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田园地主婆-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虎舅舅出力不少,这四百八十文,做三份,舅舅一份,二虎舅舅一份,我自个留一份,卖包子点心的那部分,从我那里头出。”锦曦自顾算好,一边已从桌上的铜钱里,拨了一百六十文推到孙玉宝面前,又拨出一百六十文来,用绳子串着,打算明天送去给孙二虎。
“这可不成,这事从头到尾,曦儿可是唱的重头戏,手头就落八十文,那怎么行?”孙玉宝不赞成这种分法:“我的那部分,该算给曦儿!”
“都是一家人,谁多谁少都一样!”嘎婆笑呵呵道。
“是舅舅的,就该舅舅自个收着,等到下回咱再去镇上做买卖,到那时买相信的铜钱,再从舅舅那里头出!”锦曦笑嘻嘻道,用眼神暗示了下孙玉宝,孙玉宝随即意会过来,他记得,曦儿那里还攥着那些人赔偿的二百文呢。
卖栗子的事儿,到此便告一段落。忙碌了一天,大家伙都累,各自散去歇下了。
翌日,锦曦很早就起床,照例去灶房舀水洗漱,走到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嘎婆的说话声。
“你爹过世那会子,你大姐出了门子,你七岁,玉宝五岁,娘一个人顾不来,把你当大人使唤,这一使唤就使唤了十多年。是娘没用,拖累了你,至今都还没成家”
锦曦目光囧囧,想起昨夜被打断的那个关于孙玉霞婚事的话题,暂停在屋外,偷瞄了眼里面,孙玉霞照例在锅台边忙着熬野菜粥,灶口下面,嘎婆一边塞柴禾一边温声跟孙玉霞说话。
“如今,玉宝也大了,是时候说你的事儿了!娘不是要撵你,娘是真急了。等年根底下,他从县里做工回来,就让他来提个亲,咱两家亲上加亲。”
“娘,我不急,他也不急,您可急个啥嘛!”
“玉霞啊,咱娘俩啥话不能说哪,过了年你就十八了,你姐在你这个年纪,就生了曦儿。你要是再拖,可真的拖成老姑娘了,大虎那孩子憨厚,你说个啥就听个啥,人家嘴上不说,心里急那也是应当的”
哦,原来小姨的未婚夫,是孙二虎在城里做工的哥哥孙大虎啊?哎呀,这可真是亲上加亲!
“他要是敢嫌弃我老,那就别娶我进门好了,我孙玉霞啥事都敢做,就是不赖人要!”娇嗔的话语,伴随着饭捞子磕着锅沿的声响,从灶房里传来。
“瞧瞧你这孩子,说的啥孩子气话,让曦儿柔儿听着,还不得笑话你这做姨的?”孙老太笑骂:“这事儿啊,就听娘的。往后,还有两日就是霜降,等过了霜降入了冬,咱家田地里的活计少了,你就抽空多做些绣活。除了卖钱,也给自己做些,出嫁的时候用得着!”
“娘啊,您这是咋了,一大早就说这么多话!粥都熬好了您话还没说完?”孙玉霞娇羞的跺了跺脚,恨不得把老娘往屋外推。
“好好好,娘不说,娘去喊那俩小鬼起床喝粥!”
早饭后,锦曦帮孙玉霞在灶房里刷锅的时候,孙玉霞调侃锦曦,锦曦也不示弱,便歪着脑袋,天真而又好奇的看着孙玉霞问:“小姨,你说,等你出门子那会,我该叫他大虎舅舅呢,还是大虎姨丈?”
“呀,你咋晓得这些的?那些话全给你听去了?你这小鬼头,看我咯吱你痒痒”
“呀呀,小姨,我再不敢笑话你了,我求饶,求饶还不成么?”
