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田园地主婆-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他亲手交给我一张屋契,我还真不晓得,我爹这些年竟然瞒着我们大家。在望海县城的东大街常青巷子里,购置了一座两进的四合小院!”
“啊?大哥他…县城两进的院子那得花多少银子啊?大哥这些年中饱私囊,把你爷奶瞒的真是…那。他是让你去把那院子给卖了?”梁愈忠话还没问完,梁礼辉又再度开口。
“没卖成,因为那院子里还住着一对母子,那妇人自称姓方,是我爹在城里的媳妇。还给我爹生了个儿子,方氏尚不知晓我爹出了事。可听到我爹打发我来卖那宅子,当下就要寻死觅活的,弄得我好不尴尬,赶紧逃离了那里,那宅子便还搁在那”
“啊?”孙氏忍不住惊呼出声,锦曦也是惊讶的眼睛一眨不眨,虽然在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不算什么,但对于梁愈驹在县城金屋藏娇还生了儿子这事,给锦曦和孙氏他们带来的震撼,一点都不低于梁愈驹盗墓倒卖明器那事,甚至,还要更加震撼!
梁愈忠一张脸简直阴沉的可怕,刚刚还在为亲大哥担忧心痛,这会子只剩下恼怒了。一拳头砸在身侧的八仙桌上,道:“大哥糊涂,糊涂呀”
梁礼辉木然的坐在那,孙氏道:“那孩子,还没有认祖归宗吧?如今大哥流放,不晓得曦儿爷奶要是知晓老梁家还有这么个孙子流落在外,会怎样?”
“爷奶那,我半个字都没提,如今这家里都四分五裂成这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梁礼辉道,眼睛微微一眯,锦曦从他的神情中猜测,梁礼辉应该是不希望金氏那个可怜的女人再受到伤害吧!
“娘,咱们都没见过那孩子,怎知就一定是老梁家的子孙?”锦曦道,转而又问梁礼辉:“大哥,你见到那孩子了吗?是个啥样的情况呢?”
梁礼辉脸上带着一丝嘲讽,道:“保准是咱老梁家的子孙,错不了,我们兄弟四个,谁也不及那孩子得了爹的真传,那五官身形,简直如出一辙。哦,看个头该是跟柏小子差不多大!”
啊?梁愈忠一家三口沉默了,梁礼柏比锦曦小两岁,锦曦过完年再过三个多月就满十二岁整了,梁礼柏比她小两岁,就是十岁。这么算来,我的个乖乖,梁愈驹跟那方氏在一起,都不下于十年了!
“礼辉哥,虽然爷奶那这事得瞒着,可县城那两进的院子,那可都是大伯的钱财,你是大伯的长子,家里二堂哥他们又都还没有成亲,大妈日子也过的拮据,那俩进的院子屋契在你手,接下来你有何打算?”锦曦问道。
梁礼辉皱了下眉,有些拿捏不定,梁愈忠和孙氏也是头痛的对视了一眼,孙氏道:“方氏母子在那住着,礼辉收回屋子,那不就等于是把那对母子给扫地出门吗?方氏铁定得闹!”
“这事确实棘手,我得再思量思量!”梁礼辉揉着眉头道。
这些毕竟是大房的家事,梁愈忠和孙氏也不能再多议论什么,梁礼辉又坐了一会,董妈过来请示是不是摆晚饭?后院简氏已经侍弄好了晚饭。
梁愈忠和孙氏都极力挽留梁礼辉在这里吃晚饭,梁礼辉谢绝的他们的好意,执意要回村子里去。
“明早我就要动身回县城了,如今跟在我岳父后面历练,下一趟回来还不晓得是几时,我想回去多陪陪我娘,好久没吃她做的饭菜了。怪思量的!”梁礼辉略有腼腆的道。
锦曦欣赏的看着梁礼辉,已经不止发现梁礼辉自打去了县城入赘后,为人处事和说话,都跟从前那个只晓得死读书读死书的冷漠孤傲的书呆子不一样了,尤其是如今的梁礼辉,晓得回馈金氏,这是锦曦最欣赏的亮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娘亲都嫌弃,那么就算他再有才华会做文章,走的再远再高,也不是一个健全完整的人。锦曦最不屑那样的人!
