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汗!
    家里开始停电,晚上更新的一章可能会很晚。时间上有些不能确定。又是周末,单位不发动。大家别等了。今天可能凌晨爬起来写文!
    不便之处还请大家原谅!
    我也加快进度,争取早点写到大家感兴趣的地方!
    PS:小小地修改了一下!
    本章节由3zcn书友上传
第三百零八章 解释(下)
    第三百零八章解释(下)
    高太太见了小姑子搭拉着脑袋,声音不由缓了缓:“好了,好了!这件事我仔细考虑过了。那永平侯夫人虽然年纪小,却不是个简单的。短短几个月就在侯府站稳了脚跟不说。那天我原来准备去会会她,谁知道正好看见小丫鬟把茶泼到了她的身上。那时候又没有别家的夫人在场,她都能始终和颜悦色,如果不是个温和宽厚之人,就是个大奸大恶之人。如若是前者,柔讷嫁过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有个好婆婆,可是比什么都强。这个道理,你也是知道的。”
    项太太点头:“有婆婆帮着撑腰,自然不怕。”
    “如果是后者,”高太太沉吟道,“只要不和她有利益冲突,像柔讷这样的性格,胜之不武,她还不至于动手。万一她是这样的人,也不怕。到时候我们只要和她讲清楚,徐家的财产我们一分钱也不要,再提出分家,想必她比我们还要积极……”
    “那我们家柔讷岂不亏大了。”没等高太太的话说完,项太太已嚷道,“那怎么能行!”
    高太太不由抚额,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才道:“她如今已经开始掌家。如果是个性情忠厚之人,不用我们争,也会把徐嗣谕的那一份分给他。如果是个心机深沉之人,别说她以后还会有自己的亲生子,要为不能承爵的儿子打算,就是这掌家的风光一但尝到了滋味,又有几个人能放得下。多则二十年,少则十岁,这内内外外的管事纵然不被她换完,十之八、九也不敢和她对着来。她只要把徐家那些赚钱的产业全都揽在手里,不出几年,她的陪嫁就会番翻地涨。侯爷又比她大十几岁。等侯爷年老糊涂的时候,她还清醒着……到时候就算是均分,只怕到徐嗣谕手中也没有多少了。我们争来争去的,只会把徐家上上下下的人全得罪完。那才是得不偿失!”
    项太太还有些想不过来,迟疑道:“那,那要是永平侯夫人生不出儿子呢?”
    “那就更好了啊!”高太太闻言笑起来,“一旦她没有亲生子,更要掌权、敛财了,要不然,她老了靠谁去?你想想看,有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婆婆把着家里的事总也不放手,未来的几个儿媳妇里,谁的日子最不好过?”
    “自然是未来的世子妃了!”项太太脱口而出。
    高太太笑着直点头:“不错,不错,你总算知道动脑筋了!”说得项太太脸一红。
    “到时候,只怕永平侯夫人不把这个世子妃捏成水是不会罢休的。”高太太低声道,“要知道,侯爷和我们家结亲,本意就是想把这个庶长子分出去为嫡次子让位。必定还有安排。以侯爷的为人,既然出了手,徐嗣谕就是决不可能有承爵可能了。我们和永平侯夫人之间也就没有了什么根本上的冲突。这样一来,我们家柔讷反而日子最好过。说不定,还能入了婆婆的眼,从此和她亲近起来。”
    妯娌多了就是这样,婆婆总有抓哪个放哪个然后再踩哪个!
    项太太听了不住地点头。
    “所以我才说你的不是啊!”高太太道,“姑爷这事做得固然不对,可这桩婚事却是极靠谱的。”
    项太太嘟了嘟嘴,没像以前那样反驳。
    高太太看着好笑,把小姑子揽在怀里。像哄孩子似的柔声道:“等会你就给姑爷写封信,把我和你说的这些话都说给姑爷听。最后就说担心柔讷以后分不到徐家的产业,想多给柔讷一些陪嫁……”
    项太太惊愕地望着自己的嫂嫂,吞吞吐吐地道:“亦嘉还没有成亲。还有柔谨和柔谦……”
    高太太就忍不住在伸指在项太太的额头狠狠地点了一下:“你啊!谁让你真的把家当给柔讷了。我这不是让你不着痕迹地给姑爷报个信吗?你想想看,姑爷要是知道你虽然和他置着气,可大事却稳稳妥妥的一点也不糊涂。心里还不像吃了蜜似的甜啊!以后他有事还敢不商量你不成?你知道亦喜嘉没成亲,柔谨、柔谦没出嫁,难道我们姑爷就不知道?”
