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就一生的100个哲理-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暴尸在马路上。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蜗牛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原来脱离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成见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要他们每天把烛台擦亮,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上帝都没来,于是有些小孩就不再擦拭那烛台。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只有一个烛台是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的,那是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烛台,因为上帝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
原来当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只小猪,向神请求做他的门徒,神欣然答应。刚好有一头小牛由泥沼里爬出来,浑身都是泥泞,神对小猪说:“去帮他洗洗身子吧!”小猪讶异的答道:“我是神的门徒,怎么能去侍候那脏兮兮的小牛呢!”神说:“你不去侍候别人,别人怎会知道,你是我的门徒呢!”
原来要得到别人尊敬很简单,只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拥有少一点就可以了。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早上醒来,光彩在脸上,充满笑容地迎接未来。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杆地活在当下。到了晚上,光彩在脚上,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
人生箴言:
原来人生也很简单,只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拥有了生命的光彩。
修身养性篇6。对必然之事,且轻快地加以承受
在纽约市中心办公大楼里有一个开货梯的人,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左手齐腕被砍断了。一天,有人问他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引线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家15世纪的老教堂,在它的废墟上留有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
因此,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这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惟有学习坦然面对失败和痛苦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让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困境、失败、障碍、疾病与痛苦都转变成创造成功、奇迹与完美的力量。
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我们对周遭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受。必要的时候,我们都能忍受得住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也许以为自己办不到,但我们内在的力量却坚强得惊人,只要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但这并不是说,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应该极力忍耐接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不论哪一种情况,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普通常识告诉我们,当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我们的理智,就请不要再“左顾右盼,无事自忧”了。
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能利用这些情感和精力去创造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者中间选择其一,你可以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暴风雨,弯下自己的身子,你也可以自不量力地去抵抗而被摧折。能在一切环境中保持宁静心态的人,都具有高贵的品格修养。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心理上的抗干扰能力,冷静地应对世间的千变万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台”就是宁静的心灵。
贤明的唐尧担任部落首领几十年,人老了想找个接班人。于是,聪明贤能的虞舜成为被考核的对象。虞舜有个后母所生的弟弟像,几次挑唆父亲和后母加害虞舜,虞舜一点不记仇,仍然孝顺父亲,爱护弟弟。虞舜和气谦让,人们乐意与他和睦相处,他居住的地方也由偏僻的乡村变成了热闹的城镇。唐尧赏给虞舜一架名贵的琴、许多衣料,又为虞舜修建了粮仓。像看见舜家富裕了,十分妒忌,多次想加害他,虞舜仍然和原来一样对弟弟十分友好。唐尧经过考察认为虞舜品德高尚,又有才能,便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虞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
虞舜能够坦然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面对任何人对自己的态度,保持自己的真诚与善良,也正是因为他做到了这些,才获得了人们的爱戴和至上的权力。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便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着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袋子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竟,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的假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捡了他钱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真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是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足可以解决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感激。”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
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人生箴言:
“对必然之事,且轻快地加以承受。”这句话从耶稣诞生前399年就流传开去了。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今天的你比以往更需要这句话。
修身养性篇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和朋友谈起了自己看问题视野的变化。
由于小学成绩优秀,他考上了县城的中学。他发现自己再不能像在小学时那样稳拿第一了,于是产生了嫉妒:比自己好的同学原来都有六棱好铅笔,自己却没有,天道不公啊!经过几年的苦读,他居然又成为县中学的第一了。而他又觉得:人与人之间还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自己没有好钢笔呢?
中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北京的某所大学,可好景不长,他的学习成绩连中等也保不住了。看到城里的同学是好铅笔成堆,好钢笔成把,早上蛋糕牛奶,晚上香茶水果,想想自己,早上一个窝头还舍不得吃完,还要给晚上留一半。“合理”又从何谈起呢?
