拜下去,“叔父您怎么会回京来。”
庆王爷方方正正的脸上一闪笑容,将嘉宁长公主扶起来,“皇上准我回京三日,你怎么样?一切可好?”
嘉宁长公主眼泪差点落下来,“好,都还好。”
庆王爷点点头,转头看看了屋子里。
嘉宁长公主忙吩咐下人退出去,庆王爷身边的人也去守在门口,“我听说,老六病了,可是真的?”
六皇兄被囚禁在西华门,这是少有的人才知道的。
嘉宁长公主道:“只是听说……并不知道实情。”西华门的事都是皇上的心腹在监管,想要打听消息很不容易。
庆王爷长叹一口气。
嘉宁长公主本是万太妃所生,后来记在先太后名下,先太后去世之后,嘉宁长公主一度和万太妃走的亲近,直到端王和万太妃谋反之后。
嘉宁长公主突然抬起头,“叔父,您说六皇兄还能不能活着从西华门出来,如今皇上帝位已稳,六皇兄已经没有威胁,就算远出京城……也能过上常人的日子。”
“成王败寇,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想要苟安一隅,”庆王爷笑笑,“便是像我这般也是被人盯着,哪有一天舒坦的日子。”
屋子里一时安静。
嘉宁长公主坐在椅子上。
庆王爷忽然道:“不过也并不是全无可能,只需要等待时机。”等到时机一到,他就可以翻过手来,将一切都攥在手心。
“我这次来也是为了你的亲事,”庆王爷笑着,“你写的信我都看了,这么多年皇上终于肯点头,若是能看到你出嫁,先皇也会心安。”
叔侄两个人又说了会儿话,庆王爷才从长公主府出来,早就等在暗处的姚宜之忙前来拜见。
庆王爷道:“你的事我会帮你安排好,姚家那边你也要盯紧了,不要出任何差池。”
庆王爷的车马走远,姚宜之抬起头,俊美的五官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的分明。
……
张氏躺在床铺间,如妈妈不停地劝说着张氏,“三太太,您就吃一点,为了肚子里的小少爷也要吃些东西才好。”
张氏却不为所动。
“杨姨娘的事查的怎么样了?”
如妈妈抿起了嘴。“巴豆是杨姨娘让人买的,本来是要放在程姨娘的药里,后来……银桂姑娘取药的时候大约将两碗拿错了。那碗药就到了太太这里。”
说到底杨姨娘想要害的是程姨娘。
“老爷要将杨姨娘送去大觉寺里。”
如妈妈话音刚落,紫鹃过来道:“太太。亲家夫人来看您了。”
说话间,张夫人已经进了屋子,见到面容惨白的张氏立即眼圈一红,“我的儿啊,这是怎么了。”
如妈妈带着下人出了屋子。
张夫人握住张氏的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时时都在服药,怎么在这时候怀上。”
那沈氏嫁进姚家这么多年不过生了一个姚婉宁。
家里不少的姨娘。也只有程姨娘才生了一个女儿。
她哪里会想到每日用着药还能怀上孩子,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