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我死去的爱说再见-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究竟有没有办法让他把怒气宣泄出来?不安的情绪一直在我的心底打转,但我又立刻改变了想法。这种时候跳出来,扭转乾坤的本事,我自认是绝对没有的。
  因为我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看待整个的问题,也理所当然地把康熙阴郁的情绪全部归结为怒气,说到底,我依旧是不了解他的。
  康熙此时坐在我的屋子里,手里拿着我正在看得的《赵氏孤儿》,这是元代戏曲家纪君祥写的本子。故事是说春秋时晋国奸臣屠岸贾谋害忠直大臣赵盾,使赵家300余口满门抄斩;只赵盾之孙…………襁褓中婴儿被义士程婴救出。屠岸贾发现有人偷偷救出孤儿后,竟下令残杀国内所有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幼儿。程婴为保全孤儿和全国幼儿,毅然献出己子冒顶孤儿,其至友公孙杵臼为开脱程婴救孤之罪,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孤儿由程婴扶养**,20年后,赵氏孤儿手擒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算得上是一部典型的政治斗争悲剧。
  他翻看了几页,叹息着,然后像是灰心丧气一般地垂下肩膀,很是沮丧。因为太子**母妃的恶行,让他产生了支撑着自己后背的柱石被炸断了一样的感觉。
  我看着他,无声地笑了起来。不过,一面轻抚着他的头,一面笑着的我,看起来并没有戏弄他的意思,仿佛是在安慰和鼓励他一般。
  “人常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却不知是不疯魔不成活。虽说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但宋真宗赵恒似乎没说过生如朝露苦无常,书中自有嗟叹事吧?”
  康熙慢慢把手中的书放下,“日月如跳丸,人生如朝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我苦笑道,“就不要再考我了吧?毕竟我看得书少。就算是每年和玄烨你看得书一样多,但实际的差距在那里摆着呢。”我比划了一下。
  “真不知?”康熙轻轻打了一个哈欠,问道。
  我扑哧一笑,走过去把他拉起来,带到睡榻边,“赵弼《觉寿居士传》。其实第一个用得是《汉书。苏武传》里的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虽然我这样说着。但是异常主动的行为却让他眯起了双眼。当然,我没他想得那么复杂,我只是突然感觉到他身为父亲的苦闷。以及身为男人的难堪。在“来吧”这话传到康熙耳朵里地时候,他的头已经被我按到了自己的膝上。
  康熙觉得自己一定是中了什么妖法。因为。尽管自己想要绷起脸叱责她,身体里却无法产生站起来地力气。
  “睡着了就能恢复一些体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算是再心急,也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为此,倒不如睡上一觉养足精神来得好。”
  我轻轻抚摩着他的头。后脑麻酥酥的感觉让康熙感觉到新奇,和难以言表的舒适。他根本站不起来,脖子完全失去了力气,只能把头枕在我的膝上,仰面躺着。
  “这就对啦。精疲力尽地时候,就不要勉强。尽管放心,在晚膳之前我会叫醒你的。”
  康熙的耳中是我温柔的话语,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灵非常肮脏。并对此感到可悲。而最可悲的是,听到我劝慰的话,自己竟然真的感到放
  “没关系的。产生内疚,才能温柔地对待对方。”
  康熙思考着这句话地含义。
  对孝诚仁皇后许下的承诺。对孝庄太皇太后应下的誓言……那些发生在过去却依旧影响着现在以及将来地往略。犯下错误的地确是这个国家地储君。但更是他心爱的孩儿。
  太皇太后曾经说过,“人总要犯错。才渐渐懂得做对地事。对任何人,无论是孩子,甚至是奴才,都允许让他去犯些错。他如果错过了,哀家会对他更有信心,因为他以后一定会洁身自爱。错,由别人来提醒并不足够,要自己知道才有用。犯错之后,下次是否重蹈覆辙,已经是一个选择,而不是一种际遇。”
  虽然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胤犯下的若是无关痛痒的错,那就由他去!可他做下的竟是这般无耻下流的混账事,朕颜面何存?朕何以立足于天地间?朕如何面对泉下有知的列祖列宗!
