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悠闲农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苗眨眨眼,突然想到荷花池,记得前世辽宁那边不老少地方都种了荷花。辽东府这地方跟前世辽宁很像,不过不知道是她走的地方太少还是咋地,在这边可没见到那东西。

“既然莫师傅觉得能成,就挖个水塘。”柳苗笑着道。到时候找些荷花种子种下去,夏天看看荷花,吃些莲子、莲藕什么的。那也不错。

荷花全身都是宝贝,到时候荷叶什么的还能送到小安的医馆,真是一举数得。

“挖个池塘两进的院子不合适。”莫道突然道。

“恩?”柳苗不懂。就问了一句,“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够大就行呗。

莫道看了柳苗一眼,颇有些深意。

“风水不好。”只说了四个字就扬长而去,看那样子是去实地考察了。

“呃……”柳苗满头黑线,好吧好吧。建筑师都懂风水,自己文盲,干脆都交给他好了。

柳苗提着裙子快步追上莫道,“莫师傅,那您看怎么合适。”

“你是主人家,你说了算。”莫道一张脸板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跟人做对呢。柳苗早就知道他这个脾气,也不生气,就问。“我想挖个池塘,就是不知道怎么合适。”

“盖个三进的院子,我再合计合计。”莫道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

柳苗点点头,“那就麻烦莫师傅了。”

莫道一边指挥人开始在这空地上搭建棚子,一边指挥着把马上上的盖房子的料都卸下来按规矩放好。

韩寡妇过来传话。说是那边饭菜已经做好了。

柳苗就过去征询莫道师傅的意思,是先吃饭还是等搭建完棚子再吃。

莫道很干脆。等搭建完棚子一起吃,还提议就在这工地吃,不去林家老宅。

在工地吃饭?

柳苗四下里瞅瞅,一片大野地,啥啥都没有的,这咋吃饭?“莫师傅,我看今天就算了,等哪天方便……”

莫道摆摆手,“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每个人发个大碗,用水桶把饭菜装了,自己盛饭盛菜就行了。”

柳苗“……”还真把自己个当农民工了。知道莫道这人一向说一不二,柳苗也就没再劝。不想她不说话莫道竟然主动道:“你男人不在家,我叫两个人去帮你拿饭。”说着果真叫了两个人来。

这位莫道师傅还真是……怎么说呢,说好听的是言出必行有自己的原则,说不好听的那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怪不得说在八虎县都出了名的难伺候。

不过柳苗打听过,这人手艺是真好,也就不在意了。

回到林家,柳苗去上房借了两个水桶和扁担。韩寡妇又回家取了两个水桶和扁担。

把菜饭都装到水桶里,还有几样菜装不下。

因为是第一顿饭,柳苗特意做的丰盛。

剩下几样菜柳苗就用大盆装了,两个男人担了水桶走,柳苗和韩寡妇、秦婆子每个人抱着一个盖好的菜盆一路上就往村东头走。

“这道可不近那,夫人,我看以后这送饭送菜的活还是我来吧,您身子骨弱,不能累着。”秦婆子走了一段路都冒汗了,就对柳苗道。

“我也是刚想到这事儿的。”柳苗用腰卡住菜盆,空出一只手擦了把汗。

“我寻思着,跟莫师傅商量一下,咱们干脆就在工地那搭两个灶台,以后每天做饭都在跟前,咱们不用来回折腾,莫师傅他们吃饭也应时。”

“这个主意好。”韩寡妇就点头,“不然这天天来回折腾的也麻烦,到时候咱们把那米面油啥的都买好了,放在工地上,这么些老爷们那东西也丢不了。”韩寡妇故意这么说,其实就是怕柳苗再像上次被人拿了东西。

柳苗想想,可不是还有这么一宗好处。

“看来这事儿还真得这么做。”柳苗想着,以后盖房子肯定不止县城这几个工匠,到时候村里那些来帮工的人,你都得给供饭。这么老些人吃饭可不得多修几个灶台啥的。

这么一想着,那锅啥的就得现买,还有那大水缸也得多备几个。碗筷啥的倒是有人租的,但是盖房子不是一天两天的,柳苗就想着干脆也买一批,估计租一个月的银钱都够买新的了。

这样想着柳苗就觉得有一大堆事儿要做,本来以为盖房子还挺容易的,不曾想这里面事儿这么多。

如果这时候有个男人在家就好了……

唉,也不知道林元浩啥时候能回来。

柳苗叹了口气,赶紧快走几步往工地赶。

等三个女人到了工地的时候,十来个男人已经拿了碗筷在那边吃上了,柳苗赶紧把菜盆端过去,“大家伙别着急,这还有几个菜呢,都慢着点儿吃。”

