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浪-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白佑彬这下是彻底惊住了。“既然如此,为什么第11舰队还要炮击关岛?”
  “我怎么知道,这次行动是总参谋长批准的。”蓝凌波拿出了香烟,“不过,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第14舰队已经在今天下午到达了塞班岛西部海域,现在恐怕已经与第11舰队会合了。即便美国太平洋舰队杀出来。也不见得能够打得过第一舰队。”
  白佑彬的眉头跳了几下。
  如此一来,第一舰队拥有九艘战列舰,美国太平洋舰队则拥有至少八艘战列舰。因为第1舰队的三艘“五岳”级非常老旧,战斗力不足,所以双方的战斗力应该相差不大。可问题是,第一舰队在明,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暗。
  想到这,白佑彬仍然很是担心。
  他知道罗清远地性格,说白了。罗清远适合执行任务。而不适合临场决断。
  相对而言,罗清远的能力远不如祖寿清。如果是祖寿清指挥这次的行动。基本上是十拿九稳。可是,现在指挥战斗的是罗清远。
  这并不是白佑彬看不起罗清远,而是不同的将领适应不同的战斗方式。
  如果是面对面的决战,罗清远肯定能够发挥得很不错,可是现在在炮击关岛的同时,还得防范美国太平洋舰队!
  越想,白佑彬越有点害怕。
  帝国海军把几乎所有的本钱都押上了,如果这场海战打输了,结果对海军,甚至对帝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似乎是自我安慰,白佑彬不得不相信,即便打不赢,只要能够使美国太平洋舰队丧失战斗力,至少在几个月内丧失战斗力,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仍然拥有主动权。只要几艘快速战列舰服役,帝国海军地优势就更加明显。
  这时,厕所的门被推开了。
  一名参谋军官在门边看了蓝凌波一眼,说道:“你在这干嘛?元处长让你马上过去。”
  “我马上就去!”说着,蓝凌波丢掉了烟头,然后朝白佑彬笑了笑。“我先去工作了,有时间再跟你聊。”
  等蓝凌波离开后,白佑彬用凉水抹了下脸,心情稍微平静一点之后,这才离开了厕所,返回了作战中心。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六章 … 遥感战斗
  虽然排风扇“呼呼”的旋转着,但是面积不到十平方米的作战中心休息室内仍然烟雾弥漫,不知情的,还以为里面着火了呢。
  五个人中,只有白佑彬不抽烟。
  相对于陈锦宽、卫延年、严国荣与雷霄霆,白佑彬也是最为焦虑不安。这还是太年轻的缘故,他明显不如另外四人那么沉着冷静。
  随着战报一封封的送回来,前线的情况已经比较明确了。
  阿普拉港的日军几乎没有反抗,几门岸防炮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就被打掉了。另外,现在日本有两个政府,日军官兵中的分歧也很大,不知道到底该听哪个政府的指挥。最重要的是,部署在阿普拉海军基地的那几艘日军驱逐舰在战斗开始之后就被打掉了,陆地上的日军官兵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海上的战舰。
  当然,众人关心的不是日军的反抗。
  五个人都在等待更重要的消息,即美国太平洋舰队有没有杀出来。
  按理说,九天的时间足够太平洋舰队到达北马里亚纳群岛海域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美国太平洋舰队应该在十四日,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到达关岛东部海域。因此,在第11舰队炮击关岛的时候,美国太平洋舰队应该就在附近。
  问题是,现在已经九点半了,关岛那边已经是十一点半了,炮击进行了三个小时,美国太平洋舰队仍然没有出现。
  难道,美国舰队指挥官没有收到关岛遭到炮击的消息?
  或者说,美国政府还没有正式向帝国宣战,美国太平洋舰队就没有采取军行动?
