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悠闲农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真?”张氏明显意动,连话语里都透着一丝欢快。
“可不是,里正是啥人,老姐姐你还不清楚,这事是板上钉钉的,妥妥的。那家人一听咱苗儿这情况,乐的什么似的,说是不图意咱姑娘的嫁妆,只要姑娘肯跟他稳当过日子就成。”
张氏点点头,显然很满意这门亲事。
柳苗一旁静静的看两人唱双簧,突然来了一句。
“那人多大岁数?”
“这……”韩氏眼珠一转,“苗儿,婶子是过来人,这夫妻的事啊,比你懂得可多。你看俺家你叔,倒是跟我年纪相当,可他不盯事啊,啥事还得我这老娘们拿主意……”
所谓不盯事,是当地土话,大概意思是当不起来家,拿不起来事情。
韩氏诉了半天苦,突然话锋一转,“但是找个年纪大些的就不一样了,这年纪大的有大的好处,知道心疼人,是个知冷知热的。苗儿你个黄花大闺女,嫁过去,还不是擎等着当少奶奶吗。他们家还老早分家了,你嫁过去,上面没有公婆管家,不用伺候大姑子、小姑子,这日子啊,别提多舒坦了。”
张氏一旁不住的点头,显然是认可韩氏这番话。
柳苗越听越不对劲,这么好的人家,她韩氏咋不把自己闺女嫁过去。自家一穷二白的,自己瘦的就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人家凭啥看上她?
“婶子,那人到底多大岁数?”
“这……”韩氏显然有些犹豫。
张氏也觉察出不对劲,“她婶子啊,都是亲戚里道的,有啥话,你就说吧。咋也是丫头一辈子的大事,可不能马虎。”
见张氏都这么说了,韩氏也不好再藏着掖着。“其实也没啥,人家城里人还讲究个啥三十而立的,俺也不大懂,但那人岁数可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见柳苗柳眉倒竖明显一副不耐烦,韩氏咳嗽一声,“那啥,听说今年刚满三十头上。”
“三十岁才娶妻,不是有啥毛病吧。”这是柳苗第一想法,当然,这话她一个姑娘家家的不好开口,所以没吭声。只是用眼睛瞟着韩氏,那表情,很是玩味。
张氏砸吧砸吧嘴,“三十头上,还有两百亩地,她婶子啊,他这不是头婚吧。”
韩氏眼光一闪,嘿嘿干笑两声,“是,不是头婚,可那又咋样,就冲人家这日子,要啥大姑娘没有。咋,苗儿还不愿意做少奶奶不成?”说着说着,声音不免拔高几分,显得愈发尖锐。
张氏显然已经意动,虽说着急把外甥女嫁出去,可这毕竟是骨肉至亲,姐姐走的时候把孩子托付给她,大壮是柳家唯一的男丁,咋地是不能亏了大壮,可也不能让苗儿太委屈。
张氏有些犹豫,之前她是答应苗儿不做继室的。不过这人的条件却让她心动。
“苗儿,你看,这岁数虽然大了点儿,可正是你婶子那话,岁数大了是个知冷知热的。他家日子过得也好,你嫁过去就不用吃苦受累了,你哥这日子也不好,没准还得靠你拉扯你哥一把……”
“可不就是这个理。”韩氏一拍大腿,“到时候大壮,还有二妮,还有你那没出世的侄子,还得靠你这大姑拉扯呢。”似是预料到未来的富裕日子,韩氏两眼放光。
柳苗激灵灵打个寒颤,突然像是被野兽盯住,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他那媳妇呢?”柳苗眼珠一转,总不会死了吧。
“唉,听说他那媳妇是个不懂事的,说是不孝敬老人,听说让他给休了。”
“休了?”声音猛地拔高,乡下人家,休妻可是大事,那人,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人。柳苗刚刚松动的心思立马又筑起防线。“姨娘,我头疼。”这是要送客的意思。
韩氏翻了个白眼,明知道这丫头啥意思,却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俺说苗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为了你这亲事,婶子这两天嘴皮子都要磨破了,好不容易给你看好这门亲事,你倒是说说,你咋就不愿意了?”语气很是不善,韩氏这脸吧嗒撂下了。
柳苗心中好笑,咋地,你姑娘还没过门呢,就开始给我们柳家当家了?
