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色田园-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氏第一次张罗闺女的亲事儿,心中高兴又忐忑,又见天手里活计忙不停,一副急匆匆的模样。
李薇叹了口气,别的她也没办法,只能整日照料那几池蚯蚓,外加十来只大兔子和四十来只小兔子。
转眼儿到六月二十八日,前一日佟永年特意向学里告了假,从镇上搭着顺风牛车回来。他出现在院门外时,家里人好一阵的愣怔。
春桃高兴得很,直说这么些年没白疼他。佟永年从怀里掏出一朵十分精致的浅桃红绢花,说是武睿与他合送给春桃的。
李薇看他这样说时,手不自觉的刮了下鼻子,好象是说慌时候的习惯性动作呢。难道,她眼睛滴溜溜转了几下,若是跟武睿无关,他肯定不会提他,武睿那小子有主动送东西恭贺的觉悟似乎也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这东西是他诈武睿的,或者象前世小学生那样,用代做作业啥的换来的。
春桃乐呵呵的接过来,说年哥儿选的这颜色好。何氏也说,睿哥儿这孩子长大了,居然知道送人东西。忙着去看晒的大酱,等佟永年去学里,让他带些给武睿。
第二日刚用过早饭,家里便热闹起来。大武媳妇儿几个过来帮忙做午饭,早早的就到了。这时节各家的菜园子里都有些新鲜的菜,来时都带了些给何氏添菜用,防着她备的不够吃。
这些人嘻嘻哈哈的挤到东屋看装扮一新的春桃。春桃上身是浅桃红丝棉经布宽袖短衫,袖口缀的是水色围子。下面儿是一条月白百折绣花长裙,脚是是一双浅藕色绣花夹鞋,随着她走动若隐若现。头发盘作一个时兴的坠纂儿,一侧鬓角压着佟永年买来的浅桃红缎子绢花儿,耳是一对银质流苏耳饰,随着她的浅笑,微微晃动着。
众人都齐说,清爽好看,等会儿人来了,保准迷了他的眼。
李薇心里感叹,大姐实在是个美人儿,这点儿,她们家姐妹几个都随她娘,皮肤偏白,身量也高些,骨架纤细适中。又叹永年舅舅送的布料确实好,似纱非纱,没有纱的飘乎,却比乡村里的寻常棉布多了份灵动,把大姐的温婉柔和衬得婉约动人。
到了半晌午,李王氏等人都来了,乌压压的坐在院子墙荫里等着前来验亲的人。
何氏与李海歆也各身穿着一身崭新的新衣,笑盈盈的在院中招呼着人。又过了不多时,院外竹林小道上出现一辆牛车。
春柳认出正是石头一家的,忙给何氏摆手。
何氏带着许氏王喜梅迎了过去。
石头娘一下车就过来拉何氏的手,两人心照不宣的对笑了起来。
丁媒婆笑呵呵的跟何氏说,“大妹子路上这牛闹脾气,跑不快,给耽搁了,你别介意啊。”
何氏笑笑说,来得正正好,不早不晚的。
领着石头娘往东屋去,李海歆则带着这石头爹往堂屋走。赵昱森一身浅蓝长衫,头上是同色头巾子,穿着皂色新布鞋,头脸儿清爽整齐,进了院后用余光扫了下,不见春桃的身影,知道是躲在东屋。
正欲跟着他爹往堂屋走,一转眼儿,又看见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带着探讨的光。直盯着他脚上瞧着。
“梨花,你有事儿?”
李薇点头,大人们都走远了,才指着他脚上的鞋问,“你这鞋是小香的做吗?”
赵昱森一愣。李薇只好又问了一遍。
他这才明白过来,忙摆手,“不是,不是,这个是我娘做的。”心里却奇怪才四岁多点的小女娃儿怎么就想起来问这个了呢?
