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色田园-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春杏忍不住,献宝似的把梨花会说话的事儿说了,说完小脸儿又一黯,“梨花光叫大姐二姐,都不喊我。”
惹得两个妗子哈哈大笑,又逗李薇让她喊舅舅妗妗。李薇小脸皱巴着摇头,表示不会。
练了这么几天儿,好容易才能清晰的说那么几个字。
她这精怪小模样儿又惹得两个妗子舅舅哈哈大笑。
略说了这些闲话,便催着去地里干活儿。庄稼地里活计正忙,又是自己家的亲兄弟,何氏也不多推让,仍交待春柳看家,套着牛车驴车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了河沿荒地。
……
度娘的小资料:
关于婴儿多久会说话:
48个月左右,会发maba的音。个别的孩子可以清晰地叫妈妈。
812个月,一般会叫妈妈了。能听懂大人的基本说话:譬如说什么指什么。
……
某宝没有娃娃儿,做为参考哈。咱们的小梨花也九个多月了,说话不算太早。毕竟她是伪小孩嘛,嘻嘻…
……
感谢:书友080518105012956同学滴打赏,*懒*同学滴PK票子。
今天两更,晚上20:00还有一更。某宝会加快情节进度滴:)
第二十九章 秋收琐事
李薇两个舅舅妗妗早来晚走,连着帮干了三天,才算是把荒地上的甘薯刨完了。荒地是头一年种,草多地力薄,甘薯长得又细又小,不刨吧,觉得那是个粮食,刨吧,比大甘薯刨起来费劲还不说,收回来还不成用。
李薇大舅舅临家去时就说,河沿上的地,冬麦子干脆不种算了,净搭功夫和麦种子。何氏与李海歆心中不舍,但也知道荒地收成不保险。就说先看那十来亩孬地能摆治过来不能,要是真忙起来顾不上,那荒地每年只种一茬儿秋粮也行。
他们临走时,何氏捉了两只公鸡两只母鸡让李薇大妗子带回去,公鸡杀了给孩子们吃,母鸡留着下蛋。
李薇大妗子推让不过,就带着回去了。又说等家里的麦子种下了,再过来给他们帮忙。
有李薇两个舅舅帮忙,李海歆又给大武银生几个打了招呼,说种麦子的时候都过来帮两天忙。何氏倒是备了谢钱,这些人均说不要,街里街坊的哪兴这个。何氏便又杀了六只公鸡,给来帮忙的三家,一家送去两只。
春桃和春兰去送鸡回来,脸色都有些不好,何氏问是怎么了,两人也不说。何氏便猜着是街上遇上老院里的人了。心里也恼,自己的地自己请人帮忙,送自己家的鸡,还得受他们的刮刺。
夜里在屋里与李海歆说了,李海歆安慰她,说都相处了十来年了,还不知道她们啥脾气?又逗何氏,“咱得把小日子过得更红火,让他们更眼气!”