  这两点理由显然站不住脚。如果美国太平洋舰队就在关岛附近。就不可能不知道关岛遭到炮击地事情。另外。只要帝国向美国宣战。两国就自动进入战争状态。即便美国政府没有正式向帝国宣战。美国太平洋舰队也应该采取行动保护美国地海外领地。
  当然。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有可能没有去北马里亚纳群岛。而是去了北太平洋。
  只不过。有必要出动八艘战列舰去对付北太平洋上地袭击舰与破交舰吗?再说了。美国海军老式战列舰地速度都不快。其两艘快速战列舰还没有正式服役。只有最白痴地舰队指挥官才会用战列舰去对付那些能够轻易达到三十节航速地破交舰。
  除此之外。美国太平洋舰队很有可能去东京湾堵截第14舰队。
  可是。第14舰队在数日前就离开了东京湾。并且一路南下。到关岛与第11舰队会合。按理说。美国肯定收到了情报。即便太平洋舰队在离开珍珠港地时候准备去对付第14舰队。现在也不可能继续向东京湾前进。而应该转向南下。
  毫无疑问。只要太平洋舰队执行地是战斗任务。而是训练任务。现在就应该在北马里亚纳群岛海域。而且距离关岛不会太远。
  那么,美国太平洋舰队到底还在等什么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但白佑彬越来越紧张。就连严国荣也有点坐不住了。
  十点不到,休息间地门被推开了,兼任海军总参谋部首席作战参谋的元锦奎拿着一份电文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只看了一眼,卫延年就将电文递给了陈锦宽,然后跟着元锦奎离开了休息间。
  肯定是重大消息!
  白佑彬直勾勾的看着陈锦宽手里的电文,猜测着电文的内容。
  “美国太平洋舰队出现了。”说完。陈锦宽长出了口气,仿佛放下了心头的一块石头。“第14舰队首先与美国太平洋舰队遭遇,第11舰队已经停止炮击关岛,正在赶去与第14舰队会合。”
  听到这,白佑彬心头“咯噔”一下,立即预感到大事不好了。
  跟随陈锦宽来到外面地作战中心时,高级参谋都围在了中央的那张巨大的海图沙盘旁,几名参谋正在用长长的指挥棒调整着沙盘上代表双方舰队的战舰模型的位置。
  “沙盘”只是沿用了以往的称呼,而不是真正用沙子堆起来的战场模型。
  在长八米。宽五米的海图上。几块塑胶代表着北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主要岛屿,而分布在这些岛屿上地等深线条表明了该海域的深度。用来代表各舰队的战舰模型都是木制地。而且插在模型上的旗帜数量代表了舰队的规模。
  借助海图沙盘,就能非常直观的了解到前线战场上的情况。
  只看了一眼,白佑彬的心情顿时暗淡了许多。
  第14舰队与第11舰队并没有在一起行动,双方地距离大概有三十公里。美国太平洋舰队是从罗塔岛北面绕过来的,而第1舰队正好挡在了其前方,第11舰队则在南面。万幸的是,当时第14舰队正在向南航行,大概准备靠近第11舰队。因此,战斗爆发时,并没有处于绝对不利的位置。
  现在的问题是,第14舰队能够坚持多久?
  从代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模型上看,至少有八艘主力舰,只是八面小旗帜上没有标明主力舰的名称,也就不知道是哪八艘主力舰。
  第14舰队则只有四艘主力舰,其中三艘还是“五岳”级。
  如果仅仅只有第14舰队,这场战斗根本就不用打了。即便是其最先进的“台湾岛”号战列舰都比不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八艘战列舰,三艘“五岳”级差得更远。
  从第11舰队与第14舰队地距离来看,第11舰队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赶到战场。
  一个小时,足以改变战场上地整个态势了。
  十分钟不到,一名高级参谋就拔掉了代表第十四舰队的那具模型上地一面旗帜。白佑彬只看到,旗帜上有一个“泰”字。也就是说,那面旗帜代表“泰山”号战列舰,而拔掉旗帜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击沉。二是丧失战斗力撤出战斗。这两种结果对正在进行的战斗来说,都意味着第14舰队损失了一艘主力舰。
  十点半不到,那名高级参谋再次拔掉了标有“嵩”字的旗帜。并且在本子上记录了一些内容。这时,白佑彬朝站在那名高级参谋身后的蓝凌波看了过去。
  接触到白佑彬地询问目光后,蓝凌波微微摇了摇头。在这里,他还算不上是高级参谋。
  十点五十分,标有“台”字的旗帜也被拔掉了。
  结果不用多说,在敌人八艘战列舰的围攻下,第14舰队连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了。如果第1舰队还没有到达。最后一艘“华山”号地结局将更加悲惨。也就在这个时候,卫延年走到陈锦宽身边,低声耳语了一番。
  陈锦宽的眉头微微跳了几下,就朝卫延年点了点头。
  此时,作战中心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除了通信参谋在大声报告收到的消息之外,其他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十一点不到,代表第14舰队的模型被移出了海图沙盘。
  也就是说,第14舰队要么全军覆没,要么被敌人彻底击溃了。
  “长官,第11舰队来电!”
