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长女-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里,嫣儿不禁潸然泪下,娘说的没错,李家人从未做过对不起罗家的事情,那她罗嫣儿又怎能伤害李家人?
林氏将嫣儿搂在了怀中,轻轻的拍着嫣儿的后背。其实她当娘的心里也知道女儿的苦,只是人这一辈子,谁人就能一帆风顺了,总是要受点苦受点屈的。
“快别哭了,小心哭花了妆。今儿可是你的好日子,若是花了妆,那多难看。”林氏不住的安慰着嫣儿。
犹记得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受了委屈也是这么扑在林氏的怀中哭泣,只是这一次,是出嫁。
“收拾好了没?迎亲的队伍可是要来了。”门被嘎吱一声推开,嫣儿的舅母急忙来催。一见嫣儿和林氏正抱着头哭,还以为是嫣儿舍不得母亲哭嫁呢!遂笑着拿手指了指李家,奚落嫣儿道:“我的好姑娘哎!快别哭了,你瞅瞅你的婆家,不过是和你母亲家隔了一个墙。这往后你想啥时回来那还不是三步两步的事情,至于哭的这么死去活来的吗!”
嫣儿有些尴尬,忙抬起眸子来,抹了抹眼泪,哽咽道:“谁说我哭了,我不过是眼睛迷了沙子罢了!”
林氏和嫣儿的舅妈顿时笑了起来,屋内的气氛才算调节回来。
再说李暮生那边,也是五更时分,李暮生就开始穿衣戴帽的打扮起来。苏氏也请了人给李暮生上头,李暮生一身喜服穿在身上比往日还要俊朗些。今儿个可是他期待依旧的日子,从昨晚到现在他基本都兴奋的未曾合眼。
苏氏和李父也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儿子娶妻,这也就意味着从此他便要独立开始养活属于自己的家庭了。作为父母,那个不盼着自己的孩子长大,那个不盼着成家立业。
郭大夫一直跟在李暮生身旁,一直以媒人的身份出场。
今儿个对郭大夫来说也是个大日子,先是能与一家人团聚,如今又是长孙女出嫁,真的是让他心里暖透了。
李家还请了乐手,早早的就开始吹弹了起来,一派喜气洋洋。
好不容易等到了巳时,李家便启程准备接新娘子。
李暮生骑了高头大马,眉眼如黑夜的星子一般,熠熠生辉。精神十分的好,似是有些等不急了一般。这马儿还是苏氏特意借来的,为的是给李暮生装门面,让他有个终身难忘的大婚。
李家门口一时乐声大响,鞭炮声更是震耳欲聋。
那些看热闹的人早就挤在了门口处,这农村人最喜欢看接新娘子,尤其是那些孩童,运气好的,还能有果子糖吃,自然都乐的来一趟。
李家这边刚放起了鞭炮,罗家这边就得了信,知道要来接新娘了,一个个开始手忙脚乱的准备东西。林氏忙将盖头盖在了嫣儿的头上,又叮嘱嫣儿的表嫂一定要将嫣儿送上轿子。
嫣儿头上盖了大红盖头,眼泪瞬间流了出来。
这个家生她养她这么多年,现在说离开就离开,心中又怎会舍得下。
尤其是想着以后就不能日日再见到母亲了,心中更是痛的很。
“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
“那让他先过了桥再说,不过桥才不让他接走新娘子呢!”
农村嫁闺女都有先为难新郎官的说法,为难为难,接了新娘才能知道珍惜的。
嫣儿的几个表嫂和表妹早就预备好了整人的法子,她们已经在大门口处搭了木桥,这所谓的木桥其实就是用一条十分窄的长凳拼出来的“桥”。这新郎官若是想接走新娘,就先要从这木桥上走过去。没过一个凳子,就要喝一碗酒,还要拿出些小玩意儿打发守桥的人。
门口处已经挤了好些人,都在等着看热闹。
那李暮生骑着马从村里转了一圈,这才到了嫣儿家门口。
报喜的喜郎早在门口处吆喝了一声:“接新娘了!”
