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作dna-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我也发现:原来,我勉为其难地进入并工作了十六年,还一路东张西望的行业;原来,从小开始,我排斥了将近三十年的行业,竟是这样不断地对我微笑。
从那一天之后,我再没有一刻动摇过与这个工作相守的信念。
工作选择之一:大企业
一个新入社会的人,面临的工作选择,大约有五类。这五类,各有不同的特质和陷阱。除了你自认为的所长之外,应该还评估一下自己的个性,看看到底最适合进哪一类行业发展。
第一类,是进一个大企业工作。这里所谓的大企业,是指已经具备全国性知名度,产品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的企业。
在这样的大企业里工作,有许多好处。
第一,大企业提供的薪资报酬与福利制度要高出社会上一般企业许多。
第二,大企业给人巨石般的稳定感,在里面可以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三,大企业里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与规章都比较完整,因而工作起来比较有根据,好学习。
第四,大企业里资源丰富,做起事来不会捉襟见肘。
第五,大企业本身的形象还熠熠生辉,让工作其中的人也感到与有荣焉,出外有一种自傲之感,和别人打起交道来也有一种得利的气势。
有以上这些好处,所以能进大企业的这个工作,成为许多年轻人向往的目标。
但是,在大企业里工作,也有大企业的坏处。大企业与小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小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挣扎,主要是对外的;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挣扎,主要是对内的。
理由很简单,大企业够大,所以内部环境就足够成为一个生存竞争的环境;内部的资源,就足以成为竞争生存的诱因与动机。
所以,进大企业工作,你最好有相当的抱负,在这个企业里爬上一定位置的抱负。大企业资源丰富,你只有到达一定的位置,才能体会到在大企业工作呼风唤雨的好处。如果你有幸能在大企业里爬上职位的顶端,那是一种很难得的机遇,有很开阔的眼界,掌握很大的权力,风光无限。
因为在大企业里工作所需的这些特质,所以你的专长固然重要,但也要有能力与性向,可以适应复杂的人事关系。你要懂得观察、分析企业的组织,你要明白自己所属部门的位置,以及这个部门主管的人脉位置。大企业就是一个浓密的森林,森林里资源丰富,但是陷阱也很多,如果你没有能力与性向来处理人事、或者适应环境,那么你是很难爬上一定位置,甚至很难生存的。
选择进大企业工作,可以有很多理由,但一定不要是因为大企业的薪水、待遇比较好,更别说什么比较稳定这种理由。大企业是一个短时间内看来极为光鲜的工作选择,但是内部的优胜劣败极为明显而又残酷的世界。
大企业适合喜欢跟同事竞争的人工作。
工作选择之二:小公司
大企业由于薪资福利等待遇都好,所以是热门工作选择,招聘名额也就有限。种种原因进不了大企业的人,最常见的选择就是进一个小公司工作。
在台湾,大约可以如此描绘这样的小公司。
公司的人数,大致在两三个人,到五六个人不等。十个人到二十个人,已经是有相当规模的。公司有老板,老板通常都有十八般武艺的本领,再或许,老板娘也在公司里兼有一个工作,譬如财务或会计。
在这样的小公司里工作,有许多坏处。
第一,公司里也许有部门的划分,也许没有。不像大企业里部门井然,分工有序。小公司里的员工必须一人多用,一心多用。该你做的事你要做,不该你做的事也要由你做。
第二,小公司里的工作程序与规章都不完整,甚至没有,因此做起事来容易没头没脑。
第三,小公司的薪资报酬一定没有大企业那么高,福利制度,往往也不见得很清楚。
第四,小公司资源短缺,做起事来瞻前顾后,难施手脚。
但是,在小公司里工作,也有一些好处。前面说过,大企业与小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挣扎,主要是对内的;小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挣扎,则是对外的。
小公司能训练你的,是空手夺白刃的散打。大企业里部门井然地训练专才,小公司里组织混乱地训练通才。
所以,进小公司工作,你不应该那么计较待遇,因为事实上也很难计较。
进小公司工作,必须把小公司所有的弱点当优点来使用。
小公司人力不足,一人必须多用,那就让自己有机会得到大企业员工得不到的跨部门工作的机会与能力。
小公司里没有可以遵循的工作流程与规章,相对地也就多了可以由你思考、甚至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空间。
小公司的资源不足,可以用来锻炼自己把公司内部点滴资源做最大化发挥的能力,善用公司外部资源,做最有利联结与结合的能力。
小公司的福利待遇不好,正好用来刺激自己奋发向上——不论在公司里,还是准备另谋高就。