“东家这饭菜可真好吃。”有个莫道的徒弟,年纪不大,嘴里嚼着大肉片笑道。

“好吃你就多吃点儿。”柳苗一看这小子也就十七八岁,正长身体的时候,盛菜的时候就多给了点儿肉菜,“多吃点儿,放心,我家饭菜上肯定不能亏着大家伙。”

莫道暗自点了点头,这样的饭菜,有肉有细粮的,在县城遇到的也不多。

这主人家是个大方的……这样想着,就合计着是不是跟柳苗说说,她这宅子其实可以盖的大一点儿,就是不知道人家有没有这打算?

柳苗不知道莫道的想法,分了一圈的菜,最后还剩下一些肉菜,就到莫道身边。“莫师傅,您看这还有菜呢,要不再给您添点儿?”知道莫道脾气不好,柳苗就询问着。

“成啊。”莫道点点头。突然道:“东家,我想跟你说说房子的事儿。”

“好啊,莫师傅吃完咱们再说,别等菜饭凉了吃了伤胃。”难得莫道主动开口,柳苗笑着应了一声,又去帮其他的人盛饭。

这些人都是在工地上惯常做工的,大家吃饭也快,没多大一会儿就都吃完了。有几个年纪小的就主动到河边帮忙刷碗啥的,柳苗也没拦着。这个时代的河水本就没什么污染,这一地段又是村子的最上游,那水质更是清澈。

莫道摸了一袋烟出来点上,仔细看了一下房场,就对柳苗道:“……。地方够大,东家这又想挖个池塘,盖个三进的小院子显得憋屈,不如往大了盖点儿……。”莫道说的很仔细,柳苗听的很认真。

“莫师傅,如果您觉得这样成,那咱们就这么盖。”对于房子,柳苗其实只要舒适就可以,当然了,如果能够更好一些,她当然乐意。

“那成,我得从新量量,有些东西也得改改,这下午就没法动工。”莫道主动道,虽然脸还是板着,嘴角却牵起一个弧度。不过他人习惯冷脸太久,怎么都看不出是在笑就对了。

“听莫师傅的。”柳苗很尊重这些手艺人,人家专业的,咋地不比她强。

“银钱方面肯定要多一些。”莫道突然道。

柳苗愣了一下,不过转念一想,即使多也就多几十两银子,暂时手里的银子也够用,本来预算也就七八十两的。再说,绸缎庄那边还有分红,咋地也不会缺银钱。

“没事儿,只要房子好就成。”柳苗没心没肺的一句话,不想却给她之后闹了好大一个笑话。

莫道更是除了盖房子不管其他,这两个人遇到一起,还真省事儿。

柳苗和韩寡妇、秦婆子收拾了碗筷回了林家,结果一进门就是一愣……

140

“爹,您老咋蹲在这吃饭了呢?”柳苗愕然。林老爷子林长山正蹲在灶台旁,手里捧着一碗白米饭,那嘴里还嚼着一片大肥肉片吃的正香。

“老儿祈福你回来了。”嘴里有东西,说的含糊不清的,等到林老爷子咽下去,就打了一个饱嗝。“呃……可香死俺了。”林老爷子嘟囔道:“俺瞅你们出门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俺这饿了就先来吃了。”一副委屈的样子。

柳苗顿时哭笑不得,偏偏这人还是她公公。

“爹,这本来就是给你预备的,就是忙着给那边送饭,寻思着我回来再给您送过去。”

“没事儿,那要是给俺的,俺就拿走了。”一大碗的肉片炖白菜,林老爷子也不客气,抱着就走。

“您慢着点儿。”林老爷子就好这一口,柳苗也知道这是个混不吝的,就没跟他计较破门的事儿。

“咱们也吃饭吧,都累了一天了。”桌子这才在县城也一起买回来了,柳苗就招呼韩寡妇、秦婆子吃饭。

韩寡妇没跟柳苗客气,把饭菜啥的端上桌子,拿起饭碗就开始吃。“我这可饿坏了,妹子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客气啥。”柳苗笑着,就给秦婆子也盛了饭,“秦家嫂子,你也坐下一起吃。”