梁愈忠和孙氏目露欣慰之色,也就不再强留,锦曦想了下。还是决定问道:“大哥,你饱读诗书那么多年,又有秀才功名在身,有你岳父照应固然是好,但妹子还是想问问大哥对将来是如何打算的?”
梁礼辉微微一怔。瞬间明白过来锦曦话里的意思,沉吟了下,目中燃起一丝星亮,肃色道:“曦儿,你放心,你大哥我绝不是那等贪念眼前安逸的短视之人。我如今一面跟着我岳父历练,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另一面也在积极为今年的秋闱做准备!”
梁礼辉如今有秀才功名在身。下一步就是参加乡试,因为乡试一般都是秋收后的秋天,所以又叫秋闱,考中了就晋升举人。
锦曦目光微眯,看到梁礼辉能有这份决心。她也是打心眼里为他高兴!梁愈忠用力拍了拍梁礼辉依旧单薄的肩膀,道:“好侄儿。有志气,往后若是有啥难处用得着三叔的地方,尽管开口!”
梁礼辉单薄的读书人,哪里守得住梁愈忠这用力的一拍,勉强稳住身形,腼腆一笑,朝梁愈忠和孙氏拱手一拜,又朝锦曦点点头,这才转身大步离去,回了村子。
梁愈忠见天色渐黑,梁礼辉读书熬伤了眼,梁愈忠不放心,从蔡庆阳手里接过灯笼,亲自送梁礼辉进村去了。这边锦曦扶着孙氏的手臂转身回了内院,孙氏一路的纳闷着道:“你大伯也不晓得存的什么样的心思,那方氏这都跟了他十多年了,孩子都那般大,怎地也不把他们带回来认祖归宗呢?你大妈是个可怜人,又没有娘家人撑腰来闹,你大伯怕是忌惮你爷奶那,才一直瞒着不带回来的吧?”
锦曦认真想了想,道:“娘猜测的也在理,大伯一面是忌惮爷奶,二来,怕是也是变相的维护那方氏母子呢!”
“这话又从何说起?那些大户人家纳妾,都得在纸上写一笔呢,妾生的子女也都要记入家谱的,你大伯这明显黑着他们母子,怎地还是疼惜维护呢?”孙氏不能理解锦曦的话,轻声反驳道。
锦曦笑了下,道:“大伯既然舍得花那个钱在县城购置两进的院子,这十多年来铁定往方氏母子身上添下的银两不少,这说明大伯稀罕那方氏,还有就是那方氏有手段能从大伯那样雁过拔毛的人身上炸出银子。”
孙氏有些明白了,看着锦曦,只听锦曦继续分析道:“指不定这不回来认祖归宗,就是方氏自个的主意。娘你想啊,若是这事爷奶那晓得了,那大伯藏匿私房钱的事不就瞒不住了嘛?照着我爷奶的脾性,那县城的院子铁定得卖掉,银钱充公,那方氏也得被召回来,跟咱这乡下女人一样伺候公婆姑子,那方氏铁定不乐意呀!”
孙氏彻底听明白了,良久叹出一口气,摇摇头道:“看来,这钱多了也容易坏事啊,你大伯这不明摆着的嘛!”
“娘该不会是触景伤情,有些担心我爹吧?”锦曦在一旁打趣道。
孙氏嗔了下锦曦,道:“你爹才不会呢,我信他,何况,咱家就算钱再多,那钱也都是你这丫头牢牢把着,你爹呀,说到底跟你四叔差不多,都是给你跑腿的伙计呢!”
锦曦笑起来,道:“钱不是使人变坏的本源,真正的本源在于人心。,即便是同胞兄弟,可一样米养出百样人,大伯跟我爹从骨子里就不一样,娘你尽管把心搁肚子里好了,我爹呀,最稀罕的就是娘你呢!”
