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浪-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那场第一舰队长途奔袭,伏击了欧洲联合舰队,又在夏威夷群岛东南海域与美国舰队遭遇,从而爆发了美国参战以来,双方快速战列舰第一次直接对抗的海战中,斯普鲁恩斯能够展露舰队指挥官的才能,就是因为哈尔西对战局判断失误,导致舰队旗舰受创,从而让斯普鲁恩斯获得了指挥舰队作战的机会。
  随后,美国将太平洋战场划分成了三个战区。
  太平洋舰队也随之被分划成了三支战区舰队,作为尼米兹最信任的将领,哈尔西前往西南太平洋战区,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
  这个安排多多少少都与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的麦克阿瑟有关。
  作为曾经的美国驻远东地区总司令,陆军上将麦克阿瑟一直以其强硬的作风,霸道的处事方式而出名。另外,凭借着与总统的良好个人关系,麦克阿瑟不但在陆军中横行霸道,即便面对海军将领,也照样蛮横专制。
  显然,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
  如果派去的是一个脾气温和的将领,肯定会被麦克阿瑟吃得死死的,其舰队司令官的身份也名存实亡,最终指挥舰队的不是海军将领,而是陆军将领。对任何一支海军来说,听从陆军的指挥,不但是莫大的耻辱,还是无尽的灾难。
  在此情况下,尼米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海军中,只有哈尔西有足够的胆量,以及手段跟麦克阿瑟抗衡。
  也就是说,尼米兹在委任哈尔西为第三舰队司令官的时候,看重的不是其才华,而是其胆略。
  从第三舰队后来的人事安排就能看出,哈尔西出众的并不是其指挥才能。
  在由哈尔西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之后,尼米兹还先后委派弗莱彻,金凯德与威利斯·李担任作战舰队指挥官,从而使哈尔西不用率领舰队作战,可以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处理舰队事务,以及跟麦克阿瑟周旋。
  这些安排,一方面说明尼米兹对哈尔西的指挥才能有所顾虑,另外一方面也说明麦克阿瑟确实够专横,不然根本不需要专门安排一名海军中将(后来升为上将)与之周旋。
  由此可见,尼米兹非常了解哈尔西。
  从根本上讲,哈尔西不是没有指挥舰队作战的才能,毕竟任何一名海军将领,除了那些在后方负责文职,或者后勤,或者科研工作的之外,都拥有足够的指挥才能,不然不可能升为将领。
  只是,哈尔西具备的才能并不适合美军的实际情况。
  换句话说,哈尔西属于那种擅长打顺手仗,而不擅长在逆势下扭转战局的指挥官。
  除了在参战初期的“关岛海战”中获得了一次并不明显的胜利之外,随着帝国海军迅速加强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并且调整了战略部署,美国海军就再也没有在战场上获得过一次有利态势了。
  也就是说,三年多来,美军基本上都是在逆境下作战。
  显然,这不是哈尔西擅长的作战方式。
  用后人的评论来说:如果给哈尔西二倍于敌人的兵力,他能够将任何一个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如果只给他与敌人相等的兵力,他就只能勉强招架;如果兵力不如敌人,他将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由此就可以看出,哈尔西确实不适合在战场上指挥舰队作战。
  斯普鲁恩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哈尔西的缺陷。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斯普鲁恩斯,美军很有可能在七十五年(43年)的时候就输掉太平洋战争,从而输掉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也没有能够力挽狂澜。
  在斯普鲁恩斯离去之后,哈尔西成为了尼米兹唯一的选择。
  当时,在美国海军中,除了哈尔西之外,几个比较有才能的将领,比如金凯德、米切尔与威利斯·李都属于“战将”型人才,而不是“统帅”型人才。三人都具有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却没有太多的大局观,或者说没有同时指挥几支舰队作战,并且联合各舰队的控制能力。
  在此情况下,哈尔西走马上任。
  虽然斯普鲁恩斯将第五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带了回来,仅仅只有一艘快速战列舰受了点损伤,在锚泊地就能修复,但是此时的战局一点都不容乐观,太平洋舰队,乃至美国海军都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当时的美国海军都需要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只有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海战,获得决定性的胜利,美国海军才能够获得喘息的机会,获得扭转战局的机会。
