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地主-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伯那就靠着这个手艺吃饭,我知道这些天他手里接了不少活。老爷子又有点心急,还是不找他了。”五郎就道。
要给连老爷子做棺材,就得耽误连守礼自己手里接下的活,会影响他一家的收入。
“不过,这个事一会还是打发人给他送个信儿,到时候他能抽出几个工,过去帮帮忙,那也尽了孝心了。”五郎又道。可以说,他替连守礼那边考虑的相当周到。
“行,那你们爷俩去吧。”张氏见五郎办事这样妥帖,不由得又是骄傲又是满意,就冲连守信和五郎摆手道,然后又问,“那晌午饭还回来吃不?”
“回来吃。”连守信和五郎都笑着道。
等连守信和五郎都走了,张氏又叫过连枝儿来,她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两个又开了柜子,挑选给连老爷子做装裹铺盖的布匹。
这期间,张氏一直叙叙地说着一般庄户人家的葬仪是什么样的,什么该准备多少套衣裳,多少套铺盖,都有什么忌讳等等。
连枝儿和连蔓儿都很仔细地听着,这是她们以后生活中会需要的常识。虽然大家都会祝愿自己的长辈、亲人长命百岁,但是他们却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生前自然要尽孝,而身后事自然也要为她们操办的妥妥帖帖。
将给连老爷子做装裹铺盖的布匹和棉花都准备了出来,就放到了东屋的炕上。
“这两天得闲我就开始动手,”张氏对连枝儿和连蔓儿道,“我打算把你三伯娘也叫过来,我们俩一起做。”
“那现在就叫我三伯娘和叶儿过来,和她们说呗。”连蔓儿说着话,就打发人去请了赵氏和连叶儿过来。
张氏就将事情跟这娘儿两个说了,赵氏连连点头。能给老人做装裹的衣裳和铺盖,这不仅仅是尽孝,它还是一种“权力”和“荣誉”。赵氏自己并没有能力做这件事,张氏将东西都准备好了,只是让她有空过来帮着缝几针,这是特意带携、抬举她。赵氏不能不感动。
“那咱就从明天开始做,咱着紧点,做好了就给老爷子送过去。老爷子亲眼看见了,这也就能放下心来了。”张氏就又对赵氏道。
“行。”赵氏感激地道,“还有给老爷子打棺材那事,叶儿她爹不会打棺材,刚才和她四叔还有五郎说了,到时候过去给帮工、打下手。我们也没钱,就能出些力气。”
好的棺材要漂亮、舒适,而且还得结实,尤其是缝隙必须处理好,也就是说要做好水密。打棺材这是一个技术活,连守礼目前还真是独自担当不了这个活计。
“心意尽到了就成。”张氏就道。
晌午,连守信和五郎回来了,一家人吃了晌午饭,连守信又看到张氏准备出来的那一大堆布匹和棉花,对张氏的感激和满意之情又多了几分。
“…岳父和岳母那,咱也给备出一份来吧。”连守信就和张氏商量道。
这个事情,不用连守信说,上午连枝儿和连蔓儿就已经和张氏提了。但是这件事,从连守信这个做姑爷的嘴里提出来,和张氏自己做主,或者连蔓儿几个张罗,其意义就很不一样。
连守信这话音还未落,张氏的脸上就有了霞光,那是高兴的。
“她姥姥和姥爷那,人家都有准备,用不着咱啥。…你有这个心意,…你说了算。”张氏道,竟然还有些小忸怩。
连蔓儿几个交换了个眼色,就都笑着从屋里出去,随手还将屋门给关上了。
傍晚,小七从念园回来,一家人吃了晚饭,就将给连老爷子准备的布匹拿着,往老宅来。
太阳西斜,炎热渐渐被一丝丝的凉爽所取代,街道两边大树下坐了好多吃过晚饭出来乘凉的事。乡村中,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的,何况是连守信在集市上买了两块好板送到老宅这样的事。这些乘凉的人,自然也看到了她们拿着的那些尺头。
问候与询问此起彼伏,人人都感叹连老爷子有福,能有这样孝顺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
走进老宅的大门,就看见了房檐下摆着的那两块木板,今天的老宅格外安宁,周氏竟然破天荒地没有用斥骂来迎接她们。
老宅的人此时也都吃完了饭,都坐在上房屋里,看连蔓儿一家进来,都忙纷纷起身让座。
等大家重新又都坐定,张氏就将那几匹白布和缎子送了上去,说明是给连老爷子做装裹衣裳的。
“…铺盖的东西我也都备下了,没拿过来。我打算让他三伯娘帮着我,我们一起做好了,再给你老拿过来。”
“好、好。”连老爷子连连点头,又叹气,说连守信和张氏太破费。“还用啥缎子,咱这庄户人家,用不上这好东西,换几尺大青布就行了。”
“爷,给你老准备了,你老就留下吧。”五郎就道。
