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宝林曾说过一个关于方言的相声,说明北京方言说话较啰
嗦,河南老乡说话最简洁。北京四合院的一个人晚上起来小便,
邻居大爷同他的问答。“你是谁呀?”“大爷,是我。”“半夜
三更,你干啥呢?”“我起来小便。”后又说了要穿好衣裳,小
心着凉等一大串话。因为交际环境特别,场合是同院,时间是深
夜,背景是周围没有别人,就他们两个对话,而且交际双方是邻
居、熟人。所以这段话让河南人说就压缩成了四个独词句:
“谁?”“我。”“嘛?”“尿!”

2.帮助人们从不正常的语言形式中推断出正常的信息。
交际语言环境能填补、丰富语言意义,还表现在可以帮助人们从不正常
的句子中推断出正常的信息,使语言出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如:“不
已经死过一回了吗?”这话显然不合事理。但如果说话者刚休克过,或者是
刚遭受别人打击,或者是曾被判处死缓后释放的,一进入具体环境,就可以
理解的,还可以排除多义而获得一种明确的含义。又如:豫剧《大祭桩》中,
黄桂英到法场哭祭她的未婚夫李郎时哭道:“我的我呀。。”这句话孤立地
看,简直不通到了极点,从前妇女哭丈夫,要么叫“我的夫呀”,要么哭“我
的天呀”,什么叫“我的我呀”?令人不解,可是一进入这个语言交际环境,
黄桂英是一位受过封建礼教又没有过门的未婚女子,在法场上只能这样哭。
有些在语义上不合规格的句子经过长期使用,不但得以流传下来,而且被称
誉为“生动形象”的说法,象“我这个人是直肠子”,“他的胳膊肘往外拐”
等,就是这样的句子。

(二)落实语言意义、传递言外之意

1.落实语言意义
语言意义是抽象概括的,只有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才能确定具体含义。
交际环境是落实语言意义的重要条件。如:“你放着吧,我来拿。”这是一
句很平常的话,它常常表现出说话人对对方的关心、礼让。但在鲁迅先生小
说《祝福》中,祥林嫂听到这同样的一句话后却“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
脸色同时变作灰黑。”这是因为四婶这句话是在祥林嫂捐了土地庙门槛后的
第一次祭祖之时说的,祥林嫂意识到别人对她仍然存在着忌讳。

又如:一个人刚刚说完“今天是星期六。”甲、乙、丙三个人都接着说:
“明天是星期天。”表面看来,三个人回答的是一句废话。其实不然,如果
联系环境,就会知道各有各的含义。甲是表示说话人欠他的钱,答应“星期
天”还,提醒对方准备钱,别忘了;乙是表示说话人一提醒,才知道明天是


星期天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带孩子上公园玩儿;丙不表示什么特殊含义,
只不过随口提一句。可见,只有联系各自的环境,才能落实这句“明天是星
期天”的具体意义。

星期天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带孩子上公园玩儿;丙不表示什么特殊含义,
只不过随口提一句。可见,只有联系各自的环境,才能落实这句“明天是星
期天”的具体意义。
传递言外之意
一个五岁小孩小昕昕,受了她妈妈的批评,心里很是憋气,
她吃饭时好像是无意似的当着全家人(爸、妈、哥)说:“爸爸,
哥哥和我,我们三个人都姓严。”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三个人是一姓,联合起来,使妈妈在全家被“孤立”。
至于成人的日常交际,事例就更多了。如:
《平原游击队》中的日本军问那位老大爷,皇军好不好?老
人回答说:“皇军好!不拉夫,不抢粮。”

言外之意是日本鬼子坏,又拉夫,又抢粮,无恶不作。
(三)语言对交际环境的调理作用
上面讲了语言交际离不开特定的交际环境,下面我们介绍语言对交际环

境的调理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1.适应和改善交际对象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如:
战国时期,魏国吞并了中山国,魏文侯把这新占领来的土
地,全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对此,他想听听臣下的反应。有一
天,他问群臣:“我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众人回答:“仁君。”
可是,唯独任座表示异议,他回答:“分封土地,给了儿子,不
给弟弟,算什么仁君?”文侯听了,十分反感。任座因此离座而
去。文候又问翟璜,翟璜回答:“我认为是仁君。”文侯追问道: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翟璜回答:“我听别人说,‘君主仁
义,臣下就耿直。’刚才任座说话那么实在、直爽,就可以看出
您是一位仁君。”魏文侯听后羞喜交加,赶紧派翟璜把任座给请
回来了(见《资治通鉴》)。

