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撤出增援加里西亚,这样一来意大利战场上的同盟国总兵力下降到了四个集团军。而且除了两个希腊集团军和黑山军之外,剩余德国第十六集团军和奥匈第十集团军都不满员,四个集团军总兵力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万人,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整整两百万意大利军和差不多七十万英军。

这种情况下,纵然是意呆们也难免斗志昂扬起来,说到底自己的国家被敌人占着。无论从声誉上还是现实的利益上,都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在意大利国内汹涌的批评声中,当然主要是英国人的全力支持下,意呆们终于杀出了亚平宁山区。

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们享受胜利的喜悦了,以三个英国集团军为前锋,意大利人分三路杀出,一路从热那亚向北,一路出帕尔马,另一路从佛罗伦萨向北进攻博洛尼亚。前两路的目标是夺回目前由德国第十六集团军防守的米兰,后一路目标是夺回博洛尼亚后继续向北以求收复威尼斯。

米兰的德国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官弗朗索瓦上将很聪明地放弃了这座城市,他很清楚意大利是一块儿准备抛弃的战场,既然这样就没必要浪费宝贵的兵力防守这样一个相对孤立的城市,向东撤退把战场放在右山左海,相对狭窄的威尼西亚地区才是目前兵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不过这个家伙在撤退前,将整个米兰的所有工厂,全部堆上炸药炸成了废墟,甚至就连一些机器都装上火车运往奥地利。这座意大利最大的工业中心几乎变成了一片白地。

而就在他撤退的同时,奥匈第十集团军司令博罗耶维奇上将也同样无视赫岑多夫要他坚守博洛尼亚的命令,这座城市同样没有坚守的意义,他侧翼的希腊人不可能在沿海的平原挡住英军。一旦侧翼被突破,他想走都麻烦。跟弗朗索瓦一样,这两个在战争中凭借战功爬上来的少壮派集团军司令都把真正的防线选择在相对狭窄的威尼西亚地区,奥匈第十集团军在把博洛尼亚破坏得比米兰更彻底。甚至连铁路都边走边拆光以后,直接撤退到了波河北岸。

紧接着希腊和黑山军也在英军的攻击下,一路溃败而来。不过这两条杂鱼表现还是很出色的,尤其是黑山的山民们在前期的山地作战中,把英国人打得闻风丧胆,有这样一个好队友,希腊人损失也不大。这样同盟国四个集团军,便以波河为依托靠着亚得里亚海和阿尔卑斯山护住侧翼,建立起一道新的更加牢固的防线,收缩防线带来了防御密度增强,接下来英军和意呆就开始碰得头破血流了。

但意大利战局的稳定,对奥匈帝国来说没什么太大意义,他们依然没能守住加里西亚,好在这时候戈尔茨元帅拉了他们一把,因为不是俄军主攻方向,在加上比萨拉比亚地区的罗马尼亚人全力支持,他在德涅斯特河防线守得相对从容,甚至抽出了一个德国集团军从侧翼向加里西亚战场上的俄军发起进攻,而此时北线德军在波兰边界也逐渐稳住脚步开始从北面对俄军构成威胁。

当然主要是连续的进攻,让灰色牲口们也筋疲力尽,这样奥匈军队才再一次守住了至关重要的普热米什尔,不过主力依然被赶到了喀尔巴阡山区。

可就在东线逐渐稳定下来后,西线德国人却遇上了真正的危机,在英国人不计代价地疯狂进攻下,减员严重而又得不到补充的德国第二集团军,终于还是没有能够守住圣康坦,英国人用几乎德军五倍的整整三十万人伤亡,硬是凭借前赴后继的精神在已经僵持了快四年的法国战线上撕开了一个致命的缺口。

这个缺口对于法国战场上的德军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因为这样一来英军就等于切断了从比利时到法国的运输线,而在这之前,法国人在凡尔登重新夺取的突出部,已经切断了从德国直接进入法国的运输线。

这也就意味着,圣康坦以南的德国第三,四,五三个集团军被割裂出来,在明白这一点后,威廉和施利芬都快疯了。

他们毫不犹豫地命令这三个集团军全部向法德边境撤退,放弃已经被他们占领快四年的法国北部领土,集中全部力量向凡尔登突出部进攻,再加上原本进攻这里的第六,从荷兰撤回的第十五两个集团军,左右夹攻之下从来就没有过兵力优势的德军,居然在这里用人海冲垮了法国人的顽强阻击,重新打通了运输线。

