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要亲自去北京,看看杨秀清还敢怎么蹦达!”

冯云山和洪仁ハ嗫戳艘谎郏槿诗劝道:“天王……东王现在不在北京,而且北京城里面都是东王的人。”

冯云山也道:“天王,您还是去西安吧,杨辅清定然不敢对抗您的天威。”

洪宣娇却哼了一声:“杨辅清不敢和天王打又如何?最多退出西安城,又不会投靠天王……现在天王有多少兵?东王有多少兵?若不得东王的部众,天王靠手中的实力如何在西北立足?”

洪秀全闻言却瞪了妹妹一眼,心道:“真是女生外向,居然想叫你老哥去西北吃沙子!”

不过洪大教主还是冷静了一点儿,朱济世提出的“天国居于西,大明居于东”的建议虽然摆明是要借刀杀人,想用太平天国去扫荡西北,缓冲俄国的威胁,但也不失为一条出路。而要去西北安家,就必须得到东王的精锐,否则谁收拾谁就很难说了。但是尽收东王余众之事也不能急,得等杨秀清那个“路项死,路下埋”的混帐王八蛋被朱济世打败,如果是两败俱伤就更好了……

第503章 皇城公学

公元1849年12月18日,淮北,徐州。

北王韦昌辉所统帅的号称三十万,实际上不下二十万人的太平军开始了进攻徐州的前期战术动作。太平军的步队以师为单位展开,控制通往徐州城的通道,切断徐州城同周边城池的联络,拔出徐州城周围的苗家军据点。而苗沛霖则下令驻守徐州府各要点的苗家军坚守到底,同时派出马队掩护万余人的步队和太平军交锋,试探了一番虚实之后,又慢慢退回徐州城坚守。

双方先头部队展开的交火都很短暂,也不甚激烈。韦昌辉带来的兵马是不少,可是真正能打的就是他的北殿嫡系和曾天养的一个洋枪军,其余都是在河南、山东等地拉来的壮丁,装备很差,也无多少战斗意志,被韦昌辉当成炮灰使用。而苗沛霖的兵都是从地方团练升级而来,中间还有不少被苗沛霖收编的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绿营兵,打野战的确不大拿手,不过死守城池打呆仗却是一把罩——苗沛霖自己就是个“老刺猬”,专门研究怎么防守,很少留心如何进攻。

所以12月18日的交战实在不值一提,不过双方都认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双方都认为对方不是什么精锐,既然不是精锐,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韦昌辉和苗沛霖同时大松口气。

太平军在12月19日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对徐州城的包围,在徐州四面建立了出发阵地,同时开始挖掘围城的长壕。历史上的湘军就曾经用掘壕围城的办法对付太平军,而在这个时空则是太平军经常围攻城池,久而久之也就掌握了掘壕围攻的办法,之前的曲阜就是被太平军用壕沟围困了大半年才沦陷的。

12月25日的时候,围困徐州城的长壕挖掘完毕,一尊尊大炮从九里山大营拉到了徐州城外,进入射击位置。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也纷纷亲临前线,开始查看战场。

徐州城当然是坚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墙之外还掘了壕沟,筑了土墙,土墙之外还有层层叠叠的鹿砦,给人的感觉就是“坚不可摧”“固若金汤”“易守难攻”一类的名词。

不过韦昌辉、曾天养和秦日纲三个王却没有展露出多大的担忧,只是将原定的攻城开始日期延后了三天,命令各部搜集材料,制作攻城器械。并且选择徐州西门一带作为主要突破点。准备以超过对方火力容纳量密度的兵力撕开对方的防御突入到徐州城墙之下,然后在内应的配合下一举求得突破。

12月26日、27日、28日三天,太平军一边准备总攻,一边发起了一些小规模的攻击,为的是清除一部分苗家军阵地前的障碍物,为总攻部队开出一条通道。双方都是用洋枪和鸟枪对射,还动用了大炮互相轰击。最后的结果是太平军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清除了相当一部分鹿砦,而苗家军再一次用实战证明自己算不得一支真正的精锐,前沿部队虽然没有动摇撤退,但也不敢离开工事来同太平军肉搏。

12月29日凌晨,太平军主攻部队开始吃早饭,是白面馍馍夹肉,一人有半斤,还有一点白酒,是用来壮胆的。所有的士兵都狼吞虎咽的吃完,在两司马和伍长、卒长的带领下进入出发阵地。

按照韦昌辉等人的计划,他们准备在徐州西门方向上一次性投入三个军发起冲击,其中包括曾天养的嫡系洋枪左军!韦昌辉所部队炮兵大部,包括55门12磅西洋野炮,也都集中在西门这里!