李薇哦了一声,小手捏了捏下巴,才说,“你以后只能穿你母亲和我大姐做的鞋。”
赵昱森看她一本正经的小模样,局促之感顿时消减不少,笑着点点头,应了声好。这时正帮着抱柴的佟永年看见她挡在人家面前儿,一副小泼皮的模样,忙叫她一声,把柴放在地上,跑飞快去把她抱开。
何氏回头看了一眼,立时又气又笑,跟石头娘说,“我们家这个五丫头啊,小的时候乖巧得很,现在倒是皮实的很,不怕生人,整天还笑料百出的。”
石头娘笑着,“你可不知道,我呀馋死梨花这灵动的小模样。你要嫌她皮实,回头春桃过了门儿,让她去我家多住些日子。小玉这两天儿还念叨着她呢。”
进了东屋,何氏给她介绍李王氏众人。石头娘与她们寒暄了几句。王喜梅扶着春桃从北间出来给石头娘见礼,她乐呵呵的从怀里取个小包来,里面是一副刻花银镯子,象是刚炸过,亮闪闪的。拉过春桃的手给她戴上,“这个是石头姥娘当年给的嫁妆。套在春桃手上,可就是我家的媳妇儿。”
春桃双颊如火,嘴角弯起,轻盈盈的道了谢。
许氏看那镯子厚实,不似以往看到的轻飘飘的,约抹得有三四钱的重量,眼睛几乎要冒火,一连声的说春桃有福气,夸石头长得好又是秀才婆婆大方等等。
旁人说这话象是恭维客套,可她一说起来,倒透着春桃高攀了这门亲一般,带着股巴结劲儿。
何氏皱下了眉毛,王喜梅扶了春桃回北间儿,笑嘻嘻的出来接过话头,“要我说呀,这是两家的福气”
伸手拉石头娘往主位上按,笑着,“不是我这个当三婶儿的夸自家侄女。我们春桃性子和顺,模样好,家里地里的活儿都能干。这也是老嫂子的福气”
石头娘笑着说,谁说不是呢。要不这样,咋能见过春桃第一面儿就动了结亲的心思。
何氏让王喜梅陪着坐,去厨房看菜。心里寻思着石头娘的话,想了一会儿,觉得不象是真的,应该是客套。
吃过行小茶礼宴,本家的女人们,有的归家,有的留下说话儿。
王喜梅就说屋里热,请大家到院中树荫下坐着。何氏懂她的意思,让春柳几个张罗着,搬条凳抬桌子,众人挪到大杏树下底。
佟永年被李海歆叫着在堂屋陪着吃饭,这会儿堂屋吃完,撤了桌子,李薇钻进去,让他带着去东屋写字儿。
赵昱森眼睛闪着,李薇心里头笑着,这小子自来了之后,就坐卧不安的,肯定是想趁机见大姐一面儿说上几句话。
便问他,“石头儿,你也教我写字儿行不?”
李海歆绷着脸儿斥责她,不准叫人名字。赵昱森笑笑说没事,起身对李薇说,“好。”
李薇心说这小子还算机灵,一点就透。不理她爹的训斥,扭身往东屋去。
何氏几个看到他们三个往东屋,都扭头说着话,装作没看见。
赵昱森心跳如鼓进了东屋,立在当门不住的往挂着布帘子的北间儿瞄。佟永年拐进南间儿,去磨墨铺纸。
李薇笑嘻嘻的冲着北间儿说,“大姐,我让石头儿教我写字”
里面春桃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如垂柳在水波里轻轻划过,轻柔的撩起层层的水波。
佟永年磨完墨,去请赵昱森进来,挑开帘子一看,却他眼睛痴痴的盯着对面儿的门帘,梨花倚在门旁笑嘻嘻的。
他眼睛闪了几闪,拉李薇出来,在南间儿窗子底下坐了。
屋内赵昱森对着门帘作了辑,半晌才憋出一句,“春桃,你,你的针线活做得真好。”布帘子不算太厚,透过光亮,能看到影影绰绰的身形。春桃听他结结巴巴的憋出这么一句来,紧张感顿失,捂嘴儿闷笑,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没你脚上那鞋的针线好。”
赵昱森听见她笑,已悔的要死,猛然听见这话,忙说,“我今儿的鞋子是我娘做的。”
李薇在外面听见,捂嘴儿叽叽叽的笑着。佟永年早见在她拦着赵昱森的时候,也听见了什么鞋不鞋的,估计这里面有典故,好笑的捏了下她的鼻子。
接着又听赵昱森说他中得了秀才,却不象小舅舅那样,是廪生,每年月钱粮,春桃能应了亲事儿,他很高兴。又说往前七月要进县学,不能常来看她,会使人捎信儿过来,让她千万要回。还说,今年小舅舅参加乡试,他学习不精,想三年后再参加等等。
春桃只在他说没钱粮的时候,说过一句,没钱粮种地也行,去学馆给人教书也行,还能饿着之类的。其余的时间便是回以轻轻的“嗯”声。
两人在屋里说了一会话,何氏叫春兰去东屋拿果子,李薇知道这是她娘放出的赶人信号,果然,片刻过后,赵昱森从东屋里出来,本来不太黑的脸上红杠杠的,象是喝酒上脸的人,从脖子红到头顶。
李薇笑着,“石头儿,我带你去看我的小兔子吧?”
