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窑窕淑女-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娘笑盈盈地过来唱道,“吉时到,新娘拜别父母。”喜娘和崔家的一左一右扶着萧玉翠去了正厅。
萧老爷子和杨氏坐在八仙桌的正座上,萧景土和范氏坐在下首左侧,四人皆是喜庆的新衣打扮,杨氏从头到尾都是黑着个脸,不闷不乐的。
萧老爷子看着孙女穿着大红礼服跪拜的模样,不由悲从中来,说了句古语,“以顺为本者,妾妇之道也。”又说了些“三从四德”“孝敬公婆”“绵延子嗣开枝散叶”之类的训话。
杨氏则是半闭着眼睛,一副太后附身的样子,对着萧玉翠的跪拜点点头。
萧玉翠起身过来拜别萧景土和范氏。萧景土心中很不舍,但面上还是沉着脸,双手紧紧地抓着圈椅上的雕花,青筋爆出。范氏见着自己闺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转过头去,用帕子擦了泪,让萧景土快些说两句。末了才转过头来。摆了摆手。
萧玉翠掉下泪来,哽咽着称“女儿记住了。”从地上起身,刘氏送她出了正厅,其他的人跟着出来到了院中,喜娘喊道,“时辰到。新娘上轿。”
萧玉翠缓缓踏上轿子,隔着红盖头回头望了一眼,才进轿去。范氏颤巍巍地端了一碗水出来。泼在轿下,喊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刚才拜别的时候,范氏没有说话,她现今这一喊,更是像把萧玉翠心里抽空了一样,一个人独坐在花轿中。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萧玉涵要去送嫁,他今年十三岁了,身高已经高出萧玉珠半个头了,一身青色缎子,同色的方巾子,加上满面的书生气,很有稳重大方的样子。他拍拍衣裳,收拾心情,朝萧玉珠点了点头,跟着上了轿子。
一阵炮仗声响起,接着是锣鼓唢呐声,吹得欢天喜地格外响儿,迎亲的、送嫁的陆陆续续出了院门。萧景土一直送到了巷子口,范氏站在堂屋门口,望着远去的花轿和队伍,直到看不见影儿,凌冽的寒风吹在人脸上,刮得生疼,她却浑然不觉。
“娘,我们进去吧,外头风大。”萧玉珠去挽范氏的胳膊。
范氏才点点头,回了屋,院里的宴席还在继续,她无心张罗,便交给崔家的和老宅里的去办。
因东家有喜,庄子上每个长工能得一壶好酒两斤肉,潇湘记歇业一日,只是掌勺师傅和两个伙计要来帮忙,在院中临时搭了灶台,张罗喜宴。好些街坊听说潇湘记的菜式不错,慕名前来一品,迎亲的队伍走了,院子里还是宾客满座。
萧玉珠安顿好母亲之后,出来看看,老宅里的能干活的眼下就只有刘氏了,刘氏那人总归是不太放心儿。果然在灶台处见到了刘氏和吉祥如意两个,三人吃得嘴油油的,萧玉珠到的时候,刘氏正往吉祥嘴里塞了一块炖肉,见了玉珠,又不好意思,只能把一大块肉往孩子嘴里塞,把吉祥呛得不轻。
萧玉珠装着没看见,询问了下张师傅桌上的菜都上齐了吗,酒水够不够,见差不多了,叫王三吴七两个把桌上用剩下的空碟空碗撤下,今日来的孩子们多,免得把碗碟撞到地上碎了。
何家的坐在离灶台近的位置,萧玉珠转身就看到了她,她一身家常的粗布衣裳,不是用普通的便宜料子做得,看衣裳上的痕迹,很可能是收的旧衣洗净了,再拿来穿的,同两个闺女的打扮截然一个地上,一个天上。要是见了何秋,会让人以为是富人家的女儿,看看何家的,又会让人产生错觉,她们是穷人家。
何家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萧玉珠同她打了招呼,四处看了看没有见到何秋,难道她没来?
