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烽火录-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还有一首诗,是描写亲吻的:‘象打破的酒坛一样,很远便闻到香味;象蜜蜂群集的花园;象香水瓶;晒过的香料的味道飘在空气中;洒满香水的头发如芳香的花簇……亲吻,多么美妙的感觉,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喘不过气来。“
  高卉刚谈完死亡,紧接着又谈恋爱、谈亲吻,司马燕容很不适应她这种跳跃的思维。她的心里就像一个十吨重的卡车正在飞驰间,猛然撞上了一堵墙壁一样难受。
  正烦闷间,高卉却停下脚步,俯身询问一位坐在水池边的人:“你在干什么?”
  这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拂菻人,司马燕容认识他,他就是那位督造水钟的人。那个人膝上摞着厚厚一叠纸,正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听到高卉问话,那人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一骨碌站起身,向高卉深深鞠躬,叽里咕噜说出一大堆话来。
  司马燕容招招手,那人的翻译一溜小跑的过来,汇报说:“王妃娘娘,他在测算水流,调准水钟。”
  “啊,我在三山随国王陛下散步时,也曾遇到过一位你的同伴儿和你在做相同的事。国王陛下说……”
  高卉学着高翼的强调,一板一眼的复述道:“水钟要想准确,就必须懂得流体力学,有个叫托……托什么的定律。”
  高卉说到这儿,泄了气,恢复自己本来的嗓音:“反正是有一个名字比较绕口的人,发明了一个测算流水速度的算式。当时,国王陛下在他的纸上写下了这个算式,你可找你的同伴问一问。”
  翻译叽里咕噜翻译着,高卉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其他方面,她瞥着远处一堆人,问:“燕姐姐,那是什么人?”
  “哦,”司马燕容心中还在想着马努尔的交涉,心不在焉地瞄了一眼,答:“是来这里聚会的书生,他们常来这水池濯足赋诗,饮酒作画——也成了一个景,不理他们,都是些狂徒。”
  “哦,晋诗,好唉,我喜欢。”高卉听了这话儿,反悄悄朝那个方向迈了几步。
  正在这时,一个狂狷的声音亮起:“天地虽阔,除绰外,再无一人可称为有才也。卿且试试,此赋掷地有金石之音也。”
  高卉笑了,她突然亮起嗓门,脆喊一声:“胡不归去?”
  司马燕容吓了一跳,你高卉一个胡人,竟敢在当世文宗那里咬文嚼字,这不是找死吗!
  是孙绰,国丈褚裒失势后他也丢了官位,本来,按历史进程,他应该到王羲之府上当幕僚混饭吃,高翼也提前给他打好了铺垫。但孙绰在回去的路上文思泉涌,提前作出了《天台山赋》,自持才高的他不甘心做个小幕僚,再加上他在汉国发了一笔小财,暂时衣食无忧,于是便在建康继续钻营。
  可惜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此乃铁律。这年头人多官少,新起之人也有自己的一大堆幕僚要安排,那会让一个落魄之人重新崛起。所以他钱财花尽,也没有着落。
  听说高翼王妃来朝觐的消息,他想起自己在汉国上有块封地。此时此刻,辽汉商社已对外封闭,但他有汉国战功之爵,倒是出入无禁。于是他便聚齐一帮朋友,在水钟边畅饮。
  等啊等,等了许久不见高卉来,好不容易来了,高卉身边又围了一大堆人,两个黑人守在两边,常人不敢靠近。刚才那一嗓子,他是特地喊出来的,就像引人注意,果然目的达到。
  乘着醉意,孙绰继续嚷道:“归去来兮,惜囊中羞涩,怎能成行?”
  “先生若走,只管登船,船费让船主向我讨要。庄院肥沃,荒草及膝,正待先生劳作,此地既不如意,何不乘风而归。”
  高卉虽未明之庄园何在,但孙绰知道她说的是哪儿。劳作,我要想劳作,早回去了。我这么大才,汉王还打算把我闲置在庄园?