赵昱森忙说好,跟在她后面儿到兔子舍。兔子舍在东屋西山墙之后,这边院中的大人们看不到,李薇明显的感到他舒了一口气儿。
赵昱森看着满舍大大小小的白兔子,夸选李薇能干,突然又伏身,盯着她的眼睛说,“梨花以后不叫石头,改叫姐夫好不好?”许是没有外人的缘故,他的脸色已恢复如常。尴尬红晕退去,眼中有着读书的人恬然和透彻。
李薇嘻嘻笑着,“好哇,石头姐夫。”迈着小腿儿跑了。
前来坐陪的人陆陆续续家去,只剩下两家人坐着话家常。春桃换下了衣裳,做了桃子甜汤让春兰送过去给众人喝。
赵昱森连喝了两碗,惹得何氏和石头娘都笑。
经两家人商议,大茶礼定在迎年月里行,迎亲放在来年的迎年月里,都趁着县学里的年休。
何氏即想把闺女的亲事早早安定下来,又不想春桃出门儿太早。这个安排让她很满意。
送走石头一家,何氏去把石头家送来的小茶礼分了包,每家送过去一份儿。
春桃亲事儿一定下来,何氏心里头轻快了许多。春兰十四岁多点,寻亲事儿还有几年时间。
终于熬过了四十来天,李薇迫不及待的开始往外挑蚯蚓喂鸡,秋天正是鸡产蛋的高峰期,再加上多喂蚯蚓,产蛋量能比原先单喂麸皮青草的产蛋量提高近三分之一。
只是,她手中停顿了一下,去年喂过给鸡喂过整条蚯蚓后,有几只鸡鸡冠紫红,鸡粪稀黄,还搀有血丝,她娘说鸡是生病了,找了大蒜拍成苞谷粒大小,在鸡翅膀下用针挑破挤出黑血,每头鸡又喂了些大蒜,如此好几天,这些鸡才反挺过来开始进食。
先前家里的鸡倒没怎么生过病,那次不知道是不是喂了活蚯蚓的缘故。又努力想了想书中提到过的养殖技巧,这么往深处一想,倒象是记得在什么地方看过蚯蚓虽好,但是容易带什么细菌,刚从粪坑里扒出来喂鸡,好象会让鸡得什么病之类的。
因时间久远,那些记忆有些不太清晰了。想了半晌,决定不管是不是因为蚯蚓的缘故,从现在开始,要把蚯蚓洗净烫熟了喂鸡,这样总不再有什么细菌了吧?
