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做人做事做生意-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就会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这才是对“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理解。
自始至终承认“失败原因在于自己”,就会想法消除失败原因并加以反省,使下次经营成功。 



□ 过度投机要不得


一般来说,投机是所有商人都具有的心态之一。投机心理也叫赌博心理,是凭着侥幸、运气,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有投机心理的生意人往往在其他方面也经常以这种心理来做事。大者拿出生命、前途、事业;小者拿出资产、金钱、物件当做赌注,在其认为适当的时候,便毅然投入到此机会中来,全力一搏,希望能有超常获得。投机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中的一部分。有这种心理的人会认为人生在某些情况下是依赖运气好坏的一种赌博。
投机心理在企业投资中,反映在生意人身上的现象并不明显。这是由于企业投资的特点决定了投机心理在经营运作中没有充分展开的余地。但也不是说企业投资过程中完全不应存在投机心理。
举例来说,股票交易中,几乎每个生意人都有投机心理。投机现象在股票投资的每一角落、每一时刻都存在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投机是伴随着股票投资应运而生的事物,是股票投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生意人既然都有求利心理,那么产生投机心理就不可避免了。也可以说投机心理是求利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投机心理是由生意人情愿承担较大的风险,同时希望在短期股价的跌涨中获取较大收益的目的引发的。投机心理使生意人对股票市场上股价的上涨与下跌非常关注。看准市场行情的时候,可以在价格幅度变动大的股票上投入资金,通过频繁的买进卖出,赚得利益。生意人与投机者在行情上涨态势已成大局之时,就会加入到投机者的行列,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交易获利。在下跌态势已成定局时,也会加入到投机者的行列,在高价位卖出原来低价买进并持于手中的股票,以便在低价位时再购进持有,赚取其间的价差。
生意人有投机心理的同时,也应有承担较大风险的心理,一旦投机行为与股票市场的走势背道而驰,低价买进的股票不但没有上扬而且继续下跌,高价买进的股票被套牢,又不愿在低价位上忍痛割舍抛售,酿成的损失也是很大的。故此,有投机心理的生意人相对于希望获得稳定的股息收入,通过长期股票价格的波动获得资本利息的增值的生意人而言承担的风险要大很多。因此可见,做生意固然要投机,但过度投机却必然导致生意的失败。
李嘉诚金言: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在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确信,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换句话说,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 心胸狭隘做不大生意


俗话说,“无商不奸”。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商人的一个方面。从许多成功商人的经历来看,过于狡诈、刁钻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相反,那些本着吃亏是福的观念去经营的人,往往会成为事业的成功者。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无处不在,许多场合生意人之间的竞争不但十分激烈而且还很具独特性。生意人对自己经营的企业或持有的证券,无论是从规模、种类上,还是从质量、数量上都感到不满意,看到他人在各方面强于自己,于是不甘心落后,努力追赶,互相攀比。这种狭隘的心胸对于生意人来说是要不得的。
狭隘心胸的形成有许多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在生意人心里产生的影响、作用的角度不同,攀比心理也各不相同。强烈的自尊心促使自己不能落后他人;自卑感总担心不如他人会遭到嘲笑和讥讽;好胜心使自己做超极限动作……当看到己不如人时,心里便出现了一种不平衡,不去分析双方面的内因、外因,只想拼命赶上并超过对方,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称这种人为“红眼病”,其实这正是狭隘心胸生意人中的“红眼病”患者。因此,这种狭隘心胸是投资心理上的一个误区,可以称之为狭隘顽症。与之相比,有的人看到人强于己时并不是嫉妒而是抱着一种羡慕心理,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正确认识差距,找到产生差距的原因。通过努力,达到赶超的目的,这才是正确的经商意识。
生意人的狭隘心胸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狭隘心胸从产生到结果都会给生意人带来坏处。生意人在此心理的作用下,对自身条件往往会做出过低或过高的判断。在比较时,自己所拥有的资本即使与他人各有优劣短长,也总是看到自己不如意的一面和对方优越的一面,不能客观地认识双方利弊,而做出己不如人的错误判断。当为了赶超对方而决策投资的时候,本来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都不具备投资条件,却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将不正确的决策付诸实施。其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惨遭败绩。然而,这只是狭隘心胸给自身带来的损失。更为甚者,很有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弊处。当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缩短时,狭隘心胸便会进一步加深,产生不正当投资的想法,如对重要的原材料市场超计划投资,实行短期垄断,给对方造成短期内的损失,使产品不能及时出厂,影响对方企业信誉形象等。而自己由于原料大量积压,资金周转受阻,损失更为惨重。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除了发泄由狭隘心胸引发的怨恨情绪外,还会损坏自己的声望和人格,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毁了自己,也毁了生意。 



