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忧归田-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炔谎怯谀杲凇�

这天一大早,陈氏早早就叫起了。一家人穿戴齐整,吃过朝食,就聚在花厅里,等着陈氏分配任务。

傅紫萱隐隐带着兴奋,这还是她头一次正经过八月节呢。听说村里今天会很热闹,昨晚上紫嫣跟她挤在一张床上,絮絮叨叨了大半夜,小家伙早就盼着了,一晚上兴奋地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瓜噪地说着往年如何如何。

老刘氏和老傅头天还没亮就起身往傅天海家去了。这一天他们要在长子家里主持,历来长子都是嫡系嫡支的传承。

陈氏听到丫头来报说是乳猪烤好了之后,就命紫阳紫越去抬。

又让紫辰捧着一只煮好的大公鸡,底下用托盘装着,鸡嘴用红纸围着。

又拿出纸衣、香烛、炮竹及一壶酒让傅天河拿着。

又端出一大盘摞得满满冒尖的月饼,一大盘摆得满满的水蜜桃,及一盘杏果仁和一盘糖果,总共四个盘子,让紫嫣和傅紫萱两人各捧两盘。

她自己则亲自挑着一个担子,为防蚊虫和灰尘掉进去,用纱布蒙着。傅紫萱偷瞄了一下,好像是饭菜鱼肉之类。

今天因为要去饲堂拜祖宗,丫头们都不用跟着。所有的供品为表对祖宗的敬意,都需子孙亲自捧着不可假手他人。

紫嫣一路上很是兴奋,偷偷与傅紫萱咬耳朵:“今年我们家一定能讨头彩!以前我们家可没有准备这么多东西,这次还有一头整猪呢!”

傅紫萱暗笑,敢情这还要攀比呢。

陈氏就跟在两个女儿的后面,听了紫嫣这话,也笑了,她的担子并不重,一边轻松地挑着,一边对傅紫萱说道:“你小时候也是过过八月节的,只是那时你年纪小,恐怕已不记得了。”

“这八月节祠堂祭拜先祖一直是咱傅家的传统,准备什么东西都是各家的心意。家境好的,就准备得好些,家境一般的就少准备几样。也没人说什么。不过饭菜、肉、月饼是一定有的。你小时候家里还没分家,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准备的,倒是齐整。”

“后来分家后,咱家也过得不好,猪头是没有的。八月节时猪头贵不说,还没处买去。公鸡倒是年年都备,大白米饭也是备的,月饼、瓜果、一刀猪肉咱家也是有的,只不过不像今年这般好罢了。往年你爹总会咬咬牙在这天把东西备齐整了,备得不齐整也会有人说嘴,一整年都要遭心。你爹顶着一个举人名号,也是要面子的……”

“咳,咳,跟孩子们胡说什么呢!”

傅天河扭头打断了陈氏。傅天河一直走在几个孩子前面,只是一家人走在一起,前后也并不差几步,陈氏的话他自然是听到的。

傅天河的不好意思换来母女三人的相视一笑。

“萱儿怕是不记得八月节了,我跟孩子说说怎么了?”

“说就说,扯我干嘛?”

“说你不对啊?往年苦哈哈的,孩子们几个月都吃不到一回肉,辛苦攒的那几个铜板一个八月节就花完了……”

这回傅天河没应嘴,只默默在前头领着队。傅紫萱瞧着他的背景忽然觉得有些心酸。

之前把自己的大女儿弄丢了,一直觉得愧疚心疼,年年都要往外找寻,身子不好也不曾停下。还要担着一家人的生计。就是后来傅紫萱回来后,给的银子他也没沾过手,直到书院办起来后,傅紫萱才见他真正开怀起来。

很快一家人就来到了位于村子正中的祠堂。

祠堂里早已是人声鼎沸了,还没走近就听到里面传来的说话声。这些人来得比傅家还要早。

很快众人就看到傅天河一家到了,纷纷围过来打招呼。如今傅天河一家在村里的地位不亚于族长,自书院办起来后,更是受人尊敬,大伙见到傅天河都要尊称一声“傅先生”。

“哎呀,傅先生,今年你们可是晚了。”

“一大早烤乳猪,耽搁了一会。”陈氏挑着担子,笑意盈盈地说道。

“哎呀,还有一整头的乳猪呢!瞧这品相,就让人恨不得扑上去咬一口。哎呀还冒着热气呢,还全须全尾的。你们家可算是头一份了。”