小公司当然免不了有经营不下去的风险,会倒掉,所以你不应该指望自己能在小公司里退休。但是如果你能把握自己在小公司里的工作机会,训练出多元的工作能力,那就是你最大的收获。这些多元的工作能力,本身就足以在你寻找下一个工作的时候成为很好的资产。
何况,运气好的话,你还可以碰到一个老板赏识你,邀请你跟他一起打天下。甚至,运气再好一点儿,你还可以利用一身练来的本领,干脆自己创业,也当起老板来。
工作选择之三:政府机关
很长一段时间,进政府机关工作,是许多年轻人的首选。
政府机关,是超越大企业规模的“大企业”。
所以,大企业的好处,政府机关都有。
政府机关的薪资报酬与福利制度,往往是极为丰厚的。
一些预算丰富的政府机关,做起事来不但不会捉襟见肘,还会是各方巴结的对象。手控预算的公务人员,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起码在心里。
最重要的是,如果说大企业像巨石的话,那么政府机关就像是一座高山,更稳定,风险更低,足可以考虑一生工作、在此退休的盘算。
也就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就像大企业一样,政府机关也很难进去。
在我的经历中,小公司、大企业、自由职业的工作都做过,但没进过政府机关工作。所以由我来谈政府机关的工作如何,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处。不过,近年来,我有机会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基金会工作,也因而有了比较多的机会和政府机关的人打交道。有了这个近距离观察公务人员的机会,所以也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政府机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法令规章为依据。而任何政府相关制度与工作方法的设计,又不免落后于社会好几拍,于是工作起来就没有企业的弹性,十分僵硬。
政府机关给人的那种稳定感,也有风险。那种稳定感会使你误以为人生与世界的运转,就将如此永远下去。这些主客观因素加起来,很可能就使得政府机关里的人,工作与生活节拍不同于社会里的其他领域。
可是,从一些优秀的公务人员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政府机关也是锻炼人许多能力的地方。
首先,既然是政府部门,既然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法令规章为本,所以在政府机关工作,能结结实实地训练自己引用法令规章的逻辑能力和思考事情的周全能力。
其次,政府机关固然可能因为种种人事的规矩,而难有企业里快速提升的机会,但是却总可以稳定地升迁。在这条稳定成长的路上,如果能不断地累积自己工作的经验,将可以培养出极为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为人处事的能力。优秀的公务员,都是这样练出来的。
如果你愿意利用政府机关里大多数人节拍比较慢的机会,加快自己的脚步,寻找往上爬的机会。谁知道你有一天会高升到哪里。
如果你没有那个想法,或者没有那个机会也无妨。还有另一件事可做,就是回到公务人员的本质。
公务人员,就是公共服务的人员。
你应该多品味“服务”这件事情。政府机关的工作节奏也许不必像企业那么急剧起伏,但是如果你愿意回归到“服务”的本质来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么随着你要服务对象的需求之五花八门,你的工作内容也可以是生动多彩的。
一个公务人员在种种法令规章的重重限制下,还可以为他要服务的对象找出一条法、理、情各方面都兼顾的解决方案时,那种创意是其他行业所难以感受的。
政府机关的工作,看你要怎么对待。
工作选择之四:自由职业
今天的工作,不见得那么好找。政府机关、大企业进不去,小公司也没有机会的话,有些人会想到干脆当个自由职业者,自己进行创作,譬如作家、画家或翻译等。
自由职业当然很好,但是应该有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不要把它当作找不到其他工作时候的选项。上班族总要受到公司与单位的一些规定的束缚与拘束,自由职业则不;上班族总有公司与单位的一些固定薪酬与福利,自由职业则没有。
换句话说,和上班族比起来,自由职业的利弊与甘苦对比是极为鲜明的。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状况下,如果你不是真心或一心想要成为自由职业者,而只是想当一个上班族不成之余才想当自由职业者的话,你很快就会支撑不下去。
自由职业是一杯烈酒,得有相当好的酒量打底。你只是想找啤酒喝而不得,却想端起这杯烈酒的话,不是个好主意。
第二个前提是,你得有异于一般人的、严格的自我纪律与要求。最基本的,你一定要有纪律在没有任何人要求你的状况下,每天持续工作八小时不能松懈,并且自得其乐。
