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升腾。
这条河流的命运似乎正预示着印度此刻所面临的危机。从远古潺潺流来的古老的生命纽带已经在需索无度的工业开发和承几何倍数增长的人口面前显得不堪重负起来。而中产阶层和高种性族群却依旧利用着手中的权利和金钱,挤占本已处于崩溃边缘的资源供给,就如同新德里的居民近几年来开始流行使用一种所谓的“增压泵”,直接从公共总水管里吸水,努力在流经自己家的水管里汲取尽可能多的水。这是一种面对公共资源有限而且不可靠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的“我优先”策略,但是当人人希望“我优先”的心态在成立里到处兴盛起来,而每一个“增压泵”都在进一步让供水管里的水量减少,使整个系统面临最终的崩溃。
“其实我们和中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站在这预示印度生存危机的圣河边,有着奇怪口音的印度首席经济学家—贾达夫博士此刻平静的说道:“庞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贫富落差,日益匮乏的自身资源以及遭遇围堵的拓展之路。”曾多次到过中国大陆,甚至在著名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进行过演讲。
“虽然我可以理解我们和中国之间的种种对立,但这种对立真的只能依靠战争来解决吗?”贾达夫博士看了看矗立在身边的这位印度军人叹息着说道。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看来中印两国之间的确存在着极大的合作空间和辉煌的互利远景。
“两头大象注定无法分享同一个池塘。”站在贾达夫博士身旁的印度军官用与此刻的气温一般冰冷的语气说道。而他就是印度陆军历史上最为年轻的统军人物、年仅41岁的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此刻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新德里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因为这个男人的一意孤行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但就如乔京德尔所说的,中印两国之间看似风光无限的经济合作,实际却是一条根本无法走通的死路。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中印两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原油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早在2005年,中国便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而印度的能源缺口也同样不容乐观,印度的原油年产量为3500万吨,但总需求量却高达为1。17亿吨,也就是70%需要进口。据国际能源机构估算,如果印度经济与中国一样持续以7%~8%的速度增长,其能源需求的增长需要将保持在5%左右。按照目前的趋势,印度石油需求将在10年之内翻一番,达到2。5亿吨,成为美日中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而与拥有东南亚和中亚油气资源支持的中国不同,印度本土和其周遍势力范围的石油生产能力基本已经呈现饱和和枯竭的趋势了。
如果说能源的危机还能够通过寻找替代资源和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等手段进行调和的话,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食短缺却是中印两国不可避免的冲突点。在建国之后,中印两国都曾遭遇过严重饥荒,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社会乃至政治后果。虽然两国执政者励精图治,印度自20世纪60年代开展“绿色革命”之后实现了粮食自给,甚至从昔日的“饥荒之国”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粮食出口大国。但是,中印两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依旧不乐观。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田被占用,两国土地损失的速度将超过土地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使粮食产量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间接用粮越来越多,粮食需求不断增长,因此产需仍存在难以弥合的缺口。虽然中印两国在东南亚的冲突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东盟之中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都是世界粮食特别是稻米的主要出口大国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中国和印度注定只有一个能在21世纪崛起。”这是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一直坚信的信条,但是他或许没有想过如果成为这场残酷竞争中的失败者,印度将沦入最为黑暗的地狱。
第四十六章:十字路口(五)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大发展中国家,同样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前一段时间,由于认识上的分歧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和地区分离势力的挑唆,而爆发的印度与东盟各国的军事冲突,事实证明是一场亲者痛、仇者快的错误。出于维护和平和地区稳定的目的,中国政府不得不出兵,以有些的隔离冲突双方。”2008年2月7号,在农历春节当天的中国各地,数以亿计的中国公民都会放下手边的繁忙家务守在电视机旁收看着,中华联邦共和国国家主席—胡建华的新年讲话。
