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有个夫-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像个家,不管你多远、多晚回来总有个人远远地出来迎你,总有个人担心着、惦记着你。那么多年孤单、无人问津的苦日子终于结束了。现在他也有那么一个人去担心去心疼,也有那么一个人担心着心疼着他呢。
陈秋菊笑着迎上去。和宋青山一起把牛车上的苞谷棒子搬下来放在竹席上晒着。
“来,先喝点水。饭马上就好。”陈秋菊把桌上的水递给宋青山,洗洗手又赶紧去下野菜。
宋青山坐在树荫下的桌旁,捧着水,眼睛跟随着陈秋菊忙碌。心里冲满了坦实与满足。
火大,野菜一下锅就烫熟了。陈秋菊赶紧拿过碗舀饭。
宋青山看陈秋菊舀饭,便一口气喝了水,去帮着端饭。
“这个叫什么?”宋青山说着就伸手去拿软饼。
“洗手。”陈秋菊一看就知道他没洗手,便一巴掌拍了过去道。开始,陈秋菊提醒过他几次饭前洗手,他也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偏偏今天吃软饼的时候倒忘了。看来是真累了。
陈秋菊放下饭碗,有些心疼地端了一盆水过来道:“来,洗手。”
此时的宋青山像个乖巧的孩子,陈秋菊拉着他洗,他便等着陈秋菊给他洗。陈秋菊看了看一脸乖巧模样的宋青山,便认命地给他洗了手。
只要是陈秋菊做的,宋青山都觉得好吃。是以也就没有再追问这是什么。只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宋青山做活需要力气,陈秋菊饭做得很足,宋青山吃得很饱。
吃罢饭后,陈秋菊洗了碗,坐上牛车,和宋青山一起去了地里。
宋青山仍是拼命地掰苞谷,陈秋菊也发狠地撕苞谷。
半晚的时候,宋青山愣是把坡地的苞谷搬完了一半。陈秋菊也是拼命地撕完了一半的苞谷。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宋青山看不见掰了,便过来把陈秋菊撕好的苞谷棒子装上牛车驮了回去。
陈秋菊仰头看天道:“今晚应该不会下雨,苞谷就不用收回去了。”
“嗯。天空很是明朗,应该不会下雨。”宋青山也仰头看了看夜空道。
回到家后,陈秋菊和宋青山将牛车上的苞谷卸下来铺在席子上晾着。
“堆着的苞谷棒子估计还得两趟走。”
“嗯。两车估计都得装得满满地才能拉得完。”陈秋菊也点头道。
看宋青山仍牵着牛车站在自己身边,陈秋菊便奇怪地道:“快去呀,搬完了就能安心地歇会儿。”
“太晚了,这里又没有人烟,我们一起去。”
陈秋菊一愣,原来是为这般。便笑着道:“累了一天早饿了,你去吧,我在家里早些做晚饭。住了这么长时间也熟悉了、习惯了,没事的,你快去吧。”
“饭,晚点做没关系。我们一起去,你还能坐在车上看着苞谷棒子,免得不知不觉中掉了下来。”宋青山看着陈秋菊坚持道。
陈秋菊知道宋青山这是担心她一个人在家里害怕,而且他再三坚持,陈秋菊便也心里甜甜的答应了。
又连续走了满满地两趟,地里堆着的苞谷棒子才算全部运回来了。



、第四十九章

宋家来名下的土地比宋青山多;这一段时间他们两口子也在地里发狠地忙碌着。
但宋家来却没敢向宋青山借用牛车。
宋青山和陈秋菊也是忙得团团转,就没空去找宋家来。
九月初,宋青山和陈秋菊才将将赶着掰完了苞谷。也没顾得上犁地、种麦子的事宜;便火急火燎地赶起了梳子。
一大早,宋青山便把牛车送去了宋家来的地里。
“青山,你怎么来了?而且还牵着牛车来?你就不怕他们知道了闹事情呐?”宋家来又惊又急地直跺脚。
宋青山摸了摸牛脸道:“藏是藏不住地,他们迟早会知道,总不能因为他们而不用自家的东西。”
“哎呦,这可怎么办才好,他们知道了肯定又得大闹一场。”宋家来急得团团转。
“要来的,挡不住。只是,求四叔四婶在我不在的时候多照看着秋菊。”宋青山面色平静;眼神幽深地道。
“你放心,这话不用你说我们都会做。”王芳看到牛车时也吃惊不一,便赶紧过来看个究竟,正好听到宋青山的这番话。
“谢谢四叔、四婶。”宋青山低头一揖道。
“我们估计还得个两三天掰苞谷。掰了苞谷就赶紧赶制下一批货,赶完了货再种麦子也不迟。”宋家来掐指算算道。
宋青山点点头道:“这苞谷收在新买的房子那边吗?”
