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诈止诈 作者:刘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是财务部的王经理,他说你的价钱,好像比一般市面上的行情贵了一点。”
小朱一笑:“是贵了点!高伯伯,这个我知道。这样吧!”转身看看大毛,“您是我老同学的岳父,万龙是这么有名的公司,给您设计是我的光荣,又承蒙您这么抬爱,不用您提,我主动降价百分之十二!”
高董两道浓眉一下子抬得高高的,嘴巴张了又张,看着四周的人大笑了起来:
“够意思,够意思!”指指大毛,竖起大拇指,“你这同学真够意思。尽快签!”
小朱真是雀跃地走出万龙大楼。
大毛跟在旁边,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你一下子降那么多价,还赚得了吗?”
小朱拍拍大毛:“钱不重要!赚的是信誉,何况那是你岳父大人,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那么豪爽的长辈,赔钱我也干了!”
以诈止诈
多棒啊!
大毛有情——老同学的情。
小朱有义——主动降了价。
高董爽快——一句话就拍板定案。
但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因为这是根据事实改编,真正的结果是:
小朱没拿到这笔生意,大毛又介绍了另一家,而且跟他岳父透露了小朱作弊。
大毛说的都没错,因为“做多”、“膨风”,全是大毛出的主意,今天爆出内幕,当然小朱没得办。
就算降价,也不能失了格
问题是,大毛既然花那么大心思介绍小朱,眼看成了,又为什么转向呢?
很简单!因为小朱涉世不深,先下错了一步棋。
如果你不懂,怎么想都觉得小朱没错,甚至觉得小朱做得漂亮,你就也是“城府不够深”。
从最浅谈起吧!
如果你们夫妻去水果摊,你是大男人,不善于还价,也不屑于还价,问完价就掏钱。这时你太太在旁边说话了:
“能不能便宜一点?”
那卖水果的想都没想,立刻回答:“这么着吧!四百四算三百八。”
赔钱也干2
你先是高兴,但接下来会怎么想?
你会不会想:“幸亏我老婆开口,要不然我可吃亏了!”
你甚至可能想:“天哪!才还一下价,就降了那么多,这小子的价钱显然不实在,说不定我转身说不买了,他还会降到三百呢!他是欺负我老实。”
你老婆又会怎么想?她会不会批评你:“怎么连价都不会还,你们男人哪!买东西最好太太跟着。”
人家会怎么想
好!现在高董要怎么想?那小个儿的财务部经理又要怎么想?
“我们原来以为你小朱由纽约大公司出来,必定计算精准,不二价。原来你弹性那么大,幸亏我们提一句,否则就让你坑了!”
更糟糕的是,小朱要降价没事先跟大毛商量。
大毛在高董面前讲的是四百四十万,高董信任他女婿,没二话。可是公司别的主管才说半句(其实只是做做表情),你就减了五十多万。
换做你是高董,你要不要训大毛,叫他以后精明点,别让自己人吃亏?
不可坏了规矩
什么叫义?
你跟朋友一起外出深造学习,进同一个学校的研究所,又是同一位指导教授。
你们约好一起去见指导教授,结果你没事先告诉朋友,一见教授,就掏出个礼物送上。
你做得对吗?你让旁边的同学怎么自处?表示你多礼,比你同学会做人?
你为什么不事先跟朋友商量好,合买礼物,说是两人合送,或“私下”找机会把礼物送给指导教授?
连上餐馆、去美容院都如此。
不要以为给小费是你自己的事,你必须想想旁边人的感觉。
当你送不对的时候,固然讨好了服务生,却可能得罪了一堆其他人,大家会骂你“坏了规矩”。值得吗?
面子做给朋友
小朱今天的做法,当然得罪了大毛,甚至让大毛以后在同事间抬不起头,显示他太嫩,差点吃了大亏。
相反的,如果小朱懂得做人,就算觉得高董是可亲可敬的长辈,愿意主动降价,也让大毛去开口,说经他与小朱讨论之后,小朱愿意再降百分之十二。
这样做,不是把面子给了大毛吗?
这点朋友间的情义,小朱岂能不懂?
说到这儿,还只是“浅层”,要知道还有深一层的学问呢!