“不用找了,那丫头是想来的,被我锁在屋里了,今儿虽然是热闹,但人多口杂的,我们家的姑娘不比你们乡下来的,忌讳这些。”何家的笑笑,又看了看桌上吃剩的菜,觉得有些可惜,“不过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多新奇菜式,我定是会放她过来,让她也尝尝。”
何家的打一巴掌又给个枣吃,萧玉珠才不吃她这一套。
只是何秋被她锁在屋里头,觉得可怜,用食盒装了一样红烧肉,一样香酥鸡,还有两样小菜,一碟糖果,让何家的回去的时候带给何秋,让她也沾沾喜气。
何家的满心欢喜地收下了,席面还没吃完就走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珠花
等席面散了,已经快到正午了,因起得太早,三更就起来,忙活了大半日,萧玉珠也撑不住了,到房里去眯眯眼,午睡一会,头一挨着枕头便睡着了,直到有人摇着她的胳膊,把人摇醒了。
萧玉珠迷迷糊糊睁开眼,见是吉祥在房里,摇着她的胳膊指着桌上的绢花,说真好看,她想要一只。
萧玉珠睡得正香,被她没来头的一闹,还没回过魂来,有些不高兴地从桌上抓起一只绢花,塞到吉祥手里,“拿去让你娘给你带上。”说罢,倒头在床上,睡她的回笼觉。
吉祥却站在原地不肯走,她明明见着柜子下面的小匣子里金光闪闪的,是些钗环首饰什么的,想让玉珠打开下面的小匣子给她看看,可一回头,萧玉珠熟睡得正香,她偷偷地走到柜子旁边……
“哐啷”一声撞击的声音,把萧玉珠从熟睡中惊醒,让她很是不悦,抬起眼皮子,见吉祥还在她房里站着,身子面向她略往后缩了缩,双手靠在后面仿佛护着什么东西。
萧玉珠顿时就恼了,从床上爬进来,“你还在我房里干什么?不是让你去找你娘吗?”
吉祥**岁了,出落得有些小姑娘的样子了,眉眼间同刘氏有几分相像,小模样儿长得挺好看,只是同样是一双柳叶吊稍眉,比同龄人稍微厉害了点。
吉祥支支吾吾地,“我……我等二姐姐睡醒了,带我出去玩儿。”说完身子往后靠着,紧贴在柜子上。
萧玉珠见她扑闪扑闪着大眼睛,极可怜的样子,心头一软,便不和她小孩子一般见识。心情也好了许多,趿了鞋过来,要在梳妆台下坐着梳头。
忽然柜子里一声闷响,吉祥的身子疙瘩一下跟着颤抖,见萧玉珠的目光看过来,身子缩了一下,随即又焦急的争辩道,“二姐姐……不是……我只不过是……”
萧玉珠拉开她的身子。原来她在偷偷地翻装绢花首饰用的小匣子。手上还拽着一个粉蓝色的珠花。
萧玉珠有些生气,“你要是想要这珠花,就同我说,用不着这么偷偷摸摸的。”
吉祥挤了挤眼睛望着,“二姐姐,我也是看着小匣子的玩意好看。才会拿出来戴,你要是不愿意,我放回去便是。”一番话说得轻巧。颇有些得意,坦然自若地把手里拿的珠花放回到匣子里,没有半点意思到错误的意思。
萧玉珠看着她得意非凡的神情。有些恼了,不过还是把匣子里的两朵粉蓝色的珠花,翻出来给她,“只不过是两朵珠花,我是你二姐姐。还能舍不得不给你?往后你想要什么东西,只管同我说,要是能给的我定是会给你的,就别再没经过主人的允许,偷偷翻人的东西,这是很没有礼数的。”
不知道是不是得了珠花,吉祥心里很高兴,还是她认识到她的错误,乖巧地点点头,把珠花戴在头上就蹦着出去了。正巧如意经过房门,吉祥小手一挥,指挥人道,“去!快去给我倒碗水来,我渴死了。”
如意应了一声,转身跑到堂屋去倒水去了。
吉祥捧了碗喝完水,到院子里的树下玩去了。
如意见吉祥头上的珠花好看,在太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小眼巴巴望了两眼,这种用珠子串成的闪闪发亮的小花,她还是第一回见呢。
吉祥懒洋洋地靠在槐树下的椅子上,一副大人的口气,“二姐姐那里多得是,你要是想要进去拿就是了,她房里不光有好看的珠子花,还有金簪子银镯子呢。”
如意忙道,“爷说过,不准随便拿人的东西!”
