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窑窕淑女-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玉翠看了半晌,没琢磨过来,试着打了一回水,能打上水来却只有盖着底的一点。萧景土没空管她,让她多打几回就会了。
萧玉翠打了水,把三个房间里落了灰的窗楞和门擦了一遍,把正屋的桌子凳子擦了,铺上带来的稻草被褥,归拢好衣裳,现得人气多了。
这新居虽小有些旧,样样俱全,只要好好拾掇一番,可以住得很舒适,都不知道她爹怎么找着这么一个好地方。
第一百五十章 铺子开张
噼里啪啦的爆竹响过,撒下一阵落红,黑色牌匾下三个瘦金体的大字——潇湘记,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很有气势,屋檐下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上头写着萧记两个字,大门两边贴着萧老爷子亲手写的红对联,甚是喜庆。
萧景土站在牌匾下,不停地拱手,满脸笑容地招呼外头看热闹的人群,“小店今儿开张,有新鲜的活鱼,家养的土鸡,大伙请里边走喽里边坐坐!”
看热闹的人一部分被萧景土的吆喝吸引进去,萧景土叫小伙计吴七迎着人进店去。
更多的人是对着旁边木板上贴着的大红纸指指点点。
“开业三日大酬宾,消费满五十文减十文,多吃多送,惊喜不断。”
“什么意思?”
“难道是说吃了五十文只收四十文钱,那十文钱不收了?”
小伙计王三在一旁殷勤地道,“这位客官,你说的对级了!这是小店刚推出来的优惠,消费满五十文减十文,满一百文减二十文,满一百五十文减三十文……这样的实惠只限三天哦。小店有碳烧鱼干锅鸡五花肉酿茄盒小炒肉家常豆腐,应有尽有。”王三一口气说了一段词不带喘气儿,萧玉珠在附近看着满意地直点头。
范氏不让玉翠玉珠两个抛头露面,端菜上菜之类的,宁愿花钱请了两个伙计,王三专门给客官点菜上茶,吴七除了在店里干活,额外还充当家里的车夫负责赶车。
萧玉珠知道她娘也是为了她们好,饭庄来的多半是男客,两个未出阁的姑娘端茶倒水的也是不妥,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只能听从范氏的安排。在后院帮着摘菜洗菜刷碗,归置点菜的单子,安排两个伙计上菜之类的。
萧玉珠在一旁看了一会,进店的人陆陆续续地有了一批,急忙从巷子口溜着进了后院的角门,拿过王三手上的单子看了看,吩咐掌勺师傅赶紧做,别让客官等久了。
萧玉翠在厨房配菜。手里忙活个不停。不大一会额头冒出汗来。萧玉珠用巾子给她擦了汗,两人相互看着都笑了。
萧玉翠说,“今儿来的人多呢,我看两个伙计不停地往厨房送单子,张师傅都快忙不过来了。”
掌勺师傅手掂着大勺,嘿嘿笑着。“眼下还没到饭点,再过一个时辰有的你们忙的。”
“请的那两个伙计人也是极灵活的,一张嘴活乏得说个不停。这功夫咱们两个都比不上呢,得好好跟人学学。”萧玉珠陪着说了几句,出去洗菜。
范氏正在杀鱼。见萧玉珠过来,满手血&腥地吩咐她帮着打半桶水来。
萧玉珠打了水,在一旁摘着大筐子里的青菜。
范氏问了下玉珠店里情况咋样,她埋着头,手里飞快地摘着菜。答道,“火红着呢,今儿是赶集日人又多,一楼大厅里边已经坐满了大半部分,等会到了饭点人更多。”
范氏乐得合不拢嘴,高兴地收拾傻蛋爹一早送过来的鲩鱼。每个差不多一斤七八两重,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也亏得他给挑了些个头匀称的来,本想留着人吃了饭再走,傻蛋爹知道忙不过来,送了鱼道贺两声就走了。
几个人个个忙得热火朝天,这般火热的场面,远超出了萧玉珠的想象,寻思着,要是生意好,过阵子请个帮手,让范氏好好歇着,杀鸡杀鱼的活计就别干了。
范氏差点想用满手鱼腥味的手拍她,“还没挣到钱了就开始想着怎么花了!家里一下请了三个人,掌勺师傅每月工钱十两银子,两个伙计三两,一个月下来就得近二十两,还有他们的吃喝开销,样样都得花钱。”很快高兴地笑着道,“店里生意好,我干着乐呵,要我歇着我还不得劲咧。”
母女俩因为要请人的事意见不统一,嘀咕了几句搁置下来。范氏杀完鱼,想着前两日请了老宅里的还有姥娘一家,铺子开张这日过来闹闹,图个喜庆儿,人估摸着快要到了,吩咐玉珠到前头看看。
萧玉珠刚从小巷子溜了过去,没有见到村里头来人,倒是看见了远哥儿,小六子跟在后头,手里提了两包礼,看情形是过来道贺的。
小六子先发现了玉珠,叫道,“少爷,看,玉珠过来迎咱们了。”
赵红远嘴角噙着一丝笑,笑着朝萧玉珠走过来,“玉珠,你可真了不起,把铺子开到城里头来了。”说着站住了脚,仰头望着牌匾上的大字。
萧玉珠笑笑,“远哥儿夸奖了,我这铺子也只是小打小铐,成不了大气候,哪比得上你家的大酒楼。”
赵红远皱了下眉头,随即眼角含笑要过来摸她的头,“规模虽小,却是像模像样,比我家的酒楼还好呢,怎么?玉珠不想领我们进去看看?”