这一嗓子完了,李暮生才在郭大夫的陪伴下走到了门口处。
李暮生满面*光,站在门口处看着地上的木桥,知道这是嫣儿的家人有意为难与他,让他过木桥。
果然,人群中传来“过木桥……新郎官过木桥”的喊声。
又有几个女眷站在了每个木桥中间,不肯让开。
“姑爷!你要接走新娘子可是先要过木桥的,若是胆子小不敢过,就爱赶紧回去吧!”嫣儿的表嫂一阵起哄。
郭大夫是媒人,此刻自然由他作为李暮生的发言人,一时笑道:“还望各位长辈行个方便,叫新郎官过去吧!”
“那可不行,不过木桥还想娶新娘子,想的美。”嫣儿的表嫂也不示弱,故意逗弄接亲的人。

第二百一十七章拜堂成亲
其实郭大夫的话不过是个过场,这桥你是过也得过,不过还得过。
嫣儿的嫂嫂们一时间将满脸喜色的李暮生推上了木桥,让他从木桥上过去。
李暮生心里早就迫不及待想见到嫣儿,半推半就间也就上了桥。众人见新郎官上了木桥,一片叫好声和喝彩声。
上了桥就要喝酒,这木桥共有九截,寓意为长长久久,也是图个好彩头罢了!
只是这截数越多,新郎官喝的酒就会越多。这九条桥,李暮生就要喝下九碗酒。虽说这李暮生平日里也和同窗好友们喝点小酒,只是喝的不多。眼下见了这九碗酒,如何能不犯怵。本待要不喝,可嫣儿的嫂嫂们却又不肯相让,只能是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九碗酒下肚,李暮生只觉得面上坐烧,头脑内稍微有些犯迷糊。但是毕竟是大喜的日子,自然不会轻易的醉倒。
众人见李暮生痛痛快快的喝了酒,一个个欢呼叫好,一派热闹喜庆。
嫣儿就坐在屋内等着,头上蒙着大红盖头,两手端端正正的交叠在大腿上。身旁陪着的是她的舅母王氏,裴氏因是个寡居的,大喜之日却也不吉利,所有只有王氏陪着。
大红盖头下,嫣儿一张惆怅的脸,全无一丝当新娘子的欢快。
王氏不知嫣儿的心思,听着外面的吵嚷声很是热闹,也伸长了脖子透过窗去看,口内不住的道:“嫣丫头,你听听多热闹啊!我当年嫁给你舅舅的时候,可是没有这般的热闹和风光。看来你婆婆家对你可是相当的重视,嫁过去了必不会吃亏受罪的。”
嫣儿脑子里一片混乱,如何能听得见王氏的话。
从今儿起她就真的是李暮生的人了,即便以后和离了,那也和李暮生撇不清楚关系了。
想着从今往后怕是再也不能和夏孜墨有丝毫的牵扯不清,心中既惆怅又难受。
明明是他先负了她,可她就是放不下。
爱恨嗔痴虽说只是心里的念想,可这念想却并非说走就走的。
李暮生终于过五关斩六将的来到了嫣儿的房门口,林氏等人也已到了嫣儿房中。
“吉时已到,请新娘子上轿。”礼仪先生大喊了一声,众人便簇拥着嫣儿走出了门口,嫣儿一直由王氏牵着,一步步的往门口去。
嫣儿知道,只要是迈出了这个门,从此她就真的再也与夏孜墨没有任何关系了。莫说是妾,就算做个外室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一手轻轻摸了摸揣在衣袖内的玉佩,更是心如刀绞。
到了门口处,王氏将嫣儿的手交在了李暮生的手中。李暮生眉眼间全是喜色,今儿对他来说,那就是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再也没有什么能比的上今日之喜。虽然他知道嫣儿心中并没有他,但是他依旧想给她一个家,依旧想等着她爱上他的那一日。
阳光洒在嫣儿的红盖头上,一片火红。