另外,北殿的两个军作为预备队,还有三个军在其他方向发起牵制性攻击。

而徐州城内还有内应千人,会在太平军开始攻击城墙后在城内举事!

……

应天府紫禁城谨身殿,左宗棠、刘鹏、罗泽南、骆秉章和潘曾绶都紧紧盯住朱济世,朱济世脸色不予,他们也都眉头紧皱,好像刚刚争执过一番。而令他们君臣大起争执的原因,并不是北方的战事,而是一所12年制的公学——应天皇城公学。

“皇上,皇城公学肩负教养皇子之重任,公学总师傅人学须再三斟酌,不可轻率。”

“臣下以为,皇城公学师傅可以在秘书官中选择,翁叔平、潘在钟可当此重任。”

听到有重臣推荐翁同龢去当公学老师,朱济世差点就被气乐了。就是一个公学,又不是上书房!用得着翁同龢来教?再说这位在历史上也没教出过什么“一代英主”,看看光绪皇帝的下场就知道了。

而且朱济世心中也有中意的公学校长人选,就是香港济世大学法学系毕业生容闳——这个人朱济世前世就知道,中国留学第一人嘛!不过在这个时空他没有去美国,而是被他的老师,美国传教士布朗一起带到济世书院,后者也是济世书院的老师。在济世书院读了一年书之后,容闳又考入了济世大学,成了济世大学的第一批学员,明年上半年,他将会从济世大学毕业。

同他一起毕业的,还有另外71名中国学生、33名白人学生,其中72名中国学生已经被《大公报》称为“济世72贤”,看来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了!

不过朱济世并没有将这些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一下子都安排到高位去,而是下了谕旨,命令各地方政府不得录用济世大学第一期毕业生,因为朱济世培养这些人是传播西方科学和人文思想的火种,不是去当官僚的——当然不是说永远不让这些人从政,而是要他们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之后才步入官场。

按照朱济世的设想,这些西学人才最合适的工作岗位就是教师,现在大明国内已经开办了许多西式或中西合璧的书院、大学,但是几乎没有合格的大明国籍的西学老师。不是洋人在教,就是一些半瓶墨水的速成班毕业生在凑合着授课,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大明朝堂上的重臣当然没有什么意见,谁也不希望冒出一批“天子门生”来和他们抢官位吧?

可问题是,他们谁也不把应天皇城公学校长当成个无关紧要的职位——这个公学可是要负责教导未来的大明天子、亲王还有公主的,如果放在伪清那会儿就是上书房总师傅!将来十有八九能混上内阁丞相的,怎么能不争一下?

因此皇城公学校长的人选刚一定了容闳,立马就有大臣上疏反对!朱济世召集今天的会议,就是想在自己亲征之前把这事儿敲定的。

而臣子们的回答众口一词,都不同意容闳担任此职,认为容闳的西学水平是高的,但是中学不行(其实也不差,现在济世大学的儒学教授水平可不差,好多都是前朝进士),而中学毕竟是本,至少也要鸿儒院学士才可以出任。

朱济世恼怒地想着:“这些人大概都觉得朕的思维太西化了,又拿朕没有办法,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朕的接班人身上了吧?这个步,朕绝对不能让!”

“皇城公学校长一职由朕来担任如何?”朱济世的脸色已经放沉,“朕再重申一遍,皇城公学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学校,不是什么上书房,朕的皇子在公学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这所公学也不是专为朕的皇子所开设,尔等的子孙只要愿意,都可以入读,但是记住了,谁也不许在公学里面向皇子行臣下之礼,否则立即开除!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这所皇城公学的经费皆有朕出,所以谁当校长、谁当老师同内阁无关。尔等有这份心思,还是多想想怎么打败杨秀清,收复北方的半壁江山吧!”

