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前者,大明海军部认为,光是攻略爪哇岛还不一定能逼出英国舰队。毕竟爪哇也不是英国殖民地。而要攻打澳大利亚又不是几千几万人的军队可以得手的,起码要动用二三十万大军,这可就牵涉到海上运力的分配——大明本土到澳大利亚的距离可不比去北美近,而且相当一段航道是在英国破交舰艇的威胁之下,必须出动海军护航,这样又会分散海军本来就不算充裕的兵力。

另外,即便大明开始澳大利亚作战,英国也不必心急火燎动用东方舰队来打没把握的决战,他们完全有时间将本土舰队的主力调往东方,然后以兵力处于优势的舰队同大明海军决一胜负。因为攻略澳大利亚的作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根本不可能一鼓作气把兵力投送到人口密集的澳大利亚东南部。

至于攻击新加坡,大明陆军总参谋部却觉得很难在短期内取胜。因为英人在新加坡要塞的经营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达十余年!整个要塞区并不仅限于新加坡岛,还包括柔佛海峡对岸的大片地区。整个要塞防御地带,都是堑壕纵横,碉堡林立,铁丝网、鹿砦密布。还部署了数以千计的大炮和超过15万人的守军。整个就是一只卷起来的钢铁刺猬,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和几十万人的伤亡,根本填不下这个要塞。虽然明军已经制定了攻略马来亚的计划,但是新加坡要塞暂时还不会动。

因而,大明海陆军现在都赞成在印度冒一下险,如果正能把印度土邦的造反精神煽动起来,或许能让英国人的阵脚大乱。到时候,无论攻击澳大利亚还是打新加坡都会容易许多。

“若要弄险,也不能直接潜越那加丘陵,还是要和英人打一场堂堂之阵,先摸清英人的虚实再说。”左宗棠也知道强攻新加坡或是开启澳大利亚作战的难度都很大,相对来说还是扰乱印度更容易一些。“另外,靠20000人攻略阿萨姆也不保险,最好出动10万人以上的大军,统兵将领也宜用吴长庆这样的老将。”

“这样也好,先让大理王打一下,探探印度军的虚实再说。”朱济世思索了一下,点点头同意了左宗棠的建议。

第1384章 六成把握

朱国卫所在的位置依然是最前线,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命令返回阿瓦去坐镇。

他是在3月1日接到西南方面军要求他击破当面之敌的命令。哦,这个命令不是给他的,而是给刚刚带领一个20000人的支队从瑞保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的第18山地军军长吴长庆的。两方面合兵之后,已经有了40000大军,不过古灵庙北面的印度军也得到了增援,总兵力也不下于40000人。

而那位被朱国卫甩在阿瓦王城的大理陆军总司令刘永福却没有赶到古灵庙,他已经被上下缅甸各处的混乱局面绊住了。安南人的乱军还穿着明军的灰色军服到处破坏。

这些安南人都是完全绝望的亡国之民了,在他们的老家,大明的南北交州省,现在几乎已经没有自认为是安南人的民众了。那个小小的安南公爵自治领,也在1874年安南公潘清简死后初成为大明皇帝的直辖领土——这是潘清简本人的遗愿,因为经过十余年极度贫困的折磨,自治领内的安南人不断离开,到1874年时所剩余的人口已经不足15万。安南这个民族,算是走到了消亡的边缘。

没有了民族自然也不能奢望复国,依附英国和缅甸的安南流亡者的军队现在已经沦为了英人的雇佣军。只是为钱卖命,巴不得能有个饱掠的机会,狠狠捞上一笔好去印度当个富家翁。

所以威尔·海明让他们伪装成明军烧杀抢掠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一开始这些人还是在上缅甸作乱,随着大理军和明军的压迫,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又窜入了下缅甸。一边杀掠一边向尚在英人控制下的阿拉干撤退。而英人在撤离下缅甸的时候同样没有少搞破坏。经过这两方面的烧杀,上下缅甸的社会秩序已经荡然无存,盗贼横行,田地荒芜,稍微安定一些的大中城市里则挤满了难民,给接管地盘的大理王国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不得已之下,刘永福只能坐镇阿瓦,调兵遣将四处讨伐,期望早日恢复秩序。至于上下缅甸的农业生产……可就不是刘永福能想的了,妙香高原上的人们已经苦了几百年,都眼巴巴望着这些富饶的平原呢!由妙香人组成的大理王国临时内阁,现在正在筹谋重新分配全国的耕地,这乱子有的好闹呢!

