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逍遥-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乡长,那党政办主任一职该由谁担任?”潘宝山故意问了一句。
“这个要在党委会上研究一下。”梁延发不露声色,“不过据目前情况看,郑金萍的可能性比较大,周国防没有魄力,党政两办一合并事务加重,他根本就应付不过来。”
“嗯,郑金萍的确挺合适,她有股子干劲,关键时刻能顶上去,是最合适的人选。”潘宝山暗暗发笑,觉得自己说得很假。
“到底行不行,要班子研究决定。”梁延发说完,拿起笔在申请单上签下名字,“抓紧去办吧。对了,晚上政府办要聚个餐,在富贵酒楼,六点半钟你过去。”
潘宝山知道是梁延发要庆贺黄开建走人,不想答应也没办法,只有应着,说肯定准时赶到。
潘宝山拿着单子回去后,直接交给了伏广波,要他到财务所去赶紧办理走上程序,现在有新的税费改革政策下来,往后乡里的经费要大大缩水。
伏广波丝毫不迟疑,事情宜早不宜拖,尤其是跟钱有关的,上了案板进入计划才够踏实。
处理完科技助农经费的事,潘宝山看看时间也不太多,就去找刘江燕,说晚上就不一起吃饭了,梁延发要请政府办的人聚餐,邀请他参加,不去不好。
刘江燕持相反意见,说黄开建书记刚走,屁股就挪到梁延发那边怕是不太好。潘宝山没解释,他和梁延发暗地来往的事暂且还不能告诉她。
“江燕,梁延发打招呼我也不好拒绝,不过我也不呆多长时间,过去坐坐喝两杯酒就回来。”潘宝山犹豫了一小下,“梁延发说要把党委办和政府办合并,你有没有想法?”
潘宝山这么说,是想让刘江燕来当这个党政办主任,只要让她姐姐刘海燕一开口,应该不成问题。
“合就合呗,我什么想法也没有。”刘江燕没领会。
“你不想做主任?”潘宝山问。
“不想。”刘江燕回答得非常干脆,“一点也不想。”
“哦,既然这样那就算了。”潘宝山说,“梁延发想让郑金萍当主任,周国防怕是要失落了。”
“黄书记一走,周主任当然要受排挤了,唉,那些事真够烦人的。”
“现实就是这样,看不惯也得看。”潘宝山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江燕,晚上你自己吃吧,我去富贵酒楼。”
富贵酒楼异常热闹,尤其是有了郑金萍。
梁延发已经把党政两办要合一的事跟她说了,本来对梁延发有点凉心的郑金萍一下又燃起了热情,下午在办公室就即兴侍奉了他一番,一直保持了高亢的情绪。
潘宝山见疯癫郑金萍不时还向他抛个媚眼,愈发觉得这场合不能长久呆下去,否则让梁延发察觉到什么,有点不妥。而且来时也跟刘江燕说过,喝两杯就撤。
梁延发最后到场,摆足了架子。潘宝山抽空悄悄说呆会和刘江燕有点事,喝几杯就先离开,梁延发说有事就忙去,反正今天就是玩,很宽松。
酒过三巡,潘宝山先单独敬了下梁延发,又起身敬了全桌,便离去。
郑金萍颠巴着说送送,到了门口潘宝山开玩笑地问,什么时候做党政办主任。郑金萍一听笑得浑身直抖,说就最近吧,怎么着也得赶在乡里开党代会召开之前。
实际上,没过一个星期,梁延发就操办好了一切,郑金萍如愿以偿。期间还有个小插曲,郑金萍觉得党政两办合一,分量中了,问梁延发能不能把党政办主任设成副科。
梁延发听了心中狠狠地骂了一句,真是个得寸进尺的货,但表面上不露声色,说事情得慢慢来,哪能一步到位。
郑金萍也知道不太可能,她只是想给梁延发提个醒。“我知道不能一步到位,但你不是说要有新书记来嘛,我怕到时你说不了话。”
“新来的书记不问事的,作主的还是我。”梁延发说,“不信等着瞧就是。”
郑金萍不知内情,以为梁延发是在说大话,但没过多少日子就验证了。
八月初,夹林乡党代会召开前仲崇干就到位,非常低调,凡事不拿决定,梁延发同意的他从来不说不,梁延发没表态的事他就推过去。
几次事经过之后,梁延发悬着点心放下了,看来这仲崇干真是两手一摊不问计,本来还以为他怎么也得拧一下,没想到连个小弯都没有。
舒服,梁延发觉得太舒服了,他把郑金萍叫到办公室问怎样,夹林乡当家的是谁?郑金萍乐颠颠地坐到他腿上,整了句文绉绉的话:舍你其谁?
