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浪-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麦克阿瑟的“威胁”下,美国总统出面让尼米兹务必为其提供方便。
当时,在美国本土完成了训练工作的只有三十五个作战师,而且能够在一月份调集到位的运输船只也仅仅勉强够运送三十五个作战师以及相关的作战装备。
一月上旬,相关的工作就确定了下来。
只是,尼米兹对这次地行动不抱任何希望。作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太平洋战区司令官。以及美国海军最有才干的将领。尼米兹很清楚,敌人绝不会轻易让这三十五个作战师的增援部队到达澳洲大陆。
明帝国海军已经在“巴拿马湾海战”中证明了其长途奔袭能力。
现在。明帝国海军又获得了四艘比“衣阿华”级战列舰还要强大的新式战列舰,加上其在太平洋上活动的破交舰队,明帝国海军有足够的实力拦截运输船队。
虽然后来尼米兹收到了情报,得知明帝国海军将向大西洋派遣四艘快速战列舰,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当初,日本海军就是认为明帝国将出兵大西洋,从而放松了警惕,在“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中遭受了最惨痛的失败,并且从此走向了战败的深渊。如果因为明帝国海军向大西洋派遣四艘战列舰而相信其不会派遣舰队拦截运输船队,美国的结局就不会比日本好多少,至少澳洲会紧随日本地后尘,成为明帝国地囊中之物。
正是如此,在第32舰队离开诺福克之前,尼米兹给威利斯·李发了三封电报。
内容基本上一样,就是让威利斯小心敌人的突然袭击。
二月初,当第11舰队出现在西南太平洋上之后,尼米兹又给李发去了一封电报,要其在进入太平洋之后,确认前方地安全。
二月十三日,尼米兹给李发去了第五封电报,内容完全一样。
结果,第32舰队通过巴拿马运河之后,美军运输船队没有急着通过运河,而是跟在英国太平洋舰队之后通过了巴拿马运河。
可以说,从一开始,威利斯·李就非常小心。
虽然在进入太平洋之后,第32舰队并没有遇到明帝国的舰队,但是威利斯一点都不敢大意,在珍珠港坐镇指挥的尼米兹也不敢有任何疏忽。
直到十七日,尼米兹才基本上断定,明帝国海军肯定会拦截第32舰队。
让尼米兹做出这一判断的正是出现在夏威夷群岛东南海域的“海狮”号破交舰队。当时,与“海狮”号破交舰队遭遇的是由“夏威夷”号大型巡洋舰为核心的美军护航舰队。按照以往的惯例,美军护航舰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赶走明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确保运输船队的安全。可这次,明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似乎没有想过要对付由“夏威夷”号护航舰队掩护的运输船队!
这一现象极为反常,收到消息之后,尼米兹就给“夏威夷”号大型巡洋舰的舰长发去了命令,让其无论如何也要跟住明帝国的破交舰队,确认其具体行踪。也正是如此,“海狮”号破交舰队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摆脱美国战舰。
二十三日,尼米兹再次不厌其烦的给威利斯·李发去了电报。
收到这封电报之后,威利斯·李立即提高了警惕。在此之前,他也在观察北面那两支舰队的行动,并且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
当时,美军已经断定,前来执行拦截任务的主力是第11舰队。
对李来说,白佑彬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对手。在他担任太平洋舰队副总参谋长的时候,就多次“领略”到了白佑彬的指挥风格。毫无疑问,李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白佑彬的目的是干掉运输船只,就不会选择在斐济群岛附近设伏,而会把伏击圈尽量向东移动,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追击溃逃的运输船队。
据此,李断定在到达马克萨斯群岛之前,就有可能遭遇第11舰队。
二十四日上午,李就让第3舰队与运输船队分开,组成了战斗队列,并且前出了三十海里。
只是,李手上没有足够多的侦察舰。
当时,美国海军还没有为所有的驱逐舰装备雷达,而第32舰队里除了四艘战列舰,八艘轻巡洋舰之外,只有三艘担任驱逐舰编队领舰的驱逐舰装备了雷达。而为了确保运输船队的安全,李必须留下四艘轻巡洋舰,同时让一支驱逐舰编队留在运输船队里面。结果,他能够调动的其他装备有雷达的战舰仅仅只有六艘。