  听到通信军官的叫声。白佑彬立即朝他看了过去。
  元锦奎快步走了过去,将刚刚打印出来的电文撕下来之后,迅速扫了一眼。随即就快步朝卫延年走了过去。
  似乎是好消息,卫延年看到电报后长长地出了口气。
  “台湾岛号与嵩山号已经安全撤出战场,护航战舰也正在全力抢救泰山号与华山号。”好像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好消息一样,卫延年说得很大声,“第11舰队已经在五分钟前投入战斗,并且在前三轮齐射中打中了两艘敌人的主力舰。现在初步断定为新墨西哥号与密西西比号。”
  几名年轻军官立即欢呼了起来,可是欢呼声很快就被紧张压抑的气氛给冲淡了。白佑彬并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打中不等于让敌人失去了战斗力。另外,即便对手有两艘战列舰退出战斗,现在也是六打五,第11舰队除了速度之外,没有多少优势。另外,从海图沙盘展现出的形势来看,第11舰队的进入方向并不是很好。要想将快速战列舰以及四百毫米重炮的威力发挥出来。罗清远必须在十分钟后来一次快速转向。问题是,敌人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如果战斗变成近战。结果对第11舰队不会有任何好处。
  十分钟后,高级参谋调整了海图沙盘上第11舰队的模型。果然,罗清远进行了快速转向,希望继续保持距离上的优势。
  没等白佑彬松口气,那名高级参谋又调整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模型的位置。
  只看了一眼,白佑彬又紧张了起来。
  对手地转向动作也不慢,而且很清楚第11舰队要采取的策略,因此早就做好了转向准备。显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指挥官绝不是个容易对付地对手!
  如此一来,第11舰队要么加速离开战场,摆好位置后再杀回来,要么与敌人硬拼。
  问题是,第14舰队受损的战舰还没有跑远,如果第11舰队在这个时候撤走,第14舰队那四艘战列舰将无一例外的遭到美国舰队的打击!
  罗清远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七章 … 惨重损失
  三杯咖啡下肚,白佑彬才稍微平静了一点。
  他完全能够理解罗清远的决策,在战场上,海军不会抛弃任何一艘战舰。可问题是,罗清远是舰队指挥官,他需要承担整个舰队的责任。实际上,白佑彬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由他指挥第11舰队,他也不会做出第二种选择。
  罗清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帝国海军的精神,只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完成转向之后,为了掩护第14舰队受损的战舰离开战场,第11舰队没有继续与敌人拉开距离。显然,在近距离炮战中,第11舰队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无畏舰问世之后,帝国海军,英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分别代表了三个流派。
  其中,英国海军比较强调战舰的火力与速度,美国海军则一直重视战舰的火力与防护,帝国海军则力求平衡这三项主要性能。
  因此,美国海军战列舰的速度一直都不是很快。
  同样的,美国战列舰的防护能力并不比帝国海军战列舰的差,而火力则有所超越。
  比如,与“库叶岛”级战列舰同时代的“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装备有十二门主炮,而“库叶岛”级只有九门主炮。两者的防护相当,前者的速度只有二十一节,而后者的速度达到了二十四节。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为了提高战列舰的速度,往往会损失一些火力。
  另外,美国在海军主力舰主炮的制造技术方面也仅次于帝国,而且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重视以远战为主的重型穿甲弹的国家。万幸的是,当时美国太平洋舰队里只有两艘“科罗拉多”级装备了十六英寸主炮,而且还是老式型号,无法使用重型穿甲弹。