“是呀,那家人前些天搬走了。屋子也空了出来,我们直接把苞谷送了过去,到时候搬家也轻松些。”王芳一说起新房子便眉开眼笑。
“我们乘着人少的时候拉苞谷过去,能瞒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宋家来接过宋青山递过来的牵牛绳道。
宋青山点点头,便告辞回去了。
此时已是九月,应该是菊花争相开放的时节。陈秋菊便在精制的梳子上画上一朵朵胖嘟嘟的菊花,又写上应情应景的诗句。
宋青山便一刻也不停手地雕刻了起来。从早到晚六七个时辰,宋青山整整雕刻了十把梳子。以这个速度,如果宋家来夫妇迟迟不来的话,下一批货物明显不能按时完成。
好在第三天,宋家来和王芳便已掰完了苞谷赶了过来。四个人明显快了很多。但日夜不停地赶制,也刚刚在九月二十号做完了这批货物。陈秋菊等人也长长地松了口气。便又赶着犁地种麦子。
宋青山和宋家来的肥田是和宋家人的土地紧挨着的。不过,在宋青山他们赶制梳子的时候,宋家人已经把最好的土地翻完,种上了麦子。几家人之间这便错开了相遇的机会。
宋青山和宋家来一赶完梳子便直奔肥田而去。两家人用了两天便犁完了肥地,种上了麦子。
剩下的两天,宋青山犁完了薄地,种上了麦子。
第五天的时候,宋青山和宋家来起了个黑早,错开于家牛车出发的时间,赶着自己的牛车顺利地去县丞府邸送了货。
这一次赵掌柜没有来,倒是把他的长随派遣了过来。
那长随看着梳子上一朵朵胖嘟嘟的菊花时甚是满意,二话不说就付了这次的货银。
宋青山、宋家来与长随都是年轻人,也很是谈得来。宋青山便请他去如意酒楼大家聚了聚。
一顿饭吃罢已是中午,宋青山买了些点心又买了些酒肉,便和宋家来去县丞府邸牵了牛车匆匆赶了回来。
陈秋菊听见牛昂昂地叫声,便迎了出来。她接过宋青山手上的肉和糕点,见牛车上还有好大一个坛子,而且透着一股酒味,便问道:“买这么多的酒做什么?”
“老村长喜欢喝两盅,晚上我们给他送些酒肉过去。剩下的酒放着盖房子的时候请工用。”宋青山看着陈秋菊笑着解释道。
“我倒是忘了这事。”陈秋菊拢了拢头发,笑着道。
宋青山笑着又帮陈秋菊拢了拢并不凌乱的刘海。
“午饭已经做好了,我们吃饭去吧。”
“已经过了响午,怎么不先吃饭呢?”
“不饿,一个人吃饭也没味道。”
陈秋菊说着,放好了宋青山带回来的东西。
“刚刚放下,怎么不歇会儿?”宋青山在桌子上捡起一把陈秋菊画过画,提过字的梳子说道。
“早点准备着,到时候也就少些慌乱。”陈秋菊笑笑说。
宋青山也翘起嘴角笑了笑。从怀里掏出这次的货银递给陈秋菊道:“这是这批货的分成。”
陈秋菊看了一眼道:“你拿着吧。”
宋青山摇头笑着道:“你收着,我有需要时与你说。”
陈秋菊便接过收了起来。
吃饭的宋青山对陈秋菊商量道:“四叔的薄地只挖了一半,现在牛也闲了下来,我们先借于四叔耕种薄地,我们的坡地缓缓在说?”
