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诱春怀-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思看着他们的脸色,又看着自己手里的饼,心说:不就一饼,你们俩玩什么变脸啊!

相思啊,不是他们想玩变脸,您老人家又买出个事儿来了!你总是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作者有话要说:噗……原来那位读者说的竟然是大家的心声~
果然啊,这样的日子真是谁都想过的~
要过年了,大家新年快乐
挠头,尽量保持更新……囧囧有神,加更啥的大家还是别指望,毕竟过年是很忙很忙很忙的……




63

63、相思,你强悍了 。。。 
 
 

(你们太邪恶了,怎么会是人肉呢!)

且说爷和公子都变了脸,相思在一边儿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于是她就多问了一句:“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相思,你有没有吃过?”谭静澹先把这话给问了出来。

她不喜欢那股干菜味儿,之所以买是冲肉去的,买了才发现拌了干菜馅,所以就从来没吃过。买了以后也总是分发给附近的难民吃,最近经常有肉吃,她也就不贪图那口了。谭静澹这一问,相思自然是摇头了,不过摇完头后,她心有余悸地问了一句:“谭静澹,到底是什么肉……”

相思心里想,能让两大男人都变脸色的,难道会是那啥……噗,太恶心了,相思“叭”地一声就把肉饼和碎银子都扔得远远的了。

“幸好你没吃,是水耗子肉。盘龙江的水里现在什么都有,这些水耗子是吃过腐尸的,它们肉里带有疫疾。”这下谭静澹庆幸,最近一直做着各类肉食给相思吃,要不然还不知道这姑娘会不会饿急了连这个都吃了。

水耗子,相思拍了拍胸口,只要不是人肉就行,虽然自己是没吃,可好歹她买了,还分发过给外头的人吃。不过回过神来一想,也不对劲儿,于是她自个儿的脸色也变了:“瘟死病,糟了,谭静澹,肉饼我给外边的孩子吃了,我得赶紧去把他们找得回来。”

这下全乱了套了,相思和谭静澹去安排医官们把那些吃了肉饼的孩子找回医馆来,而谢知易则去安排人把那卖肉饼的给逮起来。好在那些孩子经常得相思的肉饼吃,所以已经惯了来医馆前头等吃的,于是一下就找着了。

那些孩子见相思来,一个一个嘴里极甜地叫着“相思姐姐”,相思应声后把事情头尾说明白了,她本来以为那些孩子会怪她,没想到这拨孩子竟然还安慰她。当然,这里头谭静澹的功劳也不小,要不是他在一边帮着说话,说不得这些孩子怎么也会埋怨。

“相思姐姐,我们会不会跟爹阿妈一样……”说话的这孩子爹妈在水患中行疫过世了,现在正睁着一双溜圆的眼睛看着相思。

这世上,孩子的眼神最诚恳,也最能打动人心,相思就无疑被打动了。她有些小心翼翼地看着那几个孩子,心里特别自责。她实在没有想到这时代也会有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太过于想当然了,认为古代就应该是民风淳朴的。

见她在那儿自责,谭静澹遂冲那孩子笑了笑说:“当然不会,我和相思姐姐一定会保护你们的,等你们没事儿了,就让相思姐姐带你们回泰华山。”

“泰华山,就是医官大人们住的地方是吗?”孩子们眼里,从泰华山来的医官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了,所以他们对于泰华山有着很深的向往。

“是。”

在谭静澹点头应过了这一声是后,孩子们就在那儿面带喜色地讨论着,最后有个孩子大着胆问道:“以后我们也可以学怎么治病救人吗,也可以像医官大人们一样厉害吗?”

“当然可以,只要你们努力!”

这边的孩子们倒是好解决,真正难办的是怎么去把所有吃过水耗子肉的人给找齐了,这世上多得是讳疾忌医的人。瘟死病,曾经死伤无数人,这时代的很多人,是宁肯死在家里也不要冒着死在外面的危险去就医的。

这瘟死病来得快也去的快,万一沾染上了,在百姓们认知里那就是有去没回的病。所以事情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

甚至是六七天过去了,还没有多少吃过干菜肉馅百姓主动来就诊,相思一看着急了:“谭静澹,不能再这样下去,要不然万一病发了,只要一接触就能传染,一个人传染一家人,一家人能传染好多人,到时候整个绵驿都会发瘟死病。本来我们的药就不多,到时候就真是有病没药治了。”