  随着距离拉近。在一万米以内地炮战中。即便是十四英寸穿甲弹也能对“黄河”号,以及四艘“皇帝”级战列舰构成巨大地威胁。从后来地实战数据看。美国海军使用地十四英寸穿甲弹要比日本海军地同口径穿甲弹地威力高出大概百分之十五。
  显然。美国太平洋舰队地指挥官很清楚眼前地形势。也知道第11舰队那五艘战列舰地优势在哪。如果交战距离过远。太平洋舰队对第11舰队几乎没有威胁。相反。即便在二万六千米地距离上。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也能轻易砸穿美国战列舰地水平装甲。而在一万八千米地距离上。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都能打穿美国战列舰地水平装甲。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太平洋舰队必须缩短交战距离。即便为此损失几艘战列舰。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在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之前。第11舰队至少让二艘美国战列舰退出了战斗。同时让另外三艘美国战列舰损失了部分主炮火力。
  由此可见。经过一年多地磨练。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上地官兵已经不再是新兵了。
  问题是。战斗打到这个地步。双方要付出地代价都不会小到哪里去。
  按照一般的情况,当双方的损失都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后。双方的指挥官肯定会有一个首先做出撤退的选择,而另外一个在舰队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也不会下令追击。而会鸣金收兵。
  现在就是看谁首先付出更惨重地代价。
  炮战从十一点二十五分打到了凌晨一点三十八分,到此,双方都已筋疲力尽。
  从第11舰队发回的战报看,五艘战列舰全部受损,其中“黄河”号与“宣宗”号的情况最为严重,“黄河”号还在凌晨零点三十二分地时候撤出了战斗。“宣宗”号则在凌晨一点十一分的时候离开了战场。当然,另外三艘战列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太祖”号丢了一座炮塔,“仁宗”号有四门主炮哑火,“太宗”号不但丢了一座炮塔,还被打断了一根烟囱,正在苦苦支撑。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情况也差不多。至少有五艘战列舰在凌晨一点之前陆续撤出了战斗,“太宗”号还观察到其中一艘战列舰在撤退之后发声了大爆炸,并且很有可能在爆炸之后沉没。另外三艘美国战列舰都挨了不少的炮弹。其中可以辨认的“科罗拉多”号至少被打掉了两座炮塔。
  最终。双方地指挥官几乎同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灾难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据战后从美国获得的战斗记录,一点四十一分。“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在撤退前朝“太宗”号打出了最后一轮齐射,而且只有七门主炮的齐射。结果,这轮齐射有二枚十四英寸穿甲弹打中了“太宗”号,其中一枚直接命中了司令塔!当时,交战距离为一万一千八百米。按理说,在这个距离上,“太宗”号司令塔厚达四百毫米的装甲应该能够挡住十四英寸穿甲弹,可是弹着点正好在司令塔右舷舷窗处!
  结果是谁也不想接受的。
  包括罗清远在内,第11舰队(应该是第一舰队)司令部的二十多名高级军官全部阵亡。司令舰桥内,只有一名少尉通信军官幸免于难。当时,由他负责的那部固定式长波电台正好挡住了飞向他的弹片,不然他也活不了。
  报告是由“太祖”号战列舰发回来地。
  当时陈锦宽与卫延年就呆住了,眼看战斗结束,罗清远却这么不走运,被敌人地最后一轮齐射打中!
  要知道,罗清远一直被认为是“好运将军”。
  白佑彬当时也傻了,谁能想到,最后一枚炮弹会打中旗舰的司令塔!?