春柳帮她挑完蚯蚓,一听她还让洗,又让煮,把手里的长竹枝一扔,瞪她,“我不管你了,你自己洗。”说完蹬蹬走了。
李薇冲着她的背影皱皱鼻子,决定等赚了钱,三姐的嫁妆给最少想了一会,自己拎着装蚯蚓的小竹篮子,往小溪那边儿去,找到一处浅滩,把篮子放进水中,潺潺流水漫过,将篮子中脏兮兮的蚯蚓冲刷得露出肉红色身体。李薇拿着一根小竹枝,不断的在篮子里搅来搅去,清洗蚯蚓。
……
感谢所有亲亲的粉红票子~~~~

第五十九章 梨花病了(粉红给我吧~)


三姐不帮忙,李薇只好又去磨大姐春桃,春桃先也是不理会她,后来被她缠得没办法了,只好从在竹林子里给她挖了个临时的土坑,用破罐子盛水,帮把她清洗好的蚯蚓煮了。
煮好之后,又没有人帮她剁,李薇真是欲哭无泪。
想了半晌,罢了,还是自己动手吧。虽然她也恶得不行,可谁让自己非要办成这件事儿呢。找了三姐剁鸡食的破刀来,叮叮邦邦的剁好,又加些麸皮菜叶子拌在一起,拌了满满一大盆,让三姐过来分开,端去喂鸡。
鸡是吃得欢了,可是她却惨了,恶心得不行,满手都是滑腻的触感,中午饭只吃了两口,借口不饿推了。
何氏以为她又偷吃了家里的点心,也没在意。
到晚饭时候,她又说不饿,何氏不依,非让她吃饭。李薇只得强忍着恶心去扒了两口饭。刚咽下去,只觉胃里一阵的抽,“哇”的一声哇声吐了满地。
把何氏吓了一跳,失声喊起来,“梨花这是咋啦?”
李薇想抬头跟她娘说没事,又一口秽物冲出,接下来就是惊天动地的干呕。
春桃几个也跳起来,围作一团,有人拍她的背,有人去拿水。
李薇也不明白自己这是怎么了。只是不停的逗着,最后逗出的是黄黄的胆水,李薇鼻眼都是酸苦酸苦的,小脸儿因呕吐用力涨得通红。
李海歆急得一把抱起她往外走,又叫何氏拿钱儿,赶快去村子北的那户土郎中家里,让人给瞧一瞧。
春桃几个都被梨花突出其来的病症,吓得面无人色。春桃冲进东屋,拿了李薇的小夹衣,跟上匆匆出门的何氏,三人一路小跑往村北那家土郎中而去。
李薇心说不用,可是呕吐不止,逗得她混身虚软无力,到李海歆抱她走到老李家家小院的时候,已经呕不出酸水,小身子随着胃部的冲力,不停的一抖一抖。
何氏的眼泪顺着脸颊直往下淌。梨花自生下来,只有过夜里几场小发热,微微发汗,第二日就没事了。长到快五岁,只在两岁那年秋上受了寒,喝过一回苦汤药。这怎么好好的,突然吐得这么厉害。
李家老三吃过晚饭,出来消食儿,转眼瞧见三人急惶惶,赶到跟前一前儿一看,梨花虚弱着小身子窝在大哥怀里,小身子一耸一耸的。
李海歆只说了句,这孩子吐个不停,脚不停的往前跑着。李家老三跟上两步把李薇接过来,飞快往前跑着,“大哥你们快点跟来。”
等到那位土郎中家中,一问人却不在家,走亲戚去了。老三二话没说,扭头就往回跑。李海歆何氏刚跑了几步,见老三又拐回来了,便知郎中不在家。
何氏再看梨花,小身子仍是逗个不停。脸上潮红,伸手一抹,微微有些热,失声叫起来,“梨花发热了。”
李海歆忙伸手盖在李薇额上,片刻放下来,边安慰何氏,边跟老三说,“快去套咱爹院里的牛车,咱们去镇上。”
春桃忙从三叔怀里接过梨花,抱在怀里,轻声哄着,“梨花忍忍啊,到镇上就好了。”
李薇听她声音哽咽,抬起沉重的眼皮,朝她扯出一抹虚弱的笑意。
她觉得自己应该没什么大碍,不过是因为剁蚯蚓反胃罢了,怎么这一会儿就发热了呢?