  要想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就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拿出足够的资本。
  如同他的性格一样,走马上任之后,哈尔西立即向第五舰队全体官兵下达了战斗动员令,要求每一名官兵都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每一艘战舰都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工作。随后,哈尔西还向第五舰队所有官兵宣称,决战时刻即将到来,能够获得胜利的是,同时也只是第五舰队。
  士气调动起来之后,哈尔西还有更多的实际工作要做。
  比如,尽快修复那艘受损的战列舰。
  与帝国海军一样,战争期间美国海军加强了后勤保障舰船的建设工作。
  因为美军一直处于战略防守态势,且美军在主要战场上设置了众多的海军基地与临时锚泊地,所以美军并没有像帝国海军一样,建造大量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与快速综合补给舰(这两类后勤保障战舰在进攻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而是花更多的力气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工程维修船。
  毫无疑问,工程维修船对防御的一方更有意义。
  不说别的,为了在太平洋上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网络,美军就必须建造足够的工程船只,以便在重要岛屿开辟临时锚泊地,为舰队提供临时驻扎地点,以及在舰队中转时为其提供后勤保障。
  另外,维修船只也显得极为重要。
  因为美国海军作战舰艇的战损率一直居高不下,而美国的主要造船厂都在本土东海岸,即便在西海岸与珍珠港,乃至澳洲大陆与新西兰都有修船厂,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战舰来说,广袤的太平洋仍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所以要想保持舰队的作战能力,就必须建造足够的,且足够大的维修船。
  在珍珠港遭到炮击之后,美军更是加强了大型维修船的建造工作。
  按照美国海军的规划,随着大批维修船服役,今后除了严重损伤的战舰之外,其他战舰的正常维护,以及一般程度的维修都可以在锚泊地进行,而不需要返回港口。
  世界上第一种能够为战列舰提供支持的浮式船坞船就是由美国建造的。
  也正是如此,当珍珠港再次遭到炮击,基础设施毁于一旦之后,第五舰队受损的战舰才不用千里迢迢的返回本土,在考爱岛的锚泊地就能得到修理。
  只是,对哈尔西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修复战舰。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明帝国海军不会进攻中途岛,而会跳过中途岛,直接攻打瓦胡岛,或者夏威夷群岛东部的某座重要岛屿。
  如此一来,明帝国海军仍然会集中所有作战舰队。
  随着时间拖延下去,战局态势会变得对第五舰队越来越不利。
  不说别的,到六月底,帝国海军的四艘“省”级乙型战列舰就将成军,即便战斗力不强,也能参加掩护登陆舰队的作战行动。而美国海军的第二批四艘“罗得岛”级战列舰最快也只能在八月份才能到达太平洋,然后要到八月底,甚至九月中旬才能形成作战能力。
  也就是说,中间有二个月的时间,美军将面对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对手。
  到时候,明帝国海军可以集中至少二十六艘战列舰,且其中二十艘为快速战列舰。而美国海军仍然只有十二艘战列舰。
  如果是斯普鲁恩斯,他肯定会选择固守瓦胡岛,利用美军小型舰艇的数量优势。
  可是,现在指挥第五舰队的是哈尔西。
  在哈尔西看来,等下去将没有任何希望,要想反败为胜,就要敢在对手实力再次增强之前与之进行决战,从而获得胜利。
  也正是如此,在到达了“罗得岛”号战列舰上之后,哈尔西就向尼米兹提交了报告。
  这一天为六月十三日。
  在此前一天,白佑彬率领的二支作战舰队刚刚离开了中途岛登陆场,开赴瓦胡岛海域。
  帝国海军各参战部队的部署调整工作还在紧张的进行之中,至于已经服役的四艘“省”级乙型战列舰,此时都在舟山群岛海域进行着紧张的训练工作。至少,卫延年暂时还没有考虑让这支新编的作战舰队参加作战行动。
  第十三卷 海上决战 第二十七章 … 临时变阵
  六月十三日,夜间。
  按照以往的情况,在吃过夜宵之后,白佑彬就会将指挥舰队的工作交给蓝凌波,然后回去睡大觉,直到次日上午八点左右,才返回司令舰桥,替换蓝凌波。当然,今天例外,白佑彬并没有准时离开司令舰桥。
  十点半左右,庞晋元把刚刚翻译出来的电文送了过来。
  “斯普鲁恩斯终于完蛋了。”
  “完蛋了?”
