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浮沉-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外面,组织游行。
还是我们的幼儿园是一片净土,终日与世无争,到处充满孩子们的纯朴笑声。老师带着我们搭具木,一起唱歌,还经常排着队到外面去玩。在幼儿园附近,有一片草地,远处的山坡上座落着一座古老的塔。那个时候,我觉得它是那么的高大,那么高不可攀。听老师讲,从那上面还跳下过人给摔死了。每次我们走到那里时,我都在想这个可怕的事情和摔死的人。塔的下面,是一个火车隧道,经常有火车吐着白烟拖着长长的尾巴飞驰而过。我不知道它开向哪里,但是我觉得自己看到了火车就非常地开心。
我就是从这个时候懂得了性,也就是浅意识里的男和女是有区别的,也有了一种冲动,想了解女孩子。虽然现在想起来是很难启口的,但剖析自己时也就不算什么了。一天,小楠和小妞趁老师不在的时候,在宿舍里跑来跑去。我觉得奇怪的是,他们竟然跑到我的床前,两个人好象在打什么赌的似的,一齐脱下了短裤,小楠让我摸他的小鸡和屁股,小妞也学他的样子,让我摸。我知道女孩子同我是有区别的。隧后,他们又干脆脱掉裤子,拍着屁股在屋里跑。我那时对小妞没有什么好感,反而吸引我的是小芳。一天夜里,老师走后,我就是睡不着,突然我悄悄地下床,走到小芳的床前。正值入夏,所以大家穿得都非常少,我偷偷地摸了她的那个地方,就赶紧跑了回来,害怕她醒来,我的罪过就大了。现在小芳在哪里,长得什么样,我已没有一点的消息和印象。既便在街上迎面而来,我们可能都没有一点儿的记忆,但我一辈子都忘记不了那个夜晚,那个对性萌动的小孩子的行为,我觉得是不能够原谅的。
第二年,我就离开了幼儿园。不是为了别的,是我自己要上学了。那天,父亲骑车带着我和弟弟回来,在路上,父亲告诉我,我们又有了一个小妹妹。我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哀,但是心里也是非常想看一看的。
回到家里,我看着母亲在喂着一个婴儿,桌上放着母亲由于乳房胀而挤出来的奶。
母亲叫我:“晓升,你把奶给喝了吧。”
我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可是我觉得我根本咽不下去。人奶是这么咸,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赶紧跑出去了。
不用去幼儿园了,我就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学写字。父亲对我的文化抓得非常地紧。我开始学会写“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并整齐地写在“田字”格本上。父亲非常地高兴。
我上学了。第一天,我就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背着简单的书包,手里拿着小板凳,没有大人的护送。我们的小学是在离俱乐部不远的农村里,几间高大的平方就作为了我们的课堂,教室里没有桌椅,我们都是用自带的小板凳坐在那里,脚下就是松软的土地,房屋顶上有许多的蜘蛛网,课堂的前面是一块不大的黑板。老师走进来,开始了我上学的第一堂课。
“中国。”老师用教鞭指着黑板上她写的大字。
我们齐声跟着大声地念。
“同学们,可以在地上写这两个字。”老师又说。
我们开始在自己面前的地上画着。
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上了半年,才转到有桌椅板凳的正规的教室里,这里才是真正的教室。这个时候,由于我的出色表现,我被老师指定为班长。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自从上学以后,我开始学会不少的事情。
我看到邻居家里养了只麻雀,他一吹口哨,小鸟就自如地在他的肩上和手上飞来飞去,我好羡慕呀。一次,一个大哥哥给了我一只小斑鸠,刚刚长满嫩黄的绒毛,我爱不释手,每天放学回来,就到草地上捉蚂蚱或是抓蜻蜓喂它。看着它的吱吱叫的可爱劲儿,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养大,像那只麻雀那样,懂得人事。我知道的,它长大后,有着美丽的羽毛和长长的尾巴,飞起来很好看的。可是那天等我放学回到家里,打开盒子一看,它已经伸着僵硬的腿,盒子里还有很多的虫子,是它自己不会自己吃东西,必须要喂养。我伤心地哭了,第一次为一只鸟而哭泣。
