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清秘史-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两位太太常常进王府去,那王妃钮钴禄氏,也和这两位太太十分亲热,有时王妃也到年陈两家去游玩。那年家有一位姨太太,名叫小萍,长得十分美貌,性情也和顺,王妃也甚爱她。回去对雍王说了,雍王便记在心里。一日见着年大将军,故意问起小萍,又说了许多羡慕的话年大将军倒也心灵慷慨,回到家里,便把小萍送进雍王府来,伺候王爷。这一来,雍王把个年大将军感激到十二分。你想好好的一个美人儿,年大将军如何肯轻轻地送与别人,这里却有一个缘故。原来年大将军,最不喜欢的是美人儿。说她是好看不中吃的。年大将军身材魁伟,每天非有五六个粗蛮的村妇服侍他,不能安睡。因此那班美貌佳人,只可作画中娇宠。那天听见雍王提及小萍,索性做一个人情,把她送去。雍王得了小萍,非常宠爱。这时钮钴禄氏肚子里有孕,便由得雍王去服侍这位新宠。雍王年纪也不小了,膝下却没有一个儿子,在钮钴禄氏也很想生一个儿子。恰巧陈阁老的太太,和她同时受孕,两人见面,常常说着笑话,咱俩倘然各生一个孩儿,便不必说,倘然养下一男一女来,便给他配成夫妻。陈太太听了这个话,忙说不敢当。咱们是草野贱种,如何配得上天皇贵胄。这也不过是她女太太们说着玩罢了。谁知听者无心,言者有意,当日陈太太告辞出府,便有一个值上房的妈妈,见左右无人,悄悄地对妃子说道:“俺王爷不是常常怨恨着娘娘不养一个男孩儿吗,娘娘也因为自己不曾养得一男半女,所以王爷在外面招花惹草,也不便去干预他。如今老身倒有一计,此番娘娘倘然养下一个男孩儿来,自然说得嘴响,倘然养下一个女孩子,只要如此如此,便也不妨事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妃子听了她这个计策,连连点头称是。这且不去说他。却说雍郡王因要谋夺太子,结交许多大臣,就中如张廷玉、张英、陈世倌、年羹尧、隆科多等,都是他的死党。每日退出朝来,统聚集在雍王府里,商议机密大事。后来陈世倌一连三天不曾到王府,把个雍王闹急了。因为陈世倌官居阁老,手握大权,国家大政,都要和他商量。到第四天进府,雍王问他家中有什么要事,陈世倌笑说道:“不瞒诸位,下官虚度五十岁,膝下犹虚,前天内人分娩,托王爷洪福,居然养下一个男孩儿来,因此在家料理,担搁了此间公事。”
众人听了,齐向阁老贺喜。接着又商量大事。年羹尧说道:“昨天接到边报,噶尔丹部兵马,已到乌搂穆秦地方。皇上意思,要打发裕亲王和太子带兵去抵敌。此番太子出关,又是我们的绝好机会,切不可错过。”
接着又商定了几件大计,各自退去。雍王退进内室,王妃出来迎接。雍王看她捧着一个大肚子,便想起陈世倌生了一个男孩儿的事,当下对王妃说了。王妃心中不觉着急,不知肚子里的将来到底是男是女,向管事妈妈看了一眼,那妈妈也点头会意,隔了三天,王妃也分娩了,王爷忙着人进去问是男是女,里面报出来说道:“恭吉王爷,添了一位小王爷。”
