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终归田居-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思言一时拿不准父亲的意思,只好退下。陶思言一走,后室里就转出一个幕僚来,他上前安慰道:“伯爷,大公子还年轻,慢慢培养就是了。”
永昌伯脸上露出讥讽的神色道:“年轻?侯敬之和李轩然十四岁就可以带兵打仗了……他都二十三了,连这一点点的东西都看不透,我以后怎么放心把这个家交给他!”
幕僚含糊的应了几句,道:“伯爷,如此我们该如何?”
永昌伯轻哼一声,道:“太子身后有皇后、李家和侯家,看着强大,可奈何他的身体不好,听说这个月太医已经去了东宫五次了,就算他再强,奈何天命不强!太子也有十八岁了吧,早该立太子妃了,五皇子都有了一个侧妃了,皇后再怎么照顾他的身体,也不能因此耽搁了五皇子吧。”
永昌伯嘴角露出一个笑,虽说立太子妃会让太子多一个助力,可是也会让他的身体更差,他要做的就是让太子身后的人和五皇子交恶,这样,出事后太子身后的人不能为五皇子所用……
而在皇宫中,太子正拖着病躯向皇后请安,皇后神色淡淡的和他说完一些日常的话,就提起了立太子妃的事,“……你也不小了,春闱过后就着手张罗吧,你喜欢哪家闺秀,告诉本宫,本宫去给你说,你五弟也有十六了,趁着这时候把他的亲事也一并说了,你觉得如何?”
太子垂眸掩饰眼中的黯然,躬身道:“儿臣听母后的。”
皇后露出了一个满意的微笑,太子就告辞了,他缓缓的走在小道上,不时的咳上几声,路才走了一小半,他就喘得接不上气来,身后的内侍吓了一跳,赶忙上前道:“殿下,你还是坐软轿回去吧。”
太子的眼里闪过一丝倔强,推开他的手,也不言语,只慢慢的走着。
身后的内侍只好紧张地护在他的左右,太子每当不高兴的时候就会这样。
见太子走了,刘公公才上前道:“娘娘,边关有信传回来了。”说着将信递给皇后。
皇后接过一看,眼里闪过笑意,继而脸色铁青起来,将纸条掷到他的脸上,阴寒的盯着他道:“人都死了三个多月了,你们才拿到消息,什么时候你的消息这么滞后了?”
刘公公头皮发麻道:“回娘娘,之前辅国公对军队清洗了一次……好在人已经除去了……”
皇后的脸色仍然不算好,但好在没再怪罪他,而是道:“你下去吧。”
刘公公躬身下去。
梁宜梅回到家里连夜给徐润新写了信,将她的想法简单的做了一个概括给他寄去,因为着急,她投驿站,而是交给了尚志清,让他通过尚家的路子寄给徐润新。尚县令在泉州县做了十几年的县令,自然有他们的一套通信渠道。
几天之后,徐润新就接到了她的来信,他看完信后兴高采烈的抽出夹在里面的一封信,当时就跑到了郑府,抱着郑山长的大腿哭诉他的生意再北边做不下去,无法打开局面……然后拿出梁宜梅写的信哭道:“先生看,这就是梅子妹妹写回来的信,她说在京中做生意背后要是没有当官的人根本就做不下去,偏偏至清还不能做自己的主,先生,你就帮帮我吧!”
郑山长看了梁宜梅写的信,道:“我远在泉州,又没当官,怎么帮你啊?”
徐润新大喜道:“先生不可以,不是还有阿决吗?”
郑山长寒着脸道:“阿决现在又不在京中……”
徐润新觉得有戏,连忙道:“虽然不在京中,可京中的学子还记着他呢,只要打了他的名号,那些文臣都不会来找麻烦,武将自然也不会来找没趣,而且以后阿决总是要回京的吧,哎呀,先生,你就答应我吧,你看你这么多的学生,阿决不说了,是三元及第,至清现在在鸿胪寺任职,林哥儿也要高中了,我就爱做生意,可这么多年了,还是只能在南边打转,这以后要是见面了,我的脸往哪儿搁啊?先生——”
郑山长身边的老管家打了一个寒颤,将脑海里的人一个个剔除,最后的结论是,这个主意一定是梁家的那位小姐出的!
郑山长深深的看了徐润新一眼,闭着眼睛道:“你想让他怎么帮?”
