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浮沉-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客人还是对整烫的水平不满意。主要的原因是,丝绸衬衫洗水后就产生很多的折儿,没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是不能够烫平的。我们的烫工基本上都是女的,而且熨斗也不是很大,所以尽管他们做得非常地努力,但是还是没有用,所以总是要返工。从这一点我也看到现有的设备已经开始老化,没有技术设备的更新,恐怕就不可能产生更加高的生产效率。不过眼前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同李玉平和李薇商量后,我决定,让李玉平同洗水厂的技术协调好,在烘干的时间上下一些功夫,缩短时间,回来后整烫就可以解决问题。果然效果非常不错。
我们开始分期交货了。每一次来的都是一个四十英尺的集装箱,每次我们都是装得慢慢地发走了。
其实,生产是越到结束的时候,越来越感到事情多。首先要考虑到了最后,数量是不是够,这个就要看当时我订料时候是不是打了富余,如果不够,还要差多少,这些都要认真计算的。加上一些洗水时候破损的因素,所以在数量上要特别注意。另外,大家做了这么多,所以可能还是有松懈的时候,觉得质量可以,不管如何,都是可以走货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就只有让大家提前注意,不要到时候再临阵磨枪。
数字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注意的就是产品的质量不能够松懈。
到车间转了一圈后,我反复提醒李玉平:“我觉得自上而下,还是有些松懈,特别现在有些产品已经出现了质量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质量控制不是非常好的。”
“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我马上召集车间组长以上的人员开一个会。”她同意我的说法。
“总之,不能够糊弄,其结果是对我们的信誉产生影响,我不愿意做一次性的生意。”我接着说。
“我明白。”她回答得很干脆。
她去召集开会去了。
我一般在工厂的时间不是非常多。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外面把订单谈好,制定好厂内的订单,从而到了工厂就是要准备生产的。这个就是做工厂的同做贸易公司的区别。我在北京设置一个业务部的目的还有就是不想让工厂把我给拴死,在业务上,我可以在外面做得更加广一些,更加重要的是,我要为我自己留了一手,不要厂子这边的人员接触太多的业务关系什么的。
体系的建立,就好像是整个工厂有了一个程序,大家都是按照这个程序来办理自己应该办的事情,不需要去问什么,征求什么。我很是庆幸我自己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在考虑的是做完这个订单后怎么办的问题,这个就是我们作为领导应该考虑的,而不是过一天是一天的感觉。我愿意想问题想得远一些,多一些,从而避免没有必要产生的问题发生,如果来了,我也可以知道如何去处理,而不会忙得手忙脚乱,心中无数。
李玉平过来,告诉我,会议已经开完,把现在的问题同大家都讲清楚了。
我很是满意她的工作精神。其实我知道她对我还是抱着幻想,但是我不可能给她感情上的机会。不过在工作上,好像有了这一层的关系,她就特别认真和死心踏地的工作,说得狭隘一点,就是为了我而工作,每天都是等到工厂熄灭了灯,她才回家,有时候车间连昼转,她也是跟着,没有松懈过。在这一点上,我还是非常感谢她的,没有她,我就不可能安静地在北京做我自己的业务。当然我也知道,所有的大事情还是要我去处理的和决定的。连李薇和王师傅平时都看出来了,同我说过很多,让我要时刻注意,就是说李玉平愿意同我在一起,不愿意公司里的任何女人同我过多地接触。我知道的,所以我也是简单地一笑,不想过多地说什么。
“今天晚上回北京吗?”她关心地问我。
“我要赶回去。北京那边还有点事情。”我说。
“那就吃完饭再走吧。”她说。
“好吧。”
“家里一切都好吗?”她若无其事地问,眼睛看着别的方向。
“还好。”我好像猜到她要说什么。
“那晚上我们一起去吃饭。”她说。
我没有反对。
我不是那种刻意伤害别人感情的人,也不是刻意要追求女人美丽漂亮的人,但是我觉得我们两个人的距离是很大的,不可能走到像夫妻一样的水平。性爱仅仅是一个方面,也不能够说我们的性爱就是好的,因为我虽然结婚了,可还不知道什么是完美的性爱。没有办法,我要在感情上疏远她,我想她也是有所感觉的。
第二十章
交货期还是非常紧张的,李玉平计算的交货期同客人的要求还是有些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要加班才可以完成,另外后面人员的工作可能是最为沉重的。由于有洗水这道工序,所以开始的时候总是后面的大烫人员和包装的活总是接不上,李玉平天天催洗水厂送货,甚至我们自己雇车去拉,但是还是满足不了他们的工作。看来这个是一个生产流程的问题,在以后的时候应该加以改进的。
李玉平告诉我,在后面几天必须要连昼转,否则就要赶不上交货时间。
服装厂就是这样,没有特别好的安排,总是要加班的。
艰苦的时候开始了。这几天,我也留在工厂同工人们一起。