  即使已经夺去了德妃掌管后宫的权力,即使已经处死了涉嫌的御医,但是杀不尽已经知晓的后宫之人,更无法堵住宫外议论纷纷的悠悠之口。胤,这个曾经令他骄傲和自豪的儿子,现在却变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说什么瑕不掩瑜,说什么斋心涤虑,说什么静影沉璧,他根本就淡泊不起来,也漠视不起来!
  可是,胤毕竟是国之储君,稍有异动,其他那些成年的阿哥必然是争位之心一触即发,而且一隅动则牵全盘,恐会招致灭国之灾。
  早立储君,以固国本,康熙原本是为了杜绝奸人窥伺觊觎之
  毕竟有先人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摆在那里。曾祖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临死之前都没有公开确定并宣布皇位继承人,曾祖努尔哈赤死后由八旗旗主公推新汗,而祖父皇太极死后由实力较强的诸王、大臣议立新君。由此引起争位事件,几乎兵戎相见。
  而且,这与皇权和旗权之间的矛盾有着很大的关系。先帝病逝前,曾想不遵祖制,但最终与太皇太后、诸王、大臣商量的结果,是由当时的皇三子玄烨也就是现在的康熙来继承皇位,四大臣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辅政,从而使皇权与旗权取得了折衷。身为皇帝,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擒住鳌拜之后,辅政大臣里只剩下一个老迈而且忠心耿耿的索尼,由此康熙便着手开始削弱旗权。
  由于先帝崇尚汉学,所以康熙自己本身也欣然地学习并接受了汉族儒家经典。熟读诸子百家注下的经史子集,康熙深悉预立储君有利于皇权的连续性与稳固性,是巩固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
  而随后发生“三藩”之乱,伪“朱三太子”蛊惑民心,煽动叛乱,使康熙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太子”的威力之大。他一边命人杀掉吴三桂唯一的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的额驸吴应熊,以丧其志,绝其望;同时,自己也立下储君,为身后预作准备,以壮军威、定民心。
  母因子死,子以母贵。康熙想到这个唯一的嫡子刚一降生便尝失母之痛,孩提时常常孤犊触乳哀伤不已。虽然自己格外重视他,虽然自己身为皇帝富有四海,却无法以一人之力给予胤严父和慈母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爱……
  也许,胤这次犯错是一种孤形吊影的无奈;也许,是有人诱惑了他,或是在他耳边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毕竟他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就算曾经误入歧途,闭门思过后,他一定会幡然醒悟,重回正轨。睡醒之后,去昌平的巩华城对她说说温柔地话吧。这些年,除了腊月二十九以外,他再也没有像从前那般疯狂地抚着她的梓宫,思念着,哀悼着。她走的时候,只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儿子和痛失爱妻的丈夫。康熙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去举哀;后来他亲自将梓宫送往昌平的巩华城,从六月到十二月,每隔七日他就要去巩华城一次;到了第二年,每隔十四日他就要去巩华城对着亡妻说说心中的苦闷;第三年,三藩之乱渐平,被战火蹂躏的伤痕累累的大清,百废待兴,踌躇时,受阻时,虽然忍耐,康熙依旧每个月都去巩华城再看看已经安睡了三年的亡妻。
  康熙的心里说着这样的借口,因为他头下的温暖,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困意。没过多久,他便陷入到完全黑暗的睡梦之中。
  “接下来……”
  我看着康熙纾解开眉头的睡颜,自言自语地说。
  这章有点长……
  下一更要凌晨了……越到收尾,越觉得抓耳挠腮……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相
     更新时间:2008…10…24 15:32:21 本章字数:4105
  虽然有些记不清在睡梦里到底想过什么事情,但至少康熙在朦朦胧胧间,觉得苦闷的心情似乎减弱的许多。
  所以,当他在室内忽暗又转明的时候,在看到头顶那张满含笑意的容颜时,他还没来及的确认自己到底睡在哪里,大脑中第一个产生的想法却是,似乎很久没有睡得这么安稳了。
  “虽然我觉得应该再让你多睡一会,不过说到的事情总要做到才好。”
  康熙茫然地皱了皱眉头,他没太听懂这句话,虽然字面上的意思并不难,但是所谓说到做到,到底是指什么事情?
