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是与非 得与失-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心,费尽心力谋到了一份生产主管的职位,可是没做多久他就因管理不善而引    
    咎辞职。之后,阿光又做过公司的会计、餐厅经理等职位,终因各种原因被迫离职跳槽。去年底,阿光痛定思痛,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不再盲目追逐高薪或舒适的职位,而是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凭借自己的中文系本科学历和深    
    厚的文字功底,他应聘到一家刊物做了文字编辑。这份工作相比以前的职位,虽然薪水不高,工作量也大,但阿光却做得非常开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几个月下来,他就以自己突出的能力和表现令领导刮目相看,器重有加。     
    总结自己频繁寻找工作的经验教训,阿光深有体会地说:“盲目追逐高薪、舒适的工作,让我吃尽了苦头,走了不少弯路,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应结合自身条件,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选择相应的事来做。用广州人的话来说:‘找工    
    作如找妻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实际上,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的部分表现。而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了解    
    了这个人。    
    如果一个人轻视他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无奈地应付了事,那么他决不会尊敬自己。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工作辛苦、烦闷,那么他的工作决不会做好,这一工作也无法发挥他内在的特长。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    
    自己的工作看成创造事业的要素,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用一种忧郁的心境去体味人生,去看待人生,那人生便会成为一种折磨,一种煎熬。人生总会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我们与其悲观地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挣扎,不如把它当作一场持久的斗争,是我们追求人生幸福必需经历的    
    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斗争中,我们无疑会经历许多的挫折,许多的失败,许多的失落,但我们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南非某职业健康协会曾对1500多名经理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那些工作非常繁重但却能够坚持“找乐”的人,承受工作压力的耐性和韧性,往往比那些不快乐的同事要强,心理患病的几率也低得    
    多。    
    人自始至终都在成长,而成长则是一个不断地绝处逢生和柳暗花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快乐便是一种能量,一种奇异的能量。我们获得了这种能量,我们就能容忍人生的不尽完美,并乐于为改变现状而作出不懈的努力;拥有了快    
    乐的能量,我们便不再惧怕自己的幼稚和肤浅,便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接踵而至的挫折和失落。    
    汉德·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位神父。那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我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莱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    
    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他如痴如醉,用他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来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    
    黑人的话让神父又想起5年前他主持过的一次临终忏悔。那是位富翁,住在里士本区,他的忏悔竟然和这位黑人流浪汉差不多。他对神父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    
    白天的经历和对那位富翁的回忆,让泰莱神父陷入思索。当晚,他给报社去了一封信。信里写道:“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不会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许做到两条就够了:第一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条,想办法从中赚到钱    
    。”    
    后来,泰莱神父的这两条生活信条,被许多美国人信奉——的确,人生如此,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仿佛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考虑快乐的问题,我们以为挣钱是快乐的,其实错了。我们一天天地去挣钱,可能挣到了许多钱,我们用它购买了房子、车子,用它去购物、去吃喝,但我们却不一定生活得快乐。因    
    为有比挣钱更快乐的事情,那就是去经历、去感受一种丰富的人生。这才是快乐的真谛。    
    


事业篇7、成功路上处处有风景

    现代人的生活喧嚣而忙碌,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变得只重视事情的最终结果,而往往忽视好好享受与体味人生丰富的过程。这就像烧开水,许多人不想烧前面的99℃,只想烧最后l℃。人们不想爬山,只想一步到达顶点。于是,他们的人生越来越像是一个被他们在匆忙中咽下的三明治,细细去品味美味浓汤的感觉,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了。    
    结果呢?第一,快乐很浅,快乐的深度和支付的痛苦深度是相称的;第二,快乐短暂,一到顶点,就会跌落。有位哲人说得好:“有的草木不开花,也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生也能不待美的花盛开便结出果实。但这有负于等待着开放    
    的花蕾,使它遗憾地失去了一次显芳的机会。所以,只有花也美,果也好,才构成完满的幸福。”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两人终于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实在太遥远。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到,真叫人伤心。”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有时候,美好的风景其实就在离你很近的地方,但是因为你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地方,结果对身边的风景视而不见。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非常高,总是实现不了,于是越来越灰心,最终连目标也没有了。有时候,只需要降低一    
    点点,生活就会好很多。    
    智慧的哲人教导我们在追寻遥远的人生目标时,不要忘记欣赏旅途上的风景。    
    