  接过电文的时候,蓝凌波注意到,白佑彬的神色有点沮丧。
  调换舰队司令官,且对斯普鲁恩斯进行军事审判,这样的大事绝对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在斯普鲁恩斯回到珍珠港,被宪兵代走之后不到二十四小时,这条情报就送到了雷霄霆的手上。随后,海军情报局通过安插在美国海军与政府内部的几名谍报人员获得了更多的情报,最终证实,斯普鲁恩斯因为在中途岛的作战行动中指挥不力,且违背了尼米兹的命令,被逮捕,并且将于近期移交给军事法庭。
  “终于少了个对手,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才对。”
  “高兴?”白佑彬回过了头来,“你觉得真的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吗?击败斯普鲁恩斯的不是我,也不是你,更不是任何一名帝国海军的将领,而是美国海军,美国自己。你认为,斯普鲁恩斯真的做错了什么吗?”
  蓝凌波微微皱了下眉头,有点不明白白佑彬的意思。
  “这条消息足以证实,我之前的猜测没有错。”白佑彬靠在了舷窗后面的栏杆上,“尼米兹本来打算与我们在中途岛决战,从而阻止我们登陆中途岛,斯普鲁恩斯却坚信我们不会攻打中途岛,所以认为不应该与我们决战,从而违背了尼米兹的命令。当然,任何一名军人都不应该违背军令,而且违反军令也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可是,换个角度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斯普鲁恩斯判断战局的能力远在尼米兹之上,而且他保存了美国海军仅有的作战舰队。你说,他真的做错了吗?”
  “这很重要吗?”蓝凌波反问了一句,“重要的是,我们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白佑彬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跟蓝凌波争论。
  斯普鲁恩斯走了,哈尔西来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至少,白佑彬觉得还不能立即下结论。
  斯普鲁恩斯违背尼米兹的命令,并不是因为他害怕与白佑彬决战,而是觉得决战的时机不成熟,或者决战的地点有问题。论胆色,斯普鲁恩斯不会输给任何美军将领。他不是在避免决战,而是想在更加有利的情况下与帝国海军决战。
  得出了这一结论之后,就不能推导出斯普鲁恩斯的真实想法了。
  中途岛不是理想的决战战场,那么帝国海军下一步就将进攻瓦胡岛,美军到此将无路可退。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认为夏威夷群岛东部海域才是更有利的决战战场。
  由此,白佑彬首先就联想到了美军设在夏威夷群岛东部海域的众多军事基地。
  既然斯普鲁恩斯觉得那边更有利,就肯定想利用美军部署在那边的,数量众多的小型舰艇。
  也就是说,美军很有可能正在进行集结,准备以小博大。
  虽然美军第五舰队的几支作战舰队都没有返回珍珠港,但是有足够的情报证明,第五舰队的作战舰队全都留在了夏威夷群岛海域,没有前往美国西海岸的港口,没有南下去圣诞岛,也没有去巴拿马。
  显然,哈尔西吸取了斯普鲁恩斯的教训。
  问题是,哈尔西会按照斯普鲁恩斯的想法来指挥舰队吗?
  显然不会,哈尔西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将领,就算他知道斯普鲁恩斯的观点更加正确,也不会重蹈覆辙,更不会照搬斯普鲁恩斯的战术。
  想到这,白佑彬立即让庞晋元去联系了第31舰队。
  凌晨刚过,郑恩博就搭乘汽艇来到了“台湾”号战列舰上。
  让蓝凌波留在司令舰桥负责舰队的工作之后,白佑彬就带着郑恩博去了作战会议室。
  “哈尔西?”郑恩博显得有点疑惑,“在西南太平洋上,哈尔西很少直接指挥舰队作战。就我了解,大部分时候,都是由金凯德、威利斯等舰队指挥官在前线指挥,哈尔西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舰队的日常事务,与陆军周旋,并且负责制订战役计划。”
  “制订作战计划?那么,美军第三舰队的战术有什么特点?”