陈氏听了很是高兴,面上谦虚了几句。

傅天河领着一家人进了祠堂院子,率先走到一张空着的八仙桌前把纸衣香烛等放了上去。转身又去帮紫阳紫越把乳猪摆好。

傅紫萱和紫嫣也依样把手中捧着的月饼瓜果摆了上去,两人又帮着陈氏把篮框里的东西拿出来摆好。

乳猪摆在了八仙桌最正中的位置,八仙桌最前面正中的位置放了一个小碗,装了八分满的大米,一会是用来插香的。两边放了两个烛台,用来插蜡烛。接着就是四个小杯子,用来装水酒。

再然后就是四碗大白米饭,是两碗米饭合在一起的。米饭刚煮出来,就装在碗里,压实,塑形。然后,把另一碗米饭倒扣在上面,然后修形,使之严丝无缝。傅紫萱瞧着这模样倒像是坟堆的模样,有些惊悚。四碗米饭,其实是八碗,摆在酒水的后面。然后再在米饭正中插上筷子。

米饭后面摆的是一只煮熟的大公鸡,脖颈被立起来,眼睛虽然已是瞑目了,但头仍注视着前方。嘴巴上围着红纸。

公鸡后面摆的是四大凉盘,一盘冒尖的月饼,一盘摞得满满的水蜜桃,一盘果仁,一盘糖果,摆成一行,整整齐齐。

再后面是四大热菜。头一盘是敬县红白喜事都会上桌的头盘大菜“全家福”。里面有荤有素,由多种杂菜炒制而成,数下来不下十几种。然后是一盘煮熟的五花肉,一整条并没有切块。另一盘是清蒸的四五斤重的花鲢,也要求全须全尾,所以连肚子都没有剖开,里面的东西也没挖。还有一盘今年傅家摆上了五对螃蟹。

总共十样。这一摆出来,只听见旁边的抽气声。

傅紫萱一直到帮着摆完之后,才有空去看看别人家的东西。

傅家族人众多,傅家庄总共有一百多户,除了外姓外,光傅氏一族也有将近一百户。祠堂的庭院里摆了好几十张八仙桌,来的人都很早,八仙桌已是被用了一大半。

每张桌上都被挤得满满当当的。有些是一家,有些是两家或是几家一起拼的。即便家境不好的人,这样与人拼下来,倒也显得齐整好看多了。

每家大白米饭都是有的,塑的形也都跟自家一样。菜每家也都有,都是全家福,有些品种多些,有些品种少些。

一刀五花肉也是有的,但是鱼就不一定有了。八月节的鱼卖得很贵,而且还不一定新鲜。傅紫萱鱼塘里倒是有鱼,但大的几乎都捞完了,也有几家跟傅家买鱼的。

而公鸡则家家都有,每只鸡也都是扭直了脖子,鸡头朝前,嘴上也都围了红纸。

再来就是月饼,虽然每家做的馅可能都不一样,但是形状大致是相同的。更多人家是一盘月饼,一盘糖果或是一盘瓜子,有些也在盘里装了一半糖果一半的瓜子。

像自家这样摆了四凉四热,再加整只猪整只鸡凑成十全十美的,并不多。

也有人家摆了十样出来的,但猪是猪头,鱼也不大。热菜有些人烧了红烧肉或是做了荤菜出来,一眼扫过去,摆了一整盘螃蟹的目前还只是傅天河一家。更多的人家多是六样八样的。

八仙桌上摆得满满当当,每一行每一列都很整齐,不管从哪个方位看,都很是壮观。

傅紫萱看着众人围着傅天河和陈氏说话,抿着嘴笑了笑,目光从八仙桌上移开,转向四周看了起来。

这祠堂占地应有个一亩左右,大门极为气派,顶上写着“傅氏宗祠”四个大字。进来就是一处两米半高的影壁,绕过影壁就是祠堂的大院,就是摆放供桌的地方,就是摆了几十张供桌,站满了人,庭院还有富余。

祠堂的围墙则是用青砖围了,有将近两米高,地上也铺了青石板,墙壁都很新,应是年年修缮的结果。

祠堂的正堂傅紫萱没进去过,女人能进去的机会也少。作为媳妇能进去两次,一次是新婚次日的拜祖宗,一次就是死后牌位迎进来。做为女儿,就只有出嫁那次能进来拜祖宗。

就是年节要在祠堂里面摆供桌放供品,都不能进去。递盘子递香烛什么的,都得在正堂的门槛外面。所以很多人卯着劲要生儿子,倒也是能理解。

傅紫萱对这庄严的正堂有着本能的畏惧,只觉得阴风阵阵,寒气直往后背窜。她也不敢太靠前,只远远的打量。

影影绰绰的,只觉得里面挺大,挂着画像,还有牌位,香烟袅袅,烛火摇拽。傅紫萱并不敢多瞧几眼。很快就移开了视线。

而正堂两边是两间耳房,放着一些桌椅香烛等杂物,算是祠堂的库房。





、第二百三十三章月华徊系(19:43)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才来?”
 
