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高层新智囊-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本制度的不同,决定财产关系不同。农村土地是社区成员共有,如果成员离开社区,可以把土地带走,社区私权的边界就突破了。同理,企业资产归社区成员共有的部分也可以界定给农户家庭,但根据迄今为止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实践,分给个人的股权仍然有待于“虚股折实”。
我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工作以后,尝试着搞了一个内部职工普遍持股的股份公司,因为国有部门的改革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把单位所形成的资产做股量化给职工,主要是按照工龄、职务和贡献来量化。所以我们也是根据职工的职务、工龄来确定股份。虽然我初来的时候就是总编,但来得晚,股权就比老职工少得多。后来有职工要买房子想把股权兑现,这就要经过全体股东大会讨论,修改章程,因为当初搞的时候没有可以兑现这一条。
同理,华西如果搞了股份制,当初定章程的时候,是否有个别成员可以任意兑现股权这一条?如果没有,有关批评就未必合适。
我最后的建议是,我们的主流理论家和主流媒体,最好去做一点社会调查,了解一点刚刚过去的历史,不要人云亦云。希望大家能从20世纪90年代造成重大损失的照抄照搬、惟书惟上那种环境中解脱出来。
第三辑海 闻 (1)
以才通世,从北大到全国的影响力
海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学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讲师、美国福特路易斯学院商学院经济系助教、副教授(终身职)。在美国期间,曾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曾主持编写《经济学译丛》《国际经济学译丛》《现代工商管理丛书》等教科书系列。
人民币升值并不一定能够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直接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比逼迫人民币升值的选择更为明智。
——海 闻
他的就职标志“学术北大”到“经济北大”的转变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海闻和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双双被擢升为校长助理,分别主管学校的财务和校办产业。他们成为了北大历史上除马寅初外职位最高的经济学人。
从中青年经济学教授中直接提拔优秀人才到学校领导岗位,这在我国的高校中还是不多见的。按照我国先前的惯例,中青年经济学学者大多埋头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很少被提拔到学校高层,直接参与行政管理。
海闻和张维迎在上任之前,学校的财务由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主抓,校办产业由副校长陈章良主抓,而闵书记主动让贤,陈章良调至中国农业大学任校长,于是,学校经过层层审核,决定让精通经济和管理的学人海闻和张维迎接替他们的工作。海闻本身就是北大中国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而张维迎则身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尽管校长助理的官职并非顶尖,但却有相当的发言权,甚至可操控北大经济命脉;而且根据经验推断,校长助理几乎就是副校长的热门候选人,经过一定时间的磨炼,将会顺利提拔为副校长,跃入学校最高层。有消息称,北大的这种异乎寻常的大动作凸显学校领导着意将传统的“学术北大”打造成“经济北大”。
人们一定不会忘记,北京大学和它毗邻的清华大学在1999年就提出了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北大还拟定了实现这一蓝图的时间表,即用17年的时间使北大与哈佛、牛津和哥伦比亚大学平起平坐,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一般来说,一流大学的标准最终是以学术来衡量的,但有识者认为,如果片面抓学术并不能带动大学的全面发展,也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术水平。从管理制度入手经营大学已成为各大学校长的共识,因而北大擢升年富力强的经济学家参与学校的管理,正是要利用经济学家的专长,打造全新的一流的高等学府。
有不少人担心,“以人为本”一直是北大精神之所在,但自学校有意打造“经济北大”后,校园的商业气息逐渐淹没了以往浓厚的学术氛围,这将无限伤害北大积淀百年的人文精神。
有记者直接将这个问题摆到海闻面前,海闻出人意料地肯定了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他认为,大学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人才,优秀的企业家群体也是现阶段高校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对社会变革需求的适应。向校园内延请优秀的企业家和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对于大学生教育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给他们提供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成功楷模。现在一个大学生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一点也不奇怪,这正是观念和现实变化所在,对于社会发展至为重要。
他同时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在校园里尚属于“特殊现象”,或者称之为“过渡阶段”,之所以出现对于上述现象的抵触和非议,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在高校里培养企业家的传统和氛围,专心做学问或者入仕是过去普遍被认同的选择,现在有了新的观点,自然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随着将来高校中走出越来越多的成功企业家,这一现象会趋于正常和合理。
海闻是1982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毕业后他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自费留学的大学生,前往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经济系攻读研究生。1983年他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学习,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美国他曾担任加州州立大学(旧金山)经济系讲师、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系讲师和福特路易斯学院商学院经济系讲师和终身职的副教授。