集装箱来了,而且来的不是一个,总共是三个停在厂里。我们要边整理边包装,还要边装集装箱。
我同工人们已经干了一个昼夜了,公司的管理人员也都来帮助包装打箱。
李玉平走过来,告诉我还要加一个二十四小时才可以完成,缝制方面在今天白天就可以完成了,关键是后面。
“我觉得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完成订单。”我只有这样说。做出口活,最为关键的就是交货期。
“如果没有商量的余地,就没有别的好办法了。”她走了,督促生产去了。
这次对我来讲是十分关键的。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其实这个也是同每个人的利益相关的。
“大家加把劲呀!”我鼓励着大家。
“晓升,我觉得你还是到办公室里坐一会儿。”李薇走过来对我说。“你没有看到,他们看到你来,就不敢发挥应该有的能力了,工作效率上慢了许多。”
“是吗?”我有些不解,但是很快就明白了。
我回到办公室里,没有丝毫的睡意。平时我是从来不愿意熬夜的,现在是没有办法,不熬夜也不行,而且是两天两夜,确实是创了我的历史记录。
这两天,根据李玉平的建议,每天给工人们加夜宵。这个事情就由人事部的秦丽华来安排。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地过去,工人们还是在忙着,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我看得出来大家都太累了,但是为了交货期,他们也是豁了出去。这种齐心协力的奋斗精神使我非常感动,我为有这样好的工人而感到骄傲。
缝制车间完成了任务,他们开始陆续下班了,留下的是几个修活的人。楼下的后道整理还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楼外的排气管一直在冒着白烟。本来外面已经入冬了,天气开始寒冷起来,但是工人们却穿着衬衫,满头大汗。
入夜了,有的工人开始睁不开眼睛,疲劳的脸色,让我看得心里不是滋味。可是大家还是要干的,不干,就要耽误交货,耽误交货,就以为着耽误客人的付款。李玉平还在鼓动着大家。有的工人扒在桌子上睡着了,我们就弄醒他们,鼓励他们做完后就可以回家了。
他们告诉就是在凌晨的时候最困,过去了就好了。但是有活就要做,而不能睡觉。
最后一批洗水的衬衫回来了。烫工们蜂拥齐上,各自分配好,就开始最后的冲击。坦率地讲,这个时候的整理质量会出现点问题。
管理阶层的人员也全部到齐,大家一鼓作气把集装箱装好,用铅封锁好。
集装箱按时走了,交货期没有耽误,可是我却累得不行,我要好好地睡一个觉。
今天放假一天,除去裁剪人员来上班,准备后面的订单外,其他的人员都回去休息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这个时候,张厂长骑车进来,关心地问我:“货走了吗?”
“走了。”我没有力气了。
“回去好好休息吧。这一段时间,累坏你了,可是工人们的干劲是高涨的,我们的企业就应该是这样的。”他还是那样不分时候用大道理讲话。
“是的。”我还是简单地说。我很清楚,我们合资企业的业绩,都是有董事长一份的,所以他也是应该关心的。尽管他没有同我们一起在车间熬夜,但是他的关心足已经使我满意了。我就是这样的人,并不需要如何地夸奖我,但是有一句的鼓励的话,就使我非常地感动。
我乘着长途车回到了北京。
一进办公室,就是于洁一个人。
“小敏呢?”我问。
“好几天没有来了。”她说。
“是不是不来了?知道原因吗?”我又问。
“可能是到外地发展去了。”她估计地说。
我陷入了沉静之中,此刻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多希望在这个时候,有小敏的帮助和鼓励,毕竟我们是凭着彼此的感觉走到一起,我们之间不应该有什么隔阂和分歧的。如果有隔阂和分歧,我也是希望她能够直截了当地同我说,我们之间不应该有什么不能够说的。
我还是我。越是到了这个时刻,我越是会认真地考虑以后的,不会因为走了一个人,就感到手足无措的。我给李薇打了电话,告诉她,小敏走了,所以以后的订单图就由她先费心地做一下,以后我再找合适的人接替这个位置。她爽快地回答我,没有问题。
可是,我内心是有些痛苦的。
第二十一章
我收到了传真,我们的股东要从国外过来参加我们的开业典礼。
我通知了张厂长,然后就委托秦丽华去安排具体的事宜,包括在哪里办,请什么样的领导,具体费用多少等等,我想她会安排得非常好的。
我租了一辆出租车,准备接我们的国外股东。司机是一个个子高高的,总是习惯地留个平头,脸黑黑的,看起来给人一种五大三粗的感觉,但是接触后,觉得他是非常细心的人。他姓曹。
“小曹,我准备定一个星期。”我对他说。
“没有问题,如果你能够租用我的车就更加好了。”他顺嘴这样说。
“看情况吧。”我没有过多地考虑。
明天我们一早就要到首都机场去接我的客人,也是合资公司的股东。我记得在那家合资公司的时候,作为出口部的经理,一方面我要听从总经理的指示,一方面我还要做到让客人满意。其实客人是我们老板的朋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好像不愿意理他们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我了解到,她看到他们这次来北京不是真正地做业务,而且也没有什么钱了,就开始冷淡他们,因此他们也是抱怨了许多。我不知道深浅,就是觉得要处理好这个关系。我没有考虑很多的因素,而是认真地做好他们交代的每一件事情。就这样我们之间开始互相有了彼此的信任。