皇帝不要,宦官要
有位小说家,一直红不起来,总算时来运转,有一本小说被某影视制作公司看中,要改拍为连续剧。
剧组的负责人问小说家要多少版权费。
小说家心想,连续剧播出来,自己就红了,过去写的小说也一定能大卖,既然连金庸那样的大师都可以一块钱让渡,我又何必计较?
于是小说家有样学样:
“一块钱吧!意思意思!”
剧组的人居然不以为然,说:“怎能不要钱呢?最少您应该要一集两万,三十集,一共六十万。先拿下来再说。”
接着投资拍摄的大老板请他吃饭。
去之前,剧组负责人又叮嘱他:
“碰到大老板,你可要坚持一集两万,千万不能说不要钱。”
他还是不懂。对方终于脸一拉:
“哥儿们!你怎这么不上道呢?今天你不要,可以!我们这一大剧组的人,只靠薪水是不够的,你怎不拿来补贴我们呢?”
吃!六亲不认
看完故事,你懂了吧!小朱那笔生意没成,可能因为高董起了疑心,或大毛心里不爽,更可能因为小朱刚从美国归来,不懂行规,大毛又只用暗示,没挑明了说:“你小朱用什么来谢我?”
于是全砸了!
再说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有位朋友的太太请我吃饭,介绍我认识她回来探亲的侄子,说她侄子早想收藏我的画。
事先她已经问了我的行情、价码,转告了她侄子。
可是见面之后,因为像小朱与高董一样相谈甚欢,又看在朋友的面上,我说:“这样吧!就当做你是跟书廊买的,打八折给你。交个朋友!”
饭吃完了,我才到家,就接到朋友太太的电话,在那头冷冷地说:
“你算他八折,还有几成用来谢我?”
我一怔,问:“那不是你侄子吗?”
“就算是侄子,该拿的佣金也得拿啊!”
何不雨露均沾
再说个故事给你听——
有位学者被某单位请回来,作个大工程的评估。评估出来,立刻通过了。又请那学者提出工程进度和策划案。
学者受的是西方教育,除了案子写得清清楚楚,而且附加一条:必须采用同一系统的产品,并且交给同一个施工单位施工,免得造成以前某些工程因为使用的厂牌不同、施工单位分散,而衔接不良,甚至“系统不相容”的问题。
学者说的一点都没错。问题是案子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拖下来,始终没通过,最后胎死腹中。
学者十分沮丧地离开了。
临行,有个“圈内”的朋友,感慨?在学者耳边说了句话:“只怪您规定用同一厂牌、同一施工单位,否则大家分着做,早成了啊!”
一块土地,一尊土地神
可不是嘛!你想想,为什么有些高速公路,隔一段一个样子,连“隔音墙”都不统一,甚至路面颜色都不一样?
如果非统一、非一样不可,恐怕那高速公路也迟迟不能开工。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懂了吗?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土地神,每个工程后面,也常有不同的“保护神”。
你能“一神独大”,不“雨露均沾”吗?
吞不吞由他决定
对不起!我只能点到为止。
我不是教你诈,只是在这个诈的社会,你不能不懂行里的“规矩”和“伦理”。许多约定俗成的事,你如果不“跟”,就可能沦为“圈外人”。甚至如前面故事中的小朱,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如果小朱早看了这篇文章,事后把五十万交到大毛手里:
“四百四十万,我拿得不心安。而且你帮我这么多忙,跑那么多路,整个工程下来又有那么多地方需要关照,我就不一笔一笔跟你算了。我知道这五十万一定不够,但交给您这老同学,就全仰仗您了。”
就算大毛廉洁,他也可以拿了之后,还给公司说这是陋规,有五十万回扣,全部还给公司。
那么做,多有面子,大毛的老岳父又会多么对他刮目相看!
当然,大毛也可以自己吃下,尽力为小朱护航。拿人的手短,小朱一定做得特别顺。
员工吃老板,老板吃股东
等一下!没说完!还有个更耐人寻味的结局——
大毛拿到五十万,立刻回公司,偷偷交给高董,锁进保险箱。
别以为顶上的人不会贪。
有多少高层主管,为公司做吃亏的买卖,最后掏空公司啊!