在孙家沟的日子,平静而温馨,往往这样美好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寒露过后,节气到了霜降。
寒露籽,霜降麦。
孙家的油菜是梁愈忠和孙氏帮忙种下去的,没想到霜降时候种麦子,他们俩又赶来了,锦曦似乎有预感。
“娘,爹那脸上的淤青,是怎么了?”在地埂上休息的空挡里,锦曦悄声问坐在身旁,同样瘦了好几圈的孙氏。
从上回分别至今,不过才短短十多天,这对夫妇就消瘦的不像样子,尤其是梁愈忠,消瘦的不止是身体,精神明显都消沉萎靡很多,就一味的闷着头干活。
孙家人明显感觉到异样,嘎婆曾尝试着在孙氏那探寻过,但孙氏搪塞了。如此,孙家人的担心,就更重了,于是,趁着种麦子歇息的空档,锦曦凑到孙氏身边,代表所有关心他们的人来一探虚实。
“唉!”孙氏没吭声,先打了个长长的哀声。
锦曦最听不得这样无奈的哀声,这样退缩的表现。
“娘您别老叹气啊,跟我说道说道嘛。”
“跟你说道又有啥用呢?你一个小孩子家,难不成还轮得到你去教训你大伯二伯那些长辈么?”
锦曦微微蹙眉,心里就闪过一些不好的念头把身子挨近些:“娘,您把话说详细了,这段时日,梁家人把你和爹咋样了呀?您要不说,我就就去问爹。”
锦曦说罢,作势起身,孙氏急了,忙地把锦曦扯回身侧。
“我的小祖宗,这个节骨眼上,你就别去烦你爹了!”
“那你说,一字不漏的说。”
“好好好,娘怕了你了,娘说!”
锦曦在心里,把孙氏有些凌乱的讲述,重新整理了下,终于弄明白,梁愈忠夫妇在短短时日内,迅速消瘦的原因了。
原来,梁愈忠和孙氏夫妇,果真把锦曦以前分析过的,关于分家的那些话,给听进心里去了。
种完油菜后,梁愈忠去找老梁头,委婉说出了想要分家的念头。
不用猜也晓得,老梁头和谭氏当时的表情是震惊而愤怒的,老梁头一口驳回梁愈忠的提议,谭氏当即就气晕过去,梁家一片混乱。
一直对梁愈忠心怀忿恨的梁俞驹,伙同梁愈林,借此机会公报私仇,打着为谭氏教训不孝子的幌子,两兄弟在跟梁愈忠揪扯的混乱中,梁俞驹的拳头狠狠招呼在梁愈忠的身上。
这件事情后,谭氏就一直赖在床上装病,直到前几日种麦子才下床。这之间,老梁头没歇在东厢房,谭氏跟前一直是孙氏衣不解带的伺候。
可想而知这几日跟谭氏形影不离的伺候,孙氏身体和心理,承受了怎样的煎熬!
梁愈忠也好不到哪去,除了白日里闷头干活,闲下来,就要接受老梁头不厌其烦,且苦口婆心的教导,还要忍受梁俞驹他们的训斥,讥讽,时刻三省其身。
锦曦撇头,看到田埂那边,和孙玉宝坐在一起,正闷头喝茶水的梁愈忠,淤青脸膛上,那一脸的苦水颓败相,锦曦不禁想到了大批斗时代的人…
老梁家上下,对这对老实憨厚的夫妇,真是精神肉体,亲情道义的几重压迫啊,就算是铁,也要被炼成一滩锈水,更何况是人呢,不消瘦才怪…

第五十八章 采茶

“曦儿啊,你爹和娘没用,怕是争取不来你想要的那些…对不住啊闺女!”孙氏愧疚的看着锦曦,眼眶又红了。
锦曦收回目光,对孙氏微微一笑,手按在孙氏的手背上。
“娘,您别懊恼,也别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分家这事,你和爹暂且别再在爷奶那边提,这事交给曦儿来办,曦儿一定能想出法子来!”
放在以前,孙氏绝对会把锦曦说的这些,当做孩子话来听,不可能当真。但是想到闺女那糖炒栗子,果真是赚到了钱,孙氏看着面前的锦曦,目光有些动摇。
“曦儿,你怎么能想到法子呢?你爷奶的性格,你又不是不晓得,那可是说一不二的”
固执又武断,偏心又自私,这就是老梁头老夫妻的鲜明个性,除非他们不在了,不然,只要有他们二老坐镇的一日,梁愈忠他们就别指望有出头之日!锦曦怎么不晓得?她把这些看得清清楚楚!
