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吕汉-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军都知道他是个高手,一旦碰到这种隐秘又危险的事便想到用他。 这封信的效用果然不小,不出一日,太守舍人陈恢便代表桓齮轻车简从出城与刘邦谈判投降的条件。 桓齮的条件是,继续保持与他在秦国相等的官职和俸禄,依旧留守宛城,部下兵卒也继续归他指挥。前面都好说,刘邦同意保证桓齮同等的地位和权势,并可以继续留守宛城。只是对于最后一条,双方有所分歧,最后各退了一步,刘邦军在桓齮麾下的士卒中抽调一万人补充入西征军中,再补充数名低级将领及千名士卒进入宛城的守军中。这么做也是为了防备桓齮一旦翻脸不认人,反咬一口之时,安插在宛城的自己人至少也能通个风,报个信。 在陈恢的斡旋之下,桓齮也爽快的同意了刘邦的条件,双方握手言和。宛城遂成为刘邦西征路上第一座“和平解放”的城池。 以宛城为鉴,当大军到达丹水时,秦国的高武侯鳃、襄侯王陵也主动投降。紧接着,胡阳城、析城、郦城均不战而降,竟是顺顺利利的一路到了武关之下。 ------------------------------------- 相对于刘邦的一路顺风顺水,此刻章邯却是极度的郁闷。 他在漳水已经与项羽对峙了半年多,眼见着冬季过去是春季,春季过去又到了夏季,又到了用兵的最好时节。前次巨鹿之战的奏报早已递了上去,苏角战死、涉间自焚、王离被擒,这实在自他出兵以后最大的败仗。章邯也不掩已过,只一五一十的禀报了关于巨鹿之战的具体过程。并恳请朝廷再补充人马、粮秣及物资。 他自忖项羽在漳南已经驻扎半年有余,当初破釜沉舟的锐气早就没了,只要能绊住他的八千骑兵,项羽再强也不过是个人罢了,围个几千人过去,累也能累死他。只需咸阳能及时补充人马物粮秣,他未必便没有办法战胜项羽。 但奏报递上去数月,咸阳竟一点声息也没有,直到数日前,才终于等来了一份诏书。严斥他手拥重兵,不思为国效力,竟养盗自重,不臣之心昭然。又令他早日荡平楚军,将功补过,以洗前罪。 章邯又惊又怒,私下里贿赂了颁诏的宫人,这才知道他的那份奏报自递上去以后便一直被中丞相赵高搁置不报,直到近日巨鹿战败的流言传入咸阳,又从民间传入宫中,恰巧被秦二世恰巧听到,这才问了起来。而赵高却推托自己为内相,不能远察军情,又辩称关东群盗,不过乌合之众,为何章邯手拥重兵,竟迟迟未能荡平,可见其必有隐情,陛下还应下诏严斥才是。如此这般这般,才有了手里的这份诏书。 章邯一时忧惧不已。他原不过是个商人之后,朝中从无倚仗,虽自小便有大志,却一直只在秦廷之中担任少府这等低层次的事务官员,若非上次周文兵逼咸阳,朝中又大将可用,怎么可能轮得到他来出头露面。他自问虽然心中瞧不起那个阉人,但明面上对赵高还是恭谨的,年节的孝敬从没一次少过,但如今看来,这个权倾朝野的赵高却是成心要和他为难了。 自己的前程倒也罢了,可手下还有二十万的人马,对面还有那个杀人如麻的项羽率领的十多万楚军正虎视眈眈,他若有什么问题,岂不是将这二十万秦军送入火坑吗?辗转反侧,思量再三之后,章邯决定让副将司马欣亲赴咸阳走一趟,谒见二世,细禀将巨鹿之战的前后始末,至少也要洗清这盆泼在身上的污水才是。 于是司马欣星夜入关,赶至朝前求见二世。但二世久已不朝,一班值守卫卒知道赵高的意思,便故意推拖,哪里肯替他通报,足足晾了他三、四日。司马欣心急如焚,不得已用重金贿赂宫中之人,这才知道原来赵高虽掌朝政,却无兵权,久已有意要夺章邯之兵,即使无巨鹿之败,也会另寻个由头来收拾他,所以章邯若想在咸阳求个说法,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闻听内情,司马欣大吃一惊,惧恨之下,转身便骑马直接出了咸阳,易服自函谷关抄小路奔回巨鹿。待到赵高听得消息之时,竟已追之不及。 ------------------------------------ 司马欣从咸阳易服而逃的消息,很快就放到了我的案几之前。经过大半年的整合,如今审食其布置的情报网运转得已经相当不错。从司马欣离开咸阳,到消息送到了我的面前,其间也只不过花了两天时间。 此时,刘邦的部队在武关之下已经停了数日。 武关北依少习山,南临武关河,建筑于狭谷间的一块高地之上,关西地势平坦,但出关东行之路沿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险峻异常。所以武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 若强攻武关,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故而刘邦迟迟下不了决心,这几日一直和张良、萧何几人在附近转悠,想着有什么巧妙的法子来破掉这座著名的险关。关于打仗的事我是从来不乱掺和的,便留在营寨之中休息,同时也看看近日送来的一些消息。 看到章邯派司马欣回咸阳诉情的消息,我不禁微笑了一下,觉得这个章邯竟然有点天真的味道,难道他真的以为派司马欣去和秦二世说说清楚就会没事了?赵高的心思又岂是他能摸透的。? 记得还在那个时代,我曾经看过一部极短篇的小说,主角便是这位权倾大秦朝野的赵高。小说中将赵高描述成了一个为复国仇而不惜自残身体的人,一个不惜与敌俱亡的人。现在想来,倒也有点有趣。据那书上说道,赵高原也是赵国王族远支的后人,后来在秦赵之战中被掳掠至秦国,他便一狠心自己净了身入宫,又百般设法谋得了秦始皇的宠信。但赵高复国之念始终未泯,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祸害秦国,一个人在大秦的权力核心演出了一场精彩的无间道。 当然赵高是不是这样的人,我并不清楚。自来到这个时空以来,见了很多人,似乎都与历史的记载有些不同,真正的赵高究竟是什么样子,想必也要亲眼看看才能知道。 心中忽然一动,想到刘邦已经兵至武关,离秦朝灭亡自然已经不远了。我别的不清楚,至少还知道秦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并不是秦二世,而是子婴。 子婴…… 十多年前的那个下午,灞河边,兰池畔,弹唱着《山有扶苏》,仿佛神仙中人般的那个青年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子婴……只做了四十多天皇帝的子婴,他也命不久长了。 正自神思恍惚,忽见帐帘一掀,审食其自外走了进来,低声禀道:“小姐,秦廷来了密使,此刻正与沛公于大帐之中密谈。” 我不觉有些诧异,刘邦的军队都打到了武关,秦廷该是全力严防死守才是,怎么还会遣使与之密谈,点点头道:“知道了。”见审食其退了出去,便起身披了一件长袍,悄悄往刘邦的大帐而去。 -------------------- 推荐大家一本《美少女的魔法师》,络腮胡子出品,书号65241。
九十章 私约
今日帐外果然守卫严密得多,士卒散落得站成一个圈,将营帐围于其中。好在我随军日久,刘邦这些贴身的侍从短兵也大都知道我的身份,几名士卒正欲见礼,见我手指竖于唇前做了一个轻声的手势,便都悄悄的退了下去。 我则悄无声息的走到帐后,开始听壁角。 只听得帐中一人细声言道:“刘将军,我家丞相此番遣我等来此,可是诚心诚意想与将军合作。二世暴虐无行,我家丞相也恨之已久,不过是未得时机而已。丞相曾言道,遍观中原义师,唯有刘将军与项羽有王者之相,但项羽暴虐成性,动辄屠城,非是可托大局之人,倒是刘将军仁义为怀,大军过处秋毫无犯,是位忠厚长者,这关中之地若得将军护佑,也算是民得其主了。” 帐内静了一会儿,刘邦一直没作声。 那人又道:“武关险峻,建关以来便未曾失守一次,只怕将军也未必有把握能一鼓而克吧,未若与我家丞相联手,里应外合,两家共分关中,岂不是好。” 