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作了这个决定,
别人怎么说我不理。
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
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
我知道一切不容易,
我的心一直温习说服自己。
最怕你忽然说要放弃,
爱真的需要勇气。
来面对流言蜚语,
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
我的爱就有意义,
我们都需要勇气。
去相信会在一起,
人潮拥挤我能感觉你。
4,诗意的爱情
我和你就像两个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王小波
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实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李银河
小波知道,银河是一个无价之宝。因为只有她真正地了解自己,没有比银河更适合自己的了。因此,他一定要为银河,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一个诗意的爱情,把它作为礼物,献给心上人。他知道,这是银河最想获得的礼物,也只有银河有资格获得这个礼物。
小波拥有非凡的创造能力,因为他是一位艺术家,一位善于想象和创造的艺术家,一位非常会爱的艺术家。
小波有时把他们的爱情装扮得像音乐。他对银河说:“银河,你好!做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只唱不完的歌。”
小波有时把他们的爱情打扮得像童话。他对银河说:“我和你就像两个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小波有时把他们的爱情装点得像首诗。他银河说:“你不在我眼前时,我面前好象是一个雾沉沉、阴暗暗的海,我知道你在前边的一个岛上,我就喊:‘爱!爱呵!’好象听见了你的回答:‘爱’。”
……
小波离不开银河,他说,在见不到她的日子里,自己就难过得像旗杆上吊死的猫。恨不得一天49个小时和她在一起!
而银河也离不开小波,因为她从小波那里感受到诗意与浪漫,而这,正是银河想要的啊。银河在信中问道:“你能永远满足我的‘要’吗?”⑤(本节引号中内容均摘自《爱你就像爱生命》)她多想听到小波肯定的答复啊!
然而,银河错了。
无论多美的花儿,也终会有枯萎的一天。
5,痛苦的别离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妻子,与世长辞。他们那绚丽夺目的爱情也从那一刻偃旗息鼓。我似乎看到李银河打着哭腔,走遍每一条大街小巷,寻找她的小波,她内心急切而焦急地呼喊:“小波,小波,你在哪里啊,不要丢下我!”
街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然而眼前的人们却全是一些陌生的面孔。她站在人群中间,象一个迷路的孩子,内心焦急而恐惧,原本熟悉的世界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
银河踏着街灯,走进无人的小巷,蹲坐在一个幽暗的角落,泪流满面。
她的眼睛已经模糊,眼前的街景渐渐褪去,浮现出来的是小波生前的种种淘气与可爱;耳畔的吵闹声渐渐消失,响起的则是一首名叫《一起走过的日子》的歌。
如何面对曾一起走过的日子,
现在剩下我独行,
如何让心声一一让你知。
从来无人明白我,
唯一你给我好日子。
……
小波走了,银河失去了贴心的人。她没有办法,只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独自前行。
这就是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故事。当我知道这段传奇的爱情经历之后,感动不已。正因如此,我冒昧地进行了这项明知自己力有不逮的工作:讲述王、李之间的爱情。
我是真的为他们的爱情而感动,也真的非常羡慕他们的爱情。因此,我内心偷偷地希望,他们的爱情也能向“梁祝”一样,成为经典。
6,李银河错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李银河与王小波的爱情是美丽的。李银河追求爱情、帮助丈夫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也因此,社会上有这样的传言:结义当寻王小波;娶妻当得李银河。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那么幸运,都能娶到李银河那样的妻子。有一位男子就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他觉得李银河是珍贵的,是稀有的。他写了一篇文章《李银河错了》,来表达他对李银河的崇敬之情。我想,这种感觉不仅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感受,而是反映了许多人人心声。因此,我将它摘录下来,与各位共享。
李银河错了
一位男性的自白
“你要我告诉你我过的是什么生活?可以告诉你,过的是没有你的生活。这种生活可真难挨。”这是王小波给李银河写的情书。
李银河是被王小波这句话所感动的……“做梦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里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写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她曾天真而满足地断言,“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抵挡如此的诗意,如此的纯情。”