李家老三赶了牛车出来,老李头也跟着出来,问了问要不要紧之类的。李海歆匆忙答了两句,让老三和王喜梅帮着顾下家里的几个丫头。急匆匆的赶着牛车往镇上去。
夕阳西沉,暮色绚然,一牛一车载着三个心如火焚的人,在黄土路上狂奔。
到镇上时,李薇的呕吐频率已渐缓。只是身上的热度比原先又高了些。何氏的眼泪一路就没干过,不时以额抵她的头,擦看温度。觉察到热度上来,又紧催李海歆快些。
老牛已被李海歆赶得出了一层的大汗,呼呼吃吃的喘着粗气,速度慢了下来。李海歆紧甩了几鞭子,老牛吃痛,又跑动起来。
找了个摆夜摊的小商贩问清医馆的位置,便直奔而去。他们赶到时,医馆却已关了门儿,里面透着微微的亮光。
李海歆扑过去砸门,好一会儿,里面才有动静,伴着不耐烦的声音,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青布包头十四五岁的小童出现在门口儿,扫了眼三人衣着,挥着衣袖,呼呼喝喝的,“别砸了,别砸了,砸坏了门你们可赔不起”
何氏抱着李薇扑过去,“小哥儿,请问馆中还有大夫没?”
那小童以手指天,一副“你们这三个土包子”的傲慢姿态,“这位大嫂,长庚星都快下去了,大夫还会在馆中吗?”说着就要关门。
李海歆一手把门抵住,从怀中掏出十个大钱儿,塞给他,“能不能麻烦这位小儿去请大夫。”
小童看到钱儿,眼睛一亮,伸手接过,脸上和气了许多,把门大开,请他们进来,“不是我不去请。只是夜诊大夫是要加价儿的。”
李海歆忙说有劳他去请,诊金他们自会想办法。
小童进后院说了几句,不多时里面出一个年龄更小的小童,扫了他们一眼,李薇烧得迷迷糊糊的,恍然间,似是看他鼻眼嗤了下。
心中又气又怒,心中直骂这两个还没长成人的势利眼儿王八羔子。
何氏李海歆春桃三人坐在油灯的昏黄亮光中,沉默着,气氛十分凝重。偶有何氏的抽气传来。
约抹过了两刻钟,先前出门的小童带着一个中年男子匆匆进门来,那男子脸黑沉着,话也不多说,示意何氏把孩子抱过去把脉。
何氏看他面色极度不悦,犹豫着,生怕他在气头上诊错了脉。
那男子冷哼一声,甩袖,“不医就走”
顿了顿又说,“出诊费五十文”
李海歆看梨花虽呕吐渐歇,但热度一直不见消,且不见丁点儿汗意。忙说,“我们医,我们医”示意何氏把梨花抱过去。
刚才得了李海歆十文钱的小童在一旁说,“我们张大夫的医术在咱们临泉镇,哦,不,在咱们青莲县那都是数得着的。前些天县城的周家老太太病了,请我们张大夫去,几针下去,就给医好了。你们放心吧”
何氏听了这话,心头略定些,把李薇抱到张大夫跟前儿,挽起她的小袖子,让张大夫把脉。
他又是一声轻哼,抬起三指,压在李薇的脉搏之上。一面问李海歆,“诊金带够了?”
李海歆忙问诊金几何,他静了片刻,从李薇胳膊上撤回手,一只手掌张开晃了晃,“这孩子的病,诊金加汤药费,共五百文,若要夜宿,每人再加五十文。”说着站起身子,去拿银针,又叫小童过来把油灯挑亮些。
这么算起来,一共是六百五十文,或者要七百文
何氏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原本去村子里朗中家,她只带了五百文,后来说到镇上看病,她一是心急,二是寻思着也该够了,就没再家去拿钱这五百文刚才已用去了十文,即使是不夜宿,也不够的。
张大夫看夫妻面色,拿着银针的手一顿,“怎么?钱不够?”
