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犬变成猫-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了,回家再说罢,就你嘴快。”吴嬷嬷笑吟吟嗔道,“太太怕都等急了。”
花见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跟着马科往家里走去。
马夫人见他们一起回来自是高兴,见饭菜凉了,复又生火回锅,花见小孩心性,闲不住,又拉着马科弄了草料去喂驴。

饭菜既好,马夫人招呼大家吃饭,坐在饭桌边问吴嬷嬷:“你们怎么回来这么晚?可是遇上了什么不顺的事儿?”
“没有没有。”花见这下打开了话匣子,抢着道,“我原以为摊子摆起来就会有人来买,原来这做买卖学问大着呢,不是光找个地方支下摊子就行的。”

“是啊,我们支好摊子,也不知道吆喝,傻呆呆坐在条凳上,等到中午都没人问。”吴嬷嬷掩嘴笑道,“后来旁边一个钉鞋的觉得蹊跷,问我道:‘大婶子,这都晌午了,你们等的人还没来?’我这才想起来,人家都不知道你们是干啥的,哪儿会有人来买豆腐啊。”

马夫人笑道:“可不是,你从小一直跟着我,又没做过生意,花见又小,哪儿懂得吆喝,那后来呢?我看豆腐不是都卖完了么?”
“后来我跟钉鞋的说,我们是卖豆腐的。”吴嬷嬷道,“钉鞋的笑着说,那你倒是喊哪,这会儿正是做饭的时候,一喊准有人出来买。唉,也怪我们没出息,推来推去扭捏了半天,谁也张不开嘴。”

马科叹息道:“这不怪你们,都怪我,没提前培训一下如何推销,也没想个广告词。”
花见道:“不妨事,后来钉鞋的帮我们想了个法子,他给我们找了个木板,央求旁边一个算命的用碳条写上‘豆腐’二字,又标了价钱,等了小半个时辰,终于陆续有人来买咱的豆腐了。”

“聪明,我怎么没想到要做个招牌。”马科拊掌道,“等下次去,我好好写个牌子,让大家都知道你们卖的是小马豆腐。”
马夫人笑道:“人家不是‘马记’就是‘马氏’,你叫‘小马’倒也别致。”
马科蓦然想到以前刘晓东老是这么叫他,心下不禁黯然,勉强笑道:“这么听着亲切。”

“我们牌子写的迟了些,人家午饭都做完了,所以直到下午也没卖出去多少豆腐。”花见继续道,“我还以为今天这些豆腐都卖不完了呢,没想到一过申时,好些妇人都出来买菜,有人见我们人老实,豆腐又白,便少买些试试,又过了一会,原先买过的人竟又带了别人来,不到申末一车豆腐都卖光了,前后不过一个时辰。”

马夫人闻言笑的合不拢嘴,道:“看来‘小马豆腐’果然是好,才半天的工夫名声便传出去了。”
“再看几天吧。”马科还是比较现实的,“新出现的东西大家总是好奇,喜欢尝鲜,要想一直火下去,还是得东西好,我这几天再改进一下工艺,争取把口碑做起来。”

饭后马科跟花见将白天做好的豆腐都码好了,又将灰豆儿套上石磨,开始磨第二天要用的豆浆,刘晓东闲来无事,跟着灰豆儿绕着磨盘转,像是在锻炼身体,没一会把自己给转晕了,摇摇晃晃倒在了一边。
豆浆熬熟又是深夜了,马科让花见赶紧去睡,自己提着钱袋回房算账。

虽然马科在质量方面有自信,但当初为了吸引顾客,给自家豆腐定的价钱和邓六娘家的是一样的,因此算完帐后赚的也不算多,50%的毛利而已,好在人工不用算钱,就这么积少成多地赚下去,加上买驴剩下的钱,开春的时候应该能够买头牛的。

算完帐,马科又找了块木板,在灯下开始刻“小马豆腐”的牌子,刘晓东将棉垫叼在他脚边,卧在上面打算给他作伴,可它毕竟只是小猫,等马科大功告成,它已经睡的昏天黑地了。

收拾好东西子时已过,马科洗漱休息,黑暗中听得外面山林寂静,北风渐起,呜呜地刮着窗棂,小猫刘晓东平稳的呼声在桌下传来,虽然身在异世,也感觉心中分外温馨,平安喜乐。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了。周末好啊……




12

12、树大招风险 。。。 
 
 
过了半个来月,马科的生意渐渐做顺了,一般一车豆腐一上午就能卖完,下午花见回来还能帮着他做第二天的分量,晚上空出时间来,马科又开始琢磨别的。
上次被刘晓东无意间启发着做了一回豆芽,看上去还不错,就是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能不能接受这种食物,不过市场是要培养的,马科想了想,决定还是试试看。