那个大哥哥为了安慰我,带我去钓鱼。其实我们的鱼杆非常地简单,找一个细竹竿,系一条线,自己用大头针弯一个钩,关键是浮漂和铅坠,铅坠是把用完的牙膏头用火烧着,其实是那上面的一点锡,锡融化后,火灭了,它就形成了小块,我们把它固定在线上,这样浮漂在上,鱼钩在下,浮漂一沉,说明有鱼在吃鱼饵,就提杆。那天,我们钓了不少的鱼,我自己拿瓶子放些水,养起了四、五条小鱼。
那个时候,好像是我的最为快乐的时光。除去早晨我们必须集体站在毛主席像前早请示晚汇报外,其余的时间我就与别的小伙伴去玩,一起抓“老籽”,就是一种大些的蜻蜓。我们一起来到池塘边,拿线栓着一只死的蜻蜓,晃来晃去,这时就有飞来的“老籽”扑过来,我们突然向下一甩,用网就将它扣住了。回来的时候,我们的两只手缝里都加着蜻蜓。我们还用同样的方法去抓蝴蝶,只不过我们是用一小片白纸用线牵着晃来晃去,好多只蝴蝶都过来,上下飞舞,我们就借机抓住它们。到了冬天,我们就到坡地上去挖草根,草根像竹节一样,一结一结的,白色的,放在嘴里咀嚼起来,还有甜味,非常好吃的。其他事情我就不想一一再说了,总之这个是时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时光。
来到正规的教室后,我们的班主任也换了,她姓连,我们都亲切地叫她连老师。我们悄悄地得知,那时她还没有结婚。她那严厉之下的温柔使我永远铭记在心里。尽管我知道她可能都不记得我了,但我一直是忘不了她,是她教我们知识,也是她教我们从小如何地做人。
一天,连老师病了,没有来。我作为班长,有点不知道如何是好,就找到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她告诉我,让我安排同学们写作业。我赶紧跑回来,安排这一切。我来回溜达着,俨然成了一个“小教员”。下课后,我们几个同学就去连老师家里看望她。走进她家的院子,还没有踏进门,栓着的狗就吠起来,把我们吓得不敢进去。连老师这时候笑盈盈地走出来,她的脸色还是很白,没有血色,外面披了一件外衣。她见到我们来看她,非常地高兴。我汇报了这一天的情况。
有一天,我放学回来,把米饭淘好后放在炉子上闷饭,我们家是南方人,所以做饭就是这样的。我自己出去玩,忘记了米饭的事情,结果等我跑回来,米饭都糊了,没有办法吃。父亲回来后,看到这样的状况,就打了我。我一看,就往外跑,很晚才被父亲找回来。其实是我自己的错误呀。
父亲总是这样,性格非常暴躁,我又是非常地倔,又爱哭,所以很不招父亲的喜欢。
当天晚上,我们又参加了空袭演习。一声长笛,我们全家与其他人一道被疏散到了地洞里,天开始蒙蒙亮时,才结束。父亲把我们放到地洞里,就参加了“抢救”和“安排”工作了。
我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自然从小就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之中。每天早晨,爬起来就手持毛主席语录,戴好毛主席纪念章,列队在毛主席像前,祝他老人家万寿无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上学时,老师一进来,首先就是敬祝一番,而不是现在的“同学们好!”,然后我们说:“老师好。”
有一次,学校在俱乐部台上演出。我是班长,不参加是不可能的,不行也要上的,这是为了我们班集体荣誉。我们戴着红小兵臂章,身着军绿色服装,戴着一顶军帽,唱起“大刀进行曲”,还有些舞蹈动作。那时,我觉得自己是那么威风。演出是成功的,我们班的成绩也算可以。
我们年纪虽然小,但是也要组织毛主席语录学习小组,不认识的字就问,或者自己查字典。我们还组织全班同学挣做一百件好事,向雷锋叔叔学习。我和小旦搭档,在路上帮助解放军叔叔推车,搀扶老人等等,做完一件事后就一一记录下来。
记得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情,我们几个同学有组织地到一个孤寡老人的家里做好事,打扫卫生。回到家里后,父亲问我到哪里去了。我说去帮助那个老奶奶。他皱了一下眉,最后慢慢地告诉我,她是地主家庭。从此我再也没有去那里。这是一个阶级斗争的时代,地富反坏右的界限,从小就深刻地烙在我的幼小的心里。我自豪自己的出身,每次填表什么的,父亲总是提笔写下工人,而不是什么干部或市民,其实他就是干部呀。