何氏嗔怪丈夫一眼,扑哧笑了,也不再计较他避重就轻。
李薇心说她爹别看平时不声不响的,对付这种事儿还是挺有水平的。
如此过了五六日,在众人的帮衬下,李家的麦子勉强在寒露前种下了。这麦子一种下,何氏两口子这才算松了口气儿。
接下来几天,李海歆去地里把种麦子时被牛踏歪的地垄子补补,何氏带着春桃几个把堆在院中间,都发好了汗的甘薯挑一挑。把大的好的挑出来,放一堆儿,好放,也好卖。小毛毛根细的挑出来扔到一旁,喂牲口。另有些不大不小和被爪勾子刨断挂烂的,也放作一堆儿,等闲下了,可以用瓜擦子擦成薄片晒干制成甘薯干,一来好存放,二来放到苞谷糁里煮粥吃,也怪香。
李薇现在已能自己扶着东西走了,便不要佟永年这个小保姆扶着,自己扶着木塌子转着圈儿的练腿劲儿。小佟保姆仍尽职尽责的在一旁看护她。
等孩子爹忙完了地里的活计,又在东边竹林子里挑了一块地方,砍了竹子,挖了个极大的地窖,一家子连着忙了两天才算是把挑好又发好了汗的甘薯下了窖。
忙完这些事儿已到了十月出头,因家里也没种棉花。算是彻底闲了下来。春桃和春兰又开始绣花样子,春柳不爱针线活儿,每日就帮着何氏做家务。比起在老院的日子来,这样的日子温馨而安宁。
孩子爹李海歆忙活了地里的活计,记着原先说要造东屋的事儿,跟何氏商量了,说即造东屋就造三间吧。又说要不造青砖墙的,盖一回房子不容易,盖结实些能往好几十年呢。
何氏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么回事儿,可又不太想动佟氏留下的钱儿。再说,这中间儿三娘娘问话里跟外透过想借些钱给老五说亲事儿,顺带又把三叔帮着公爹过来传话儿,不让他们收养年哥儿的事,絮叨了很絮叨,“春桃娘,你还不知道你三叔的性子,就是炮仗,一点就着!被你爹叫到那院,听了你娘几句唠叨,就火上头……”
又说,“你也别生气。就是年哥儿入谱也得等大年初一,这中间儿啊,我去给你说道说道……”
虽当时何氏拿话搪塞过去了,可这钱愈发不能使得显眼儿了。
再有老二家的更是往这里跑了五六趟,虽然是打着帮忙的名义,可是光见她动嘴儿,不见行动,每次都是东问西问的,要么就是看见年哥儿就贴过去,笑得那个亲热劲儿,不知道人的看见还以为她见了财神老爷呢。
两人左合计右合计,最终定下盖三间土坯屋子,屋顶盖瓦。若是旁人问起,就说从何家堡娘家借了些钱盖的。
合计好这事儿,李海歆就去找人帮忙打坯子,大武银生几个每年秋后至过年这段时间都要去镇上打些零工,没时间,他就找了几个略上些年岁,干活实在,人又老实的人过来帮忙干活儿。
提前讲明了刚分家手头紧,工钱一天十八个大钱儿,不能管饭,而且有一半儿得到明年麦收再付。
李家老二听说了,也过来凑数,一听是这个价儿,晃晃悠悠的又回去了,说有人在镇上找了活儿,让他去干。李海歆也不拦他,李家老三倒是过来帮了几天忙,李王氏气得直跳脚,不许他再过来。
十月十五下元节,何氏一大早起床,包了素菜馅杂面包子,放在篱笆门外“斋天”。
拜完天地老爷,何氏去大武家,听大武媳妇儿说,二武从镇上捎来一个腌酸菜的方子,腌好了比自家的老方子腌的好吃,趁着这会儿没事,闲了下来,就去看看。
刚绕到入村的大路上,碰上柱子一家子,赶着牛车正要去大青山,何氏猛然想起之前说过要去大青山老道士里那表谢意的话。忙叫柱子爹等等,腌菜方子也不要了,她紧着回家拿了钱儿,带上年哥儿、李薇、春兰、春柳和春杏。因上次带了春桃去,这次就带这两几个去见见世面。
李薇很乐呵,总算走出李家村,能去更远的地方瞧了瞧啦。
柱子比佟永年大两岁,原先做邻居的时候,总觉得他是外来的,且家里收拾得整洁,衣裳穿得也好,有些怯怯的,不敢亲近。自佟氏的事儿之后,心里上觉得跟他近了些,又因他认到李大娘家里,和他一样是农家娃儿了,更近一层。
掏出他爹刚给做的弹弓递到佟永年面前儿,憨厚的脸儿带着笑,“年哥儿,你玩这个吗?”
柱子娘正和何氏说着闲话,听了这话回头一瞧,伸手拍柱子的头,瞪着眼儿数落,“年哥儿能跟你一样?见天儿上蹿下跳,撵鸡打鸟的。”
何氏笑了笑,拍拍柱了的头,跟柱子娘说,“男娃儿小时候有几个不淘的?”又跟佟永年说,“年哥儿,这个是打鸟的,你想要啊,咱到大青山的集市上也给你买一个。”
柱子嘿嘿笑着,把手里的弹弓塞到佟永年手里,“李大娘,这个给年哥儿玩,我爹给做了两个呢。那个在家里放着!”