  孙绰沉吟未语,旁边另一位大才看着高卉,摇头晃脑地饮着:“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
  这是在赞高卉有倾国倾城之姿啊。
  搁在晋朝,对这王妃这样评头论足是大不敬之罪。但这些人儒生一方面喝得醉意熏熏,另一方面从孙绰那里知道辽汉人蛮胡习气重,自他们国王开始,上梁不正下梁歪,从不以当面夸赞女人为耻,晋人的名士风流发作,便肆无忌惮起来。
  “错错错,”另一位醺醺者言:“是‘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明目发清扬,丹唇翳皓齿,秀色若珪璋;巧笑露权靥,众媚不可详;……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妙哉英媛德,宜配侯与王……凡夫徒踊跃,望绝殊参商’”
  高卉不耐烦了:“孙先生乃有功之人,今日百龙宴,何不一起品尝龙的滋味。”
  此话一说,那些士子们顿时清醒了,他们呆愣愣地看着高卉,一声不啃。高卉一努嘴,两名黑人上前架起孙绰,一路向宴会厅走去。
  司马燕容叹了口气,劝道:“妹妹,你不该如此宣扬。私下里吃龙肉没人关心,但如此一说,儒生的嘴……唉,明日里朝廷内外必然沸沸扬扬,你呀,真让人惯坏了。”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31章
  庄河,8月25日、星期六,农历庚戌年甲申月乙巳日。
  这一天是农历七月七,适逢周末,又是辽汉法定的晒书节,乞巧节、赏花节。故而漫山遍野人山人海的全是东游西逛者。文人墨客在这一天举行活动,展示自己丰富的书籍收藏;匠师们则开始庆祝他们的始祖鲁班,并展示才艺。妇女也盛装打扮,翩翩而出,一时之间,颇有点后世黄金大假期间的喧腾与热闹。
  “七月七,乞巧节”起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正是在晋代成形的。此前,《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
  再晚一些时候写成的《荆楚岁时记》已记载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此后,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这就是乞巧节的由来。
  三山正式确定七月七为乞巧节后,完善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并默许未婚男女在这一天相亲。当天,妇女们结伴而出,她们身着姹紫嫣红与意中人相聚于山野,姣妍欢声让满山的鲜花失去颜色,故而此节又名“赏花节”、“相亲节”。
  八月底,辽东各地已开始秋收。为了表示对秋收的重视,同时,也为了祝贺庄河城至安东城的道路正式完工,高翼在节日这天,留文昭镇守三山,自己带群臣来庄河巡视——半为山水半为民。
  这是一座小型石堡,建筑的比较仓促,它占地不大,只有一层。原先是县衙,高翼带人来了后,便当作办公地点。
  经过一年运作,三山颇离(玻璃)此时已开始量产,县衙作为政府单位,也在第一时间获得了这种奢侈品。现在室内窗明几亮,透过敞开的窗子,屋外妇女的欢笑声声入耳。
  “新来的百姓老不信官府,他们觉得官府不收粮,必然有问题。”庄河县令崔宝义恭恭敬敬地向高翼汇报:“这几天,他们成群结队运粮来府衙,不收粮就睡在县衙左右,非要官府给个确信,怎么劝也不听。”
  百姓这个词,应该在唐代以后才出现,李世民当皇帝后,按规矩,别人要避讳这个“民”字,于是便出现了“百姓”这个叫法。
  高翼不熟悉这年代对普通民众的称呼法,一会儿用“黎民”,一会用“百姓”。三山官员有样学样,于是,“百姓”的称呼便流传开了。
  王祥拍了一下手,插话:“他们来投三山时,不是知道我们不收农税吗?”
  “不错,可是以前不收农税,有役法。我们以劳役代税,让百姓修路筑城,但今年要修的路不多,我们从南方雇来的工人已足够,那些农夫整年未出一役,不要说新来的担忧,便是老农人也在担心冬季出役……冬季出役,这天寒地冻的。”
  “今年冬季不出役,”高翼从沉思中抬起头来,说:“既然他们担心,那就告诉他们,三日后聚齐,前往安东城上游五十里处,在与高句丽水军大寨正对的江岸,修筑上河口城以及上河口码头,工期两月为止,早修完早回家。
  筑好城后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废除了役法,明年不再征役,有闲散劳力可以受雇筑城修路。“
  上河口是个现代地名,该地现在并未开发,所以高翼就用上了“上河口”这个名字。上河口以北恰好是鸭绿江水最深的地段,在往上走一百多里便到了丸都城废墟。这个地方原本有契丹人安设的军帐,高翼战胜燕军后,契丹撤围而去,连军帐都未及收拾。
  “不妥,”黄朝宗劝止:“明年的事怎能预先确定,主公提前许诺免役,万一有个变故怎么办。”
  “不妥,”金道麟嗖地站起来,阻止道:“安东城再往前百里就接近高句丽故地丸都城,我们隔江建城,万一高句丽不满怎么办?”