1993年,留美10年的海闻回到国内,中国市场经济的洪流感动了他,他与“海归派”经济学家林毅夫、易纲、张维迎共同发起并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一年后,海闻也正式回到了祖国,受聘于母校北京大学,出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心主任是曾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一个集研究、教学和培训于一体的非盈利性实体机构,当时主要是帮助一些留学有成的人回国发展。多年来这个机构聚集了一批杰出的“海归派”经济精英人才,规模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国经济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被称为国内经济学领域的科学殿堂,也令中央高层刮目相看。而取得这一切成就,海闻是功不可没的。
在中国经济学界,人们时常不经意中将海闻和张维迎相提并论,称他们是北大的两个“少壮派”教授。他们不但年龄相差不多,所学专业也相同,而且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海闻当年从美国回到母校出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维迎几乎是同时从英国牛津来到北大,担任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两人在北大两个最重要的经济研究机构唱主角。因此当北大领导将海闻和张维迎双双提拔到学校高层的位置时,使好奇的人更加感到北大的这两个经济学“巨人”命运连在了一起。
目光前瞻:踏上自费出国深造之路
海闻1952年生于浙江杭州,当读完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全国上山下乡的热潮中,他主动提出到农村插队落户。1969年海闻从春江水暖的杭州来到了地处北大荒的黑龙江省虎林县红卫公社落户。
那时虎林的知青都是屯垦戍边,一边种地当农民,一边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保卫边疆。海闻来到虎林的时候,“珍宝岛事件”刚刚平息。珍宝岛处于虎林和密山、饶河中间,海闻还记得“珍宝岛事件”过去后边疆上空那难以挥散的硝烟。
海闻在虎林一呆就是9年。这期间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回城了,也有人重新回到中学读书,可海闻因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只得默默地待在北大荒。
那个时候海闻特别崇拜英雄,而他心目中的英雄是《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他有一张插队时的黑白照片,其造型与杨子荣无异。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了北大荒,海闻就像枯木逢春一样看到了希望。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高考。可他还是在9年前只读到初中二年级,所学甚少且遗忘得也差不多了,他茫茫然有些不知所措。
或许海闻天生就有一种挑战命运的本领,他下定了决心,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在离高考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内,他拼命地补习初中所学知识,又自学完高中的全部课程,加入了黑龙江省200万人的高考大军,竟然鬼使神差般考进了北京大学,成为经济系的一名大学生。
当时北大经济系主任是陈岱孙教授,他早年留学哈佛,1927年回国后一直活跃在我国的经济战线;现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则是经济系的老师。在名师的熏陶下,海闻的英雄梦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延续和张扬。
有人说,海闻天生具有一种超前意识,看问题总是具有前瞻性。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人们的思想还很禁锢,“文革”的阴影尚没有散去,中国的经济远没有形成热潮,他却选择了经济专业;当他读到大三时,留学潮还没有开始,他已有去美国留学的打算。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国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名额本来就少,又都是公费,个人自费留学几乎没开先例。
有一天,海闻和同学们在一起议论老一代革命家当年出国勤工俭学的事。海闻突发奇想,说,当年周恩来、邓小平能到法国勤工俭学,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写封信,让中央也同意让我们去?我们可以自费学习,学成回来报效祖国。
海闻是个说了就做的人,他真的向学校申请出国读硕士,学校没有先例不知如何办理出国手续,于是他又向北京市有关部门写信,最后获得批准。他拿到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后,便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办理签证。当他准备辞行时,陈岱孙教授劝他等到毕业再走,因为如果大学没毕业就走,到了美国很多课还要从头读起。这样海闻又在学校读了半年多,直到1982年毕业才出国,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申请自费出国的大学生之一。
关于这段经历海闻有过这样的“内心独白”:
“我在出国的第一刻起就有强烈的归国效力的愿望。在大三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出国深造,作为一个年轻的毕业生作出这样的决定,在统分时代毕竟还不多。80年代初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理想与现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1977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到北大求学,大家都有一种忧国忧民的‘使命感’。我的大学生涯和改革开放同步进行,国家的每次尝试都在当时大学生的视线之内,对改革开放的思索和感受是我们怀有使命感的动力之一。实际上,同学们都非常羡慕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和救世哲学:为什么他们有和常人不一样的、超前的眼光和办法?”