“新郎官背新娘上花轿,从此长长久久,子孙满堂。”礼仪先生又高喊了一句。
众人也都开始起哄让李暮生背着嫣儿上花轿。
李暮生自然愿意,忙笑着俯下身去。王氏已经扶了嫣儿站在了李暮生的身后,让嫣儿俯下身去。
嫣儿隔着盖头看不见任何人的脸,却能感觉到身后的母亲轻轻的啜泣着。当娘的又那个舍得自己的闺女嫁出去的,林氏也一样。虽然李家和罗家只有一墙之隔,可她心里还是觉得少了一块似的,痛的难受。
嫣儿心中更是难受,一时回转过身子跪在了地上,给林氏和站在边上的罗晋人重重的磕了三个头,这才站起身来转身趴在了李暮生的后背上。
这期间她一个字都未曾说,可在场之人却都掉下了眼泪来。
李暮生感受到嫣儿的体温,眼中止不住的喜色,出了这个大门,从此这个女人就是他李暮生的人,这一生都会和他牵在一起。
李暮生坚定的背了嫣儿出了门去。
又是一阵阵的鞭炮声和唢呐声,仿佛要让这天下人都知道今儿他李暮生娶妻一般。
门口处停着一乘四人抬的花轿,原本村里头娶妻都是二人抬的花轿,李家因怕薄待了嫣儿,所以花了重金雇了一乘四人抬的花轿。
这花轿周身的帷子都是用大红绸做出的,上面绣了丹凤朝阳,图上多以金银两色为点缀,甚是喜庆富贵。
轿子边上站着喜娘和压轿童子,地上已经铺好了一块红色大毯子。都说这新娘子未上轿子前不得沾地,李暮生便将嫣儿放在了红毯上。
人群又从院内一下子涌了出来,再次追看新娘子上花轿。
“新娘子上花轿了,喜娘打轿门。”礼仪先生又高喊了一句。
一身大红色衣裳的喜娘笑盈盈的打开了轿门,嫣儿并无兄长弟弟,因此也无人踢轿门,只由喜娘打起了轿门,嫣儿便在喜娘的搀扶下上了花轿。
这花轿内也是与别的轿子不同,轿内自然也都裹着红绸,上面绣着百子图,寓意为多子多孙之意。
新娘子做的软榻也不一样,榻上也都绣着花色,多是些富贵牡丹之类的花卉。也是取个大富大贵之意。嫣儿此刻就坐在富贵牡丹上,脚下也是一片红色。
上了轿子,那礼仪先生又喊了一句:“新娘上轿,长辈洒富水”
这一句完了,便见林氏扶着罗母从门口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嫣儿。罗母的眼睛也有些红肿,似是哭过的一般,林氏更是眼泪婆娑,犹在伤心处。锦儿的手内端着一个漆红色的大红木盘子,盘子内放着一碗清水和一碗白面。待会子罗母和林氏将会把这碗清水泼在花轿周围,从此嫣儿便向着泼出去的水一般,往后所有的一切罗家人再不会过问。而那一碗白面,却是撒在花轿上,也是为了图个好口彩,让夫妻两个从此能白头偕老,一生相伴。
林氏一手端过了碗,将水递在了罗母的手中。罗母接了碗,默了半响才将水破了出去。
“细水长流,儿孙满堂。”礼仪先生高喊了一句,跟着便响起了一阵鞭炮声。
待炮声停止,罗母和林氏又将白面洒在了花轿上。
“白头偕老,相伴一生。”礼仪先生又说了一句吉祥话儿。
只是这一次末了并未放炮,而是又接了一句“吉时已到,起轿。”
这一句完了,原本停下来的唢呐声又开始吹了起来,鞭炮也跟着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李暮生快速的跳上了马车,向周围之人拱了拱手,以表示感激之情。
迎亲的队伍一时动了起来,往东边的路上去了。
这一路上都在放炮,怕是十里八乡都能被这炮声惊动了。
经管锣鼓喧天,炮声整耳欲聋,可嫣儿坐在花轿内始终高兴不起来。