  “打住,”高翼挥舞着手中一卷纸,说:“今年我们打服了燕国,让燕国明白三山不可硬胜。两三年里,燕国将埋头经营中原,而我们呢?
  今年春节的叛乱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的统治还不稳,所以我打算再花两三年的时间,打好统治基础。
  国家靠什么凝结成一体,道路与教育。所以这两三年里,我们要把道路修到每一个村庄,在每个村庄中都建一个驿所,让每个村落里都至少有十名识字的人,让所有的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入学堂识字。
  统一的教育,畅通的道路,然后我们就把诸族捏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度下的国民。政令畅通才能让百姓时时感觉到政权的存在,才能杜绝今后的叛乱,才能在辽东战乱之地立足。
  至于金相所说的高句丽的反应……哼哼,我就是要看看他们的反应。去年冬天,他乘江水结冰渡江来袭,搞得我们很被动。所以我打算,乘现在我有时间、有精力、有兵力,惹一下高句丽,看他怎么个反应。“
  金道麟愤怒地盯着高翼,胸膛向拉风箱一般呼哧呼哧直喘气。高翼毫不退缩地看着他,呼吸均匀的像在自家后花园散步。
  半晌,金道麟颓然地坐下。
  他明白,高翼所说的“惹一惹”高句丽,绝非像他说得那么平静。这话充满了血腥味。目前,解决了燕国强敌的汉国,就像是一个收起拳头的拳手,正虎视眈眈地寻找下一个目标。汉国现在虽不说可稳胜高句丽,但它足够做到把高句丽拖入战争泥沼。
  三山农夫不耕田,他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仗上,然后利用战争所获,从南晋购粮补充。但高句丽做不到。
  金道麟已见识到高翼的手段,当初慕舆根进入辽河平原时,曾雄心勃勃地聚集十五万大军,想与三山好好一斗,却硬是让高翼用拖延战术,拖的慕舆根只带五万人就冒险来攻三山,因为他再也拖不起了,也再也养不起更多的军队了。
  见识了高翼逼人跳墙的手段,金道麟深深为高句丽惹上这样的大敌感到头疼,高句丽北部多山,出产贫乏,养活自己都难,如果再不用铁矿石换粮食,遇到高翼这样的折腾法,高句丽民族能否存在都成问题。
  高翼自立国之后无年不战,今年他训练的步兵恰好满三年,正式成军,然而最后战燕国他却只动用骑兵,金道麟原先就在疑惑——大王训练那么多步兵干嘛?