除此之外,缺乏燃油也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按照威利斯·李的想法,在到达了马克萨斯群岛海域之后,如果没有与敌人遭遇,就将为护航战舰提供一次燃油补给。然后,再派遣侦察舰去前方活动。
只是现在看来,他已经没有机会到达马克萨斯群岛海域了。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三十章 … 大肆杀戮
此时的情况与白佑彬之前的预测有所不同。
双方遭遇之后,美军第32舰队没有主动上前迎战,而是想避开第11舰队,随同运输船队向西南转向。从威利斯·李的角度来讲,这一战术安排也无可厚非,第32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护送船队安全抵达目的地。
如此一来,第11舰队只能向东挺进,摆出绕到美军第32舰队后方的架势。
在做出这一决策的时候,白佑彬就知道,李一定会转向追过来,而且是向左转向,绕个大圈子,挡在第11舰队与运输船队之间。
威利斯·李不可能不知道第11舰队的速度。
“省”级战列舰的最快速度超过了三十二节,而运输船只的速度只有二十四节(商船不是战舰,其最大巡航速度基本上就是其最大速度),如果让第11舰队绕过了第32舰队,即便由第32舰队直接掩护的船队能够幸免于难,后面跟随英国舰队航行的两支船队也将遭殃,而英国那几艘主力舰根本就不是第11舰队的对手。
到此时,就算李不想与白佑彬决战,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一点半,在双方的距离缩短到大概二十五海里的时候,白佑彬下令让舰队将航向转到了四十五度,并且将航速降低到了十八节。
此时,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航线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只有十二海里左右。
第32舰队的速度仍然在三十节以上,而第11舰队已经降低了航速。如此一来,最多在二点四十分之前,双方就将平齐航行,进入交战状态。
毫无疑问,第11舰队不能参加袭击美国运输船队的战斗。
白佑彬回到了原先制订地战术计划上。第11舰队负责引开美军第32舰队。其他地任务交给“海虎”号与“海龙”号破交舰队。
也就在第11舰队转向到四十五度地时候。“海虎”号与“海龙”号破交舰队正在赶来。
第一支运输船队地行踪一直在“哈尔滨”号轻巡洋舰地监视之中。因为船队里有四艘轻巡洋舰。所以“哈尔滨”号没有逼得太近。而是伴随船队向西南航行。同时将相关地消息源源不断地发给了第11舰队。以及赶来拦截地两支破交舰队。
按照计划。“海虎”号破交舰队将主要负责拦截运输船只。
一点左右地时候。该破交舰队地四艘大型巡洋舰就重新组成了编队。随即就将航向调整到了七十五度。朝着美军第一支运输船队地方向而去。
四艘大型巡洋舰地“杀伤力”是相当恐怖地。即便运输船队得到了四艘轻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地保护。可是在四艘火力极为凶猛。而且速度丝毫不慢地大型巡洋舰面前。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只有任人宰割地份。
在以往的战斗中,“海龙”号曾经创造了同时对付三艘轻巡洋舰的战斗纪录。
不管是“海龙”级装备的三百毫米舰炮,还是“鲨鱼”级装备的二百四十毫米舰炮,都能用普通穿甲弹在有效射程范围之内摧毁世界上任何一艘轻巡洋舰。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弹就能使一艘驱逐舰丧失战斗力。三枚同样的穿甲弹就能干掉一艘轻巡洋舰。三百毫米舰炮与二百四十毫米舰炮地射速比战列舰配备的四百毫米舰炮高得多,而且大型巡洋舰上的火力控制设备丝毫不比“省”级战列舰差。
也许,美军最大地失误就是没有派遣大型巡洋舰为船队护航。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时美国在东太平洋上活动的四艘大型巡洋舰都要负责掩护前往珍珠港的船队,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支援第32舰队。
一点四十分,“海虎”号大型巡洋舰首先开火。
此时,该舰队里的四艘大型巡洋舰距离美军第一支运输船队大概有十五海里,也就是二万八千米左右。这几乎是三百毫米舰炮发射穿甲弹与半穿甲弹的最大有效射程。在这个距离上,三百毫米穿甲弹足以干掉美军的轻巡洋舰,只是炮击的命中率不会高到哪里去。
当时,“海虎”号瞄准地不是美军的战舰,而是美军的商船。
虽然火控雷达能够为战舰提供精确的目标数据。但是火控雷达很难直接区分出战舰与排水量相当的运输船只。另外,美军船队采用的仍然是密集编队,而不是疏散编队。在命中率不是太高的情况下,“海虎”号肯定选择集中在一起的目标开火。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距离上,美军轻巡洋舰上地六英寸舰炮根本没有威胁!