王小波的情书的确写得率真、美丽,令人感动,因此,李银河才会如此感叹。可是,李银河毕竟太天真了,她总是认为,这世界的所有男女都如她一样的幸运、幸福。要知道,作为情书的王小波可以有一个、二个,甚至更多,而李银河却只有一个。能写出如此至情至真至美的情书,在这世上,绝不止王小波一个,可是,有资格收这样至情至真至美的情书的,却往往只有李银河一个。王小波是有幸的,因为他拥有一个李银河;李银河也是有幸的,因为她拥有一个王小波。
我清楚地记得,我年轻时曾给几个我所心仪的女子写过情书。那时我还在一个小镇上生活。那小镇虽名为小镇,实为乡村,那里的人都很穷,没有多少人念过书,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地方。当时我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文学青年,狂热地爱上欧洲的诗人,日以继夜地诵读莎士比亚、雪莱。日子长了,也有些功力了,在一些文学期刊上也时有诗作发表。有一回,遇到一个喜欢的,我便满心欢喜地给她写情书。孰料她看后竟对我说,我不明白你在写什么?我一阵愕然,不知所措。后来,我把它投给一家有名的杂志,很快编辑就回复说录用了。我偷偷地笑了,但又偷偷地哭了。后来,我又遭遇了好几回,都是同样的回答:我不明白你在写什么?这句话曾一度让我跌入迷惘的深渊,我常常为此失眠,痛苦和不安像毒虫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咬噬着我的心,我弄不明白她们为何总要这样说。不过,后来也慢慢的习惯,不再痛苦了。
因此,李银河错了。她之所以说“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抵挡如此的诗意,如此的纯情”,是因为她把全世界的女人都当成她了。事实上,如她这样的女人极少,十几亿人里也找不出几个来。我想,就算把王小波的情书寄给一些女人,她们也多数是无动于衷的,因为她们并不具备这种“看”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看得懂的,正如并不是人人都看得懂《红楼梦》的。有些东西,它永远只属于某一部分人所有。⑥
7,李银河的人生探索
小波走后,直接引发了李银河对“存在意义”的困惑和危机。
实际上,王小波在世的时候,李银河就对“活着的意义”这样的问题有着强烈的关切和追问。她想知道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李银河说:“每到生日时,我总会想人生,想死亡,想生命的意义。”⑦她在给小波的信中问到,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然而,即使是王小波也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⑧
李银河对“生命是否有意义”开始存在了怀疑,但还未彻底绝望。她反复地与王小波讨论这类话题,就是证明。有一次,李银河在信中问小波:“想到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好像是冷冰冰的,四野空寂无人的一种感觉。”王小波对此未置一辞。他对这个问题是完全回避的。⑨王小波对此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他只能回避这一问题。
当王小波去世之后,李银河的“存在意义”危机全面爆发了。从那以后,她对生命的意义彻底绝望了。在王小波去世的一年后,李银河这样写她的感想。小波离我而去已一年了。这一年是我生命中最痛苦、最难熬的一年,也是我对生命的意义想得最多的一年。⑩
李银河自白到:“我原以为我的后半生会是平静、幸福的。可是,上天并不如此安排,它夺走了我的小波, 夺走了我的幸福,夺走了我内心的平静。我又一次深刻感到生命的无意义、不合理。人从来到世上,一路挣扎、追求、修炼,然后就那么离开了。这有什么意义呢?”⑾
一位哲人说:“人必须完全自觉个人在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中的不合理的存在,才能解脱。”而李银河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不合理、无意义。李银河在精神上开始走向虚无主义。这一度使她极为痛苦,甚至是绝望。李银河说,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她说,在地球热寂之后,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人们所留下的痕迹就如同沙滩上的脚印,很快就会被海浪抚平。
按照李银河的思路,人们日常的各种追求就变得可笑了,毫无意义了。但这种思路也会有一个问题。虽然任何人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人的“痕迹”会留存的长一些,而另一些人的“痕迹”会留存的短一些,甚至什么也没留下。因此,一个人的努力还是有价值的。
我想,也正因如此,李银河本人也并未走向沉沦,走向弃世,而是仍旧努力的工作。
另外,当李银河看到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之后,她更加珍视有限的生命了。
李银河说,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那么,如何让生命中充满自由和美丽呢?