帐内又是一阵沉默,然后听得刘邦沉声道:“两位暂请别帐休息,此事容我再思虑一二。” 那人道:“是,还请刘将军三思。”然后是一阵细微的悉嗦之声,想是起身退了出来。我探头望去,却见是两人身影一前一后走出了刘邦的营帐。 “吕公子。”有人在身后轻轻唤了一声。我一惊,回头看去,只见宽袍大袖,丰神如玉的张良正立于我的身后,星光之下,他的目光明亮而清澈。 被人发现听壁角总觉有些尴尬,正想寻个什么借口应付过去,只听得帐内刘邦大声道:“来人,将张先生给我请来。” 张良低声笑道:“倒是巧,吕公子不妨便与在下一并进去吧。”说罢,袍袖微摆,向帐内走去,我微微迟疑了一下,也随后走进了大帐。 刘邦见张良身后跟着我,微怔了一下。但他这大半年来也渐渐习惯了我一身男装在军营里晃来晃去,便也未太在意,摆了摆手道:“子房,坐。”张良微撩袍角,在刘邦的下首跪坐下来,微笑道:“良闻适才有秦廷使者来见沛公,不知是朝中哪位大人所派?” “阉竖赵高。”刘邦叹了口气,皱眉道:“若是别人还好,偏偏是他。刚才这人自称是赵高府中门客,跟我说什么赵高久欲举兵反秦,只是一直未得机会,想与我军合作,内外接应,共图大事,嘿,简直是胡说八道。我想着赵高那厮阴狠狡诈,这回又不知是出的什么鬼主意,倒是不要上他的当才好。” 张良微笑道:“巨鹿之战后,秦廷已如风中之残烛,赵高身在二世身边,想必更清楚事已不可为,所以要急着为自己寻找后路了。” 刘邦眉锋一动,道:“子房的意思是,赵高真的有意与我们合作。” “我军已至武关之下,不管是真意假意,都与我军无害,倒不妨同他虚与伪蛇,”张良沉静地道:“若事成,我军可顺势入关,直进咸阳,到时赵高手里那点人马当然无法相抗,我军可顺势扑灭此贼。若事不成,也可乱秦人军心,有赵高那贼于后掣肘,自然于我军大有好处。” “嗯。”刘邦沉吟了片刻,点点头道:“子房此言有理。”却又道:“不过我还是担心其中有什么诡诈之处。” 张良微笑道:“既是谈合作,自然是要有条件。如果我们的条件是要赵高杀了秦二世。那么他既已弑君谋位,就算有什么阴谋,最后自己也脱身不得。若是他不肯,那么显见其中有诈,大家也不必谈下去了。” “子房这话说得好。”刘邦一拍大腿,终于面露喜色,道:“待明日我便以此去试那二人。” “夫君,吕稚愚见,此次与赵高约分关中还当私密些为好,”我跪坐一旁听了良久,见他二人的谈话已告一段落,便轻声道:“毕竟赵高其人罪大恶极,天下之人皆恨之入骨,若知夫君与其定有私约……”我顿了顿,不再说下去,心时也知道以刘邦和张良的智慧也不必我再说下去,便知其中的意思。 “吕公子此言甚是有理。”张良大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轻笑了一下道:“沛公有望异日为王关中,此时更当爱惜羽毛才是。” 刘邦挠挠头,呵呵笑了一声,却没再说什么。 --------------------------------- 次日,刘邦便将那两人召至帐中密谈。对那二人言道,如此大事,自然大家都要小心些为是。二世暴虐,世人痛恨,如若赵高同意先杀秦二世,那么,大家还可以继续谈下去,如果不肯,那么大家也没什么合作的必要了。 那两人中一直细声说话的那位显然没想到刘邦会提出这个要求,愣了一下,吃吃的道:“这……这……” 另一人忽道:“此事倒也不难。”刘邦目光顿时落到了他的身上。只见这人身量不高,容貌普通,实在是属于丢到人群里找不到的那种,但说出这话时,眉宇间顿时有了几分傲气,“以我家丞相在朝中的实力,莫说一个二世,便是两个二世也不过反掌之间的事。” 刘邦倒没想到像弑君这般的大事他们居然也答应得如此痛快,不禁微怔了一下,哈哈笑道:“如此,刘季便在此等待赵丞相的好消息了。” “好说。不过若我二人回去,却只带了刘将军这么一句话,未免难以向丞相交代。”那人淡淡地道,“刘将军最好能派一二亲随与我等同回咸阳,当面向丞相大人说明刘将军的意思,总比我等转达要好一些。” 刘邦沉吟了一下,道:“也好。事关重大,倒是该当如此。”