任座的话使魏文侯下不了台,恼羞成怒,当时的交际环境非常紧张。翟璜的

一番话,使魏文侯羞喜交加。因为这番话,既针砭了他的错误,又保留了他

的面子,还维持了他与任座的君臣关系。可见语言交际对环境的反作用之大。
又如:
老舍曾在《语言与生活》中讲过这样的事:过去,饭馆的伙
计为了多拉生意,对客人总是不熟假充熟,客人一坐下,他就笑
着说:“今天您再吃点什么?”这句话就包含“您是老主顾,常
在这儿吃饭”等等,客人听了,心里热呼呼的,不想吃也要坐下
来吃点。
(参见《出口成章》,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伙计这样的话语对

交际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主人和顾客交际的气氛显得十分融洽、自然,

伙计的话深深地感染了对方,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适应和改善交际对象(魏文侯、顾客)心理和情绪的两个例子。

2.使突然出现的不利场合和难堪局面逐渐缓和下来。
前任美国总统里根就任后,第一次访问加拿大,碰到了许多反美示威的
群众,不断地打断他的演讲。这使陪同他的加拿大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有
些难堪,但里根没有责怪主人,而是面带微笑诙谐地对特鲁多说:“这种事
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从美国特意来到贵国的,他们使我有


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姚亚平《人际关系语言学》)紧锁双眉的特鲁多
听了这话,顿时眉开眼笑,使双方感到难堪的气氛也一扫而光了。

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姚亚平《人际关系语言学》)紧锁双眉的特鲁多
听了这话,顿时眉开眼笑,使双方感到难堪的气氛也一扫而光了。

以上两例,说明交际语言能改变不利的场合和难堪的局面。
(四)交际环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
前面讲的都是交际环境对语言的有利因素,是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交际环境对语言的制约也是很大的,这是负面的作用。
对于这种情况就要避免、适应或克服

1.时间及其他环境的制约。
如:大家所熟悉的,传说曹丕要加害于曹植,又不能事出无因,就出了
一道难题,命他七步内做出一首诗,既要扣住兄弟之事,又不能出现“兄弟”
词语。这是时间极短、条件很苛刻,又关系到个人生命的“交际环境”。曹
植不愧为大才子,略加思考,即做出了那首有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
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克服了环境的制约,满足了
曹丕的条件,用“语言”救了自己一命。

2.尊卑身份、地位悬殊的制约。如:
乾隆皇帝要找一个《四库全书》的主编官,苦于没有合适人
选。这时想起了被他以“坐泄机密”罪充军新疆的大才子纪晓岚
来。于是,在乾隆连下三道圣旨后,晓岚便从新疆回到了北京。
可是,就在第二天要任命纪晓成为《四库全书》的主编官时,不
知为什么,乾隆又有些犹豫起来。翻来覆去,一夜不得安睡。第
二天,他决定先考一下纪晓岚,然后册封主编官之职不迟。于是,
乾隆皇帝就考纪晓岚的对联:出对联句。晓岚对得出即授职,对
不出则作罢。

乾隆抛出上联:
人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
晓岚对:
我说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立即授纪晓岚《四库全书》主编官之


职。

一个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个是戴罪受考的文人,两人身份地位不同,
所以乾隆赞扬“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时,他就只得赶紧奉承皇帝,对上“北
国一天一地一圣人”。在语言交际中,看到了制约条件,并且很好地解决了
这道难题,从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3.上下文语境的制约。
这在古代诗词歌赋的酬唱中出现得最多,往往还以此来测试文思与口
才。如纪晓岚负责编《四库全书》,常常与乾隆皇帝在一起。五年没有回家
了,不免泛起思家之情。但是,乾隆一直无意让他回家探亲。想到这里,晓
岚不免愁容满面。不料乾隆也很细心,见晓岚似有满腹心事的样子,便试探
地问道:“朕见卿似有难言之衷,莫非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
母。”晓岚一听,皇帝蛮会体念下情,一猜便中了他的心病,岂不叫他高兴,


说不定万岁马上就会放他回家欢度中秋了。晓岚脸上便“多云转晴”了。而
且,机敏的晓岚马上意识到刚才乾隆所问他的话是一个对子的上联,既然皇
帝抛出了话柄,何不顺手牵羊,乘机请假呢?想到此,他马上接口道:“臣
因久居朝中,颇念堂上老母,若蒙圣上恩准省亲,可谓——言身寸谢,谢天,
谢地,谢君王”乾隆听罢,满面含春。晓岚也因此得以归家欢度中秋了。

说不定万岁马上就会放他回家欢度中秋了。晓岚脸上便“多云转晴”了。而
且,机敏的晓岚马上意识到刚才乾隆所问他的话是一个对子的上联,既然皇
帝抛出了话柄,何不顺手牵羊,乘机请假呢?想到此,他马上接口道:“臣
因久居朝中,颇念堂上老母,若蒙圣上恩准省亲,可谓——言身寸谢,谢天,
谢地,谢君王”乾隆听罢,满面含春。晓岚也因此得以归家欢度中秋了。