梁延发呵呵地笑了起来,非常有底气。
底气何来?梁延发心里很明白,现任县长冯德锦。自打上次冯德锦的秘书王涵找过他后,他就把传言中要来富祥县任县委书记的同村老乡祁宏益给出卖了。
祁宏益老家多占了两块宅基地,沾亲带故的也有好几家违规用地、领补助。梁延发把情况都告诉了王涵,随后便传得沸沸扬扬,网络上更是火辣辣地散播。
梁延发认为,冯德锦把那些内情肯定能充分运用到位,会为自己顺利升任县委书记扫清道路。如此一来,他就正儿八经地成了冯德锦的人。
有县委书记撑腰,还能没底气?
第五十七章 重农耕
富祥县党代会定于八月下旬召开,梁延发热切盼望,只等冯德锦书记官职到手,他就马上通过王涵去单独拜访。
可是梁延发高估了冯德锦的能力,事情并没有按照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八月十六日下午,富祥县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富祥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代主席以及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部分驻县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华生,副部长邹恒喜坐镇。
会上宣读了省委人事任免决定,祁宏益同志任富祥县县委书记。
梁延发的头皮麻了,失落到极点,当然更多的是心惊。前阵子祁宏益老家的事闹得那么狠,他可是元凶!假如事情败露,祁宏益肯定会把他整得死去活来。
现在梁延发唯一的想法就是继续贴住冯德锦,效忠于他,怎么说也有点靠头。再说了,冯德锦也是个实力派,别的情况不了解,但起码知道冯德锦和市委副书记严景标是一个系子。严景标又是什么人?绝非陪衬,他从省委下来,瞄准的就是松阳市市长位子,如果不出意外,恰好后年又是乡、县、市人代会三级联动换届,那时现任市长到年龄退下,市长就是他的。
会后,梁延发专门找王涵,要请他吃饭。王涵明白梁延发的心思,但这会形势大乱,根本无暇顾及。不过他也安慰了梁延发,说等过段时间再说,有些事情冯县长能想着。
有王涵这句话,梁延发安心了不少,但高兴是高兴不起来的。
失意的梁延发回到夹林,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好想了一通,倒也渐渐安宁了下来,很多事都有峰回路转,下一步的事谁能说得准,没必要忧心忡忡,那是跟自己过不去。
现在要做的是,牢牢把夹林乡给掌控好。仲崇干不是不问事嘛,干脆就趁早把他边缘化,否则哪天他的心躁动起来要掌权,局势又复杂了。
梁延发不迷糊,知道要把潘宝山绑在身边,经过观察不难发现,潘宝山还真是个能干事的人,平常带着了解到他搞的那些个项目,还都行。现在盯盯他,争取来个全面开花,到时功劳还不都在自己头上?
工作上的事哪里用梁延发盯?潘宝山一直都没放放松,眼下已经立秋,田间管理不能落下。
不过现在不像以前在农经站,动不动就跑下去,跟老农们聊聊说说。如今好歹也是个副乡长了,虽然潘宝山没把这当回事,但下面村里看法不一样,见着他难免要兴师动众一番,搞一队随从不用说,还得想着法子要留下来吃饭喝酒。
所以潘宝山有事就找伏广波,要他召集科技助农小分队成员开会,有事分派下去就行。现在潘宝山也开始明白了,为什么当官的大小事都喜欢开会,有些时候也的确是没办法的事。
小分队的成员对此并不反感,潘宝山开会讲话实在,而且也不摆架子,说得都是用得着的东西,有些经验、农谚他们都不知道,可潘宝山却说得出来,的确也让人佩服。
“立了秋,挂锄钩,我们老一辈的都有这么个认为,觉得忙了一整夏,可以松口气歇歇了。”潘宝山今天又坐到了会场,“其实也不是那回事,立秋一过,地里的玉米、红薯还有大豆之类的秋作物都进入了生长期,这是个关键时期,田间管理不能丢下,要防治病虫害,及时施增产肥,这样才能确保秋粮丰收。”
“没错,潘乡长说的大家要引起重视。”伏广波也是在主席台就座的,少不了发言,“刚才潘乡长说了施肥打药治病虫,还要注意整枝大杈、锄地除草,多出点力干干活有什么。力气又不要钱,等到时多收点粮食不比什么都好?所以你们回村后,一定要多跟老百姓讲讲,还没到松劲的时候,田间管理还要抓起来!”