□ 失败后要有信心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人没有经历过失败,但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没有信心,不能够自己站起来。李嘉诚在创业之初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而他却能够从失败中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再努力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5万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他开始了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的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因质量问题和交货延误而被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从做生意开始就以诚实从商、稳重做人处世的李嘉诚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这种代价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
充满自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年到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它用惨重的失败反映了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
失败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和是否能继续保持或者拥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趋于饱和状态,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这就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其后他果然从意大利引进了塑胶花生产的技术,并一举成为港岛的“塑胶花大王”。 



□ 累不累,想想商界老前辈


今天,人们日益渴望超越平凡的生活,渴望换一种与父辈不同的活法,不愿再“几代人重复着同样的故事”,这是自我的一次觉醒。
我们想发财,我们想成名,我们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这些想法常常只是无用的沉思默想。我们所琢磨而想要得到的大多数东西,是以抛开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以及冒着可能变成默默无闻的人的风险为代价而得来的。每一次我们取得某些成绩,往前迈进一步,都得用自己熟知的生活条件去换取不确实且又陌生的环境。尽管大多数人心想他们在努力获得成功,可是他们只不过在装装样子,做做姿态。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摆脱我们所熟悉的单调无味的工作,可见换一种活法有多么难。
在我们能够取得成功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成功意味着变化和失败的危险,那些不愿努力去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们的失败是平淡无奇的,也是鲜为人知的。而那些试图取得一鸣惊人的成就的人们的失败则是广为人知的。
同样,成功也需要具有敢于冒不被他人赞同的危险的勇气。所有超越一般标准的独立的思想、新颖的见解或者努力,皆会招致非难,这种非难包括怀疑、嘲弄,乃至诉诸暴力的伤害。
要坚持做任何超乎寻常的事情,都需要有内在的力量,而且还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只有这样活法,才能成功,也才能大踏步地走下去,真正超越这平凡的生活,从而窥见人生那光辉而又壮丽的景致。
常听有人抱怨早出晚归,活得太累。但当你看了清代商号学徒的艰辛,你便会把这个“累”字吞进嘴里。
清代山西商号在店员、学徒的录用上十分严格,慎之又慎。学徒年龄必须在15~20岁之间,身高5尺,五官端正,仪态大方,家世清白,懂礼貌,善珠算,精楷书,不怕远行,能吃苦。学徒入号,须有人担保。入号前,由主考人当面测试其智力,试其文字。通过者,择日进号。进号称请进,表示人才请入,前途不可量。
入号后,总号派年资较深者任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业务技术,包括珠算、习字、抄录信箱、记账、写信等,学习蒙、满、俄语,了解商品性能,熟记银两成色。
二是职业道德训练,主要是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幸辛苦、戒奢华,并派往繁华商埠,以观其色。
山西商人的习商谚语充分说明了其对学徒要求之严。谚称:“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散”,“快在柜前,忙在柜台”,“人有站相,货有摆样”。
在山西商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学徒工作规矩:“黎明即起,侍奉掌柜;五壶四把(茶壶、酒壶、水烟壶、喷壶、夜壶和笤帚、掸子、毛巾、抹布),终日伴随;一丝不苟,谨小慎微;顾客上门,礼貌相待;不分童叟,不看衣服;察言观色,惟恐得罪;精于业务,体会精髓;算盘口诀,必须熟练;有客实践,无客默诵;学以致用,口无怨言;每岁终了,经得考验;最所担心,铺盖之卷。”
所谓站柜台,就是学徒三年始终在柜台前站着,吃住在商号,不放回家,三年后才放半月假。
想想这些学徒的艰辛,你现在所受的这点滴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 把生意看做你的情人