一向耐不住寂寞的小六子,打开了话匣子,“少爷心里一直惦记着你铺子开张的日子,一大早嚷着要过来呢,要不是临时有事绊住了脚,恐怕早就到了。赵老爷原本是要来的,有事脱不开身,还望见谅。”
萧玉珠躲过赵红远的手,带着人进了屋,朝柜台上的掌柜喊道,“爹,远哥儿来看咱们了。”
萧景土正在埋头算账,一听是赵宏远来了,拔着算盘的手立马停了下来,从柜台上走出来,和赵宏远寒暄几句。说的无非就是赵掌柜可好,这阵子忙没来得及拜会他,改日专门登门拜访之类的云云。
那赵掌柜不乐得见咱们吧?
萧玉珠瞥了瞥嘴,心里默想,自家来城里开饭庄,无疑是做了赵掌柜的竞争对手,要和他抢饭碗,分一杯羹去。
赵宏远微微笑着答了,萧景土让玉珠带远哥儿下去四处看看,中午的时候留下来吃饭,尝尝饭庄的菜式。
赵宏远推辞,饭就不吃了,下回下回。
萧玉珠带着赵宏远和小六子上了二楼,去雅间坐坐。
廊下挂了一溜的六角宫灯,沿着走廊排开,旁边是梅兰菊竹四个大点的雅间,对着走廊的窗棱上分别镂刻雕刻着梅花兰花菊花青竹,端的是应景儿。
二楼很安静雅致,还没有人来,赵宏远看到这,心中开始起了涟漪,原本看着这铺头小,弄不成什么样子,以为都是和一楼那样的风格,没想一上二楼却是另一番景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典雅中透着不俗,极合乎儒雅人士的口味。
推开一扇上面写有竹字的门,里面的布置足以让他瞠目结舌。
窗台的桌上放着一盆水仙,窗外的亮光透过窗格打在上面,叶子翠绿欲滴,花朵洁白如玉。旁边是一副象棋盘,两张圈椅,中间一个博古架把空间一分为二,上头放着的全是陶器。再过去才是正座,两张极大的宽得像床一样的椅子,上面用红色绸缎包裹着。放了几个同色枕头,大小却只是常用的枕头的一半,是方形。中间的桌子上摆了一副茶具,墙上挂着一个小青瓷花盆,上头的绿色植物绿油油的,一长条枝叶垂下来,仿佛要过来凑个热闹。
萧玉珠领着人往沙发上靠着,往身后塞了两个靠枕,笑着问,“怎么样?和你家的雅间相比如何?”
赵宏远看着她微眯着眼,慵懒的样子,感觉她和他以前认识的玉珠不一样,已经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了。
小六子伸手想去摸摸墙上挂的植物是不是真的,一摸手上差点掐出水来,直叫,“真的真的!”
赵宏远撇了他一眼,小六子立马放下了手,规矩地立在他身旁。
萧玉珠最讨厌这些个尊卑之分,招手让他过来坐坐,看舒不舒服。小六子偷偷打量赵宏远的脸色,见他一点头,兴奋地立刻跑到玉珠这一边,一屁股窝了下去,吓得差点弹跳起来,“真软和,软绵绵的,玉珠啊这凳子是什么做的?”