“不了,夫人,我在外屋吃就成。”秦婆子很坚持。主人面前那得有规矩,他们是卖身的,比不得人家是主子的朋友。

“咱家没那么多规矩。”柳苗把饭碗塞到她手里,“再说这也没外人,不差这几天,等咱们宅子盖好了再说。”柳苗硬拽着秦婆子把人拽到饭桌上。

秦婆子低着头,还是坚持要去外屋吃饭。

韩寡妇就给柳苗使了个眼色。柳苗叹气,就拿了盘子把饭菜都拨了些给她。嘴里还是说道:“咱家真没那么多规矩……”

“夫人,您厚道,可我不能给后来的少了规矩。”秦婆子端着菜饭去了外屋吃。

柳苗一愣,起初还没反应过来,不过后来也就明白了。秦婆子这意思以后柳苗府里还得有下人,她这是不想坏了规矩。

下人?

家里都要盖新房子了,日子也好了,却不知道林元浩在哪。

正吃着饭,门外一阵马嘶。柳苗抻脖子往院子里看看,就看到一个半大小子风风火火的跑进来。

“师傅,师傅……”小安气喘吁吁的进来。看到柳苗惊喜的上前。“您真回来了,我还以为他们骗我呢。”一副又惊又喜的模样,看着柳苗眼睛亮晶晶的。

柳苗也没有在意,让他坐下问道:“吃饭了没,跟师傅一起吃吧。”

小安刚想说已经吃过了。可一想到跟师傅一起吃饭,就赶紧摇摇头。“还没来得及吃呢。”

“那我给你拿碗筷去,你坐着。”

“师傅我自己来吧。”小安赶紧起身。

没用两人动手,秦婆子已经把干净碗筷摆放好了。

韩寡妇冷眼旁观,忍不住多看了小安几眼。这小子,倒是孝顺。

她也没有多想。跟小安点了点头,就继续吃饭。忙活了一中午,谁都饿了。当然,除了小安。

大家吃完了饭,等秦婆子把桌子撤下去,柳苗就问小安。“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你离开了医馆是谁在管?咱们师徒都离开了。有病人去了咋整?”

柳苗一连几个问题把小安问的脸通红,“医馆有小五子在。我就是听说师傅回来了,想来看看。”低着头一副委屈的样子。

“看我你不会等医馆关门了再来啊。”柳苗嗔怪道,“好了,我你也看到了,赶紧回去吧。我这几天张罗一下盖房子的事儿,后天吧,后天我就去医馆。”毕竟是坐堂大夫,之前生病了请假还好说,这老不去的,即使柳家那边不说什么,柳苗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总不能因为小安是自己徒弟,自己就不去正常“上班”吧。

“师傅你要盖房子?”小安猛地抬头,一脸惊喜,“是不是要从这搬出去了?师傅我帮你忙活吧,柳家有都是下人,干啥活都成。”一副柳家是柳苗后宅似的。

柳苗恶寒,“你不去医馆了?还帮我盖房子,赶紧的,快回去,别耽误了事儿。”一句话浇灭了小安心中的火。

“哦,我知道了。”小安不情不愿的嘟着嘴,“师傅你要是忙先不用回去,这些日子我看的那些病人也都好了。要是有啥重病的我就来请您。”

柳苗点点头,“没事儿,我后天就过去看看,要是有啥不好确诊的病你就让他后天去,要是实在是急病,你就干脆把人给我送来。”咋地都不能耽误了病人,这是柳苗身为大夫最基本的原则。

柳苗送小安出去,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一堆东西要买。干脆让小安等等。回屋换了衣裳,柳苗嘱咐秦婆子做晚饭的事儿,就说了要去趟镇上。

韩寡妇一听柳苗是要去买锅灶啥的,就说有认识人,要跟柳苗一起去。

有人帮忙柳苗自然高兴,于是小安的马车上就多了两个女人。

本以为能有机会跟师傅同车的小安颇有些不高兴,不过在师傅面前他不但不敢表现出来,还得对韩寡妇一脸的尊重。

一路无话,没多久就到了镇上。

既然到了镇上,不去医馆看看也不好。时候还早,柳苗就想先去医馆看看。

韩寡妇说柳苗要买什么样的,她可以先帮忙看看,然后去医馆找柳苗。

柳苗一听,干脆就把锅灶的大小说了,还要买两个大水缸,给韩寡妇拿了银子,都让她帮着买了,柳苗就跟着小安去了医馆。

清河镇就柳家医馆这么一家医馆,所以啥时候都有病人来。

医馆里小五子正在手忙脚乱的给人“看病”,柳苗和小安一进去,小五子就欢呼一声。“柳大夫、少爷你们可回来了。”一副见到救世主的模样。

“你才学了几天就敢给人看病?”柳苗嗔怪的瞪了他一眼,“这不是玩笑的事儿,要是给误诊了怎么办?”小五子不比小安学了几年,这小子就是半路出家,还学的不认真。你让他抓药啥的成,要是真让他看病那就是白搭。