雍王顿时欢喜得眉开眼笑。接着文武官员纷纷前来道贺。到了三朝,府中摆下筵宴,一连热闹了七八天。便是那班官太太也一齐到王妃跟前请安贺喜。王妃和陈世倌的太太,平日最说得投机,如今陈太太生产在月中,不能到王府来,王妃也日日记念着她。好容易望到满月,陈太太又害病不能出门,把个王妃急得没法,自己满月以后,便亲自到阁老府中探望,陈太太把小孩儿抱出来,王妃看他面貌饱满,皮肉白净,抱过怀里,只是唤宝贝。王妃和陈太太商量,要把这小孩子抱进府去,给王爷和姬妾们见见。陈太太心中极不愿意,但碍着王妃的面子,只得答应下来。把小孩子打扮一番,又唤自己的乳母抱着,跟着王妃进府去。那乳母抱着孩子,走到内院里,便有王府妈妈出来,抱进上屋去,吩咐乳母在下屋子守候。许多侍女,陪着这乳母问长问短,又拿出菜来劝她吃喝,直混到天色靠晚,乳母吃的醉醺醺了,只见府里的妈妈,把小孩子抱出来,脸上罩着方绣双龙的黄绸子,乳母上来接过怀里,一手要去揭那方绸子,那妈妈忙拦住说,小官官已经睡熟了,快抱回去吧。接着一个侍女,捧出一只小箱子来,另外有一封银子,说是赏乳母的。那小箱子都是王爷和娘娘见面礼儿。乳母得了银子,满心欢喜,匆匆上车回去。到得家里,陈太太见小孩子睡熟了,忙抱去轻轻地放在床上。打开那小箱子一看,陈太太不觉吃了一惊:里面有圆眼似的珍珠十二粒,金刚石六粒,琥珀、猫儿眼、白玉、戒指、珠钏、和宝石环,都是大内极贵重的宝物。最奇怪的,有一只玻璃翠的簪子,和羊脂白玉簪子,珠子翡翠宝石的耳环,也有二三十副。这封见面礼儿,至少也值得一百万两银子。陈太太看了笑道:“这王妃把我们哥儿当作姐儿看了,怎么赏起簪子和耳环子来呢。难道叫俺们哥儿,梳者旗头穿着耳朵不成。”
那乳母接着说道:“亏王妃想得仔细,这簪儿环儿,大概留着给俺哥儿长大起来娶媳妇用的。”
两人正说着,那小孩子在床上哇的哭醒。乳母忙床前去抱时,只听得她嘴里啊唷连声陈太太也走来看,由不得连声嚷着奇怪,接着又顿足大哭嚷道:“俺的哥儿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一声喊,顿时哄动了合府的人,都到上房里来探问。陈老阁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匆匆踏进房门,见他夫人满面淌着泪,嚷道:“我好好一个哥儿,到王府里去了一趟,怎么变成姐儿了。”
陈老阁听了,心中便已明白。忙摇着手说,莫声张,一面叫屋子里的人一齐出去关上房门,把乳母唤到近身旁,低低地盘问她。那乳母一面拭着泪,一面把如何到王府去如何一个妈妈把哥儿抱进去,如何直到靠晚送出来,如何不许她揭那方罩脸的绸子。回家来如何哥儿变变了姐儿的话统统说了。陈阁老听了,更加明了。便对乳娘说道:“哥儿姐儿你莫管,你住在俺家中好好地乳着孩子,到王府去的事,以后不许提起一个字,倘然再有闲言闲语,俺先取了你的性命。”
喝一声退出,陈阁老便对他夫人说道:“这明明是王妃养了一个小公主,只因她一向瞒着王爷,说是养了男孩子,如今把俺孩子带进府去,趁此掉换一个,俺们如今非但不能向王妃去要回来,并且不能声张,倘然一露风声,俺孩子的性命,固然不保,便是俺一家人的性命,都要不保了。好太太,千万莫再提起了,俺们命中有子终是有子的,你既养过一个哥儿,也许养第二个哥儿呢。”
陈太太吃她丈夫劝戒,便也明白。从此以后,陈家上下绝口不谈此事,看看到了第二个满月,王妃才把孩子抱出来,给雍王爷见面。雍王看他白净肥胖,又是妃子钮钴禄氏所生的,便十分宠爱。看官须记着,这是陈阁老的嫡亲儿子,也便是将来的高宗皇帝。这时陈世倌深怕事体败露,拖累自己,便一再上书,求皇上放归田里。正是:解甲归来辞俗累知机一去乐余生欲知陈阁老辞官情形如何,且听下回争解。