一点五十五分,三艘“鲨鱼”级大型巡洋舰也开火了。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十海里,也就是一万八千五百米左右。在这样的距离上,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对美军舰船的威胁不比三百毫米炮弹小多少。另外,三艘“鲨鱼”级上的火控雷达已经发现了那几艘从船队里杀出来的美军战舰,所以其首先瞄准的就是美军的护航战舰。
十分钟之内,三艘美军轻巡洋舰在没有能够打出一轮齐射的情况下就被摧毁了。
“鲨鱼”级所采用地七十三年型二百四十毫米舰炮地最大射速达到了每分钟五枚,在同样为九门主炮的情况下,其火力密度比战列舰提高了一点五倍,比“海龙”级大型巡洋舰提高了三分之二。
在以往地战斗中,各破交舰队的指挥官都发现。用“鲨鱼”级对付敌人的护航战舰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因此。破交作战中,一般是由“海龙”级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开火。迫使敌人的护航战舰进行战术规避,打乱敌人的阵脚,然后由“鲨鱼”级组成战斗队列,缩短交战距离,分头歼灭敌人的护航战舰。
此时。“海虎”号破交舰队将这一战术发挥到了极限。
二点十五分之前,为第一支运输船队护航的四艘轻巡洋舰,六艘驱逐舰中,就只剩下了一艘轻巡洋舰与二艘驱逐舰。这三艘战舰也没有敢于继续南下,而是转向脱离了船队,向东北方向逃跑了。
在此之前大概五分钟。遭到“海虎”号密集炮击地美军船队开始疏散了。
这是运输船队遭到破交舰队袭击,护航舰队被敌人击溃之后,运输船只为了避免被击沉,尽量减少损失的唯一办法。当时,已经有十多艘船只被“海龙”号击中,随着护航战舰撤出战斗,如果不立即疏散,恐怕将有更多的船只遭到屠戮。
毕竟,任何一支破交舰队的规模都非常有限。
船队里往往有数十艘商船。如果这些船只向不同的方向逃跑,破交战舰就无法追上每一艘商船。虽然最终肯定会有很多商船被破交战舰追上,并且击沉。但是肯定有一部分商船能够逃离危险。
对付四散逃跑的商船,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分散追击。
一般的情况下,破交战舰在追上了商船之后,会首先让商船失去航行能力,或者降低其航行速度。最常见的战术就是瞄准商船的水线部位,重点炮击动力舱。只要能够命中,一到二枚大口径炮弹就能使一艘商船丧失航行能力。
在失去了动力之后,商船上的船员一般会在逃生之后炸毁商船,避免落入敌手。
当然。破交战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下,会采用不同的战术。
这次,“海虎”号破交舰队就没有分散追击那些逃窜的商船。按照第11舰队提供地消息,即前出执行侦察任务的“沈阳”号发来的消息,后方还有另外两支运输船队,且规模比第一支运输船队大得多。为了消灭更多地运输船只,“海虎”号破交舰队不能在这里耽搁太多的时间。
与此同时,“海龙”号破交舰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南下。
在进入战场的时候。“海龙”号破交舰队位于第11舰队的东北面,随着第11舰队派出的侦察战舰发现了美军第3舰队,秦孝东就把派到前面去的三艘“鲨鱼”级大型巡洋舰召了回来,组成了战斗队列。
一点十五分,收到第11舰队发来的命令后,秦孝东立即命令舰队转向南下。
按照计划,“海龙”号有两个任务,一是寻找英国海军的两艘战列巡洋舰,防止其逃出战场。二是协助“海虎”号破交舰队歼灭正在逃窜地美国运输船只。而此时。第11舰队已经向东航行了数十海里。结果“海龙”号落在了第11舰队的西北方,在其南下的时候。将从第11舰队经过的航线上穿过,正好避开了随同第11舰队向东航行的美军第32舰队,从而顺利到达南面的战场。