有时听到一些生意人无可奈何地唉声叹气:“好辛苦,没有办法啊,为了三餐。”
做生意真的是这么没有乐趣的单纯的谋生手段吗?认为做生意没有乐趣,会使你过分严肃,谨小慎微,总害怕出错,怕打烂饭碗,结果反而容易出错。
认为做生意没有乐趣,很难使你真正喜爱你的工作,以致窒息自己的进取心和创造欲,使你生意停滞不前,无所作为,甚至导致失败。
你应把你的生意看做自己的情人。这样,你与“情人”的关系就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乐趣。你投入的感情越真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生意就更为顺手。
有些人工作后回到家里,告诉家人的仅仅是工作如何繁重、劳累之类的话,这种人的生意往往不很成功。
而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往往会激动地告诉妻儿,他怎样面临一连串的竞争,又如何一一对付过去;或是试图把产品卖给一个大主顾时的惊喜和担心;又或他开发一种新产品时的兴奋和订单似雪片一样飞来时激动得全身发抖的情形。
李嘉诚金言: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地学习,把握时机。 



□ 求神拜佛不如求自己


从哲学角度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并且在渐渐走向唯物主义的胜利终点,与此同时,唯心主义的残余却仍在作祟。
中国不少商人是很信神信鬼的。大凡开张庆喜,店里免不了请一尊财神,到庙里烧香还愿也是常事。不少人家里有各种版本的算命预测之类的书籍,遇上重大决策,不翻一翻,捏算捏算,总也放不下心来。
最为时髦的是对数字的迷信。综合近年来中西合璧的情况,一般兆凶的数字包括星期5、7、13等,兆吉的数字包括6、8等。这种毫无道理的迷信,却有相当多的人相信,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这些数字真有那么大的神效吗?
我们就以“8”为例吧!“8”其实是一个平平淡淡并无任何意义的死数字。相信这个数字的吉凶意义,并无科学根据。若是为了赶一下时髦,倒也没有什么。若是信得神魂颠倒,那还是很成问题的。因为,相信这一套的人不能掌握自我命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严重缺乏信心,才会向神灵求助,希望得到保佑。迷信的氛围,往往是阴冷的、低调的、悲观的。
这种氛围对于需要在商战中拼搏的老板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我们知道,现代商战中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这要求我们目光敏锐,头脑冷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这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和自信,需要百折不回的精神,如果我们让企业和自己的前程掌握在神仙鬼怪的手里,我们总有一天会失去一切。 