吉祥满不在乎,“娘不是说了,大伯娘家有的是钱,拿上二姐姐一两样,怕什么?她是咱们的二姐姐,还会舍不得这几个钱,不给咱们?”说着从袖袋里拿了一个银镯子出来,套在手上看了看。
如意惊叫出声,“这个银镯子很贵重吧,你怎么能拿二姐姐这么贵重的东西,要是叫娘知道了,会打你的,”
“娘才不会呢。”吉祥把玩着镯子,只可惜镯子太大了,她戴不了,好几次差点从手腕里滑出去,看来送给她娘戴还合适。
如意想起来,她娘也是个喜欢收刮人东西的,她年纪虽小,可这个银镯子应该是很贵重的东西,她还是觉得不妥。正想劝着吉祥把东西放回去,吉祥嫌她碍事,把镯子收回到袖子里,去找刘氏去了。
原本以为她只是拿了两朵琉璃珠花,没想到这种大件的东西,她也敢拿。
萧玉珠在窗台旁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声张,只是把这事告诉了范氏,范氏同刘氏透了一句,怎么管教就看刘氏这个做娘的,大家也不想当这个恶人。
刘氏原本还想争辩说不是吉祥拿的,说不定是今儿那个爱贪小便宜之人顺手牵走的,没想到,吉祥同如意嬉闹时,吉祥摔了一跤,手镯从袖袋里掉了出来。
看得那个镯子的那一霎那,刘氏整个人脸都绿了,这无疑是打她自己个脸,刚才她还在护着闺女,说不是吉祥拿的,下一刻就显了形。
刘氏脸上挂不住,一气之下,把吉祥从地上拎起来,朝她屁股上两掌下去,“你这个小兔崽子,什么时候学会这些个歪门邪道,要是想要镯子,同娘说一声,娘就是不吃不喝也会给你买上,免得被人看不起,说咱的不是。咱们比不得那些有钱人家,衣裳首饰的不断,但娘也不会亏着自个的闺女,你又何苦学那些眼皮子浅的。”
吉祥哇的一声就哭了,一会便哭成个泪人儿,脸颊上挂着两行热泪,娇滴滴地道,“我……只不过是拿了她几朵珠子花戴,她就这么气哄哄的,她还是我的二姐姐呢,大伯家有的是钱,身上穿的戴的都是好东西,又哪会在乎这一个镯子……”
刘氏的话不痛不痒,矛头还直指着老大家,有她这样的家教,也难怪会教出这样的女儿。她到现在还不知道她哪里错了,这么护着闺女,实则是害了闺女。
范氏不满道,“老二家的,管教孩子说旁的做啥,吉祥要是喜欢这些玩意,大大方方说出来,玉珠还能不给?这事虽说是小事,但也是大事,小时不学好,长大了就难改了……”
刘氏睨了范氏一眼,“我自个的闺女,轮不到你来教。”
一句话把人噎得不行,范氏原本还想再训两句,萧玉珠拉了拉范氏的衣角,吉祥还小,显然说不出那样的话来,很可能是学了刘氏的话,才会偷偷地去翻柜子,说不定这次来收刮东西,还是刘氏教她的。
吉祥有她娘给她撑腰,哭得更厉害了。
杨氏从房里出来,呵斥了她一声,“行了,别哭了。”斜了眼范氏,撇过萧玉珠道,“吉祥不过是拿了你两样东西,你们是亲堂姐妹,横竖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咧,你的东西也是她的东西,她拿你两样,又有什么打紧?”然后叹了口气,“老大家是出息了,大宅里住着,好衣裳穿着,一拱手好几百两送给外人,对自家人却是一个镯子也舍不得……唉!忘本啊忘本啊!他都快忘了自个是姓萧还是姓段了!”杨氏手哆嗦着,咬着剩得不多的几颗牙,咬得咯嘣响。
萧玉珠感到很无语,萧景土闻讯过来,瞪了萧玉珠一眼,杨氏的脸色才明朗些,对着地上的刘氏道,“还不起来!”
刘氏这才扯着吉祥的衣裳,“你这死丫头,还不快去给奶赔罪。”
吉祥立刻收了声,麻利地收拾地上的簪子手镯,朝杨氏奔过去,扶着她到凳子上坐下,又乖巧地给她捶腿,剥着桌上的花生给她吃,把杨氏伺候得舒舒服服。
后来还是萧老爷子知道此事后,狠狠地教训了吉祥一顿,罚她挨了几下戒尺,并让刘氏把东西归还了。
下晌,范氏以为老宅里的要回去,提前把准备的礼拿出来,要给他们装上牛车,谢氏却拦着她,朝刘氏住的房间张望了一下,说,“老二家的有事相求,说是明儿才回去,可能是今天这一闹,不好意思开口。”
范氏猜疑了一下,刘氏求她肯定没好事,问了问谢氏是什么事儿,她好先盘算盘算,有个底。
谢氏摇了摇头,说她旁的没提,只说要住到明儿才回去。
一大家子人要留下来过夜,范氏只好先去张罗着晚饭。
饭桌上,刘氏很不好意思,有杨氏在场,心里有了底气,才讪讪然道,“嫂子,吉祥这丫头性子野,在家里就是被老二惯坏了的,这事啊嫂子你别往心里去,回去我再好好收拾她。”
范氏旁的没有多说,却只是说,“小娃子,哪懂得这些,那镯子那么大,她也戴不了,只是觉得好看,往后好好教教就是了。”
刘氏忙点头称是,抿了抿耳间碎发,讪讪道,“这事啊我往前也多过一回嘴,不过这次不是为别人,我想着老二在家也没啥事,又没有一门手艺,家里头人多,平时的吃穿用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老大家的铺子越做越大了,用的都是外人,总归是不太放心儿,我想着让老二过来,给大哥嫂子分担分担……”
萧玉珠很是惊讶,一向啃老的大叔也要出来做工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管事
第二更,求订阅,要是手里有推荐票,也扔偶两张,感激不及。
******
只不过老宅里,出了萧景天就没有别的劳动力,萧老爷子和杨氏两个,老了想干也干不动了,家里的活计全落在刘氏身上,她一向是好吃懒做的,她下边还有三个小的,最小的闺女才半岁,还没断奶啊,她怎么会让萧景天出来挣钱?
