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人做事做生意-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当一个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真有点像突然沉溺在湖中央的人。如果他保持镇静,他生存的机会就较大,否则他就很可能溺死。刚开始做生意的人或年轻的职员,都应该常常把这句警句牢记在心里,这样,你就会养成心情轻松的习惯,从而获得不少的帮助,也有办法应付任何情况。
不管在任何场合,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
一些伟大的人物都是“镇静”的高手,面对突然变故,仍然镇定自若。因为他们懂得,不能慌,慌则无法思考应对的妙招。如果他们慌了,那么周围的人更没有主见,那就慌作一团了。因此,他们大都大喝一声:“慌什么?”这一半是对别人说的,一半则是自我暗示。
如果你感到慌张,你的大脑就会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你就会丢三落四、语无伦次。许多人掉了重要东西,或者说话说漏了嘴,就是因为心里有“鬼”,慌里慌张。这种时候,你要有意地放慢你的动作节奏,越慢越好,并在心里说:“不要慌!千万不要慌!”动作和语言的暗示会使你慢慢镇静。你的大脑就能恢复正常的思考,以应付周围发生的事情。这一点对面对考试的学生尤其重要。
没有见过大场面的人,一到人多的场所,就会周身不自在。克服这种心理的方法是把所有的人都当做朋友,点点头,大声招呼,别人自然也会致意回报。虽然他可能永远也无法想起曾经在哪儿认识你,但是你却因此消除了紧张。
有机会你就主动当众讲话,自我考验,你就会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
□ 不必心烦意乱
“烦”,本不是什么新的情绪。不开心的烦恼,不舒心时的烦闷,对每个人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但是“旧烦”与“新烦”之间,还是大不相同,过去人们“烦”的时候是找知心朋友诉诉苦、解解闷,今天“烦”的人们不仅仅“烦”,而且不“耐烦”,在不开心、不舒服的同时,他们不安心、不静心,他们不只是烦恼、烦闷,而且烦躁。对他们而言,与其说“烦”是一种有待完全摆脱的消极情绪,不如说“烦”是一种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得意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过去的人,有烦恼时会从前台退到后台,跟人们躲得远远的,不想让人看见;如今的“烦”人们却穿着自己的文化衫、唱着自己的流行曲,招摇过市,要让人们躲得远远的来看他们。“别理我”一语,只不过是一个掩耳盗铃般的舞台道具。
“新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躁动不安。这是一种心比天高的追求、跃跃欲试的冲动、得不到满足的苦闷交织在一起,从而导致的亢奋、紧张、急躁的焦虑。这种情绪是充满机会又充满挑战的变革时代的必然产物。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会,个人发展有了相当的自由,这一切刺激起人们的成就欲望和积极性,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番大的作为。但是,机会与自由并不意味着成功,每一个机会,事实上都是一种挑战。同时,选择一种机会必须以放弃另外一些机会为代价。虽然社会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其发展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理解、选择和把握机会。但是,不少人并不理解机会的全部真实含义,他们什么都想要,却对什么都不做踏实的准备,表现出强烈的投机心理。
可惜的是,一些投机者在受挫之后,并不吸取教训,不反省自己的失误,不去弥补自己见识、能力和毅力上的不足,而是或者心烦意乱,继续在精彩与无奈的循环中挣扎,或者愤愤不平,责怪社会的不公平与命运的不济,有些人甚至以一种“输红了眼”的面目出现,破罐子破摔。
当然,当代的“烦人”并不都是投机者。一些人的“烦”是一种现代文明病,是抒情的思想、浪漫的梦幻和温和的心境被无情的、变化的现实打碎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愤世嫉俗、走投无路的情绪状态。这种人无法控制自我,心绪不宁,因而难以成事。
无论做什么事,心烦意乱之下是难有所作为的。为了不烦,我们还得“耐烦”一些,静下心来,正确地认识自己,冷静地把握机会,以长远的眼光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和道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成就自己的事业。
□ 驾驭自己的优缺点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世上绝对没有十全十美之人,但一个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些优点和缺点在不同时空对你所具有的意义,那就差不多接近十全十美了。
人的优缺点有些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有些则是因后天环境诱发、影响所致;有的则与性格无关,纯粹是一种外在条件,例如美与丑。
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优缺点都将始终伴随着你,甚至跟随你一辈子,影响并决定着别人对你的态度,成为你在现实生活中求得生存的助力或阻力。
按理来讲,一个人的优点对其求生应该起到一种帮助作用,缺点则应成为一种阻力。因此,优点越多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缺点越多的人,则越不易成功!可是事实又不尽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优秀之辈抑郁潦倒,而也有不少平庸之辈表现不凡。现实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优缺点的种类与本质。也就是说,有些人虽然优点不少,却存在着致命的缺点,这种缺点会破坏甚至毁灭其他优点所创造的成果,优秀人才的堕落潦倒大都因为如此;平庸的人缺点虽多,但若这些缺点不具彻底的破坏性,而优点又具有建设性,那么这种人的成功自可预期。
(2)机遇。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机遇,机遇影响着一个人的转折,这些转折有好有坏,至于好坏则看机遇与你的优缺点的关系。换句话说,机遇与人的优点结合,则有好的转折;若与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则有不好的转折。
但必须认识到一点:一个人优缺点的本质很难加以改变,机遇也不是人能够完全把握的,但一个理性、冷静的人应该可以做到——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让优缺点主宰自己!