美国的学习和生活并不容易。海闻到了美国后才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根本不能应付基本生活,更别说听课了。为了完成学业,他不得不每天上课带上录音机将老师的讲稿录下来回来慢慢自学,其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不仅如此,为了赚出学费和生活费用,他还必须出去打工。刚到美国,一位不知情的朋友推荐他去做夜班接线生,工作是从夜里12点到早上6点,老板见他是大学里的研究生便认定可以胜任,可哪知他的英文不好,根本反应不过来对方说的号码,这样干了一周就被炒了鱿鱼。后来他的同学告诉他,这样的工作就是美国人都不一定能胜任,不但要反应快,而且英文要求特高。海闻听后出了一身冷汗。
由于英文不好,海闻不能在学校里当助教,只得到餐馆打工,或替侍者做助手,拼命挣钱,拼命读书。他在美国的最初几年真正体味到什么是艰苦和辛酸。
两年后,海闻度过了困难期,英文水平突飞猛进,还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时候海闻真想回国。可是他的导师建议他再读博士,多学些知识回国会用得着。于是海闻又向几所大学发出读博申请,便回国等待消息。
海闻回到老家杭州,和他相爱多年的女友举行了婚礼,又在杭州大学任教近一年后,接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系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1984年9月,回到美国的海闻,边攻读博士学位,边潜心观察和研究美国经济。他还利用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旧金山)经济系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系任讲师的机会,积累了丰富的美国大学的教学经验。1993年他和同好创建了“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并担任理事,后又担任会长。
用“真心英雄”来指称海闻是不过分的。1993年在美国大学获得终身副教授职位的海闻毅然回到了祖国,并受聘于他的母校。从1995年到现今,8年潜心钻研,海闻的学术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1993年,他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智慧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著述中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分析和构想引起海内外经济学者和企业家的兴趣,也获得到了国家经贸决策部门的关注。其后,他和经济学家林双林合写的《管理中的经济学》,由他主编的《转轨中的俄罗斯经济》《中国乡镇企业研究》等学术著作对中国经济运行 的提示和分析受到高层领导的夸奖。
杨子荣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艺术中的英雄形象,也是那个时代中国人贫乏的英雄梦中的一个公共标签。时间过去了若干年,梦幻一样的英雄之歌已不为新生代所熟知,然而对海闻来说,尽管如今身处显位,但虎林屯垦戍边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就像杨子荣的形象至今使他倍感亲切一样。因为正是这种最原始的英雄主义的冲动,才使他有了铭心刻骨的英雄情结,才有了后来的强国梦。
第三辑海 闻 (2)
在“WTO与强国梦”讨论中脱颖而出
海闻一直行事低调,从不张扬自己。2000年他在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就中国入世问题与网友真诚交流,是近年来少有的在媒介抛头露面。也正是这次公众对话,使海闻的知名度突破了学术圈,在公众领域刮起了“海闻旋风”。
海闻是国内公认的WTO问题专家,由于他回国前在美国从事国际经济学理论研究,并没有直接接触中国加入世贸的事情,但是他在外围的沟通和说服工作做得十分仔细,影响了很多人。
1995年他参加国内一个世贸研讨会的时候,还是当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邀请了他。当时的海闻在国内远没有现在的知名度,整个会议他都坐在旁听席静听。在会上,外国学者一直向中国游说开放的种种好处,然而中方学者不停地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当时海闻觉得很遗憾,因为大家始终没有真正沟通。
后来海闻出席了一个国际性的谈判会议,在会上他问美国的首席谈判代表:发展中国家是怎么回事?对方说:我们从来没有认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大国可以影响国际价格,所以不能适用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条件。海闻想,这种沟通上的障碍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后来他在很多的国际研讨会上,都向外方解释中国的意图。他说,要别人听得懂,重要的不仅是会英语,还要知道别人的立场和逻辑,要知道别人的顾虑是什么。
1997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访华时到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海闻直接问他们最担心中国什么。美国客人告诉海闻,美国担心中国的改革方向是不是会继续朝市场经济进行下去;中国的国有企业会不会在中国加入世贸后,因为特殊的身份在国际市场进行不平等的竞争等等。海闻告诉美国的客人,中国要加入世贸组织,就是因为中国有建设市场经济的决心,而且中国也是把加入世贸组织当成是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来看的,中国只会继续改革。同时,他也告诉美国的客人,如果中国开放得太快,会有众多的复杂问题难以解决,对中国的改革只会适得其反,从而造成经济社会的各种震荡。