事业篇8、你无须感谢或抱怨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哀叹自己不得志,实际上,这都是对人生美好机遇不能把握的伤感,特别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还未有所作为,这种感受,就会更加深刻。所以,人生机遇十分重要,不积极抓住,让它从身边溜过去了,就会留下终身的遗憾。    
    开启命运之门的钥匙有时候并没掌握在上帝手里,而恰恰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其实就是在踢一场足球,那白色的球门便是一种永恒的诱惑,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去争抢,去冲撞,去射门,摔倒了要爬起来,受伤了得咬紧牙关…    
    …赢球的疯狂,输球的痛苦,平球的遗憾,这就是竞争!    
    竞争意味着求新,意味着突破,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发展。自然界发展的历史就是“物竞天择”淘汰的历史;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百舸争流”竞争的历史。竞争与风险同在。竞争就好比大海中弄潮的小舟,可以被推上波峰,也可以被抛下浪谷;可以让你随浪花一起开得璀璨,也可能让你随泡沫一同跌得粉碎。    
    有这样一则故事,颇令人深思。    
    公司要裁员,名单公布下来,有办公室的小灿和小燕,公司规定她们在一个月之后离岗。那天,大伙儿看她俩都小心翼翼,更不敢和她们多说一句话。因为,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这事摊到谁身上都难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小灿的情绪仍很激动,谁跟她说话,她都像灌了一肚子火药似的,逮着谁就向谁开火。裁员名单是老总定的,跟其他人没关系,甚至跟办公室主任都没关系。小灿也知道这点,可心里憋气得很,又不敢找老总去发泄,只好找杯子、文件夹、抽屉撒气。“砰砰”、“咚咚”,大伙儿的心被她提上来又摔下去,空气都快凝固了。人之将走,其行也哀,谁忍心去责备她呢?    
    小灿仍旧不能出气,又去找主任诉冤,找同事哭诉。“凭什么把我裁掉?我干得好好的……”眼珠一转,滚下泪来。    
    旁边的人心里酸酸的,恨不得一时冲动让自己替下小灿。自然,办公室订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原来属于小灿做的,现在她根本就不再过问。    
    小灿原来很讨人喜欢,这时候,她人未走,大家却有点讨厌她了。    
    小燕也很讨人喜欢。同事们早已习惯了这样对她:“小燕,把这个打一下,快点儿!”“小燕,快把这个传出去!”    
    小燕总是连声“答应”,手指像她的舌头一样灵巧。    
    裁员名单公布后,小燕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上班也无精打采,可打开电脑,拉开键盘,她就和以往一样地干开了。小燕见大伙儿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她说: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了,反正这样    
    了,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以后想干恐怕都没机会了。小燕心里渐渐平静了,仍然勤劳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岗位上。    
    一个月满,小灿如期下岗,而小燕却被从裁员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主任当众传达了老总的话:“小燕的岗位,谁也无可替代;小燕这样的员工,公司永远不会嫌多。”    
    怨天尤人的愤怒情绪,只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把解决问题的机会再次错过。你流连于小溪边的惬意,也就是满足了自己的平庸;你欣赏到了山峰突兀的险峻,也就有机会了解到自己的卓绝。勇于进取是一种魄力,勇于面对失败也是一种魄力;聪明的人懂得在失败后总结教训,愚蠢的人则牢牢守住自己永远的失败。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星光。面对同样的遭遇,前者持一种悲观失望的灰色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红色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星光万点    
    、一片光明。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这说明,成功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面对失败,面对不如意,我们何必抱残守缺,假如舍弃,我们还是很有希望把人生的风景翻到更美好的一页的。也就是说,只有超越无法回避的过去,你才能获得生机勃勃的春天。正视那些因为无知而留在履历上的斑点,正视划过心    
    灵天空的阴影,让那段不光彩的灰色经历,成为一根插过神经的芒刺,成为知耻而后勇的不竭动力,这远比忘记它,或逃避它要好得多。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    
    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具备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先不要说生活怎样对待你,而是应该问一问,你怎    
    样对待生活。    
    如果你对自己很有把握,充满了自信,就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任何事情。患得患失以及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则会影响到你的心态,进而影响你成功的能力。然而,在个人奋斗的历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心    
    态,我们就容易犯各种错误。    
    