…
亲们,国庆节快乐啊,希望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也别忘了继续支持流苏的书哦,么么…
第二百一十六章 热火朝天又起祸事
正月二十这日,锦曦没有如往常那般早饭后和梁愈忠一道去镇上铺子里,而是在家多呆了一会,因为蔡金山一会子要领那四个长工过来让锦曦过目。若是锦曦觉着满意,那就留下来侍弄田地。
早饭后,锦曦帮着孙氏抱着老三老四在前面院子里看花花草草,蔡庆阳从院子大门外面领进来一对母子。锦曦和孙氏把孩子们交给简氏抱去内院,迎过去一瞧,这不是郭海母子吗?这对母子身上穿着的衣裳,还是如当日瞧见的那般陈旧打满补丁,但却洗去了污渍,母子两个身上都干板整洁,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而一旁领路的蔡庆阳,手里却拎着厚厚一摞礼品,必定是郭家母子带过来的。
郭母的年纪看起来跟孙老太差不多大,但是却显得很苍老,走路也不是太利索,郭海一路的搀扶着进来。孙氏迎上去扶住郭母,一番寒暄,才得知这母子俩是专门过来拜访的。
“自打那日官道一别,至今已有数日不见,小侄原本谋划在镇上姨母家安顿妥当,便即刻过来拜访三叔和三婶,岂料家母偶感风寒,突然患病,如此又生出些事端来,这才一再拖延。这些时日,家母每每跟我念及此事,小侄都满心惭愧。恰逢今日家母身子痊愈,日光也好,我便携母前来拜访三叔三婶,再给家中诸位妹妹弟弟们拜个晚年!”郭海对孙氏拱手又是长身一揖,神情恭敬真诚。
锦曦翘了翘嘴角,这郭海说话行事还真是处处尽显读书人的礼仪呀,不过,一点都不矫揉造作,相反却很质朴实在,一口一个侄子相称。确实有晚辈后生的躬谦。
“哎呀,瞧瞧你这,也忒有礼了。得空就带着你娘过来耍,不必如此破费呀!”孙氏边扶着郭母往堂屋走,边笑着跟郭家母子道,锦曦点头表示附和。
“大嫂子,你身子如今还好不?”孙氏边走边温声关怀郭母,两个妇人在前面寒暄着说话,后面,锦曦和郭海跟在后面。郭海走路的时候腰身挺直如青竹,且目不斜视。走到廊下两人相视一笑,郭海微微后退半步。伸手道:“曦儿妹子先请。”
锦曦笑了下,抬步上了台阶,开口道:“郭大哥,你们这一路是如何过来的?”
“哦,我们是搭乘别人的牛车过来的。那人自称也是金鸡山村人氏,唤牛二壮。”郭海道。
“哦?牛二壮那是转了性子啊!”锦曦挑了挑眉,调侃道,梁愈洲家的几亩田地租给了牛大壮去做,牛二壮是牛大壮的兄弟,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吝啬不吃亏。绝不可能做无利的事情的。
郭海听出锦曦话里的调侃,晓得锦曦必定是知晓牛二壮那人的,也瞒不住了。面色微微一红,敛眉道:“给付了十文钱的车资,那人才答应捎带我和我母亲。”
锦曦点点头,这才正常嘛。十文钱对于郭家母子,也是一顿早饭的钱呢。
“曦儿妹子。你爹呢?怎这一路进来未见他身影?可是有事出门去了?”郭海转移话题,问。
“真是不巧。我爹一早就去了镇上铺子里,得到下昼方能家来。郭大哥今日来除了拜访,可否还有旁的事?若有需要,我这就让人去将我爹接回来?”锦曦道。
郭海连连摆手,道:“我和母亲今日是专程过来拜访,没有旁的事,承蒙王记医馆的王老大夫赏识,聘我为他家孙儿的伴读,明日便要启程去往县城,短期内该是不会有空暇过来,曦儿妹子也不必为了我们而去惊动三叔,来日方长,等到再有闲暇,我定会再来拜访三叔三婶。”