第三十回 圣祖殡天变更遗诏 雍王即位残害同胞
却说陈世倌一再乞休,康熙帝挽留不住,便准了他的奏,放他回去。只是雍郡王失了一个亲信的人,心中闷闷不乐。亏得张廷玉鄂尔泰两人,竭力帮助他。这时诸皇子中,有一半是雍王的心腹,其余都是各立门户,暗中谋夺太子。他们却不练习什么本领,又不结识朝中大臣,只打通几个内监,勾结那班妃嫔,天天在皇帝耳根边,说了许多太子的坏话后来越说越凶,竟说太子有时进宫来调戏妃嫔,甚且暗结死党,谋弑皇上,这种凶险的话任你是铁石人,听了也要动气。况且说话的几位妃嫔,都是最得皇帝宠爱的,焉有不信的道理。接着,又有告太子的状纸如雪片飞来,有的告他欺凌宗室,有的告他扰害百姓,有的告他擅劫贡物,有的告他扰乱宫廷,有的告他谋弑父皇。皇帝看了,心中说不出的恼恨,便下旨把太子废去,幽囚起来。一面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改立太子。那班大臣,平日受了诸位皇子的好处,各人帮着自己的主人,因此商议好几天,还不曾决定。皇帝便和皇后商量究竟立谁妥当。皇后说,皇十四子胤,生性慈厚,堪为储君。这句话,却深合上意。但十四子年纪尚小,倘然把圣旨宣布出去,又怕被人谋害。皇帝想到这里,便想起鄂尔泰、张廷玉两个人来。皇后也说这两人,是朝廷的忠臣,可以信托。当下把他两人宣召进宫,商量立十四皇子为太子的事体。那鄂尔泰便想出一个主意来说道:“请陛下亲笔写下传位的诏书,悄悄地去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的后面,待陛下万年之后,由顾命大臣把诏书取下来宣读。那时诸位皇子,见是陛下的亲笔,也没话可说了。”
皇帝听了连称妙妙,又想起国舅隆科多,立刻把他召进宫来,一面亲自写下诏书道:胤染有狂疾,早经废黜。虽承大宾,联晏驾后,传位十四皇子。尔隆科多身为元舅鄂尔泰、张廷玉受朕特达之知,可合心辅助嗣皇帝。以臻上理,勿得辜因溺职,有负朕意钦此。这三位大臣受了皇帝的顾命,把诏书捧去,悄悄地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后面。然后各自散去。到了夜深时候,隆科多悄悄地进雍王府去,到了一间密室里,只见大学士张廷玉、辉鄂尔泰都在那里,还有几位国师和一班剑客。停了一会,雍王走进密室来,大家低声悄语地商量,直到天明才散。且说康熙帝看看八方无事,四海升平,自己又年将七旬,明知风烛草霜,衰年易过,索性开一个盛会,凡满汉在职官员,及告老还乡得罪被遣的旧吏,年纪在六十五以上的,统统召入乾清宫赐宴。这时候是康熙六十一年春间,天气晴和,不寒不暖,一班老头儿,围坐两旁,差不多有一千个。围住这个老皇帝,饮起酒来。皇帝又特别加恩,叫他们不要拘谨,大众奉谕,开怀畅饮。这场盛宴,叫做千叟宴,皇帝也非常得意。无奈盛筵不再,好景难留,到了冬间,大学士九卿等,方拟次年万寿,预备大庆典礼,谁知皇帝竟生起病来这回的病,非同小可,竟是浑身火热,气急异常。皇帝吩咐移驾到畅春园的离宫里去养病雍郡王胤祯也赶到畅春园叩请圣安。无奈皇帝病势十分沉重,心中烦躁,不愿见家人骨肉胤祯只得退出房外,在隔室悄悄地打探消息。