第一次也不敢多做,只做了一桶,怕别人不知道怎么吃,马科特意让吴嬷嬷炒了一盘带上,嘱咐她若是有人问,可以先让人家尝尝,觉得好吃了再买,卖的时候再跟顾客说说豆芽的炒法。
这次他们卖的是新产品,马科便大着胆子定了个稍微高点的价钱,心想要是卖不动也无所谓,大不了不做豆芽生意了,专攻豆腐皮。

翌日,晌午一过吴嬷嬷和花见便回来了,豆腐和豆芽都卖光了,吴嬷嬷道:“豆芽还卖的挺快,后来有人来问,都没货了,明儿可以多做点。”
马科没想到自己做豆制品生意这么顺手,也挺高兴,这豆芽可比豆腐好做多了,丢水里每天换一次水就行,利润也不低。

涣州地处中原,虽不像帝都冲州那样寒冷,但冬季果蔬也不多,何况古代没有塑料大棚,种不出反季节农作物,冬季人们的主要蔬菜还是白菜萝卜。
马科的豆芽横空出世,恰好填充了这项空白,且口感爽脆,醋溜尤其开胃,因此卖的竟比豆腐还火爆,有时一些老主顾还会提前打招呼预定。

生意好,马科每晚数着钱袋心里也自高兴,腊月十三开集这天,带花见又去了一趟集市,收购了一批黄豆。去的时候还怕邓有才兄弟为难,哪知根本不见他们的踪影,倒是遇上了西门生药铺的王掌柜。
马科容色昳丽,王掌柜尚记得她,在市集见到便主动跟她问好:“马姑娘,有日子没见你出来赶集了。”

马科回了礼,王掌柜又道:“你家的豆腐豆芽做的真好,我家大官人都夸赞不止,几位夫人也爱吃,上次还让荷香记的周掌柜跟你进货呢。”
马科听说有生意,忙道:“是么?我们小地方的东西,哪能入得大官人的眼。”
王掌柜见他不信,笑道:“我光是空口说你自然不信,等哪天周掌柜跟你订货你就知道了。”

有了这条信息,马科本想主动去荷香记推销,但自忖家中人手有限,现今年关将近,老百姓都要准备年货,豆腐需求量又比较大,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仍旧只是让吴嬷嬷和花见在城里零售,其他的还是过完春节再说。

这天天色不好,大清早便乌云压顶,马科见外面西风凛冽,怕是要下雪,便打算歇息一日。
吴嬷嬷知道马科辛苦攒钱想要买头牛应付春耕,心疼他小小年纪非但要操持家计,还懂得体恤家人,便道:“看这样子晌午之前雪怕是还下不下来,我们赶早去,能卖多少卖多少,一变天就往回赶,不妨事。”

花见也说豆腐放着就不新鲜了,还是当天卖了的好,因此执意要去,马科拗不过,便同意了,帮他们收拾好东西,送上村路,方才抱着刘晓东回到家里。
为了节省木炭,入冬后一家人只在马夫人屋中生了个小火炉,马科身子单薄,极是怕冷,便在她房中取暖,抱着那本《国事纪略》慢慢翻看,小猫刘晓东也跟过来趴在炉子旁边打瞌睡。

巳时刚过,忽听大门被人拍响,一个陌生的女声喊道:“有人在家吗?”
马科出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虽然已是四十来岁年纪,但眉宇间尚能看出几分水秀。
“你就是马姑娘吧?”那女子笑盈盈地道,“叨扰了。”

马家是外来户,在邓庄本就没有亲戚,马老爷去后以前常来巴结的人也躲得远远的了,平时几乎没人上门,马科看她眼生,迟疑道:“你是?”
那女子讪讪一笑,道:“我家就住村北,人都叫我邓六娘,那个……我也是卖豆腐的。”
原来是豆腐西施的娘,马科心下暗道,这女人也挺厉害的,明明跟自己是竞争对手,还跑上门来,有胆识,只是不知道是来寻事的,还是来套问秘方的。

“请进。”马科一向豁达,开了门请她进来,也不主动问她的来意,单寒暄道:“天气冷,请进屋喝杯热茶吧。”
邓六娘见他客气,原本戒备的脸色稍微从容了些,道:“多谢。”

喝了茶,跟马夫人拉了半天家常,邓六娘一直不说正事儿,马夫人年轻时跟马老爷做生意,也是个有见识的,自然不会主动问起,马科陪坐在旁边抱着刘晓东给它挠痒痒,也不搭话。
就这么坐了足足半个小时,邓六娘终于忍不住道:“马太太,马姑娘,我今天来,是有事相求。”