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在尾随的英法军队攻击下,德军不但丢失了几乎所有开战后夺取的法国领土,而且损失了超过十五万人,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被逼到了法国和德国,比利时的边境线上,下一步协约国任何突破都意味着战火烧到了德国的国土上。

欧洲战局的突然逆转,让所有那些等待下注的赌徒都瞪大了眼睛,很显然这已经是可以下注的时候了,当然这时候还有游离战场之外的看客其实也没几个了,欧洲只剩下北欧三国,西班牙,奥斯曼帝国还有瘫痪在床的保加利亚,亚洲也就只剩下中国,波斯和完全可以忽略的日本,另外最多的也就是美洲各国,这里面尤其是最有资格的美国。

但美国是够呛了,因为几天前在阿拉巴马州刚刚发生的一起恐怖xi击,让美国政府和阿拉巴马共和国的和解谈判一下子破裂,他们无法达成和解,也就意味着加勒比海同盟不会解除封锁,港口都被封锁着呢,美国人怎么参战?再说布莱恩总统也坚决反对任何战争,这位一心一意享受田园生活的总统,正带领着美国人民努力忘却尘世纷争,陶醉在青山绿水间。

这样也就还剩下南美了。

不过这时候同盟国集团在南美却收获了一场胜利,完成维修的阿根廷舰队杀出西班牙港,英俄舰队不得不再次出击,结果这一次阿根廷人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了,虽然他们损失一艘战列舰后实力大减,但好在英俄舰队同样损失过半。里瓦达维亚号在格林纳达南部进行的第二次海战中大现神威,接连击沉英俄各一艘战列舰,而且他们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在海战中击沉一艘英国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可以说大获全胜,把英俄舰队直接撵回金斯敦不敢再出海。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等于哥伦比亚的十几万英俄联军后勤补给被切断。

虽然这支军队里面并没有多少真正的英军,绝大多数都是俄军和加拿大军,甚至还有日本雇佣军这些杂牌,但英国也不可能坐视他们被哥伦比亚人灭了,这样一来把巴西或者智利或者两个都拉进战场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巴西倒是还没答应,毕竟他们也不喜欢俄国人再次染指南美,而且如果在这时候参战,就等于得罪了周围所有南美国家,毕竟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这些都是在支持哥伦比亚人,一直喊着南美兄弟一家的巴西人背后捅刀子就很让人不齿了,而且就算参战协约国胜利,巴西也得不到什么。

但和巴西的犹豫不决相比,智利人却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英国人的邀请。

第五三三章圣彼得堡惨案

“英国人给智利开出的条件除了战后可以分得他们同阿根廷的争议领土之外,还可以承认他们在战争中夺取的所有领土,另外英国商人手中持有的硝石矿也可以由英国政府以经济援助形式出钱让他们购回,最后这一条最重要。”张权说道。

“真不要脸,战后都玩合成氨玩石化了,谁还会要他们那些开采困难运费高昂的硝石,英国人这是玩傻子呢!”杨皇帝差点被逗乐了,不过智利人毕竟没有他这种高瞻远瞩的本事,把硝石矿收归国有可是他们多少年梦寐以求的,现在英国连这样的条件都开出来了,也由不得他们不动心。

张权不由得笑了笑,他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现在中国的合成氨工业就已经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了,等战争结束后从军用上转移出来一下子就能冲垮天然硝石市场,尤其是智利的硝石,不但距离遥远而且开采环境恶劣,根本不可能有和中国的合成氨工业竞争的实力。

而且不但是中国,德国的合成氨工业现在不输于中国,一旦战争结束天然硝石市场肯定一落千丈,英国人就是看明白这一点知道战后那些硝石矿都得破产,所以才拿这个没有价值的好处来you惑智利人。

现在他们成功了。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操作?”张权问道,智利参战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除了阿根廷人,不会对其他任何人构成影响,至于阿根廷人,正好他们那三十万陆军有用武之地了。