在这个欢庆的节日里,除了向全国人民、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之外,胡建华主席还特别提道了在近期受到广泛的中印战争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一目的已经基本达成。在此我们必须重申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对印度及东盟各国均没有领土上的任何要求。被部署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中国军事力量,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视地区局势的发展而逐步削减,直至最终全部撤离。在此我向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仍在前线坚守岗位的中国国防军全体官兵致以新年的问候和最为崇高的敬意。”
而就在胡建华主席的电视讲话播出的同时,在位于中国外交部大楼地下一层的谈判大厅内,经过了漫长的交涉之后中华联邦共和国副总理,外交部长李翰文最终和来自新德里的印度特使—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德瓦里达成了一系列旨在终止中印之间激烈的军事对抗的一揽子协议。由于春节的长假,这一对于中印两国都能够接受的和平协议将在7天之后才公布于世。当然通过中国和印度外交部对外发表将只是这一系列协定中的一小部分。
留着整齐的白色短须的阿德瓦里是印度内阁中最为坚定的“印度至上主义者”,在很多公开的场合之上,他都会有意或无意的表露出作为一个印度人的骄傲和自信。“不要称呼印度为发展中国家。”和“21世纪属于印度”的言论正是出自他的名言。与中国不同,阿德瓦里一直坚信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含义等同于不发达国家,这种称谓将损害印度的自尊心。
在中印直接对抗之前,他便一再宣称:国际社会必须认识到,印度拥有大量可成为发达国家的潜能,印度国民不仅要为印度在信息技术、航天、核武器和导弹等大的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而且需要国际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尊敬。对马六甲地区的局势,印度拥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力。但是在一连串军事上的失礼,他却不得不在北京低下他一直以来高昂着的头颅,在中国外交部的谈判大厅内,签署一系列对印度不利,甚至对他个人来说是奇耻大辱的“和平协定”。
当然他也曾努力的去争取过。“印度拥有十亿团结一致的人民、世界一流的军队和国防科技,包括具有毁灭性的战略武器。作为一个南亚大国,我希望中国能真正尊重印度发展的权力。我提醒尊敬的李外长,我来到这里是为了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和平而努力,而不是将冲突持续甚至是继续扩大。”这样的话语不止一次从这位被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一系列“苛刻”的条件逼到悬崖边的印度副总理的嘴里说出。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和人民同样渴望和平。但是中国并不畏惧战争。如果印度政府仍一意孤行的话,那么我想持续的、不可预测的军事冲突当然会产生更多的悲剧。但是在这众多悲剧发生之前,我想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印度国内热爱和平的人民将选出更为合适的领导者来到这里,继续我们今天不愉快的谈判。”对于阿德瓦里的虚言恫吓,李翰文外长显然并没有太多的在意。这并不只是建立在中国军队目前在马六甲和印度洋战场上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更是基于印度国内此刻纷乱的政治局势。
在素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居的印度国内,执政的国大党曼莫汉。甘地内阁虽然一度在印—东战争爆发初期,由于其强硬的外交政策而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支持。但是随着前线的失利不断传来,和由于战争而带来的各方面生活的困难正趋使着越来越多的印度选民期待的用手中的选票来改变自己糟糕的景遇。
作为国大党的首脑之一的阿德瓦里当然一清二楚。如果注定印度必须壮士断腕,以这种屈辱的方式才能度过目前这个危机的话,阿德瓦里更希望是由自己来签署这一系列协议。就算是卖国,至少也能卖个好价钱。如果真的换成了急于上台执政的印度人民党来兑现那些承诺的话,印度付出的只能更多。
在这份被称为《中印马六甲及印度洋地区和平协议》之中,印度宣布放弃其在此前对东盟各国在马六甲海峡地区所有的无利要求,并对在此前的冲突中对东盟各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全面的补偿,为了“感谢中国政府在中止印度和东盟的冲突中所作的努力”印度将承担中国军队在马六甲及印度洋地区一系列军事部署所产生的军费开始中的80%。