瞥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张氏,柳苗低着头状似摆弄着手指,似有意似无意的提道:“婶子真是菩萨心肠,我柳苗的婚事也忙的婶子什么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苗儿是您闺女呢。婶子自家一大堆的事,你家吴叔又是个靠婶子拿主意的,婶子这心思,呵呵……”
韩氏一怔,眼珠一转,立马明白这丫头变了法的说自己瞎操心啊。
冷哼一声,要不是看在姑爷面子上,她才懒得管呢。当她真是咸盐吃多了愿意淡操心啊。
张氏一直低着头,她夫家本是个秀才,她自然比其他农村妇女多了一些见识。听苗儿阴阳怪气的一说,这么一会儿功夫立马明白过来。感情这韩氏是准备来给他们柳家当家啊。
她就说嘛,咋吴家这么痛快答应不要彩礼就嫁闺女,感情打的这样腌臜的主意。
想到这,张氏的脸色也就不好看了。“她婶子啊,你看这时候不早了,俺们娘们还准备到地里看看,你是准备咋地?”明显送客的意思。
韩氏闹了好大一个没趣,嘴唇挤了挤终究是没说出啥来。
下地准备离开,只是临出门的时候终究是不甘心。
“俺可跟你们说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你们要是这么拖着,可别怪我说,到时候啊,怕是连后妈都当不上了……”
心中无名火起,柳苗的脸立马撂了下来。
004议婚(三)
“这就不劳烦您老操心了,我柳家,还轮不到外姓人做主。”真是怕啥来啥。柳苗是真被激到了,你韩氏想当柳家的家,是不是早了点儿。
“你……”韩氏闹了好大个没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张氏听了那话显然也是气愤,不过眼下两家做亲在即,她作为长辈却是不能太过得罪这人。
“她婶子,苗儿的亲事有她哥和我张罗,你就专心张罗二妮的婚事吧。”言外之意柳家的事就不要她操心了。
韩氏眼珠转了转,愈发看明白了,这柳家,张氏和柳苗都是能当家的,幸好自家闺女聪明,嫁过来之前先把这碍事的小姑子赶走。
想到这,韩氏本来不悦的脸也就缓和了下来。
“瞧这话说的,咱们这亲戚里道的,俺这不也想着跟苗儿找个好婆家吗……”
“……是,她婶子,时候不早了,俺和苗儿就不留你了。”
韩氏知道再留下去也讨不到什么好,索性悻悻然的离开了,只是最后依然不忘提点,“苗儿啊,婶子可都是为了你好,做少奶奶,可比受穷强。”
柳苗只觉得一群乌鸦飞过,满头的黑线。
送走了韩氏,娘俩坐在炕头,张氏忍不住认真寻思起来。
“苗儿啊,韩氏说话虽不中听,可那人家着实不错。”张氏开了口,柳苗却还低着头,想想刚答应完丫头条件,自己这就反悔,也着实不是回事。
但这门亲事却让她心动,咋地做了少奶奶不比干活受累强?
“苗儿啊,这人虽然年纪大了点儿,但岁数大有岁数大的好处,知道疼人……”
张氏还要再劝,柳苗却头大的打断了她的话。
“姨娘,您老也不想想,真要是她说的那么好,还能轮到我?”柳苗就差直接说了,咱这柳家要人没人要嫁妆没嫁妆,人家凭啥。
张氏不是个傻的,这么冷静下来一想,也觉得不大对劲。
见张氏面色松动,柳苗再接再厉,“姨娘你想想,那么大年纪,之前还有过一房媳妇,咋也不能没孩子吧,你再想想之前婶子的话,怕这嫁过去就要当娘的。“
张氏能接受柳苗给人做继室,却不能接受当后妈这事。这时候长子嫡孙事关重大,即使是小门小户也有严格区分,本就委屈了柳苗匆忙嫁人,她怎么能让她去当后妈。
可这心里着实是不舍这门亲事,想了想,“苗儿你在家好生歇着,俺出去打听打听。”
柳苗沉默的点点头,却是没再多嘴。她已经点的很透彻了,如果张氏非要把她嫁给这人,说不得她要反击了。毕竟,她不是他们柳家的真正父母。姨娘姨娘,还是姨,并不是亲娘。
一个时辰后,张氏悄无声息的回来。
柳苗看了一眼张氏的脸色,心中稍定。“姨娘,外面风大,快坐下喝口水。”柳苗并不着急,看这脸色就知道这事黄了。