徐润新本来被他看得有些忐忑,现在听他这么一说不易于一个大惊喜,连忙笑道:“我想在京城里开一家‘多乐轩’的分店,到时让阿决投两股的钱,先生,这是小本生意,两股虽然少点,但只要阿决是我们店的东家,别人找麻烦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的。”
郑山长疑惑道:“是那家点心铺子?”
徐润新连连点头,郑山长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老窖坊”就好,一间酒铺子可是转了不少钱啊!他何尝不知道几人是想帮阿决,只是这几年郑家越来越艰难了,他生怕借了钱还不上,那时郑家的名声就全毁了,点心铺子还好,只要欠的人情就少些了。他点点头,道:“两股的银子是多少?我帮他出了。”
徐润新心里暗暗得意,看来还真被小梅子说对了,外人根本就不知道点心铺子比酒铺子还要赚钱,当年他也不相信,还是把帐算出来对比后才知道的,这件事连外公都不知道,只有他和小梅子林哥儿知道,现在见先生应下了,心里松了一口气,连忙道:“二百两。”
郑山长皱眉,徐润新连忙解释道:“先生,我可没有骗你,这糕点的成本本来就不高,除了买铺子用去较多的钱外,其他的就不用什么了。”
郑山长一脸的不相信,徐润新就从怀里掏出一本账本道:“诺,这是原料采购的成本。”
郑山长接过账册,看了一会儿,满脸欣喜的道:“这本账本是谁做的?竟然用这样的方法记账,真是高明啊!”
徐润新抽了抽嘴角,道:“先生,这是小梅子身边的秦管事做的,您要是感兴趣,回头我把他叫来,您和他好好聊聊?”
郑山长连忙应允,道:“好啊,好啊!”
徐润新这才小心翼翼的道:“那,入股的事?”
郑山长连忙对身边的老管家道:“去取了二百两银子来。”
老管家心里叹了一口气,应了一声,那银子还是前几天老太爷当了一个前朝的美人杯换来的,本是想给少爷活动活动的……
第九十六章 进京
徐润新心满意足地走出郑府,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才和董氏说了几句话,逗了一下三个儿子,小亭就停在二门让丫鬟递信进来,徐润新一出去,小亭就带着哭音道:“爷,老太爷让人到书房里去了……估计等一下就派人来叫您了!”
徐润新的脸一寒,话还未开口,那边外公的丫鬟就过来请人了,徐润新挤了一个笑就去了言老的院子。
徐润新嬉皮笑脸的站在言老的面前,笑道:“外公,你累不累,要不,我给你锤两下?”
言老将信丢在石桌上道:“你打算瞒着我?”
徐润新的脸色有些难看,勉强道:“孙子打小就和他们一处,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言老就将茶杯里的茶泼到他的身上道:“你以为我是那样的人?你把银子借给郑家的时候我说过什么了?你帮着梁家的时候我说过什么了?你也太自以为是了!你以为是你在帮郑决?我告诉你,是梁宜梅在帮你,是郑决和尚志清在帮你!”
言老好像一口气用光了,脊背弱下来,歪在躺椅上道:“给他们回个信答应下来吧,收拾东西和你媳妇一起去京城,梁宜梅可是说了,京城的铺子也由你来管。”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徐润新一震,反应过来,心里顿时酸甜苦辣咸都有,他以为他终于帮到了朋友,结果还是他得利最多,以梁宜梅的精明她不可能不知道,尚志清可能也想到了。朋友这样对他,他还是很窝心的……
“可是。孩子还小呢。”
言老看着他,“你还想把孩子带去?”
徐润新找回了感觉,梗着脖子道:“孩子身边怎么可以少了爹娘?他们要是长大和我们不亲了怎么办?他们要是有心里阴影怎么办?”
言老的额头青筋就突突的冒,老管家在一旁看了担心,连忙上前道:“老爷,少爷说的也有理,您看您以前带着少爷的时候少爷不也吵着要爹娘吗?”
言老疑惑了,难道就因为他爹娘小的时候不在他的身边所以才这么混?他和女婿都不笨啊,那这孩子像谁?言老一激灵。道:“你要带着孩子也行,但路上得慢慢走。不能累着他们,特别是老三,他还小呢。”
徐润新连连点头。兴高采烈地回去和董氏说了,董氏也很高兴,开心的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呢?要不要等等公公婆婆,怎么也要和他们说一声吧。”
徐润新却不在意道:“给他们写一封信就是了,衣服多带一些,梅子说京城还冷着呢。我们慢慢走。我给他们写信,让他们给我们找好宅子,咱们一进城就能住进去了。”
董氏连连点头。想了想道:“要不要给梅子妹妹和梁公子带一些礼物什么的?”