第504章 争话语权

应天皇城,内阁府。

书房之内,湘湖派在京的两个大佬正在面对面坐着手谈,棋盘之上,已经密布着黑白两色的棋子儿。还有两展清茶,正散发着芬芳馥郁的清香。场面瞧着倒是清雅悠闲,不过左宗棠和罗泽南的眉头却都紧紧拧着,看来是心事缠身。

天下一统于大明的日子似乎不遥远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恐怕不是文恬武嬉的太平场景,而是一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次大明是应变而兴,借助西洋军事、科学之助力而恢复的。

而大清从某种程度上说,却是亡于变革!兴洋务,办新军,扩编八旗,桩桩都是在锐意求变。然而却越变越糟糕,士子因八旗日重而离心,汉民因洋务、新军摊派而愤恨,最后不是归附大明、天国,就是坐观天下风云。而满清也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八旗新军,结果滑县一战,十余万八旗壮士殒命疆场,满清根基尽毁而失天下。若是满清一味守旧不变,依靠士大夫对抗朱明和太平军,现在或许还吊着口气呢。

可见面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是一个“变”字就能对付过去的,还有怎么变和如何变的问题。

在朱明复兴之前,朱济世提出的“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确吸引一大研习批经世致用之学的士子,朱明得以复兴,当然是离不开这些士子的襄助。可是何为本,何为用,朱济世却从未言明。大明复兴之前,这个问题被掩盖起来,而现在却要摆上台面了。

真正洞悉内情之人都知道,之前朱大皇帝和皇后罗香梅闹得那一点不愉快的背后,显然就是“本用之争”。中学的根本是什么?当然是三纲五常之教,儒学最基础的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里面就明确写道:“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是三纲的延伸。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合在一起,则构成了名教的核心,自南宋以后,更成为了“天理”。所以这三纲五常,理应成为中学为本的“本”。

这一次皇后出手,联合外朝整顿后宫秩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皇上的意思,坏了“夫为妻纲”。然而妻对妾的统治权也是“夫为妻纲”的延伸,妻要顺从夫,而妾不过是夫的财产,名教最讲尊卑贵贱,岂能容“财产”违逆妻子呢?而且皇后整顿后宫并非是出于“妒”,而是出于维护宫内的贵贱尊卑,出于维护自己和皇太子的地位,这些都是符合三纲五常的。所以朱济世一旦流露出废后的意思,一定会遭到朝臣们的拼死劝谏。

“宫里面传出话来,皇上无意把太子培养成一代英主……”罗泽南把玩着一枚黑色的棋子,淡淡地道。“季高兄,你怎么看?皇上是不是想要废嫡立爱?那匹大洋马已经怀上了……”

“皇后什么意思?”左宗棠皱眉道。“这匹大洋马是归她管的!”

“皇后终究贤惠。”罗泽南皱着眉头说,“这大洋马的名声再臭,也是皇上的坐骑,又没有什么过错,皇后能怎么样她?”

左宗棠哼哼道:“名声再臭,也不是风尘女子,人家是堂堂法兰西女公爵……朝中大臣,纳风尘女子为妾的也不在少数,罗山,你家的老六就是秦淮河来的吧?”

罗泽南老脸儿一红,低着脑袋不言语了。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当然无德,但是人家也不是妻啊,有什么不可以的?满朝文武在这个问题上有几个立得正的?自己都是大色狼,还好意思劝皇上?而且“娶妻娶德,纳妾纳色”也是三纲五常的延伸,这个规矩要是改了,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可就少了许多乐趣了。

左宗棠见罗泽南不言语,又淡淡地道:“大洋马不是什么问题,废嫡立爱也不至于……现在的问题是,未来的大明之君是庸才还是良才,是昏君还是圣君!还有,就是什么样的人是良才,什么样的人是庸才!皇上心里面的那把尺子,恐怕和咱们是不同的!”

罗泽南手里的棋子啪的一下落在了棋盘上面:“皇上要用西学为本?”

左宗棠坐在那里,声色不动:“现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西学为本还是中学为本谁说了算!”