外面的天气格外的好,周围的田里麦香阵阵飘过,偶有蝴蝶还会飞过花轿边上,似是也想瞧瞧新娘子的容貌。
只是嫣儿愁容满面,一声声的轻叹却也淹没在这唢呐声和鞭炮声中……
花轿在整个村子里绕了两圈,喜庆之色不言而喻。
最后花轿停在了李暮生的家门口,方才在嫣儿家门口看热闹的人又转移到了李家的门口处。
苏氏和李父已经坐在屋内等候着,待会子拜堂他们可是高堂,自然不能离开。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人群中一阵阵的欢呼声。
大红的喜字贴的随处可见,李婉莹就带着小石头站在门口处,弟弟成亲,她这个当姐姐的自然是不能少,这一次她却是和夫婿一起来的。小石头的手内拿着另个青皮橘子,这橘子过会子可是要给新娘子摸的。等新娘子摸过了橘子,还要等到晚上让她亲手剥开橘子皮,这样既能招来长寿。
小虎子虎头虎脑的瞅着远处即将到来的队伍,显得颇为兴奋。待轿子一停下,喜娘扶出了嫣儿来,李婉莹便抱了小虎子过去。
“新娘子,快摸摸橘子。”喜娘提醒着嫣儿。
嫣儿因遮着大红盖头,也看不见眼前的人,只能由喜娘引子摸了摸小虎子手中的橘子。
李暮生也已下了马,站在了嫣儿的侧面。
摸了橘子,郭大夫便来搀扶嫣儿,众人一路将嫣儿簇拥到了正房内。
房内已经设了香案,案上点了红烛,又摆了许多果子、酥油碟子。苏氏和李父就坐在香案的两侧,苏氏一簇儿新的蓝绸儿衣裳,这还是李婉莹从洛城带来的,头上也别了一朵头花,此刻眉眼弯弯正笑得合不拢嘴!李父倒是十分的朴素,与往常也并无特别大的区别,只是脸上的神采格外的喜庆。
涌进了屋内,喜娘便将嫣儿扶着站在了地中间的一块红毯子上,李暮生也被众人推着站在了嫣儿身旁。
礼仪先生看了看时辰,正好是午时,立刻高喊道:“新郎新娘拜天地,一拜天地。”
嫣儿有些木木的,虽然林氏已经和她说过了如何跪拜天地,可她此刻还是脑子里一片混乱。喜娘见嫣儿不动,急忙推了嫣儿一把,低声道:“新娘子,快拜呀!”
嫣儿木然,半响才想起来,急忙和李暮生拜了天地,后又拜了高堂奉了茶,一直到了夫妻对拜,嫣儿心里还是恍恍惚惚的。

第二百一十八章分床而睡
嫣儿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和李暮生拜了堂,直到被喜娘搀着进了洞房,她还恍恍惚惚的。
李暮生进了喜房也就不过片刻,简单的安抚了嫣儿几句便被人叫去敬酒谢客,原本李婉莹想留下,可小石头一直闹腾要去看热闹,李婉莹也只能离开,屋内就只剩下嫣儿和喜娘二人。
这一坐就一直到了黄昏时分,屋内喜娘已经点了大红蜡烛,屋外依旧热闹非常,隐隐的还能听见划拳的声音。
嫣儿知道接下来必定有闹洞房的,李暮生也是上过学堂的,今儿个必是来了许多同窗。嫣儿轻叹一声,这样的热闹其实并不属于她,尤其是对闹洞房,她无比的抗拒。
“姑娘,你今儿可是一口都为进过,我给你端碗茶过来可好?”喜娘点了蜡烛,想着嫣儿从抬过来到现在一口饭一口水都未曾吃过喝过,想给嫣儿倒杯茶解解渴。
可嫣儿现在根本就感觉不到饥饿和口渴,她只是感到身心俱疲,想好好的躺着休息一会。
嫣儿摇了摇头,头上的大红盖头也随着她的动作轻轻的晃了晃,那弧度颇显的无奈,“不必了,我不想喝。”
喜娘以为是新媳妇害羞,也就未在多问。
顿了顿,嫣儿又淡淡的问了一句:“现在几时了?我觉得乏得很,能躺会儿吗?”