徐润新摇手道:“不用了,其他的东西你看着收拾吧,我去选陪我们进京的人,顺便去给五爷爷和五奶奶送信,林哥儿写回来的信我还没送去呢。”
董氏疑惑道:“这次五爷爷他们不和我们一起进京吗?”为了显示亲近,董氏一向随徐润新的叫法。
说到这个徐润新也有些疑惑,“林哥儿没提,可能是想等自己考上了再说吧,而且五爷爷和五奶奶也不是很想离开泉州县,上次我提过一次,五爷爷好像不太乐意。”
董氏不觉得奇怪,老人都不想离开自己熟识的地方。
徐润新给梁宜梅写了信,还给郑决尚志清梁宜林各写了一封,他觉得梁宜梅是女孩子,出外不方便就托了尚志清给他找房子,最好和梁宜梅相邻的。
而远在京城的梁宜梅则热情的接待了沈氏,将她的打算告诉她:“……就放在你的庄子里,还能养一些鸡,所产的牛奶和鸡蛋我们都按市价买下,等以后挣了钱我们再从公中拿出银子来买下你的庄子,你觉得如何?”
沈氏笑道:“我不太懂经营,你看着做主就好。”
梁宜梅低声应是,心里却不相信,世家女谁没有两刷子?想到一早上都在兜兜转转说这些,她就有些想念徐润新的直白了,他们向来是想什么就说什么,处理事情也快,已经很久没像现在这样,说半句留半句,还得把别人说的话琢磨了再琢磨才能肯定意思了。
沈氏喝了一口茶,就笑问,“不知,这个股份怎么算?我看看能不能凑到钱。也好和相公商议到底买几股?”
梁宜梅看着她的眼睛有些尴尬的喝了一口茶,摩挲着茶杯道:“这个还得等徐大哥的回信,我的提议是,我们四家,尚大哥、郑大哥一人两股,我哥哥和徐哥哥一人三股,一股一百两,而我只出两股的钱,剩下的一股是用方子抵的,徐哥哥也是出两股的钱,剩下的一股是因为他管着铺子,那股是奖励给他的,嫂子回去的时候可以先和尚大哥商量商量,看同不同意?”
沈氏看着她笑眯眯的样子,心里佩服,口上道:“这件事徐公子同意了?”
梁宜梅道:“所以才说要等回信啊,不过我们得先把铺子弄起来,钱我出,等徐大哥的信到了或者铺子开起来了再分成算钱也可以。”
她连是赚是赔都不知道,怎么给钱啊?她虽然挺喜欢梁宜梅的,但生意还是要另谈的。
梁宜梅看出她的踌躇,就笑道:“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我也不敢肯定这点心铺子能不能赚钱,但是在南方却是很赚钱的,嫂子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想来你应该了解这里人的口味,昨天我和我的丫鬟做了几样,嫂子也尝尝,看看能不能在京城里卖。”
说着就冲阿桃点点头,阿桃就出去叫人把东西都端上来,有各种口味的小蛋糕和小点心,梁宜梅还特意做了一个大的生辰蛋糕,指着上面的字道:“可以在上面这里题一些字,祝福的,美好愿望的,甚至是诗词都可以。”
沈氏看得眼花缭乱,梁宜梅道:“我会的花样较少,徐哥哥的人这几年可是想到了不少的样子。”
沈氏尝了几下,眼睛一亮,道:“香软甜蜜,的确不错,”笑道:“那可说好了,我们就要两股,回头我把钱给你送来。”
梁宜梅笑着推辞到:“徐哥哥的信还没到呢,我一个人却是不能做主的。”转移话题道:“这些点心做多了,等一下我让阿桃包一些拿回去给侄女吃。”
送走了沈氏,梁宜梅让阿桃将剩下的蛋糕分解了,提着给梁宜林送去。她到状元楼的时候,梁宜林正在和一大群书生看书,她也不打扰,直接进了他的房间,将点心放在他的桌上,然后进了隔壁她的房间,院子刚刚收拾妥当,今天她来就是来拿走所有的东西,然后退房的。
她将门关好,就进了空间,小老鼠跃进她的怀里,委屈的“吱吱”叫着。
梁宜梅就点着它的额头道:“让你出去陪我,你偏不去,现在知道闷了吧?”
