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提升你的创意能力:全新思维-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一页 

。。 》 简介: 
简介: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引领未来的六种基本的能力——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这些在信息时代常常被忽视和低估的能力,正是第一位希望在未来获得职业成功和实现个人梦想的人需要了解并提升的,全书的语言生动平实,包含了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建议。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被一种过于简单和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统治,“左脑”为主导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成就了人们所说的“信息时代”…… 


。。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前 言 
前 言

过去的几十年属于拥有特定思维的一类人——编写代码的电脑程序员、起草协议的律师、啃数据的MBA们。但是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未来属于另一类人,他们拥有全然不同的思维——包括创造型思维(creators)、设身处地(共情)型思维(empathizers)、模式识别思维(pattern recognizers)和追寻意义型思维(meaning makers)。这些人包括艺术家、发明家、设计师、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s)、看护人员、咨询师、考虑全局的人——这些人将会享受最大的工作乐趣并获得最高的社会回报。




本书向我们描述了一系列令人震惊而未被发现的变化,世界许多发达地区正发生着这些变化。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从以逻辑、线性、类似计算机的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向概念时代(Conceptual Age)转变,概念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上。《全新思维》这本书正是为任何一位想要在这个新兴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人们而作的——包括那些在职场中苦苦挣扎的人、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的人、想要引领下一个时代浪潮的企业家和商业领袖们、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的父母们,以及那些才能与众不同、感情丰富并富创造力的人们,他们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常常被轻视和低估。

在这本书中,你将会学到六种基本的能力——我称之为“六大感知”,依靠它们,你将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和生活上的满足。它们包括:设计感(Design),故事感(Story),交响能力(Symphony),共情能力(Empathy),娱乐感(Play),探寻意义(Meaning)等。这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基本技能,而我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家实现它们。

这种巨大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但是本书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十分简单。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整个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社会被一种过于简单和重分析的思维形式与生活方式所统治。这个时代到处都是“知识工人”,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但是,现在世界正在发生改变。物质的充裕使我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全球化使白领工人们的工作全球流动,强大的技术力量使某些工种正在消失——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拥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被我誉为“高概念” (High Concept)和“高感性” (High Touch)。高概念的能力包括具有美感,富有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以及将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东西。高感性的能力包括理解别人,懂得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细微之处,找到乐趣并感染别人,超越平凡,寻求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这种变化在你的大脑里也有体现。我们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表示顺序、逻辑和分析能力,右半球则是非线性的、直觉的和整体的。这些区别常常被人们误解。当然,即使完成一个最简单的任务也需要大脑两个半球同时运作。但是,以这两个半球的区别作比喻,能很好地解释我们的现在和指导我们的未来。在信息时代标榜的“左脑”能力在今天仍然必要,但是却不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曾经低估和忽视的“右脑”的能力——创造性、执著、快乐感和探寻意义——将越来越能决定未来世界谁主沉浮。对于个人、家庭、公司来说,职业上的成功和个人理想的实现要求我们有一种全新的思维。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一章 崛起的右脑(1) 
第一章 崛起的右脑(1)

他们首先给我的手指接上电极来测试我出汗的程度,因为如果我试图欺骗,就会出汗。然后他们带我来到一个用蓝色皱纸捆扎的伸展台旁,那种纸在你爬上医生诊床时,就会在你腿下沙沙作响。我躺下来,脑袋枕在凹陷处。我脸上晃着个笼子样的面罩,很像给动物上口络的东西,我不安地蠕动了一下,这真是个大错误,一个技术人员马上拿了一卷厚胶带对我说:“别动,我们要固定住你的头。”




在这个庞大的政府大楼外,五月的小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在大楼内寒冷的地下室里,我正接受脑部扫描。

我的脑袋已经在我脖子上呆了40年,但我从没真正看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样的。虽然我看过别人的大脑图像,但我依然很难想像自己的大脑看起来会是怎样,它是如何运作的,现在我有机会知道了。

一时间我纳闷,在眼下这个外包业务流行、自动化盛行,同时观念巨变的年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而且我开始怀疑,研究大脑组织的方式是否能使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我自愿加入试验项目组,成为受试者——研究者称之为健康自愿者。这是全国心理健康研究所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研究项目,主要获取大脑在休息和工作时的图像。这意味着,一会儿我就能看见那个操纵我四十多年的器官,随着试验的进行,没准儿我还能更明了我们所有人将来会怎样。

我躺着的伸展台位于机器的中部突出部位,这机器是世界最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机器之一。这个价值二百五十万美金的宝贝,利用强有力的磁场来产生高品质的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图像。它是个大家伙,左右两侧分别有8英尺宽,差不多有三万五千磅重。