这事儿不但是相思急,谭静澹其实是一样着急的,可是能用的方法都用了,相思提的几个点子也都用了,但是都没起到太好的效果。甚至谢知易用官方的布告也没用,照样是不见多少人上门来就诊。

“相思,先去吃午饭吧,你早上就没吃好,中午得好好用饭,你看看你这几天见消瘦了,这要是回了京里,莫大娘还不得埋怨。”谭静澹是看着心疼啊,本来就尖尖细细地下巴,现在更小了。他总觉得自家这姑娘要是胳膊腿再细点儿,来阵大点儿的风说不定就刮跑了。

说起来相思还真是个心思重的,干菜肉饼的事儿一天不解决,她就食不安寝不稳的,怎么都觉得是一块心病横梗在那儿:“好,就到前面吃去吧,不回医馆了。”

于是两人一块进了酒楼里,这酒楼还是个小上档次的,有弹唱的,还有说书的。相思和谭静澹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弹唱的小姑娘抱着琴下去了,上来一名老先生,惊堂木一拍,就开始在上头说着天花乱坠的故事。

听着听着,相思忽然把筷子“叭”地一声拍在桌上,惹得谭静澹不由得看了她一眼说:“相思,往后在家里可不兴这么拍筷子。”

相思没注意谭静澹这句“在家里不兴这么拍筷子”,反而特高兴地看着谭静澹说:“谭静澹,我有主意了,我非把那些人全哄到医馆来就诊不可,我就不信了,姐一科班儿出身的还哄不动他们了。走,不吃了,我们回去好好想想到底怎么来。”

论起忽悠人的本事,相思自觉得在魏朝,她要是倒数的,就没人是顺数的。一回了医馆里,就拉着谭静澹、谢知易和江海生,四个人一块和在屋里开始商量忽悠人的大计。

“这样不好吧。”江海生是这么说的。

“有什么不好的,要不你有更好的办法?”相思摊手,表示如果有更好的,她愿意听。但是这么些天了,谁有个主意出来,还不都是默默地用老法子,而且收效是微之又微。

坐在相思对面的谢知易叹了口气说:“试试吧,总得找个办法出来,总之有办法就得试,说不定哪个就起效了。”

“这事旁人做或许不行,但搁相思这儿,反而可行。”谭静澹心说,相思刚到绵驿那天,在一千多难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算是谢知易收审了邓三两,印象也在不如相思。

加上后来相思四处行医施药,百姓们对相思的印象,大抵就一个——这姑娘,为人实在,医术大好。

所以谭静澹想过后,比江海生和谢长易都更肯定相思可以办成这事。看看,这就是谭静澹比谢知易和江海生更适合相思的原因,他永远坚定地相信相思,并且认为相思可以办到。这世上,不仅是男人喜欢被敬服信仰,女人也喜欢这样,谭静澹这样的相信相思,可不就是早敬服信仰了嘛。

“那好,我这就去安排。”相思说完就立马起身,赶紧去安排,交给别人来办她还真不放心。

“她原来不只爱吃肉,还爱管事儿。”谢知易这么说道。

“她不只爱吃肉、爱管事儿,还爱出些别人想都想不到的主意。”江海生这么评价道。

而谭静澹呢,心里就一个想法儿:“咱家姑娘真能干,好!”

次日,在绵驿的正街的十字路口上,一条大横幅架开,上面写着“瘟死疫治疗成果公开会”。台上一溜尽是那天吃了干菜肉饼的孩子,从五岁到十三岁不等,穿着洗干净的布衣裳,站在台上还有些拘束。不过有相思挡在他们前面,他们也不怕。

开场白时,相思是这么说的:“乡亲们,大家也知道,上半月时在绵驿出现了个黑心的饼铺老板,竟然把水耗子肉剁了馅摊饼子。这黑心老板眼下已经下了大狱,等待他的将会是律法的严惩。这黑心老板会得到他应有的惩罚,然而他犯下的错还没有补救回来。他卖出去的饼以数千计,大家也知道,水耗子肉吃不得,吃了会染上瘟死病……”