李银河受到大师福柯的指引,给出了这样的办法。那就是,把生活塑造成艺术品。
至于如何把“生活塑造成艺术品”,我想,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就李银河而言,我觉得她采取的是一种“行动的哲学”。她认为,人的自我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由人的行动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现实情况是他(或她)自己所做的一系列选择的结果。我想,这种哲学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尤其在当事人可以做出选择的情况下。
而对于李银河来说,她确实在很多问题上拥有选择的余地。在个人生活方面,她选择了自愿不孕的生活方式;在事业方面,她选择了“性”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在民权领域中,她又选择了为同性恋者争取合法权益。所有这一切,都是她个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受他人的逼迫。也许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她为什么会信仰“行动的哲学”。
而当李银河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这一哲学时,她获得了一种非常难得的健康生活之中。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生活状态。这除了与她信奉“行动哲学”有关外,还与她所从事的事业的独特性有关。比如她所从事的同性恋事业。众所周知,李银河是国内最早研究同性恋问题的学者。在此之前,同性恋问题一直受到回避和排斥。由于李银河的努力,公众逐渐改变了对同性恋人群的态度,使同性恋人群的生存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李银河会感受到成就感和欣慰。不过,这并不稀奇。许多人都会通过某种事业,获得成就感。但当他们的事业成功以后,又往往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感觉到失落。然而,李银河却不会有这样的无奈。她的同性恋事业却很特殊。因为同性恋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于是,李银河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她进行一些努力,同性恋问题解决一些;再努力一些,再解决一些;但却总也到不了终点。于是,她就会觉得一直有事可做,而不会有无所事事的感觉。
大师叔本华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生是痛苦的。他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他会感到痛苦;如果他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这也是一种痛苦。因此,人生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之中的。大师叔本华的确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他体察出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然而,当叔本华遇到李银河时,他或许会修正自己的这一观点。因为,李银河的生活恰好逃出了叔本华所说的“生活轨迹”,而处在一种不断奋斗的状态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银河成功地从人生的痛苦超拔出来。而她的生活本身也绝对称得上“艺术品”,她本人则成为福柯“生活美学”的亲身实践者。
①“我的事业和我的爱情”,《现代妇女》,2000年01期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②参见《爱你就像爱生命》
③参见《生育与村落文化 · 一爷之孙》序言
④参见《生育与村落文化 · 一爷之孙》序言
⑤参见《爱你就像爱生命》
⑥“李银河错了”,《江淮晨报》,2004年7月
⑦参见《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⑧参见《爱你就像爱生命》
⑨参见《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⑩参见《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⑾参见《思想者说》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文化一角
1,懂文学的李银河
读过李银河作品的朋友,大都会对李氏优美、流畅的文笔留有印象。她的作品读起来并不枯燥,会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就以我浅陋的鉴赏能力看,李是有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的。她之所以没有这方面的作品问世,主要是因为她把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
其实,李的文学天赋早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显露出来。她曾在北京实验一小上学,她品学兼优,被推荐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小演员,和毛主席合过影。她把这段经历写进初中入学考试的作文《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写得真挚感人,被作为优秀范文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①
文革之后,李曾到内蒙古下乡。在下乡期间,她的文学天赋被人发现。之后,她被调到宣传队,在驼背上创作了不少充满激情的诗歌、短剧。
李在美国虽然读的是社会学专业,但她却在那里读了不少世界名著。由于她的天资加勤奋,她的文学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要不是出于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说不定中国就会多一个文学名家或者文学评论家。
2002年,著名媒体《南方周末》向李银河约稿,让她谈谈10本她比较喜欢的文学作品。不久之后,李的一篇题为《读书时印象最深刻的十本书》的文学评论出现在这个报纸上。以下就是那篇文章的正文,它或许能够证明我的论断:李银河是有成为文学家或评论家的潜力的。
李银河:读书时印象最深刻的十本书