机器中心是个圆形的开口,直径大约2英尺,技术人员将伸展台滑过圆形开口,放进这个机器怪兽的核心。我的手被固定在身体两侧,顶盖就在我鼻子上方两英寸处,我觉得我像是被塞进了鱼雷管,没人理会了。

“咔哒咔哒咔哒……”机器开始运转,“咔哒咔哒咔哒……”听起来就像我戴着头盔,有人从外面轻拍头盔一样。然后我听见振动的声音“兹兹兹嗯嗯嗯”,然后一阵安静,紧接着又是振动,紧接着再安静一阵。

就这样过了半小时,他们取得了我的大脑图像。令我有些沮丧的是,我的大脑看起来和教课书上别人的大脑没什么两样。一条细直线从中部像山脊一样将大脑分为看起来对称的两部分。这个特征是如此明显,所以这是那个神经学家在审视我这个普通的大脑图像时所注意到的第一件事,他说道:“两个脑半球非常匀称。” 我脑壳里三磅重的细胞块,就像各位的一样,被分成紧密联系的两半。一半被称为左脑球,另一半叫右脑球。两半脑球看起来一样,但功能却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作为受试小白鼠的任务就是来演示这个不一样。

最先开始的脑部扫描更像在画素描,我躺下来,头摆放好,然后机器画出图像。科学技术使人们可以从这些图像中了解到很多东西,一项更新的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能获取大脑活动时的图像。研究者要求受试者在机器里从事一些活动,比如哼哼小曲、听笑话、做字谜题什么的,然后机器就跟踪脑部血液流动的情况。测试出来的结果是一幅图像,上面集中了一些彩色大斑点,集中的地区就是活跃区,就像是一幅卫星气象图,显示脑部的云团在哪部分聚集。这种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科学和医学研究,拓宽了人类研究试验的范围,从儿童的识读障碍症到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再到父母对婴儿哭喊该如何反应等。

技术人员重新把我放回这个高科技的罐子里,这次,他们给了我一个潜望镜装置让我能看到外面的幻灯片。我右手边是一个小鼠标,连接着他们的电脑。我的大脑马上要开始工作了,他们使我感觉,这种技术在21世纪将大行其道。

我的第一个任务很简单,研究人员放上一张黑白图片,图片上是一张表情极端的脸(比如,一个女人看起来像是被姚明踩了脚趾头,或者一个家伙像是突然想起来自己没穿裤子就出门了的那种表情),然后研究人员换上另外一个人的两张图片,我要用鼠标点击出哪一张和我之前看到的表情相同。下面是例子:

研究人员先给我看这张脸:(图略)

然后换上这两张脸:(图略)

我点击右键,因为右边这张脸有着和上一张脸相同的表情。这个测试,请原谅我的用词,很白痴。

当匹配表情的测验结束后,我们进行下一个感知的测试。研究人员给我看48幅彩色图片,一张接一张地轮着放,我点击鼠标来选择场景是发生在室内还是室外。这些图片主要分成两种极端。一种是稀奇古怪的图片,另外一种则是平淡无奇的图片。有墙角的咖啡的图片,也有7个人挥舞着手枪、溢着废物的厕所、一盏灯、一些爆炸等等的图片。

例如研究人员给我展示下面的一张图片:(图略)

于是我按下了按钮表示这个场景是发生在室内。这个测验要求我全神贯注,但我没太费劲就做好了,感觉和前面的测验没什么两样。

然而,我的大脑到底如何应对这一切却是另一回事。脑部反应扫描在电脑上的结果出来了:当我看到严历的面部表情时,我的右脑突然运动起来,并积极获取右半脑其他部分的帮助。当我看到令人惊惶的场景时,相反地我的右脑索求了左半脑更大的帮助。对于我来讲,原以为做每一个测验的大脑反应都差不多,但是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很清楚地显示,对于面部表情,我的右半脑反应比左半脑多,而对挥舞枪的坏蛋或是类似的危险境况,我的左半脑则占主导地位。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一章 崛起的右脑(2) 
第一章 崛起的右脑(2)

为什么会这样呢?