我们之所以强调“驾驭”二字,是因为人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空会产生变异。改变一种时空,优点可能不再成其为优点,而缺点反而变成优点了!因此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尤其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优缺点的价值及存在条件,有了这些了解,还要诚实地去面对它们,不可有一厢情愿和逃避现实的想法,然后才能自由地“驾驭”这些优缺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驾驭自己的优缺点呢?这里有两点建议:
(1)根据不同环境,灵活运用自己的优缺点。尽量以自己的优点来应对客观环境。当环境发生转变,并且直逼你的缺点时,你也不必逃避,应首先思考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时候你的缺点反而在这个时候成为优点,如果没有这个可能,就要考虑回避了。
(2)以优补缺,以缺护缺。前者是在无法回避时的补救措施,避免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后者则是为了模糊你自己,避免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并且降低别人对你的戒心,因为你让他们看到了你的缺点!
以上两点看起来似乎容易,不过要真正做到却是很困难的。但你总要试着去做,因为生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 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
挣钱如今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手段。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体会不到挣钱的不易,但李嘉诚却以其青少年时代的艰辛而体会到了。
当时,年少的李嘉诚担任了推销员的工作。总结这一工作的艰辛,李嘉诚常说:“要别人买你的东西,不想被推掉就必须在事前想到应付的办法。”
为了能够推销更多的产品,他利用报纸杂志,搜集有关产品的市场信息资料,而且还和不同层次的人交谈,更具体地了解产品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李嘉诚还根据香港每一个区域的居民生活状况,总结使用塑胶制品的市场规律,并将这些资料记录在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把多方面的信息汇集后,目标也就清楚了,以至于他所推销的塑胶制品一出厂,就知道该送到什么地方去销售。
勤奋且能吃苦耐劳的李嘉诚,早在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时,已练就了12个小时不坐的来回跑动的功夫,而且也能忍受这种长时间的劳累所带来的腰酸背疼。后来,在推销业务期间,为了省钱,他始终都是以步代车地奔走于香港的大街小巷。
今天的李嘉诚,只要讲到这段时光,总是不无自豪地说:
“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公司内的推销员一共有7个,都是年龄大过我而且经验丰富的推销员。但由于我勤奋,结果我推销的成绩,是除我之外的第一名的7倍。这样,18岁我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我又被提升当总经理。”
□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很有学问和修养、心里明白的人,表面却显得愚钝,既不与人钩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正由于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反倒取笑他,背后议论他,并自以为聪明得计。
其实,大凡大智慧、大聪明之人,他们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明白大道理,对于身边琐事一目了然,当然用不着处处用心,或者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斤斤计较。因此,他们心中总是很安逸,行为也总是很超脱。这好像就是“绝圣弃知”。
而那些只有一点小聪明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察言观色,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种人要是谈大道理,便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谈具体事儿,便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他们要是和别人打上了交道就老是纠缠不清。然而,他们长于钩心斗角,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没有事儿也可找出是非来。
也有的人善于伪装,见人一脸笑,一副慈眉善目;有的人当面很热情,很义气,背后却在设陷阱,下决心陷害朋友;有的则把心思埋得不露蛛丝马迹,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
这样的人,表面上很厉害,但内心里很虚弱。遇上小小的风波,他就惴惴不安,因为他心目中只有自己那耿耿于怀的私利。碰上大危险,他便感觉自己完蛋了,或牺牲朋友以求自保,或者神思恍惚,一点主张都没有。
一旦形势有利,他们就很猖狂。他们发动进攻时,就像利箭一样迅速、猛烈。因为,他们时刻都在窥伺别人的纰漏,以求满足自己的进攻欲与征服欲,并因之使自己获得好处,证明自己聪明、有水平。
他们要留神什么时,就像发过誓一样,咬紧牙关,三缄其口。实际上他们是在等待时机,以求在合适的时候进攻他人。
空洞的东西永远只是空洞的,与事实不相依属。不过有一点却很明确:从造物主那里得到自己的身体。生命来到世界上,有了形体,就不应参与人世间钩心斗角、互相倾轧的争斗,并在这种争斗与倾轧中了结自己的一生。如果人们任其与外物互相戕害、互相折磨,任其如脱缰的野马一样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没有办法克制自己,那么,生命不是太可悲了吗?