这笔庞大赔偿费用的金额预计将在4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印度2007年度公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当然中国并不指望印度在军备采购和战争消耗中大量失血的印度政府能在第一时间拿出这么大的一笔巨款来,印度的战争赔偿将在5年内分期付清。而在对于东盟各国的赔偿先后顺序上,中国政府也为印度制定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对泰国、印度尼西亚民主联邦、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亲华国家,将位于赔偿的前列,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虽然在战争损失惨重,但仍将处于赔偿名单的后列,在第一年这两个国家将只获得印度全部赔偿金的20%。中国政府对此的解释时,由于对于这两个国家的赔偿金额数额太过巨大,仅仅是这20%也以相当于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赔偿金总额的全部了。
当然对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战后重建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将向这两国先行提供低息贷款。直到印度的赔偿金悉数到帐为止。这种模式厚此薄彼的模式固然引发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不满,但是在这个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外交舞台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只能选择默默的承受。
除了战争赔偿之外,印度为了表示其对终止军事对抗的诚意,必须放弃对印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实际控制,该群岛附近海域将在今后的6个月之内处于中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以“隔绝印度军队与东盟海军的直接接触”。在中国军队直接控制的6个月中,中国将向联合国提交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进行国际托管的提案,并以中国军队为主建设一支由国际共同组成的地区维和部队,参照前南联盟科索沃的模式队印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实行为期10年的国际托管,在托管结束之后,将采取民族自决的模式,在当地进行民主投票以决定该地区最终的归属。
虽然名义在接下来的10年里,印度政府名义上仍然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拥有主权,但实际上新德里同样清楚,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除非印度可以再度拥有独立挑战中国的力量,否则在10年之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将通过“民主”的形式名正言顺的脱离印度的控制。不过此刻印度并没有选择,已经有近10万印度士兵为了保卫这个群岛而流血,既然无力保卫,那就惟有放弃,这是国家社会最终的游戏规则。
在失去印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控制权的艰难抉择之后,印度还必须面对中国和东盟对其军事力量一系列苛刻的要求,在《中印马六甲及印度洋地区和平协议》之中,中国明确要求印度削减其“具有威胁性的远程战略打击能力。”这一含糊不请的表述之后却是整个谈判过程中最为复杂和艰难的较量。印度代表团将削减远程战略打击能力仅定义为印度承诺不发展超过1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也就是放弃射程达1。2万公里的“苏里雅”战略导弹计划。现在这个导弹计划进行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1。2万公里的导弹此前是专门为了打击美国而准备的。
而印度陆军射程最大的“烈火…3”型导弹,印度代表团也宣称预定射程也仅为3000—4000公里,即便是最大射程也仅达到6000公里。根本不在“削减远程战略打击能力”的定义之内。
不过这种解释显然不能为中国政府所接受,李翰文外长为印度政府所列出的裁军名录涵盖广阔。中国政府不仅要求印度政府全面销毁使用了精确制导系统,可以携带有具有机动变轨能力核弹头的所有“烈火”系列弹道导弹,大量削减已经部署的“大地”系列近程弹道导弹。同时放弃现有的和以色列合作的战略反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
同时限制其远洋海军和战略空军的数量和发展速度。具体的措施包括中止部署核动力攻击型潜艇、限制印度海军所拥有的大型航空母舰、远洋舰艇的数量。空军不得拥有远程战略轰炸机和空射远程巡航导弹等等数十个名目。
对于中国政府所提出来的种种条件,阿德瓦里一度表示出强烈的反弹,甚至宣称中国政府这样的作法根本就是将印度的“和平诚意”视为战败国肆意宰割。印度军队宁可战斗到底也不会选择屈辱的交出自己最为宝贵的武器。不过他的反弹仅仅只是延长了谈判的时间而已。在中国军队强大的军事优势面前,阿德瓦里最终还是有条件的接收了这些条件中绝大多数。
印度军队将在2年之内销毁所有现役的“烈火…3”型弹道导弹,但保留少量“烈火…1”、“烈火…2”型弹道导弹。理由很简单,阿德瓦里认为“烈火”…1型和2型导弹的射程分别为1500公里和2000公里,能够对与印度世代血仇的巴基斯坦起到“威慑作用“,而对其他大国的主要大城市没有威胁,连起码的“劝阻”都谈不上。而且这些导弹使用固态…液态并存推进装置,显然不适合用于激烈的实战需要。如果中国在这个领域再予以坚持,印度为了自身的安全必须要求中国对等的要求巴基斯坦放弃其部署的中程弹道导弹。
而在海空军领域,印度的让步则比较大。因为阿德瓦里清楚在目前的情况下,印度至少要2~3年的时间来休养声息,而在这个阶段不用中国来进行限制,印度自身也无力重新建设自己的远洋海军和战略空军。中国人的削减和限制反而有利于印度海、空军的“瘦身”计划。令目前大而无当的印度海、空军变得更为精干和强大。
“你我都知道凡尔赛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阻挡德国的再次崛起。所以我希望中国政府在制定这些政策的同时能尽量避免将仇恨的种子播撒在次大陆人民的心中,要知道此刻的印度比一战中德国要大的多。”在连日的唇枪舌剑之后,《中印马六甲及印度洋地区和平协议》最终在北京签定,在签约的过程中阿德瓦里仍不忘在最后的时刻,警告一下自己难缠的对手。
