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业已南下,边关告急。”

一阵沉默,书房内四人,全都若有所思的望着韩旭。

半响后。

“李重进那边有什么动静?”韩旭揉了揉脑袋,开口问道。

赵匡胤一愣,和赵普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讶色。若是一般人,见到这样的边关告急,显然会追问下去。而韩旭却偏偏跳过来这些,直接问到了南边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动向。

“探子来报,李重进也在集结兵马,有率军北上的迹象。”赵普低声道。

“那南唐那边呢?”韩旭继续问道。

“出使南唐的禁军探子来信,似乎南唐国主李景确实接见了李重进的使者,但他们内部意见出现了分歧。以李景,李煜为首的一帮南唐文人并不想出兵出饷支持李重进;而以李从善,南唐枢密使林仁肇为首的一般军中将领,却支持出兵。”赵普皱眉道:“只不过,双方目前均未能说服对方,所以南唐的动向未明。”

韩旭一声叹息。原本以为南唐,李重进,再加上个北汉,就够大周麻烦的了,此时却又突然冒出了个契丹辽国。也许现在大周对辽国数次用兵,均是获取了胜利。但身为后世之人,他可是明白辽国铁骑的厉害,打得大宋数百年抬不起。等辽国平定了目前国内的分歧,那就是他们铁骑南下之时。而整个中原大地,由于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没有了养马场,面对大辽铁骑,只能以身相抗,屡屡战败。

想到此,韩旭问道:“朝廷上怎么看,范老大人怎么说?”

“目前朝廷还未得知此事。”赵匡胤端着茶碗轻轻喝了口,淡淡道。

韩旭大讶,如此严重的边关告急,竟然是先到了赵匡胤的太尉府。看着神色自若的赵匡胤,他心中不由深深的佩服其手段。一声叹息,道:“出兵吧。”

“如何出兵。”赵匡胤双目一亮,盯着韩旭问道。

韩旭略一思索,缓缓道:“出兵全力抗拒辽国的南下,只要击退辽国,北汉自然会退去,没有了辽国的支持,北汉成不了气候。”

赵匡胤赞许的点了点头,对于韩旭击辽国,御北汉的策略,很是赞同的。

“那南唐和李重进那边呢?大周可没那么多兵力同时防守三个方向。”石守信突然问道。

韩旭笑道:“不是三个方向,而是四个方向。”

“四个方向?”石守信皱了皱眉,疑惑道:“李重进和南唐地处南边,哪来四个方向。”

而此时,赵匡胤,慕容延钊,赵普三人却面露思索之色。

韩旭起身,走到赵匡胤书房内那挂着的一副,和殿前司一模一样的诸国态势图边,说道:“若我是南唐,我绝对不会从江南之地渡江,和李重进合兵一处北上。”说着,手指沿着大江逆流而上,道:“南唐鄱阳湖水军,出江州,逆江北上,入荆州,和李重进东西夹攻。”

“你倒是还真把自己当周瑜了?位居柴桑,鄱阳湖练兵,北攻荆州。”赵普笑道:“可惜我们大周可不是曹魏,不会给你火烧赤壁的机会。”

韩旭嘿嘿一笑道:“也就是想想而已。依我看南唐能不能出兵都是个问题。他们犹豫不决,可以暂时先放放。让出使南唐的使者全力阻止李从善等人,南唐浮夸,文武内斗,而文人爱财,该花的银子不用省着,反正将来也可以从他们身上收回来。

至于李重进,最快的北上办法就是经淮河,入汴水。然而他们若是没有南唐水军的支持,只能从陆路北上,速度相比而言会慢许多。所以,此战必须速战速决,解决掉辽国和北汉,回军南下,和李重进决一死战。”

赵匡胤安坐在椅子上,不置可否,面色淡定如常。事实上,对于韩旭的想法,他心中很是赞同,甚至说是有点惊异。这样的大局观和战略部署,若不是久经战场,熟读兵书的人是绝对想不到的。

于是,开口道:“就这么办吧,延钊你明日崇元殿大朝会,将此书信以及今晚的出兵定论一起交给中书省范大人。”说到此,赵匡胤略一停顿,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道:“至于剩下的具体部署等圣上定夺后,自有出兵将领决定。”

啥?这就绝定了?老子不过是纸上谈兵,瞎扯一通而已啊,韩旭惊讶不已。然而见赵匡胤面有绝色,显然心中已经下了定论。不由苦笑,军国大事非同而戏,再次提醒道:“赵叔明日不去恭贺圣上?这可是圣上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