□ 积累无形资本
人的资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之分。有形的资产就是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财产”,无形的资产就是对你有正面意义的本身条件和别人及社会对你的评价等等。
有形的资产需要累积才会增加,无形的资产也需要累积才会对你产生效益。
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资产看起来是两回事,其实无形的资产将决定你是否能有有形的资产。
那么“积累无形资产”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面说过,无形的资产就是对你有正面意义的本身条件和别人及社会对你的评价,它包括:
1.专业经验
专业知识很容易就可得到,但经验却需要累积,“师父”和“徒弟”的不同之处即在于师父有徒弟所没有的经验。经验越丰富,你在专业领域就越有地位。
2.个人信用
古人说“人无信不立”,强调的就是信用,你做事有信用、做人有信用,别人自然会相信你,敢和你来往,敢和你合作。有信用的人,专业能力就算稍差,别人也愿意给他机会;专业能力强但没信用,别人一次就怕了,这种人的成就有限。你有信用,这种评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将带给你无限的好处。
3.负责尽职
没有人会喜欢不负责、不尽职的人,因此你对任何事的负责尽职,必给人信赖感,使人敢把重要的事托付给你。我曾经和一位美术设计师合作,姑且不论他的作品好坏,但他的负责尽职却令我感动,后来一有事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要累积这种“资产”并不难,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而已。
4.个人荣誉
这里所指的是你所处的单位或其他团体给你的荣誉,这种荣誉不一定有奖金,但这是对你的肯定,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是微不足道的荣誉,但若要认真考虑你这个人时,这些荣誉便产生了力量。
5.平易谦和
没有人会喜欢狂傲自大、咄咄逼人的人,因为这种态度会使对方有压迫感,而平易谦和却让人如沐春风,同时这也是人际关系最好的触媒,人缘好,朋友就多,当然也就左右逢源了。
在社会上做事,单打独斗不易成功,也不可能一入社会就有辉煌的事业,因此累积无形的资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有了无形的资产,哪怕没有有形的资产呢?这一点,仔细观察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就可以明白。
□ 在极盛时期洞悉危机所在
李嘉诚的过人之处,是他总可以在一项业务的极盛时期洞悉其危机所在,然后迅速做出新的部署和尝试。现在看来,读书不多的李嘉诚之所以能学得这样一套经商的高超技巧,除了其在工作中善于留心观察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的知识和理论。这一点早在他童年时就已经十分明显了。1940年,李嘉诚随父母为避战乱来到了香港,为解决广州市话和英语的障碍,他以表妹、表弟为师,勤学苦练,很快就能讲一口流利的广州话。特别是学英语,他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一到夜深人静,便独自跑到路灯下读英语。
1942年,李嘉诚14岁,他父亲因病去世,家境的贫穷使他过早地走向社会。为了生存下去,李嘉诚与他母亲一起挨家挨铺地找工作,但却没有着落,母子俩拖着满是血泡的双脚回到家中。终于,经过艰辛寻找,李嘉诚进入一间茶楼做跑堂,他每天都是第一个赶到茶楼,他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每天都工作15小时以上。即便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李嘉诚仍然利用短暂的空闲默读英语单词。
正是靠了这样一种学习精神,当年他生产塑胶花的时候,塑胶花行业正大行其道,大有带动香港工业起飞之势。然而李嘉诚却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途有限,于是转向房地产发展,全力拓展房地产市场,并在紧接着而来的房地产高潮中获得可观的回报。
那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炙手可热的富豪级人物,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在香港房地产最高峰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危机。1997年,他开始不断出售手上的物业,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把资金分投于电讯、基建、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使集团避过了金融风暴中楼价大跌的重大打击。
在后来的几年中,李嘉诚调拨更多的资金发展高科技项目和电讯业务。同时,和记黄埔在海外的投资,比如加拿大的石油、英国的货柜和巴拿马运河的港口等,也正一步步发展起来,这样的投资技巧完全是李嘉诚依据自己对全球经济的走向以及各行业兴衰的基本趋势而得到的。
记得有则寓言,讲两个在海边钓鱼的孩子,一个买了渔船出海,历经千辛万苦创下富可敌国的产业;另一个却一直留在海边钓鱼,过着知足温饱的生活。几十年后,白发苍苍的富翁和渔夫又在海边一起钓鱼,渔夫忍不住问富翁:“你得到了那么多财富又有什么用呢,现在还不是和我一样在这里钓鱼?”