  “该起床喽!”我调皮地眨眨眼睛,低下头在他耳边故意大声喊道。说实话,我没有丝毫的歉意,虽然面对的,是这个国家的君主。但是,我的腿那也是长在人身上的。会酸会痛会麻,那是一个健康的人肯定会有的反应。
  能睡在心爱之人的膝上,是一件幸福而又温暖的事情。我没有结过婚,前世今生,男婚女嫁似乎成了无法逃避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我想像过婚姻所带来的那些幸福的事,就算是柴米油盐,就算是苦辣酸甜,也难以掩盖住平凡生活里的小小幸福。
  现在发生的,此时此刻发生的,并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简简单单的幸福。
  从时间上看,他只是睡了一小会儿,既便如此,康熙也觉得身体上的疲劳与僵硬都消除了不少。只是,一想到耳边若有若无的嘲讽和讥笑,一想到后人在评说自己的时候总要把那件事情拿出来调侃。他的神色又变得阴郁起来。
  他甚至不知道将用如何面对胤地额娘,那是她用生命换来的孩子。由于隐约想起睡梦间的思量与权衡,他长吁了一口气。打破了沉闷地气氛。
  之后,他什么都没说。就像来时脚步匆匆,走得时候他也是毫不犹豫的离开。也许,这才是真正地他,从不在儿女情长上花费过多的心思。
  他,没有问过我瑶瑟的下落。
  我也故作糊涂地从未提前。
  仿佛那个胆怯的。幼稚的,顽固地,可爱的瑶瑟,根本没有存在过。那么是谁与我一同逃离,谁是我患难与共的姐妹。
  我几乎不曾认真怀疑过她。直到我与邬思道赌斗的时候,遗失了几张记录下我奇思怪想的素笺。后来,我意外地在夜里撞见一次,有个溶于夜色的男人,从瑶瑟的手上拿走了一本厚厚的簿子。
  开始。我只以为是账簿,甚至在君家的生意遭受到打压地时候,我还单纯地替瑶瑟在我自己的心里辩解过。16K小说网。电脑站www.16K.CN这是她做不来也做不出的事情。如果她真得向对手出卖了我们生意上秘密,被席卷地肯定不止一个君家。
  很多次。我想诚恳地问问她。也想把心底的疑虑和困惑向她倾吐。我们,至少曾经患难与共;难道。这份情谊仅仅是因为一个人地命令吗?
  当康熙背出我曾经说过地话,当他一次一次的询问我他所不了地知识时,我先是感到一阵恶寒,浑身颤抖起来。然后,就是愤怒。瑶瑟,她还那么小,就成了侦知处的一员?瑶瑟,还是个孩子,就被他指派到我的身边监视我?瑶瑟,她几乎没有自保的能力,在逃亡的多路上,我们曾经是那样的生死与共,相互扶持;难道,这份付出,仅仅是因为我是她的任务也是她的责任吗?瑶瑟,那么乖巧,悉心照顾着任意妄为的我,这些只是所谓的职业道德吗?
  我,无言以对;我,难以接受。
  所以,当我决定回来的时候,当我决定和胤联手的时候,我把瑶瑟留在了原地,用温柔和鼓励欺骗了她,只为让她不能与我同行。以前的种种如昨日幻梦,我不能把未来这样轻易地放在桌上,去赌一个输赢。
  我赢了吗?牌还没有发完,最终的结果难以预料;可我却因为恐惧,失望还有怀疑,把瑶瑟硬生生地从我身边赶走。她或许记录下我生活的点点滴滴,她或许在那些簿子里写了许多琐碎的有关我的秘密。但是,她保留了她所知道的,我最不愿对外人谈及的,那一点辛秘。
  有关胤的,有关我和他的,有关我们的,她或许如实的记录了每一次的交涉和僵持。但是,她没有去做一个可能会改变历史的推论。所以,直到现在,康熙虽然怀疑过胤,怀疑过冥追,怀疑过韩昱,甚至是阿尔萨蓝,还有韵铎。但他从没有怀疑过胤,以及我和他的关系。
  也许,胤与我之间,本来就是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看上去,只是权力与金钱相互妥协和倾轧的纠葛。毕竟,德妃的药,改变了我的容颜;毕竟,我那会儿的确是从宫里偷跑出来的;毕竟,生意往来上的得失,比起性命的得失,想要分清高低,实在是件不费力的事情。
  在康熙眼中,我很是惧怕冷酷的胤。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我与冥追携手帮他解决了江南的盐案,并且顺水推舟的把粮案和儒生连系在一起,绑到了大清这条硕果仅存的大船上。
  我不知道瑶瑟是否看出了什么,更不知道她为何要在监视我的时候,替我圆谎。我想当面向她道歉,并且好好和她谈谈。瑶瑟还那么小,但是她在这种异于常人的环境中成长得让人惊讶。如果她不是侦知处的密探,我想,我是很乐意把手里的生意交给她的。
  我走了这么久,发生了这么多意外,甚至要面对生死。瑶瑟会得到消息吗?她会担心吗?她现在是跟在冥追身边,还是跟在韩昱身边?她有没有把我们私底下做得小动作禀报给康熙呢?