  现在他明白了,这那是在针对高句丽,只有多山的高句丽才需要这么多的步兵。
  此刻,高卉已经出使晋朝,他用什么方法来影响高翼?啊,这个恶人,他早计划今天了,所以把卉公主提前支出去。
  没有……!金道麟可悲的发现,他这个武相地位虽崇高,但没有王令,他调不动一兵一卒了——这是元宵之乱后高翼采取的预防措施,现在他才发觉,这项预防措施也是针对他的。
  三山的青年军已开始渗入军队,下级军官都由他们担当,这本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举措,但现在,高翼教育出来的这批学生,决不会向他们的王、向他们的老师举起刀。
  罢了,罢了,身在汉国心在他方,这种局面不能维持长久,高句丽既然抛弃了我,从此,就让我做个彻彻底底的汉人吧。
  看着金道麟平静下来,高翼将手中的那卷纸递给黄朝宗:“这是司马燕容、夏华宫转来的情报,你们看看。”
  情报在几个人手中传递着,最后又转到了金道麟手里。
  “邺城乱了,”黄朝宗叹息道:“这是可想而知的,魏王把举国之青壮全拉入军队,如今这些青壮尽被屠戮。秋天到了,他们举国一年没有耕作,吃什么?喝什么?……人吃人啊。”
  “我们还有多少粮?”高翼问。
  “今年……”黄朝宗看了一眼高翼,小心地回答:“据商人们传来的消息,晋朝今年又是大水,又是大疫,粮食自己都不够吃。我们这里今年虽然丰收,百姓存粮很多,但若是与高句丽开战,万一粮食吃光,我们连买粮的地方都没有。”
  “上河口城必须建,”高翼用坚定的口气说:“我们的道路已经修到了安东,万一敌人占据安东,然后顺大路而下,我们哭都来不及。所以,我们必须在安东外围再建一卫城,以屏护安东。
  此外,今年我三山下水的船较多,今后捕获量必然上升,所以我们必须现在着手研究肉食的储存,冰储就是其中一法。冬季鸭绿江满江都是冰,看着这些冰春融化水,浪费了实在可惜,建立这样一个堡寨,冬季可去河上采冰。契丹人在那附近留下两个地底大岩洞,采来的冰储存在岩洞里,夏季拿来做奶冰,做冰鲜事物,这是无本万利。“
  金道麟嘟囔着:“你早这样说,早说了,我跟巡江将领个招呼,冬季雇他的人去江上采冰,谁有心跟你生闲气。”
  王祥接口:“吾王的意思,是想支援魏王?”
  高翼深深叹息:“朝宗说得不错,邺城已经成为地狱,人吃人啊。都是我华夏苗裔,我岂能袖手旁观……天,我最担心的不是现在,我担心以后,魏王败战,国内青壮全丧,魏国已无再战之力。万一魏国国灭,邺城里的人怎么办?”
  说到这儿,高翼低声嘟囔:“天呢,这是什么时代?汉人最大的幸福竟然是成为一抔黄土,而不是成为别人的鼎中肉、肚中食……人吃人,这是个多么悲惨的时代啊。”
  是什么力量使我们走到了这一步?
  这是个悲惨的时代,然而,这也是个极其绚丽的时代。
  正是在这个时代,东西方文化交融,各种思想各种宗教纷纷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并成为我们民族的血肉。
  这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文学”正式诞生,它的标志是南朝宋文帝时,学校首设“文学馆”,主要进行专门的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活动。从此文学开始与经学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华文学生于乱世,死于“盛世”,它因思想开放而诞生,因禁锢而死亡。
  正是在这个时代,史学不再杂于六艺之末,而自成一家,并日益显示出其独立性。此外,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化学、地学等科学技术也都有很大发展。
  在这“离乱”年代,国家不统一,政治不稳定,社会矛盾尖锐激烈,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正是这个动荡的年代,儒学的禁锢松动,新生事物不断萌生,上接秦汉,下启隋唐的魏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学术思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给我们民族增添了许多新特征点。
  这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少数民族君主都相当的浪漫,比如代表人物符坚,比如慕容雋,他们对于敢于冒犯自己的,甚至哪怕是自己的敌人都显得相当的宽宏大量。
  这个时代,是中华民族经历的最黑暗时代,在这个大舞台上,人人都在为生存挣扎。汉民最大的奢望是不成为别人的“肚中肉”,成为一抔黄土融归大地。然而,这个时代的思想也孕育了璀璨的唐文明。中华文明中,许多成语、许多传说、许多习俗,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孕育。
  高翼打算何去何从?
  “我打算用粮换人,向民间购买闲余的粮食,向魏王提出交涉,他城中有二十万妇女,丈夫被人吃了,儿子被人掠去下落不明,她们是魏王的负担。
  现在邺城缺粮,我已经预先告诉马努尔,派人跟魏王沟通,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在派出一名使节去邺城,告诉魏王,我愿意用粮食换人,一个人一石粮,妇女儿童都算在内。他有多少我换多少,让他放下包袱,跟赵国惨孽打,跟燕国打。他坚持得越久,我们发展的时间越长。“
  “驱虎吞狼,两虎竞食,好主意。”金道麟拍着大腿说:“花费点粮食,让魏王多杀一点燕人,他杀得越多,我们越安稳。啊,不如再卖些兵器给他……”
  金道麟这么兴奋,可以理解。汉国越是大批量向魏国供粮,它越不敢向高句丽开战,虽然金道麟知道,高翼挡在高句丽前进的道路上,两国迟早必有一战,然而,这一时刻来得越晚越好。
  “七队商人消失在冀州,魏王难辞其咎。”王祥阴沉着脸说:“我们不如一块要求魏王交出肇事者。”
  “不错。”高翼点头:“不管他交出的是不是真肇事者,我们也必须如此要求,我们要以此向百姓宣示——他们的官府是保护他们的官府。同时,我们也要以此警告四邻:留我汉国国民的血,其罪必罚。”
  黄朝宗拧起了眉头:“这事有三难,其一,中原战乱,数量庞大的粮草怎么运到邺城?”