“去县城伴读?那,岂不委屈了你?”锦曦捕捉住这几个字眼,看来郭海是决定了要去给王大夫家的孙儿伴读了,伴读相当于是给人做书童,从学习到生活事无巨细的伺候着。
“呵呵,虽然做人伴读并非我初衷,然曦儿妹子可知晓,他家孙儿在县城的名人堂就读,名人堂是望海县城的最具权威的私塾,那里任教的先生也都是考究的满腹才华之人。能得到这个入名人堂伴读的机会,有幸聆听名师的点拨和教诲,对我这一介穷山沟里出来的小小学子,已是莫大的荣幸!且不说伴读,即便是让我去名人堂洒扫,我也是甘之如饴!”郭海神采飞扬道。
锦曦微笑着点头,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在不同的环境里为自己争取到最有利的因素,来以及步步攀升,不错不错,这个郭海,不过于拘泥,能顺势而为,很好很好。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郭大哥有如此志气和决心,如此甚好,那曦儿就拭目以待,希望早日得闻佳音!”锦曦道。
郭海微微一怔,随即重重点头。
“曦儿,你不招呼人郭兄弟进屋来喝茶,在外面走廊下聊啥这般投缘呢?”孙氏朝堂屋门口微笑着问。
“嗯,娘,这就进来了。”锦曦道,对郭海示意:“今日你是客,还是你先请!”
郭海微微颚首,抬步进了屋子,锦曦紧随其后。
郭家母子在锦曦家用过了一顿丰盛的晌午饭后,晌午饭后,锦曦去见蔡金山领进来的那四个长工,郭家母子跟孙氏说了一会话便起身告辞。孙氏让蔡庆阳赶着牛车一路把他们送回镇上,这才折返。这边家中,孙氏和锦曦看着桌上堆放的那一摞礼品,跟锦曦感叹道:“这郭家母子,倒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那日我们不过顺路载了他们一程,瞧瞧,这趟过来拜访竟送来这么多礼品呢!”
锦曦打量了一番那些礼品,在心里大概估测了下价钱,道:“是啊,这些礼品累计起来,怕是花去了二百多文钱呢!”
“二百多文啊?这情分也忒重了些,怪不得你郭大妈跟我说,说是郭海前会子给人辅导课业,得了一笔不小和赏钱呢。可看他们母子那一身补丁叠补丁的穿戴,料想这二百文钱是他们三五日的花销呢!都用来送咱们这些礼品;先前他们起身告辞那会子,我给塞了,被郭海给拿了下来,坚持要我收下,竟然破费二百多文,弄得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啊!曦儿;要不这些东西回头你再给捎回去?”孙氏道。
锦曦抿嘴一笑,道:“娘,人家这礼品都执意要送给咱,咱不如干脆点收下,他们心里也舒坦,况且,推来送去的,好是拖泥带水呢。你要真体恤他们日子艰难,那往后若是有缘,咱再给予他们一把助力不就成了么?”
孙氏见锦曦如此说,这才稍稍安心些,提醒道:“你郭大妈说,郭兄弟过两日要去县城给人做伴读,还要把她也带了同行呢,你若是去了县城有啥能照拂的,可别忘了啊!”
锦曦对于孙氏的心善真是无语,只能连连点头,心道,这些礼品,可以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呢,殊不知,郭海那点拨课业的二两银子,实则是锦曦自己出的!孙氏不知,郭母不知,甚至郭海自己也不知,这事,锦曦与其亲口跟郭海说,让他感激自己,莫不如不说,这世上无不透风的墙,相信时节成熟的某一日,郭海从别人那获悉,那种震惊和感激的效果,定会远远超过锦曦的亲口告知。
这叫什么呢?锦曦眯起眼睛暗想,嗯,或许这就叫押宝,或是叫放长线钓大鱼吧,想要钓住大鱼,得舍得下料,还得耐心,锦曦相信自己定会是个好渔人!