果然,张氏叹了口气。“韩氏也忒能白活了,羊草沟那王家,哪里是三十头上,都已经要四十了,还有一个女儿跟你年岁也没差多少。听说那姓王的是个刻薄的,前任妻子是被他生生虐待走的,她那女儿也是个刁钻的,十五岁了,那样好的家里,那么多的嫁妆居然都没人上门求娶……”
张氏越想越是气愤,“还好苗儿你机灵,这要是你嫁过去,还不被他们父女两个折磨死。”这韩氏到底安得什么心?想着想着张氏的脸色愈发难看。
所谓白活,是这边的土话,意思是这人能说,能扯淡的意思。
柳苗却没有张氏这般气愤,她早就看出这事不妥。既然张氏已然明白,她也就不再多嘴。只是依然忍不住提醒道:“姨娘,苗儿亲娘走得早,我们兄妹是拿你当亲娘一样待的,表姐嫁的远一时照顾不到姨娘,虽然有孝心但这毕竟路途遥远……”
见张氏若有所思,柳苗话锋一转,“兄长和苗儿一早就说过,姨娘待我们兄妹如亲生,我们也当姨娘跟亲娘一样。以后苗儿出门子了,这家里,却是需要姨娘当家的。”韩氏打的什么主意,柳苗自认能够看出几分,又怎么会让她得逞。再说,在柳苗的记忆中,这话却是出自真心。
“好孩子!”张氏感动的泪眼婆娑,这些年掏心掏肺跟这兄妹俩,图的可不就是老了有人顾着吗。
“苗儿放心,姨娘定给你寻一门好亲事,俺刚刚跟里正说了,咱不图意啥大富大贵,人稳妥是老实过日子的就成。”张氏自顾自的合计,“也不能嫁的太远了,要是真有个啥事一时也照顾不到。”
柳苗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自己刚刚那番话还是起了作用的。
一连几天日子都在平稳中度过,柳壮每日里出去忙活地里的活,虽然还没解冻,可柳壮显然是个闲不住的。吴二妮似是得了什么嘱咐也不往这院子来。张氏每日一早来看过柳家兄妹便早早出门打听消息。
几天后出门溜达的张氏赶在午饭前急急忙忙跑了进来,柳苗正在堂下做饭,见她进来赶紧招呼,“姨娘。”
“苗儿,事儿成了。”张氏难掩欣喜,一把拉住柳苗。“男方是羊草沟的。”
柳苗眉头一蹙,咋又是那个村的,不会跟上一家有啥关系吧?
张氏似是没发觉柳苗的异常,自顾自的兴奋道:“男方姓林,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子。大姐嫁给镇上一个秀才,大哥也娶了一位秀才家的姑娘。父母都是老实人,听说那林家老爷子林长山是个好拿捏的人,在羊草沟出了名的老实。这样的人家好,嫁过去也不会被欺负……“张氏自顾自的说着,似是极满意。
柳苗眉宇间难掩忧色,上有公婆、下有小叔子、小姑子,这样的家庭,真的好过吗?
“俺都打听明白的了,那林家在羊草沟也算是有点身家,且不说那三十亩地,家里还养了两口大牲口,这地里的活啊,有牲口可省了不少力气,苗儿你嫁过去也不用受累……”
张氏似乎沉浸在某种难言的喜悦里,柳苗却是越听越不对劲。咋一句不提那位未来的相公,单单提他们家有啥用,她是跟人过日子,又不是跟他的家当。
“姨娘,那男方到底是个啥人?”
“是个出了名的孝顺人,这姨娘都给你打听明白的了,人品那是绝对没问题。”张氏喜的什么似的,显然对这人极满意。
古代重视孝道,孝顺的确是人品好的一种体现。
只是,这孝顺真的就代表人品好吗?柳苗记得,前世甚至看过一些传记,古代有那出名孝顺的,为孝顺爹娘而把妻子杀了的……
“男方多大了?”柳苗知道孝顺这个话题不适合提起,毕竟在这礼教大防的年代可不好反驳,一不小心那就引起世界公愤了。
“年纪大了点儿,二十有二了,但这个俺已经打听明白了,没有孩子,也没有娶妻。之所以到现在才娶亲,却是家里给儿子娶媳妇能拿出的彩礼不多,所以给耽搁了。”说到这张氏似是有某种顾忌,却是不肯再多言。
“不是说家里三十几亩地吗,还养着大牲口,咋连几两银子的彩礼都出不起?”不是柳苗鸡蛋里挑骨头,实在是这事经不起推敲。按理说,庄户人家娶个媳妇,一般也就几两银子的彩礼,已经算得上是顶好的了,按理说那样的家室,这样的彩礼应该不难吧。
张氏一副为难的神色,欲言又止。
柳苗暗叹一声,自己这姑娘身份,果然是不受待见啊。“姨娘,有啥话咱们娘俩不能直说的?是不是那人有啥残疾?”