小五子撅着嘴低着头,小声的狡辩道:“是他们非吵着让我看的。”一副我才不稀罕的架势。

柳苗还没说话,小安“啪”的一巴掌就拍到他后背上,“怎么跟师傅说话呢?”显然已经动气了。

“少爷我……”小五子吓了一跳,赶紧给柳苗道歉,“柳大夫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嘴欠,我……”

“行了行了,小安你也别说小五子,要不是你临时跑了,小五子也不能忙成这样。”柳苗叹了口气,归根结底都是她给耽误了。

来人是位老人,柳苗问了一下她的情况,把了脉,不过是普通的寒热,就让小安去抓药。

医馆里已经有了几位病人,不过都不是什么大病,柳苗让小安看了几位,自己在旁边把关。见小安看病有木有样的就放心了。

一般来看病的也没什么太大的毛病,都是些头疼脑热的,这样小安现在的水平来治其实也不比之前那个坐堂大夫差了。

柳苗又在医馆待了一会儿,韩寡妇就找上门来。

这会儿没什么病人,柳苗就带着她去后院坐着。小安倒了杯茶水给她,前面让小五子看着,他就站在柳苗身后。

“都买完了,一共花了二两银子。”韩寡妇把剩下的银子交给柳苗,“都是给的进货价。”

四口锅两个大缸才花了二两银子?

柳苗犹豫着,“嫂子,这不会欠了啥人情吧?”韩寡妇买东西柳苗还是放心的,就是怕欠了人情这边不好还。

“没啥,以前一个老主顾了。”韩寡妇似不愿意纠缠这个话题,就道:“你瞅瞅还有啥别的要买的,好不容易来一趟,一会儿还得雇车回去送东西,就都一起买齐了吧。”

柳苗知道韩寡妇以前在那风月场所待过,听她提到神马老主顾就知道是咋回事儿。

柳苗想想,这一天天的眼瞅着越来越热了。肉啊、干豆腐啥的都得现买才成,倒是粮食,应该多买一些。

“去趟粮油铺子,米面油啥的都多买一些,省的来回折腾。”这不光是工匠们要供饭,以后来帮忙的村里人啥的那也都得供饭,这样下来粮食就不能少买了。

“大米、白面这些细粮不用多买,偶尔给大家改善一顿就成。就都照着一百斤的准备。主要是高粱米,平时就吃这个主食,得多买一些。还有油啥的,不能光买豆油,板油也买一板。”板油就是荤油,做菜的时候即使不放肉那也有肉味儿。这个时代庄户人家一般都吃这个。豆油出产量低,还贵,一般庄户人家倒是很少吃这个。

“就是菜啥的不好买,买了也存不住,以后房子的事儿定下来了,我还得天天到医馆来,肉啥的我就能买回去。”柳苗突然有点儿怀念现代的家具来。不过只是那么一想就打消了念头,这个时代空气好,吃的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自己重生了一次,还有啥不满足的呢。

141

柳苗和韩寡妇坐着大车回到羊草沟的时候,工地上已经在吃饭了。

柳苗干脆就让赶车的师傅把车赶到工地,大家一看东家回来了就放下饭碗都围了过来帮忙卸车。

虽然才半天的时间,但是柳苗大方,人也没有架子,很快就赢得了这些工匠的好感。

小安又跟着来了,他是少爷,小五子自然不能让他动手。就和车夫老陈两个也帮着卸车。

“东家,灶台都搭好了,你来看看。”莫道师傅就把柳苗叫到一边,指了一处空地。

柳苗一看那地方,在山脚,窝风,离着工地也有一段距离,就是这边有啥锯末子啥的也吹不到那去。

“真是麻烦你们了莫师傅,一会儿还得麻烦各位师傅帮忙把锅给架上,我这一个妇道人家也不会这些。”

莫道点了点头,“我看你那买大缸了,一会儿再让他们把水挑了。水桶也买了吧?”

柳苗点点头,“您要的东西都买了,水桶买了两副,到时候再去村里借两副,也就够了。”盖房子和泥啥的都要用水,好在吃的水虽然远,他们这工地就守着河沟,倒是不缺干活用的水。

柳苗分家的时候也没啥家伙什,这下就买了许多东西,车上陆陆续续卸的差不多了,大家就问,“那粮食也卸不?”