…
家里的四个长工,被安排住在侧院,年前,梁愈忠和蔡金山合计了一番,想着家中往后有十多亩的田地需要长工侍弄,得安排屋子给人住下方可,便紧锣密鼓在侧院的前面西墙那一排,起了并排六间屋子,每间屋子都是大通铺,可以住四个长工。
安排好了长工入住事宜,接下来耕种播种的事情,就交由蔡金山去打理了。接下来的几日里,孙氏带着董妈正为孵蛋的事整日忙的不得了,因为家中如今院子大,有专门的鸡鸭棚舍,孙氏决计多养鸡鸭,消息一放出去,大牛家的和春柱家的,还有崔家的崔孔雀都过来帮孙氏的忙,这几日锦曦只要一回到家,保准能在侧院后面的鸡棚那看到一大群妇人隔着篾竹栅栏叽叽喳喳的议论着孵蛋的事。
因为锦曦谋划了,到时候鸡蛋在满足一家人的菜肴外,还可以往镇上的千里香早点快餐铺子和县城的火锅铺子里供应,若是还有余下的,就拿去卖钱。
至于鸡鸭的销售渠道,锦曦也谋划好了,因为眼下还都只是些受精蛋,锦曦便有意把谋划的事情瞒一瞒,等到时机成熟,再给他们一个惊喜!
正月二十打春,二十六,又到了第一拨采春茶的时候。梁愈忠,蔡庆阳,还有锦曦一道回了趟孙家沟,等到出山的时候,不止带着茶叶,还有孙老太和桃枝。孙老太过来帮忙照看孩子,孙氏是最受益也是最喜悦的,如此,她才好腾出手来轰轰烈烈的侍弄那些鸡鸭,从怀孕到临盆到如今,她一直处于被大家伙保护着呵护着的状态,早就耐不住了!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就在锦曦家热火朝天的当口,老梁头背着手,一脸晦暗的找来了锦曦家。
第二百一十七章 借钱
梁愈忠和蔡金山正在隔壁的侧院子里,跟那几个长工们合计开春耕种的布置事宜,见锦曦过来找,听说是老梁头过来了,梁愈忠有些诧异。
自打梁愈忠家这新屋子落成,老梁头过来的次数那是屈指可数,这无事不登三宝殿,又听锦曦说老梁头神色很不好时,梁愈忠皱紧了眉,把剩下的事情交由蔡金山他们接着合计去,自己赶忙随着锦曦去了主院。
主院那块的前面外院,孙氏把老三老四交付給孙老太和董妈在内院照料着,亲自给老梁头泡了茶端了点心搁在桌上。
老梁头没有坐,更没功夫去理会桌上那些,而是背着手在门口那来回的踱步,嘴角塞着旱烟杆子,没有点火,就那么转着圈子。孙氏垂手站在一侧,耐心的陪着。
“老三这是怎么回事?曦丫头去喊这么久都不见过来?”老梁头不满的抱怨着,一会抬头望天,一会朝堂屋门口瞅。
“爹你甭急,老三一会子就过来了,您坐下歇会吧!”孙氏陪着笑道。
孙氏的话对老梁头没起到实际作用,他还是一副焦急暴走的样子,所幸,堂屋门口很快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响起梁愈忠和锦曦说话的声音,老梁头一喜,拔出旱烟杆子插在后腰,跨出门去。
“老三啊,爹等你好一会了,你再不过来,爹可就要去侧院请你了!”老梁头接住梁愈忠,迭声道。
锦曦诧异,从老梁头进门说让把梁愈忠叫过来有要事相商,不用孙氏招呼,锦曦拔脚就去了侧院,而梁愈忠在听到老梁头过来。更是风风火火就赶了过来。这都还让他久等了?
梁愈忠一愣,忙地道:“爹,你这话可是折煞儿子了,你有啥吩咐说一声,儿子就过来了,哪还敢要您老人家请啊啥的!”