张权的意思是中国现在应该对欧洲战局的变化做出什么反应,毕竟现在中国身后也还跟着一票小弟呢,瑞典跟西班牙倒不着急,瑞典已经抱定无论谁输谁赢都不会参战的原则,西班牙对欧洲争霸早就没了野心。现在一门心思经营他们的美洲殖民地,而且他们现在跟中国的附庸也没多大差别,无论中国做出什么选择,什么时候做选择,西班牙政府都只能老老实实等着。

但哈米德二世那里已经等得抓耳挠腮了。

他还等着复兴奥斯曼帝国呢,前段时间惦记加入同盟国,这样他就可以夺回英国人手里的埃及或者俄国人手里的高加索,克里米亚,现在一看情况不对立刻改变了目标,加入协约国夺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或者干脆灭了希腊也挺不错。

“咱们皇室和政府就都不要做什么有倾向性表示了,不过民间可以加大同协约国友好的力度,国会也可以组织一些议员访问一下英国,另外在对同盟国的物资供应上,海关可以加强一下监管,当然要适度,要在不会对同盟国构成实质性影响的前提下。”杨皇帝说道。

“这样的话,如果给同盟国造成恐慌怎么办?”张权说道,他的顾虑不无道理。毕竟现在中国这一坨太大了,谁都知道中国加入哪一边哪一边基本上就赢定了,如果中国对协约国的表现太过明显,很容易引起同盟国方面的恐慌。这时候奥匈帝国就已经军心不稳了,万一被吓得解体了怎么办,要知道捷克人可是一直惦记着独立,就是匈牙利最近也是人心思变。

除了奥匈帝国。其他那几个参加同盟国的小国家,尤其是旁边还守着个奥斯曼帝国的希腊,他们恐怕很难不动点小心思。要是哈米德二世加入协约国,第一个肯定是灭了希腊。这种情况下希腊及早抽身退出战争甚至反戈一击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的确是个问题,这一点杨皇帝也的确疏忽了。

“这样吧,内阁跟德奥等国先秘密接触着,比如说讨论一下如果中国参战,战后将如何瓜分世界之类的,包括同盟国其他几家也可以一块儿坐下讨论,先给他们吃个定心丸,告诉他们我们是肯定到最后要帮他们的,只不过现在利益分配问题没谈妥,另外军事上准备还没完成,要他们一定挺住,无论如何也要再坚持战斗下去,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杨皇帝笑眯眯地说道。

“目前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张权点了点头说。

就这样在中国民间和国会越来越倾向于加入协约国的时候,中国政府却开始在柏林和同盟国秘密讨论战后该如何瓜分世界了。

实际上这段时间不论哪一方都在拼命游说中国,各国外交人员甚至皇室成员都有大量专门在中国拉关系,威廉甚至把他儿子送到中国来访问,英国王储夫妇也是经常乘坐飞艇跑到中国来找他们的老朋友,每次都会给中国人民带来大量的友谊,奥匈皇室为了勾起中国人民对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被暗杀的伊丽莎白皇后陛下的美好回忆,甚至出资在中国以她的名字建了一座大学。

不过就在各方为了向中国人民表现两国传统友谊而使尽浑身解数的时候,欧洲战场却再次陷入了僵持当中,同盟国收缩兵力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在西线的德军,当把原本凸字形的战线收缩成直线后,原本紧张的兵力立刻宽裕了许多。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损失惨重,但他们的对手损失更大,英国为了这次反攻付出了整整五十万人的伤亡代价,法国人虽然比他们少,伤亡也达到了三十万,而且和德国一样,他们的减员也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这样一来进攻的能力便大为削弱。

当然,法国人的sha林又用完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东线俄军倒是没有这方面压力,虽然他们在夺回乌克兰的战斗中,也付出了超过一百万的伤亡,但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尼古拉可以很轻易补充上消耗,到现在俄国总共动员起的兵力才不过刚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和动员兵力已经达到五分之一的英法德等国相比,俄国的潜力还早呢。

至少尼古拉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可惜的是他忽视了自己国内的重重矛盾,就在前线俄军胜利消息不断的时候,他们的后方出事了。

一九零七年六月的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十几万工人大罢工,然后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原因很简单,他们买不起面包了。