    项太太就拉了高太太衣袖撒娇:“好嫂嫂!”
    高太太却不和她嘻笑,正色地道:“你把我看得亲,我也没把你看外。有些话,我以前嘱咐过你。你就是嫌我啰嗦,今天我还要再嘱咐你一遍。”
    项太太见大嫂说正事,也收敛了笑容坐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道:“嫂嫂请吩咐!”
    高太太微微点头,道:“这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人,就不愁没钱。你要分清楚主次才行。没人的时候才要把钱抓在手里,有人的时候,要把人抓在手里才是正经。”
    是在提醒她以后不可任性行事吧?
    项太太肃然地道:“我记住了!”
    高太太还是有点不放心,叮嘱道:“好比你婆婆私下给你们姑奶奶的那笔压箱钱。我为什么让你沉在心底不要说。就是因为姑爷觉得你婆婆病的时候你尽心尽力地服侍了婆婆一场,婆婆临走时却一分私房钱也没给你留下。不是因为你不好,是因为你婆婆不喜欢姑爷。你受了他的拖累。所以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你,事事处处忍让你。那些钱财上的事,我们就不要计较了。可如果姑爷觉得你婆婆没给你留东西是因为你服侍的不精心,没有尽到做媳妇的本份,那我们也就不用忍他,不让他。该怎样就怎样,家里的一分一厘都要揽到手……”
    “嫂嫂说的我都明白。”项太太忙道,“所以这些年我什么都没有说。”
    高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嘱咐起宴请的事来:“……下帖子,把他们家五夫人,大小姐,还有刚满月的二小姐,几位少爷,统统都请来。当成是答谢徐家的宴请。别人看了,也不会往这上面想。毕竟前头那位永平侯府的夫人还没有除服,就是人见了面也不能当场表态,我们还有个回旋的余地。”说着,想起来,又道,“你记得把这个也写到信里去……慈源寺虽然是我们不对,可我们把人请到家里来了。也算是弥补了当初的错。姑爷知道你识大体,为他做面子,只有喜欢的。”
    项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
    高太太想了想,道:“算了,你等会把写给姑爷的信给我看看。我觉得好了再给姑爷送去。”
    项太太连忙应喏,见高太太事无巨细地一一交侍,笑道:“到时候我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嫂嫂提醒我就是!”
    “到时候我就不去了!”高太太含笑道。
    “那怎么能行!”项太太立刻反对,“有今天,全是嫂嫂的功劳……”
    高太太摇头,面色一整:“我们这次能抓住你们家姑奶奶的把柄,全因她不应该越过你插手你家里的事。我要是去了,成什么了?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项太太虽然知道高太太说的有道理。可想着大嫂为自己做了这么多,自己在家里宴请,自己最敬重、最喜欢的嫂嫂不到,却要招待那个自己看了就不顺眼的大姑奶奶,心里还是有些越不过去,欲言又止。
    高太太却是知道自己这小姑子的禀性,大包大揽地道:“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你不要多说了。等宴客的那天不要再口服心不服,拿出正经样子来好好招待徐家的太夫人和永平侯夫人。那些人见多识广,你又是个直率的,几斤几两略一认真就看出来了。那你还不如不请。看着让人膈应。”
    项夫人恭声应是,到了请客的那天,果然拿出十分的热情待客。五夫人说孩子有些不好,没有来,徐嗣谕和徐嗣谆要去学堂,项亦嘉被项夫人支去了娘家。太夫人带着十一娘、二夫人、贞姐儿和徐嗣诫过来。贞姐儿和项家的三位小姐原是旧识,徐嗣诫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又不认生,几个孩子笑语殷殷,玩得高兴。项太太一心一意在太夫人面前服侍,二夫人看着脸上也比平常多了几份笑意。
    十一娘却见项家没有后罩房却有个小小的花园,十分稀奇,又见沿着花园的墙角种了一溜各色的罂粟花,不认识它的人,会把它当成虞美人。十一娘不由走过去弯身打量。
    “那是一种叫罂粟的花。”背后突然传来二夫人的声音。
    十一娘转身,就看见二夫人站在屋檐的台阶上。
    暮春的阳光洒在她雪白的挑线裙子上,有种纤尘不染的干净,一如她脸白的面孔。
    她轻盈地走了过来,雪白修长的手指轻轻托了一朵盛开的大红色罂粟花:“是你二哥为我从遥远的西域谋来的。我随手撒在了院子里,没想到结果竟然会开花结果。”二夫人望着那些花,眼睛中充满了爱怜。
    十一娘一时语凝。半晌才道:“我要是记得不错,好像我们家花园里没有这种花!二嫂为什么不移植几株过去。”
    “有些东西,换了地方,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二夫人,眯着眼睛望着远处一片紫色的罂粟花,有种风轻云淡的从容。
    远处传来项太太悦愉的笑声,花园里现显寂静。
    十一娘见她再没有和自己说话的意思,笑道:“我去看看娘!”