 
紫嫣的说话声打断了傅紫萱打量的目光。
 
 
就只见由老傅头打头,后面跟着一长串人正绕过影壁往院内走来。
 
 
傅紫文、傅紫武、傅紫梅也都从城里回来了,今天城里关门歇业一天。傅天海一家,四个孩子、两个儿媳妇、三个孙孙、一行十几人,排成长串进了祠堂的大院。
 
 
傅紫文傅紫武抬着烤猪,后面的人手一样,得,担子都不用挑了,一人捧着一样都还有人闲的。
 
 
老傅头一边跟大伙笑眯眯地打着招呼,一边指挥着傅天海把东西摆到傅天河的旁边。他们一大家子历来东西都是摆在一起的,虽说分家了,但仍是一家人。

 
 
傅天海家也准备了十样,知道傅天河肯定准备乳猪,他和傅天湖两家也同样准备了乳猪。腌渍是在傅天河家腌渍的,烤制是两家人自己烤的。 
 
   还正摆着傅天湖一家也进来了。

三兄弟的东西挤在两张八仙桌上。傅天湖家同样是十样。两家的乳猪从品相上看要逊了一筹,不过味道应是差不了多少。

今年两家人跟着傅紫萱捣鼓,也赚了好些银子,再加上傅紫文兄弟、傅紫松捎回来的银钱,两家人自然是舍得花这个钱的。这可是挣脸面的事。

说攀比还谈不上,让祖宗知道自家过得好,没准祖宗吃着高兴,来年还庇佑着顺风顺水荷包满满呢。

不一会,傅族长和几个族老也到了。

傅族长家小儿子及两个儿媳都带着几个孙子从城里回来了。也是好大一家子人。

院内众人都迎了上去,热络地与傅族长他们打着招呼。

“都来了啊?”傅族长乐呵呵地与众人打着招呼,一边扬手让儿孙们去摆放供品。

这还是傅紫萱头一次见到傅族长家的两个媳妇。两人常年在城里呆着,也就年节回来一趟,平时多是傅族长两口子到城里去看几个孙孙。

两个人从面上瞧都是精明干练之人,穿着体面,头上插了几支金钗,虽与众人点头示意,但眼神看着有些倨傲。几个孩子也都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傅紫萱摇头暗笑,这底下的儿孙要接了族长这个担子只怕不容易。也不想凑这热闹,转身只跟村里的一些相熟人家聊天。

“你瞧她们那样,都当我们是她家的下人呢。”

“人家本来就是城里的,咱哪能跟人家比?”

“怎么不能比,不一样是傅家的媳妇?还要分三六九等啊?……”

傅紫萱抿着嘴,与自家人站在一处,看着陆陆续续赶来的人摆放供品。

不一会,就都来齐了。

傅族长先是带着傅家男人进了祠堂进行祭拜。祠堂里面也容不下太多人,都是由每一户当家的男人站在最前头持香叩拜,儿辈孙辈们持香跟在后面磕头。

人数众多,儿辈孙辈们都只是进去点了香就持香出来,正堂容不下这么多人,好些人都站到了正堂之外。

而女人们是不用持香叩拜的,都只跟着在院内跪拜就行。也没人喊口号,男人们持香站立后,大院里的女人们也都各自面向祠堂站好,看到男人们叩拜,大院里的女人们也跟着跪下磕头。三叩之后才起身。

男人们进去把香插好之后才出来,而族长和几个族老则留在祠堂里面燃纸衣等物。

各家男人则回到自家供桌前,再自行持香点烛叩拜,并点燃纸衣。这会女人们是可以持香跪拜的,这时跪的都是自家祖宗。

傅紫萱还是头一次经历这样的祭拜活动,感觉很是新奇,很是奇妙,有一种,类似于归属的感觉。对于古代的大家族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番叩拜下来,两个时辰就过去了。

傅紫萱觉得膝盖抽抽地疼,看到紫嫣紫辰嘟着嘴在揉膝盖,嘴里还不停嘟嘟囔囔,不由抿着嘴笑了笑,她是不敢揉的。果然不一会就看到陈氏回头瞪了他二人一眼,两人立刻就老实了。挪到傅紫萱身边挺直腰背站好。