“没啥,就是塞了些棉花。”萧玉珠一手撑着下巴斜靠在沙发上,觉得还是沙发舒服,靠着躺着都好。
赵宏远坐了一会,便拉着玉珠出了房间,吞吞吐吐的样子,有话要说。
萧玉珠摸不着头脑,“有啥事,还得背着人说。”
赵宏远犹豫了半天,才道,“我知道你心里有些怨恨我,那件事情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找了我爹,我爹也无能为力,官场上的事他一向插不上手的。”
他口里说的事,萧玉珠知道是去年和金山家的那件事,皱着眉头看着他,“那事过去大半年了,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我又没有怪你,再者,那事不是你想帮就能帮得上忙的,你也没有要帮我的义务。”
赵宏远不解义务这个词的意思,猜想不是什么好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张了张嘴想再辩解两句,“玉珠,你听我说……”
“这事我不想再提了,你别说了行吗?”萧玉珠有些生气,实在不想在这么喜庆的日子,提到那事,事情过去大半年了,可她的心里过得去吗?
赵宏远见萧玉珠要下楼,回房叫了小六子,跟着飞快地下了楼梯。萧玉珠以她有事要忙就不送了,指着旁边的一个小门,让他们可以从这里出去。
小六子边走边回头看,“少爷,你惹玉珠生气了?”
赵宏远闷着头走在前面。
第一百五十一章 留着肚子吃肉
老宅里的来人了,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有萧老爷子杨氏,老二一家四口,老三一家三口,还有萧大姑家的两个孩子,芸儿没有来,五个小孩还没进门就闹开了。
萧景土让伙计带着人进店去,萧玉珠走到萧老爷子身边,指着牌匾上的大字,“这字是托爷写的,我爹找人裱了起来,看来看去还是觉得爷的字好。”
萧老爷子捋须看着闪着金光的字,脸上有光,见店里拾掇得像模像样,看得频频点头。
范氏见玉珠粘着老爷,拍她一下,“你爷大老远的来,别累着他。”让玉珠带着老爷上楼上看看。
大厅里突然出现这么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有,正在吃饭的人好些伸出头看,见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乡下来的,不时有人笑出声来。
刘氏从跨进门槛的那一步起,两只眼睛看得发直,口里不停地“啧,啧,啧”,手摸着柜台,同萧景天嘀咕,“还是老大能耐,一出村就当上了掌柜。”特意望了望正在吃饭的客官们碗里吃的是什么,一抬头见墙上写着的菜单,有好些个图样她认识,有鱼有豆腐,只是上头的字她不认得,让萧景天念给她听。
一听,差点叫起来,“一盘子鱼就要三十文?!”
刘氏的声音很大,引得离得近的人抬头惊诧地看。萧景天捂住了她的嘴,拖着往后门走,“你个猪脑子,不用脑想想,现在鱼多少钱一斤,快十文钱了,一条一斤多的鱼成本就要花个近二十文,再加上油盐。三十文已经很便宜了。赶紧管好你的嘴,这般胡闹叫大哥家怎么做生意?”
刘氏被拖出了几丈远,拍了拍被扯乱的衣裳直抱怨,“你也别怪我嘴巴多,我三月半年的不吃一次鱼,哪知道行情?”说完左右回头去找两个孩子,吉祥、如意、大富和垛子正堵在厨房门口,每人嘴里油乎乎的。一人手里拿了个大骨头啃着。
“嫂子。实在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这几个孩子就是嘴馋,尽给人添乱。”谢氏走了过来,要帮忙摘菜。
“这些个日子他们几个不在跟前晃悠,我还嫌耳根子太静不习惯呐。这些个大棒子骨头玉翠一早就炖上了,炖了好几个时辰。炖得烂,正好给孩子们几个啃啃。”范氏看着三个孩子笑道,一个个啃得欢实。
吉祥用手抹了一下嘴。拉着范氏问,“大娘,听我娘说。你们家肉多,不花钱就能吃个饱,是不是真的?”
刘氏刚扭着腰肢进来,窘得说不出话来,朝吉祥屁股上一掌下去。“你这个小兔崽子,娘啥时候说过那样的话,你啊吃了大娘家的还不晓得卖乖。”
吉祥委屈得扁了扁嘴,“明明在家里就是这么说的呗,说我们只管敞开了肚皮吃,还叫爹早饭也别吃了,留着肚子吃肉呢。”
刘氏被自个闺女的话呛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谢氏小声对着范氏道,“她就是这样的人,嫂子别和她气。”
刘氏是个什么样的人,范氏心里清楚,叹道,老二怎么会娶了这样一个媳妇。
萧玉珠带着爷和老二老三参观了二楼雅间,从楼梯上下来,萧老爷子见老大家整饬什么,什么像样儿,没有丢他的脸,欣慰地满面红光。
刘氏一听二楼布置得比皇后娘娘宫殿还好看,骂萧景天有好事怎么不叫她。
萧景天拉过她到一旁小声说,“二楼来了几位客人,我们也不好耽误了大哥做生意,你要看下回没人的时候叫玉珠带你去。”
刘氏回头看了那些个灯笼,不是普通的大红灯笼,式样她见过没见过,朝萧景天挤了挤眼,“你说老大家这样一置办下来,至少得有这个数吧!”说着竖起了一根白生生的手指。
“一百两?”