看来不是来寻事的,就算是,大概也是打算先礼后兵。马科和马夫人对视一眼,心下都有些了然,马夫人道:“六娘客气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们能帮上的,一定帮。”
邓六娘干咳一声,道:“想必你们都知道,我是外村人,十六岁嫁到邓庄来,前前后后生了四个丫头,一直没有儿子,大前年我男人没了,我一个人带着四个闺女过活,日子也不容易,全靠城里的豆腐摊养家。”

说起没了丈夫,马夫人想起寡妇人家生活不易,不禁心有戚戚焉,想想自己尚有个儿子依靠,邓六娘一个女流之辈带着四个闺女,日子怕是比自己还要难过。心一软,便连连点头。
邓六娘说到伤心处,掏出手帕点了点眼角,道:“不怕二位笑话,我今天,是求你们来了,自从小马豆腐在城里开了摊子,我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还求马姑娘指点一二,给我孤儿寡妇一条活路。”

她说的悲戚,甚至还上升到了生死存亡的高度,马夫人听了不禁同情心泛滥,看了看马科,又看了看邓六娘,叹气道:“你言重了,有什么指点不指点的,阿珂……”
“娘。”马科打断了马夫人的话,悄悄冲她摆了摆手,他毕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心人性的判断还是比较冷静的,再说现如今一家子人都指着这个生意养家糊口发家致富呢,自然不会轻易告诉别人,因此沉默不语。

古代最是讲究纲常,出嫁从夫,夫亡从子,何况这几个月来马科已经隐隐透出家主的自信和权威,马夫人对他也自信服,知道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便不再出言。

马科起身给邓六娘添了热水,道:“六娘,不是我心硬不帮你,只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我爹出去做生意快一年了还没回来,家里的田产钱财都被债主掳了去,我娘一把年纪,身体又不好,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也没有劳力,比起你家恐怕还要差些,这做豆腐的秘方,我确实不能相告。”

邓六娘早就料到马科不会轻易说出秘方,本打算先礼后兵,实在不行就请邓七公出面施压,但当初暗忖马科一个年轻姑娘,心思单纯,只要自己打一打苦情牌,说不定她一心软便会告诉自己,没想到马科这么拿桩得稳,竟是一点也不松动,不由得面现尴尬羞恼之色。

马科曾听花见说过,这邓六娘虽然是个寡妇,但因为死去的老公是邓庄族长邓七公的远方表弟,亲房家人丁旺盛,在村里也颇有一点势力,再说今天她既然敢来,肯定早就有了后招准备,因此也不好彻底拂了她的面子,惹来麻烦,想了想道:“不过,若是你愿意做豆芽,我倒是能教给你。”

邓六娘闻言立刻眼睛一亮,她原以为豆芽比豆腐难做的多,且马科是独一家儿,肯定不会教给自己,因此压根就没打这个主意,没想到马科居然自己提了出来,当下喜不自胜道:“大姑娘,你不是哄我的?”
马科笑道:“我家人力有限,豆芽又很受欢迎,教会了你,大家也能多些豆芽吃,岂不是好事一桩?”
邓六娘欢喜道:“大姑娘真是好胸襟。”

马科带邓六娘去了厨房,将发着豆芽的桶子盆子都指给她看了,道:“发豆芽其实简单的很,用水泡就成了,只要温度够,三四天就能出货。”
邓六娘叹为观止,自己做了四五年豆腐,天天泡豆子,偶尔也见有豆子泡软后长出一角小芽,当初还以为是坏了,都给倒了,没想到芽子长长了居然能吃,还相当美味。

马科细细跟她讲了温度如何控制,多久换一次水,注意光照什么的,事无巨细地都说了一遍,最后道:“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邓六娘想了想,道:“都记下了。”

马科点头道:“头一次也别弄太多,先试试看吧,注意换水量,要是泡馊了就不能用了,吃了会出人命。”
邓六娘连连点头,千恩万谢后告辞离去,马科送她到大门外,临走又嘱咐:“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再来找我问就行。”

邓六娘走后马夫人问马科:“豆芽不是比豆腐都赚钱么?你怎么反倒把这个告诉她了?”
马科解释道:“豆芽本就好做,没什么秘方儿,且现在需求量这么大,我们一家也做不来,不如让她一起做。豆腐却不同……现下天气冷,等开了春,我还要试着做些旁人没见过的东西,到时候比豆芽还能赚钱。”