“老三啊,这回爹过来,可真是”老梁头站在门外,双手交缠着紧握住梁愈忠的手,微微佝偻着辈。一副正要大吐苦水的样子。
“爹,屋外有风,你和爷有啥话进屋坐下说呗!”锦曦在后面催道。梁愈忠点头,赶紧扶着老梁头进了堂屋。
老梁头屁股还没完全落到凳子上,就等不及再度开口,道:“老三啊,爹今日腆着这张老脸巴巴的过来。不为别的,就为了跟你这挪借十两银子啊,你要是不借,那可就是拿鞋拔子抽你爹我这张老脸皮了!”
老梁头一开口就先将了梁愈忠一军,梁愈忠一愣,孙氏和锦曦对视了一眼。两人眼底都闪过一丝不悦,有事说事,有话说话。哪有人一上来就这样的?
“爹,你这话说的!”梁愈忠也不是滋味,皱眉道,沉默的坐在一旁,锦曦晓得。梁愈忠这颗赤诚火热的孝子之心,一上来就被老梁头给浇熄灭了。
“爷。咱先不说借与不借,十两银子与咱庄户人家,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你总得先告儿我们你为何而借吧?”锦曦开口道。
梁愈忠抬眼看向老梁头,老梁头叹口气,像是被抽去了周身气力般瘫坐在椅子上,道:“老三,你别跟爹这计较,爹这也是太心急,对你说话过了些。爹也不瞒你们大伙,这十两银子啊,我是为你大哥借的,给他做花销的!”
“啊?”梁愈忠诧异,看了眼孙氏和锦曦,孙氏和锦曦也都是一脸不解,还真没听过谁流放或是坐牢,还要这么大一笔数目的花销的!
“爷,这大伯不是已经被定罪了么,榜文都张贴出来了,你这还去周旋打点,那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嘛!再说,大伯伏法,又不是出去游山玩水,还要啥花销啊?”锦曦忍不住道。
“哎,甭提了,你大伯这趟遭的罪,比那坐穿牢底还要苦啊,九死一生,九死一生啊!”老梁头拍着桌子痛声道,眼眶当即就红了,嗓子眼也粗噶了,俨然,是伤心和担忧的。
锦曦心里咯噔一下,梁愈忠和孙氏也都警惕的交换了个眼神,村人只晓得梁愈驹在县衙坐牢,梁礼辉只把梁愈驹流放西大坝的事情告知了锦曦一家,难不成,老梁头晓得了?
“爹,不就是三年的牢狱之灾嘛,大哥要是在里面洗心革面,指不定还能提早出来呢,哪有啥九死一生,你也别太担忧了”梁愈忠安抚道。
老梁头摆摆手,制止住梁愈忠的安抚,道:“甭提了,我啥都晓得了,你大哥这趟是要流放西大坝。西大坝呀…那地儿,苦的…即便能活着回来,那也得狠狠蜕几层皮!”
“爷,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呀?”锦曦问。
“就是啊,那些村人就喜欢捕风捉影,乱嚼舌头根子!”梁愈忠道。
“哎,辉小子对他老子芥蒂深厚,说一半藏一半,咱大家伙都给辉小子骗了,你大哥真是被流放了,我昨儿偷摸去了趟县城大牢,是他亲口告儿我的!”老梁头痛声道。
“爹,那县城离咱这即便赶车那少说也得小半日的路程,你说你这上了年纪,一个人偷摸着去那,这、怎么着也得跟我们弟兄说一声啊!”梁愈忠有点恼,老梁头咽喉不好,随时可能犯病,这万一路上有个啥闪失,可怎么是好?
“哎,这不你娘日日在我耳边唠叨个没完,眼瞅着二月初六你大哥生辰,你娘让我送两只熟鸡蛋过去,让他剥壳剥新生。还有他当初被烤走就穿着那一身衣裳,也没个换的,顺带两套衣裳。”
“正巧村里有人要去镇上,我就坐他们的顺风车去到镇上,从镇上包了辆牛车去的县城。衙门那有规定新犯不准探监,我找了礼辉,是他找人托关系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