周氏盘腿四平八稳地在炕上坐着,她低下头,伸手将布匹和缎子翻看了翻看,尤其是在那两匹青缎子上流连了一会,才收回手。她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将头垂到了胸前。
先送上一更,稍后会有二更,求粉红支持。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不要脸
第二更,求粉红。
******
周氏沉默的出奇,那边连守仁、连守义几个也都沉默地呆坐着。
“这还是四叔、四婶想的周到,也做的周到。”蒋氏见大家都不说话,就忙笑着道。
连守仁、连守义几个这才如梦初醒,也跟着附和起来。不过,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们说的是相当的心不在焉、言不由衷。
不过这个时候,连蔓儿也没有什么心思去理会这些人会怎么想。
说完了装裹衣裳和铺盖的事,连守信和五郎又跟连老爷子说起打棺材的事来。
“我和五郎找人打听了,要说咱们这十里八村的木匠,打棺材打的最好的一个是罗家村的老罗木匠,还有一个是大沈屯那边的张木匠。”连守信对连老爷子道。
“这俩人我都知道。”连老爷子很快地接了话。看来连老爷子这要买木板、打棺材绝不是突然起的念头,应该是琢磨了一些时日了,因此对相关的事情才会这样了解。
“爷,这两个人,我都打发人去说了。都说有空,看你老更中意哪个,咱们就选哪个。”五郎就道,“明天咱就能把人请来。”
“好、好。”连守信不仅主动给他买了棺材板,还不用他催促,就将后续的事情给安排到这个程度,说不欣慰,那是假的。连老爷子的脸上,露出了很久以来第一次最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俩都是好木匠,也没啥可挑的。哪个都行。”
“…后街的王三爷的那副棺木,好像是罗木匠给打的。那个棺木,打的周正啊。”略微一顿,连老爷子又感叹道。
连蔓儿就笑着看了五郎一眼,五郎也笑了笑。不用提醒,五郎也听明白了,连老爷子是更中意罗木匠。
“爷,那咱就请罗木匠?”五郎问。
“就请他吧。”连老爷子这次没有再犹豫。直接应了。
“那我这一会就打发人过去,明天就请他过来。”五郎就道,“就让他在这院子里打,爷你正好每天看着,看见啥不中意的,就让他改。罗木匠这工钱,你老不用操心,都是我们出。饭也是我们管。就让他听你老的使唤就成。”
“别。别,”连老爷子将身子往五郎这边又凑近了些,说道,“木板那大头都是你们掏了。这点工钱、供饭啥的,就不用你们了。家里都有现成的。”
“爷,你就别和我们客气了。”连蔓儿笑道,“这是我爹、我娘、我哥,还有我们一家的一片心。”
“是啊,爷,你啥也不用管,就做监工就行。”小七这个时候也道。
“你老就别争了,这个事。我们给你老包下了。”张氏和连枝儿也道。
“好,好啊。”连老爷子重重地点头,此刻只觉得心窝子里热热的。“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将事情都和连老爷子谈好了,一家人就要告辞出来。
“哎呦”突然,周氏在炕上发出长长的一声呻吟。
众人的目光,就都转到了周氏的身上。
周氏还是以盘腿。脸垂在胸前,两手交握在腿上的礀势坐着,似乎是从刚才就一直没有动过似的,但是刚才那怪声又确确实实是她发出来的。
“哎呦”屋里一阵静默之后,周氏胸膛起伏,发出了第二声。
连蔓儿一家人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有些腻烦同时也很无奈。周氏就是这样的性格,有话从来不会好好地说。她总是要将别人弄的不自在。然后逼着别人先开口。
“爹,那我们就先走了,好给你老安排罗木匠的事去。”这一次,连守信没有纵容周氏,而是起身说道。
“去吧。”连老爷子干脆地点头。
一家人起身,刚刚迈步。就听见周氏又发出哎呦的一声。这一声,更加悠长、响亮,比前两声更加让人难以忽略。连蔓儿从侧面看过去,可以看见周氏此刻正紧闭着眼睛,而一双手的手指却在飞快地绞缠着。
连蔓儿暗暗腹诽,还正因为周氏今天没刺连守信,觉得她转性了。那怎么可能那,这不,又开始要作怪了。
“你这是咋地啦,有话就说。”连老爷子看了周氏一眼,高声道。
“我能咋地,我还能咋地?”周氏终于抬起头来,冲着连老爷子发作道,“谁把我当个人,谁那眼睛里还有我。我老不死的,没人待见。哪像你,是个香饽饽。”
这个话在此时此刻说,就相当的有意思了。
“又咋地你啦?”连老爷子无奈地皱眉,“在这个家里,天老大、地老二,你就是老三。你不把别人咋地就算了。这好好地,你又闹腾个啥?有啥话,你就不能好好说?”