但是李翰文外长却只是报以一个冷峻的微笑,轻松的说道:“我们也都知道德国再次崛起之后,最终仍然倒在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面前。最终瓦解、分裂。仇恨永远不是别人播种的,而种下仇恨者最终收获的只能是毁灭。希望贵国的领导人和人民能真正的以史为镜。放下成见,开创中印两国世代友好的新篇章。”
就在《中印马六甲及印度洋地区和平协议》签署的同一天,印度陆军东部军区最后一支地面部队—部署在尼科巴群岛的第12步兵师宣布将中国—东盟联军投降。在经过了长期的海面封锁之后,长期以来躲在半地下的工事之中等待中国远征军打击的印度陆军终于可以安全的迎接此刻印度洋温暖的阳光了。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定,印度陆军第12步兵师在岸边中国军队指定的区域集结,将所携带的武器和弹药完整的交给在岸边登陆的中国海军陆战队,然后就列队开进由他们的军营改成的战俘营等待遣返印度本土。作为印度陆军第12步兵师的师长—贾沙麦尔少将,在走进战俘营之前还兴致勃勃的邀请前来受降的国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现任中国…东盟联合舰队最高指挥官的姚广胜少将,观赏了当地最古老却最广泛的娱乐项日—斗野猪比赛。
过去,这种斗野猪比赛每隔两、三年在祭祖节才举行一次。祭祖节期间,人们载歌载舞拿出丰盛的祭物供奉祖先,以求祖天保佑人丁平安,在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便开始进行斗野猪比赛。人们设法到丛林里捕捉几只野猪,放进木制牲畜圈里。为了使野猪更加的凶猛,人们将不给它食物,只是在赛前给它喝一些棕桐酒,这样野猪会变得更加狂暴。比赛开始,由两名印度陆军士兵出场,然后司仪把圈门订开,放出野猪。在猪的后腿系着一很长长的绳子,由一名参赛者拉着绳子的末端,站在圈门的旁边,以便随时拉住狂暴的野猪,以免出现危险。而另一名参加者,也就是比赛的主角,赤手空拳,在场内与野猪周旋,想尽各种方法把野猪逗急并及时躲避到一边以免被野猪的撩牙咬伤。如果参战者能够战胜野猪,并把野猪的耳朵抓住,观众们都会地发出欢呼声。接着进行第二组比赛,再换另一头野猪。
当然在这种比赛之中,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有的参赛者不但抓不住野猪问耳朵,反而会被野猪撞倒在地,甚至严重受伤。和那些举行斗牛表演的国家里,获胜的斗牛可能可以免于被屠宰。但在尼科巴岛上比赛获胜的野猪同样免不了一刀之苦。故去尼科巴人用它来祭祀祖先。不过今天则是招待中印两国的士兵欢聚一堂。在贾沙麦尔少将看来战争已经结束了,很快他和他的士兵就将回到印度本土的家人,而那些交给中国人的武器,最终也会象1962年的那场战争一样,由中国人擦洗干净之后,交还给他们,但实际上他并不清楚,他将为了这个看似并不遥远的结果苦苦的等待很长的时间。
第四十七章:德里之变(一)
又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显然来自喜马拉雅的寒流依旧没有离去的痕迹。由于输电线路的霜冻,昨天晚上在新德里的许多地方都引发了部分停电。经过了漫长的煎熬之后,新德里的居民们才重新迎来了光明。与此刻的气温不同,早起的原联邦院议员印度人民党的核心成员—穆德古尔教授却显得格外的热情洋溢。他甚至有些浪漫的欣赏着停靠在路边的车辆的玻璃上都结了冰晶,象一个小孩子一样注意着路边上的草坪那一边一边露水的结晶。远远望去那就像是雪一样,此刻的新德里宛如一个他想象中的天堂。
当然新德里的数万名无家可归者显然并会不欣赏穆德古尔教授这种残酷的观点。此刻新德里的市政府不得不为全市15万无家可归者紧急设立了社区避难中心,以避免更多的人在这样的天气里因为冻饿而死。而执政的国大党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出于善意的举动,却为今天灾难的爆发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当今天的第一支示威游行的队伍出现在了位于新德里市中心的印度议会大厦附近时,数千人的队伍似乎并不起眼。自从印—东战争爆发以来由印度议会的传统反对党—印度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所发动的反战游行就一直此起彼伏,所以当今天的这支示威游行队伍出现之初,并没有印度议会大厦的保安们并没有太多的注意。这些左翼反动党的力量在印度的政坛角力场上还不足以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所以新德里的警察局在最初甚至没有出动维持秩序的打算。
但是很快执政当局就发现局面正逐渐失去控制,仅仅数个小时之内在印度议会大厦附近聚集的人群就超过了3万人,而且更多的示威队伍仍不断的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现,向印度议会大厦会聚而来。在中午之前示威的队伍就将超过10万人。而且除了印度议会大厦之外,这次大规模示威游行的爆发点还迅速增加了国大党总部、各大政府办公大楼甚至各国在印度的外交使馆,其中以中国和美国的大使馆门口最为密集。
直到此刻新德里的警察局还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数以万计的印度军警被紧急动员起来赶往各个示威游行的爆发地,以弹压这不断壮大的游行队伍和在此期间趁火打劫发生的盗窃和抢劫事件。直到此刻印度政府甚至还不清楚如此大规模的游行活动是由谁组织的,目的何在。
不过答案很快就会揭晓,因为此刻在印度最大的反对党—人民党总部,大门口已聚集了数万参加抗议游行的群众和人民党的骨干党员和志愿服务者,众多装有4只高音喇叭的宣传车不停播放着印度教的音乐和口号,将更多的无知民众吸引过来。印度人民党主席莱克斯曼此刻正透过自己办公室的玻璃,得意的注视着这由自己一手发动的漫天洪流。
印度人民党代表北部印度教势力和城镇中产阶级利益,在这个政党的历史上组织普通民众的示威游行以达到政治目的,并不是他的专长。相反在其执掌印度政坛的岁月里人民党倒是饱受国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