“伏主任说得很实在,一切都为了收成嘛。”潘宝山接过话,“在座的有很多是老技术,知道立了秋,管不休,一直管到大丰收,要把这个道理将给老百姓们听,还要让他们接受,否则我们开会就是白浪费大家的时间。”
“对,要讲究实效。”伏广波说,“具体的技术指导要跟上,潘乡长前些日子专门为我们争取了经费,所以大家要主动把积极性调动起来,多干点。”
伏广波的话引起台下的热烈响应,都表示会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
潘宝山还没忘地膜花生的事,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收获了,最后一站要把好关。
“大家回去后要多留意地膜花生的情况,虽然现在产量局势已定,但也不能大意。”潘宝山强调说,“到时各村都统计一下,同以往相比看是否增产,增了多少。”
“这是潘乡长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大家都认起真来!”伏广波强调说,“要把增产的具体数字弄好,到时统一上报到我这里,要记住,增产,是增产数字!”
伏广波这么一强调,潘宝山对他还真是刮目相看,原来伏广波也是一肚子小九九,会上这么大张旗鼓地吆喝增产数字,那不就相当于是跟各个村打了招呼嘛:增产是肯定的!
散会后,潘宝山把伏广波叫到一边,拍了拍他肩膀,“伏主任,你的用意我明白,不过不能太过,否则引起下面反感就不好了,本来推广地膜花生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实惠,但也不排除有个别不奏效的地方,所以不能一刀切,等到花生收获后,你要实事求是做好产量统计。”
“潘乡长你放心,我那么说是给各村一点压力。”伏广波说,“而且就目前形势看,增产是定局。”
这一点伏广波没说假话,半个月后,地膜花生成熟,各村经过比对,增长几乎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瓜坡村增效最明显,从数字上看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不过潘宝山对这个数字并不完全相信,很有可能范少华为了出风头故意虚报。不过这种事不能戳穿,心里有数就行,而且,这也附和大趋势,本来搞地膜花生就是为了提高产量。
拿着增产统计报表,潘宝山再三思量,觉得还是该报下喜。
这会梁延发和仲崇干正在县里参加党代会,一时半会回不来,潘宝山便打电话给梁延发,说地膜花生喜获丰收,增产成效显著。
原以为梁延发会高兴一下,没想到他异常平静,说这事先不说,等他回去再谈,有些情况要明确一下。
妈的,增产有什么不好,还有个狗屁情况要明确。潘宝山哼了一声,不知道梁延发又要搞什么鬼。
不过那暂且不管,还有个人要联系下,那就是黄开建。当初他在夹林的时候,地膜花生的事是他拍板的,现在到了农业局也还算是对口,应该跟他说说。
黄开建听说后很高兴,“小潘,好啊,这可真是太好了!”
“是啊,算是没白折腾。”潘宝山说,“明年打算推广开来,不但花生用地膜,玉米也可以,凡是适合搞地膜的农作物,尽量都上,来个白色革命!”
“行!有想法!”黄开建哈哈地笑起来,“小潘,你可得好好干,现在更有奔头了!”
“更有奔头?”
“对!”黄开建掩饰不住兴奋劲儿,“你知道新来的祁书记有啥工作思路嘛?”
“黄书记,你有内幕就赶紧告诉我,别憋着!”潘宝山呵呵地说道,“跟你时间长了,这性子也急喽!”
“哈哈……”黄开建听了很舒服,无论什么事,能影响到别人本身就是件很开心的事,“小潘,祁书记的思路跟熊顺昆不一样,他说富祥县现有的情况还不适合以工业为主体,体量太小没法捣腾,富祥本是农业大县,还是要以农业为基础,狠抓新型农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底子,然后才能发展其他的经济!”