陈秋菊点头,看着宋青山道:“四叔,四婶向来对我们不薄,先顾着他们的薄地,我又怎会不同意。”
“我知道你定会同意。只是想与你说明白。”
吃罢饭后,宋青山将牛送去了宋家来的薄地里。
“青山呐,你的坡地还没种罢,怎地这么快就把牛送过来了。”
“坡地的收成赶不上薄地,先紧着薄地种罢。”
“青山呐,我都不知说什么好了,这……。”青山这么为自己着想,宋家来感动地有些哽咽。
“感激地话就不必了。好好喂喂它吧,这几天可是把它累坏了。”宋青山笑着抚了抚牛脖子。
“好,我吃什么就给它吃什么,肯定是兄弟般的待遇。”宋家来整天本就嘻嘻哈哈,这会儿一激动想也不想就随口道。
“嗨哟,牛犟、你笨果然是亲兄弟呢。”一旁的王芳忍不住打趣道。
宋青山未能说出口的话,王芳倒是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
宋青山笑着摆了摆手往回走去。
这天下午,宋青山先是带着陈秋菊去屋场看了看。又带着陈秋菊去找造房子的工人,顺带让她认认门和父老乡亲。
大部分人已经忙完了秋收,正是清闲又想赚些钱的时候,宋青山轻轻松松地便找了十几个关系相好的人。也与他们约定好二十七动工。
晚上的时候,宋青山便带着陈秋菊去拜访老村长。
“哎呦,这不是小山子吗?”老村长拖着背,拄着拐棍。一看到宋青山便稀罕地道,看得出来他很是喜欢宋青山。
宋青山赶紧大步上前扶住老村长道:“宋爷爷,我来看你了。”
“好好好。你来看爷爷,爷爷很高兴。”老村长拉着宋青山的手高兴地道。
“爷爷,这是我媳妇秋菊。”宋青山指着背后的陈秋菊道。
“爷爷好。”陈秋菊快走两步,赶上前,礼貌地道。
老村长转过身仔细地打量了陈秋菊一会儿方道:“是个好闺女,你早该带过来让爷爷看看了。”
“爷爷,你怎么又一个人跑了出来?”老村长正要对陈秋菊交待一番的时候,一个半大小伙子从院子里寻了过来道。
“在屋里待得久了,便想出来走走。”老村长对半大小伙子道。
他还想说什么,但一看拉着老头的是宋青山,便高兴地道:“三哥,你怎么来了?”
宋青山笑着点点头道:“我带你三嫂来认认门。”
“三嫂?这位就是三嫂了吧?我是宋成,以后三嫂叫我小狗子就好。”宋成笑着抓了抓头发有些憨厚地道。
“宋成弟弟好。”陈秋菊也笑着点头招呼道。
“走走走,青山我们进屋去。你个毛小子,也不知让你三哥去屋里坐。”老头拉着宋青山拍了宋成一巴掌道。
“嘿嘿嘿,这不是一高兴忘了嘛。”宋成咧嘴傻笑道。
真是个憨厚可爱的小伙子,陈秋菊笑了笑跟了上去。
“三嫂,你和三哥来就来怎么还拿这么多的东西呢?”宋青山和老头一走,陈秋菊手里提着的东西就明显了,宋成一眼便看到。
“来看望爷爷,也就这么一点小小的意思,宋成弟弟不要嫌弃。”既然他已经看到,陈秋菊便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道。
“怎么会嫌弃呢。三哥、三嫂太客气了。”宋成说着就伸手去接东西。
“好孙子,果然给爷爷带了酒来呢。难怪我老远就闻到酒香。”老头子赶在宋成之前一把抓过陈秋菊手里的酒。果真是极喜欢酒。
“爷爷每顿喝两口,不易过多。”宋青山叮嘱道。
“知道,知道,就你小子啰嗦。”老村长详装不耐烦地道。
宋青山笑笑。
“娘,我三哥三嫂来了。”宋成一走进门就喊道。
门里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掀开门帘道:“青山带媳妇来了呢。来来来,快进来。”
“大伯娘。”宋青山叫道。
陈秋菊也赶紧叫道:“大伯娘。”