盗宝记1
湖边的猎人把假雁放在水里再躲进芦苇丛中,
天上的雁群便以为有迷途的同类而纷纷降落。
经过玉门关、汉长城遗址。下午三点,小吴夫妇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阳关。
车子停在一座古城墙的外面,买了票进去,才知道是个新建的汉唐文化城。好多观光客租了古装,跟穿着盔甲的“唐军”摄影,还有个官员打扮的人坐在一头办文书。导游过去报出小吴夫妇的名字,官员抬头瞟了一眼,低头在两张纸上书写一番,还拿着大铜印,当的一声,盖下去,交给导游,再由导游交给小吴夫妇:
“这是牒,古时候经过阳关去西域都得申请的,作个纪念!表示您二位也到了阳关。”接着带两人从旁边一扇门出去。外面放眼一片荒野,停着几辆怪怪的车。
“请上,载咱们去阳关。”导游说。
车子在颠簸的路面前进,左转右转再往高处爬,爬上一个大土坡,远远看见几个亭子和连接其间的长廊。
“这就是长亭。”导游笑道,“长亭一瓢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指指远处山头一个大土堆,“瞧!那就是阳关遗址,太远了!看不出什么,但是据史学家考据,那就是阳关。”
小吴夫妇走上亭子远眺。上面是阳关,下面是河谷,灰灰黄黄,就像一路经过的戈壁沙漠。
“瞧!那边是西,以前出阳关的人就往那边走。”导游正说呢,突然一阵大风卷起黄沙,从北边滚滚而来。
“糟了!又起了沙尘暴。”导游赶紧叫二人上车。
车子往土坡下疾驰,当然不及那团黄沙快,一下子,活像神话电影里的妖风,黄沙就把车子罩住了。
天哪!这车子是四边透空的。弄得连司机、导游在内四个人,一下子全成了黄泥人儿。
匆匆忙忙冲进文化城,进洗手间把脸洗了又洗。
“您二位还算走运呢!前几天才真是沙尘暴,几十里都看不清。”导游一边擦脸一边笑,“不过这儿的人都欢迎沙尘暴,沙尘暴才过去,大家就往烽火台、古长城的附近跑。”
“为什么?”小吴问。
“有好东西啊!”导游神秘地扬扬眉,“这飞沙走石把地面刮掉一层,好多藏在下面的古董就露出来了。还有人捡到汉玉和金币呢!那金币我见过,纯金!而且是外币,搞不好是罗马的!可见那些出阳关的人可能旅行到了意大利。”
小吴夫妇听得眼睛都直了。
走出洗手间,导游又带二人去个石头的展览厅。
全是沙漠里发现的奇岩怪石,好多“硅化木”,还有因为亿万年飞沙走石的打磨,形成的“风砺石”。
小吴最喜欢收藏石头了,一个一个地看,也不管太太站在门口催。
“您要不要看好东西?”突然听到个颤抖的声音,小吴回头,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有个小老太婆站在背后。
小吴本能反应地摇摇头。
小老太婆好像没看见,低声继续说:“前天沙尘暴,新发现的宝贝。”说完偷偷瞄了瞄站在远处的导游一眼,就碎步往后面走去。
小吴脑里一闪:“沙尘暴?宝贝?”想起导游才说的话,赶紧跟着小老太婆。
原来展览厅旁边有扇门,通往一个破破烂烂的小院。只见小老太婆一闪,钻进院后的小树丛,又倒退着出来,怀里抱着一个布包,一面往四周张望,一面慌乱地把布包掀开一角,露出个陶罐。急促而且有点发抖地问:“好东西!汉长城下头挖的,要不要?八千块!”
小吴一边看,一边说:“八千块?太贵了!”
小老太婆直发抖,东张西望地沉声问:“有多少?快!”
小吴掏出皮夹子,数了数,一共才三千块。
“没多的了?”小老太婆又沉声问。
“没了!”小吴亮亮皮夹子。
“拿来!给你!算你走运!”小老太婆一把将小吴的三千块抓过,一把将陶罐塞在小吴怀里,人一晃,从小院后面消失了。
“可真是个好东西!”小吴坐在车里,不断地偷偷把布包打开一角,往里看那陶罐,还直扯太太的袖子,“你看哪!”