柱子爹赶着牛车,头也不回的笑一声,“你小子这回倒大方。”
佟永年接过弹弓拿在手中左看右看,眉尖轻蹙着。柱子一个翻身从牛车跳了下去,从地上捡了几个硬土坷拉,追着牛车紧跑几步,“蹭”的一下又跳了上去。
对他爹娘的呵斥也不理睬,把佟永年手中的弹弓拿在手里,教他,“你看,把小石头放在这里,拉紧,朝着树上的鸟儿打过去,‘啪’就打下来了……”
柱子娘跟何氏笑着,“男娃儿就淘得很。你瞧瞧他这样,再看看你们家这几个丫头,光看看心里就舒坦……”本正兴致勃勃的听着柱子说话的小春杏,听到这话,忙转过头坐下,一副乖巧模样。
柱子娘瞧见,又狠夸一通。回头瞪了眼眉飞色舞,唾沫四溅的柱子,眉尖染上一抹忧色,朝柱子爹说着,“他爹,我看,来年就送柱子去学里吧,他见天玩着也不是个事儿。”
柱子爹应了一声。
何氏听了心中一动,看了看正说得热呼的柱子,和听得认真的佟永年,问柱子娘,“过了年儿真打算送柱子去学里?”若是柱子真去学里,两个孩子也可以做做伴儿,柱子野些,要是学里有坏小子欺负年哥儿,也可以帮衬着。
柱子娘笑笑,“就他这野样儿不送去学个道理认个字儿,将来大了,我和他爹还能管得住他?”
何氏看她是说真的,便把要送年哥儿去学里的想法也说了。
柱子娘当然高兴,笑得合不拢嘴儿,“你瞧你们年哥儿多斯文,俩人要是一块去学里,也让我们柱子收收野性子。”
何氏自然也坦荡说了自己的担心,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定年后就送这两人去邻村的私塾里上学去。
李薇窝在她娘怀里,羡慕得直叭哒嘴儿,心说什么时候她才能认认字儿,也好把从现代带回来的知识往书本上推啊。
郁闷了一会儿,她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两边的田地上。
到了大青山,何氏在山道上转了一圈儿,没有再见到那位解签的道士,很是遗憾。柱子娘说,遂了心愿,去菩萨跟前儿烧香谢谢老天的美意,也是行的。
何氏笑笑,也只有这样了。叫春兰扯好春杏,又让年哥儿和柱子跟紧些,别走散了。
大青山脚下的集市和李薇前世见过的民俗集市并无太大不同。卖字画儿的,卖糖人的,卖糕点和各种果子的,还有各种哄小孩子的玩艺儿,象波浪鼓,用竹子编的各式各样的小笼子等等。
所以相比较咬着手指,看看这个瞄瞄那个,恨不得能生出千只眼睛的小春杏,她可是要淡定得多。
何氏与柱子娘进山烧香,孩子们就和柱子爹在外面等着。等她们烧完了香,回到山脚下又重新逛了集市,各买了几包点心,柱子爹则是趁机挑了两把农具。
何氏记挂着年哥儿年节上学的事儿,想要给他买套文房四宝带回去,佟永年说原先的那套还能用,不让买。
何氏一想,过年时自家在镇上读书的小弟就要回家了,他懂这个,到时让他帮着张罗。便也就没买。
……
感谢:书友080518105012956和米糕两位同学滴打赏?~~~~~
二更准时到,谢谢各位支持啦
第三十章 起了新屋
李家的三间土坯瓦房终于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盖了起来。墙体用白灰涂了白,从外面看起来,倒是与青砖墙面没两样儿,上面盖着的是崭新的黛瓦,在萧萧竹林之中,与李家破旧的正屋对之下很是抢眼儿。
李海歆为了这房子一连两个月没歇着,累得眼窝子凹进去老深,满脸沧桑之色,看上去象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不过他精神却好的很,立在堂屋窗户下,眯着眼儿看着新盖好的房子,眼中带笑,满脸惬意。
何氏抱了一大捆柴进院,看丈夫还是她临走时的姿式,笑着,“看魔障了?”