“嗬,那可真是太好了!”潘宝山也兴奋,县委书记重视农业是好事,他这方面做得好,就能得到赏识。不过这个时候不能只想着自己,得把好话先说到黄开建头上,“黄书记,有些事真是说不准呐。当初熊顺昆把你弄到农业局,很多人认为你是坐冷板凳,还偷偷看笑话呢,没想到现在变了天,祁书记来了,把农业提上去,你这个农业局长可就不一般了!”
黄开建又大笑起来,“谁说不是,祁书记已经来农业局调研过了,他上任后第一站就是到我这里,你说那能一样么!”
“黄书记你是有福之人,到哪儿都不会受委屈。”
“嗳,小潘,刚才说你呢,咋扯到我身上了。”黄开建说,“你好好干,凭你的能耐,作出一番成绩来,到时祁书记对你肯定会另眼相看!”
“黄书记,这祁书记看来是有魄力的人。”潘宝山说,“而且也有能力,要不然不会一上任就推翻以前的思路。”
“祁书记能力是很强,而且人家也有点门路。”黄开建道,“市委郝志勇书记对他可不一样,要不这次他咋能顺利来咱们富祥?前阵子传言那么厉害,对他多么不利,可郝志勇书记还是保住了他。”
“这样好啊,祁书记越有能耐,对黄书记你就越有利,因为他主张兴农业,间接也就是兴了你!”潘宝山时时不忘戳一下黄开建的兴奋点。
黄开建果然很受用,“也不能高兴太早,毕竟要以成绩说话,小潘,你要有个心理准备,过了一年左右,我打算把你弄到局里来,好好跟我配合工作!”
“好!”潘宝山回答得毫不犹豫,虽然没想过去农业局到底好不好,但现在一定要装作一百个愿意。
“先这样吧,有空再跟你仔细说,下午的闭幕会马上就要开了,我得准备一下。”黄开建匆匆挂了电话。
潘宝山拿着手机,抱着膀子笑了,看来形势对他很有利。
第五十八章 还有个法子
不过潘宝山高兴得太早。
第二天梁延发回来,一进大院就把潘宝山叫到办公室,说了番让他有些瞠目结舌的话。
“小潘,夹林的农业你搞得不错。”梁延发先肯定了一下,“但是,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关注一下大形势,哪怕你干得再出色。”
“梁乡长,你的意思是?”潘宝山不解。
“党代会期间,冯县长的秘书王涵跟我闲谈了一次,曲安镇党委书记钟再友也在场。”梁延发说,“王涵说县委祁书记有点莽,新来乍到并不了解实情就大作决定,搞什么以农业为抓手来发展富祥,简直是瞎扯淡。”
“王涵说祁书记的思路是扯淡?”潘宝山皱起了眉头。
“是,那不是很明显嘛,在传递一个信号。”梁延发很严肃地看着潘宝山说,“冯县长并不买祁宏益的账。”
“梁乡长,那也就是说,冯县长并不赞成县里打农业牌?”潘宝山此时感到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对,说句到家的就是冯县长不希望下面把农业那块工作当成重心。”梁延发早已不把潘宝山当外人,有些话说得很直接,“小潘,这跟你可是息息相关的。”
“我大概明白了梁乡长,也就是说,我越是把夹林的农业搞上去,冯县长就越不高兴?”
“那还用说!”梁延发轻轻地叹了一下,“其实,你在这块干得很不错,耽搁一番的确是可惜。”
潘宝山脑门直出汗,怎么会这样?黄开建走了之后才刚舒服没几天,终于不再夹缝里挪来腾去,可以甩开膀子干一番了,可现在竟然又要被捆住手脚,而且还更严重,有县长的桎梏!