小老鼠委屈的抱头,梁宜梅有些愧疚,小老鼠向来是自由惯了,以前在泉州县的时候她并不拘着它,任它到处跑,可是自从踏上京城后她就有些担心,不敢太过任它出去。她向来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是它一个错眼,小老鼠出事了怎么办?可也正因为她的胆小,小老鼠失去了许多的自由。
梁宜梅道:“胖胖呢?”
小老鼠指了指另一边的的二楼,那是梁宜梅新为胖胖和小老鼠建的,以前的小楼只有两层,第一层装着人参灵芝,第二层就是她住的地方,后来酿的酒越来越多,胖胖又迷上了做香露,小老鼠喝胖胖也要求要一个**的房间,梁宜梅就给它们在旁边建了一栋三层楼,第一层拿来放酒,第二层拿来给胖胖做香露,第三层则是一鼠一人参精的住处。
梁宜梅要上楼,小老鼠连忙拦住,梁宜梅猜到:“我现在不方便上去?”
小老鼠点点头又摇摇头,她都是和小老鼠这么对话的,每次都能猜个**不离十,见它这样,想了想道:“胖胖在闭关?”
小老鼠顿时点头如鸡啄米。
梁宜梅就抱着小老鼠道:“我要给哥哥做些好吃的,你带我去捉一只鸡好不好?”
小老鼠眼里顿时精光闪烁,梁宜梅就笑道:“那就捉两只,一只我们吃。”
小老鼠顿时从她的怀里跳下,紧跑两步,到了池子边,指着池水望着梁宜梅,梁宜梅笑道:“也做鱼吃,不过只能偷偷给哥哥吃,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就不好解释了。嗯,给哥哥做出夜宵吧,交代小白,让他晚上给哥哥盛。”
小老鼠连连点头,带头往果林里去,现在的鸡兔子等都跑到林子深处去了,没有小老鼠梁宜梅还真的不可能找到它们。
梁宜梅带着小老鼠潜伏在一旁,看见一只肥嘟嘟的鸡咯咯咯的在果树底下啄食,梁宜梅趁它转身之际,一把捉住……梁宜梅在空间里做好了吃的,和小老鼠大吃了一顿后就抱着小老鼠和装好菜的篮子出来,将里面的晚餐拿出来,又将鱼片粥交给小白,让他继续煮着,晚上给梁宜林吃就抱着小老鼠扬长而去。
第九十七章 故人
这是北城的一条街,整条街上都聚集了来往南北的行商和各府的采买管事,可以说这条街上都是走卒贩夫和采买的人,可巧就巧在这条街上的生意做的都不是很大,大生意都是在酒楼或妓院里谈成的,来这里的人都是小生意或中下一点的买卖,不过各权贵府的管事不少,就是因为一个府第除了最大的那片采买之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汤水留给这些小生意人的。
而梁宜梅看上这条街的原因就在于这条街上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而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大的饭馆,都是一些小摊子而已,大多数的人都是自带着一些干粮,可要是夏天还好,冬天就有些难受了,而且这里的人也不缺那点吃饭的钱,可是开饭馆的人看不上这里,看书这里的人又没有本钱……
梁宜梅要做属于自己的生意,她不想惹人眼红,至少不能惹比她有钱有势的人眼红,所以她选择了这里,她在这里生意做的再好,估计那些贵人们还看不上,而不是贵人,她就不怕,最主要的是这里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不管是为了找到他们的仇人还是打听梁宜木的消息或为梁宜林以后的官途打下基础,消息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她打算开一个饭馆。
可是要收集信息就必须得要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所以她走驿站的路子给秦叔去了一封信,让他将那边的事安排好,带上五爷爷和五奶奶上京来,先前她和梁宜林都不想带上五爷爷和五奶奶就说不知敌人在哪里。生怕连累了两个老人,可到了京城后。两人才想到要是对方是一个多疑的人,就算是离开了五爷爷和五奶奶也未必有用,既如此还不如将两位老人带在身边,这样有题目看着,说不定还能多一份安全呢。
考虑到五爷爷和五奶奶不愿意离开泉州县,梁宜梅又单给题目写了一封信,说两人在京城里有许多事做不了,而且二哥年纪到了,说不定要在京城说亲。
两兄妹的婚事一直是五爷爷和五***心病。在泉州县的时候五奶奶没少给两人说亲,梁宜林是因为梁宜木还没有成亲。他不愿在兄长前面成亲,所以一直推,而梁宜梅是根本就不想结婚,所以介绍的人一个没看,直接跟着梁宜林混。现在拿这个说事,五奶奶一定会上京来的。
梁宜梅没有猜错,五爷爷和五奶奶收到她的信的时候,五奶奶就叹道:“我早就说了要说亲。这两孩子硬是不答应。现在好了,着急了吧?不行,我得赶紧进京去。”说着就要起身收拾东西。
秦书也看完了信。拦到:“现在路还不好走,上次徐公子来的时候不是说他们也要进京吗,听说他们要十天后启程,我们不如和他们一道,这样路上也有个照应。”
五奶奶道:“他们太慢了,八天前来的时候就说要去京城了,怎么现在还在呢?”