  现在,正是危急的时刻。必须当机立断。因为……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人在与命运和皇权进行着争斗。
  我知道,康熙今天已经可以下定决心把胤捧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而且并不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儿子所犯罪行的宽恕。胤的错或许在几十年前地满洲是很正常的。但是当福临还有康熙决定接受汉族文化和传统的时候,也接受了汉族对于**地看法和判定。
  我知道,在康熙内心的最深处。骄傲地他绝不会原谅胤。但他是大清的天子,而且是一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天子。相比历朝历代的君王们。康熙最大的长处在于他地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他一次次在危机的关头,通过毫不犹豫的舍取,把握住全局的走向。纵然兄弟成仇,父子反目,功臣喋血。阴算阳谋,明枪暗箭……为重万年之统,为系四海之心,储君不能废,胤不能废。我知道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另外还包括十几名八旗都统、副都统,全都是手握重兵之人,而且与太子关系十分亲近。托合齐是凌普的朋友,而凌普是胤乳母的丈夫;耿额是索额图的家奴。尤其是托合齐。担任步军统领近十年,一直负责京城治安和康熙安全。回程路上遭受的劫难,任谁都会怀疑到掌握兵权之人的头上。否则凭一群小小地乱民,怎么可能知道圣驾回京的路线。
  我知道。长子和嫡子对立的时代已经结束。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千秋万世,康熙要选择新地“磨刀石。”纵然他自诩是下棋之人。但棋盘上总有黑白两方,才会有争斗,有胜败,有输赢。
  我知道,被拎出来的,不会是胤和胤祥。纵然,大阿哥已经算是一罐弃子,他也依旧是康熙地儿子,阿哥们地长兄。纵然,这种局面是康熙自己一手造成的,他也会静候佳音,等待着不怕死地落井下石之人。
  我知道,两败俱伤,并不意味着大阿哥的爵位和胤的太子之位不保。康熙只是在沉默中窥视,有没有人会提出太子不贤应当改立;有没有人会提议废除太子;有没有人为其他阿哥摇旗呐喊,甚至是联名举荐。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危险的就是胤。索性他和胤兵分两路去剿匪抚民,康熙只是用了一点手腕,就让七八成热的水沸腾的时间不得不往后顺延。这样既能给每个人充裕的时间考虑,也能把事情发展的脉络掌握在手中。是水深火热,还是水中捞月,一切就只有等他们二人回来才能揭晓。
  无叶忙着做“解毒”的最后准备,云苏昨日刚刚回宫,我准了她的假让他歇着。正在犹豫中,我病急乱投医地抓起斗篷就去御花园溜达。天知道会碰见谁,我也没想好能碰见谁,谁知,天公作美,让我遇见了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胤收到的密信其实十分简单,主要就是“水火相济,盐梅相成”这八个字。只是为了掩盖住这几个字,生生地罗列了一大篇毫无由头的话。反正“治大国若烹小鲜”,胤要是想不明白,邬思道总该能帮他猜出来吧!