  郑恩博沉思了一阵,然后把他知道的,了解到的事情大概讲了一下。
  渐渐的,白佑彬脑海里有了一副清晰的画面。
  如同他所猜测的一样,哈尔西并不擅长使用小型舰艇。
  在舰队分划之后,因为尼米兹将重点放在了西太平洋上,所以第三舰队能够获得的都是老式战列舰,很少得到快速战列舰。
  另外,西南太平洋上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比如岛屿的分布密度就远远超过了西太平洋。因此分配到第三舰队的小型舰艇要比分配到第五舰队的多得多。
  问题是,美军并没有好好利用其数量众多的小型舰艇。
  在瓜岛争夺战期间,美军还曾经大量使用小型舰艇。当时,美军的小型舰艇除了负责为运输船队提供掩护之外,还承担起了向岛上运送重要作战物资,向敌后投送小股作战部队,以及在夜间袭扰登陆场的作战任务。
  针对这一情况,帝国海军也迅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当时,帝国海军第三舰队的主力舰数量也不多,占多数的也是驱逐舰等小型舰艇。
  结果,在长达一年半的战斗中,帝国海军的前线军官总结出了很多对付美军小型舰艇的战术。比如,由数艘到十数艘驱逐舰组成夜间巡逻编队,利用驱逐舰优秀的机动性能,加上夜间作战能力,对付那些成群结队的美军小型舰艇。后来,还发展到由轻巡洋舰为核心,驱逐舰为主力的小型地区型舰队。
  可以说,在对付小型舰艇的战斗中,轻巡洋舰与驱逐舰拥有无可替代的作战潜力。
  最终,在损失极为惨重的情况下,美军逐渐放弃了小型舰艇集群作战的战术。直到帝国海军攻打莫尔兹比,进军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再到后来攻打斐济群岛,美军的小型舰艇都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太大的作用。
  可这并不表明美军没有足够的小型舰艇。
  按照郑恩博的说法,即便到现在,美军留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小型舰艇也有数百艘之多,其中主要是仅配备了二条重型鱼雷的PT艇,以及一些排水量不到一千吨,甚至仅仅只有五百多吨的小型驱逐舰。
  毫无疑问,哈尔西肯定不擅长使用小型舰艇。
  也许像金凯德、威利斯·李这些美军舰队指挥官也不擅长指挥小型舰艇作战。
  那么,哈尔西会利用集中在夏威夷群岛东部的那些美军小型舰艇吗?
  如果不会,他就肯定会主动迎战,争取在外海干掉前来挑衅的帝国海军作战舰队,夺取制海权,确保瓦胡岛的安全。
  想到这,白佑彬已经想出了一套作战计划。
  “你准备暗算哈尔西?”
  朝郑恩博看了一眼后,白佑彬淡淡一笑,说道:“你觉得哈尔西会主动与我们决战吗?”
  “这要看情况。”
  “什么情况?”白佑彬端起了放在旁边桌面上的咖啡杯。
  “如果我们的实力远远超过了美军,他就不见得会跟我们决战。”
  稍微停顿了一下,郑恩博又说道,“如果我们的实力不如美军,恐怕不得尼米兹下达命令,他就会主动找机会与我们决战了。”
  “看来,哈尔西确实是在等待机会。”
  “你准备送他这个机会?”
  沉思了一阵,白佑彬笑着摇了摇头。“机会不是别人送的,而是自己创造的。你觉得,我们会给美军反败为胜的机会吗?”
  “那就得看我们的实力,以及我们的战术安排了。”
  说到这,二人都心领神会,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送走郑恩博之后,白佑彬回到了司令舰桥,并且将庞晋元叫了过来。
  “与战区司令部联系?”庞晋元很是惊讶的看着白佑彬。“现在我们距离最近的,由美军控制的岛屿不到二百海里,如果使用长途电台,我们的行踪将立即暴露。”
  “照我的话去做吧。”白佑彬可没有管那么多,“另外,听说四艘‘省’级乙型战列舰已经服役了,在电报中询问一下这四艘战列舰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机会分配给第一舰队。”
  “可是……”
  庞晋元还是有点不解,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去调查四艘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战舰的情况吗?