“立宪议会!”罗泽南什么脑子,被左宗棠稍一提点就都明白了。

朱济世和罗香梅真正的冲突的地方并不是后宫干政,也不是那匹大洋马,而是双方脑子里的伦理纲常根本不对路。罗香梅认为对的,朱济世却认为是错的……

可是罗香梅的伦理纲常肯定是符合名教观念的!所以朱济世的伦理观念一定和名教相悖!而朱济世喜欢骑大洋马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美色,在刘鹏买回来的西洋女奴当中,可有几人的姿色不在大洋马之下,可朱济世并没有把她们留在宫里面。这位朱大皇帝是将大洋马当成了知己,或许还当成了“床上军师”,一起想办法要改了名教的根本!

不过要达成这个目的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名教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不是一朝一夕,下一道谕旨,说几句大话就能变的。得先拿掉名教维护其根本的两大法宝,一是话语权;二是教育权。

所谓教育权自然就是教书育人之权,中国人心中的名教伦理观念,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灌输进去的。而教书育人之人,自然都是信仰名教的士子。朱济世开设新式大学、书院,自然就是要夺教书育人之权。

而话语权则是名教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凡是与名教观念不符的君王、大臣,就会被抹黑,就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这就是话语权!也是名教士大夫对君主的制约之权。而朱济世却在用议会、公局同名教争夺话语权。这议会、公局都声称是民意代表,是全国纳税超过一定额度的臣民选举出来的,自然可以代表天下士绅,在为民请命的问题上,比天下读书人更加理直气壮。

天下读书人不就是用为民请命的名义掌控话语权的吗?如果朱济世用立宪议会和公局这样的民意机构来掌控为民请命的话语权,名教在朱济世面前还有反抗能力吗?

“季高兄,咱们湘湖……须得争立宪议会!”罗泽南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最正确的决断。立宪议会已经成了气候,而且又得到皇帝的支持,内阁想要关立宪议会的张根本不可能,只会造成湘湖党倒台。

而且湘湖倒台之后,别的信奉名教的派阀照样会出来组阁,名教士子是最喜欢当官了,连蒙元、清鞑的官都有人做,何况大明朝的官?所以湘湖一党要保持自己的政权,就必须争立宪议会。

左宗棠淡淡苦笑:“争……就中了皇上的下怀,他以立宪议会为套,把我们湘湖给套住了,而且咱们再怎么争,恐怕也争不到立宪议会的三成议员位子。要是不争,湘湖的地位可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那也得争!”罗泽南忽然压低了声音,“为了名教、为了湘湖、为了天下百姓,我们必须得去争!季高兄,若我所料不差,待皇上扫北归来之后,很有可能会重选各地公局和立宪议会……我湘湖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第505章 大明保皇会

紫禁城乾清宫,另有一场长谈刚刚结束。

这次长谈的一方是大明天子朱济世,另一方则是大明右丞相刘鹏。而谈话的内容,也是关于立宪议会选举的。这位刘丞相虽然在谨身殿的会议上没有公开支持朱济世,但是谁都知道,他可是朱济世的心腹嫡系,没有在谨身殿上站在朱济世一边实际上是朱济世的意思——皇城公学是朱济世可以一言而决的,刘鹏没有必要出头,而真正需要他出力的,是未来统一全国后的立宪议会选举。

这个立宪议会虽然只有建议和弹劾权,但却是朱济世能否掌控内阁的关键。如果立宪议会不在朱济世之手,那他就要单独面对内阁,内阁既可以公开抗拒朱大天子的旨意,也可以阳奉阴违。在明朝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皇帝都拿内阁没什么办法,不得已只有依靠宦官和锦衣卫搞特务统治。

而现在,朱济世又有了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代表民意的议会。

至于控制议会的具体办法,说出来很不好意思,身为穿越客的朱大皇帝居然所知不多,只能靠他心爱的大洋马出主意——人家可是法国政界的名媛,对于法国议会选举的黑幕是门清的。而朱济世所在的后世,宪政已经走上了民主的邪路,所以先进国家都已经抛弃了民主宪政,朱济世当然所知不多了。而这个时代的议会宪政并不是民主的,而是资产阶级的专政工具,当然不是邪路,所以大明帝国可以借鉴这套体制。