接近四年的战争让俄国付出了近千万人的伤亡,这可都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缺少耕种的人粮食产量自然下降,而且还需要额外供养前线近千万士兵,最重要的产粮区乌克兰在双方拉锯下变成一片废墟,俄国政府只能竭尽所能地搜刮后方来供应前线,结果造成俄国粮食价格节节攀高。

而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大幅增发的钞票,又加剧了这种形势,像农村还好点,农民们总还能找到点吃的,可这些工人不行,当他们赚到的工资,连一日三餐都无法维持的时候,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后面shan动,自然是要站出来表现他们的愤怒。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欧洲各国都不同程度出现,尤其是法德两国比俄国也差不多少。

这些天被胜利的消息刺激着,正沉浸在大帝荣耀中的尼古拉鼻子差点被气歪了,老子打败仗你们抗议,老子现在打胜仗你们还抗议?不就是生活紧张点,肚子吃不饱吗?和前线正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士兵相比,这也好意思抱怨?简直就是给脸不要脸。

这家伙毫不犹豫的命令圣彼得堡市政府以强硬手段镇压,这一点也得到了和他一样强硬的首相斯托雷平支持,不过很显然这场罢工的组织性很严密,在警察的木棍,高压水枪面前那些罢工的工人毫不退缩,甚至还有冲击冬宫的架势,一看这种情况尼古拉也不再手软,直接命令动用他的卫队骑兵上街驱逐。

穿着明晃晃胸甲,戴着华丽头盔,端着三米长矛的骑兵一出现,在最初的确收到了一定效果,石板的圣彼得堡街道上,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军官威严的口令声形成极大的压迫感,一些胆小的工人面对这种场面已经开始退缩了,毕竟他们只是吃不饱饭还没到饿死的地步,为了改善点待遇把命丢了肯定不划算。

可惜,一颗蓦然间从人群里飞出的子弹,把这美好的气氛彻底破坏了,看着身旁那名中弹倒下的骑兵,带队的军官毫不犹豫地下令骑兵向罢工人群发起了冲锋,紧接着更多的子弹从人群中飞出,原本没有准备使用枪支的骑兵们这时候也不会客气了,一个个摘下马枪开始对着人群中射击,因为俄国人那野蛮的的性格,甚至还有直接拿起冲锋枪扫射的。

这时候罢工人群早就一片混乱,整个大街上全是拥挤哭喊着逃命的工人,不过偶尔还会从人群里飞出颗子弹,然后把那些醒目的胸甲骑兵击落马下,愤怒的士兵们哪还能找出袭击者在哪儿,反正看着哪个不顺眼就打呗,一场血腥的tu杀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展开。

第五三四章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场被称圣彼得堡大tu杀的惨案造成了两百多人死亡,其中二十多名镇压罢工的士兵和警察,另外还有两千多人受伤,在随后对幕后策划者的调查中,俄国政府又逮捕了一千多人,其中近两百人被愤怒的斯托雷平直接挂上了绞刑架。

他很清楚对于这种事情必须采取铁腕手段,不能有任何心慈手软,不能给这些刁民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那些幕后操纵的乱党们,只有绞刑架才是他们唯一适合的归宿。

不但在圣彼得堡大肆搜捕乱党,甚至这位首相阁下还在整个俄国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在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俄国各地光逮捕的嫌疑分子就超过五千人,这里面已经不光是弗拉基米尔同志的战友们了,包括一些平日表现过激的其他不同政见者也成为首相阁下打击的目标,虽然在极短时间内稳定了国内局势,但也让斯托雷平成了所有俄国正义人士的眼中钉。

而这时候无论东线还是西线,战局又重新回到僵持状态,很显然这是不行的,必须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打垮协约国结束战争才行,在英法都已经无力再有新的突破之前,尼古拉必须再一次扮演欧洲救世主的角色,简单点说他必须动员更多的军队,可这样他就需要更多的物资,但他老婆从中国弄来的贷款已经花完了,而且杨丰肯定也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再给他一笔新的贷款;毕竟杨丰跟他老婆感情再深那也是有限度的。

所以尼古拉只能在自己国内想办法,或者简单点说,只能继续压榨国内的老百姓,而这又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因为圣彼得堡惨案而在俄国老百姓心中,对他产生的怨恨,这怨恨在另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下很容易就会变成仇恨。