方玉方远两个小的,也蹬蹬跑到傅紫萱身边,泪眼汪汪地直嚷嚷脚疼。傅紫萱四处望了望,除了还在吃奶的孩子有母亲抱着,比他俩还小的孩子都还在地上站着呢。她也不敢出头抱他们,只一手一个拉着他们站好,轻轻哄着他们。

等所有的仪式做好,香烛燃尽,傅族长才示意各家开始收拾。

在收拾之前,自然又是一番跪拜念叨。老傅头领着三个儿子几个孙子曾孙跪在前面,叨叨一番,声音很小,不过傅紫萱尚能听清。无外乎就是禀告祖宗这就要家去了,请祖宗保佑一家老小平安顺遂之类。

收拾供品的时候,傅天河把自家的螃蟹分给族长和几个族老,那条鱼也给了七叔公。菜肉也都与其他村民换了。

傅紫萱奇怪地看着,发现不止自家换菜,好多人也会把自家的菜,与其他人换了或是分送给其他族人。老傅头还说会把乳猪切了分给大家。在场的人也都纷纷来讨要。

听紫阳跟她解释,傅紫萱才知道这是傅氏家族一贯的传统,分食供品被认为是件喜祥的事。而换菜最开始是家境好些的人家,会把自己的菜食分给家境不好的,有照顾扶持同族之义。

后来大家都不好意思白要,就变成了换菜。这也有考验各家主妇手巧不巧会不会当家的说法。

今年傅家庄族人因为种天香稻、养鹌鹑养鸡等,跟傅家鼓捣得了不少银钱,日子比以往要好过一些,所以供品都准备得比往年要好。

以前有好些人家还不好意思跟别家换食,而现在都是主动换了,各家主妇也都是笑意盈盈的。而傅紫萱家也得了不少东西,红烧肉、全家福、月饼点心瓜果等。

换好后,留下一些人帮着归置收拾祠堂,其他人就各回各家了。傅紫萱等人都跟着老傅头的后面往傅天海家走。今天要在傅天海家用饭。

到了傅天海家里,几个丫头已在傅天海家的厨房里忙开了。夏氏母子三人、秋嫂母女、老季头等人还是在傅紫萱家里。下人中有家室的就在玉园自行过,没有家室单身的傅紫萱,也都让他们到自家里来一起过。

在傅天海家热热闹闹地吃过中饭之后,傅天河就领着家人回家去了。一回到家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扎花灯扎孔明灯。

花灯是要绑在自家树上及竹竿上的,另外每家还要送两盏挂到祠堂去。这敬县的方言“送灯”同“送丁”谐音,有盼望得子人丁兴旺之意。

而孔明灯是要全村人聚在一起放的。放完孔明灯才会各回各家祭拜月娘。

傅紫萱瞧着新鲜又热闹,带着家里的下人也跟着一起动手。很快就扎了好些。花灯估计得有好几十盏,孔明灯也有上百盏,人手一个是够够的了。

今天的晚饭吃得早,天还没黑尽晚饭就吃完了。孩子们一下桌就各回各家燃灯去了。

紫嫣紫辰迫不及待地拉着傅紫萱回家燃灯。两盏花灯也由紫阳和紫越送去了祠堂。其他花灯点燃之后,也纷纷绑在了自家的大门、院门、屋门及树上,每一进都有,院里亮如白昼。

点好花灯之后,全家人又带着孔明灯往村子的空地走去。族长早就划好了今年的放灯地点,就是之前老傅头做寿唱戏的戏台那里。

明月高照,再加上家家院门前都挂了花灯,村子里亮得很,一路上都不用点灯。

一家人赶到那里的时候,空地上已是黑压压地挤满人了。大人们高声谈笑,小孩追逐玩闹,半大小子蹲在地上折腾孔明灯,一派详和。

今年大伙都略识了字,各自拿了笔在孔明灯上书写自己的愿望,有些人也只简单写了自己名字的,倒是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

“哈哈,二虎,你这是求烟缘呢。哈哈哈。”

场子中有几个半大小子在抢着一个孔明灯玩闹。

叫二虎的小子面红耳赤。

旁边一个中年妇人笑眯眯地说道:“方兴,我儿子求烟缘有什么不对?你小子难道不求?要打光棍不成?你母亲可不会放过你,你母亲不是都帮你相看了?”