看这样子,短时间内,梁愈忠他们很难再次鼓足勇气,去跟老梁头提分家的事,就算再提,也绝不可能达成所愿。
锦曦估摸着,不能硬碰硬,那就来个迂回征服吧!当务之急,是得先想个法子,把梁愈忠和孙氏,从老梁家那个复杂的大环境里,给捞出来,暂且远离老梁家人,摆脱老梁头和谭氏的桎梏和阴影。
不然,他们只会更加的被打压的没气焰,没勇气,被踩入泥心,永远也难以爬起身。
“娘,我这有个法子,你看可好?”锦曦想了下,道。
“曦儿,到底是啥好法子啊?快,快给娘说说”孙氏已经迫不及待。
锦曦凑到孙氏耳边,小声嘀咕了一阵,孙氏惊的张大嘴巴,不敢置信的看着锦曦:“曦丫头,你说的,可是真的?要是你那法子真能成,就算不能真的分家,也跟分家没啥两样啊!说起来,谁还都挑不出咱的刺儿来!”孙氏颓丧的脸庞,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笑,黯然的眼神,又亮了几分。
“嗯,这主意要能成,爹娘都要照我说的去办。这回种完麦子回去,在爷奶那就别再提分家的事了,免得他们数落。少则五日,多则十日,等我这边一筹备好,我就托人给爹娘稍口信去!”锦曦铮铮道,想到心里酝酿的那个计划,她就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嗯,娘啥都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孙氏点头:“可是曦儿,你说的那法子,你咋学会的呢?娘以前好像没教过你这些啊?”
锦曦干咳两声,垂下睫毛掩住眼底的心虚:“这些时日,听山村里那些婶娘们说起,我就多琢磨了,这些娘就别管了,只管相信曦儿就成!”
孙氏其实很好打发,当真就不再追问,锦曦心虚的撇过头去,深呼出一口气。
梁愈忠和孙氏走后,山里的茶园,迎来了第二次采秋茶。锦曦早就盼着这一茬了,老早就准备好竹篓竹筐,跟在孙玉霞和孙玉宝后面,兴奋的去了村子后面的茶山采茶。
孙家沟后面的坡地上,种着一排排的茶树,这里就是村民口中的孙家沟茶园。茶园面积不算太大,顶多三亩地的范围,一排排的栽种,平均到村里的三十多户人家,每家每户大概占有十五六株茶树。
茶树枝叶葱郁,是这秋末萧瑟山野中,最耀眼的一抹新绿。顶端的芽尖上,布满白色的毫毛,娇嫩的叶片,嫩的几乎能掐出水来。
孙玉霞家的茶树长势不错,边上紧挨着的,是孙二虎家的茶树,孙二虎和孙老爹也挎着篮子来茶园采茶,两家说说笑笑的。
对于这地方人们的喝茶习惯,锦曦从跟村里人说话那,也大概了解到一些。
这里的人们,一般喝的都是自家茶园里采的茶,自己加工制作,寻常人家日常生活中用茶,主要就黑茶和黄茶两种。
城镇里的茶楼,茶叶铺子里,卖的最多的,也是居家过日子的黑茶和黄茶。老梁家就是喝的这两种,都是梁俞驹从镇上的茶叶铺子里买回来的。
家境殷实些的人家,喝的是白茶,招待客人才会用上绿茶,且绿茶品种不多。
茶楼里,顾客若是点了一壶绿茶,那是属于中上等的消费,还能享受到茶楼赠送的一碟花生米呢。