这时相思顿了顿:“乡亲们,不要听到瘟死病就往后退,大家看,这些孩子也吃了干菜肉饼,前几天他们还发了症状,但是因为发现得早,治得早,只服了五天药就完全见好了。要是大家伙不相信我,大可问问这些孩子们,大家也应该认识他们,他们都是在水患中失去了亲人的孩子,可能他们的父母从前还和大家是邻居、朋友。大家可以不信我的话,总要相信这些在你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要知道稚子无虚言……”

然后就那些孩子们上,先来的是年纪大一点,说话利索一点的,然后年龄越来越小,到最后那五岁的小男孩儿傻笑半点,才不好意思地说:“我吃了肉饼,不好过,姐姐治好了。”

接下来轮到台下发问,倒不是相思事先安排好的,本来这时候应该直接上煽动性的结论,但是一见百姓们有了当记者发问的欲望,相思当然是从善入流,连忙点了几个人问问题。

“真……真滴能治好么,莫耍我们哟!”有人一嘴乡音地问道。

“有孩子们为证,当然医馆里还有些治好的病患,明、后天应该就可以回家了,到时候大家也可以细细地问问他们。泰华山立山百余年,几时曾有虚言?”

泰华山百余年,出无虚言,入无妄人,这在大家伙心里倒是有口皆碑的,于是当即大家开始有了三分相信。陆续回答了几个问题这后,相思一张嘴开始上煽动性地结论,她有一个执念,非得让吃过肉饼的人都主动来就诊不可。

当执念成为一种信念,相思,你已经强悍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特意不回留言……我真怕自己剧透说不是,看着大家一块儿猜人肉,真是好玩啊好玩~
囧,我的恶趣味已经无药可治了~




64

64、继续争取,继续努力 。。。 
 
 

几日以后,医馆暴满,各地先后又调了医官来,这才解了绵驿的燃眉之急。虽然忙乱了点,但大家伙心里都踏实,这瘟死疫要是传播开了,只怕牵连更广,到时候就不是忙乱了,是压根无计可施只能看着一地接着一地的传染下去。

而相思也忙乱着,准确地说来,她更忙乱,忙完了病患她还得忙着应付从各地调来的医官们。医官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来几乎都得问上一句:“谁是莫医侍,就是那叫莫相思的医侍。”

相思也不知道自个儿怎么招惹了这些医官们,问明了是她后,就得上上下下打量她好几圈儿,然后要么点头要么摇头,要么即点头又摇头,嘴里大抵是差不多的话:“原来就是你啊,不错不错……”

她心说:自个儿不错在哪儿了,招得大家伙儿都来看,难道她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谁来动物园里都非得来看看她不可。

这不,这日刚结束了诊治,又有两名新来的医官朝她走过来,说道:“你是莫医侍吧?”

她还能怎么着,点头呗:“是,我是莫相思。”

于是那两名医官居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打量了她好几圈儿,然后互相看了一眼点头道:“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莫医侍真是不错,很不错!”

噗……相思真想上前去揪人的衣角儿,问问人她为什么不错,她忍住了揪衣角的手,没有忍住想问话的嘴:“请问医官大人,到底怎么了,我到底做什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别这副害怕的模样,我们又不吃人。”医官们可不会承认,他们是来围观以十六岁之龄就能有方入《方略》的医侍,也就当年谭静澹有这风光。但谭静澹那可不是等闲人能比拟的,打小在医药环境里长大,所以医官们从来就不会觉得谭静澹年少入《方略》值得稀罕。

倒是猛地出一个女医侍,不但年纪小,而且还是宣山先生收了不过年余的关门弟子,这就有方子入了《方略》那多稀罕。

这又得说说《方略》了,这就好比演艺明星往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刻名字,也好比是某个行业里顶尖的人拿了诺贝尔奖,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谁有成方入《方略》,那就是板上订钉,将来要当医官的。女医官……女医侍有不少,但是女医官一只手就数过来了,所以多稀罕。能入《方略》的女医官,相思还真是第一个,就连江如蓝也没有方子入《方略》。

没问出什么来的相思可不知道,自己的方子上了《方略》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她早就把这事儿扔到十万八千里以外去了,依着她迟钝的神经,估摸着没个千八百年,这事儿想不起来。

回了院里准备吃饭,今天谭静澹上坝上去看驻防在坝上的官兵和百姓,所以大约是不会回来了。相思一个人吃着饭,还真是有点不习惯,愣了愣神不由得泪流满面:“习惯谭静澹在知边是种病,得治!”