这时在皇帝跟前的,除几个亲近内监和宫女以外,只有国舅隆科多,将军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三位大臣。终日陪看御医,料理方药。这三位大臣,原和雍王打成一片的,自不必说,就是那太监宫女,平日也得了雍王的好处,凡是皇帝一举一动,都悄悄地去报告雍王又和隆科多等商量,假造皇帝的旨意,说病中怕烦,所有家人骨肉,一概不许进园。可怜那些妃嫔郡王公主亲贵,一齐都挡住在园门外,就是皇后也只得在园门口叩问圣安。皇帝自己知道不中用了,忙吩咐隆科多,把十四皇子召来。那隆科多早已和雍王预先定下计策,奉了皇帝命令,出来把雍王唤进屋去,自己却走出园来。见园门外挤满了许多皇子妃嫔,也便故意大声喊道:“皇上有旨,诸皇子到园,不必进内,单召四皇子见驾。”
说罢,唤亲随的拉过自己马来,嘴里说找皇四子去,快马加鞭也似地跑进宫门,走到正大光明殿上,命心腹太监,悄悄地从匾额后面,拿出那康熙帝的诏书,提起笔来,把诏书上写着传位十四皇子的十字,轻轻加上一画一钩变成于四皇子。改好以后,依旧藏在原处,立刻出了宫门,又飞也似地回到畅春园去。这时皇帝气厥过去几回,到傍时候,稍清醒些,睁眼一看,见床前有一个人跪着,双手高高地捧住一碗参汤,口中连连唤着父皇。皇帝模模糊糊,认做十四皇子,伸手过去摸他的脸。雍王趁此机会,爬上床去,皇帝睁着眼,端详了许久,才认出不是十四皇子,乃是四皇子胤祯,不由他心头一气,只喊得一声:“你好!”
一口气转不过来,便死过去了。胤祯这时,假装做十分悲哀,嚎啕大哭。外面太监,一听得里哭声,忙抢进来,手忙脚乱,替皇帝沐浴更衣。隆科多进来,把雍郡王扶了出去。雍郡王悄悄地问道:“大事成功了吗?”
隆科多只是点点头,不作声儿。停了一会,园门外的诸王妃嫔,听说皇帝驾崩,便一齐进来。这时除胤幽废,胤胤祀监禁外,所有各皇子和六宫三院的妃嫔,都齐集御订阅前爬在地下放声举哀。哭了多时,隆科多上来劝住。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大行皇帝龙驭上殡,本大臣受先帝寄托之重,请诸位郡王快到正大光明殿去,听本大臣宣读遗诏。”
诸皇子听说父皇有遗诏,个个心中疑惑,不知道是谁继承皇位,便急急地赶到正大光明殿去候旨。停了一会,那满朝文武,都已到齐,阶下三千名御林军,排得密密层层。只见隆科多、鄂尔泰、张廷玉三人,走上殿去。殿上设着香案,三人望空行过了礼,便入匾额后面,请出遗诏来。隆科多站在当殿,高声宣读。读到传位于四皇子一句,阶下顿时起一片喧闹声。值殿大臣急忙喝住,才把那遗诏读完。这时四皇子胤祯,也一块儿跪在阶下听旨,便有全班侍卫下来,把胤祯迎上殿去。把皇帝的冠服,替他全副披挂起来,拥上宝座。殿下御林军,三呼万岁,那文武百官,一个个上来朝见,礼毕,新皇帝率领诸位郡王贝子大臣等,再回到畅春园去,设灵叩奠,遵制成服。第二日,把先皇遗休,奉迎在大内白虎殿棺殓。新皇帝下旨,改年号为雍正,推尊大行皇帝为圣祖仁皇帝。这位雍正皇帝,便是清史中著名辣手狠心的世宗。当他跪在地下,听读遗诏的时候,谁在下面喧闹,他都暗暗地看着。即位之后,便下旨革去胤、胤的爵位。说他们扰乱朝堂,犯了大不敬的罪,拿交宗人府严刑审问。那胤熬刑不过,只得招认了。说如何和胤在外结党营私,谋害胤。