五爷爷抽了一口旱烟道:“你知道什么,小新带着三个儿子,又带着一大堆的东西,更何况这里的铺子也要安排好了才能启程,自然就慢一些了,我看,就照小秦说的办吧。”
秦书笑道:“小姐的意思是让你们慢慢走,走个一两个月也不要紧,就怕你们路上劳累生病。”
“那怎么行?他们两个在京城里没有帮着,林哥儿要考试,梅子又是女孩子,我看咱们得赶紧进京。”五***态度很坚持。
秦书就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我带一个管事先走,让周管事跟着你们一起,怎么样?”
五爷爷拍板道:“就这么定了,你带着人先到京里帮他们,我看,后天就走吧,你娘交给我们,我们要收拾东西,十天后和小新一起走。”
真正头痛的是收拾东西的时候,五奶奶一样东西都舍不得落下,所以几乎每一样都要带着,幸亏有五爷爷镇压着,要不然梁宜梅接到他们的时候就不是三大车的东西这么简单了,恐怕连锅铲之类的也有……
沈氏将店铺收回交给梁宜梅,梁宜梅按照泉州县“多乐轩”的格局略微改动了一些,将店铺布置好,又定制了厨房用具,沈氏也让人买到了奶牛,梁宜梅就收到了徐润新的信,知道他要亲自过来,心里松了一口气,就暂时将店铺的事放下,专心照顾起梁宜林。
二月初四,离春闱还有五天,梁宜梅拿着尚志清写给她的单子亲自到街上采买梁宜林考试所需的各种东西,当时梁宜梅收到这长长的单子的时候,和梁宜林感叹道:幸亏他们有熟人,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考试要备这么多的东西,梁宜林又和陈立岩、冯建杰对照了一下,确定无误后才交给梁宜梅。
放笔墨的篮子是要制定的样式,笔墨也是有规格的,为了预防万一,梁宜梅还准备了两份,考场里的食物多数都是冷的,所以得自备火石,考场阴湿,有蚊虫,得要准备防蚊防虫的药……
梁宜梅拿着单子,一样一样的找过去,这条街就是国子监所在的街头,一路上都是卖考生所需的东西,她选好了东西又和人讨价还价一番,因为她是女孩子,讲价也利索,不像书生们掉了半天的书袋子,才能确定价格,所以那些人倒也对她印象不错,一路下来倒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红梅盯着前边那个穿着湖蓝色衣服的女子良久,一旁的文珠早就不耐烦了,道:“你到底走不走啊?我们还有许多东西要买呢。”
红梅脸色一变,强笑道:“姐姐,我突然肚子有些疼,不如你先去买着,我等一下就赶上来。”
文珠看了她一眼,撇撇嘴道:“那你快点啊!”
红梅点点头,看着文珠走了一段路,才急忙回头找那个背影,她急匆匆的挤上前去,也不顾大家的白眼,只满眼都是那个背影,眼见着那个背影就要转弯,红梅心中大急,又不敢喊叫,只能加紧了步伐。
梁宜梅将新买的东西放到篮子里道:“阿桃,点点看我们还差多少东西?我怎么觉得我好像买全了?又好像缺了一些。”
阿桃则看着后面道:“小姐,我觉着刚才好像有人在看我们。”
梁宜梅继续翻东西道:“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我们是女孩子别人多看两眼有什么稀奇的?赶紧帮我看看还缺什么?”
“不是的,小姐……”话还未说完,身子就被人撞了一下,阿桃的身子就不由自主的偏向梁宜梅,梁宜梅的全副身心都在篮子里,突然被撞到,一下子就坐到了地上,阿桃大惊,赶忙上前扶住梁宜梅,一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