大理国内的乱局一时半会儿没个头,也就意味着大理军和明军短期内很难从大理国得到多少补给,同英印军的战争要尽可能的快的结束,早一天杀到阿萨姆的地盘上去,就能早一日因粮于敌。

所以朱国卫和吴长庆会师以后,没有耽误片刻,立即就抢先对在古灵庙城北密沙河畔展开的英印军发动了攻击。

炮弹在英印军的防线上炸出一个个炙热的火球。印度阿三的阵地修得非常马虎,堑壕挖得很浅,也没有用木桩加固,堑壕前面也没有布置铁丝网,可能是没有这玩意吧?堑壕前面只有一条浅浅的壕沟。这样的工事如果让北美的胡安大王看到肯定笑掉大牙,不过朱国卫没有胡安那样强大的火力,倒不是没有大炮,而是他身后没有铁路网支撑的后勤线,每一发炮弹都要马拉人扛几千里才能送到,真是禁不起浪费。如果不是在古灵庙缴获了几千发缅军75mm炮弹,现在这样的炮火准备都打不出来。在大炮轰击的同时,一个营的明军和一个营的大理军已经在英印军阵地前方2000米开外的空旷土地上组成进攻的散兵线了。

“中国人的进攻阵型很不错,比英军要强!”

威尔·海明似是自言自语。他是在缅甸战场全面打响后抵达英帕尔要塞坐镇的,现在又跟着戈登的部队上了第一线。不是来指挥的,而是要亲眼看看中国军队的攻击力——说起来真是怪可惜的,如果今次朱皇帝采纳了朱国卫的建议,以20000精锐突袭英帕尔的话,这位英国印度军总司令恐怕就很难活着回加尔各答了。

查理·戈登看来自己的顶头上司一眼,海明的话似乎是在嘲讽大英帝国的陆军。

两人并辔停在英印军防线背后的一座小山上,可以俯瞰整个战场。华军的炮击已经停止,一千几百名华军士兵呐喊着发起了冲锋,大部分人使用的是上了刺刀的步枪,也有些人托着最新式的风冷式机关枪,走几步就停下来扫射一阵,打得印度人坚守的阵地上一簇簇的直冒青烟。

印度军的大炮也开火了,在空旷的平地上激起一片尘土,炮弹猛烈的炸开,在华军的波状队形上打出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但是在华军的散兵队形仍然保持完好,快速地向印军压过来。

印军的机关枪也开始射击了,喷出一道道火舌从华军散兵线上扫过,冲在前面的华军象麦子一样割倒,而后面华军也没有硬冲而是各自找地形匍匐下来,一边慢慢朝前蠕动,一边用精准的射击和迫击炮给印度人的机关枪火力点一一点名。狙击手的步枪倒还好说,最多打死机枪手,在白人军官的督促下,很快就会有新的机枪手换上去。可是迫击炮却能连人带枪的将整个机关枪火力点摧毁!不到一个小时,当华军的第一波冲锋结束的时候,印军第一道堑壕上的三分之二的机关枪已经被炸成了碎片!

在后方观战的威尔·海明咂了咂嘴,“怪不得美国挡不住华军的攻势,这些人真是不好对付啊!”

“阁下,那我们还要放他们进印度吗?”戈登有些迟疑地问。

“为什么不放?难道你真能守住英帕尔?哦,对了,阿萨姆的土邦王公苏严法刚刚把一个17岁的女儿送给朱济世了……听说还非常漂亮啊!”

戈登撇了撇嘴,阿萨姆土邦是整个印度最不驯服的土邦,因为阿萨姆人不是4000年前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他们是从中国迁移来的黄种人。而且他们也没有真正接受过印度教,种姓在阿萨姆毫无意义,因为阿萨姆人都自认为是高级种姓,没有人想当低种姓的贱民……在阿萨姆,平民百姓的奴性还没有到深入骨髓的地步,所以他们一直在反抗英印当局的统治。这也是威尔·海明决定放弃英帕尔的主要原因。

“既然阿萨姆王公已经把女儿送进中国宫廷,说明他们已经完全投靠过去,恐怕中国人可以很容易控制阿萨姆吧?”戈登再一次提醒道。“一旦阿萨姆完全落入中国之手,不出两年,这块土地上的农业就可以支持几十万大军。”

“中国人等不到两年的,他们今年就会组织大军进攻印度。”威尔·海明很肯定地道,“因为印度一旦落入中国之手,大英帝国就完了……没有印度的支持,马六甲海峡根本守不住,澳大利亚和本土的联络也会完全中断,然后这片大陆也会失去。到时候大英帝国的盟友德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也会倒戈,马蒂尔德是很乐意促成这个局面的。这样中国人就赢得世界霸权了,查理,你说他们能顶住这样的诱惑?”