李海歆搓着粗糙开裂的手掌,嘿嘿笑着,自己亲手盖起的房子越看越顺眼儿。
春桃和春兰从堂屋跑出来,双双去接何氏手中的柴。何氏松了手,叮嘱她们,“南间儿和北间儿的炕,火别让灭了。紧着烧几天,把屋里头的湿气去去。”抬头看了看阴暗暗的天色,“看这天儿象是要下雪了,烧好了炕,好让年哥儿搬新屋子。”
刚过了一周岁,小嘴利索起来的李薇正坐在烧得暖暖的炕上看着三姐春柳用类似纺纱机的工具纺麻绳。佟永年趴在他爹使人新制的没上漆的小炕桌上描大字儿。
在堂屋听见,气愤的喊了声,“我!”自打她说话利索点之后,她娘就没那么稀罕她了,见天年哥儿年哥儿挂在嘴边儿。吃个肉也是年哥儿,做个新棉被也是年哥儿,做双新鞋还是年哥儿……
何氏愣了下,捂嘴笑了起来,站在院里子逗她,“你啥你?!你个臭丫头,样样都要争好的。”
佟永年放了手中的笔,回头看她,把冷凉的手狠搓了搓,待搓得热了些,才去拍李薇的头,嘴角轻抿着,“梨花跟哥哥一块儿住新炕好不好?”
李薇翻了个白眼,心说因为家里房子少,不得已跟你凑在一个炕头,本姑娘忍了快两个月了,现在有了新房子,新炕头,谁还要跟你一起睡!拨开他的手,干脆利索的吐出两个字:“不要!”
春柳闻言抬头,倾了身子朝李薇后背上佯拍了两下,“你还挑人,你当谁稀罕你!反正我不要跟你一起睡。”
李薇避不及,被她拍打个正着。虽然不是很疼,可是她还是把小眉头一皱,翻了小白眼儿,“春柳!坏!”
春柳把搓到一半儿的麻绳一扔,朝她扑过来。李薇手脚并用,快速的躲到佟永年身后。
佟永年张开双臂,拦着春柳,“三姐,别打!”
李薇从他背后伸出小脑袋,朝着佯装生气的三姐做鬼脸儿,咯咯咯笑着。
春柳扑过来又要打她小屁屁,佟永年一个转身儿把李薇抱在怀里,嘴角抿着,眼中带笑,还是那句话,“三姐,别打!”
春柳瞪他一眼,气呼呼的跳下炕,“你就护着她吧!看将来不长成个小疯丫头。”
李薇从佟永年怀里探出头来,朝着三姐的后背扮了个鬼脸儿。做完这个动作,她也郁闷起来,心说,现在好象愈来愈喜欢装小孩儿了,心理年龄直线下降。
何氏在院中听着堂屋里几个孩子笑笑闹,脸上笑意也更浓。问李海歆,“咱屋子也起了,啥时候请那个几帮忙的过来吃顿饭?”
李海歆看了看天儿,说,“就明儿呗。屋头潮气也去的差不多了。请人来吃过饭,咱也好让几个孩子早些搬进去。”
李海歆造这房子不知红了多少人的眼儿,就连原先不信何氏得了佟氏许多钱的人都信了十分。
自从房子开始盖,闲人就没断过,今儿这个来,明儿那个来,有的佯装搭两下手,就揪着何氏开始问,从何氏那里问不出什么的,就偷偷拉着几个孩子套话儿。也有人专往佟永年跟前儿转悠,套他的话儿。
何氏早跟孩子们交待过,谁来问都说这钱是从姥娘家借来的。可村子里的人越是问不出就越是好奇要打听。
何氏愈是不说,他们传得愈邪乎,到后来就连李王氏也坐不住了。试探过大儿子几回,大儿子都说是从梨花姥娘家借来的钱儿。本来也没打算盖房子,家里孩子大了,堂屋不够住,这才与孩子娘商量着,扎紧裤腰带子不吃不喝也得先把房子盖起来。
李王氏不信,垂头抹泪儿叹气,给老大絮叨老三的亲事如何如何,媒婆提了几家亲事儿,人家都嫌咱穷,给黄了。有几个不嫌穷的,还狮子大张口要礼钱。
李海歆只是听着不说话,跟着叹气,说要不让孩子娘再去梨花姥娘家借借?