一九八○年代起就轰动华人世界的蔡志忠,是自由职业里的一个代表。他创作漫画这件事,是在他童年时就订好的人生志向。初中没毕业,他就决定只身从乡下来到台北当起漫画家。几十年来他一直都在当自由职业者。(除了中间一度开过卡通公司当老板)
以近七年来说,蔡志忠每天都维持十六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七年的时间里,他累积的工作稿量,有一千册笔记本之多。一年平均一百三十册,一个月平均十册以上。这就是自由职业的工作纪律。
二○○○年前后开始红遍华人世界的几米,也是自由职业者的一个代表。他开始以插画和成人绘本工作以后,固定每天都像朝九晚五一般地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室里。我们做出版的人,一个很主要的工作是催作者的稿。作者的进度落后,是常有的事。但是和几米一起工作,他的创作进度永远超前于出版者。你不用担心他没有作品交给你出版,你要担心的,是怎样把他源源不绝的作品排出一个顺畅的出版节奏。那也是自由职业的工作纪律。
从蔡志忠和几米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自由职业真是个好工作。只是,你要想清楚自己是否具备那两个前提。试六个月,就可以知道。
新出校门不建议的两个选择
新出校门,有两个选择,是我不建议的。
第一个是创业。
找不到工作,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自由职业者的时候,有人会动到找点儿钱自己来做点儿生意的念头。现在的说法,叫创业。
创业,其实也是一种自由职业,是更复杂的自由职业。
创业的人,首先得具备所有自由职业者需要具备的条件。第一,你得真正热爱创业,真心喜爱做生意发财,而不是找工作无门之后想到为自己创造一个工作而已。(我自己就犯过这个毛病)第二,你得有充分的纪律,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做好一个老板的工作。
但是创业做生意,和当一个作家最大的不同是:相当程度上,作家只要把自己管好了就行,只要做好创作本身的工作就行;但是做生意却不仅仅如此。做生意最起码还要管理到其他人,其他许许多多和创作本身没有直接相关的事情。
所以说,创业是一种更复杂的自由职业。
由于这些复杂不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能想象的,所以我不建议新出校门就创业。
想要创业,最好先有过一些工作经历,有过一些老板,因为你自己不满意这些工作与生意的进行方式,因为你不满意这些老板的表现,所以才想自己来当老板,做些新的示范,实行些新的工作与生意方式。
这才是创业的本质。
近来由于大学扩招,过去门槛很高的大学,现在不是了。过去还是凤毛麟角的大学文凭,也早就普及或泛滥了。于是,我们不时会听到有人在感叹,今天的大学学历,简直等于过去的高中学历。
这使得拿着文凭要找工作的人,不由得心虚起来,想要让自己的学历再提高一些。于是,出了大学校门之后,有人想到继续读研究生,希望未来以硕士的文凭占一个比较好的竞争位置。
读研究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选择,但不应该是为了准备应征工作的履历而做的一个选择。
为了准备应征工作的履历而读研究生,最大的风险,是你养成逃避的习惯。在这种习惯下,读研究生的收获也不会太大。当然,在仍然很看重文凭的华人社会里,目前硕士的文凭可能还会让你占到一点儿便宜。但是在这种心态下读出来的硕士实力,很快就会再度被社会的现实戳穿。
你真想深入研究什么,可以把读研究生列为考虑。但,不要因为想要拖延面对就业的压力,或是指望一张硕士文凭在找工作时候有所帮助,而读研究生。
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浪费。
三十岁之前不要计较的事情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告诉他求学阶段是人生最幸福的时期,他可能不太听得进去。只有进了社会之后,我们才会回过头来发现求学的日子多么令人怀念。
进了社会,开始工作生涯之后,我们每个人还会有段相当于学生阶段的求学时期。只是这段可能是我们工作生涯中最幸福的时期,同样也最容易遭到忽视。
我认为:这段时期就是从我们踏入社会,到三十岁之前的一段时期。
这段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行业几乎还没掌握到重点,经验谈不上,专业谈不上,薪水最微薄,待遇最低下,负荷最重,受责也最重,何况还加上最容易受到爱情与婚姻的煎熬。不过,我们对自己行业与工作的认知,都是从这段时间而开始的。
不论这段时间的经验愉快与否,都将对我们接下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唯一可以凭仗的,只有自己的努力与劳力,加上一点儿对未来的幻想与热情。所以,我会把这个阶段工作的年轻人比喻为求学阶段的学生。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善用这个阶段呢?