何氏忙说不夜宿,诊金差十文。
掌灯的小童听见这话,觑过来一眼,见何氏并没往他那边儿看,面色松了下,赔着笑劝道,“张大夫,按说不该小的多嘴。可小女娃儿的病情看着也凶险,张大夫先给医了,让他们想办法去凑钱呗。”
张大夫扫了小童一眼,淡淡的点头,“嗯,好,小安说的有理。你们赶快去凑钱吧”
李海歆心里憋着气,却也顾不得怒,忙说现在就去,让他赶快给孩子看看。
何氏追出来问他去哪里借钱。李海歆笑笑,“咱在镇上没旁的熟人,能去哪里?”自然是去武掌柜家里了。
按说他们与小赵村石头家更近些,可是春桃还没成亲,他们半夜巴巴的去借十文钱,将来还不得让人把春桃笑话死。
李薇听着爹娘在外面的对话,心里把这间黑心烂医馆骂个狗头喷血,心说,你给姑奶奶等着,等我好了,看我怎么怎么……反正这口气一定得出。
何氏送走李海歆进来,看张大夫已把针匣子打开,梨花大眼没神采的睁着,伸手轻拍两下,朝她笑笑,安慰说:“梨花不怕不疼,娘在呢。”
李薇轻点头下,闭上眼,任这个黑心肝大夫给自己施针,何氏看她这样,又忙柔声安慰着。
张大夫先施针止了呕吐,又让小童按方子抓药,待药抓好后。朝门外看看,李海歆还没回来,正要说话,突听外面有车轱辘的声音,春桃忙过去看,不甚明亮的月色中,两辆车一前一后行来。行在前面的那辆车箱体上吊着两盏红灯笼,春桃认出赶车的人是二柱,忙回头叫何氏,“娘,我爹回来了。二柱也跟着来了。”
她话音方落,两辆车已在医馆门前停下。从二柱赶着的车厢里钻出一个眼生的中年人,体态略有些发胖,李海韵赶忙领着进了医馆。
张大夫一看见这人,脸色变了变,阴阳怪气的道,“哟,这不是武府的钱大管家?怎么来我们这小庙了?”
钱管家笑笑,从怀是掏一块银子,往他身上一拍,淡淡的道,“下几针,再加几副去烧的药,你够黑心的”
李海歆这边儿赶忙让何氏抱梨花,从小童手中接过药,推何氏春桃,让她们快走。
这两人的不对付,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何氏也不多问。
二柱请何氏与春桃上车,何氏要推脱,钱管家也已出来,笑着,“我坐李兄弟的车就好。你们有病人呢。”
何氏赶忙道谢。
二柱赶着车一边走一边儿说,“我们掌柜的已让人去知会镇西的安大夫,咱们再去让安大夫瞧瞧。”
何氏应了声,伸手摸李薇的额头,仍是烧着,只是不呕了,孩子不那么难受,她心里也好受了些。
李薇被折腾这么大半天儿,再加上发热,头脑昏沉沉的。强撑开眼皮,朝何氏笑笑,“娘,我好了。”
何氏摸着她额头,轻叹,“你这个小丫头可把娘吓死了。病好了再不准你去玩粪,没准儿是这么染上的病”
李薇心说,人家是个讲究卫生的好孩子,每天洗手无数次,怎么可能?她倒觉得跟昨日许氏送来的点心有关。那点心颜色金黄,样子印成小巧花瓣儿状,说是她娘家一个什么富贵亲戚送去的,拿来让梨花尝鲜儿。一共只有三个,姐姐们自然全让给她,她昨儿吃了一个,今天早上吃了两个。吃的时候恍惚瞄见有其中有个小黑斑点,当时也没注意。
现在想想,那个是霉点的可能性要大些。
到了镇西的安大夫所开的医馆,那个和气的老大夫给李薇诊了诊脉,又查看张大夫给开的药,说诊得对症,药也对症。回去熬了喝下去夜里发发汗汗就好了。
李海歆一家感激万分,谢了又谢,要给他塞诊金,他象征性的收了十文。
出了安氏医馆,钱管家说,府里已安排客房,请他们回府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