李王氏就沉了脸,说儿子分了家就不顾爹娘死活!李海歆也跟着黑了脸。
就这么着母子俩闹翻了脸儿,原先李海歆还三天两头往老院去一趟儿,问问家里的事儿。这次一是因为造房子忙顾不上,又因着钱的事儿,他连着一个月没往前院去了。
在农家里,造房子也算大事儿。请人吃饭一是表谢意,二是图个热闹喜庆。李海歆就寻思着,趁着这机会把老李头两口子一块儿请来,趁机和解和解,总是自己的亲爹娘!
何氏心里头虽不愿。可起房子也算是大事儿一件,不请他们又让人拿住闲话说道,不热心也不反对,“你要想请就请来。”
李家老三原先帮过几天忙,又是自家兄弟,自然是要叫的。爹娘来,老三来,单留老二两口也太显眼,于是连带老二两口也请了。
仍是一大早的,大武媳妇儿银生媳妇儿连带柱子娘过来帮忙。自佟氏事后何氏跟柱子娘就走得近些。上次去大青山又商定一块送孩子上学的事儿,这就更近了。后来听村子里说何氏家里造房子,和柱子爹主动过来帮忙。
今儿她一早就来了,何氏更是感激。塞给柱子一个刚煮好的鸡蛋,叫他去找年哥儿大山玩去,一群女人在厨房里开始忙活。
不多会儿,许氏扯着春林带着春峰进来。立在厨房门口,也不进去搭手,一双眼儿直盯盯的看着高敞大亮的东屋看。眼中是掩饰不住的嫉妒艳羡,“大嫂,你这房子盖的可真好。”
何氏抬头笑了笑,“有啥好的。这房子就是俗话说的那个驴粪蛋子,外面光……”
柱子娘埋头活着面,也跟着说,“可不是,土坯房子粉得再好,也顶不了几年。”又跟大武媳妇儿说,“这房子亏得海歆大哥肯下力,这屋的土砖坯子有一大半儿都是他自己打起来的。要不,海歆嫂子这房子咋能造起来?”
银生媳妇儿凑趣说,“可不是咋地。你看俺海歆大哥这俩月累得黑瘦黑瘦的……”
许氏听得出一个个都替大嫂打掩护,心里头不快,鼻眼嗤了声,立在厨房门口又站了好一会儿,才进厨房帮着做饭。
帮忙盖房子的男人们围坐在新盖好的东屋说着闲话,不外乎今年收成如何,谁家的地种得好,谁家的地种孬,谁家的谁在外面挣了钱……
午饭快做好的时候,何氏见婆婆公公还没到,东屋一屋人都等着他们来了开宴呢。正想让春桃去请一请,就听见丈夫在院中招呼。
她顿了下,擦着手走到厨房门口,不咸不淡和李王氏打了个招呼。街上传疯了何氏得了多少多少钱儿,李王氏心里头憋着一口气儿,就是不信!可眼瞧着老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听老二家的说过几回,整天是白面卷子,又是鸡蛋又是点心的,她的心思就有些松动。别的她不知道,可分家时给的麦子口粮,她心里知道的可是清清楚楚,统共给了老大家四石的麦子,除去麦种,她家哪里还有细白面可吃?从这点儿上,她倒是信了几分。
这眼瞧着老大家起了三间东屋,虽说是土坯房,可她又把何氏得了钱的事儿信了几分。
一时恨儿子不肯跟她说实话,一时又恨何氏在外人面前装一副苦哈哈。更悔当时不该争口气儿,硬让几个本家过来说,不许年哥儿入李家家谱的话。