左右脑的物质

我们的大脑是无与伦比的。人的大脑一般由一万亿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和一万个其他细胞相互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精细的一百万亿个联接的网络体系,从而指导我们说话、吃 


饭、呼吸和行动。DNA的“美丽的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得主——詹姆斯·沃森把它描述为“人类的大脑是宇宙中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复杂的东西。”同时,伍迪艾伦也称它为“我第二喜欢的器官”。

尽管它很复杂,但大脑的形状还是比较简单和对称的。科学家们早已知道有一条神经“梅生迪克生线”(梅生迪克生线是美国南北分界线),将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而令人惊奇的是,直到最近,学术当权派还认为两个脑半球是分立的,而且是有主次之分的。他们认为左半脑是至关重要的一半,这一半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而右半脑是起辅助补充作用的,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是人类早期发育时的残留物。左半脑是理性的、有分析能力、逻辑能力的,符合我们对大脑的一切期望,而右半脑是无言语能力的、不平衡的、本能的,是一个自然天生的、已过时退化了的器官。

上溯至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年代,医生就认为心脏所掌管的左脑是关键的半脑。到十九世纪,科学家开始积累相关证据来支持这个观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神经学家保罗·布罗卡(Paul Broca)发现左半脑有一个区域控制着言语的能力。十年后,一位德国的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关于理解语言的能力也有了类似的发现。这些发现很自然地导致了令人信服的三段论:语言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准,语言能力位于大脑的左侧,因此,左半脑就是使人类之所以为人的关键。

这种观点在二十世纪前期十分流行,直到五十年代,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那位说话温和的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教授才重新塑造了我们对于大脑和我们自身的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斯佩里研究了癫痫病发作的病人,那些病人需要切除胼胝体,胼胝体就是连接两个半脑的、有着3亿条神经纤维的细胞束。在一系列对这些“割裂脑”病人的试验中,斯佩里发现原来关于两个脑半球的观点有瑕疵。人类的大脑确实分成两半,但就像斯佩里教授说的:“那个所谓次要的右半球,我们以前认为它不具有认知能力并且很迟钝,某些权威人士还认为右半脑是无意识的,现在却发现,右脑实际上是高级的,特别是在进行某些智力活动时。”换句话说,右脑不逊于左脑,它只是不同于左脑。斯佩里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大脑的情况显示了两种思考方式,各自表现在左半脑和右半脑。”左半脑从事连续性的推理,精于分析和处理字语。右半脑进行整体推理,识别模式、解释情绪和非言语的表达方式。人类真正是具备两种思维的。

这项发现为斯佩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并且永远改变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当他1994年去世时,纽约《时代周刊》称赞他为“颠覆传统理论——左脑优势论的人”,并赞道:“他的实验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在科学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尽管斯佩里将他的发现从实验室推广到外界,但真正使这一观点普及推广开来并家喻户晓的是贝蒂·爱德华兹(Betty Edwards)——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美术讲师。1979年爱德华兹发表了一本叫《用右脑画图》的书,反对认为一些人天生没有美术感,她认为:“画画实际上并不难,难的是观察”,观察——真正的秘密在于使“跋扈的、仿佛什么都懂的”左半脑安静下来,让更成熟的右半脑能够开始发挥奇妙的功效。尽管有些人说爱德华兹将科学过于简单化了,但她的书很畅销并且成为美术课的教科书(我们会在第六章了解到她相关的理论)。

多亏了斯佩里创新的研究和爱德华兹技巧性的推广普及,还有像功能磁共振成像这样能让研究人员观察大脑活动的先进技术的出现,右半脑今天才得以实现验名正身。右半脑是有用的,是重要的,它同样使人类之所以成为人。如今没有哪位有着博士头衔的神经学者会怀疑这一点。然而,在神经科学实验室和大脑成像临床课堂之外,有两个关于右半脑的误解依然存在。

两个误解

这两个误解观点相反但本质上都一样愚蠢。一个认为右脑是无所不能的,另一个认为右脑是起消极作用的。

持前一个观点的人,借助近些年对右脑的科学研究结果,企图建立右脑优势论。他们认为右脑是人体中最智慧、最高贵的器官。《右脑思维》是阐述这种观点的比较好的书之一,此书的作者神经学家罗伯特·奥恩斯坦(Robert Ornstein)在书中写道:

“许多畅销书作家都曾写过,右脑对于拓宽思维、恢复创伤、治疗孤独症等是十分关键的,右脑将会拯救我们。它是创造力之所在,灵感的来源,甚至能想出新的砂锅烹饪法。”

多年来,此观点的信徒们竭尽所能地游说人们利用右脑的好处,鼓吹人们用右脑做饭、节食、投资、算账、跑步、骑马、算八卦、占卜和做爱,这最后一样会生出小孩,小孩子吃五谷杂粮长大,用右脑玩格子游戏,也用右脑看电视。这类书和研究还是有某些可取之处,但总体上却是傻气十足。更糟糕的是,这样冗长费解的文章非但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右脑的杰出品质,反而会削弱人们对右脑的理解。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一章 崛起的右脑(3) 
第一章 崛起的右脑(3)