再说,老宅里田地多,自家的好几亩好田也给老宅里的种上了,光是整饬好田地,就够他们一屋人吃喝的,平时养一群鸡,下了蛋换钱,多的粮食用来养几头猪,卖了也能换不少钱,开销是足够了,说不定还能致富呢。
刘氏打的什么算盘,她就真的想要萧景天出来,那家里的活计大多落在她的头上了?
萧玉珠诧异地看了一眼刘氏,侧头见范氏想要说话,扯了扯她的衣裳,打了个眼色,范氏才道,“老二家的,你家里几个小的还小,真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家里没有一个劳力,那怎么行,你又何苦让他出来做工?把家里的田地整饬好了,亏不了你们,比什么都强。”
刘氏笑了笑,“嫂子说的极是……只是家里人多,老的小的加起来七八口人。”说着小心地抬眼看了杨氏,见她只是默不作声,才继续往下说,“光靠那十来亩田地是不够的,遇上个丰年还好,要是像去年那样的年景,全家都要喝西北风去,我自是要为一家人打算,我想着让老二农闲的时候过来帮衬帮衬,也能得几个余钱,手头能宽裕点,两个老的跟着我们也能少遭些罪。过上好日子。”
刘氏话里话外地透着“她孝敬公婆,要改善家里的吃穿用度,不能再穷下去”,抱怨着老大家富有,对几个兄弟不管不问,连老子老娘都不管了。
范氏想着两位老人跟着老二日子越过越穷,老了没享福不说,尽受苦。心里不好受。她总归是大儿媳妇,虽然平时的衣裳料子余钱没少给,但看到老宅里的光景,她这个做儿媳妇的,能帮的自然会帮。
范氏想了想,“只是铺子里头的活计又重。他不一定能干得来。要说庄子上是缺人手,他要是看得上那点长工的工钱,那他就来吧。”
刘氏的脸立马沉了下来。杨氏原本是半闭着眼睛,只顾着吃菜,这会是瞪大了眼。把筷子往桌子一摔,“老二家的好心过来求你,你却给了这么一条路子,到哪都是种地,又何苦跑老远上你这来种。你们大宅子住着好衣裳穿着,让老二家日子过不下去,你们也心安!”
范氏气得不轻,她原本也是好意,想给老二寻一条门路。
萧玉珠赶在范氏开口之前,笑着对杨氏道,“咱家养的人都不是吃闲饭的,要是想过来当个管事的,可真没有,奶,你也知道,我爹还每日在柜台前站着呢,他的腿之前受过伤,他这个掌柜的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是不想种田,那就去店里端盘子,每月还有两三两银子的工钱。”
“那可不行!端盘子哪是你大叔能干的活,被人呼来唤去的,让人家看笑话!”杨氏气呼呼地瞪过来。
萧玉珠轻松地笑笑,“那这样说来,还真没有管事的位置,铺子里头我爹管着,庄子上是做了陪嫁,启哥儿说了算的。”故意抬眼看了杨氏和刘氏,“是不是我爹娘不给大叔一个管事的当当,你们今天就不答应了?”