终于把事情忙完了,《人生》停了近半年,火箭这里三鞠躬,表示深深的歉意。这次回来打算在最多一个月内完成《人生》的全部更新。感谢依然支持火箭的朋友们。谢谢!——
航空俱乐部解散了,我们要搬家了。父亲带头去别的地方,听从党的召唤。我们家里没有什么家具,唯一的床和桌椅板凳还是公家的。无奈之余,我父亲第一次开口向领导请求将这些家具带走,要不然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领导同意了。很快,我们就收拾好东西,上了一辆大卡车,告别了我的第一故乡。
再见吧,生我的土地,绿色的麦田,简陋的学校。再见吧,我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父亲带头走了,整个俱乐部就这样解散了。但是我母亲却不能离开她那农村的学校,而且她自从生了我的妹妹后,就患了高血压,一直就没有安静过,这种同病魔的斗争从那时就开始了。母亲生性软弱,但是又非常耿直,为了革命事业,她毅然让我们先随父亲走了,撇下了她一个人。
我们来到了老山俱乐部,实际上父亲到这里来是不懂业务的,好在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比赛,天天就是学习,开批判会什么的。
这里客观环境非常地好。山上松柏茂盛,空气特别地清新,早上起来还可以到山上采些山蘑什么的。中午十分,可以去抓蝈蝈。我们小孩子就是在山坡上“打仗”,也是很有意思的,每天都弄得浑身是土地回来。学校离我们住的地方太远,每天要来回走两个小时的路程,路又不好走,有一段路都是在山角下。冬天来临的时候,放学时天就黑了,走在这条漆黑狭窄的路上还真是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这个期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不过还是挨父亲不少的骂。我开始懂得专心学习,开始对有的事情非常地赶兴趣。母亲有一本中草药的书,我就对照图到山上采草药,为了给母亲治疗高血压。
那天,我们正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又是一声警笛声,我们又被组织钻进了防空洞。这里的防空洞是非常坚固的,全部是水泥结构。一会儿,“受伤”的人给抬过来,他周身裹着绷带,还有血呢!我着实地给吓了一大跳。“战争”就这样开始了吗?
突然,另一位叔叔对着我们大家喊:“请大家沿着另一个出口转移。”
我跟随着前面的人按照要求的路走着,然后爬向了地面,上来一看,我们是从一个井里爬上来的。外面的叔叔们正在帮助每个人出来,而且面戴笑容。
天空是那么的蓝,阳光是那么温暖,一切是那么宁静。我们突然反映过来,这是一场战争演习。
不到一年的光景,这个俱乐部也被解散了。这时,很多的人都不愿意走,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次一走,就彻底地离开了国家体委,下到工矿企业去。父亲还是带了头。对我们来讲,我们可以搬到城里面去住,但是对大人们来讲,就是永远离开自己心爱的事业。母亲还是不能够调到我们的身边。
这就是历史造成的结局。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来到城里,我们的新家是一间十二平米的平方。好在家里没有什么家具,一张双人床放在窗下,我和弟弟的单人床就只好给摞起来。我睡在上面,弟弟在下面。唯一新添的家具就是一张吃饭用的折叠桌子。
父亲一上班报到,就一下子投入到了工作中去,每天都早起晚归,我们还没有起床,他就走了,待我们都睡下了,他才回来。其实,那时他也不过是一个车间的党支部书记,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的事情可做。
有一次,他的老战友来看他。进屋时,他发现我们两个孩子都在床上睡着了,而且也没有在自己的床上,合衣倒在大床上。我们家当时还没有装上撞锁,所以我们不敢在里面插上门,免得父亲回来叫我们叫不醒。那个战友看着我们,眼泪都流了出来。我赶紧起来,给叔叔倒上水,静心地等待父亲的回来。
后来我们就发明了一着,我在外面锁好门,再从窗户跳进来,这样父亲回来后,就不用叫门了。