叫方兴的小子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哪,哪有……”

“快来看看方兴都写了什么,莫不是要求一个天仙当娘子。”几个半大小子哈哈大笑,追着方兴要看他的孔明灯。

傅紫萱笑眯眯地呆在陈氏身边, 紫辰等人早就与其它同伴玩到一块去了,连紫越都不见了人影。

傅紫萱瞧着这热闹温馨的景像,心里软成一摊水。

傅族长命人燃了炮竹,并亲自点燃了第一个孔明灯,对着孔明灯说道:“愿天佑我傅氏一族人丁兴旺、平安顺遂!”话毕才松开了孔明灯。

傅族长点了孔明灯之后,各家的孔明灯也陆续点燃了。傅紫萱看着自家的孔明灯上,傅天河和几个弟弟写的“平安顺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看着寄予了一家人美好愿景的孔明灯袅袅如青烟般不断上升,直至成为一个光点,再消失不见。月好圆,清冷的光辉普照大地,一派详和……
 




、第二百三十四章出门汐窍(19:43)

 八月节过后,一切恢复正轨。

这个八月节是傅紫萱到魏朝之后过得最为舒心的一个节。祭拜先祖、吃团圆宴、扎灯放灯、赏月分月饼,新鲜又热闹。十六那天全家人还一起到城里逛了一天,买了好些吃食及精致的花灯……

这个八月节无疑是令人开怀的。

不过也有例外,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件令人添堵的事。

八月十四那天,紫竹未来的夫婿来送节礼。那家是个殷实之家,送的节礼很是丰厚。让小刘氏在众人面前狠赚了一回面子。如今傅紫萱是傅家目前适龄婚嫁孙女辈中;唯一一个没有着落的,做为傅举人家、书院院长家长女,她的婚事自然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相熟的不相熟的趁着八月节都过来借机攀谈试探。因李睿的特殊情况,傅天河夫妻俩对这个长女的婚事;也只是含糊支应着。事实上夫妻二人也并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家里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傅紫萱说对方可能会卷入目前的局势当中,叮嘱不可张扬。而傅天河夫妻俩也有私心,生怕那门婚事因对方卷入朝政纷争而影响了自家女儿的婚事,毕竟没订亲和被退亲是两个不一样的结果。

傅天河夫妻俩的态度让人摸不到头脑,是已订亲还是没订亲?

不管有意无意,亦或出于什么目的,打探者众多,令傅紫萱烦不胜烦。

另一厢,清风云霁也没比她好过多少。他俩可谓是敬县最有前途最被看好的黄金单身汉了,就他俩这正六品护卫一职,在京城一抓一大把,但在敬县还是很吃香的。

打探的,愿意与他俩做亲的人家都排成长队了,整一个任君挑选之势。好些人把女儿送过来当妾都乐意,还有人要给他俩送丫环服伺的。

两人头大如斗。

还有寒霜四大丫头。有旧话说是“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傅家目前虽称不上“大家”,但架不住四人生得好啊。白净秀丽,活计又好,乖顺又懂规矩,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不少人都盯住了她们。

又不知听谁说的她们四人一年的月钱有好几十两,这可是够一般庄户人家过好几年的。傅家庄村民坐不住了,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纷纷上门打探。

傅家庄如今家家都过得好了,至少比往年要好过多了,家家有田有余钱,也有了胆气,村里好些人家都替自家小儿求到陈氏面前。

一个族又是一个村的,陈氏也不好回绝,知道自家女儿看重她们,从不把她们当下人看,就全推给傅紫萱。而傅紫萱又一向不干涉四人的婚事,由得她们各自喜欢,所以也不便多说什么。

最后还是四人各自出面,对外说是小姐未嫁之前,她们不论婚事,而且将来还要跟着小姐出嫁。这样一来倒是消停了。谁知道傅家长女以后要嫁去何处,没得自家儿子还要跟着的道理。

她们四人倒是消停了,只傅紫萱和清风云霁依旧烦不胜烦。一波一波的,而且都还不是一般人家,倒是不好生硬地撵了。

傅紫萱索性躲到城里清静了几天。

每天几个铺子之间来回跑。料理了一些醉仙楼的事务,帐也拢了,活计也抢着做,害得孙掌柜都以为自己要失业了。

而有间食肆、有间粮铺、锦绣坊也都日日要去一趟,直到再无事可做,才恹恹地回转傅家庄。

回到傅家庄气都还没喘匀,隔天就又有人找上门来了。连续几天都有抹着大红胭脂斜插艳丽头花的媒婆找上门。

傅紫萱苦不堪言,也不避了,亲自出来说自己已有婚配,只是人还不信。

正待暴走之际,师父的海儿就来了。

傅紫萱兴奋地直跳,终于又有师父的消息了。

之前君子涯临走时,说是不让打扰他。唯一的徒儿要回乡寻亲了,他也说要四处游历一番。说傅紫萱已是占了他不少时间,害他不得自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