“你个猪脑子。”
“一千两!”
刘氏点点头,咋舌道,“那可了不得,老大家不显山露水的,拿出个一千两不当回事儿。”
两人还在嘀咕着,范氏带人要过院子那边去,让玉翠在这盯一会,等着姥娘一家过来。吩咐玉珠正午时分,叫厨子做好了菜就送过来,院子里就不另外开伙了。
一大群人走了,耳根子终于能清净一会,萧玉翠把吉祥的话说给玉珠听。
“这大婶子就是爱贪小便宜,不吃白不吃,照她这么个吃法,得把自家吃穷不可!”萧玉珠气鼓鼓地,让玉翠回家后看着她点,别让她吃不了兜着走,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顺走了。
萧玉翠暗暗发笑,“我看二婶就比她强多了,明事理儿,咱们家里的地还是她帮着种着,鸡也帮着喂着,二婶才是对咱们好咧。”
过了半个时辰,姥娘一家来了,姥爷姥娘带着几个舅舅,范大和也来了,小娃子一个也没带,萧玉珠朝玉翠努了努嘴,“还是姥娘对我们好,不给咱添乱。”
姥爷领着四个舅舅向萧景土道喜,拿出早已备好的红包,塞到萧景土手里。
萧景土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面露难色。
姥娘笑着把红包推到他手心里,“叫你拿着就拿着,这开铺子可是大喜事儿,没多少也就是图个彩头。”看着店里头坐得满满的,笑眯了眼,直夸大女婿尽给她长脸。
萧景土念着范家村离城里远,二十多里路,一路上车马劳顿的,让玉翠带着人回院去。
范大和经过萧玉珠身边,停下来,“缺不缺人手?要么小舅留下来帮衬帮衬?”
萧玉珠笑着推他,“你留下来尽添乱,店里头有伙计呢。回了院子你帮着我娘招呼着,今儿人多,她一个人应付不过来。”
范大和说行,跳上了来时赶的牛车。
一开始,范氏觉得人多热闹,可这会看着这一大圈子人,顿时觉得头痛起来。
五个小孩子追着院子满地跑,萧玉涵忙得转不过身来,跟在几个孩子后面,防着小点的大富跑得太快,摔着磕着。他转来县里的私塾上学,上了个把月了,今儿特地和夫子告了一天假来帮忙。
萧玉珠刚领着吴七送了饭菜过来,一进门见院子里翻了个底朝天,也觉得头痛,背着人发起来牢骚,“来就来,带这么多小娃子来干啥?”
范氏瞪了她一眼,让她别说了。
萧玉翠从屋里头出来,正要过来问什么时辰能摆饭。范氏吩咐下去,正屋摆一桌,供男客们用饭,偏厅里摆一桌,看女眷们和几个小娃子能坐得下么。
萧玉珠想了想,男客们那边还好办,人不多,女眷们这边光小娃子就有五个,一桌可能会坐不下的,且行且看吧。叫着大点的吉祥领头带着几个孩子下去洗手准备吃饭。
刚嬉闹着的小孩子许是饿了,见饭菜送来了,围过来看。两岁大的如意见着大块的肉,口水流得老长,差点就滴在菜上,趁人不注意,黑乎乎的手就要去抓肉。
萧玉珠被几个小娃子吵得脑袋都晕了,本想拦着如意,让她洗了手再吃饭,没想下手有些重了,一掌拍下去,如意“哇”的一声哭出来。
刘氏从偏厅里冲出来,见着掉在地上的肉,明白三分,把如意护在怀里,“玉珠,你这是做什么?不就是一块肉吗?犯得着下手这么重?你是如意的堂姐,要吃你家的几块肉也说得过去。你现在出了村子是能耐了,往前儿你小的时候,哪样不是先尽着你,做了给你吃……”
刘氏这么一护,如意哭得更大声,撅着嘴撒着娇说二姐不让她吃肉肉。
萧玉珠气得抓过如意的手,“我有说不让她吃肉吗?也不看看她的手成个鬼样,脏兮兮的去盘子里抓菜,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家教。往前几年的事,你应该比我更清楚,要说我吃的,是奶和小姑做的,那样有你的功劳?”