再往上,还有更多更好的茶,那些只有达官显贵才喝得起。再往上,皇帝喝的茶,那是贡茶,就更是闻所未闻了。至少跟锦曦说话的那些村人,大都说不出那些茶的名儿来。
锦曦在嘎婆家这些时日,喝的都是孙玉霞自己做的黑茶和黄茶。孙玉霞别的活计在行,在做茶叶这一块,就不敢恭维了。锦曦在孙二虎家也喝过他们家做的黑茶,在琴丫姑母家也喝过茶,无一例外,这些村人做的黑茶,都不地道。
那些黑乎乎,黄汤汤的茶水,根本就不具备黑茶黄茶的形态,色泽和香味。不过,唯一的优点在于,村民们制作出来的茶,能熬水,即便你换了五六趟水,也不会清汤。这对于从事着繁重体力劳动的村民们来说,是生津止渴的佳酿。
“曦儿,咱就专挑顶端那些嫩芽尖儿的采,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都成,下边那些偏老的叶子,就莫采了!采的时候,动作要轻些啊,轻拿轻放,就像我这样来”孙玉霞一边耐心说教,一边示范给锦曦看。
看着眼前孙玉霞教导的有模有样,锦曦忍不住嘴角直往上翘,其实,制作黑茶的原材料,选用下面那些偏老,粗糙些的叶子就可以了,芽尖嫩叶完全可以用作其他,更高品质的茶。
锦曦没有当场拂孙玉霞的面子,而是很认真的跟着孙玉霞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借鉴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不足,这回的这批茶叶,锦曦打算要亲自上阵。
十几株茶树的茶叶,三个人不过用了一个多时辰就采下了那些芽尖嫩叶,锦曦没听孙玉霞的,还是另用一只竹筐,采了大半竹筐偏老的叶子。下山的路上,锦曦还折了一根油桐树的枝丫带着。
孙玉霞他们对此都很诧异,但锦曦故意卖了个关子,吊着他们胃口,就不告诉他们她打的啥主意。
一路上锦曦缠着,磨着孙玉霞和孙玉宝,好不容易让他们松口同意她的加入。带着新鲜采下的茶叶回到家,就要立刻着手制作茶叶了。
采回来的芽尖嫩叶,称了下,大概有六斤左右。大半筐的粗糙叶片,有十斤多。孙玉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找来两只大大的竹匾,把那些采下的芽尖嫩叶,倒在竹匾里。
她像往常那样,过来要把俩大竹匾搬到外面院子里去晒水汽,被从后面泉水边洗脸回来的锦曦赶忙拦下。
“小姨,说好了这回的茶,让我来全权制作呢,每一步都要依着我的想法来!我不准搬去日头底下晒!”
“小鬼头,这些茶叶还带着水汽哪,不好好晒一晒,回头怎么炒?还不得黏锅呀?”
“不会不会,我保证!”
“二姐,反正咱家的茶也够喝,入冬后还得再去采呢,这些茶叶就由着曦儿折腾好了!”两人在那里僵持着,孙玉宝在一旁笑呵呵道。
“只要咱曦儿高兴就成,玉霞你就随曦儿好了!”嘎婆也道。
孙玉霞笑着收回手,戳了下锦曦的额头:“好吧好吧,你个小鬼头,都随着你去吧!”