“我说话,我说话人家就当是放屁,当我是老猪狗那,我今天闭上眼睛,明天就能把我给扔沟里。”周氏恶狠狠地道。
“哎呀,这是咋回事?”连蔓儿就故作惊讶地道,“我们没住这院子里,是发生了啥我们不知道的事了,这院子里,是谁给我奶气受了?”
连蔓儿这么说着,一家人都心领神会,将怀疑、谴责的目光投向老宅众人。
“没有,没有的事。”连守仁、连守义等人纷纷道。
“你们是不知道是咋地,这天天把俺们骂的,俺们谁敢还嘴。家里啥事,还不都是她说了算。”何氏更是嘟嘟囔囔地抱怨道。
眼看着这话题就要被连蔓儿引到别处,周氏在炕上终于着了急。
“…把我扔出去,席子也别给我,就把我光身扔沟里”周氏干打雷不下雨地嚎道。
连蔓儿咋舌,原来周氏是看着连老爷子的棺材和装裹都有了着落,她着急起自己的来了。可是她又没有脸直接朝连守信要,又或许是觉得直接要失了她的脸面,就这样耍赖、闹腾。
毕竟,老宅有房有地,周氏手里有一家的积蓄,而那笔积蓄在庄户人家来说是笔巨款。而连守信这一家早就分了出去,而且对老两口子已经奉养的很周到了。再让连守信一家准备老两口子的棺材和装裹,这是很过分的。
知道过分,还要,而且还是采用这种方式,这是典型的周氏逻辑和作风。
若不是要敬老,若周氏不是连守信的亲娘,连蔓儿对周氏只有鄙视,除此之外,甚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不想奉送的。
“你说啥的,磕碜巴拉的。”连老爷子对周氏斥责道,又略压低了声音,“这不还有我吗?”
连守信将他的这些身后事包揽了下来,家里还有存银,足够为周氏准备了。
“你、你都土埋半截了,你顾你自己都顾不过来,你还能顾我。我命苦啊,没嫁个好汉子,没生几个好孩子,我死后埋沟里”周氏又干嚎道。
连老爷子的脸就黑了。
连蔓儿一家相互看了看,只有苦笑。
“奶,你老别着急。这都给我爷准备了,还能不给你老准备吗?”五郎淡淡地道,语气可比方才跟连老爷子说话时的疏离了很多。
没办法,连老爷子不管怎么样,还会时时讲究一个“脸”,对孙儿辈们也好言好语,但是周氏却从不给别人脸,以为她觉得这样自己才最有脸。而对连蔓儿几个,周氏也没有过什么温情。即便是假装的都没有过。
“娘,这不今天正赶上我爹看中了板子吗,有我爹的,哪能没你的?”连守信也道,“这两天,我就再买一块来,把你二老的一起打了。”
周氏立刻就盯紧了连守信。
“你这话算数?”周氏目光犀利,“我可没朝你要。”
“当然算数。”五郎道,“不是你老要的,是我们早就打算了要给你老准备的。”
一副棺材,连蔓儿一家人没有人会吝惜。也不是因为周氏这样不要脸地闹她们才说要给。
周氏垂下眼皮,一只手似乎是下意识地摸了摸那几匹布料,然后她又目光犀利地抬起头,直盯到张氏的脸上。
“衣裳啥的,我们也管。都和老爷子的一样。”张氏就道。
“这可不是我朝你们要的。”周氏将目光挪开,脸色僵硬地道。
“对,不是你老要的。”
“…我这眼睛啊,不知道啥时候就不行了”周氏又长叹道。
这是什么意思,是说这些针线她不做,也都要交给张氏做?