  蓝凌波似乎猜到白佑彬想干什么,他朝庞晋元递了个眼神。
  等庞晋元走开之后,蓝凌波才说道:“你与郑恩博商量好了?”
  “都谈好了,这次我们给郑恩博创造机会。”白佑彬没有瞒住自己的参谋长。“如果一切顺利,明天晚上就能见分晓了。你尽快调查一下舰队的状况,明天早上我再来换班。”
  “你不等战区司令部的回电了?”
  “没那必要。”拍了拍蓝凌波的肩膀后,白佑彬说道,“明天我值白班,如果战斗在明天晚上打响的话,我可得早点去休息,免得到时候无法集中精力。”
  等到白佑彬离开之后,蓝凌波才笑着摇了摇头,同时发现其他几个参谋都在看着自己。显然,肖定邦与张海波也从白佑彬的话里听出了点苗头。
  第十三卷 海上决战 第二十八章 … 杞人忧天
  半夜被人从床上叫起来,任何人都不会高兴。
  更让江洪波觉得难以理解的是,白佑彬此时正在执行作战任务,而且舰队已经进入了高威胁海域,他竟然专门发电报回来询问四艘新服役的战列舰的情况,甚至暗示想获得这四艘新式战列舰。
  这在搞什么名堂?
  对白佑彬,江洪波是再了解不过了。
  当初,他让白佑彬回海军司令部,在严国荣的手下工作,就是希望白佑彬能够对战舰有更多的了解,为今后成为优秀的舰队指挥奠定基础。可以说,任何一名出色的舰队指挥官都要首先弄清楚战舰的性能。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白佑彬对战舰产生了极为浓烈的兴趣。
  如果再往前追溯,在白佑彬进入帝国海军学院之前,因为长期生活在岛上,除了日常生活之外,接触到最多的就是那些偶尔前来的舰船,所以大概从幼年的时候开始,白佑彬就迷恋上了战舰。
  问题是,兴趣再大,也要分时间场合吧。
  按照海军总参谋部的计划,新服役的四艘“省”级乙型战列舰本来就要分配给第一舰队。到时候,第一舰队将组建第三支作战舰队。虽然江洪波并不知道,在此之前,白佑彬就已经在总参谋部获得了这条消息,但是在他看来,白佑彬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为了如此小的事情而使舰队陷入危险之中。
  在给白佑彬回电之后,江洪波又给海军总参谋部发去了电报。
  结果,卫延年也被副官从床上叫了起来。
  白佑彬为什么要为了一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而打破无线电静默?
  显然,卫延年也很是不解,甚至有点光火。
  从已经掌握的情报来看,美军不但更换了第五舰队司令官,还准备在近期展开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不然第五舰队不会继续停留在夏威夷群岛东部海域。
  另外,在雷霄霆提交的情报分析中,重点介绍了哈尔西的情况。
  以卫延年多年的经验,他已经预感到,哈尔西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趁帝国海军进行部署调整的机会发动反击,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白佑彬指挥的第12舰队与郑恩博率领的第31舰队。
  上午的时候,卫延年还考虑过让白佑彬返回中途岛登陆场。
  在只有二支作战舰队的情况下,白佑彬战胜拥有三支作战舰队,以及一支由大型巡洋舰为核心的辅助舰队的哈尔西的可能并不大。如果第12舰队与第31舰队战败了,将对整个战局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考虑到美军在更换了舰队司令官之后,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及白佑彬已经在战场上多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卫延年没有召回回第12舰队与第31舰队,而是在下午发出的电报中,让白佑彬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冒险。
  数日之后,随着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返回战场,优势将再次回到帝国海军的手中。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白佑彬竟然主动暴露了舰队的行踪。
  他到底想干什么?
  呆到天亮,卫延年才去找到了陈锦宽。
  “你觉得白佑彬没有考虑后果?”
  卫延年微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