事业篇9、做事别忘做人

    如果你跳过槽,换过几份工作,应该会有这样的感慨:做事容易,做人难。有时候,要完成工作并不是难事,可是就觉得不对劲,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与同事相处是有学问的。     
    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大家心情愉快,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决定团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从时间上看,同事就如同家人,甚至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长,彼此之间还有无所不在的竞争,所以,有摩擦是难免的。在相处的    
    问题上,尽量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多照顾别人的感情、情绪,真正地了解和体谅,发自内心地关怀,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了。    
    一位白领讲述的亲身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200多名员工将裁减45%。太残酷了。更残酷的是,我和卫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卫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度过了多少疲劳但却兴奋的不眠之夜。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稿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卫是两枚相依互动的齿轮啊!     
    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他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较容易决定,惟有我和卫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且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板决定亲自考核我们,并安排一次留岗竞争。     
    原本兄弟般的感情,忽然变得尴尬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早晨走进办公室,卫已经在那等了。他苦笑了一下,没作声。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气氛相当压抑。这熟悉的电脑、熟悉的桌椅乃至熟悉的人竟然变得如此陌生!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老板作开场白:“并非公司有意拆散你们两个人,实在是迫不得已啊!”说着,将两份同样的试题分给我和卫。一个小时的紧张答题,我和卫几乎同时交出答卷。老板和主任对照图纸研究了好长时间,似乎十分为难。主任小心地说:“这两个兄弟跟我多年,老板,我是一个也舍不得啊!”老板抬眼瞅瞅他,犹豫半晌,缓缓地说:“这样吧,由他们相互评价对方,再做决定。”然后,将我的设计图纸给了卫,而卫的给我,又说:“满分为10分,另外各自写出对对方作品的书面评语。”     
    原本痛苦的我,越发陷入“绝境”!老板简直将我们推入了古罗马斗兽场!    
    凝视着卫的图纸,我久久不能平静。他的思维和技法才华横溢,其中有我熟悉的味道,否定他,就等于否定我自己!多年在一起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已相互渗透得很深很深……还想什么呢?我轻松地在卫的图纸上打了个9分。    
    当我发现卫也给了我9分时,我流泪了。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老板很动情,拉住我们的手说:“在这个关头,你们用各自的心灵选择了对手,请原谅我刚才的冷酷,也请允许我邀请你们永远留在公司,因为,你们是两个人,却拧成    
    了一股绳。公司永远需要这种力量,它无坚不摧!”    
    


事业篇10、在错误中成长

    当流行偶像麦当娜被问及其成功的秘诀时,她的答案简洁而精辟:“我犯了许多错误,但也从中学会了许多。”这位超级明星的成功秘诀其实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吃一堑,长一智。而恰恰是在越来越艰辛、越来越复杂、节奏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中,这一古老的道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被冠以“瑕疵文化”的新概念。    
    犯了错误以后,有三种糟糕的态度是一定要避免的:掩饰错误——错误总会在某个时刻无法避免地暴露出来,而且比当初更加严重;把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这种做法迟早会被人看穿;对错误过于耿耿于怀——自我批评当然是    
    好的,但保持自信也非常重要。“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职员们已经对他们的工作作出了思考。”一位公司经理说,“只有当他们犯一些常识上的错误或工作偷懒时,我才会大发雷霆。”    
    有一个渔民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    
    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网。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也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    
    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成大器。”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历经磨练,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只有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只有经历了失败的考验,才有做人的成熟。只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变得成熟。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着有光的一方,瓶口敞开。但见蜜蜂们向着光亮处不断飞动,不断撞在瓶壁上。最后当它们明白自己永远都飞不出这个瓶底时,就不愿再浪    
    费力气,它们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    
    威克教授倒出蜜蜂,把瓶子按原样放好,再放入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很简单,苍蝇们并不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飞行,它们会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刻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    
    多次碰壁,但它们最终会从瓶口飞出。它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于是威克教授总结出一个观点: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要高明得多。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再改变、再尝试……直到成功。有的人成功了,只因为他比我们犯的错误、遭受的失败更多。    
    橡皮擦、涂改液的发明是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让你在不慎犯了错之后,有机会再重新来过。    
    犯错后想掩饰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难免有这种心态,但是不要老是用“推诿责任是人性的弱点”为借口宽容自己。    
    勇于承担错误是成功的前提之一,即使所犯的错误微不足道,但逃避的心态也会让你因整天担心而心力交瘁,而且永远不可能从错误中学习经验,获得成长。更可怕的是,如果正巧被坏心眼的同事发觉了,可能就会成为你获得成功的障碍。     
    有些人不懂得这一道理,特别是那些喜欢抱怨的人,总以为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于是当工作上出现一些失误的时候,他们就只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