二点二十分,“海龙”号上的雷达首先探测到了两个大型目标。
随即,编队里的其他五艘大型巡洋舰上的雷达也探测到了那两艘巨大地战舰。当雷达测算出目标舰的速度之后,秦孝东立即断定,那是英国的两艘战列巡洋舰,因为战场上除了正在跟第11舰队较量的那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之外,就只有英国海军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才是大型快速战舰。
下达了战斗命令之后,秦孝东联系了第11舰队与“海虎”号破交舰队。
已经击沉了十三艘运输船,并且让另外十五艘船只丧失了动力的“海虎”号立即调整了战斗状态,装备“迎接”即将到达的英国战列巡洋舰。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三十一章 … 抢先开火
“松江府”号战列舰上。收到秦孝东发来的消息之后。白佑彬只是淡淡的笑了一下。
情况与预测的几乎完全一样。英国的二艘战列巡洋舰居中策应。在李指挥的第32舰队必须应付第11舰队的时候。只有那二艘战列巡洋舰能够保护美军运输船只的安全。如此一来。它们就必须加速赶往前方的战场。
“长官。沈阳号发现了英国战列舰编队。”
白佑彬的眉头跳了几下。朝报告情况的通信军官看了过去。
“在最后面。”庞晋元走了过来。“在第三支运输船队的后方。四艘复仇级战列舰。另外还有十多艘其他战舰。与之前收到的情报完全一致。”
“最后面?”蓝凌波也皱起了眉头。
半个多小时前。“沈阳”号就发现了位于最后面的第三支。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美军运输船队。却没有发现为其提供掩护的舰队。
按照之前收到的情报。英国的战列舰应该在最后面。
当时。白佑彬就有点担心。如果威利斯李的胆子够大。在与第11舰队遭遇之后。他就有可能让英国的四艘战列舰脱离护航编队。埋伏到东面的某处海域。这样一来。“沈阳”号到达的时候。英国舰队已经离开了船队。显然。这种情况对第11舰队极为不利。到时候不但要对付美军第32舰队。还要对付英国地太平洋舰队。同时与八艘战列舰交手。虽然四艘“复仇”级是老式战列舰。但是在进行了现代化改进之后。其战斗力有了很大地提升。另外其装备的十五英寸主炮的威力也不是很小。只要将距离缩短到一万五千米之内。仍然能够对“省”级战列舰构成巨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白佑彬就只能寄希望于破交舰队迅速完成任务。然后率领第1舰队高速撤离。避免与强大的敌人决战。
为此。白佑彬甚至做好了打退堂鼓的准备。
“看样子。威利斯并不是个厉害的对手。”
“也不能这么说。”白佑彬走到了海图桌旁。“从这一战术安排来看。威利斯肯定预料到了我们会出现在这一海域。”
蓝凌波皱起了眉头。觉得白佑彬的话有点说不过去。
不说别的。如果威利斯李真地预料到第11舰队会到这边来。他为什么不派出侦察战舰。而是直到与第11舰队遭遇之后才被动应战?
“虽然敌舰队的部署没有多少新意。但是其目的却很明确。就是要竭尽全力保护好运输船只。第32舰队在前方开路。二艘战列巡洋舰居中策应。英国太平洋舰队断后。”白佑彬转身在战术态势桌上调整了代表敌舰队的几支模型的位置。“如果用战列舰为船队护航。一般的护航战术是在外围部署侦察战舰。战列舰编队靠近船队。好应付来自不同方向的敌人。这次。威利斯却让英国太平洋舰队留在了最后面。明显就是想防止我们前后包夹。让其没有逃跑的余地。”
“这应该是他在战前地战术部署。”肖定邦附和了一句。
“对。这就是威利斯在战前的战术部署。”白佑彬又转过了身来。“现在。第32舰队离我们还有多远?”