喜娘听着嫣儿要躺下,惊的急忙上前劝阻,“姑娘,这可使不得。那有姑爷还没来掀盖头自己就睡了的新媳妇?你再忍耐忍耐些吧!我看这时辰也差不多了,也该是时候来了。”
喜娘话音刚落,房门便嘎吱一声被轻轻推开,隔着盖头,嫣儿也看不到进来的是谁。只听喜娘说了一声“新郎官来了,那我先出去了。”
嫣儿心下一怔,不是还要闹洞房吗?怎么就他一人来了?
转念又一想,这样也好,省的自己不开心抗拒。
喜娘施施然走了出去,出门前还不忘恭喜李暮生一番。
李暮生也说了几句客套话,待喜娘出去,房门轻轻的被再次关上。
一阵脚步声响起,嫣儿知道这是李暮生向她走来。虽然她看不到他的脸,但是她知道,今儿他一定十分的开心,即便自己不爱他。
嫣儿心里没有丝毫的紧张,只觉得有些尬尴,想着是不是应该等他来掀开盖头,亦或者是自己动手掀开盖头。纠结了一番,嫣儿还是决定让他掀开,毕竟怎么说今儿个也是他大喜的日子,总不能连这样的权利都不给他吧!
嫣儿依旧端坐,只淡淡的问了一句:“你回来了?”
今儿个她不想叫他暮生哥哥,因为从今开始他们要生活在一起,她想从现在开始适应这种称呼。
李暮生脸色微红,似是有些微醺,但是面上的喜色还是抑制不住,如一朵初绽的花漾在了春风里。
他不紧不慢的走近了床,站在了嫣儿面前,“回来了!让妹妹等急了吧!这也难怪,本该早些来的,只是我那些同窗非要来闹洞房,我怕妹妹不喜欢,劝了好久才劝住。”李暮生憨憨的说着,絮叨了一番又道,“妹妹坐了这么久,想必肚子饿了吧!我去给你弄些吃的来。”李暮生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我不饿,你先替我把头上的盖头掀了吧!怪闷得慌。”嫣儿知道李暮生心中此刻无比的紧张,虽然他刻意说的如此轻松,可言语中的紧张还是不言而喻的。
李暮生果然僵在了原地,虽然他心里对这一刻已经期盼了很久,但是此时此刻心还是跳的紧。
嫣儿见他不言语,心中又觉好笑,“你要是不掀,那我可自己动手了。”
果然这激将法十分奏效,李暮生当即扭过了身子,满脸的急色,“别,哪有新娘子自己掀盖头的,不吉利,还是让我来吧!”
嫣儿轻轻一笑,就知道他会如此。
右手边的木桌上已经放好了一杆秤,都说用秤挑起盖头,往后方可称心如意。李暮生有些颤抖的拿过了秤杆,默了良久,方缓缓的挑起了嫣儿头上的大红盖头来。
掀起盖头的一霎那,李暮生屏住了呼吸,仿佛这世界都静止了一般。躲在盖头下的人儿是那样的动人,美的不可方物。发髻高耸,钗环在烛光的摇曳中显得熠熠生辉,仿佛为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霞光一般。肌肤白的无暇胜雪,黛眉如天空中的新月,眼波好似溪水潺潺而流,一抹唇色却也红的恰到好处,宛如冬日里最艳丽的那一朵红梅一般。
春花能有多娇?它如何能比的上此刻的人儿娇艳!