刘氏一听每月有三两银子,觉得去店里干也不失为一桩好差事,再说,那段家后生不就是从端盘子干起的,后来还不是得了个庄子,虽然比不得女婿,毕竟是自家兄弟,老大家的也不会亏待了他,说不定能捞不少好处。只是杨氏狠狠瞪了她一眼,让她别打岔,她只好低着头暗自盘算起来。
杨氏摆出她当家做主的架势,正襟危坐着,直盯着老大媳妇,让她表个态。
范氏拉了拉还想继续往下说的玉珠,道,“这事啊我还得找孩子他爹商量商量。”
杨氏轻轻嗯了一声,“要是商讨好了,给个明话,别让人两头等着。”
范氏强忍着点点头。
以前在萧家村,老二老三没娶亲的时候,杨氏不算是恶婆婆,对老大家也算好,没想到越活越回去了,自家是分出来的,也没得杨氏多少好处,这几年衣裳节礼的没少给老宅里送,要说现今出息了,也是一家人辛辛苦苦挣的,没得她半点功劳。老二家就更不用说了,不给人添乱就是好的了。
晚上,范氏同萧景土商讨老二要过来做工的事。
萧景土也是有心想帮,毕竟是亲兄弟,他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得给人留些脸面,只是管事的位置还真没有……
范氏也很是为难,骂了两句,“我看这事啊是老宅里的早编排好的,要给咱们下套呢。明着是要求咱们给条门路,实则是硬要弄个管事的当当,想着不干活还能得工钱,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你就少说两句!”萧景土也感到很头痛。
萧玉珠在旁边听了一会,劝道,“他要管事的,咱就给他按个名头,只是这管事的也没有不干活的道理。爹不是一直想找个人,帮着去江东运鱼虾,这活计不重,又只耗半天功夫,只是起得早了些,时辰上有些颠倒,实则也是一门不错的差事。”
范氏觉得行,这段时间去江东运鱼虾都是萧景土和吴七两人去的,天还没亮就走,当天上晌赶回来,刚好能赶上中午的正餐,只是来回这样跑,他还要照顾着店里头,应付不过来,让老二去跑跑也好,老二是个活泛性子,这种外头的路子,他应该能做得过来。
萧景土想了想,也觉得再好不过,只不过给按个什么名头,才能打消旁人的疑虑。
萧玉珠连名字都想好了,眨了眨眼,“就叫‘运输总管’!”。挂上一个总管的名头,这回老宅里的该松手了吧!
第二日,萧景土便把差事当着杨氏和萧老爷子的面,同老二萧景天一说,让他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就来。刘氏一听是个总管,顿时觉得脸上有光,杨氏眯了眯眼,觉得还算满意,这才没有再唠叨。
老宅里的走了,范氏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要不是因为是玉翠的大喜日子,她定是不会任由人对着她指手画脚。想到明日玉翠就要回门,她的心里才好过了许多。惦记着成亲后,段光启和玉翠还得在庄子上住,让玉珠跟着萧景土去庄子上走了一趟,把两间屋子收拾出来,添了些起居物件儿过去。
萧玉翠回门日回来,范氏见她脸上红润有光,气色好,一看定知道这门亲事错不了,段光启对人不错,是个知冷知热的。
段光启一来,被萧玉涵拉着上正厅,同萧景土说话去了。
萧玉珠见了容光焕发的萧玉翠,为她感到高兴,范氏抓着玉翠,问她在段家这几天过得好不好,萧玉翠抿了下耳旁鬓发,有几分羞意,却掩饰不住眉眼间流露出来的幸福,看得人松了口气。
范氏又问婆婆对她好吗?有没有给她立规矩?因送嫁的人回来,在她耳边说了两句,萧玉涵也亲眼见到了些什么,她有些知觉。萧玉翠微微笑着,显得极为腼腆,“往后我又不同他们常住,自是要分出去的,家里人口多,小孩子就有五六个,都快住不下了,她自是想早点盼着我们能分出去住,能腾出地来,妯娌几个对我也算好,这几日能忍就忍了,她毕竟是我婆婆,我得敬她三分。”
萧玉翠不好说得太过,背地里说婆婆的坏话,启哥儿娘是个什么样的人,范氏也是清楚的,正色道,“等过一段时日,就回庄子上来,看她还敢拿捏你。娘就是担心你性子软,事事被人压一头,你在家里哪受过这种苦?”叹了口气,“罢了,既是嫁了人了,只要咱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也不怕被人说不是。”
萧玉翠点点头,“女儿晓得了。”见玉珠仔细盯着她看,脸红了些,轻推了她一下,“看什么呀,不认识了?别忘了,我可永远都是你的姐姐。”
萧玉珠抿嘴道,“我觉得姐和平时不一样了,哪里不一样,又说不上来。”
“你这丫头,只不过梳的不是姑娘家的发式,哪里还有什么不一样。”范氏强忍着笑,点了玉珠额头一下。
萧玉翠头上梳的是圆髻,插了两根碧玉簪子,一身大红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