锦曦扶额,这一家子人,敢情都把她当小娃娃哄呢,不过,心里却是很感慨,这也足够证明他们对她的宠爱,这也十几斤的茶叶原料,都由着她折腾。
正因为如此,她更要做好这次的茶,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锦曦将那些新鲜叶片,厚度均匀摊放在竹匾里,找了块既通风,又能避免日光直射的地方晾晒。这样摊放的目的,是为了散发叶片中蕴含的青气和水汽,便于炒制,能提高茶叶的品质。
当然,摊放的时间要适中,待到锦曦伸手抓了几片感触,入手柔柔软软的,这个时候便可以了。
接下来便是制作茶叶的第一步:杀青。
在现代,当然是用高科技的多功能的炒茶机来高温杀青,但在孙家沟,自然是用最原始的,手工大锅杀青。
不过很多对茶有感触的人都表示,更喜好手工杀青出来的茶。
灶里架着硬柴,锦曦系了围裙,往大锅台后面一站,发现身高不太就手。孙玉霞哈哈笑着,从外面找来两块土砖给她垫在脚下。
锅台边放着事先备好的干净草把,还有油桐树枝丫制成的三叉状炒茶叉。锦曦将六斤左右的嫩芽尖儿全部投入大锅里,先是双手均匀快炒,感觉有些烫手的时候,便改用炒茶叉来抖炒,当锅内渐渐出现水蒸气时,她又抓过那草把,配合着叉子的动作,麻利的转滚焖炒。
孙玉宝和孙玉霞,看的目瞪口呆。
“呀,这叉子原来是用来炒茶叶的呀,我还以为曦儿是折来做弹弓的呢!乖乖,这可真比锅铲好使多了啊,曦丫头你是咋想出来的呀?”孙玉霞迭声惊问。

第五十八章 赚钱新策

“我也是以前无意中看人这样用过!”上一世,姑母家炒茶都是这样来的,锦曦不过是照搬照学罢了,没想到还被孙玉霞给崇拜了。
锦曦观察着锅内的茶叶,出现软绵有点粘性,色泽暗绿无光泽,且青草气消除,香气渐溢,杀青这一步便已差不多。
接下来就该揉捻了。
揉捻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叶捻出形状来。
锦曦这锅是照着记忆里,绿茶的工序来做的,所以她号召孙玉霞一起,把茶叶的形状捻成螺纹状。茶叶渐渐溢出来的香气,把那边堂屋里的嘎婆个锦柔也给吸引过来。
“曦儿还真是有模有样啊,这香气嗅着,好似还真有几分茶香的味道!”嘎婆笑眯眯道。
“可不是吗,我炒茶都比不上这香,咱曦儿可真是一把好手啊!”孙玉霞一边揉捻茶叶,口里不遗余力的夸赞锦曦。
锦曦腼腆一笑,不做声,心虚啊!
揉捻完后,接下来便是最后一步:干燥。
照例还是在大锅里炒干,而不是烘干。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固定外形,让茶香更好的外溢,也便于茶叶更好的保存。在这一工序里,火候掌握是关键,要不烟不焦。
等到把做好的茶叶捞出锅,清雅的茶香飘满灶房。孙玉宝早已找来几只茶碗,用指间捻了几根螺状的茶叶泡来喝。
绿叶在水中,慵懒而优雅的舒展着身姿,袅袅的幽香溢出…
锦曦也按捺出激动的心情,第一回品自己亲手做出的茶,喝的时候,眼睛轻轻的闭上…
入口的口感有点味苦,接着便是觉的喉舌间清爽无比,苦味才刚散去,便有丝丝缕缕的甘甜,滋生而出,抿过一口,回味间,齿舌间还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幽香,缠绕不去!
不错,就是这个味!锦曦平复住内心的激动,睁开眼,便瞧见孙玉宝他们,一个个脸上,都堆不住惊讶和喜悦。
“曦儿,你这做的不是黑茶吧?这味道好的,乖乖,你舅舅我长这么大,都没喝过这样的好茶!”孙玉宝激动道。
“比起曦儿的茶,我以前做的那些,压根就是猴尿啊,现在再让我回头去喝,打死我也不干!”孙玉霞道。
无疑,她的话让灶房里的人,爆出一阵笑声来,大家伙以前可一直在喝她做的猴尿啊!
“姐姐做的茶这么好喝,拿去镇上卖钱咧!”锦柔高声道。
“我是照着绿茶的工序来做的。”锦曦如实道:“就是打算做出来,拿去镇上的茶铺子里卖卖看!要是能卖钱,那就太好了。”
“曦儿,舅舅说行,就一定行!”