正在她泪流满面着的时候,谢知易从外头来了,在一片灯火阑珊中谢知易看着正在那儿扒饭扒得无比可怜的相思说:“相思,不是让你去大饭厅里吃吗,一个人在这吃,你也不怕吃着吃着睡着了。”

往常相思总和谭静澹一块在小院里吃饭,主要是相思吃饭不太老实,要是有人在旁边跟她说话儿,那她这一顿饭就甭想好好吃完。那群兵可不就在大饭厅里吃嘛,于是她就被要求在屋里吃饭,开始她还顶顶不习惯这样,可到现在……再习惯不过了。

“我看起来有这么困吗,虽然我是真想睡了,可应该还好吧,这几天夜里我点了醉魂香,不至于看起来很惨吧。”铜镜实在照不出什么来,所以相思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不是很惨。

其实哪里惨了,那在谢大公子眼里,真叫一个一双迷蒙眼十分可怜样儿,多好啊。谢知易喜欢看眼前这样的相思,小小的模样,要睡不睡的,而且感觉没有平时那么远的距离,看起来就好亲好近:“没有,挺好的,你还是多睡点,小姑娘家的要多睡睡。别成天点醉魂香,醉魂香点了也上脑,点得多了只会更睡不好。”

“我也知道,可是最近真的太闹心了,睡不着。好在这两天病患也渐渐开始康复了,过几天就差不多可以松泛松泛了。对了,宜章公子,过了绵驿以后我们是直接去十三口还是沿着下去。”相思现在掐指算算,水患有趋于平缓的样子,这几天水势大不如前了,应该可以稍缓缓劲儿了。

听得相思问这个,谢知易心说:这姑娘真是悲天悯人,好姑娘。于是脸上一抹笑意就绽放开了,那便真是如同眼下院里正开着的芙蕖,笑容中还带着一抹灿色:“按瑞安的意思,是顺着下去,其他各地基本都有医官在,只是第三口到第十口这一路受灾不算太严重。因为受灾不严重,各地的难民多涌在那儿,为了防止疫症,还是一处一处沿着去好。而且也得去开放官仓的文书,也正好要一路走下去。”

听着谢知易的话,相思托着腮叹了口气说:“一场水患就倾尽整个魏朝来救援,而且救援也还是迟缓了些,就像我们,等我们到第十口的时候,只怕已经有很多人丧命了。”

“天高地远总有不易,最难的不是救援,还是重建家园,重建生活秩序,这话也是你说的。”谢知易对于相思那些关于灾后重建的话,那是记得比谁都清楚,而且也已经写了奏章回京里呈给今上作定论。

“是啊,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想家了。”相思说的家,当然不会是京城里的司业府,而是远在更遥远的时间与空间里的现代。大医精诚的爷爷,好钻试验室的妈妈以及爱挖人坟墓的爸爸,在那个时代里,再大的灾难似乎也是可控的,而且伤亡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这一句想家,让谢知易心里更怜惜了几分,小姑娘家家的在外本来就不容易,何况还要治病救人,天天面对着生与死的考验,怎么会不辛苦不累:“如果水患不再有变化,上段中段的天气一直这么下去,就不会再出问题了,至多两个月左右就能启程回京里了。”

回京里,相思想了想莫大娘,不由得一抖,不让吃肉,好可怕,还是别回去好。在这儿块那是天高皇帝远,有肉吃没人管,多美好的生活:“盘龙江如果不涨水了,那我就去前塬,看看大家去了那儿以后过得怎么样。总是我把人哄着过去的,部得负点责任。”

她纯粹是为了多吃肉,所以抵死不愿意回京城,但是这话在谢知易耳朵里听来,那就成了——这姑娘真是个大善的,妙手仁心有担当,惊才绝艳有真章,这天下哪儿还去找这么完美的姑娘去。

于是谢知易一激动说:“到时候我和你一道去怎么样,我递个折子回京里去,把前塬巡检史的差事给接下来,正好和你一块去看看百姓们安置得怎么样。为官一遭总要担百姓忧,肩家国任的,这也是我推拖不得的责任。”

对于这个,相思无可无不可,随意都好,但是人谢知易说得这么激昂,她就当然不能削了人家的劲儿头。这正冒火的时候浇凉水,她可不会干这作孽的事儿:“好啊,一路上正好做个伴儿。”

她心想,正好你不和谭静澹要好嘛,你们俩一块,也就没时间多管我了。

但是她这无心的一句却让谢知易无比荡漾,这话怎么听着都像是:“咱们一路同行相伴,很好啊!”