“我不看!你被骗了!”太太冷冷地回答。可是进旅馆之后,却抱着罐子左看右看,露出一副喜滋滋的样子,只是还嘴硬:“我看哪!连三十块都不值!”
第二天要上飞机,两口子先把箱子腾出一大块地方,将那陶罐塞进去,但怕压坏了,只好又拿出来,想手提着,可是手提着总得有个盒子保护才行,而且如果过关,被搜出来……
想到这儿,两个人的心都往下掉:“听说倒卖古董是要关监牢的。怎么办?”
还是吴太太聪明:“我去楼下工艺品店弄个装工艺品的盒子吧!被搜出来,可以说是仿制的东西,在工艺品店买的。”
接着吴太太量量陶罐的大小,就下楼了。
可是没过几分钟,又上来,拉小吴一起去。
走进工艺品店,真热闹,有“反弹琵琶”和“飞天”的塑像,有唐三彩、端砚、玉雕、丝绸、地毯……
还有一架子的陶瓷器。
吴太太指指架子最下层,一排一模一样的陶罐:
“我说的没错吧!连三十块都不值!”
以诈止诈
小吴看到那些陶罐必定会大惊失色。
因为那跟他在阳关花三千元人民币买的一模一样。
问题是明天早上就要上飞机了。
他能回头,再包车穿过几百里的戈壁,回阳关找那小老太婆吗?
就算找到又如何?他能证明有那笔交易吗?
就算证明了,拿回了钱,算算车钱、多一天的旅馆钱,加上时间、体力的支出,他还是损失。
所以碰上这种事,多半的人只好认栽。
吃亏是福?活该上当!
话说回来,如果当天晚上吴太太没去楼下工艺品店,他们夫妇会不会一路战战兢兢,把陶罐抱回家高高供着,成为传家之宝,一辈子都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赚到了呢?
不是我泼冷水——这世上绝大多数自以为“因缘际会”捡到便宜的人,如果能发现真相,那真相都是“上了当”。
上了当,还沾沾自喜。
喜什么?
喜自己占了便宜。
占谁的便宜?
占无知农民的便宜、跳蚤市场摊贩的便宜、某大户后代不肖子孙的便宜……
占无知者的便宜、占可怜人的便宜,对吗?像小吴,如果才花三千,真买到了汉代的古董,他不是占了小老太婆的便宜吗?而且那出土文物应当属于国家,小吴还违法。
这样的人,就算被骗了,又有什么值得同情?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多半上当的人,都是以为“只有自己聪明,别人不聪明”,而且存了占便宜心理的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们也就看准了这种“占便宜”和“自以为聪明”的弱点下手。由于常常一本万利,甚至可能一群人联合设局。
举个例子:
有一天你在旅馆大厅看到刻图章的摊子,上面摆了各式印石,后面坐了位“金石家”,于是过去看看。正看呢,外面进来一位农民装扮的人,靠近你小声问(就像前面故事中那小老太婆一样):“有刚出土的古董,你要不要?”
你犹豫了一下,那农民已经从背包里掏出个东西给你看。
这时那位金石家也从后面绕出来,看了两眼,手一挥:“去!假古董,别拿到这儿来骗人。”
那人赶紧把东西收起来,狠狠地瞪金石家一眼,转身溜了。
于是金石家与你攀谈起来。
盗宝记2
想想!他是搞金石篆刻的,后面书架上一堆金石专书,前面牌子上一片他的“印拓”。他当然是专家!而且听他一点一点分析那古董为什么假,真是头头是道,让你听得点头如捣蒜,佩服得五体投地,也感激他,若非他拔刀相助,恐怕自己已经上了贼船。
隔天,你要出门,才下电梯,又被一个人拦住了,问你要不要买价值连城的好东西。
正说呢,金石家又过来了,先呵斥那人走,但是眼角瞄到那人包里的“东西”,一怔,把人拉过去,叫他拿出来,更怔住了,眼睛直发亮。
你好奇,问:“怎么样?”