后来胤得了疯病,幽囚在宫里知道他是不中用了,又想法要谋害胤祯,无奈他手下人多,不能伤他分毫。而且眼看他得了后位,因此气愤不过,禁不住在朝堂喧闹。宗人府录了口供,奏明雍正皇帝。皇帝又吩咐从牢里把胤祀提出来审问胤祀见胤都招认了,无可诿卸,也直认不讳。只求皇帝开恩,饶他性命。圣旨下来,把胤祀、胤两人,打入宗人府监狱里,叫胤祀做阿其那,是猪的意思。叫胤做塞思黑,是狗的意思。第二天,又提胤出来审问。这胤却不是寻常郡王可比,他是少林寺的嫡派弟子,学得通身本领,能飞檐走壁,铜拳铁臂,等闲三五十人,近不得他的身。雍正做郡王的时候也曾吃过他的亏,常常被他打倒在地。因此含恨在心,要报这个仇恨。谁知审问的时候,他老不开口。那府尹恼了,吩咐用刑。只见他大笑一声,一纵身飞上瓦面,去得无影无踪。那府尹只得据实奏明。皇帝也奈何他不得,忙去请喇嘛进宫,打算要用法术杀死他。那喇嘛摇着头说道:“这事谈何容易,他身边常常带着###第一世的金符。等闲符咒,近不得他的身。”
皇帝便问这金符可以夺下来吗?喇嘛说道:“平常时候,不能下手,只有候着他和女人亲近的时候,方可设法夺下来。”
皇帝当下唤来几个心腹太监,在外面设计摆布他。那胤自逃出宗人府,越法狂妄不羁。他最爱吃酒,京城里大小酒铺子,都有他的足迹。每到一处酒家,便拉着店小二同吃。东华门有一家太白楼酒店,酿得好三月白。那店小二名余三,人甚和蔼,胤和他最说得上,因此常在太白楼走动。到了酒酣耳热,便拉着余三坐下对酌。谈些村言市语,余三善伺人意,见他胸中无限愤慨,便谈些花街巷的故事,陌生桑间的艳闻,替他解愁消闷。那风流韵事,胤原是不甚讲究的。谁知今天听,把胤的心肠打活了。从此越听越听出滋味来。余三又说些风流家数,花柳秘诀,说得胤心痒难搔。正在这个当儿,那酒炉旁边,忽然出现一个娇滴滴的女孩来。斜露香肩,低垂粉颈,有时故意向着胤溜了一眼。这时胤的灵魂儿,险些被她勾摄了去,忍不住唤一声美人儿余三看见这个情景,哈哈大笑道:“相如卖酒,文君当炉。俺家三妹子,今天得贵人赏识也是她三生之幸。”
说着,便向那女孩儿招手。说道:“三妹子过来,陪贵客吃一杯何妨。”
那女孩儿笑嘻嘻地走过来,在胤肩下坐着,低着头不作一声儿。胤仔细端详,见她长眉侵鬓,星眼微斜,不觉伸手去握着她的纤指,一手送过一杯酒去。她含羞带笑的在胤手中吃干了一杯。胤连连的嚷着妙。一抬头,见那店小二余三,早已避开了。他两人便唧唧哝哝地说笑起来。正是:佳人掩袖当炉笑座客倾心握手谈欲知胤和那女孩子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建新宫塑装欢喜佛 平青海犒劳大将军
说胤和那女孩儿说笑说笑,直到夜静更深。那女孩儿悄悄的把胤的衣角一摔,站起身来便走。胤一路跟着她,到一间绣房里,罗帷宝镜,照眼销魂。那女孩儿服侍他宽衣睡下,自己也卸妆解佩,钻进绣衾,双双并睡。正在得趣时候,忽听得外面一声响亮,一个大汉跳进屋子来,伸手在衣架上先夺了胤衣襟上佩着的金符,转身,手中执着明晃晃的钢刀,向床上猛扑。胤忙把怀中的女孩儿推开,喝一声,“疾”只见他口中飞出许多金蛇,直冲那大汉。这时窗外又跳进来四五个壮士,各各手擎宝剑,围住这绣床,奋力攻打。无奈他口中金蛇来得厉害,那刀剑碰着金蛇,便毫无用处。那大汉斗了半天,见不能取胜,打一声唿哨,带着几个壮士逃走。进宫回奏,雍正帝甚为诧异。忙问国师有何办法,那国师说道“这是婆罗门的灵蛇阵。陛下放心,凡学这灵蛇阵的,必须对天立誓,不贪人间富贵。想来这胤没有叛逆的意思了。”