第二节语言对交际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第二节语言对交际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弄清了交际环境对语言既有便利作用,又有制约作用,我们就应该在进
行语言交际时,努力适应环境,冲破束缚与限制,积极地、能动地、因势利
导地借助环境,利用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便顺利地传递信息,
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比如前面所举的曹植与纪晓岚机敏应对的例子,就是
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巧妙地利用了环境,达到了交际的目的。曹植的诗,从
消极方面说,符合了时间(走七步的时间)、命题(以兄弟为题,不涉及“兄
弟”二字)、要求(成一首诗)等多种苛刻条件(这就是制约);从积极方
面说,他的从容不迫的态度,应对神速的才能,尤其是诗中以豆与豆箕比喻
同胞手足情,以“相煎何太急”发出哀切恳求,不独打动了曹丕这位兄长,
“垂首半日不语”,当时在场的众人臣都极为惊讶。真是凭自己“语惊四座”
的才能,化险为夷。

乾隆在中秋赏月之夜看到纪晓岚愁容满面,于是用“出对”发出询问,
纪晓岚不是只顺应,说是思家或不是思家,而是就坡下驴,“谢主龙恩”,
进一步达到了请假的目的。这就是既适应交际环境,又利用交际环境的极好
例子。

既要适应又要利用,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有时可以“兼得”,有时则
不能“兼得”。不能兼得的原因,可能是客观情势不允许,也可能是自己的
才能不具备,或者是交际手段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先求适应,暂时
不考虑利用。适应是必须遵守的最基本原则。像在婚礼上说话,这是一种特
别喜庆、欢乐、吉祥、风趣的环境,讲话人一般只需适应即可,不一定要求
什么利用。但这也不是都能做得好的。如周立波的小说《山那边人家》中描
写了在一次婚礼上不同人说话产生不同效果的场面。先是社长说:“还是叫
新娘子讲吧。我们结婚快 
20年了,新婚是什么味儿,都忘了,有什么说的。”
这段话逗得大家都笑着鼓起掌来。接下来,兽医却咬文道白,先从解放前后
国内的形势变化谈起,然后又讲起国际形势,慢慢吞吞,带了不少政治术语,
搞得人很烦,恨不得把他轰出去。

社长和兽医在同样的场合讲话,之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是因为社长
讲的内容适应当时特定的交际环境(时空背景),而兽医讲的内容不适合在
婚礼上表达。我们再讲一则笑话:

某人的儿子要去岳父家,他的父亲对他说:“你到了岳父家,

岳父如果问咱家的老黄牛,你可答‘老牛何足道哉!’问起今年

的收成,可答‘父母所管,小婿不知’;问你扇子上是什么画,

可回答‘淡墨水画’。”儿子来到岳父家,岳父问“令尊身体可

好?”女婿想起了父亲教的第一句话,忙答:“老牛何足道哉!”

岳父一听,惊愕万分,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问:“小女近来身

体可好?”女婿按其父教的第二句话,答道:“父母所管,小婿

不知。”岳父大怒,问:“你这说的什么混帐话?”女婿赶忙指

着扇子说:“这是淡墨水画、淡墨水画。。”岳父已经气得说不

出话来了。

这则笑话是不适应环境(对象与前言后语)的极端例子。

二、政治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下面我们谈几种交际环境的适应与利用的问题。

下面我们谈几种交际环境的适应与利用的问题。

这里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清朝初年大兴文字狱。有个秀才读书时,书
页被风翻动了,他信口吟道:“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从自然环境
来看是相适应的,但从政治环境看,却触犯了清朝的禁忌,因而被杀了头。
这个秀才就是因为用语触犯了政治环境,即与政治环境不相适应,结果丢了
一条命。

当然,并不是说在险要的政治环境中,就完全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但
是要巧妙。如:1976年春,百万人民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四人帮”
一伙竭力进行阻挠和破坏。但是,广大人民群众有无限的智慧,有一首词说: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
还是烧?”这里的“江桥摇”用的是谐音双关,表面上指江桥已经要散架了,
实际上是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要完蛋了,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感情。这是
一种不得已的适应。又如,鲁迅用许多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
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适应。

三、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自然环境,就是指山川景物、建筑名胜、季节变化等,这些客观环境也
是需要适应的,也是能利用的。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它的本来意
义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古诗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谈恋爱
的极好环境。偏僻、幽静、优美,有利于说情话。如果“太阳当顶头,人约
繁华路”,那就要闹笑话了。