“我可是被圣上和太后,勒令在家,闭门思过的。”赵匡胤听得此话,笑呵呵的回道。

石守信呵呵一笑道:“行了,大哥在家里呆不住的。明日我们殿前司和侍卫司的几个老伙计,定然要请圣上让赵大哥领兵出征。放眼大周天下,李重进不算。除了赵大哥和韩通,再也没有其他人能有着资格了。到时候我们全部进言,一致要求大哥领兵,圣上也肯定会招大哥前去议事。”

“呵呵呵呵。”

书房内一片笑声。

“不妥。”韩旭失声叫道。

“恩?有何不妥?”赵匡胤脸色微变,突然皱眉道。

韩旭心中一动,上前盯着赵匡胤,正色道:“赵叔叔是否想领兵?”

一听此话,赵匡胤顿时双眼大张,胸口起伏不定。半响后,深深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进言让赵叔叔领兵。”韩旭认真道。

石守信和慕容延钊立马站了起来,异口同声的问道:“为何?”

一边的赵普双目异彩连连,失声道:“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向圣上进言让韩通领兵?”

韩旭点了点头。

小皇帝刚刚即位半年,皇位并未坐稳。而此时有资格领兵的大将无非韩通和赵匡胤。然而自古皇帝对领兵大将的选择,是慎之又慎。若是石守信他们一致进言韩通领兵,这倒反而会让皇帝产生猜忌。当然小皇帝柴忠训肯定不会有此想法,但对大周忠心耿耿的托孤大臣范质和王溥可就不会这么想了。为了维护小皇帝皇位的稳定,他们俩肯定会站在柴忠训的角度去考虑人选问题。

“哈哈哈,好,好,好。”

赵匡胤拍着韩旭的肩膀,一连三个好字。

赵普,慕容延钊微笑着望着韩旭,而只有一旁的石守信半天摸不着头脑。

“嘣。”

一声巨响,接着汴梁城响起了连绵的鞭炮声。

不知不觉间已然过了大年夜,大周进入了显德七年。

第110章领兵出征

“一入官门深似海,从此和懒觉说拜拜。”韩旭嘟囔了两句废话,伸着懒腰来到前院。

此时,天色微亮。昨晚在赵匡胤府邸谈论了半天,直到深夜才在禁军的护送下,回到秦家大院。

每个人所处位置不同,其想法自然也大相径庭。朝堂有朝堂的缜密,江湖有江湖的豪气。当韩旭深夜回到秦家大院的时候,丐帮的兄弟们依然在热热闹闹的喝酒吃肉,吹牛打屁。尉迟雄和刘三自不必说,喝酒乃家常便饭之事。老秀才,吴师道等人同样举杯痛饮,就连滴酒不沾的裴忠,在这样的气氛带动下,也品了个浅尝辄止。

丐帮的弟子来自大江南北,酒一喝高,个个手舞足蹈起来,跳上一段老家的舞蹈,唱上一段家乡的民谣。回想往年的得失点滴,许下来年的愿望追求。

守夜,守夜,守的就是个寂寞,却又在寂寞中找寻自我。

“旭哥儿,早啊!”

一声问候,打断了韩旭的思绪。转过头,只见秦雨山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色儒服,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秦大哥这么早?”韩旭问候道。

秦雨山看了看韩旭那身红色侍卫官服,一脸的欣慰之色,点头道:“今日是新年第一天,等会丐帮还要去城外拜关二爷,这是多年的规矩,得早点起来准备准备。”

说完,见韩旭面带憾色,于是又安慰道:“你现在是官家之人,不必我们这些江湖草莽了。大年初一自然需要去皇宫祝贺,这事要紧。至于关二爷那边,我带你奉上一炷香也就行了。早点去吧。”

新年第一天的御街,天色依然朦胧,但早起之人比往日多得多。平民百姓个个面带笑容,相熟之人互相聊上些话,恭贺几句。即便萍水相逢,也会互相点个头,打个招呼,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融恰。

此时,韩旭安坐在殿前司的大厅内,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赵普喝着茶水,聊着天。慕容延钊和石守信作为殿前司的将军,去了崇元殿。崇元殿是大周皇帝举行大朝会的地方,重大的仪式,如登基典礼,大朝贺等,均在那里举行。