酒不醉人人自醉,李暮生不觉看的有些痴了,就连手中的秤杆都忘了放下,只呆呆的拿在手中。
嫣儿抬眸看着李暮生,今儿个他也是颇为俊美,墨发高束,上面绑着大红的喜带,面颊微红,或许是酒喝的多了。两弯眉浓如墨画,可眼眸间却是无尽的温柔。
“你怎了?还不快把手里的秤杆子放回桌上去,拿着它做什么?”嫣儿莞尔一笑,虽然她心中此刻愁肠万结,可她也知道这场婚礼的意义,只不过是李暮生为了她的名节而演的一场戏罢了!
只是她也知道,戏虽假,可眼前男人的情却是真的。
李暮生被嫣儿一说,方觉失态,一时尴尬的笑了笑,将手中的喜秤放回了桌上,一面又回转过身来看了看嫣儿,“让妹妹见笑了,谁让妹妹今儿打扮的如此动人呢!也难怪我看的傻了。”
李暮生说的是心底的实话,却把嫣儿闹了个大红脸,“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油嘴滑舌了?什么动人不动人的,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这一语点醒梦中人,李暮生原本还满脸笑容的脸上瞬间失去了光彩。
嫣儿自知说的过了,心中也开始有些忐忑起来,急忙起身去桌边倒了一碗热茶递了过来“我瞧你喝的酒也不少,还是先喝口热茶让胃里暖和暖和。”
李暮生木木的接过了嫣儿手中的茶碗,其实今儿他能与嫣儿喜结连理心里已经十分满足了,只是人总是会患得患失,正如方才,嫣儿的一句话还是能触痛他的伤处。
“今儿还真是热闹,想必婶子和李叔也是废了不少心思,还真是叫我心里过意不去,都不知道往后如何报答他们。”嫣儿又坐回了床边上,今儿的场面她虽然未一一的看到,可耳朵里却是听到的,到处都是热闹非常。在农户人家能有这样的场面,也确实不多。想来定是李家为了不让她委屈,才会耗费心思为她办了这样的婚事。
嫣儿轻叹,她是何德何能,今生还能有这么多人疼爱。
李暮生看着嫣儿似是有些怅然,急忙过去劝慰,“瞧妹妹说的,大婚本该如此的。你我或许这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一次,父母安排的好些也是应该的。”虽然李暮生的心里也很难受,可毕竟今儿也是个好日子,说不定外面还有人听窗户,怎么也不能太伤感了。
嫣儿点了点头,是啊!既来之则安之,毕竟两个人都是有过约定的,怎么着也不能毁约,“那好吧!天色也不早了,不如早点歇着吧!明儿还有好些事情要做呢!”
嫣儿说着就要去床上拿被褥下来,她是想好了往后自己就睡地上,让李暮生睡床上。毕竟他也是这屋子的主人,况且他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也是为了自己着想,睡地上也是应该的。
李暮生眼见着嫣儿将被褥麻利的铺在了地上,刚要阻止,却听房门被轻轻敲了敲,“生儿,睡了吗?”外面却是苏氏的声音。
嫣儿和李暮生听见苏氏的声音,都吓了一跳,两人急忙将地上的被褥拿了起来,李暮生一面慌慌张张的回到,“娘,这么晚了您有什么事儿吗?孩儿还没睡呢!”嫣儿一面将被褥叠好,又放回了原处。
二人都整了整衣服,那苏氏已经推门而入,一脸的笑容,身后还跟着李婉莹。李婉莹手中端着一个漆红的木盘子,里面放着几样小菜和一壶酒。
“你们小两口还没睡啊?我听喜娘说嫣丫头今儿可是一口都没吃过东西,我怕把她饿坏了,这才叫你姐姐来给送点吃的。”
嫣儿和李暮生已经站起了身来,二人急忙去搀扶苏氏,将她扶坐在了床沿上。李婉莹已经将饭菜放在了桌上,又将两个酒杯里倒满了酒,这才笑着过来立在了苏氏的旁边。
“婶子”嫣儿刚喊出口,又绝不对,立刻改口道“娘,真是让您费心了,忙了这一天了,还不忘来给我们送吃的。”嫣儿面有愧色,今儿她一口未吃其实并非不矜持不肯吃饭,而是因为心里难受,才感觉不到饿,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