“亲事办得简单,这还是大伯娘第一次见到你呢。来来来,让大伯娘仔细地看看。”她说着就拉起陈秋菊的手左左右右地打量了起来。
“已经是青山媳妇了,用不着相看了。你还是早些给这个皮猴子相看一个吧。”老村长看儿媳妇拉着青山媳妇反复看便道。
“知道,知道。我这不是高兴的嘛。青山是个有福气的,说了个这么干净利落的好媳妇呢。”大伯娘说着牵着陈秋菊的手,跟在老村长和宋青山后面进了屋。
屋里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迎了出来扶着老村长。陈秋菊听宋青山叫大伯,便也跟着叫道:“大伯。”
他看着陈秋菊温和地笑了笑道:“这是青山媳妇吧,来,坐。”
“哎呦,死小子,你在哪里拿了这么多的东西呢?”大伯娘见最小的儿子提着又是肉又是点心便问道。
“青山小两口孝敬我们的。”老村长道。
“你说你们来就来,还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呢?刚刚分出来,什么都不容易,还花这些闲钱做什么呢?”大伯娘也是个直爽性子,对陈秋菊和宋青山唠唠叨叨道。
“我们年轻,总能赚些钱。大伯娘一家一直照顾着我们,我们孝敬您们也是应该的。”陈秋菊微笑着道。
陈秋菊本不欲在大伯娘家留饭,但他们留得太诚恳,陈秋菊和宋青山也不好意思强行离去。
大伯娘去厨房煮饭了。陈秋菊便安安静静地坐着听他们大老爷们谈家常。
从他们对话中,陈秋菊知道老村长有好几个儿子,他们早已分家单过。老村长跟着大儿子也就是大伯一起过。大伯又有好几个儿子,宋成便是最小的儿子。
也不知大伯其它的儿子去了哪儿,这顿饭也就宋成、大伯、大伯娘和老村长几个人。大伯娘做了四菜一汤,其中一个肉应该就是宋青山和陈秋菊他们带过来的。





、第五十章

“明天建房子的工人就来了;我们管饭不管饭?”提着一篮子麦种的陈秋菊边撒边问在前边犁地的宋青山。
“家里没菜;只需偶尔招待几顿便好。秋收过后大家也闲了;他们都同意家里送饭去屋场。我们多给他们些工钱。”前面的宋青山边犁地边道。
这次工人就有十几个,家里没什么菜;陈秋菊也怕做不来。这样安排很是符合她的心意。
“那我们给多少工钱?”陈秋菊笑着问道。
“一般人家管饭就给九个或十个铜板;我们每天就按一斤粮食算;给十六个铜板吧。”宋青山道。
陈秋菊虽然对这个时代的物价规则还是没什么清楚的概念,但宋青山这样的人一般不会亏待别人。十六个铜板想来是高的了。
“我们如今也有了些积蓄;盖房子的工钱也是够的,就踏踏实实地一次性把房子盖起来吧?”开始宋青山的打算是先把房子盖起来;水坝和水渠以后慢慢挖。如今手头也有些积蓄了,陈秋菊便对宋青山提议道。
“先前是做没有钱的打算;如今有了积蓄也就是另一种打算了。”宋青山回头对陈秋菊笑着道。
二十七号一早,宋青山和陈秋菊赶去屋场的时候已经来了七八个人。
“青山。”
“青山。”
……
这些人和宋青山的关系都很好,是以他们一看到宋青山就笑着和他打招呼。
宋青山也笑着一一点头,叫着叔叔伯伯。
“来,这是杨叔。”宋青山托着陈秋菊的胳膊向前一步,对着一个不言不笑、颇为严肃的中年人介绍道。
“杨叔。”陈秋菊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宋伯伯。”宋青山又指着杨叔身边的另一位中年人道。
“宋伯伯。”陈秋菊笑着点头叫道。
宋青山带着陈秋菊走了一圈,把人认了个遍。
这些人都很纯朴,对陈秋菊也很友善。
陈秋菊毕竟是这个时代才过门的小媳妇,和这些大男人也只是点头之交。盖房子的事情还是要宋青山传达意见才行。