而韩旭只是个小小的七品御前侍卫,自然还没有资格登上那崇元殿。他们只有在圣上退朝之后,作为皇宫的守卫单独接受赏赐,也就是些红包而已。一般这事都是大内总管常公公代为执行,当然若是圣上太后来了兴致,也会到场露个面。

“延钊和守信去了也有一个多时辰了,此时众官们的道贺以及圣上,太后的封赏都应该差不多了。”赵普放下茶杯,诡异的笑道:“你说,崇元殿现在会是何场面。”

韩旭想起昨日赵府的商议,面色一紧,摇头叹道:“福兮祸之所伏,大喜之后就是大悲。估摸着,慕容大人递上边关告急的书信,崇元殿就闹上天了。”

赵普摸着下巴,淡淡笑道:“你肯定圣上会派赵大人领兵出征?”

韩旭一愣,虽说昨日是让石守信带头,恭请韩通出兵,而以范质等人的心思,自然是叫得越多,叫得越欢的人,反而越得不到领兵的机会。但是,这毕竟是他们的猜测。若是万一范质,王溥昏了头,真得让韩通领兵出征,那韩旭他们就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

想到此,韩旭不禁摇了摇头,他心里并没有万全的把握。

“呵呵,不必担心。”赵普见韩旭一脸的慎重,笑道:“这事十有八九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来,若真得是韩通领兵,那我们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韩旭疑惑道。

赵普笑呵呵的端起茶杯,不再说话,但那幅自信满满的样子,反而让韩旭摸不着头脑。

今日的新年朝贺,比往年的时间长了一倍不止。直到晌午时分,崇元殿才传来消息。在慕容延钊递上边关告急书后,殿内简直炸开了锅。小皇帝和年轻的符太后,跌坐在龙椅上。满朝文武,完全被打蒙了头。

直到范质站了出来,拿过慕容延钊手中的书信,确定了消息的可靠性后,才力挽狂澜,坚定的统一了朝中的意见,那就是出兵。同时他也接受了殿前司都指挥使慕容延钊的意见,进军雄州,霸州,先行击退辽国主力。

至于出兵人选的问题,范质率先提出了韩通,而韩通更是兴奋不已,竟然在崇元殿上抛出了全歼辽国主力,收回幽云十六州的豪言壮语。然而,这一切,在石守信等禁军将领一致拥护韩通领兵的情况下,却悄悄发生了转变。

范质,王溥在一阵商议后,对出征将领的人选反而变得犹豫不决起来。直到枢密使魏仁浦提到了闭门思过的赵匡胤后,范质才恍然大悟,连忙恭请圣上和太后,将赵匡胤招入崇元殿议事。

“看样子,此事已定,出征人选必定是赵大人无疑。”赵普捏起一块年糕,大口咀嚼,吃得连胡子上都沾满了渣滓。

韩旭一阵恶寒,这老赵还真是不拘小节。

想了想,点头赞同道:“此事十有八九,既然范质改口,又突然召见了赵叔叔,这人选问题,韩通是没机会了。”

赵普随手掳了把下巴上的山羊胡子,那年糕屑却依然坚挺的黏在胡须上。他也不在意,抬头盯着韩旭,露出诡异的笑容,问道:“你就不想知道,赵大人为何非要成为这领兵之人?”

韩旭怔了怔,虽然这个问题他也想过,能想到的就是凡事当兵之人,谁不想建功立业?谁不想名垂青史?然而,此时赵普那似有似无的笑意,显然此事并非那么简单。

他没有回答,赵普也同样没有说。

午时三刻。

赵匡胤大步跨进了殿前司,身后跟着一脸兴奋的石守信和慕容延钊。

一入大厅,赵匡胤直接走到了那副大周地图前,注视着,默然不语。

殿内寂静无声。

石守信满脸笑意,偷偷的朝着韩旭伸了个大拇指。

半响后,赵匡胤转身坐到了书桌前,奋笔急书。不一会,一页纸写得密密麻麻。韩旭几人上前,只见上面写道:“令,殿前司都指挥使,慕容延钊;殿前司都虞候,义成军节度使,石守信;殿前副都虞候、睦州防御使,王审琦;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韩重赟;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高怀德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

即日起率军入朝。”

写完,赵匡胤那红张红脸,因兴奋过度,显得更加的满面红光。搁下笔,他将那道命令拿起,轻轻的吹了吹,吹干墨迹。又慎重的拿起桌上那大大的殿前司都点检印章,沾上印泥,盖了上去,红红的大周殿前司都点检几个大字,更显深刻而凝重。