拱了拱手道:“二位先请回帐歇息,今夜入更后,我派人随二位赶赴咸阳。” “是。”那两人俯身喏了一声,退了出去。 我与张良则从帐后转了出来,既然昨晚就已经知道了此事,这次听壁角就是堂而皇之,过了明路的了。刘邦看着我俩在面前坐定,这才摇头道:“不想我竟看走了眼,原来那个未通名也不说话的小子才是这次的主使。” “想必是赵高极之亲信之人。”我微笑道:“我已令人将他二人面容绘下,让人秘送入咸阳,吕家在咸阳还有一些产业,查出他们是谁,未必是件难事。” 其实这二人的画像送入咸阳后,也是通过审食其负责的情报系统进行调查,但这个私下建立的情报网,我却并不愿意透露给刘邦知道,只能推说通过吕家在咸阳的产业和人手来做此事。当年我曾在咸阳留下了“五味居”、当铺、镖局等数家铺面,这些都是刘邦早已知道的,因此说到这个程度他也不觉得惊异。 “嗯,也好。”刘邦点了点头,又转向张良问道:“子房看当派何人前去咸阳?” 张良沉吟了片刻,道:“此事极之隐秘,所选之人当沛公亲信之人方好。”又道:“其实此行倒也不需做什么决断,故而只要为人谨慎机警便可。” “既要亲信,又要谨慎机警……”刘邦皱着眉,想着手里哪个人够得上这个标准。 “夫君,”我轻声道:“依我看,派往咸阳之人最好能分为两路。” “噢?”刘邦和张良的目光顿时看向了我。 “明面上一路可以敷衍赵高,而另一路可在暗中观察局势,于适当的时候把咸阳的水搅混。”我微笑了一下:“混水可摸鱼,明暗两路互相支撑,互相掩护,才能产生最大的效应。” 刘邦和张良四只眼仍看着我,却都没有作声。我心中微微有些发慌,不知道自己这两句话有什么错处,在我那个时代,什么间谍战、第五纵队、无间道,电影都拍得没有新意了,我所说的也不过是最简单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种吧。 张良缓缓点头道:“吕公子这釜底抽薪之计大妙,把咸阳的水搅混让其自顾不暇,确实对我军进军关中极有好处。”
九一章 入关
刘邦的目光在我的脸上又转了一圈,然后点了点头,道:“果然不错。” “只是这人选问题却是麻烦。”张良微皱起眉道:“明里一路倒好办,可这暗中的一路,不仅要不惹人注目,机变灵活,处事不乱,敢于决断,并且还要有能力把咸阳搅乱……”说到这里,他不禁停了下来,苦笑了一下。 一时都沉默了下来。过了半晌,张良才又道:“这明路的,我倒想到一个人,吕公子手底下的萧尚,他是萧何将军的族人,为人谨慎,武功也不错,至不济也能自保,再配上一个谋辩之士,想必可行。但是这暗里……” “夫君,”我俯了俯身道:“既是妾身提出,可否便由妾身前往一试? 刘邦和张良的目光充满惊诧地又看向了我,刘邦沉声道:“夫人,你毕竟是一介女子,随军出征已是诸多不便,怎能……” “夫君。”我打断了刘邦的话,道:“这军营之中除妾身,只怕没有更加合适的人了。” “身为女子,混入关中想必不会太引人注意,吕家在咸阳经营多家生意,二哥也久居于此,可对妾身进行掩饰,至于张先生所说的其余条件,妾身虽未必能做得很好,却也可尽力一试。” 自我嫁给刘邦以后,虽不算温柔解语,却也基本算是安守本份,做人行事相当低调,从未如此强势的提出过在一般人眼中相当出格的要求,我看见刘邦的眼睛忽然睁得很大,有些震惊地看着我,而张良则一脸的若有所思。 “妾身也只想为夫君尽一份心力而已。”我垂下眼帘,轻声道。 我想刚刚那一瞬间,刘邦看到了我眼中的欲望。是的,提出这个建议,其实是因为我想去咸阳。想去那阔别十多年的伟大都城,想去再看看灞桥柳,兰池水,想看看还没有成为亡国之君的子婴。我只是一个女人,在这个时代注定只能站在男人背后的女人,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我也无力去改变,但我也实在无法坐视那些注定的悲剧命运在我眼前一次次的发生。 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或许可以改变,或许至少可以给一些人带来一丁点幸福。 