我代表那家公司到香港开展览会的时候,还特地去看他们,他们也是正好来到香港。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结婚。女的年龄同我相仿,是一个混血儿,叫玛乐丽,她长得非常地高大,面部层次分明,大大的眼睛,微黑的皮肤,非常地迷人。走在路上,所有的人都要回过头来看她一眼。男的是一个律师,叫捷夫,现在从事一些服装的生意。
在我提出中国有一家工厂愿意同他们合资建立工厂一事后,他们看到我非常地认真,就同意了。他们本身也是行家,对时装有着特殊的理解。玛乐丽本身也会做服装,她的母亲是美国纽约最好的打板师之一。我们探讨过她的打板技术,比国内的同等人才要快很多。
这次他们一同来华,就是专门为了出席我们这个合资企业的开业典礼。
老朋友相见,分外地高兴。
我在出口处迎接着他们。我焦急地等待着,还不时走动着。一会儿,两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的眼前。玛乐丽还是那么地漂亮迷人,捷夫总是给人一副绅士风范。
我们热情地握手,并一起乘车来到了酒店。
我送他们到了自己的房间,然后回到办公室。我要准备一下,明天的开业典礼要准备好些。
“喂,秦丽华。”我打个电话给工厂。
“是我,总经理。”她笑着回答。
“准备得怎么样呢?”我关切地问。
“没有问题,请来的最高职位的是县委秘书长。县长都有事情,没有请来。”她对我说。“另外,工业局的领导全部请到,其他的地方领导也都请到。建议我们公司全部管理人员出席。”
“很好。”我赞许道。
“明天十点半开始。你看可以吗?”她问我。
“可以,这个时间比较好。”我回答。
放下电话,我坐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应该带客人去吃晚饭。
我给他们打了电话,约好在楼下餐厅等候他们。
我没有回家,就睡在了办公室里。天一亮,我就起来了,洗了个澡。然后我就打电话给他们两个人,告诉他们我在楼下等候他们吃自助餐。顺便叫小曹也上来吃早餐。
玛乐丽和捷夫很喜欢自助餐,吃得很多。我看着他们,心里有些发笑。
“晓升,捷夫告诉我昨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看到许多的鲜花。”玛乐丽对我说。
“是吗?那说明什么意思呢?”我故意问他们。
“祝我们的公司兴旺发达呀。”她大笑起来。
我们都笑了。
十二月的天气是十分寒冷的,但是在车里面,我们都浑身出了汗。今天的天气也是非常好,晴朗的天空上,没有一丝的云彩,阳光明媚,照进车里暖洋洋的。
汽车疾驶着,我们有说有笑地说着话。
我们直接来到了饭店。
这里的会场已经准备好了。宽大的横幅就挂在一楼大厅的里面,外面的礼仪小姐有礼貌地一一请着客人,门里是签字薄,每位客人来后,都签上字。
我们一进来,全体人员都起立鼓掌欢迎。他们在迎接两位来自远方的朋友。
我们被安排坐在同县里领导和局领导所在的圆桌旁。互相介绍和交换名片后,我们就坐了下来。
第二十二章
秦丽华走到麦克风前。
“大家注意了。现在我代表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宣布,开业典礼开始。”她今天的声音很高,而且满面笑容。“首先请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讲话。”
张厂长西服革礼地走到前面,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事前写好的稿。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召开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的开业典礼,特别是我们这个合资企业的外方股东也特地远道而来,为我们的典礼增添了色彩。
我们这个公司是从八月份开始试营业,大家齐心向上,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五个月的销售额达到了八百万,创了北京其立衬衫厂有史以来的新高,也给我们这个合资企业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特地聘请了外方代表晓升先生作为公司的总经理,他的科学的管理和简朴的工作作风,给我们这个老企业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的成绩使我们看到国营老企业的改造的希望,也为我们老企业改革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当然,我们的成绩,离不开县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离不开广大工人的辛苦努力,离不开在座的同仁的支持。在此,我借此机会感谢大家。
我们这个公司刚刚开始,前面还有着很多困难,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只有将现在的成绩保持住,努力在今后做得更好,让各方领导和同仁满意。
再次感谢大家。
我的话完了,谢谢。”
他今天确实有些激动,同时也有些紧张,毕竟在座的有很多的领导。