马夫人释然,马科又道:“再说她毕竟是本地人,得罪到底也不好,咱们在邓庄本就受排挤,冤家宜解不宜结。”
马夫人微笑点头,摸着他的头道:“阿珂想的真周到,竟比我强多了,若是你爹能看到,该有多好……”说着眼圈红了。
马科知道她担忧马老爷的生死,不愿她想的太多,忙换了个话题道:“爹总能回来的——吴嬷嬷他们也该回来了吧,娘,该做饭了。”

话音刚落,便听大门开了,花见脆生生喊道:“太太,我们回来了。”
马科跟马夫人迎了出去,见外面不知何时已经飘起了细细的雪花,不过想是才下不久,地上还没有积下。

“今天天气不好,却没想到遇上了大主顾,竟比平时还回来的早。”花见笑嘻嘻跑到檐下,对马科道:“哥,今天荷香记把我们的货都包圆儿啦,账房先生还说,今后他们想跟咱们订货,让当家的有空儿跟他们周掌柜见个面——原来上次生药摊的王掌柜竟不是哄我们的。”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连更,请鼓掌!
PAPAPAPAPAPA……




13

13、脸大遭人扁 。。。 
 
 
这天雪下了一夜,翌日清晨略小了些,地上却积了厚厚一层,马科见天冷地滑,便不打算出摊了,单与花见将豆腐都转到了柴房阴凉处存放,打算过一两天放晴了再说。

既然荷香记开了口,又是能长期供货的,送上门的生意自然不能往外推,上午马科把这一个多月统计下来的数据好好分析了一下,算了算成本和产量,做了几种量价对比的报价方式,打算跟荷香记周掌柜谈的时候拿出来,不至于完全没有准备。

做好报表,马科冻的手都麻了,为了省钱他也没给自己房间生火,便站起来在地上跑了两圈热了热身。
小猫按理比人怕冷,刘晓东却是出奇的忠贞不二,马科呆哪儿它呆哪儿,晚上也仍旧睡在桌下的棉垫上,像是给马科作伴,但更像是多疑的老公守着如花似玉的妻子。

收拾好账簿,马科抱起小猫到了马夫人房中,刘晓东一进房间便钻在了炉子底下,马科怕它烫伤,几分钟后硬拽了出来,只觉那软毛儿都热的烫手,再烤下去怕都要焦了。
想想它这么怕冷还非要跟着自己,马科心下也自感动,这猫儿这方面倒是跟真的刘晓东挺像的。

窗外雪花飘飞,屋内炉火融融,马夫人在窗下纺线,吴嬷嬷在炉子跟前纳鞋底,炉子上炖着一锅炖菜当做午饭,虽然都是些白菜萝卜之类的素菜,因为放了几片五花肉,也煮的浓香四溢。

刘晓东趴在马科膝头直吸鼻子,马科看大家不注意,偷偷夹了片肉出来,吹凉了喂在它嘴里,小猫香的连舌头都差点吞了下去,一边大嚼一边摇着尾巴讨好主人,装小狗演技一流。

“你又偷着给猫儿肉吃了吧?”花见早瞥见马科喂猫,扁嘴道,“哥,你待这小畜生忒也好了,若是将来娶了媳妇儿,嫂子一准儿要吃醋。”
马科笑而不语,刘晓东却生了气,先是“呜呜”地发了通火,后来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又落寞起来,小脑袋搭在前爪上呈深思状,连午饭都吃的心不在焉。

晚上刘晓东照旧睡在马科桌下,腊月里天寒地冻的,一入夜北风呼啸,刮的窗户纸“噗噗”直响,马科蜷成一团睡了半天,被窝里也没有几分暖意,想起刘晓东的棉垫还没自己褥子一半厚,地上又冷,便爬起身来,拍了拍床沿,“咪……咪……”叫了两声。

黑暗中但见桌下小猫支楞起了耳朵,转过头来,两只眼睛在黑夜里如宝石般莹亮,看了马科半天,却不动。
上次吵架过后,虽然马科和小猫算是和解了,但他说过再不让它上自己的床,刘晓东这次也挺有气性,一次都没耍过赖,每天都乖乖睡在桌子下面。

马科抬起身等了半天,被窝里仅有的一点热气儿都跑完了,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只得软语道:“来床上睡吧,别冻坏了。”
“喵。”刘晓东仍旧不动,貌似表示自己挺得住,马科气的笑了,道:“你不冷我冷,行了吧,快来给我暖被窝!”