表面看来,渔夫和富翁的结局是一样的,然而因为经历的不同,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他们所得到的和所能理解的人生,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李嘉诚在数十年的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调转经营企业的船头,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使自己的航船变得更加庞大和结实,正是依据这两点他才能在巨大的金融危机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 处安勿躁
人如果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做事,不仅可能一事无成,更可能铸成大错。
一个人必须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同时要抑制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做事要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不少人办事都想一挥就成,一蹴而就,他们似乎忘了一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都得按一定的步骤行事,欲速则不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就在于以静制动,处安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又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儿女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躁。受到别人的责难、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心中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其实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行动起来就会态度简单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轻浮、急躁,对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戒急躁就是要求我们遇事沉着、冷静,多分析思考,然后再行动。如果站在这山看着那山高,则干什么都干不稳,最后将毫无所获。
天下成大事业者,无不是专一而行,专心而攻。博大自然不错,精深才能成事。只有精深,才能在某一个领域中成为专门人才,而其前提是必须克服浮躁的毛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可能毫不费力就取得成功,急于求成,只能是害了自己。忍浮躁确实不容易,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只要有决心、有信心,胸中有个远大的目标,小小的浮躁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如果太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就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同的人对人对事的态度会不同,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把自己的喜怒经常流露给下级,下级则会投其所好,而掩盖事物真正的本质。普通人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则显得肤浅,也容易开罪于人。所以要忍耐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表露出来。
李嘉诚金言: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 向乐观积极的人学习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两者正好具备了相反的优点与缺点。乐观的人在行动上比较积极,但往往低估了实际中的困难,所以有时会在危险的路上碰到意外。相反的,悲观的人过于慎重,容易错失良机。总之,将两者适度混合,就能达到理想境界。
实际上,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不仅对未来的看法截然不同,对自己与他人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如前所述,悲观的人对未来抱持否定的看法。他对任何事情总是做最坏的预测,在观察人的时候,他总是看到本质恶劣的一面、满肚子自私自利的动机。对悲观的人而言,社会是由一群狡猾、颓废而邪恶的人组成,他们总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为自己牟利。这群人既无法信赖,也不值得对其伸出援手。
对悲观的人谈起任何计划,他马上就会提出一连串有关这个计划的麻烦与障碍。而且他还会告诉你,即使圆满达成目的,最后只会尝到苦涩、幻灭与屈辱。经这么一说,他大概会立刻魂飞魄散、对自己的致富计划全身无力了。
悲观的人拥有近乎异常的传染力。如果某天早晨,偶然在路上碰到他,他会立即将消极的态度与无力感传染给你。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期待被唤醒、引诱的“倾向”。悲观的人能够巧妙地掳获这种“倾向”,借此实现其目的。
我们内心的“倾向”包括:第一,对未来的不定与恐惧;第二,我们与生俱来的怠惰,希望躲在自己的壳里不要动。事实上悲观者的本质就是怠惰。他不愿努力适应新的事物,也不愿改变习惯。无论起床、用餐或是度周末的方式,他都要依照固定的模式进行。
一般而言,悲观者是吝啬的。他认为既然每个人都那么贪婪、堕落,而且千方百计想占人便宜,自己又为什么必须宽以待人呢?他常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