范氏在一旁指挥着吴七,往正屋里和偏厅送菜,忙个不停,这边又起了争执,着实是抽不开身。
正好谢氏从里间出来,帮着打了圆场,“就要开席了,别在这磨蹭了,再说嫂子娘家人还在哩,叫人看了会怎么想,咱得给大哥嫂子留个脸面。当着客人的面,抓菜吃,这个习惯啊着实不好,得改改。”
杨氏听到小孩哭声,走出来看。老大家铺子新开张,本是件好事,可半天下来,范氏一双手哪里忙得过来,没顾得上她。
杨氏见没口热茶,没个人在她跟前嘘寒问暖的,把她这个老婆子晾在一边,心里就来气。老大媳妇摆谱,只对着她娘家人热络,自家的儿子更是没有回来瞧她一下,心里头就没有她这个娘。再一想起村里头的人传的话,老大家的进城过舒坦日子,不管她这个老不死的,不在跟前孝敬着。
愈想愈气,要不是老大媳妇娘家人在,她定是要发作的,黑着脸儿没好气地道,“一个个都不安生!”独自进屋去了。
范大和出来说,男客那边人都已经坐定了,只是偏厅里摆了一桌,女眷人多还有几个小娃子,看来是坐不下了,要不要在外头摆一桌。
“在大槐树下再摆一桌吧,这会儿外头凉快,让玉翠玉珠带着几个小娃子在外头吃。”范氏故意叫了玉珠去摆碗筷,别在这干杵着。
萧玉珠一走,刘氏没得再挑事,只好抱着如意进了便厅。
第一百五十二章 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吃过午饭没多久,萧景土回来了一趟,拿了两大块卤肉,还有果脯店里买的几包点心,分成两份,一份给姥娘家,一份给老宅里的,杨氏的脸色才算好了许多。
萧景土陪着姥爷和萧老爷子说了一会子话,店里头托伙计照看着,放心不下,屁股没坐热便走了。
“他这个毛脚掌柜可不好当,一天到晚离不开身,店里头有客没客都得在那守着。”范氏笑着对众人道,让玉翠把碗碟撤了,上了瓜子花生和在早市上买的甜梨。
姥娘拿起甜梨看了看,和村里头田边的沙梨没啥两样,怨道,“花这个钱干啥?家里好几棵沙梨树,今年结得多,吃不完,今儿只带了一些来,往后要是想吃,就叫大和打了送过来。”
范氏道,“这个梨听说是北方的,和咱们南方的不一样,我也就只买了几个,娘,你尝尝,是不是皮子薄些甜一点?”
范氏知道她牙不好,叫玉涵拿了刀削了皮,切成小块,给姥娘吃。姥娘嚼了一小块,抿了抿嘴,“是比河边的沙梨甜些。”又叮嘱她这梨好吃是好吃,可别再花这几个冤枉钱。
范氏点点头嗯了,一边吩咐玉涵削了梨给他奶送去,杨氏见自己的孙儿孝顺,气消了大半,原本打算吃了饭就走的,这会是眯着眼吃着梨,再吃些个软一点的点心,好不悠闲自在。
姥娘家路远,一行人没坐多久便走了,老宅里的坐到下半晌才走。
临走前,范氏把谢氏拉到一边,让她帮忙把原来家里头养的鸡和猪喂着。来之前猪喂得有一百来斤重了,这段时日忙,没顾得上。等过些时间萧景土回去找老魏头帮着宰了。鸡不到两斤重,送到店里不划算,托她帮着喂着,家里头仓里有粮食。原本两百五十多只鸡,捉了一百多只到城里来养着,剩下一百四十多只,到时候零头归她。
谢氏很爽快地应下了,说嫂子和她客套。什么零头不零头的。她帮着喂着又耽误不了多大功夫,店里要用的时候叫老二捉了送过来。
到了傍晚,夜幕降临时分,又是店里最忙的时候。萧玉珠叫王二把一楼二楼的灯笼全点上,一溜的六角宫灯,透出溶溶的光。映着天边火红的晚霞,终究融入浓浓的夜色中。
人声鼎沸,嘈杂四起。店小二的大声迎客声,后院厨房里的锅铲碰锅沿的声音不断,一阵阵香味飘荡。一盘盘佳肴端上了桌,连正午时少有人来的二楼雅间也是座无虚席。
一直忙到了戌时正点,店里才打烊,掌勺师傅忙了一天,掂勺掂得手都酸了。这会面露倦色,和萧景土告别一声,肩上搭着汗巾回家了。
张师傅是本地人,家住在县城郊外,因学了一门厨艺,常年给饭庄掌勺,全家才搬进城来定了居。这张师傅还是萧景土之前认识的酒坊陈掌柜给介绍的,厨艺好擅长本地菜式,和萧家要开的饭庄对路。凑巧的是张师傅之前做工的那家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