同样是表示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如在埃及应该说“两国人民的友
情像尼罗河水一样长”,如果到了印度,则要改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像红河
的水一样长,”到了缅甸则要改为“像湄公河水一样长。”这就是对自然景
观的适应和利用。

自然环境还包括所处的季节。而季节又是由景物来体现的。有时注意适
应和利用,也能收到好的效果。如 
1984年,在中英香港问题 
22轮会谈中,
中方代表周南对英方代表伊文思说:“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记得大使先生
是春天来的,那么就经历了三个季节了:春天、夏天、秋天——秋天是收获
的季节。这里,周南巧妙地利用了季节变化的特征作为自己的话题,以秋天
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成熟和收获,将我国收复香港主权问题的态度和决
心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虽是轻松地说家常话,却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
针对性和灵活的策略性,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四、心理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交际即人与人打交道,人即是交际的对象,但是,把握对象的特点,最
要紧的是把握住对象的心理特点,这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如果不懂得对方想什么,不考虑心理环境,那么交际就很难成功。下面介绍
几种心理环境,并顺便谈谈如何适应及利用。

交际即人与人打交道,人即是交际的对象,但是,把握对象的特点,最
要紧的是把握住对象的心理特点,这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如果不懂得对方想什么,不考虑心理环境,那么交际就很难成功。下面介绍
几种心理环境,并顺便谈谈如何适应及利用。

清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里说:“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妒忌
心理是人性的一个弱点,但很多人都难避免。因此,语言交际时,需要加以
注意。先看日常生活中的这个事例:一位男青年和他的女朋友去电影院看电
影,男青年在入场处见到一位容貌美丽、打扮入时的女学生,随口说了一句:
“好漂亮的女孩子!”女朋友听后,瞪他一眼,撂下一句:“你跟她去看电
影吧!”说完匆匆走了。这就是妒忌心理的表现。

妒忌是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因此,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注意适应和利
用这种心理,否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历史上因触动他人的妒忌心,而
给交际带来不良后果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因此丧失了生命。据史料载,有
一次,曹操与诸葛亮作战,驻军斜谷界口,想进兵吧,又被马超拒守;想退
兵吧,又怕蜀兵耻笑。他正在喝鸡汤,心中犹豫不决,夏侯惇请问夜间口号,
随口答曰:“鸡肋”。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平时聪明过人,但就不懂
得适应和利用曹操的妒忌心理。他接到口令后,即让战士打点行装,准备归
程。夏侯惇问他原因,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
退恐人笑,不如早归。明日魏王就要班师了。结果在全营忙着打点行装时,
正巧遇上曹操亲自查夜,叫夏侯惇一问,才知是杨修的主意。曹操因对杨修
早有妒恨,于是就借口杨修乱了军心而把杨修杀了。其实杨修关于退兵的判
断正是曹操的打算,谈不上什么“乱我军心”,只是因逞才称能惹恼了曹操
而已。

(二)虚荣心理

虚荣心,就是遇事都要争得一个不切实际的光荣的心理,它与过份自尊、
好胜、浮夸是有联系的。这也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并不是知道不对就可以很
容易改掉的。因此,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对有虚荣心的人说话就要适应他的
特点,不可“对着干”。比如:

传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的旧友常来看他。一天,来了一
个旧友,见面就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
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了很高兴,立刻封他做了羽林军总管。后来,又来了一
个旧友,见面就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我们都替人家
放牛,有一天,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
有煮熟,大家都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豆子,汤都
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
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个
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咽下
去。”朱元璋听他这么一说,气得大叫:“推出去斩了!”朱元
璋当了皇帝以后,今非昔比,不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且也有
了至大无比的虚荣心。所以,同样是过去的朋友——可谓“患难
之交”,同样是回叙过去的生活——可谓“实话实说”,一个懂
得并适应他的虚荣心,立即封了大官;一个通通直说,揭了他的


老底,结果丢了性命,这就说明交际对象的虚荣心是不能不“适

老底,结果丢了性命,这就说明交际对象的虚荣心是不能不“适

再如《红楼梦》中的那个贾母,也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机灵的王熙
凤深知贾母的这个特点,总是迎合,说些使她高兴的话。在第三回“接外甥
贾母惜孤女”中,王熙凤初见黛玉当着贾母说了这么一番话:“天下真有这
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段话
有三层意思:一是夸黛玉“标致”、“气派”,讨黛玉的欢心;二是说她“像
老祖宗的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意思是说贾母也非常“标致”、“气派”,
三是当着黛玉和在场的人说“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说明贾母是如
何疼爱和想念这位外甥女的。所以贾母听完“笑”起来了。交际语言迎合了
贾母的虚荣心,效果是格外好的。

(三)羞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