“可是我们有几成把握可以在孟加拉地区击溃来犯华军?”

“六成。”威尔·海明微微一笑,看着戈登,“也许还不到一点。不过这也是我们能够争取的最大胜算了!”他顿了一下,“好了,我先回孟加拉了,你这里看着差不多就可以撤了,你的人打不过他们的。记着,撤退的时候给中国人留点粮食,他们吃不饱是不会进攻阿萨姆的!”

第1385章 只欠东风

南京,温泉宫,听雨阁。

镌刻着龙纹的银壶在炉上发出“滋滋”的轻响,白雾从壶口袅袅升起。竹帘外,雨点从檐角和竹叶上滴落,传来淅沥沥的雨声,阁中光线渐渐暗了下来,1876年的第一场春雨终于到来了。

楠本高子泼去残茶,用竹匙从纸囊中取出浓绿的新茶,放在一张白纸上,拂去细碎的茶末,投入紫砂壶中。然后拿起银壶,倒入沸水。她手极稳,流入的沸水正与壶口平齐,卷紧的茶叶微响着舒展开来,丝毫没有溢出。显然是在日本受过严格的中式和日式茶道训练,在跟了朱济世后,这手泡茶的功夫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高子拿起紫砂壶盖,撇去壶口的细沫,盖好,用沸水淋在壶上。茶沫顺着壶身冲下,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随即飘散出来。片刻后,壶身水迹干涸。高子用沸水淋过茶盏,重新斟了两杯,递了一盏给朱济世。另一杯则给了一个身披印度丽纱的女子,正是朱济世的印度选侍芭伊女王——她在朱济世的后宫是有正式名分的夫人。她是听到了英国人要捉拿她的消息,连夜乘坐法国人的商船逃到应天来的。

朱济世拿起茶盏喝了一口,然后微笑着道:“芭伊,你来得正好,大明很快就要进军阿萨姆了……朕的儿子大理王刚刚在阿萨姆附近的古灵庙败了英印军队。”

朱国卫、吴长庆击败英印军的消息是昨天传到南京的。歼敌的数字报了一万几千,可能有些水分,但是明军高层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此战缴获了一万六七千石军粮,足够让古灵庙前线的四万明军和大理军吃上一个月。加上之前在古灵庙的缴获,朱国卫手中已经有了足够四万大军吃上两个多月的粮食,如果再多一倍的军队,也能维持一个月。另外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可以提供给苏家控制的阿萨姆抵抗分子。现在潜越那加丘陵,包抄英帕尔要塞后路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那可真是太好了,芭伊给皇上道喜了,印度人民这下可算是有救了。”芭伊自然是满心欢喜。

她到应天不仅是避难来的,而是代表印度国内一个名叫“马拉塔复兴联盟”的印度教王公秘密组织前来的。

马拉塔复兴联盟当然是要复兴被英国人灭亡的马拉塔联盟,这是一个印度教王国,一度辉煌强盛,几乎灭亡了莫卧尔帝国,但是却由于实行了分封诸侯的体制而变成了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失去了凝聚力,因而被英国轻易征服。芭伊女王已故的丈夫的家族就是马拉塔国家联盟的一员——顺便提一下,现在印度反英力量内部分裂成了两大派别。分别以海得拉巴土邦和莫卧尔王朝后裔为首的穆斯林一派;以芭伊女王和马拉塔联盟佩什瓦(首相)那那·萨希布为首的印度教一派。两方面都希望争夺到最多的领地,而将有名无实的马拉塔王位献给某位得宠的大明皇子,显然是印度教一派所能拿出的最好的礼物——如果不是芭伊女王不能生育的话,拥戴芭伊女王为朱济世生的儿子出任印度皇帝倒是更好的办法。

“由朕的儿子出任马拉塔联盟的国王?”听了芭伊女王提出的要求,朱济世偏头想了一会儿。“这个马拉塔联盟都包括些什么地盘?”