尼古拉却对此没有丝毫察觉,在他看来他的臣民这时候应该和他的帝国一起节衣缩食共渡难关,只要打赢战争。他会给他们想要的一切的。

但可惜他错了,一场即将席卷他的政权的风暴正在酝酿当中。

“看看,这才是毁掉一个帝国的成本最低廉的方法,我们不过是给了他们几百万华元,这点钱还是从俄国人身上赚来的,就算加上威廉给他们的,两家总投资也不过是一千多万华元而已,却让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庞大的帝国面临着最可怕的危险。”杨皇帝看着手中的情报笑眯眯地说道。

他这些年的确也没有给弗拉基米尔多少钱,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是四百多万华元而已,但这些钱却成了撬动俄国ge命的杠杆。

“咱们国内好像也有不少人在宣传他们那些东西。”袁侍从长忧心忡忡地说。

“杀。不要公开地杀,让情报部门使用些隐蔽手段,或者收买一些地pi流mang,hei帮分子来动手,把他们的死变成最简单的刑事案件,还有国内的报纸加强一下审核,严禁刊登这些东西,即便是想批评这些东西的言论也要禁止,要让它无声无息地消失。”杨皇帝毫不犹豫地说道。

实际上在中国。他丝毫不担心这些,原因很简单,没有基础,那都是穷得吃不上饭才玩的。这时候的中国别说吃上饭了,甚至都有了后世那种全民浪费的苗头,就连不少老派的议员都在哀叹年轻一代都是些败家仔。

他俩正说着话呢,一名侍从匆忙走进来。把一份电报递给侍从长阁下,袁侍从长一看就傻了眼。

“怎么了?”杨皇帝问道。

“陛下,美国总统布莱恩死了。”袁侍从长苦笑着说。

布莱恩这位伟大高尚的总统阁下终究还是没有躲过他的敌人那锲而不舍的暗杀。在半小时前乘坐汽车在外视察时,被一颗埋在路上的炸弹炸死了,死得非常彻底非常惨烈,以至于他的随行人员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总统阁下的遗体大致拼凑完整。至于那名按下起爆器的凶手,今年刚刚十五岁,无论按照哪国法律,都是不可能接受审判的,而且这个凶手还是一名傻子,他只知道有两名陌生人给了他一包糖果,要他在总统阁下乘坐的汽车经过某个位置的时候把手中的东西按下去就可以了。

傻子以他们这类人特有的忠诚和严谨,一丝不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然后把美国总统阁下送去见了上帝,考虑到这位总统的伟大和高尚,他一定会上天堂的,这一点任何人都不会怀疑。

可惜的是他去天堂了,他的国家却开始下地狱了。

“哎呀,他们这是在自己作死了啊!”杨皇帝在得知自己的老朋友不幸遇害后,忍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

布莱恩是谁弄死的,这个估计但凡有点头脑的都能猜出来,那些大资本家们盼着他死也不是一天了,而且也不只是一次付诸行动了,甚至连前几次布莱恩遇刺案的主谋,都已经被无孔不入的报纸记者们扒出来了,最主要嫌疑人就是虽然今非昔比,但却依然在英国银行支持下坐镇华尔街的老摩根。只不过顾全大局的布莱恩总统亲自压下了对那些暗杀事件的调查,而且之后随着英国深陷欧洲战争的泥潭,无暇顾及美国,再加上担心激怒杨丰,所以同样暗中压制,才让那些资本家们暂时偃旗息鼓,但很显然欧洲战局的变化,又让这些人坐不住了。

要知道从目前情况看,协约国的胜局基本上已定了,接下来无非就是俄国增兵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打破平衡而已,反正同盟国的战争潜力已经耗尽,所有集团军全都不满员,而且全都没有后备新兵补充,就像无源之水一样在源源不断增强的俄军面前,失败已经可以说是定局。

如果美国还不参战,那连最后一口汤都喝不上了,虽然这时候因为阿拉巴马问题,加勒比海同盟依然封锁着美国,但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大不了把阿拉巴马州丢掉,他们不是要du立吗?那就撤回驻阿美军,允许他们du立就是了,反正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