“那就赶紧做。”连老爷子道。
周氏没吭声,脸色却似乎有所缓和。
“那布料我们尽快送来。”连蔓儿就道。
周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重新低下头,也不看任何人。
等连蔓儿一家人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周氏也没再发出过任何的声音。
连老爷子亲自送了连蔓儿一家出来。
“…她就是那样的人了,摊着了,有啥法子。你们都是好孩子,多担待担待吧。”慢慢地陪着连守信往外走,连老爷子的脸色有些涩然地道,“…最后一个念想,…你们出息了…,我这心里都有数”
走到门口,大门突然从外面被推开来,一个人走了进来,大家都不觉愣住了。
*******
送上第二更,弱颜潜下去码字,稍后争取三更,求粉红鼓励鼓励
第六百六十五章 离心
第三更,求粉红。
进来的人是二郎,他的怀里抱着二妞妞。
这个年代,带孩子这种事,是完全由女性来完成的。又有俗语曰抱子不抱孙。所以,有的男人,甚至终其一生,都没抱过自己的孩子。
而连家,从连老爷子开始,都完美地执行着这个信条。不过,连守信在这方面算是一个异类,连蔓儿自己并不记得,只是听张氏说起过,原来在老宅,只要是在西厢房自己的屋里,不会被周氏等人看见,连守信是经常帮着张氏照看几个孩子的。像抱着玩耍,又或者是拍哄着睡觉这些事,连守信都是干过的。
现在的连家老宅,二妞妞没了亲娘,平时都是何氏和连芽儿照看。二郎只负责劳作,为一家,也是为二妞妞赚取衣食。连蔓儿从来就没看见过二郎抱二妞妞、或者哄二妞妞。
现在看着二郎抱着二妞妞从外面进来,连蔓儿当然会觉得有些惊讶。
其他人也是如此。
而二郎似乎也吃了一惊,而且脸色倏忽地变红了。是因为抱着自己的孩子,因而不好意思了?
“爷,四叔、四婶”二郎抱着二妞妞,向几个长辈招呼道。
“哦,回来了。”连老爷子应了一声,语气中听不出什么情绪。
“哦。”二郎点头。
“二郎这是上哪去了,咋还带着二妞妞?”张氏就问。
“没、也没去哪。”二郎有些仓促地答道,随即似乎是改变了主意,又解释道,“二妞妞饿了,我抱二妞妞去吃口奶。”
二妞妞这没小,没有母乳吃,只靠米糊,因此比同龄的小孩明显的更瘦小些。当然,二妞妞生下来的时候就比较小,身体也弱。其实,二妞妞能活到现在,都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张氏点点头,心想二妞妞要是能吃些奶,那对她是再好也不过了。
“咦?”这么想着,张氏突然咦了一声,“抱二妞妞去吃奶,谁家?咱这村最近有人生孩子了,我咋不知道?”
“不,不是咱们村的。”二郎似乎有些紧张,说话更加的不顺畅了。
这个事很不对头,连蔓儿眨了眨眼睛。别说村里最近没谁生孩子,有多余的奶吃。就说老宅现在的人缘,只怕也难以讨到,更何况还是二郎这个大小伙子抱着孩子去那?还是外村的…
张氏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她似乎是想开口说什么,不过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
“爹/爷,你老别送了,我们走了。”一家人就和连老爷子告别,要往门外走。
“四叔、四婶,你们等等。”二郎突然将人拦住,冲口而出道。
“有啥事,二郎?”连守信诧异道。
二郎的脸色已经通红,一双眼睛有些慌乱地转着,一忽儿坚定,一忽儿犹疑。
连蔓儿一家人又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都看出来了,二郎这是有事,而且还是大事。
这一会的工夫,二郎似乎终于打定了主意,眼神也坚定了下来。
“四叔,四婶,求你们再多待一会,我、我有话要跟大家伙说。”二郎说道。
一个已经成年的侄子提出这样的要求,而且这个侄子平时还是比较实诚、肯干的,连守信和张氏都不能拒绝。
五郎想了想,也决定留下来。连蔓儿和小七自然是要留下的,连枝儿最后也决定跟着大家一起留下,即便是她,对于二郎即将要说的话也有些好奇。
连老爷子深深地看了二郎一眼,他没有反对。大家重新回到上房屋里,周氏瞪众人就都吃了一惊。
“二郎,你今天咋出去这多半天的工夫?饭都没回来吃?”何氏就冲二郎道。