芭伊道:“不算阿萨姆的王公,几乎所有的印度教王公都是马拉塔复兴联盟的成员……因为莫卧尔帝国历史上几乎征服了整个印度,只有马拉塔人抵抗到了最后,而且扳回了一些局面。现在几乎所有的印度教王公的祖先,都是马拉塔王国的将军。”

这段历史朱济世早就听芭伊说过。在英国人征服印度之前,印度阿三基本上分成四大块,一块是莫卧尔一系的真神教王公,比较有力的就是海得拉巴和迈索尔;一块是芭伊女王所在的马拉塔联盟,都是一帮印度教王公,雅利安人的后裔;一块是锡克教徒的锡克帝国,统治着后世巴基斯坦一带;还有一块就是苏家的阿萨姆王国或者叫阿洪王国——当然了,他们是被英国人硬拽进印度的,原先并不是印度文明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尼泊尔、锡金、不丹三个独立或是半独立的小国并不属于英属印度统治。在大明复国之前,这三个小国都是满清的藩属。不过和满清关系并不亲密,在大明复国之后,朱济世也没有对这三国提出宗主权要求。直到大明帝国和大英帝国的关系恶化之后,才有驻藏大臣郑永一出面拉拢三国。不过对于这三个小国,大明王朝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中不丹因为人种和大明相近,又信奉佛教,所以被大明视为潜在的诸夏公国。尼伯尔则因为有太多南亚雅利安人的血统并且主要信奉印度教,因而没有被视为诸夏之一,而是成为一个独立于印度邦联的大明藩属国。至于锡金理论上则达赖喇嘛的附庸,朱皇帝希望将其纳入大明的西藏省,锡金国王则直接成为大明皇帝的内藩封臣。

不过芭伊女王这次却对朱济世对印度或者说是南亚的全盘打算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这也是印度土邦王公们这断时间反复商量出来的意见。

“皇上,我们印度教的王公并不想让马拉塔联盟从属于印度邦联。”芭伊女王慢慢饮了口茶,“能不能让马拉塔联盟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你们不想和真神教同属于一国之下?”

芭伊女王点点头,“真神教王公同样不想和印度教王公成为同胞,锡克教徒也是一样的想法。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但是不要让我们彼此成为同胞手足。”

“那阿萨姆呢?”

“阿萨姆?他们从来就不是马拉塔联盟的一员。”芭伊女王耸了耸肩。“他们在几十年前甚至不是印度的一员。”

朱济世沉吟片刻,“阿萨姆成为东辉王国,马拉塔联盟从印度独立成为马拉塔王国,锡克教徒在旁遮普复国,真神教呢?他们想怎么样?”

“他们想恢复莫卧尔帝国。”

朱济世拿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片刻后皱起眉头。“恢复莫卧尔帝国是不可能的,不过迈索尔和海得拉巴都可以独立建国,大明可以保障它们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或许还可以建立一个德里苏丹国,用来安置有功于驱逐英国的真省教徒。

信度河流域也可建立落干个真神教国家,也可以交给阿富汗统治,如果阿富汗的国王愿意参战。孟加拉也一分为二,东孟加拉交给真神教土邦王公统治,西孟加拉除了加尔各答及其周边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外,都由芭伊你来统治。”

“西孟加拉……给我?”芭伊女王愣了一下,连忙摆摆手,笑道,“我不要了,都给我的养子吧。我不打算再离开应天了,皇上,我就留在您身边跳肚皮舞好吗?”

朱济世哈哈笑了起来,“这可求之不得,你就当朕的妃子吧。不过印度那里由谁来主持?”

“有那那·萨希布。”芭伊女王笑道,“只要您能同意印度的真神教和印度教、锡克教分别建立国家,全印度的土邦王公都会感到满意的。用中国的古话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大明天兵打到孟加拉,整个印度立即就会爆发大起义!”

第1386章 福将无敌

“不要再等了,阿萨姆之战必胜无疑,立即出兵吧!”

这一点毋庸置疑,朱国卫向左右各瞟了一眼,视线在会议室中转了一圈,在场的每一个军官脸上都明明白白的写着“骄傲”两个字。

这一路打得太顺了,从眉庙一路疾进,好像飓风一样席卷整个上缅甸,一路打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不仅打垮了缅人的几万破军队,还在古灵庙以北大败英属印度陆军40000余人,当真是天兵无敌啊!