柳苗一看这工地上也没有个避雨的地方,就那么一个大窝棚,还得住他们十来个人,那一大车的粮食也放不下。可要是都送到老宅,说实话柳苗也没地方放。

还是莫道说话了,“明天再盖个小窝棚放东西,我瞅着今晚也不能下雨。东西就先放着窝棚跟前,有大家伙在东西肯定不能丢了。”

柳苗点点头,以后一天三顿饭都要在这做,家里那边她也不用开火。的确东西放在这里比较方便。

卸了车,柳苗付了车钱,又等着大家伙都吃了饭,收拾了碗筷就回了林家老宅。

柳苗带着小安等人吃过了晚饭,眼瞅着时候不早了,就让小安主仆三人回去,她则带着秦婆子去了里正家。这次当然也没空手。不过也没特意备下啥礼物,柳苗就把晚上炖的肉菜用大碗装了,上面又扣了一个大碗。放在篮子里让秦婆子挎着。为了怕凉上面又扣了一块花布,主仆二人这才去了里正家。

柳苗到那也没啰嗦,直接把来意说了。就是找村里的后生帮忙盖房子。眼下是农闲的时候,柳苗说了一天供二顿饭的意思。

里正一听是这事儿就痛快的答应了,本来村里谁家有个事儿啥的大家伙也得帮忙。这盖房子自然也是大事儿,柳苗这个要求很合理。

回了林家,柳苗这才想起来今晚没给林老爷子送菜过去。

不过一看天色也不早了,干脆就算了。咋地老爷子还能差这一顿饭,再说中午那碗菜里的肉可不老少,足够老两口晚上再吃了。当然。老两口要是心疼别人一起给吃了,那柳苗就管不了了。

第二天,柳苗和秦婆子起了个大早。

等他们赶到工地的时候不要说是那些工匠。就是村里来帮工的人也都来了。

柳苗看的韩寡妇在那边烧火,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来晚了。也是昨天太累了,今早就睡过头了。不过一想,以后这天天都不可能轻巧,柳苗就更盼着林元浩回来。

还有干爹。走了这么久。柳苗寻思着,哪天要不要进山去看看。

不过这个季节山上蛇啥的都出来了。让柳苗一个人进山,她还真有点儿害怕。

要是老爷子回来估计得给她送信,这么想着柳苗也就没急着进山。

莫道是位很负责的师傅,自从柳苗从新定下了宅子的模样以后,基本上啥事儿都没让柳苗操心过。

做饭的事儿柳苗也全权交给了秦婆子和韩寡妇。

每天村里有三十几人来帮工的,这一下子吃饭的人就四十多个,柳苗干脆二十个大钱一天又雇了一个女人,这女人不是别人,就是里正的媳妇。

别看她四十多岁快五十的人了,干活可不比谁慢。柳苗偷眼打量了半天也就放心了,这样三个女人一起做饭也就没之前那么累了。

柳苗又开始每天往返于清河镇和羊草沟之间,不过因为家里盖房子的原因,柳苗只每天上午在医馆坐馆,下午还是照例回去。

这样每天的肉食啥的就都由她买回去。羊草沟的人都说柳苗为人大方,这谁家一年到头不过年不过节的也难得吃个肉菜,柳苗家里干活那是顿顿有肉,别管多多少少,大家肯定能吃到两块肉。

这样大家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不过七八天的光景,宅子的地基就打好了。

照着这个速度下去,大框盖好也就是一个月的光景。当然,有些细致的活还要很长时间,不过那时候房子就可以住人了,细致的活一点点的干也不耽误。

这天柳苗还在医馆给人看病,柳家突然来人给小安传话,说是柳家一个商队从府城回来了,柳老爷两口子也跟着一起回来,让小安赶紧回去。

柳苗一听柳老爷两口子回来了,就也收拾一下准备去拜见一下。上次生病柳苗吃的那些燕窝啥的还是柳夫人送的,这个情柳苗一直记得。

小安是柳府的表少爷,进了柳府自然不需要通报。一路领着柳苗就往二进院子的大厅带,还一面嚷嚷道:“姨夫、姨母,你们快看看谁来了?”

“是谁来了让我们小安这么高兴啊?”柳夫人已经站在院子里等着,听到动静就接了一句,声音里充满了欢喜。

柳苗略微放心,别看柳府高门大户的,可是这规矩却不那么严。不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