张氏一怔,“咋会有残疾?”声音不免拔高了几分,待对上柳苗平静的脸,不知为何,心底一颤。
暗叹一声,张氏道:“其实也没啥不能说的,就是吧,林家老爷子有点儿混,那老二林元浩是个有主意的,暗地里劝了几次,再加上排行第二子,在家里不大受待见。”
张氏说的糊里糊涂,柳苗却是听明白了,看来,那林元浩在林家的日子只怕不是很好过啊。如果是这样,这亲倒是做得。
张氏见柳苗低着头不吭声,还以为她不满意这亲事。“姨娘也知道,匆忙间要给你寻一户合适的人家不容易,俺也知道这样的人家难为你了,但我听说林家那老二是个踏实过日子的,婆婆也不是那凶狠的,再加上他家大姑子、大嫂子都是秀才家的,万一这要是考出个举人,你的日子也算熬到头了……”
柳苗还在想着小姑子、小叔子的事,冷不丁的问了一句,“他们没分家?”
“分家?”张氏表情怪异,“苗儿啊,这好好的,谁家没事愿意分家?老人都图个子孙绕膝,你这是要出门子的人,可不管到了哪家,也不能开口提分家的事,不然这吐沫星子就能把你淹死。”
“咋?”柳苗甫一开口就知道自己错了,的确,分家这事看来还难了。
张氏以为柳苗不愿意,叹了口气,“没事,我再麻烦里正帮忙寻思个好的。”语气难掩落寞。柳苗出声打断她。
“姨娘,我想看看那人……”
005相看
林元浩正在家里院墙外的粪堆上努力刨着,手上大镐不停挥动,大冷天头顶蒸腾一片水气。
“二哥,这大冷天你干啥呢?”三弟林元田还是孩子心性,蹲在旁边看热闹。
林元浩放下手中大镐,喘了口气。“这粪堆是明年咱家地里的肥料,我拾掇拾掇,等天暖了好直接送到地里去。”
庄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这么一个粪堆。粪堆主要是牲畜粪便以及一些草木灰堆在一起,待发酵后用于土地施肥。
林家自家养着两头骡子,庄户人家又少不了养些鸡鸭鹅猪啥的,林家这粪堆也不小。
“这还没出正月呢,二哥你着啥急。”林元田撇撇嘴,他是家里的老儿子,家里的活老人很少让他伸手。
“早点动手,省的开春忙活不过来。”林元浩笑笑,“元田你咋没念书?”家里这几年富裕一些,老爷子把老儿子送到镇上的学馆读书。
要说这林家,以前也是大户人家,只是后来没落了,林老爷子林长山小时候家里也是请过先生的,林家几个孩子,小时候跟着老爷子也认过字。只是后来日子越来越艰难,渐渐的生活被温饱所迫,一家人也就断了心思。
这不,这几年日子稍微好过点儿,林老爷子心思又活泛了。一家人省吃俭用,这才把小儿子送去镇上的学堂。
过年学堂放了一个月的假,林元田自然待在家里。
“俺不爱念书。”林元田撅着嘴,家里他也就敢跟二哥这么说。这话要是让爹娘听到,少不得一阵教训。“二哥你比我聪明,念书又好,偏爹娘偏心,非要让我念书。”越想越是不忿,自己不喜欢读书,干嘛爹娘非要逼他。
林元浩目光一闪,刚刚举起的大镐继而放下。“元田你别这么说,家里不富裕,供不起两人读书。”嘴上这么说着,可眼神还是难免一黯。
“啥吗,那干啥非要我念书,二哥聪明,就该你去念。”林元田没什么心眼,这话说起来倒像是为自己打抱不平。
林元浩摇了摇头,“俺年纪大了,再读书也晚了,等去考试不知道啥年岁了,家里可拖不起。”
林元田撇撇嘴,“那秀才、举人那么好考?咱羊草沟这么大的地方,这些年也就出了冯举人一个,还是四十岁头上考上的,还不是那样。”砸吧砸吧嘴,“不过冯举人家的闺女倒是跟村里的丫头不大一样。”林元田也说不上哪里不一样,只是想到那姑娘含羞带却的样,脸忍不住一红。
林元浩心里好笑,“感情老三你这是着急娶媳妇了?”