    二夫人笑着点了点头。
    十一娘带着丫鬟往项太太和太夫人坐的八角凉亭去。
    快到凉亭的时候忍不住回头,已不见二夫人的影子。
    ※
    汗,看到评论区里的留言了,我会注意速度的!
    今天是粉红票双倍的最后一天,还大家多多支持!
    PS:家里停电,等会找地方写文去。加更会有点晚,大家别等了!
    本章节由3zcn书友上传
第三百零九章 除服(上)
    第三百零九章除服(上)
    从项家回来,十一娘就开始准备元娘的除服礼。正在这个时候,罗振兴来了。
    “大哥!”十一娘忙迎了上去,“你怎么了?”
    “我带赵先生来见侯爷!”罗振兴笑道,“顺便来看看你。告诉你一声。免得你隔三岔五地差了人去问我。”
    “赵先生来了!”十一娘听着喜上眉梢,顾不得罗振兴的打趣,急急地道,“侯爷怎么说?”
    “两人正要说话。”罗振兴道,“看样子应该能成!”
    “那就好,那就好!”十一娘请罗振兴到东次间临窗的大炕坐了,“你都不知道。谆哥这些日子没有一点进展,把侯爷急坏了。昨天还手把手地教他写字。谆哥紧张的笔都握不住了。要不是我在旁边打岔,侯爷的脾气又要上来了……赵先生来了就好,至少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罗振兴点头:“这事能成,多亏了柳阁老。要不是他老人家一封亲笔信,只怕还请不动赵先生。”
    十一娘听了立刻道:“我等会就给三婶婶写封感谢信去。再带些燕京的土特产一并送过去。”
    罗振兴见她通达世事,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没想到原先在家里什么都不懂的十一妹现在也能独挡一面了。”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凛,忙道:“这都是太夫人教的好!”然后吩咐小丫鬟端些水果来,“……青杏是陈大人送来的。”
    “哦!”罗振兴听着来了兴趣,“那个租你地的陈大人?”
    见自己成功地把话题岔开了,十一娘笑着点了点头:“正是那位陈大人。”
    “这才第一年,地里就有收成了!”
    “哪能。”十一娘笑道,“是陈大人自己田里的,摘了些给我们尝尝鲜。”
    正说着,有小厮进来传话:“侯爷请舅爷去外书房!”
    罗振兴就辞了十一娘。
    他们虽然千辛万苦地把赵先生给请了来,徐令宜满不满意还两说。十一娘立刻差了宋妈妈去探消息。
    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宋妈妈折了回来。
    “侯爷留了赵先生花厅吃饭。”她笑盈盈地道,“还让白总管把外书房旁边的双芙院收拾出来给四少爷做了书房。”
    十一娘松了口气。
    晚上徐令宜回来,她问徐令宜:“这位赵先生可名副其实?”
    “现在看来还不错!”徐令宜有所保留,“不过,他既然能得到柳阁老的青睐,想来人品、学问不会太离谱!”
    能得这样评价已是个好的开端。
    十一娘放了一半的心。
    徐令宜和她说起孩子们的事来:“等除服礼后就让谆哥正式拜赵先生为师。至于谕哥,等娘的寿辰过后,就送他去乐安吧!”
    十一娘不由道:“谕哥知道这件事吗?”
    “还不知道。”徐令宜道,“等谆哥拜完师再说吧!他也可以趁机好好歇几天。”
    有个缓冲期也好!