“守信,将此命令交给枢密使魏大人,请魏大人署上名,呈交圣上签发。”赵匡胤将命令递给石守信。

话音刚落,赵匡胤坐回太师椅,正色道:“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听令。”

“末将在。”慕容延钊立马上前,单膝跪地。

赵匡胤拿起令箭,道:“慕容延钊,本将命你为先锋,即刻整备都城殿前司,侍卫司禁军兵马,择日先行,不得有误。”

“得令。”

石守信和慕容延钊离去。

殿前司大厅内只剩下了赵匡胤,赵普,韩旭三人。

“没想到圣上不仅让赵大人领兵,竟然还任命您统领天下兵马,召集了大周大半的节度使归您差遣,这事实在是妙极。”赵普嘿嘿一笑。

原来崇元殿内,小皇帝召见了赵匡胤。在莽撞的韩通和精明的赵匡胤面前,范质不顾韩通的拼死阻拦,依然任命了赵匡胤为出征将领。赵匡胤乘此机会,提出了殿前司兵马不足,心烦意乱的范质和王溥不疑有他,将天下兵马的统领权交给了赵匡胤。

此时,赵匡胤伸手小心翼翼的抚摸着木架上的那副唐倪甲。这副唐倪甲跟谁他多年,彷佛就像是患难与共的兄弟。半响后,他突然转身,正色道:“则平你立刻联系吾二弟匡义,命其带领宋州归德军北上。绕过汴梁,即日北上。”

赵普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赵匡胤转头望向韩旭,注视良久,开口道:“韩旭,还有一事,得请丐帮的兄弟帮忙。”

对于此事出兵,在韩旭看来实在是显得仓促了点。原本他以为今日圣上也就是决定出征的人选,却没想到赵匡胤竟然立刻就起兵北上。至于粮草和出兵细节,却一字未提。然而见赵匡胤郑重其事的样子,他也不由收起笑容,恭敬道:“请赵将军吩咐。”

赵匡胤点了点头,缓缓道:“丐帮人员遍布汴梁城,有一句话,你帮我散播出去。”

“好,这事丐帮最拿手。”韩旭心中一松,莞尔一笑道:“什么话?”

赵匡胤抬头望向殿外,崇元殿那高高的金顶彷佛就在面前。

他默然良久,一字一顿道:“大军北上之日,立点检为天子。”

第111章大唐玄甲

“北上之日,立点检为天子。”

赵匡胤的语气平缓,如交代家常便事,但其中的决绝和不容置疑,却显而易见。

韩旭目光呆滞,半天没回过神来。赵匡胤终于反了,在这显得七年,新年的第一天反了。眼看着此时笑意盈盈的赵普,他这才知道为何之前这家伙总是面带异色,说话说一半,欲说还休的样子。

除了赵普外,从之前慕容延钊和石守信兴奋的神色看来,这事他们俩也早已知晓。不光如此,甚至说还有其他赵匡胤的亲信,知道参与了此事,比如那两个上报边关告急的节度使。

对于赵匡胤直到现在才将此事向他说白,他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遗憾,但也并未太过在意。相比于那些赵匡胤的义社兄弟,相比于赵普等人的多年陪伴,他韩旭毕竟只是个认识才数月之人。这种造反之事最后能向他说明,已经算赵匡胤对他的信任了。

赵匡胤在桌子底下摸了摸,将一块垫桌脚的小木牌给摸了出来。吹开上面的灰尘,用手擦了擦,递给韩旭。娓娓说道:“年前先皇征伐幽州而病重,回京路上,无意中得到这块木牌,此事并无几人知晓,先皇将此事压了下去。等回到汴梁后,先皇就罢黜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之职。”

韩旭拿着手中那块漆黑的五指宽的木条,只见上面用隶属书写着“立点检为天子。”从这木条的新旧程度来看,倒像是有了些年头。但若说倒上天注定这种事,他是怎么也不相信君权神授这弥天大谎,而这木牌也显然是有人暗中制作的。于是,抬起头,疑惑的看了赵匡胤一眼。张永德被罢官,受益最大的自然非赵匡胤莫属。

赵匡胤不置可否,并未给韩旭明确的答案,只是长叹一声,又道:“这事没有应在张将军身上,而我却恰好被先皇任命为殿前都点检,也许冥冥中早已注定。还记得我第一次在汴河边的陈家茶馆见你,那时我只想看看芸儿交的朋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而一场谈话后,你的那句“万事俱备,只差个曹操”却点醒了我。先皇待我不薄,这事我也一直下不了决心。”