在宋青山为陈秋菊介绍父老乡亲的期间,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四五个人。
宋青山看人来齐了便对人群拱手道:“各位叔伯、兄弟前来帮忙,宋青山在这里谢过了。”他说着弯腰一躬,又道:“我们才分家出来,很多东西都短缺。是以,在各位叔伯兄弟做活期间我们便不管饭了。但,我们每天都会多给一斤的粮食钱。还麻烦各位让家里每天送顿午饭过来。”
“一般做活给十个铜板,苦一点的给十一个铜板。青山这是打算给多少个铜板?”坐在木头上的杨叔磕了磕旱烟锅问道。
谈钱不伤感情


、第五十一章

陈秋菊边走边想着芙蓉花的事情;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灶旁。木盆里宋青山昨天买回来的肉映入她的眼里。她看了看太阳;也是时间做午饭了。
她拿起肉看了看;正好给在屋场做活的工人们加个菜,参合着香菇炒一炒每人还能分些。
正准备切肉的时候;陈秋菊顿住了。如果第一天上工就有肉的话;那么他们明天、后天也会指望着有肉。可是就算陈秋菊他们吃得起肉;但也没时间老往集市跑,陈秋菊只得作罢。
她便把肉切成肉丁;晚上给宋青山做个红烧肉。虽已入秋,但天还是有些热;陈秋菊又将肉丁里撒了些盐。腌好了肉,陈秋菊便洗苞谷米做米饭。米饭煮在锅里的时候;陈秋菊去茅草屋附近找了些野菜,她又拿出以前洗好的野菜一起做了一大盆凉拌野菜。又打了八个鸡蛋,炒了一大碗韭菜鸡蛋。
饭熟后,她把送工地的饭菜装进篮子里,自己又匆匆地吃了些。便赶着送午饭去屋场。
陈秋菊到屋场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家人家都送来了午饭。大多已经坐在地上吃起了饭,只有少数几个还在挖着水渠。送饭的都“女人和孩子。
“哎呦,这是青山媳妇吧?”一个中年女儿迎上来,拉着陈秋菊的手道。
陈秋菊并未见过她,只得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伯娘,来给宋伯送午饭。”宋青山走过来道。
“伯娘好。”陈秋菊提着篮子欠了欠身。
“青山这媳妇可真俊俏。”另一个年轻一些的中年女人也笑着走过来拉起陈秋菊道。
陈秋菊看着她笑了笑。
“我是你杨叔家的,你叫我杨婶。”未等宋青山开口,她便自我介绍道。
“婶子好。”陈秋菊回头看去,宋伯和杨叔果真已经捧着饭碗。
“这孩子真有礼貌。”宋家伯娘笑着拉了陈秋菊一把道。
“谁说不是呢。青山可真是娶了个好媳妇。”杨叔家的婶子也搭腔道。
“婶子。”
“嫂子。”
孩子们也在各自爹的指挥下围了上来,叫着婶子或嫂子。
宋青山一个大男人被挤出圈外。
“来,来,这是宋七他媳妇,才过门呢,有些害羞。”伯娘拉出孩子群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对陈秋菊介绍道。
陈秋菊见过宋七,宋七是那个管她叫着婶子有些腼腆的少年。
“婶子。”年轻小媳妇腼腆地轻声对陈秋菊叫道。
“诶。我住在后山,以后有空去我家耍。”陈秋菊笑着道。
“嗯。”她低下头有些腼腆地应道。
“婶子,你篮子里装的是什么?怎么这么香呢?”一个叫陈秋菊嫂子的孩子摸着篮子问道。
“哎呦,你看我老糊涂了不是。只顾拦着青山媳妇说话,都忘了她是来给青山送饭菜的了。”伯娘一拍额头,有些懊恼地说道。
“青山在那里,快去吧,一会儿饭菜凉了。”杨家婶子指着宋青山的位置道。
陈秋菊笑着点点头,走到宋青山身边。
宋青山帮着陈秋菊拿出饭菜。笑着道:“到底还是做了菜,这算不算管饭呢?”