我们都大了一些,所以我也学会了包饺子、蒸馒头、烙饼和做面条,总之,能够做的我都做了。我大了,要像大人一样照顾我的弟弟和妹妹,毕竟父亲那么忙,母亲每周日才能回来。
有一次,我们回来后,觉得浑身痒痒,就脱下衣服,发现有好多的臭虫,我们赶紧将衣服全部脱下来,用开水烫。从此我们知道了应该注意个人的卫生。
学校对我来讲,是一个快乐的天堂。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刚刚转学到这里,我没有什么表现,给安排在后排,可是我的眼睛有些近视,看不清楚前面黑板上的字。这给我带来许多的麻烦和苦恼。好在没有影响学习。
那天,小左悄悄地告诉我,林副主席叛逃国外,座机坠落在蒙古,我非常地惊讶。接着学校就宣布了这一消息。那时好像经常有文件可学可读,唯一的变化是我们手里的毛主席语录就不用经常带在身边了,也不用天天早请示晚汇报了。
同学们对我都非常地好,很快我就在班里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不论是好学生还是那些调皮捣蛋的,都对我非常好。就这样,来年我就当了中队长。班长是一个女孩子,人长得很瘦,但是还是比较好看的。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很好的。从此我们就经常一起打交道,布置黑板报,组织活动,做班训等等。
参加了学校的宣传队,好像是我的小学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老师,他个子不高,教我们美术课,学校木偶队里的木偶都是他做的。张老师,个子高高的,他是负责节目排练的,相当于导演的角色。对我来讲,做一些课外的活动,更加能够使我丰富我自己。但是我不会跳舞,也唱不好歌,老师们安排我给木偶配音。《东郭先生》一幕,是我们当时每场必演的。那时的我如醉如痴地投入到了这个活动中,努力配好音。东郭先生对人对事都那么善良,甚至对冻僵的狼也发了善心,差点当了狼的午餐。我深深地记住东郭先生的事情,这个寓言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另一个剧目,曾轰动一时,就是《东海小哨兵》,我配音的对象是台湾派遣的特务,反潜到大陆。老师反复纠正我的语调。由于我生性有些软弱,所以坏人的那种凶狠厉害的口吻难以表达出来。最后,在老师的辅导下,我终于达到了老师的要求。虽然是一个配角,但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充满我的心里。张老师大胆创新,让结尾由真人同木偶共同出现在台上。我被选为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手端冲锋枪。我好像有一种自豪感,其实并不是什么主要的角色。
我记得非常清楚地是,有一次,为了到外面演出,我必须赶紧到校大门口上车,但是班上的几个与我非常好的调皮蛋就是拉着我,还抬着我,搞恶作剧。我有些急了,从此就不再理他们了,连我都不敢想象,这次竟然是我们班上两大派别的开始。我疏远了他们。我一直想,我要是再耐心一下,就好了,这样我周围的要好的同学就多些,处理班里的工作就有利些。我永远自责自己,认为自己是那么幼稚及小家子气。后来,我也试图同他们交流,但是好像总是有着不可愈越的鸿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来越宽。他们为什么也不主动同我沟通呢?是以为我看不起他们,还是别的什么呢?虽然他们学习上都不太好,但是我还没有到看不起他们的那种地步呀。事实上,我非常想让他们找我,我们又像以前那样一起玩耍,无拘无束。我以前是很不错的,班里没有不听我话的同学,因为不论是学习好的和不好的,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所以没有同学会说三道四。现在后悔也是没有用了。
我们的教室正好在大门口,学校过去一定是某个大户人家居住的或是庙宇,中轴线上是三间大大的瓦房,两侧是厢房。我三年级到这里时,还是在厢房里的教室,现在我们五年级了,到了正房。这间房的采光非常地好,明亮透彻,阳光斜射进来,让人觉得很是舒服。