我的建议是,不要计较你的工作负重与待遇,尽量去接受折磨、训练。不要忘了,在此之前,我们要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支付学费给学校;而现在,是有人在支付我们薪水并让我们接受教育。所以,不要计较太多。也许,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或工作,但即使不能如愿,也不要在意。不论这个行业如何、公司如何、老板如何,其实都不关我们的事,要注意的只有一点,趁我们还可以从这个工作和公司里学到东西的时候,尽量去学习。
绝不要因为待遇太低而离开一个公司,只能因为这个公司给你的负担与学习的机会不够,而离开这个公司。
在这个阶段,一个薪水丰厚又轻松自在的工作,一定是最隐形的毒药。
我自己这段养成期大概有五年的时间。想起来,那段时间每天有人帮你改稿,每天督促你做各种最基本的训练,真是幸福。尤其是后来,我们老板要编一本杂志,要我每个月都得阅读五十多种国外期刊。最后虽然杂志没编成,但是每个月读五十多种期刊的经验,一直持续到今天还对我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益处。我很怀念那段经历,我对杂志与出版的概念,都可以追溯到那段时间。
在以前的年代,在学徒制还盛行的年代,这段时间往往持续在十年以上。今天,随着各种社会条件的变迁,这段时间已经大幅缩短。有时候,甚至缩短为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熬得上一个小主管的位置,今天,很多行业往往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
对很多初进社会的年轻人而言,可能觉得这是个令人欢欣雀跃的机会与时代,但我总觉得有些遗憾与可惜。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质,要体会这种特质(还谈不上掌握这种特质),没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不够的。这种养成期越长,事实上对我们日后的持续成长越有助力。
三十岁之前,有很多事真的不应该计较得太细。
怎样善用公司这所学校
有人说:“社会是一所大学。”意思是:我们在社会上可以学习的事情很多,可以活到老,学到老。
我倒更想说:“公司就是一所大学。”
我们有太多事情,都不是从学校、或课本上学来的。我们上班的公司、或者单位,才是我们进入社会后的另一所大学。
如果说学校教我们的是一些理论的知识,那公司这所大学教我们的就是应用的知识。如果说课本上讲的是一些经典的知识,那公司这所大学教我们的就是最尖端的知识。如果说求学过程我们吸收的是基础知识,那么工作过程我们吸收的就是各行各业实战的知识,以及经验。
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本来就和就职时要运用的有一定的差距,等网络出现后,这种差距就更明显了——因为网络世界带动的知识的创造及应用的速度,又远非学校教科书改编的速度所能相比的。
这要求我们有两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离开校门后,是另一场学习的开始。
第二个认识:工作,不只是为了赚得一份薪水,也是为了进行另一场学习。
所以,我们如何善加利用公司这所大学,也就成为很重要的课题。
一个公司的老板,就像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各个部门,像是不同的院系。高层主管,像是院系的院长、主任或名师。中层主管,像是讲师或助教。所以,面试的时候,公司要对你的专长有所了解,你也要对公司这所大学的师资情况与教育资源有所了解。
进公司之前,你对这家公司的了解越多,就越明确自己进这所大学的动机。你越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进这所大学,其实,你被录取的几率就越大。
进了公司之后,你可以学习的就更多了。公司里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是学校的校训,你可以用来判断这所学校重视哪些基本功,或是工作伦理。
你自己主要工作的部门,是你的主修课程。你工作上要经常接触、协调的部门,是你应该旁听或辅修的课程。你的顶头上司,是你的指导教授。你顶头上司评估成绩的喜恶与标准,是你功课可能当掉或过关的指标。
任何学校里,都有受欢迎的老师与不受欢迎的老师。有满腹经纶但不善于讲课的老师,有内容深刻又非常会教学生的老师,也有没有什么内容又喜欢修理学生的老师。公司里的主管也是如此。所以,有时候,要懂得学会如何转系。
公司里的同事,就像同学。而任何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互相激励与竞争,是求学最强的动力。所以,看看周边的同事如何,也有助于你了解自己能在这所学校里学到些什么。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为什么有些事情在三十岁之前不要计较的理由,就更清楚了。求职的时候,如果只注意薪水的高低(有时候还只是一些零头的差别)来决定选择哪一家公司,你就知道这有多么荒谬了。
你既能学到东西,更何况这所学校不仅不收你学费,还付你薪水呢。
小螺丝钉的光芒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没有为家庭所累,相比之下有更大的余地转换工作,所以说是像小鸟。
但是,有些人的运气比较差。
你好不容易进了一所企业大学,但不是发现自己的部门有问题,就是发现公司的本身有问题。不是公司教不了你什么,就是公司的发展余地太小。你的顶头上司,只是以很低廉的代价,在不停地压榨你的劳力与知识。你也许进来之前就有所感,也许进来之后大失所望,但都太晚了。更麻烦的是,由于家庭因素,或是经济上的原因,使你明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但仍然必须为了这一份薪水,继续留在这个公司里。
虽说年轻人可以练习转系,可以练习转学,但对你而言都不成立。
这个时候,你这只小鸟要如何自处?
不要羡慕别的公司待遇多好,不要羡慕其他企业资源多么丰厚,不要羡慕别的企业有多么好的学习机会。
这些都与你无关。
你既然离不开这里,那就好好地练你的基本功吧。就算你的工作环境没法让你接触到行业里最新的知识、最好的资源,但最起码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还有基本功可以练。
拿不到宝刀、宝剑的时候,就全力练你的桩,站你的马步。
掌握“情绪”、重视“承诺”、锻炼“纪律”、实践“诚实”。
这些基本功可以让你在任何环境里站稳脚步。在你越是没有其他武器可用,只有这些基本功可练的时候,这些功夫就会练得越扎实。等你将来有一把趁手的武器时,你能爆发的力量将非同小可。
可是,万一公司的企业文化、或公司的高层主管不重视这些基本功呢?尤其是“承诺”与“诚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