  似乎不相信会出现这样地事情,卫延年立即让通信参谋给“太祖”号发去了询问电报。半个小时后,“太祖”号的报告得到了证实。不但第一舰队司令部军官系数阵亡,连“太宗”号的舰长,以及几名高级参谋都阵亡了。
  凌晨二点十五分,在确认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撤出战场之后,祖寿清从那霸发出了撤退命令。
  当然,善后工作还没有结束。
  当时只能肯定,四艘“皇帝”级都能返回港口,“黄河”号与第14舰队的四艘战列舰的情况都很严重,能否安全返航都是个问题。
  让严国荣他们离开之后,陈锦宽叫上白佑彬,去了卫延年的办公室。
  只是,两人似乎都想先知道第一舰队的情况,所以都在默默的等待着消息。
  天放亮的时候,卫延年赶了过来。
  “才收到的。”卫延年显得有点憔悴。“华山号与泰山号肯定没救了,祖寿清已经让舰长下达了弃舰的命令。另外,台湾岛号的情况不容乐观,如果不能尽快堵住舰体上的漏洞,恐怕回不了那霸。”
  “黄河号呢?”陈锦宽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黄河号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护航的巡洋舰送了两台抽水机上去,现在正在设法堵住漏洞,如果能够排出舰体内的部分海水,应该能够返回那霸。”
  微微点了点头之后,陈锦宽又问道:“雷霄霆那边有消息了吗?”
  卫延年摇了摇头。“暂时没有,只是从祖寿清提供的战报来看,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八艘战列舰都挨了炮弹,至少有五艘需要进行大修。如果没有错,我们仍然掌握着太平洋上的主动权。”
  听到这,陈锦宽才稍微松了口气。
  虽然美国海军在珍珠港有一座大型修船厂,但是一次只能为两艘主力舰提供维修服务。另外,美国在旧金山与圣迭戈的造船厂还没有完全建成,一次最多只能为一艘主力舰提供维修服务。也就是说,那八艘受损的美国战舰,至少有四艘必须返回美国设在西海岸的造船厂,其往返时间,以及维修时间大概需要一年!
  也就在这个时候,元锦奎拿着一份电文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看完之后,卫延年的神色立即就变了。
  陈锦宽似乎预料到了什么,跟着就站了起来。
  “巴拿马运河失守了。”将电文还给卫延年后,陈锦宽一屁股坐了下来。“看来,美国人也早就在策划这次的行动。真是凑巧啊!”
  听到这,白佑彬猛然明白了过来。
  显然,美国并没有打算拖到年底才参战。其太平洋舰队在十月六日,也就是帝国向美国正式宣战前九天离开珍珠港,就是为了执行作战任务。也就是说,即便帝国不向美国宣战,美国也会在十五日之后向帝国宣战。
  如此一来,美国为了扼守住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通咽喉,肯定会同时攻打巴拿马运河。
  对此,帝国海军是无能为力的。
  帝国驻扎在巴拿马运河的兵力不到一千人,只是一支象征性的部队。只要战争爆发,这支军队肯定会被抛弃。在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之前,帝国海军没有任何办法支援巴拿马运河的守
  当然,这支部队也绝不是没有任何价值。
  就在元锦奎送来的电报中,守军指挥官明确提到,在被美军包围之前,他们已经炸毁了由帝国控制的两座船闸。这也是他们留在巴拿马运河的唯一使命。
  显然,局势对帝国有利!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八章 … 海军癌症
  等卫延年出去之后,陈锦宽才拿起了放在烟缸沿上的香烟,用力的抽了两口。
  见到陈锦宽那略显不安的神色,白佑彬很想劝劝元帅,让他少抽点烟,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看来,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啊!”
  听到陈锦宽的话,白佑彬迅速思索了一番。难道,陈锦宽早就知道美国会在近期参战?
  “其实,早在十月初,美国参战的迹象就已经非常清楚了。”一边说着,陈锦宽一边走了过来。“当时,情报部门就发现,美国西海岸地区的几个主要港口出现了大批作战部队,另外囤积的作战物资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吨。因此,当时我们就断定,美国会在十月中旬,最迟不过十月底参战。”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监视敌人的后勤物资,以及军队调动是判断敌人参战时间的最好依据,很多时候甚至是唯一依据。
  “主要的问题是,美国将以何种形势参战?”陈锦宽冷冷一笑,将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之后,又顺势掏出了一根。“如果美国想与我们直接交战,最需要动员的就是舰队,即便需要出动地面部队攻打巴拿马运河,也应该将地面部队向中美洲地区集中。因此,有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