梁延发从潘宝山的表情能看出来他很失望,但也没法安慰。
潘宝山在沙发上坐下了,点了支烟,他不想这么放弃,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
“梁乡长,上面的指示不能不听,但下面的实情也不能忽视。”潘宝山说,“改天梁乡长你有时间的话,我陪你一起下去看看我正在搞的几个项目。”
梁延发当然不会拒绝,那样对潘宝山的打击太大。“好,就这两天吧,这两天应该没啥事。”梁延发说,“小潘,你的眼界要放宽一些,这件事在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根本就只是个小点点,不值得太在意,所以不能牵扯太大精力,那样对你的长远发展很不利。”
潘宝山点点头没说什么,他觉得这样可以给梁延发一点点态度,这很有必要。
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潘宝山觉得还有退路。假如跟梁延发闹翻,那也不是走投无路,毕竟还有黄开建在,可以想办法到他身边,也许更好。
事实上,梁延发并不觉得潘宝山是在耍态度,他只是认为潘宝山太过失望,需要好好过度一下,这期间应该多给他点安慰。
两天后,梁延发主动找到潘宝山,说手头上没事,一起下去转转。
潘宝山叫上老王和伏广波,随行的还有郑金萍,一行人也算是个调研组了,分乘两辆车出行。
先到斜沟村。
鲁成升早已在潘宝山的授意下做了安排,要表现出精神劲来。大棚蔬菜种植户都叫来了家人,一起在大棚里忙活,场景很是喜人。
有的在摘茄子,茄子长得非常饱满,泛着紫褐的光泽。
“每只茄子长四十多公分,最重都一斤多呢!”菜农喜得合不拢嘴,“这茄子都不用自己拖到菜市场批发,贩子都跑到大棚口等着,销路好得很!”
“还有丝瓜呢,都电话催着才摘。”又有人说。
梁延发平常不下来,看着还真不错。
“梁乡长,你看这样的蔬菜大棚,斜沟村要是搞一大片如何?”潘宝山问,“说句大话,富民增收那不是难事啊。”
鲁成升在一旁忙得不轻,介绍得头头是道,“梁乡长,现在咱村里也有合作组织,我牵的头,大家种什么、咋样卖一点不愁,都是根据市场行情来的。”
“梁乡长,照这么个势头发展下去,肯定会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斜沟村一准能成立咱们县有分量的蔬菜种植基地,到时选个适销对路的品种扩大种植,效益肯定差不了。”潘宝山说,“而且现在只是个棚子,等稍微发展一下,可以提高档次,建个蔬菜生态园,那样就客观了。”
“村里各家各户也都把院前屋后的地方给利用起来了,也种了不少时令瓜菜。”鲁成升说,“最多的是蘑菇,蛮有几个品种,也都不错。”
“嗯,那个就不看了。”梁延发看看潘宝山,“大陡岭村有个金银花项目,去那里看看吧。”
潘宝山又带着梁延发去了大陡岭村,王三奎早已摩拳擦掌。不过这个时候金银花才是生长期,做不了什么文章,王三奎便让村民去浇水,说这可是村里的命根子,能不能吃上饭、吃好饭,就靠这金银花了。
梁延发不是傻子,他觉出了有点安排的成分。潘宝山也不否认,说看得情况要比平常热闹一些,那是因为村里知道乡里的大领导要下来检查,多重视了点而已。
“梁乡长,你是位能看事的领导,凭你的观察,就目前大棚蔬菜和金银花两个项目来说,前景如何?”潘宝山问。
“应该不错。”梁延发说了实话,“小潘,你抓农业工作的确很突出,我也明白你让我参观的意思,这样吧,回去我再想想,看到底是继续扶持还是暂告一段落。”
天有点凉,丘陵地上风紧,站在高岭道上微微发寒。
蒋春雨的目光几乎没离开潘宝山,此时走到他身边小声问,“潘乡长冷吗?”
“不冷,这才什么时候,还没到冷的时候。”潘宝山说,“蒋助理要是觉着凉就先回去,这里风可不小。”
“我没事。”蒋春雨对潘宝山笑着摇摇头。
潘宝山能感到蒋春雨眼中大胆直白的那种含义,这让他有点乱。
的确,如今的蒋春雨主意已决,她觉得机会是靠争取的,争取多了时机才能成熟,如果只是坐等,怕是什么机会都要失去了,因为她是真的喜欢上了潘宝山。
至于刘江燕,蒋春雨也并不避讳,在爱情的角斗场上,身份和地位并不一定能发挥作用,还是要看自身作为女人的资质。蒋春雨对自己有信心,她相信每个女人都有美丽的一面,关键在于男人看不看得到。
潘宝山眼中的那一丝慌乱没有逃过蒋春雨的眼睛,她笑了,唇角微起,颊窝浅现。
这一刻的蒋春雨很美。
“哦哦,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潘宝山的慌乱开始加剧,不再面对蒋春雨,转向了梁延发。
梁延发正在听王三奎介绍金银花种植的情况,现在王三奎已非比从前,自打金银花项目落实后,他的心思真花了上去,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听得梁延发直点头。
回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