“嗯,你嘎公年轻那会在镇上做工,有一回过节,东家赏了他一两下等绿茶,他舍不得喝,拿回来给我,我喝了一回,就记住那滋味了,啧啧,如今曦儿做的这绿茶,比我那时喝过的,滋味还要好呢!”嘎婆也喝着几口茶,味苦过后的清香甘甜,犹如老人家一生经历的喜怒哀乐,茶入口,竟然勾起她的回忆。
无疑,嘎婆的肯定,一家人的支持,让锦曦悬着的心落下许多。
六斤左右的新鲜原料入锅,炒出来的绿茶,份量和重量却是大大的缩水,因为份量太少就没有过秤,但用作样本,拿去镇上的茶叶铺子兜售,却是足够。
“曦儿,你都把这些芽尖嫩叶用来炒了绿茶,那黑茶咱这回就不做了?”孙玉霞问。
“做啊,咱接下来就炒黑茶。”锦曦道。
“用啥料子?”孙玉霞又问,目光瞥向大竹匾里摊放的那些粗老些的叶子:“你该不会是拿那些料子来做吧?”
“嗯,就用那些料子做!”锦曦笑呵呵道,拉着孙玉霞走向那大竹匾,两人合力将那大竹匾往锅台这边抬。孙玉宝二话不说,躬身坐回灶口,重新架上火势,嘎婆和锦柔也没离去,站在一旁好奇的观看,脸上笑眯眯的。
“小姨,这回炒黑茶,你来执叉好不?我这胳膊有些发酸!”锦曦跟孙玉霞商议,毕竟才十岁的身体,先前炒绿茶那会子胳膊使力过度,这会子酸痛了,不服小不行啊!
“成啊!”孙玉霞爽利应了:“我来执叉,你在边上看着,就照着你的吩咐来炒!”
“嗯!”锦曦道,站到一旁。
炒黑茶的工序,跟炒绿茶的工序大致差不多,中间有起着关键作用的两个小环节,锦曦到时候把下关就成,所以就由着孙玉霞炒去,自己在一边偷懒,灶房里又响起爆芝麻般的噼啪声。
杀青完成后,就该揉捻了。因为选用的是粗老的叶子来做黑茶,锦曦便叮嘱孙玉霞,要把叶子揉捻成折皱的形状。
揉捻完了,照着炒绿茶的步骤,是该炒干,但做黑茶却有些不同。
锦曦没让孙玉霞炒干,而是让她把那些揉成折皱的茶叶,盛出锅端去后面的一间空屋子里。那屋子,锦曦之前早已洒扫了一遍,锦曦让孙玉霞把那些茶叶,连着竹筐一起,渥堆在背窗,洁净的地面,又找来一块干净的湿布和蓑衣盖住那竹筐。
孙玉霞他们又是看的一头雾水。
“曦儿,你那黑茶,是这样做的?”孙玉霞讶问。
锦曦知道自己的做法,孙玉霞他们肯定没见过,在真正的黑茶做出来之前,就算锦曦耐心讲解了地道黑茶的制作原理,只怕他们也不能完全理解。
“这法子,我也是从前听人说的,咱眼下做的这个,叫做渥堆,要渥堆十二个时辰才能生效。”
“瞧瞧刚才那出锅的绿茶,做的多地道啊!不管你们咋看,反正我是一门心思的信咱曦儿,曦儿说黑茶该这么做,那就对了!”孙玉宝笑嘻嘻道,他的面庞,被先前灶口的火光烘着,白里透红,清秀俊雅。
“呀,我这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说法呢,曦儿你那脑瓜子还真是好使,别人那么一说,你却给记住了,小姨就不如你!”
“呵呵,小姨可别把我给夸坏了!”锦曦腼腆一笑。
“这些渥堆要十二个时辰,这会子天都快黑了,那咱们今个就先忙活到这儿,玉霞,你去把晚上的饭给煮了,你们一个个都累了,早些吃完饭,早些回屋歇着去,啊!”嘎婆如此吩咐。
锦曦出了院子,望了眼西面山坡已经落的只剩下一条拱形弧线的日头,在心里记下了渥堆的时辰。
一夜无话。
翌日,锦曦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那间空屋里查看渥堆的黑茶。这背窗的地方,避开了日光的直射,锦曦掀开用来保温保湿的湿布和蓑衣,把那些茶叶小心的翻动了一遍。
锦曦在心里掰着手指算时辰,希望日头走得快一些就好。能不能将梁愈忠和孙氏,顺利从老梁家那个恶劣环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