    十一娘在心里叹了口气,待谆哥见过赵先生后私下问他:“赵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谆哥听着就露出一个笑容来:“先生对我很和气。”
    十一娘放下心来,笑着摸了摸谆哥的头。
    秦姨娘来了。
    十一娘和几位姨娘走动得并不频繁。
    她让小丫鬟请她进来。
    看见谆哥坐在十一娘的炕上喝羊**,杜妈妈等人并不跟在身边,秦姨娘很是惊讶。愣了片刻才恭敬地曲膝给十一娘行了礼。
    十一娘让小丫鬟给她端了小杌子坐,问她:“你可有什么事?”
    秦姨娘道了谢,半坐在了小杌子上,道:“没什么事?”眼睛往谆哥身上瞅了好几下,“就是到夫人这里坐坐!”
    十一娘觉得两人之间现在的距离挺好,并不想再拉近。委婉地道:“要是你没什么事,那我就带谆哥去太夫人那里了!”
    秦姨娘错愕,有些尴尬地站了起来,嘴角微翕,欲言又止。
    十一娘把谆哥抱下炕,牵了手准备离开。
    “夫人!”秦姨娘喊她,满脸焦虑。
    十一娘转身望着她。
    秦姨娘的表情有些阴晴不定的。片刻后才低声道:“夫人,我听说,侯爷请了个很厉害的先生回来……就想问问,二少爷是不是也要到双芙院去读书了?”
    消息可真灵通。
    赵先生来了不过两天,秦姨娘就知道了。
    可有些话,不应该由自己说。
    “这恐怕要问侯爷!”
    秦姨娘听她提起徐令宜,有些不自在,强笑道:“我就是有些好奇。也不用惊动侯爷!”然后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领着谆哥去了太夫人那里。
    针线上的师傅正在给太夫人量衣裳。看见十一娘牵着谆哥进来,太夫人忙朝两人招手:“快帮我看看,是这匹喜上眉梢的妆花好看还是这匹牡丹穿花的杭绸好?”
    这是在为太夫人的寿辰做新衣裳。
    喜上眉梢是枣红色,牡丹穿花是大红色。过寿,自然是大红色好一些。
    “我觉得这匹好!”十一娘指了大红色牡丹穿花杭绸。
    “会不会太花了些!”太夫人犹豫道。
    “颜色艳亮穿着才精神!”
    太夫人点头,定了大红色牡丹穿花的杭绸,又拉了十一娘挑首饰。十一娘在太夫人屋里消磨了一个下午。
    待到了十九日那天,请和尚、道士做了法事,撤了元娘屋里的灵堂白帷,又给几个孩子换上了颜色鲜亮的衣裳,算是完成了除服礼。
    第二天,徐令宜先是领着谆哥去了双芙院,正式拜赵先生为师,开始启蒙。下午就叫了徐嗣谕去了书房,父子两关在书房里说了一下午。徐嗣谕从书院出来的时候据说脸色煞白,走路都有些摇摇晃晃的。
    到了黄昏时分,阖府都知道徐嗣谕要去乐安了。
    秦姨娘披头散发地冲进了十一娘的屋子:“夫人,我求求您,我求求您,二少爷不能去乐安。”她进来就跪在地上给十一娘磕头。
    屋子里回荡着沉闷的“咚咚”声。
    秦姨娘白净的额头立刻通红一片。
    宋妈妈和琥珀忙一左一右地把她架了起来。
    “秦姨娘这是干什么?”宋妈妈望了一眼端坐在炕上面色沉凝的十一娘,劝道,“有什么话不能好好的说?非要这样跪在地上磕头的。要是不夫人不答应,你岂不要一直这样磕下去?”
    这话就有些听头了。
    主母不答应,就一直磕头磕下去,那就是逼着主母一定要答应。这和那些朝臣要在金銮殿上死谏有什么区别?
    “没有,我没有!”秦姨娘满脸是泪,头摇的得拔浪鼓,却并没有为自己过多的辩解,而是呜咽道,“夫人,二少爷不能去乐安。他还那么小,最远也不过去过一趟西山……夫人,夫人,”她挣扎要离十一娘更近一些,“二少爷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以后也会和四少爷一样孝顺您的……您看您上次禁了他的足,他就乖乖地呆在院子里哪里也没有去。还说夫人这都是为他好……夫人,我求求您了!”说着,身子往下蹲,要跪下去,“我给您磕头了!求您别让四少爷去乐安……”
    那边雁容已蹑手蹑脚地撩帘而出。
    “好了!”十一娘一声喝斥,“蓬头垢面,成什么体统!”又沉声道,“秦姨娘身边服侍的丫鬟呢?怎么也不知道帮秦姨娘打水进来净净脸!”