所以谢知易没法儿不荡漾,于是谢知易当即眉眼间就带了浅浅的春风,笑眯眯地说道:“那我明儿就去发奏章,好和相思一块儿去前塬走这一遭,各自承担应当的责任。”

顺便再发展一下两人之前的关系,一男一女一路同行,那这一路上这么多时间相处,总不能还擦不出火花吧。谢知易想这些的时候,完全把谭静澹给划去了,这美好的时候谢公子怎么会想起这败兴的茬儿来呢!

但是事儿吧,总不是你不想,别人就不想的:“嗯,好,到时候你和谢静澹一块儿,一个治安一医病,想来前塬百姓会十分欢迎你们去的。”

瞬间谢知易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冒着黑烟儿的半晌地晌没能反应过来:“瑞安一块去,嗯,也好也好!”

好什么,谢知易现在是脸上笑着说好,心里冒着黑烟地想流着泪转身跑开,怎么好好的事情就成了这样儿,不带这样的!

宜章公子愤愤然了,怎么哪哪儿都是谭静澹,他心说:“姑娘,你心里眼里就不能装个我吗,哪怕一点,让我好和瑞安再争争,别一点也不给啊,这让我怎么争!”

其实吧,宜章公子啊,早就没啥争头了,您还在这想着一点儿的时候,那头京城的谭府里早就把相思全部的都订下了,您呐……还有泪奔的时候呢!

但是宜章公子不知道,所以他决定继续争取,继续努力,他誓要个公平争取的机会,殊不知公平这东西,早八百年前就没有了! 

作者有话要说:先知会大家一声,三十晚上和初一、初二不更文,初三复更。
也就是说,二月二至二月四不更文,仅三天,望悉知,并让俺休息一下下~~~囧
我是好孩子,我如果码得出还是会尽量更的~囧囧有神
为毛我休三天觉得对不起乃们……




65

65、乌龙事件即将上演 。。。 
 
 

六月十八,水退疫止,各处的医官开始纷纷撤离,只留下了清尾的医侍和常侍们。这头泰华山又得另派医官去前塬,这一回水疫,总共往前塬迁了约九万余人,分设十三郡,这样就大约需要派遣十三名医官和四十余名医侍,以及管事。

去前塬安置,不仅仅要去人,还得先把医馆安好,好在泰华山的医馆属官办性质,先发了文去,把医馆建好了,又反馈了地点和其他一些信息过来,泰华山就开始着手安排。

“相思,不是不给你安排,你还没满师之前,不能到外头医馆坐诊行医。你别忘了现在你的药方笺都还签着我的章,你去了了坐不了堂,这样去了有什么意义?去的医侍大都是医官的弟子,你难道要师父一大把年纪了,还和你一块儿到前塬去坐诊?”谭静澹看着相思那不依不挠的模样就挠心,这姑娘是即想做好,又想有头有尾,这本来也是好习性,但是眼下还不是时候!

在对面坐着的相思睁大眼睛,最终还是没有再哼出“我要去前塬”来:“那我们这就回泰华山了?”

不要啊……回了泰华山要受管不说,还说不定就没眼下这么美好的口福了。回了京里,就算是谭静澹给肉吃,也得担心莫大娘几时蹦出来,莫大娘的嘴啊那就跟相思一样,差别只在于一个可以把人忽悠死,一个可以把死人生生说活了。

见相思不愿意回泰华山,谭静澹就好奇了,他心说这才出来多久,心就玩野了,这可不好:“相思,你是不愿意回泰华山吗?”

“在泰华山哪有那么多病患啊,你不觉得最近医术进步很快吗?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地接触病患,才能对医术有更深切的了解,也能对疾病有更多更新的认知。医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用药也不是永远一张方子的,时间会变人会变,难道疾病就不会改变吗?”为了不回泰华山,继续在外头晃,相思又忽悠上了。

但是相思哪回忽悠人,得到的效果都基本一样,那就是忽悠得人死去活来,并开始佩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