1999年朱基访美,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仍没有签订。当时海闻教授正在美国几所大学参加中国加入WTO的研讨会,恰巧跟踪了整个过程。海闻看到,朱基在访美期间跟很多美国人做了很好的沟通,没达成协议完全是美国的原因。他看到,美国有很多利益集团,共和党完全撇开经济上的考虑,搞出什么献金案、间谍案,一定要把克林顿跟中国联系在一块,把他描绘成出卖美国利益的总统;而民主党则是考虑政治上的压力,因为当时美国国内的媒体反华情绪非常大。
有一天,海闻和美国财政部长鲁宾一起共进早餐,海闻问鲁宾:朱总理访美时,为什么你不同意和中国签协议?鲁宾说,他其实是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因为这对中美确实都有好处,但他觉得当时的情况下签协议政治色彩太浓,所以只能推到后来,但他也没想到会发生轰炸使馆的事情。
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引发了国内积蓄已久的反美情绪,那时海闻教授在全国一片伐美声中,搞讲座,写文章,希望能够通过舆论给国内的人们澄清思想。直到1999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中美双边协议正式签订后,海闻仍在做这种耐心的说服工作。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找上海闻的。
海闻在这个主题为“WTO与强国梦”的讨论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深怀已久的强国梦,分析中国入世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带来的各种机遇,指出入世是中国追求强国梦的必由之路,从而慢慢排除了沉积在网民心中的种种忧虑。这次讨论在网民中产生很大的影响,至今余音袅袅。据称还有一位高层经济官员把这次讨论稿下载,分发给相关部门,作为有价值的资料来研读。
鼎力支持中国汽车工业而非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
“专跟林毅夫唱反调”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的林毅夫,是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朱基任总理期间的经济智囊,也是海闻教授的顶头上司。1979年5月,26岁的台湾军官林毅夫从金门涉海来到大陆,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获得北大经济系政治学硕士学位,后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87年后他回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一直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成就斐然,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1993年林毅夫回到母校北大任教,与海闻、易纲、张维迎一起创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海闻和林毅夫同生于1952年,是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关系非同寻常。他们在学术上各有所专,工作上配合默契,这一切北大人都是看得见的。何来海闻专跟林毅夫“唱反调”之说?
这是一个网友的“发明”,源自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中有关中国汽车工业问题的一次讨论。
两年前,海闻作客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时事大讲堂》节目,一个名叫“生是林教授的人死是林教授的鬼”的网友向海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林毅夫教授是您的上司,但他认为中国大陆不应该像韩国那样生产汽车,而是应该像台湾那样生产汽车零部件,可为什么您,海教授,为什么您专跟他唱反调,认为中国离开汽车工业似乎活不 了了?”
林毅夫对中国民族产业一直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水平,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而产业成本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产业在该国相应时期内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现状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这就决定了我国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大量的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层次较低的部分。只有处于这些产业段里的生产活动,才具备在市场竞争中的“自生能力”。他感到那种认为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只有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尖端、规模巨大的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观点,是有悖于我国国情的,是赶超战略的思想在新发展阶段里的表现。因而他提出中国大陆可以不必像韩国那样生产汽车。
海闻在一个场合也谈到中国的汽车生产问题时,对中国汽车生产抱有很大的期待。他认为,尽管在中国生产汽车的成本很高,但汽车之于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