赵匡胤说到这,微微停顿了一会,又道:“但天下纷争不断,几十年的你争我夺下来,中原大地一片荒芜,最终受害的还是全天下的老百姓。若是当今圣上是个明主,我赵匡胤绝对不负先皇所托,然而可惜的是当今圣上只是个不知天下为何物的孩童。也许等他长大,能成为像先皇一样的盖世英雄,但他等得起,朝廷却等不起,天下的百姓也等不起……我赵匡胤同样等不起。”

韩旭点了点头,小皇帝柴宗训确实不是个皇帝的料子,至少现在如此。有野心,只是个前提,再加上才能,心怀天下的胸怀,才能最终成为一位乱世明主,而这一切却恰恰又都是赵匡胤所具备的。

“你心里是不是在责备我,为何直到现在才将此事告诉你?”赵匡胤平淡的问道。

韩旭本想摇头否认,但一见赵匡胤那精明的眼神,彷佛自己都被其看穿了一般,只能傻笑着点了点头。

“呵呵。”赵匡胤开怀大笑,听了韩旭的回答,他异常开心。上前一步,拍了拍韩旭的肩膀,笑道:“好。你没让我失望,想什么说什么……早先我也想过早点问问你的意件,也好为我们参谋参谋,你那天马行空的想法,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但我和则平谈过之后,这件事事关重大,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你那些诡异而奇特的想法,暂时还用不上。”

韩旭撇了撇嘴,用得上就说,用不上就不说,还真够势利的呐。

“行了,瞧你的鼠肚鸡肠,有啥大不了的,这不都跟你说了嘛。”赵普踢了韩旭一脚,笑咪咪的打趣道。

赵匡胤莞尔一笑,正色道:“你赶紧回去准备准备,后日去殿前司报道,随我出征。”

韩旭微微一怔,疑惑道:“出征?御前侍卫不是只有圣上御架亲征的时候才会随军出征吗?”

然而见赵普和赵匡胤笑呵呵的看着自己,他顿时恍然大悟,这事赵匡胤在补偿自己。随着赵匡胤出征,一但事成,回汴梁后,那就是从龙之功,开国功臣。对于那些更随赵匡胤多年的将士,也许不算成什么,但对他来说,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想到此,他连忙问道:“什么时候出发?”

“就这两日。”赵匡胤回道。

“汴梁城怎么办?”

赵匡胤欣慰的点了点头,笑道:“这我都安排好了,延钊已经升为殿前司副都点检,会作为先锋先行一步。他空出来的都指挥使,我让守信去顶替,汴梁城会交给守信负责。丐帮要做的,就是在我们大军离开汴梁之时,将消息透露出去,让汴梁城里的百姓都知道,也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难倒就不怕圣上他们知道?”韩旭疑惑道。

“呵呵,大军已经出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时候就不是范大人他们能控制得了的。”赵匡胤自信满满的说道。

韩旭精神恍惚的回到了秦家大院,至于是怎么回来的?估计他也想不起来。此时他满脑子都是今日午后和赵匡胤的谈话。

赵匡胤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在李重进起兵之前将全国的军权牢牢抓在了手里,剩下的事自然是水到渠成。然而他心里却始终有一种不安的悸动,历史上的赵匡胤兵不血刃,成就了自己的皇位,成就了赵家数百年的江山。可是这一切真得那么顺利吗?从秦始皇一通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次的江山改姓,没有流血冲突的。即使现在赵匡胤将军队拉出去再回汴梁,尽力避免汴梁城内起冲突,避免一场血雨腥风,但他真的能做到吗?

“旭哥儿,在想何事?你坐在这里,可是坐了一下午了。”秦雨山笑呵呵的走了过来。今日韩旭回来后,就心事重重的一直呆呆的坐在后院,一声不吭。

韩旭抬头看了看天,果然天色已暗,不知不觉见已过去一个多时辰。

“听说辽国南下,赵将军要领兵出征?”秦雨山来到韩旭身边坐下,随口问道。

“恩。”

“何时出发?”

“就这两日。”

“这么快?”秦雨山讶然。

“恩,兵贵神速嘛。”韩旭扯了扯嘴巴。心中却苦笑不已:“此次出征,别说是抗击辽国了,估计连辽军的影子都不会看到。”然而,这话当然还不是对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