当晚,刘邦回到了营帐,他坐在案几之后,看着我来来回回的忙着叠被铺床,一脸的疑惑之色,直到我忙定下来,才慢慢道:“你……真的想去咸阳?”顿了顿,又道:“雉儿,我不想你去,那地方就是个龙潭虎穴。” 我微笑了一下,道:“夫君不必太担心,妾身第一次去咸阳之时,只有十二岁……” “我知道你当年去咸阳的事,”刘邦打断我的话,道:“你爹当年都和我说过了。但今时不同往日了,你如今是反贼的老婆,不是当年那个啥也不是的小丫头。一旦身份泄露,只怕立时便有性命之忧,我就算想救你也不能插翅膀飞过去。” “夫君,”我沉默了一下,然后走到刘邦的身边,跪坐下来,轻轻握住了他的手,“夫君,你难道还不明白我为什么一定要随军远行吗?我不想只当一个武安侯的夫人,我想做一个能与夫君并肩共战沙场的人,与夫君同喜共忧,同生共死。” 刘邦凝视着我的眼睛,目光渐渐柔和了下来,道:“雉儿,我不放心。” “我会保护自己。”我温温地一笑:“一定会的。” -------------------------------------- 最终前往咸阳的共有五人,其中萧尚和军中一名谋士随赵高派来的那两人同行,而我和审食其及他手下一个名叫莫小三的少年一起入关。武关是大秦关中的南大门,交通要冲,虽然面临战事,但仍每日开放半个时辰让来往的商旅通过。我们这三人组合里有一个女子,一个少年,审食其也不显得多么强壮,看上去让人觉不出多少危胁,倒轻轻松松的混过了武关的边防。 当年入咸阳,走的是函谷关,那时我才十二岁。 如今再入咸阳,走的是武关,我也已经嫁人生子。 坐在马车之中,卷起了竹帘,看着两旁的风景,一时感慨万千。 莫小三是审食其从吕家家奴中挑出的孩子,才十六岁,人很聪明,三年前就跟在审食其身边,学文做事,如今也能顶得上用场了。考虑到两个青年男子过关未免惹人疑窦,便挑了他随行。这一路他跑前跑后,倒也勤快。 我当年在咸阳留下了五间食肆,两间当铺和一间镖局。二哥释之跑到咸阳之后,就一直赖着没回沛县,他开拓不足,守成有余,这许多年过去,也不过多增添了一间酒楼、两家商行而已。近半年来,审食其为了整合情报网,将咸阳的产业又重新进行了盘整,这些铺子明里经营,暗地里都成了情报系统的一个节点。当然这些事,连二哥都不知道,只有铺里子的掌柜以及几个心腹清楚。 我们一路向北行去,审食其早已将消息传到了咸阳,于是行至蛲关之时,便有镖局派了二十多名武师等侯在那里迎接,领头的正是我的二哥释之。“妹妹,”二哥跳下马,掀开了车帘,将我扶出了马车。十多年不见,吕释之显得成熟了很多,颔下留了部短髯,眼角也微现了几条细细的鱼尾纹。 “二哥。”我心里也不禁一阵激动,毕竟是多年不见的亲哥哥,想着他当年初到咸阳时那种意气风发仿如昨日,只觉得这岁月流逝得未免也太快了些,他和我转眼都已经不再那么青春明媚了。 二哥释之一路陪着我们回咸阳,看得出吕威镖局在关中混得人头很熟,各个关防哨卡都有熟人,几个镖师上去打声招呼,再塞上一串大钱,便顺利过关,一路平平安安的走了数日终于到了咸阳城。 因吕释之在咸阳定居已久,便在城中繁华地段置了房产,一色青石的高院墙,看着也有几分大户人家的模样。审食其和莫小三都在前院安置了,二哥独将我领进了后院,二嫂梅氏和二哥后纳的两个妾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站在屋门口,见我走进院子,便都迎了上来。 二哥释之和梅氏成亲数年,一直没有孩子,梅氏便替二哥纳了一房妾室,又把侍奉自己多年的一个丫环给了二哥。如此又过了两年,这个叫小喜的丫头才替二哥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吕禄。母以子贵,她便也从丫环小喜而升为了喜夫人。 在来的路上,二哥向我说了说这几年的情况,虽然时常也有信送回沛县,但都不亲口说来细致。然后他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