雍正帝还是放心不下,后来趁胤害病没有气力的时候,把他捉来,关在监牢里,用毒剑杀死。雍正帝拔去这几个眼中钉,心中才觉爽快,宫廷也渐渐安静。忽然接到边关警报,说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引诱大喇嘛察罕诺们,觑着雍正新登皇位,乘机造反。先派人去劝额尔德尼郡王、察罕丹津亲王两人,一同举兵,杀进关去。谁知他两人都不听从,当下恼了罗卜藏丹津,调动兵马,先把那郡王亲王赶进关来。两人走头无路,便缮就文书到京告急雍正帝看了文书,满肚踌躇。恰巧国舅隆科多进见,皇帝说道:“舅舅来得正好。”
说着,拿边关的告急文书,递给他看。隆科多看了,便道:“臣也为此事而来。陛下不是常常说起那年羹尧拥戴之功,不曾报么。又不是说那胤屡经战征,深得军心,是可怕么。还有陛下做郡王的时候,招纳了许多好汉,养在府里。如今大功已成,他们都仗着自己是有功的人,在京城里横行不法,实在不成事体。陛下正宜趁此边关有事,下一道谕旨,派胤做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做副将军,一班英雄好汉,都一律封他做了武官。由年羹尧带他们到青海去,免得留在京城里惹是生非。”
皇帝说道:“计虽是好,但是年羹尧辛苦一场,叫他做一个副将军,怕委屈他吧况且胤一旦做了大将军,怕越发不易制服了呢。还有那班英雄好汉,也不能永远叫他住在青海地方,他日回京,依旧是个不了。”
隆科多笑道:“陛下莫愁,臣自有作用在里面。”
接着又低低地把里面的深意说了,皇帝不觉拍案叫绝。第二天坐朝,下旨拜胤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为副将军,一面又叫鄂尔泰官着密谕去见年羹尧,吩咐他如此如此。年羹尧奉了密谕,连日搜集那班江湖好汉,保举他副将参将都司千总把兵。那班好汉一旦个个做了官,便十分欢喜。看看调齐了八万大兵,皇帝吩咐副将军带领兵马,先行启程。拔队那一天,皇帝出郊亲送。在路上足走了三个月,到四川边境,会合了四川副将岳钟琪手下的四万兵马,浩浩荡荡杀向青海去。皇帝待年羹尧出发两个月后,才放胤出京。挂了大将军帅印,带着一百个亲兵,轻装减从,赶着路程。到了四川成都,打听得年羹尧已带杀出关去。胤心中疑惑,怎么副将军不待大将军的军令擅自出兵。正气闷的时候,忽然有廷寄送到,胤忙摆设香案,恭接圣旨。一位太监宣读:“抚远大将军胤,着即免职,所有印绶,交年羹尧接收。着授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不参赞。”
胤才听罢圣旨,回过头来一看,那年羹尧也和自己并肩跪着接旨。到这时,胤已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明明是一个调虎离山计,如今自己军队,不在跟前,手中又失了兵权,便也无可奈何。憋着一肚子气,把印信交出,愤愤而去。这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