    她面容冷峻,一双明眸寒光四射,让屋里的人俱是心中一紧。
    一旁的绿云听着一个激灵,点了两个小丫鬟,亲自带着去打水。
    秦姨娘望着眼角眉梢都带几份冷意的十一娘,半晌才回过神来。只是还没有等她开口,十一娘已吩咐小丫鬟:“给秦姨娘端张小杌子来。”
    小丫鬟战战兢兢地应“是”,端了小杌子进来。
    十一娘指了小杌子:“坐吧!”
    秦姨娘还有些怔愣,宋妈妈已朝琥珀使了个眼色,一把将她推坐在了小杌子上。
    “你为什么不愿意二少爷去乐安?”十一娘端起茶盅来啜了一口,慢条斯理地道。
    秦姨娘犹豫了一会才低声道:“二少爷太小了……”
    十一娘打断了她的话:“甘罗十二岁为太宰,当朝梁阁老十二岁中秀才。二少爷也不算小了!”
    秦姨娘听着一哽,半天才道:“乐安太远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当行天下路,观世间景。怎么能像花似,不经风雨地养在内院。以后又怎能为我们这些妇孺遮风挡雨?”
    “可,可……”秦姨娘急得脸色通红,却说不出第二个词来。
    十一娘又啜了一口茶,徐声道:“你来我这里,二少爷可知道?”
    “不知道!”秦姨娘愣道。
    “既然如此,”十一娘淡淡地道,“秦姨娘还是问问我们家二少爷的意思为好?要去乐安的,毕竟不是姨娘,是我们家二少爷!”
    秦姨娘这才听出些味道来。
    “夫人!”她神色惶惶地望着十一娘,“这全是我的意思……”
    十一娘看了她一眼。
    “秦姨娘这样越俎代庖。知道的,说秦姨娘是个直性子;不知道,还以为是二少爷的意思。何况送二少爷去乐安,也是为了二少爷好。那姜家,可曾出过两位帝师,二少爷要去的谨习书院,山长姜松姜先生,可是建武四十六年的状元郎。有这样的老师教导二少爷,可是二少爷难得的机缘。你问也不问二少爷一声,就这样闹开了,让二少爷的面子往哪里搁?”
    秦姨娘听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屋里就响起红绣的惊呼声。
    “侯爷!”
    ※
    十一点半才来电……~~~~(》_《)~~~~
    先上草稿,明天捉虫虫!
    本章节由3zcn书友上传
第三百一十章 除服(中)
    第三百一十章除服(中)
    红绣的一声惊呼让所有的人都半蹲了下去,秦姨娘更是吓得从小杌子上跌跪在了地上。
    “侯爷……”她脸色苍白,嘴角翕翕,声音却像被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徐令宜沉着脸,大步走了进来。
    “侯爷!”十一娘把他迎到临窗的大炕坐下,眼角的余光却朝蹑手蹑脚地立在了琥珀身后的雁容瞟去。
    “送谕哥去乐安,是我的决定。”
    屋子里响起徐令宜略带清冷的声音。
    “抚养子女,却是夫人的职责。”他脸色铁青,“你是府里的老人了,难道连这点规矩都不懂?还是你自认比别人多了几分体面,所以把这些规矩都不放在眼里了?”
    徐令宜声音一句比一句高,说出来的话一句比一句尖锐。
    人要脸,树要皮。秦姨娘毕竟是徐嗣谕的生母。虽然在徐令宜面前是半个婢女,可在宋妈妈等人面前,却是半个主子。
    十一娘忙朝着琥珀使了个眼色,轻手轻脚起身,带丫鬟、妈妈退了出去。
    抬眼却看见乔莲房和文姨娘立在厅堂。
    乔莲房满脸的诧异。
    文姨娘面带笑容,却目光闪烁。
    “夫人!”她见十一娘走了出来,立刻曲膝给十一娘行礼,又动作轻柔地上前搀了十一娘。好像十一娘是个值得她从心里尊敬的老者,恭敬中带着几份仰慕的亲昵。
    十一娘不动声色地上前几步,避开了她的搀扶。
    文姨娘微微一怔,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你要是闲得发慌,就待在屋里多做做针线。不要一天到晚到处乱掺和……”
    四月一日,徐府已撤了夹帘换上了青绸帘子。
    虽然隔着帘子,徐令宜的声音却清晰可闻。
    “夫人主持中馈,忙里忙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