根据大洋马的办法,要控制立宪议会,就必须先成立政党——因为这个政党是保皇上的,玛丽亚建议就叫保皇党。不过“党”这个词,在此时的中国是有负面意义的,所以就改称“大明保皇会”。保皇会将是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当然不同于传统的朋党,有较为严格的纪律和规章,有党的领导机构“委员会”,可以通过募捐(主要是皇室捐款)获得充裕的政治资金用于选举、宣传或其他政治活动,当然不包括武装斗争这种“高级”政治斗争了。

而要成立政党,当然就要有党员了。保皇党也不是什么人都要,首先是要吸纳政客加入,不过加入保皇会的政客必须要宣誓服从保皇会的领袖大明皇帝,哪怕是旧时代的政客,只要服从皇帝,也可以加入。

其次要吸纳的则是工商界的精英,保皇会定位为资产阶级精英政党,自然要拉拢商人入会充当金主了。

再次则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也是保皇会积极笼络的目标,他们现在虽然不怎么显山露水,但是将来必定会成为大明政、商两届的风云人物。

不过保皇会也不是什么人都要。保皇会不吸收军人入会!根据《大明陆海军军人典范》的规定,军人不党!现役军人不能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和团体,已经加入的,必须限期退出或者退役。同样,根据《大明政党(会)法》,任何政党组织和团体都不得发展军人党(会)员。

朱济世这位枪杆子里面出来的皇帝,是想用他的余生来建立一个军政分离的金元政治体系,因为朱济世很有把握留给子孙后代一个超级财富帝国。只要建立起一个钱袋子里面出政权的传统和规矩,朱家王朝就可以国祚连绵了。

有了足够多的会员之后,自然就是搞宣传了。后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政党,都是要把宣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特别是那些没有枪杆子资产阶级政党,都是靠忽悠人过日子的。大明保皇会也不例外,好在朱济世高瞻远瞩,已经办了《大公报》、《大明时报》、《洪报》、《工商报》等一大堆报纸,还成立了一个济世报业公司,专门负责这些报纸,现在这些报纸自然是保皇会的喉舌了。除了报纸,保皇会还可以组织演讲,茶会,酒会等活动,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支持者。

而宣传的目的,则是为了选举,各省公局和立宪议会的改选会在大明基本统一内地之后的两年内进行。大明保皇会必须赢得这场选举,成为各省公局和大明立宪议会的主宰。这样朱济世就能依照自己的意愿指挥内阁,推动各项新政了。

而这个组织保皇会,备战将来的选举,帮助皇帝操控议会的使命就交给刘鹏了,为此朱济世还要求他辞去丞相一职,专力于保皇会这个中国第一个近代政党的活动。

……

“皇上怎么还不睡觉呢?再过几日就要亲征了,此去又不知道要吃多少苦,还不趁着现在好好休养一下吗?”

夜深人静,乾清宫中一片宁静,只是朱济世的卧室里还有人在说话,今晚上侍寝的又是皇后罗香梅。

朱济世侧过了头,对着这个思想还停留在19世纪(废话,现在就是19世纪)的妻子一笑,叹道:“睡不着啊……此去北伐,当能收复山东、河南、直隶、山西和北京,就算暂时不收复陕甘之地,我大明天下也算基本恢复了。可是现在和太祖皇帝的时代不同了,恢复大明只是开了个头,后面要做得事情太多太多了。”

罗香梅微微皱眉,天下一统之后还有什么事情?难道不应该是与民休息吗?眼下的大明同历朝不同,皇家富甲天下,修皇宫修孝陵那么大的工程都不取民间一文钱,这样的皇家对天下人来说再好不过。而且大明现在行内阁制,朝中的琐事都由左宗棠领衔的内阁处理,皇上的政务真的不多。

以后天下安靖,百姓乐业,皇上的事情就该是和后妃们悠游嬉戏,同时在朝政上把一个大方向不就行了?还有什么事情要发愁呢?

看到皇后一脸不解,朱济世微微苦笑,果然只有和大洋马有共同语言。他语气深沉:“现在的形势有多险恶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