身为大理国王,这支大明和大理联军的主帅之一,朱国卫现在也找到一点“军神胡安”的感觉了——当然,他是没有看到那个熬得又黑又瘦,眼睛红肿,胡子拉碴的胡安,指挥120万大军攻打180万敌军的压力可不是一丁半点儿的重。哪有朱国卫这等风轻云淡就势如破竹打胜仗的?

不过朱国卫再怎么不知天高地厚,他打得胜仗还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还打得很漂亮。朱胡安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为围剿印第安人的战争焦头烂额,差一点没让美帝国主义看了笑话。

古灵庙这里的三军统帅吴长庆也不由暗叹着,这位大理王还当真是副将啊,缅军被他的猛打猛追打了个措手不及,恰好三万人在最疲惫的时候遭到突袭,直接全军覆没!古灵庙城里面的辎重弹药全给了大理王。印度阿三则晚来一步,救人没救着,还挨了顿胖揍,匆忙撤退居然忘了烧掉军粮……运气好成这样的将军真是在史书上也不多啊!

‘这个苏严法这个带路的来得也是时候,现在大军士气正旺,人人求战,正好可以遂行突袭阿萨姆的计划。’吴长庆又看向苏严法。这个相貌堂堂的阿萨姆王公,一对看起来有些细长的眼睛也睁得老大,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话说回来,现在古灵庙这里谁不是跃跃欲试?英印军已经较量过了——比缅军强一些,缅军是嫩豆腐,英印军顶多是豆腐干,还有阿萨姆土邦的内应,印度本土的土邦王公也都准备造反。这一仗怎么可能不胜利?

想到这里,吴长庆也点点头,附和道:“大王说的不错,不要再等了,现在已经到了55000人,还有3000多阿萨姆土兵相助,可以一战了!”

古灵庙军前的主要将领就是朱国卫、吴长庆和罗安阁,根据西南方面军的命令,吴长庆是三军统帅,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之人。朱国卫和罗安阁是吴长庆的副手,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当然,之前朱国卫的行动已经超过了“建议权”的范畴,而是在行使决定权,如果打了败仗的话,朱济世很有可能把他的大理王给撸了!但是大获全胜之下,谁还追究他的越权行事?胜利者总是不受指责的。

朱国卫听到吴长庆支持自己的意见,当即转头对他道:“吴军长,不如就由本王和罗军长带兵迂回,您从正面攻打英帕尔如何?”

吴长庆犹豫一下,看着苏严法。苏严法道:“潜越那加丘陵是没有风险的,那加丘陵南部都是群山,居住在此的部落全部都听命于我苏家王公,在那加丘陵行军犹如在自家地盘行军。”

英国人征服阿萨姆不过40年,根基远远没有扎牢,在英帕尔和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英国人的统治还比较得力,在南部的山区,英国人的统治几乎不存在。苏严法的家族,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苏家是600多年的老牌王族,往上都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历史比朱明王朝还要悠久,影响力自然不是区区几十年就可以消除的。

吴长庆点点头,又厉声对罗安阁下令道:“务必保护大王的安全!”

“下官遵命!”

吴长庆又对朱国卫道:“大王,下官从18山地军拨两个团随同您一起进军。如果此次潜越作战顺利,您不必去攻打英帕尔,只需要占领英帕尔背后的农巴、吉里巴姆即可。”

……

“上将阁下,华军已经离开古灵庙,正往英帕尔方向而来,其先头部队距离英帕尔不到100公里了。”

威尔·海明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刚刚赶到达卡的巴拉·卡特拉宫。达卡位于贾木纳河西岸,是英属孟加拉的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港口。威尔·海明在离开加尔各答之前,就下令印度军司令部在达卡建立前敌指挥所,作为自己指挥孟加拉会战的所在。同时,达卡城也成为了即将展开的孟加拉会战的后勤大本营。海量的物资,包括粮食、枪炮、弹药、军服、车辆、马匹、帐篷、武器零件等等的,都从印度各地汇集过来,在达卡城的港区、拉勒巴堡和巴拉·卡特拉宫内堆放的到处都是。

“让戈登烧掉三分之二的存粮,破坏英帕尔要塞的防御设施,然后撤往孟加拉,部署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的部队也立即撤退,全都撤到孟加拉来。”

威尔·海明连声向印度军参谋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