“大概十五海里。在一百四十度方向上。”
这里所说的“一百四十度”。不是以地球的自然坐标为准。而是以第11舰队为参照。即第32舰队位于第11舰队航向沿顺时针旋转一百四十度的方向上。
“控制好速度。”白佑彬迅速心算了一番。“距离缩短到十三海里的时候。我们就抢先开火。”
“二万五千米。是不是太远了?”蓝凌波立即反应了过来。
当双方的距离缩短到十三海里地时候。第32舰队应该在第1舰队一百三十度的方向上。而“省”级战列舰因为舰长加大。炮塔间的距离所所扩大。因此三座主炮炮塔的方向射界都达到了一百四十度。只有八十度地射界盲区。如此一来。在第32舰队进入第11舰队一百四十度方向上之后。就已经进入了四艘“省”级战列舰主炮的炮击范围之内。问题是。帝国海军情报局提供地情报证明。在二万五千米的距离上。“省”级战列舰主炮发射的重型穿甲弹很难击穿“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水平装甲。
白佑彬朝同样有点疑惑的伍庆元看了一眼。才将蓝凌波叫到了一边。说道:“远归远。只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干掉第32舰队。而是拖住第32舰队。让破交舰队有机会干掉美军的运输船队。如果我们还不开火。威利斯很有可能利用速度摆脱我们。去掩护遭到攻击的运输船队。”
蓝凌波此时也明白了白佑彬的意图。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当时。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保持着同样的航向。速度差在十二节以上。斜距离缩短二海里。第32舰队大概要追上三海里左右。也就是说。十五分钟之后。第32舰队与第11舰队的距离就将缩短到十三海里。
二点三十五分。在白佑彬没有改变命令的情况下。伍庆元下达了开火命令。
从发现敌人。到此时已经过去了四个半小时。四艘帝国海军最新锐的“省”级战列舰在与敌人纠缠了四个半小时之后。终于打响了决战的第一轮齐射。
在第二轮齐射之后。白佑彬让庞晋元去实施了电子干扰。
在这么近的距离内。美军的电子干扰对“省”级战列舰上的火控雷达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同样的。“省”级战列舰自身释放的金属铂条也不会对火控雷达产生多大的影响。
虽然有情报证实。美军已经在“衣阿华”级战列舰上装备了火控雷达。而且其性能不会比帝国海军的火控雷达差多少。也就很难在如此近的距离之内被干扰。但是白佑彬也抱有一点希望。如果能够成功干扰敌人的火控雷达。那么第11舰队就掌握了致胜的关键优势。并且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敌人。
二点四十分。第3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也开火了。
听着炮弹落下时发出的声响。白佑彬露出了一丝惊疑的神色。
美军战列舰的第一轮齐射就非常准确。打向“松江府”号战列舰的几枚炮弹全都落在了一千米的范围之内。其中有两枚炮弹落在了距离“松江府”号不到三百米的海面上。显然。美军战列舰的炮击准确率一点都不低。
其实。当时双方的炮击准确率都非常高。
参战二年多之后。美国海军在战场上吃了不少的苦头。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其雷达性能不如帝国海军所造成的。所谓吃一亏。长一智。在吃了好几次亏之后。美国海军开始重视雷达的研制工作。其中的重点就是火控雷达。
如果不是技术上走了弯路。恐怕在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服役的时候。就会安装火控雷达。虽然晚了一点。但是也不算太晚。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在建成之前。专门为战列舰研制的火控雷达成功问世。并且立即装备到了四艘最新式的战列舰上。
相对而言。美军的火控雷达仍然比帝国海军当时装备的火控雷达差一些。
主要就是。美军还没有为战列舰安装配套的火力指挥设备。虽然“衣阿华”级战列舰上安装了火控雷达。主炮也都安装了弹道计算机。但是却没有单独的火控指挥通道。无法将火控雷达与弹道计算机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
对双方的八艘战列舰来讲。当时差的就是运气。
二点四十三分的时候。跟随在“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