二郎看看何氏,没有答话。
“都坐吧,听听二郎说啥。”连老爷子上炕坐了,对大家伙说道。
“我、…二妞妞不能没有娘,得给二妞妞找个娘”即便是坚定了心意,但是二郎平时就口拙,今天又紧张,因此这话就说的磕磕绊绊的。
“咋不想给你说媳妇,就是这不”何氏飞快地往张氏那边看了一眼,就咧嘴笑道,“正好,你四叔、四婶在,跟你四叔、四婶说,你四叔四婶现在给你说个媳妇,那还不容易。”
何氏其实嘴巴也并不巧,可是这番话说的这样流利,显然是早打好了腹稿的。
难道这是连守义这一股人做下的局,是想让她们负责给二郎娶个媳妇回来,连蔓儿挑了挑眉,暗忖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不、不用我四叔四婶。”二郎连忙道,“我、我都说好了,就小燕,我们俩以后搭伙过日子。小燕有奶,能奶二妞妞。”
“啥?”何氏一听二郎这个话,立刻就炸了。
“二郎,你说哪个小燕,罗家村的那个?”本来有些无精打采的连守义似乎也被什么扎了屁股似地,差点跳起来。
“就是她。”二郎点头承认。
“啥?不行!”连守义和何氏两口子几乎异口同声地叫道。
二郎竟然自己找了个媳妇,连蔓儿对二郎有些另眼相看了。只是不知道,这个罗家村的小燕是谁,二郎又是怎样和她结识的。
连蔓儿这边正疑惑着,连守义和何氏已经围着二郎,两口子唾沫横飞,瞬间就将二郎给淹没了。
在连守义和何氏的抱怨和斥骂里,连蔓儿也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在媒人给二郎提赵秀娥之前,二郎就认识这个罗小燕,并且还和连守义、何氏两口子提出来,要娶罗小燕。可是,连守义和何氏都没同意。
罗小燕家住罗家村,家里有爹娘,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罗家家境十分贫苦,罗小燕的爹娘身上都有些病症,不能长时间做重体力劳动,而罗小燕的弟弟和妹妹年纪还小,一家子的重担就都落在罗小燕的身上。
罗小燕很能干,但是依旧不能让家里的人过的更好,只能勉强支撑着。罗小燕与二郎同岁,迟迟未婚的缘故,是因为罗家离不开她。罗家,包括罗小燕自己都希望找的姑爷能帮着拉巴一家人的生活。
连守义和何氏都知道这个情况,因此非常坚决地反对二郎娶罗小燕。
然后,二郎就娶了赵秀娥,而罗小燕在不久之后也成了亲。
罗小燕成亲后,并没有离开罗家。她和那个男人一起开始支撑一家的生活。不过那个男人并不算倒插门。
多了一个男人的帮衬,罗家的日子稍稍好过了一点。但是好景不长,就在去年,罗小燕的男人生病死了,他给罗小燕留下一个刚满月的女孩。
操办男人的丧事,之后,还要继续担负起一家的生活,而且还多了一个闺女要养,可以想象,罗家、罗小燕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你傻透气了你,她这是要你给她家去当牛做马!”连守义怒骂道。
“二郎,你找谁也不能找她啊。她那男人才成亲几天啊。就死了。那丫头她肯定是…克夫!”何氏似乎是抓住了什么宝贝一样,眼睛亮了亮,又高声重复了一遍,“对,克夫!”
二郎低着头,任凭连守义和何氏责骂,只是不说话。熟睡中的二妞妞却醒了过来,哇哇得大哭起来。二郎有些笨拙地哄着,却怎么也哄不好。
“芽儿,芽儿”何氏大声向外面招呼道。
连芽儿很快从外面进来,她从二郎手里接过二妞妞,一边摇一边哄。
“抱你们那屋去吧,这屋说话,吓着她。”连老爷子就挥了挥手道。
连芽儿怯生生地在屋里扫了一眼,就抱着二妞妞转身走了。
屋内出现了一刻的静默。
“罗家村老罗家,也算是本分人家。”连老爷子开口道,“女方的人咋样?”
“能干,心眼也好。”二郎就道,“以后她带着二妞妞,让人放心。”
“这门亲不行。”连守义道,“两条腿的人多了,二郎不能找这个累赘。”
“家里穷成那样,她还带着个孩子。”何氏跟着道。
“这个事,老罗家咋说的?”连老爷子似乎没听见连守义和何氏说什么,继续向二郎问道。
“…都点头了。”二郎道。
“人要不错,那就行了。”连老爷子想了想,就说道。
“不、不行啊。”连守义和何氏都急着阻拦道。
“咱们这样的人家,还想找啥样的?啥样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