我也有淘气的时候。一次,我给我的回民同学无意中叠了一只纸猪头,他一下子就站起来,向老师报告了我的行为。老师让我站起来,我低头不语,知道是自己做错了。其实他是我的好朋友,个子不高,非常敦实,特别是他喜欢踢足球,每次他都是锋线上的队员,我是守门员。由于我们学校挨着一个体育场,所以我们经常到那里去玩的。他学习不太好,我就主动地帮助他,慢慢地我们成为最为要好的好朋友之一,他就是我的朋友建华。
我的另一位要好的朋友叫田力,他憨厚老实,在我们班的男孩子里,是发育比较早的,嘴唇上都有了一点胡须。在小学时,他在我们班里排队是整数第二,但后来就排到了倒数第二了。他的家庭条件是不错的,比起我们是好得的多,他们家里就他一个在上学,其他的哥哥姐姐什么的都工作了。
我们三个人,是非常要好,经常凑到一起聊天,一起学习,我们都是非常地开心。
前面提到的小左,是我的邻居,他的父亲同我父亲在一个公司,但是不在一个厂子。他是思想简单但是处理问题又是比较圆滑的人,一直保持着同我的关系和同与我疏远的那些孩子的关系。他的字写得是不错的,而我的就是不行,显得非常地潦草。老师多次向我指出,要向小左学习。我也开始努力纠正自己写的字。
有一天,老师进来,没有上课,反而对我们大家讲,让我们给她提意见。她首先读了报纸上一个叫黄帅的女同学写的文章,从此教育闹革命的烽火又开始燃起来。语文老师在读着黄帅的文章时,声音都哽咽了。确实文章写得非常地感人,我们全班同学也都被老师朗读的文章所感染了。后来老师就让我们给老师提意见,每个人都写出来,交给老师。我想了许久,给老师提什么样的意见呢?我的好朋友建华,他写的是有一次老师因为他不听话,打了他。我写的是老师偏心眼大字报开始在学校校园里到处贴。我和小左回到家里,一起写了一张大字报。第二天,就贴在窗外下。瞬刻间,同学们都开始比赛,你写,我贴,好不热闹。那歪歪扭扭而且是没有练好的毛笔字虽然不好看,但是只要有行动就是对黄帅同学教育闹革命的最为有利的支持。她一时间成为了我们崇拜的偶像。
紧接着,毛主席又掀起了批林批孔的运动。“孔老二”是谁呢?慢慢地我开始了解。林彪的叛国就是复辟的行为,批孔夫子就是避免我们社会的复辟。我们还追溯到文革开始时,批刘少奇也主要是批判他复辟资本主义的行为呀。当时的感觉就是,不批判,就是要复辟,我们都是工农子弟,不愿意再回到过去的苦日子里。现在林彪也要回到那个时代,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开始组织学习小组,学毛选,学历史,总之要牢牢掌握阶级斗争的这根弦。尽管当时我们还不能完全领会毛选里的内容,有些字我们都要借助字典来看懂,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习的,除了通读一遍外,我们还要写心得体会,进行讨论。其实,毛选一至四卷,就是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史,也是现代历史书。我们半懂不懂地看完,至少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懂得了共产党从劣势到优势,最终战胜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学完毛选后,也使我更加相信党,也使我懂得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向张思德叔叔那样的英雄,做事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第三十五章
小玉,就是我们的班长,她也是我所在的学习小组的组织者之一,我们每周两次学习毛选,每次都是她同另外一个女同学来我家。她的美丽的眼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她参加了校田径队,虽然没有太好的成绩,但是她那刻苦练习的精神真是让人非常感动的。一上中学后,她就到了别的学校,我们就分手了。
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体现在我们这一批上。小学改为五年,并在小学里增设一年的初一课程,这就是所谓的“戴冒”中学。我们班是连锅端的,没有人留级或到别的学校里去。老师们都是学校里临时凑的,他们本来是不可能教初中的。上了初中,我们身边发生了两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