  “走黄河”,高翼答:“找一些平底船,装满粮草拖入黄河入海口,然后让他们沿黄河上朔,直达邺都附近,剩下的是,就是让魏王自己来搬。”
  “黄河,”黄朝宗摇摇头:“现在,整条黄河上的码头都废弃了。我记得,连续六年大旱后,黄河的水浅的没不过马膝。也正是在那一年,匈奴人骑马涉过黄河,攻陷了晋都。而后,五胡开始相继进入中原。
  这几年,天时旱时涝,黄河的水位浅的如同沟渠一般,现在又是枯水季节,能浮得起我们的粮船吗?“
  什么是时代的局限性,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难道三山空有粮草,却无法拯救邺都?难道真要看着那汉人二十万妇女被人吃掉?
  屋里陷入了沉闷……
  第二卷 艰辛时代 第132章
  许久,高翼方艰难的开口:“第一个难题……暂时放一放,第二个难题是什么?”
  “第二难是:冉闵只会把妇孺老弱给我们,我们要这些老弱干什么?况且,我们要给冉闵粮食,换回妇孺,安置她们又要花粮草,一进一出,我们是在用双倍粮草养活这些妇儒,主公,这值得吗?”
  “这个难题不是困难,别人用不到妇孺,我们可以用到——我们的羊毛纺织,棉花纺织,都需要大量的熟练女工,我们采用机器纺棉,产量高了可以向南洋出售,虽然利润薄了点,但我们的船大,一次航行换回一些养活他们的粮食,足够了。”
  “我们现在丁口数只有16万,能养活这20万妇女吗?”
  “20万妇女不可能全到我们这里,再者说,我们妇女多了,正好可以嫁给归附的胡族——等他们和汉人妇女的孩子生下来,还会自认为是胡人吗?通婚,加上教育,我们把国民彻底融为一炉,今后我三山就只剩下一个民族——辽汉族。”
  金道麟撇撇嘴:“主公解决了第二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一道坎……你忘了,前几日发回的军报说:‘代郡人赵槪嗜儆嗉医伺蜒喔秸裕嗤蹼h为了防止晋人再叛,已出兵攻打冀州章武、河间等地,意图合围魏都。
  正是因为冀州海边在大战,我们才不知道邺城情况。眼下,黄河南岸是一片战场,即便是河水足够深,这么大数量的粮草招摇渡河,岂能瞒过燕军?燕军直到你插手了中原大战,恐怕……“
  “还有一个办法,”高翼不甘心地说:“我们有大海,通过海路绕道郁州(连云港),再穿过我们控制的光州、穿过我们盟友段氏的领地,绕过鲁郡、东平,抵濮阳,渡河至顿丘,再北上邺城。”
  “南方的道路可远不及我三山,这漫漫长路,虽然没有强敌,但恐怕也不好走。”金道麟摇头说。
  “试试吧。”黄朝宗首先表示支持:“冉闵支持得越久,越有利于我们,用粮草杀人,总比用刀剑杀人省力。”
  “当然要试试了。”汉国的目光盯在邺城,总好过让他盯紧高句丽,对此,金道麟当然要支持了。他所提的困难,不过是想筹划更完善点。
  “妇孺不可能走过这漫长旅途,”王祥建议说:“顿丘码头虽然废弃,但总有木头,黄河水浅,但总浮得起木筏。
  这样办,我们的粮草护卫队北上邺都,回程时可把刀剑全留给魏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