□ 保持对生意的兴趣和热情


从事一件工作,一定要有相当的耐力,并专注工作,借以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成功的生意人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辛苦的工作,他们视工作为乐趣。须知:“要怎么收获,需先怎么栽培!”
从前有个农夫有一匹马,马的活儿很多,而农夫给它的饲料却很少。于是,马就乞求上帝为他另找一位主人。这个愿望实现了。农夫把马卖给了陶器匠,马很高兴。不成想陶器匠那儿的活儿更多更累,饲料给得比农夫还少,马又抱怨自己的命不好,乞求上帝再为他另找一位好主人。这个愿望也实现了。陶器匠把马卖给了皮革匠。当马在皮革匠的院子里看见马皮的时候,不禁大声哀叹道:“唉,我这个可怜虫!还不如跟着原来的主人好。看样子把我卖到这里不是要我去干活儿,而是要剥我的皮。”
在当今赚钱机会比比皆是的社会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人大有人在。今天生意隆重开张,明天赚了一把就关门,后天再新开一家店铺,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现象。但长此下去,每种生意都不精通,始终无法树立起自己的商业形象,恐怕就真要遭到当乞丐的命运了。
当然,选择从事何种生意时,必须先考虑自己的能力与个性,这个生意确实不能使你充分发挥才能,那么要有及时转行的勇气。但假若因无法忍受生意的辛苦,而想另找一份轻松的行业,那你恐怕永远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意了。
要培养自己对所从事生意的兴趣。对于很多因专注而成功的人,他们做事专注,并不是捏着鼻子喝苦酒,反而是像小朋友搭积木,拆了做,做了拆,其乐无穷,乐在其中。辛劳惯了的农民,让他闲上三五天,他便心里发慌,反而不如在地里干活开心。读书人爬格子苦不堪言,但一天到头瞎奔走,不看书、不动动笔便觉得魂不守舍。大抵各行业专注其中的人都是这样。所以有位哲人说人生的一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换一句话说:事业就是生命,为它受苦正是人生乐事,恰像一对情人爱得苦不堪言,一天不见,就会失魂落魄。
干一行爱一行,就有自娱的特性,乐在其中便是自然的事了。因为有乐趣,因为可自娱,专注无须讲大道理也是顺理成章。试问:有什么道理比有感情更能使人进入专注的角色呢?比如曹操之于权谋,李白之于诗酒,还有拿破仑之于战争与冒险,毕加索之于绘画。他们这些人专注于其中,既获得了自己的事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娱乐。若无自娱的乐趣,或让他们放弃心领神会的乐趣,他们便会活得无精打采。
所以,对生意人的成功而言,专注既需要明理,更需要感情引导。只有对一桩生意有了感情的投入,理性自觉才会更彻底,行为也才更自然。 



□ 永远不能自我满足


有一位美国作家,曾经这样总结过那些企业巨人所共有的特性:
“他们独具慧眼,能在别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看到挑战的机会。有些企业家反应迅速,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现机会;有些企业家则干脆自己去主动创造机会。无论是谁,他们都能不顾一切地坚持新的想法,然后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用尽自己的储蓄,有时甘冒生命危险去追求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他们冒着风险,可是他们常常可以找到创造性的方法来化险为夷。”
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李嘉诚,正是这些国际著名企业家群体中的佼佼者。从创业开始,他就充分发挥聪明睿智,不间断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并且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他从不懈怠;无论取得多么巨大的成就,他永不满足,他总是那么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由于李嘉诚语言温和,不轻易发脾气,一生之中总在自觉不自觉地稳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非常善于集中精力去处理他应该处理的事情,而力图不让周围的烦恼和挫折影响自己的思考,所以李嘉诚周围的人都对他怀有深切的好感,别人总认为他对事物持有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李嘉诚非常善于识才,也非常善于用人。他启用人才的标准,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专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的应得利益。这使得他身边的人才往往都是具有创意、诚实、勤恳,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人。
李嘉诚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用谦虚做人的态度和高尚的品德,熏陶和教育他的儿子和一切出任他身边重要职位的有才之人。李嘉诚常说:“做人要尽可能地保持低调,以免树大招风。如果你始终注意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李嘉诚精湛地用人的策略和宽厚待人的作风,也使他的事业如虎添翼。在今日的李氏王国,李嘉诚拥有一个配合得十分默契,对每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有能力迅速做出决定,并为长实、和黄系列业务发展制定策略的令人羡慕的“内阁”。正如马世民所描述的那样:“例如我觉得电讯非常有潜力,李先生认为适合,便立即着手进行。李先生喜欢能源,大家同意,便开始寻找投资机会。在长实、和黄这样一个大集团,能这样迅速做出决定的灵活性十分重要,我们这个内阁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如香港经济评论家所总结的,“长实的李嘉诚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先知先觉,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经常保持着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以适应新的情况。”
而且,李嘉诚还综合中国传统式经商方式以及欧美经商方式的优点,针对每一个收购的目标,会像欧美的商人一样,事先召集手下,搜集各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握一次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