“嗷……”刘晓东这才欢呼一声,刷一下跳上了床。
刘晓东卧在马科腋下,小小的脑袋搭在马科上臂,黑暗中定定瞧着他的脸,眼神呆呆的。马科被它瞧的心软,摸了摸它的背,道:“睡吧,明儿还要早起。”
刘晓东闻言乖乖闭上了眼睛,马科也闭上眼,渐渐地睡了过去。

许是有人暖被窝的缘故,马科这一夜睡的极舒服,梦中甚至感觉怀里的小猫好像变大了,足有一个成年人大小,压得他半片膀子都麻了。
好在后来他把胳膊收了回来,反倒蹭进小猫怀里美美睡了一觉,又温暖又软和,半夜貌似还睡出了汗。

天微微亮时马科准时醒来,鼻尖上竟真的有些细汗,感觉被窝里温暖一片,明显高于自己的体温,一时很是纳罕。
刘晓东蜷成毛球状还在呼呼大睡,尾巴被马科压在身下也不自知,不过也许做了什么噩梦,两只薄薄的耳朵偶尔痉挛似地抖一下,小小的猫脸也是一派忧伤的表情。

马科轻轻动了动,小猫便醒了,睁开眼看了看他,又眨了眨眼,跟他道早安:“喵。”
“你是暖水袋吗?”马科摸摸它的头,笑着道,“怎么这么热乎。”
小猫摆了摆耳朵,打个哈欠,脑袋一摇将马科的手翻了下来,用两只前爪扑住了,啃啃啃啃,表示饿了。

外面天放晴了,马科在门口小道上试了试,感觉也不太滑,便叫上花见打算去趟荷香记。
小猫刘晓东依依不舍送出大门,直到主人的背影消失在村外的小道上,方才无精打采地回到马夫人房中,恹恹地趴在了炉子旁边。

雪晴后天气极冷,太阳虽然明亮,却没什么温度,气温竟比下雪时还要冷上两分。
小灰驴毕竟年幼,在雪地上走又很是艰难费力,马科见花见穿着棉布窝窝鞋,怕她的鞋被雪水浸透了冻伤脚,便让她在车上坐着,自己脚下是双牛皮小靴子,不怕水,便没有上车,跟在旁边慢慢地走。

山村寂静,光听见风声,花见坐在车上唱起一支乡间小调,大致意思是姐妹两人去河边钓鱼,妹妹不小心落水弄湿了裙子,姐姐笑她笨手笨脚。
小调简单淳朴,马科听着不禁嘴角上翘,想起从前自己常常在山里钓鱼,因为技术差,一整天连虾都钓不上来半只,傍晚回家还乐的屁颠屁颠的。

邓庄也有条河,等到了夏天,大概也能钓鱼吧,马科想,记得自从跟刘晓东认识以后,回回钓鱼都是跟他一起,如今自己穿越了,他如果还活着,以后又有谁能陪他钓鱼,给他变着花样地做鱼吃呢……
想了半天马科回过神来,忽然觉得自己这想法怎么这么囧,竟跟等着老公回来的马夫人有几分相似  

涣州城果然是赤嶂国最大最繁华的几个州之一,城墙恢弘雄伟,城门足有七八米高。马科赶着驴车进了城,眼见城内街道宽阔平整,两旁店铺酒肆鳞次栉比,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花见带他到了城南一处繁华的十字,指着东北角一个阔气的门脸道:“哥,这就是荷香记。”

荷香记上下四层,翘角飞檐,青瓦粉墙,古朴中透着贵气,因为临近春节,大门口已经挂上了红灯笼。
出门时马科穿了件鹅黄小袄,灰色长褙子,外面罩了件浅蓝色绣花棉斗篷,一张小脸半掩在风帽里,粉雕玉琢十分可爱,与花见一进大堂,便有咨客迎上来殷勤道:“二位小姐里边请。”

马科说明来意,咨客叫个小二去卸货,自己带他到后院账房内去找周掌柜。
周掌柜四十上下年纪,尖嘴猴腮,长着两撇鼠须,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见马科不过是个十四五岁未出阁的姑娘,又是一副不谙世事单纯可爱的样子,一开口给的价钱便不太高。

这个价钱低于马科的预期,但若是合同订的长,一个季度下来盈利还是很可观的,心中不禁暗自盘算家里这几口人有没有这个产能。
周掌柜见他犹豫,还以为是嫌自己价钱给的太低,拈须道:“马姑娘,你家的豆腐做的是好,但我们荷香记原先也自产豆腐,现下扩建厨房将豆腐坊占用了,才要外购,所以价钱么……”

马科明白他的意思,既然人家以前做过豆腐,对成本价格肯定是比较清楚的,自己在报价上确实没什么优势,沉吟片刻刚要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