5年后,他留学到美国,亲眼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所有的嫉妒、自卑、怨恨却忽然一扫而光了。原来自己选取的比较标准发生了变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学、同事和邻居,而是整个世界。
有的人在蜗牛角上打架,有的人携手在太空漫步。坐井观天的争斗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固步自封。当你转换一个视角再看问题时,你有可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自己得瞧得起自己,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认为反而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生活中如此,工作上也一样,只要好好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和不平坦的路程的时候,我们却常常把自身贬低。
王亮原来在某公司的营销部当经理。一天他突然接到人事部门的调令,调他去供应部当经理。在公司,供应部的地位哪里比得上营销部呢?王亮心想如此一调,不就是明摆着对自己不满意嘛,看来前途不妙。以前王亮从事销售工作,整天往外跑,很合乎他的个性,如今,要他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搞物资调动,和那些器材报表打交道,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开始的时候,王亮一直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后来他自己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以前
对自己信心十足,当上了供应部经理后就没有了呢?他思之再三,突然醒悟过来:“这是因为我自己的期待值无形中随着部门的调动而降低了,我失去了自我上进的动力。”于是,他开始把精力投入新的工作,慢慢地发现供应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供应部对整个公司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大家平时把它忽略了而已。王亮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意义”,
一改以往消极拖沓的作风,变得充满自信,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他的积极态度也感染了下属。
由于他出色的工作成绩,供应部获得总公司颁发的两次特别奖金。不久,王亮收到一张人事调令,他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积极心态,而不要一味地在自己的消极意志中沉寂下去。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不可能完全如意地挑选那些又重要又体面的工作,很可能要被动地接受一些工作安排。这时候要心中清楚:不要让自己降低标准去适应工作,而应按自己的才华提升工作标准,不要干削足适履的傻事。
和谐难得,和谐又从何而来。往往是我们以一种好的心态去待人接物,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和谐便至。我们更应好好珍惜这难得的和谐。
战国时代,在长城外住了一位老翁。有一天,老翁家里养的一匹马无缘无故走失了。在塞外,马是负重的主要工具,所以,邻居都来安慰他,这位老翁却很不在乎地说:“这件事未必不是福气!”过了几个月,走失的那匹马居然带了一匹胡人的骏马回家,这真正是赚了,邻居都来庆贺。这位老翁却说:“这未必不是祸!”几个月后,老翁的儿子骑这匹胡马摔断了大腿骨,邻居们佩服老翁的料事如神之余也赶来慰问,而这位老翁却毫不在意地说:“这倒未必不是福!”事隔半年,胡人入侵,壮丁统统被征调当兵,战死沙场者十之八九,
而老翁的儿子却因为摔断了一条腿免役而保住一命。
塞上老翁这种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产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的典型。这种平常心带来了生活中的和谐,宽容心不也是如此吗?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遇到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这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是不要因为小挫折而灰心丧气,最后影响了你的人生脚步。
人生箴言:
历览古今,抱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要想事业成功,似乎仍需更多。
修身养性篇8。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
有一次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梅南·罗吉斯在谈到如何获得快乐时说:“我一直试着遵照一个小的忠告去做,这是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裘利亚斯·罗山渥告诉我的。他说:‘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
这是聪明人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傻子会发现生命给他的只是一个柠檬,他就会自暴自弃地说:“我垮了。这就是命运。我连一点机会也没有。”然后他就开始诅咒这个世界,让自己沉溺在自怜自悯之中。可是当聪明人拿到一个柠檬的时候,他就会说:“从这件不幸的事情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呢?我怎样才能改善我的情况,怎样才能把这个柠檬做成一杯柠檬水呢?”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佛瑞德·安德尔说,人类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把负变为正的力量”。当一位快乐的农夫买下一片农场时,却觉得非常沮丧。因为那块地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能生存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但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他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他开始做响尾蛇肉罐头。不久,他的生意就做得非常了。
这个村子现在已改名为响尾蛇村,是为了纪念这位把有毒的柠檬做成了甜美柠檬水的先生。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把这句话又重说了一遍:“快乐大部分并不是享受,而是胜利。”
不错,这种胜利来自于一种成就感,一种得意,也来自于我们能把柠檬做成柠檬水。
我们愈研究那些有成就者的事业,就愈加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开始的时候有一些阻碍他们前进的缺陷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从而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一些残疾人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
不错,也许弥尔顿就是因为瞎了眼,才写出惊世的诗篇,而贝多芬可能正是因为聋了,才谱出不朽的曲子。
“如果我不是有这样的残疾,我也许不会做到我所完成的这么多工作。”达尔文坦白承认他的残疾对他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有一次,世界最有名的小提琴家欧利·布尔在巴黎举行一次音乐会,他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断了。令人惊讶的是欧利·布尔居然用另外的那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这就是生活,”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说,“如果你的A弦断了,就在其他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这不仅是生活,这比生活更可贵——这是一次生命上的胜利。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我们应该把只有一条腿的威廉·波里索的这句话刻在铜牌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作资本。任何傻子都会这样做,但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之间的根本区别。”
所以,当命运交给我们一个柠檬的时候,让我们试着去做一杯柠檬水。
人生箴言:
用肯定的思想替代否定的思想,能有效阻止你为那些已经过去和已经完成的事情的忧虑,而且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修身养性篇9。小不忍则乱大谋
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关键,而如何保持好自己的情绪才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情绪是一种很滑溜的东西,有时滑溜得让人捉摸不到,但是,不管怎么滑溜,你都要想办法将它捏得紧紧的。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地生存。
有许多人能把情绪收放自如,这个时候,情绪已不仅是一种感情上的表达,而且成了攻防中使用的武器。有时候,掌控不住情绪,不管三七二十一发泄一通,结果搞得场面十分难堪。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这种擦枪走火的状况。但是,聪明人有将不良的情绪马上收回来的本事。
自古以来,评价人的标准,只要看一个人的涵养和行事的风格,就知是否可以成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将之风,因此要成为人上人,除了常识与能力之外,全视其能否将情绪操控得当。一个人的涵养来源于他的修养,有修养之人都懂得控制情绪。遇事不能冷静,并且以某种极端手段处之的人,决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情绪处理得好,可以将阻力化为助力,帮你解危化险、政通人和。情绪若处理得不好,便容易失去控制,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举止,轻则误事受挫,重则违法乱纪。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控制好情绪需要理性的克制,需要雅量。雅量,将使你面对攻击者保有最完美的自尊和最充分的人格主动权;雅量,还将最终迫使攻击者情愿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地位。
克制,乃为人的一大智慧,它有助于人们在攀登理想境界的征途中,消除情感世界不可避免的潜在危机。因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开拓者来说,它既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又是取得更大成功的起点。假如李渊当初听了隋炀帝的话,怒火中烧马上与之理论或采取兵变,很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而失败。一旦失败,则永无机会从头再来了。
人生箴言:
我们这里讲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
修身养性篇10。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