这回儿子去请她来吃宴,她是不来不甘心,来了心里头又臊得慌。
和何氏打个照面,立在院子中间,扯着嗓子喊,“梨花,梨花,嬷嬷来了,快来让嬷嬷瞧瞧我的乖孙女……”
堂屋东间儿的大炕上,李薇看春柳春杏柱子大山佟永年几个玩得欢实,听见李王氏扯着嗓子在院中叫得十分刻意的亲热,暗笑了下,装作没听见,继续看几人玩。
佟永年拍拍李薇的小脑袋,说,“梨花,你嬷嬷喊你呢。”李薇头也不抬的翻白眼。继续盯着几个人玩儿。
佟永年看了一声不吭的三姐春柳,又看看小春杏,好象明白了什么。噤了声,仍和他们一起玩起来。
李王氏在院中喊了几嗓子,没人应声,有些不自在。李海歆从东屋出来,招呼老两口进去,“梨花这丫头野着呢,一玩儿起来,饭都顾不上吃。”
李薇在心里头叹气,亲爹咧,你当我想这么玩么。可是做为小娃娃儿,不玩能干啥呢。
想到这个她就有些怨念。做为农业专业毕业的农家娃儿,又穿到农家,何时才能大展身手呢。天知道秋天里,她爹娘放弃在那块荒地上种冬麦时,她心里多急,心说不种麦子你种点绿肥啊,象紫云英啊,苕子啊,肥田萝卜啊,白白放着,不又成荒地了?
要是种了这些,在来年种秋粮前,把地深耕一遍,浇透了水,让绿肥腐熟,那块荒地不说能增产一倍吧,至少增长百分之五十……
想到这里她又叹了口气。
春柳好笑的抬起头,“见天儿就你不愁吃不愁喝的,一点活儿也不让你干,你还叹气儿?!烦啥!”
李薇很想说,小三姐,咱俩换换小身子中不?
佟永年习惯性把垂头坐着,一副闷闷不乐模样的小奶娃儿抱在怀里,轻声问,“梨花想干啥?”
李薇眼睛无意识乱瞄着,瞄见他昨天写完字,收放在炕头的字贴,眼睛一亮,伸手,“书!”
佟永年一愣,没听清楚一般,又问,“梨花要啥?”
李薇挣着身子,指着字贴,无比响亮的叫着,“书!”心说,小屁孩儿抱得还怪紧咧,连挣几下都挣不脱。
这次在炕上玩的人都听到了,大山顶着三撮毛,伸过头很稀奇的看着她,“咦,梨花还知道这个叫书。”
春柳拍开他,凑到李薇跟儿,“梨花刚才叫啥?”
李薇好容易挣脱佟永年的小胳膊,以她最娴熟的爬姿扑向那本字贴,拿到手中,就地转身一坐,小手把字贴从中间翻开,响亮的叫了声:“书!”
于是乎,最不喜欢抱她的三姐,飞速下塌,趿着鞋子向外跑,刚到堂屋门口就大声喊,“娘,梨花刚才说要读书!”
李薇愣住了,在她印象中,三姐春柳还从没有为她做过什么事儿而如此狂喜过,这会儿……
眼睛扫过佟永年,莫非,三姐喜欢有知识有文化的娃儿?
春柳这一嗓子响亮无比,惊动不少人。何氏连忙出来问原由,听完后笑得合拢嘴儿,“这丫头自小精怪,肯定是看年哥儿天天练字,说过那个叫书,她就记着了。”
在东屋的男人们听见了,都夸梨花乖巧,有人还打趣儿李海歆,找个先生好好教着,说不定将来能成个女秀才呢。
李王氏讪坐在一边儿好不自在,听了这话,忙着顺着开始说梨花小时候多乖巧懂事儿,又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