  至少,不能让胤陷入被动和弄巧成拙的局面吧。
  “因为……”我闭着眼睛这样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替他谋划。无论有没有我这个外力存在,无论我是不是知道未来的走向,历史的结局本已写好,这是无法改变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隐忍了多久,无论多少人为此输掉身家性命;胤,始终是笑到最后的人。
  改变历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走这一遭,如果能让胤最后对胤他们三个留有几分兄弟之情,如果能让我中华稍有进步,如果能让我炎黄子孙正视落后与衰弱,也许……我在未来,就不会学到那么悲恸和气愤的近现代史。
  我不是没有想过留在康熙身边,捣鼓出工业革命,甚至是打开国门学习洋务,但这只能是想像。一个对西方知识好奇并且了解的君王,既然做出封锁国门,闭塞视听的决定,他就不会为了一时的情欲而动摇。
  这是不是算是变相的“掩耳盗铃”?
  我真想告诉他,他这一生最为错误的决定,不是“两立两废太子”,而是亲手把华夏民族推入历史的泥沼与深渊。若是他知道炎黄子孙被称为“东亚病夫”,他会不会拍案而起?若是他知道骁勇善战的八旗官兵,根本不能以肉身抗衡八国联军的枪炮,他会不会怒发冲冠?若是他知道美轮美奂的万园之园,终将变为残垣断壁,他会不会感到惨鸷刻?若是他知道披荆斩棘稳固下来的大好江山,沦为殖民地,明晃晃的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他会不会感到激忿填膺?
  我就一直这样想着,思考着,在睡梦中依旧不能自已,无法停止。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第二百四十九章 盲废
     更新时间:2008…10…24 15:32:24 本章字数:6150
  似乎有什么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这种甜美的芳香,好熟悉,似乎是什么食物的味道,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明明是我最喜欢的食物的香味,可是,完全想不起来这到底是什么香味。
  还有,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眼前一片漆黑?我什么都看不见。难道是梦魇?又或是“鬼压床”?我试着去动了动僵硬的手臂,回应我的,是那恼人的金铃声。
  香味依旧头脑中充斥着,这些疑问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我再也受不了这种香甜的味道了。这种香味……
  “啊!”
  云苏端着洗脸的温水刚要进屋的时候,听到了短促的尖叫声。她手忙脚乱的冲进屋,就看见我转动着脖子四处张望,失去焦点而游移不定的眼睛在拼命搜寻着什么东西。
  “姑姑,您在找什么?告诉我,我帮您拿!”云苏连忙把水放下,几步走到我的近前。
  听到有人走近的时候,我几乎要哭了出来。“云苏……是云苏吗?”
  “是奴婢呀。”云苏在衣服上擦了擦有些湿的手,“您不舒服吗?”
  她的手刚刚碰到我的额头,就被我的尖叫吓了回去。云苏好像是被火烫到一样急忙把手缩回去,并连声道歉。
  我颤抖地摸着自己的脸,“哈哈哈哈哈,真狼狈啊。”一笑起来,我就抑制不住,然后落下了眼泪。
  “姑姑,您是不是很难受?”云苏看见我的眼泪,焦急地问。
  笑声戛然而止。我静静地问她,“我是不是流泪了?”
  “是……是啊。”
  我好笑的揉着眼角,用歉意的口吻对她说。“不好意思,吓到你了。初来乍到第一次。你就多多担待吧。”
  “什么初来乍到?什么多多担待?”云苏已经被我奇怪的话语,还有变幻莫测地情绪弄得晕头转向。
  我朝着她说话的方向点点头,不好意思地说,“眼睛什么都看不见,这在我的人生中绝对是第一次。没想到没不见地人也会有眼泪。这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云苏茫然地听我说着,慢慢消化着那些话,突然她琢磨过来,刚要惊呼,就用双手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嘴,让它不能发出一点声音。
  “云苏?云苏?”突然没了声音让我顿时失去方向感,“云苏,你走了吗?”
  云苏哽咽地点点头,她又想到我根本看不见她点头。也看不到她的任何举动,不由得抽噎起来。
  我困惑地挠挠头,试探地问道。“云苏,是你吗?是你在哭吗?”
  云苏点点头。眼泪落到衣襟上。打湿了一片。她自责地想着,为什么又要点头。说句话就这么困难吗?
  “呃……”
  “嗯?”云苏费了半天力气才挤出这么一个字。
  我立刻找到她的位置。果然啊,上天剥夺了我的视觉,但是它又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我朝着她的方向仰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