“现在请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玛乐丽女士讲话。”秦丽华继续着她的安排。
玛乐丽站起来,走到前面。她的美丽一下子折服了在座所有的人。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她。我也走到前面为她做简单的翻译。
“我们特地从远方来到这里参加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的开业典礼。我们喜欢中国,希望我们能够同这里连手开创我们这个合资公司的未来。在此,我预祝公司繁荣昌盛,预祝大家愉快。”她的讲话非常简单,没有长篇大论。
“下面请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晓升先生讲话。”秦丽华继续。
我今天也是穿了套西服,系好了领带,显得分外地精神。我走到前面。
“首先我感谢大家能够来到这里参加我们公司的开业典礼。
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制衣公司,我们现在拥有二百多人,管理人员二十人,月产量在十万件衬衫。我们采取电脑化的科学管理,工人工资采用记件,管理人员工资不公开,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我们开业五个月来,生产和销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要感谢在座的领导的支持,感谢广大员工的努力。
我本人从市里面来到这个朴实的地方,感到非常荣幸,我会用我学到的知识,开拓进取,力争取得更加好的成绩,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谢谢。”
底下一片掌声。
“下面公司领导同县局领导合影留念。”秦丽华继续道。
我们和各位领导们一起站在前面,共同照了一张合影。
“现在,荣幸地请县领导讲话。”秦丽华对张秘书长说。
“我就不讲了。”他站起来,双手拱谢大家。
我们想了一下,只好进入下面的最后的话题。
“现在,请大家就餐。”秦丽华笑着最后说。
服务小姐开始上菜。又是互相地碰杯。
我努力镇静地走到每个桌子前,敬大家,希望得到大家对我的了解和支持。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开业典礼成功地结束了。
我带着外商回到工厂。我们先到车间参观了一下。工人们都在努力地工作着,今天也特地要求大家穿上统一的工作服,所以车间里显得非常地整齐。他们两个人也是行家,边走边向我提出许多的问题,同时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哪里是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也想改变一下,但是过去的底子,要动,就要花很多的钱。我们现在,能够维持现有的费用和开支就不错了,所以没有更多的钱来更新设备和改造车间。我觉得现在就只有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环境,创造更加高的利润,利用利润进行再投资。
我们又回到办公室,同张厂长进行了建设性的谈话。我坐在旁边给他们做着翻译。
捷夫站起来,对我们大家说:“让我们一起照一张像吧!”
张厂长非常高兴,叫来李玉平和老谢,一起下楼到了大门口。那里可以照到工厂的牌子和我们合资企业的铜牌。这个合影就意味着我们合作的愉快和成功。当然,我非常清楚,中外方把责任都放到了我的身上,他们要的就是年底的利润,平时是怎么做的,他们就不会考虑了。
合影完毕,张厂长执意在当地宴请远方来的客人。
我对捷夫和玛乐丽说了,他们也同意。
当地有什么特产吗?我不知道。之所以我不知道,因为我对吃饭没有特别的重视。来个人什么的,我就是让别的人出面,我尽可能不直接面对他们当地的人。至于什么是当地的特产呢?我觉得没有什么的。
这次是由张厂长自己亲自点菜。他要的是当地的特产,什么野菜啦,红鳟鱼啦等等。我觉得家常菜就可以,对于外国人来讲就算是特产了,他们在国外是很难吃到这样的中国菜的。
“国外能够吃到中国菜吗?”张厂长通过我翻译问捷夫。
“当然有,但是多少有些改变,味道不是非常地道。”他回答。
“一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张厂长继续问。
“就是味道上加了些西方人爱吃的,如奶油什么的。”他回答。
大家都“噢”了一下。他们里面没有出国过的,对外面的世界也就是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的。其实国外的环境什么的是比中国要好些的。
捷夫还是可以的,能够喝一些中国的二锅头。一会儿,他就开始出汗了。
大家看着他,都笑了。
晚宴的气氛是高兴的,热烈的,无拘无束的。
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决定起程回到市里。
张厂长一直在挽留他们,希望他们在当地住一晚上。我对他讲,北京的房间没有退,应该回去比较合适。他最后同意了。
我们上了车,向市里开去。
郊区的空气特别的新鲜,虽然冷一些,但是没有太多的污染。汽车的大灯照着前方,马路上没有太多的车和人,因此我们的车开得很快。快到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