“俺哪有?”林元田脸涨得通红,突然盯着林元浩嘿嘿一笑,“二哥你不知道吧,刚刚村里王婆子来了,说是给你寻了一门亲。”
举着大镐的手蓦然一震,青年平静的脸上难得出现一抹红晕。也不知是兴奋的还是羞的。
------------------------------------------------------------------------------------------
羊草沟和黄花岭都是清河镇下属的村子,清河镇逢五逢十就是个集日,有那庄户人家和小贩就会担了东西到镇子上售卖。而这一日,清河附近村屯的百姓也会集中到集市上买些日用东西,也有那会过的,拿了自家的鸡蛋、鸭蛋售卖。
这一日是二十五,刚刚过了上元节,人们红光满面准备到集上看看有啥新鲜物事。
一大早,柳苗被张氏拉起来洗漱打扮。
“这件衣服是今年过年改的,旧是旧了点儿,不过往出放了许多,现在穿起来正合身,也顶体面的。”庄户人家的孩子,做一件衣服那是要穿好几年的,所以衣服都会往大了做,锁上边,等到长身体的时候再放出来一样穿。
柳苗看了一眼那粗布衣裳,真心没看出哪里好看来。不过还是硬着头皮换上。今日是她相看男方的日子,再不情愿也要精心倒che倒che。
倒che,当地土语,意思是跟打扮相近。
一切收拾妥当,头上插了一支破旧的银钗,还是张氏从头上拔下来的,柳苗无奈,只好感激的戴上。柳家困难,之前的柳母又是缠绵病榻去世的,并没有给柳苗留下什么值钱的首饰。
正好有村里人赶了大车去赶集,张氏带着柳苗搭车,十几里的路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
到了集上也没有心情到处逛,柳苗只是略微一扫,这个年代的物资匮乏到一定程度,街上卖的不过一些鸡蛋、鸭蛋、糙米之类的,像是大米、白面这些细粮她几乎没见到,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清河镇太穷还是怎地。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张氏带着柳苗坐到一处露天的茶棚。这寒冬腊月天气极冷,清河镇这地方几乎零下十几度,好在那茶棚周遭也搭了棚子,兼之还卖热汤面,旁边就支着大锅倒也不冷。
张氏拿出两个铜板,要个两碗茶。柳苗只喝了一口就不动声色的放下碗,却是再不肯碰。
张氏不疑有他,拿起碗就喝,这茶要一文钱一碗,一个鸡蛋才两文钱啊,如果不是柳苗要相看,她也不会花这冤枉钱。好在这茶按碗卖,喝完了还可以蓄水。
正当张氏灌了个水饱之际,街对面走过来一对兄弟。
两个青年看着年岁都不大,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不住张望,待看到张氏和柳苗明显眼睛一亮。伸手捅了捅身边背着袋子的,“二哥,快看。”
张氏一直盯着外面的动静,自然看到了兄弟两人。目光在那虎头虎脑的小子脸上一扫,自然而然目光落在了他旁边年岁略大的青年身上。
柳苗一直在打量,其实她一早就注意到这两兄弟。早在两人从对面走过来之前,柳苗已经发现有人在暗中窥视,没想到,自己这相看的男人是个心思多的。
目光在那精瘦的青年身上一扫,柳苗心有所感,瞥了一眼那人身边胖嘟嘟的少年,心道:看来在家里也是个不受待见的。
前世柳苗将近三十岁还在医学院读书,一心攻读却是连个正经对象都没有过。可毕竟年岁到了,看到林元浩的瞬间,许是心里母爱泛滥,竟是升起一股想要照顾他的冲动。
就在柳苗暗中打量他的时候,林元浩一双眸子也是晶亮。只是一个目光,一个眼神,他就认定,这闺女会是他林元浩的媳妇。
006林家
还没立春,柳苗待在老屋里收拾为数不多的家什。
“苗儿,跟我把那土豆搬出来。”柳壮刚把粪肥送到地里,头上还冒着热气,零下十几度的天气他也不嫌冷,只穿个单衣就忙前忙后的。
柳家没有大牲口,家里的粪肥基本上都是柳壮在外面捡回来的,再不就是家里的草木灰。
土豆?柳苗一愣,她历史不是特别好,可印象中土豆这东西传到国内也不是太早。
想到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问题,借着搬土豆的功夫忍不住问,“哥,现在是啥年月,谁当皇帝呢?”
柳壮直起腰抹了一把汗,盯着妹子似是欲言又止。
柳苗被他盯得心里一怔,“哥,咋了?”不会是发现了吧?
“妹子,俺发现你跟头前不大一样了。”
所谓头前,就是以前的意思。
柳苗脸上有点不自然,扯扯嘴角干笑一声,“是吗”微微低着头,露出后脑包裹的白布,柳壮心头一颤,却是没继续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