“不算。没有米饭呢。”陈秋菊也笑着道。
宋青山笑着摇摇头,拿起菜碗欲站起来。
“别动。你留一些吃,我给他们分去。”陈秋菊道。
“你吃了没?”
“吃了。”
宋青山听陈秋菊吃过了,便听话地坐了下来。
陈秋菊把一大碗米饭递给宋青山,又拿起一双筷子扒了好些韭菜鸡蛋在他的碗里。
“你先吃着。”陈秋菊递给他一双筷子。便拿着韭菜鸡蛋走到宋伯、杨叔跟前。
“宋伯伯,我炒了点鸡蛋,你们分分。”陈秋菊笑着把鸡蛋碗递到宋伯面前道。
“好。要得。”宋伯笑着扒拉了些到自己的饭碗里。。
陈秋菊又递到杨叔面前,杨叔也扒了些在碗里。
“秋菊真舍得,鸡蛋可是个金贵东西呢。”杨婶看陈秋菊拿着碗给大家分菜,便走了过来笑着道。
“就是呀,青山媳妇可真大方。”宋伯娘也笑着搭腔道。
这么简单一件事情,被人这么一说,陈秋菊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每人少分些,要不后来的就沾不到鸡蛋腥子了。”杨婶看陈秋菊随着大家伙自己扒拉,便笑着道。
陈秋菊笑了笑。后面的人虽很喜欢鸡蛋,但也没好意思多扒拉。
一群孩子看着韭菜鸡蛋只咽口水。有大胆一些的挨着他们老子直磨蹭。他们老子赶了鸡蛋直接往自己孩子嘴里塞。吃到鸡蛋的孩子眉开眼笑地乐呵。
到宋成跟前的时候,他只扒拉了几块鸡蛋。陈秋菊见他旁边还坐着一个猛咽口水的孩子,便笑着道:“还有孩子呢,多扒拉些。”
“这我大哥的孩子小石头。”宋成看着陈秋菊说道。
“小石头,这是婶子,快叫婶子。”又看着小石头道。
“婶子。”小石头露着门牙笑着叫道。
“唉。”陈秋菊笑着答应着。又让宋成扒拉了些鸡蛋。
这一番下来,剩下的几家也送来了饭。大家都陆陆续续吃了起来。
韭菜鸡蛋的分量有限,后来的人也就只沾了点鸡蛋腥子。陈秋菊又拿着凉拌野菜给大家分了一个遍。
吃过了饭,男人们直接上工。女人们唠叨了一会儿各自回了家。
回到家后,陈秋菊仔细地回忆着芙蓉花的样子,拿着炭笔一遍一遍地反复地修改,反复地练习。
一直到半晚,陈秋菊画出来的芙蓉花才又那么点样子。她看了看天色,便起身生火做饭。
她先是在锅里放了少许的油,等油热了后,便把腌肉倒进锅里。不到一会儿,肉里的油便逐渐渗出,陈秋菊不断地翻滚着肉块,把它的每个面都煎成金黄色后,她又赶紧把大灶膛里的火移入砂锅的灶膛里。等砂锅热了后,陈秋菊把大锅里的油舀了些倒在砂锅里,又把前些时候买的糖放了些进去,把糖和油搅拌均匀后,陈秋菊便把大锅里的肉舀进砂锅里。她慢慢地搅了搅,使每块肉都沾满了油糖后,便把屋里仅有的几种作料加进砂锅里,又在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