“好东西呀!”金石家小声说,“这件可是真的,而且少见。”又把你拉到角落,“您如果不要,我就要了。”
自大一点就是臭
好!故事说到这儿,想必你已经猜到结局,这观光客花了大把银子,搞不好还特地跑一趟银行提钱,买下“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
说不定还为了谢谢那位“贵人”,买下金石家摊子上的两方“鸡血石”印章。
只是,直到多年后,碰上真正的专家,才发现非但古董是假的,连鸡血石也是合成染色的。
告诉你!甚至有台湾真正的金石名家,都买了假东西回来;连画坛宗师,都买了“木版水印”的复制画回来。
为什么?
一、因为他们见猎心喜,心中一狂喜,就失了准儿。
二、因为卖的地方灯光昏暗,容易看走眼。
三、因为他们太自大,自大得认为别人不敢骗他。
四、因为他们低估了现代科技。当“魔”已经进步到十丈高的时候,他们还以为魔高一丈。
什么叫“巧夺天工”
可不是嘛!
现代科技用碳,在高温高压下制造的钻石已经百分之百等于天然钻石。
现代科技用贝壳做“心材”,外面加上由贝壳提炼出来的覆材(coating)制造的珍珠,连专家都难分辨。
现代科技用寿山石粉压制出来的石雕,能做到不但带有石材的“节理”,而且镂空、巧雕。完工之后用人工把模子的痕迹刮掉,再加几刀真的雕刻,你怎么看都不信“他们办得到”。
现代科技用天然玉石,经过化学处理,并注入高聚酯,做出来的翡翠,晶莹剔透,连宝石专家都称它为“B货”,不说是“假货”。
不信,你到玉器市场去买一条两千块钱的翡翠项链,跟那国际拍卖市场上展出的两千万块一条的比比。几乎一样颜色。
不找专家用仪器鉴定,你能随便买吗?
回家再看1
模特儿常不能演戏,
不怪她不美,只怪她太高!
今天是小袁的大日子,同事们都站在门口为他送行。
小袁先把一大包一大包搬进车子,再跳上驾驶座,在大家祝福的掌声中出发。
小袁不是去旅行,是去送信。
经过一关又一关的筛选,多少当时一起笔试录取的,都被淘汰了,只有小袁一个人“存活”下来。
未来就像今天的大太阳,无限光明!
英国邮局,这是多棒的金饭碗哪!起薪虽不高,但是全家有保险,每年有休假,还有特高的加班费。
更有一点好处——跟客户处熟了,到了圣诞节,大家都会给红包,少则五英镑,多的是五十元大钞。
正因为如此,邮局一招人,就来了一群应征者。邮局大概也就看准了这一点,在前面集训期间想尽办法整人,分信件动作慢的,淘汰!英文不够好的,淘汰!体能不够好的,淘汰!
天哪!你知道那包裹有多重吗?数量有多大吗?
局长山姆可以一大早指着半屋子的包裹,叫三个试用的新人:“十点钟之前,通通按地区分好,搬上车!”
他当这些新人是铁人哪,还是入伍受训的新兵?
他们真是像军营里,把“新人”当“新兵”整。
“照照镜子!你们这些老鸟,一个个头发白了、肚腩大了、反应慢了,还不是在做,一做几十年,你们就是会修理新人,让新人做牛做马。”每个新人都一边苦干一边骂。骂着骂着打退堂鼓,不干了。
只有小袁,咬着牙,硬挺了下来。
今天总算熬出头,可以开着邮车去递邮件了。
虽然一群老家伙在门口鼓掌欢送,但是小袁知道,他们把最穷的一区和最难走的地方全给了他。
尤其有个社区,在山坡上,非但邮车开不上去,而且路面高高低低,连小手推车都派不上用场。
但是小袁不怕,他早利用前几个周末,把那些区跑了一遍,甚至画下地图,想好“行进的路线”。
所以虽说第一天送信,小袁已经是熟路了。才出了邮局的停车场,他就加足马力,以最快速度冲向目的地。
“我就要秀给你们这些老鸟看!”小袁一边以半跑的速度在一家一家间穿梭送信,一边心想,“别以为你们给我这个辛苦差事就能把我整惨。告诉你们!我小袁可是练过中国功夫的,我不怕!而且轻松得很!”
果然,九点出门,才下午两点,小袁已经潇潇洒洒地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