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在这部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高大、英武、粗犷的哥萨克形象。他的性格是那么豪爽,令我初读之下顿生爱意。我喜欢他的性格,敬佩他的英勇牺牲精神。对这本小说的喜爱也许还受到了小说中那种诗意的非理性的自由的哥萨克精神的感染。果戈里将哥萨克精神描述为一种自由、深沉、坚强的精神,它不是很快就会被激发起来的,但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将一股内心的热情顽强长久地保持下去,在战斗中体会到一种疯狂的快乐和陶醉。我想,大概是这种精神与我内心的狂热起了共鸣,所以会喜欢这本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这本小说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远不如他的其他小说出名。但是,这本书中的什么地方拨动了我的心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幻想者,他们的幻想碰到了冷酷、腐朽、污浊的现实,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只能以悲惨的结局告终。书中所写的涅朵奇卡与卡加郡主的爱情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由于王小波在他当时还是手抄本的小说《绿毛水怪》中所写的对这本书的感觉与我的感觉惊人的相似,使我们发现了两人心灵的相通之处。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这本书虽然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高,但是对于正在寻找人生道路和生活伦理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伦理教科书。它提出了“合理的利己主义”这样一种道德观,对我人生伦理的形成发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说中所塑造的一个神秘人物拉赫美托夫,他被公认为革命者的典型。关于读书,他的名言对我影响很大,他说:“每种学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过是把这少数著作里说得更充分而清楚的话加以重复、冲淡和损害罢了……我仅读那具有独创性的东西,并且只要理解了这独创性就不再多读。我所念过的每本书都是最精彩的,免得多读好几百本书。”
雨果的《九三年》:这是一本关于“伟大”的书,是一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震撼人心的书,从来没有任何一本书让我像读这本书时那么感动过。作者超越了地上的实际斗争(阶级斗争),写了天上的斗争(善与恶的斗争),小说的背景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书中所涉及的是伟大的爱,伟大的情感,它是崇高的,不计利害的。在我看来,好的文艺作品就应当写这种伟大的、史诗般的、强烈的痛苦和快乐。我喜欢这样强烈的东西。
司汤达的《红与黑》:这本书给我的强烈印象不像其他书仅仅来自书本身,而是另有原因:我的父母对我看书的范围一向很少加以限制,但是记得妈妈仅仅把这本书藏起来作为“禁书”,这就使我对它从一开始就另眼相看了。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当然很高。而它的政治价值在我看来在于写了一个反叛的平民。他反对等级观念,从他对两个他爱的女人的态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是平民的英雄。他的生活伦理也富于挑战性。我想,这大概是母亲把这本书藏起来的真正原因。
霍桑的《红字》:这本书所写的清教徒时代的野蛮和残酷令人震惊。它揭示了一种表面看去道貌岸然的宗教和伦理其实能够有多么残忍和不近人情。人总是人,不能变成神。企望把人变成神是愚蠢的;要求普通人成为神是虚伪的。在我后来所做的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学研究当中,每当遇到婚外恋的问题,我总会想起和引用这本书,它提醒我们,有时道德会变成一种多么残忍的力量。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所显示的世界是一个残忍的互相杀戮的世界,而个人是孤立无援的。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是冷酷无情的,剩下来的只有可怕的孤独。老人只有凭着个人的蛮勇尽自己所能去寻求渺茫的希望,最终也只能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低头。这本书对于我具有哲学的震撼力。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一群俄国革命时的年轻人对时代的观感和体验。作者从他的角度描绘了社会生活的画面,丰富、广阔、生动、真实。作者的艺术观给我印象很深:艺术在各个时代形态千差万别,但有永远吸引人的主题:生活,爱情,幸福。艺术本身就是生活的欢娱,它是美、爱、生命、快乐、欢欣与活力。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我不认为这是一本艺术上特别出色的小说,但是它的确是在政治上最令人震惊的一本小说。它对专制社会的描写使我们这些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看了感到惊心动魄,作者的描写简直像鬼使神差一样:老大哥,青年反性同盟,电眼,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他虽然生活在另一种社会中,但他写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地发生。这本小说的阅读经验用“心惊肉跳”来形容也不为过。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我第一次在小说中看到对骂人话的正面使用。在读书笔记中随手拈来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到处都是他妈的伪君子。”当时,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观念、语言有一种着魔般的感觉。这种阅读经验是从未有过的、全新的。从这本书,我了解到古典作品与现代作品的区别。由于它“每一页都是惊奇和快乐的源泉”,这本书真的无愧于“小说史上罕见的奇迹”这一评价。
也正是由于李银河有这样的才智,她才能把握王小波作品在文坛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能理解王小波的行为,支持王小波的行为。
霸气书库(WWW。87book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