与上一种过分夸大右脑作用的空洞的理论相反的是另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勉强承认右脑有些作用,但认为过分地强调右脑思维会阻碍我们用传统左脑思维已经取得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右脑所做的所有工作,比如解释情感的满足程度,直觉地感受到答案,整体感知事物等等都很不错,但只是智力的附属品——如主菜的附加菜。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我们的分析推理能力。我们人类能进行计算、推理、分析,因此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动物比不上我们。过分关注艺术性、情感化的因素会使我们愚钝,把我们搞晕。斯佩里在逝世前曾说:“ 


现代社会依然歧视右脑。”在右脑消极论者看来,尽管右脑有用,但还是次要的。”

上帝啊,右脑既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也不是消极的反作用者。事实上它就是它自己本身。

真相

两个半脑并不是像开关似的干活,一边开了,另一边就关。对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它们几乎都是分工协作的。医学书上有这样的解释:“具体做某件事时可能左脑或右脑会比另一半更活跃,但不能肯定那些功能被限定在特定区域里”。神经学家认为两个半脑对我们如何行为、理解世界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不同后来被证明,对我们个人和职业生活有着指导意义。总结我们对大脑三十多年的研究,左右半脑主要有以下4点不同:

1、 左脑控制右半侧身体,右脑控制左半侧身体

举起你的右手,举在半空中,你的左半脑,准确的说是左半脑的某个区域,发出的这个指令。接着你左脚轻拍点地,这是你的右半脑某个区域指挥完成的这个动作。我们大脑是对侧控制的。这就是为什么右脑受损的人左边身体行动困难,反之亦然。大约90%的人群都是右撇子,这意味着90%的人都是由左脑控制生活中重要行为的,比如写字、吃饭、操作鼠标等。

对侧控制不仅体现在当我们签名或踢球时,还同样反映在我们转动头部和眼睛时。比如,把你的头慢慢转向左侧,这个动作由你的右脑控制完成,再把你的头由左慢慢转向右侧,这时,你的左脑操控完成了这个动作。现在用你喜欢的随便的一个半脑,想出一个与上述第二个动作有关的活动,就是能使你的头和眼睛慢慢由左向右移动的活动。给你一个提示,你现在就正在做这个动作(对,你在看书)。西方国家中,读和写的顺序就是从左到右的,操练的就是左脑。希腊人公元前约550年发明的文字更是强化了左脑的统治地位(至少在西方国家),希腊字母也引发了被哈佛古典学者埃里克·哈夫(Eric Havelock)提出的“字母顺序的思维”。也许就是这样让左脑占了优势,因为它知道如何从左向右去写字。

2、 左半脑按先后顺序进行活动,右半脑是同步同时进行活动

考虑一下字母顺序思维的另一个方面:它依次处理声音和图像信号。当你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你先看到“当”字,然后是“你”字,逐字逐句地读进脑子里。这个是你左脑擅长的。在一本关于按顺序进行文字信号处理的神经科学教科书中这样写道:

“左脑特别善于识别连续性的事物——那些一个接一个以某种顺序发生的行为。左脑也善于控制顺序行为的发生。比如言语方面的行为,像说、听、读、写。”

相反地,右脑并不善于ABCDE的排序。右脑的长处在于综合评价。“右侧半脑的天赋在于一次能看很多事物,比如看一个几何图形的所有部分,掌握它的形状,或者看到一种情境的所有因素,了解情境的含义”。这使右脑在辨别脸的长相方面能力特别突出,这是人类优于计算机的一个天赋。因为,虽然我现在用的这台苹果计算机(iMac)每秒钟能进行一百万次运算,比地球上最快的左脑快得多,但我蹒跚学步的儿子识别人脸的速度和准确度,即使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也比不上。想像一下连续性和同时性的区别:右脑是图画,左脑是上千个单词。

3、 左脑精于读字面语意,右脑精于读懂话外音

大多数人的语言功能来自左脑(95%的右撇子和70%的左撇子是如此,剩余约有8%的人语言功能的分布比较复杂)。但是右脑也没有放弃对左脑的责任,两边大脑互为补充,相互协作。

假设有一天晚上你们夫妻俩人在家里准备做饭。你做到一半,你爱人发现你忘记买一样最重要的配料,于是你爱人抓起车钥匙,撇了撇嘴,瞪了你一眼,嘴里挤出一句话:“我去超市买!”几乎所有脑子正常的人都会明白两件事,第一,你爱人要去超市;第二,你爱人生气了。你的左脑得到第一个信息——它接受到你爱人说的话,进行语音和语法的分析,理解了字面的意思。但你的右脑理解了第二个含义,表面上听起来中性的词句,其实一点也不中性,瞪你的眼神,从牙缝里挤出的话语,都说明你的爱人生气了。

脑部受损的人不能产生这两个结论。右脑受损的人,听到句子后只能理解到,你爱人将要去超市,但不能理解你爱人的恼怒。左脑受损的人会明白你爱人很恼火,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