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临战国-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仲连皱起眉头,这些话,虽然有些超前,不符合实际,但是却很有见地,在战国,新潮思想,往往能引领社会新的发展,哪一国的子民越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国力越强盛,越有活力。
“难行,不知凤舞门看准哪一个诸侯国?”
“秦国!”凌紫雪说的很坚定。
鲁仲连颇为意外道:“秦国?将要灭国之邦,谈何统一诸侯?”
“世上都说鲁仲连高洁之士,少年成名,怎么却看不起秦国?”
“秦国经过孝公、商鞅变法,三十年变法图强,的确后起之秀,位居三甲,但是如今秦国被封堵在潼关里,外有五国盟军,内患争权,三年之内都不会安宁,恢复元气,只要五国盟军能穷追猛打,秦国难道不能亡国吗?”鲁仲连试探问道。
凌紫雪摇头道:“非也,秦国强于六国,在于变法后根基站稳,机制比六国先进有效,旧贵不能左右政令,这次虽失利,却因几场战力失败,却非政体腐朽,老秦人热血仍在,精兵尚存,未尝不能回头痛击五国!”
“二是战争之利,仅在于魏国出了一个怪才青年辰凌,屡次偷袭成功,属于阴谋诡计,并非阳谋强攻,这样的成功,并非能长久有效,秦军坚守潼关,五国军即使强攻一年,未必能攻克,但是五国各怀鬼心,开春若不能攻下潼关,就会动摇军心,五国的君王就会寻思退兵了。”
鲁仲连紧按琴弦,对于这些诸侯国朝政,他都有了解,很明白对话的话意,秦国即使兵败,但是国力仍在,几乎没有损失多少,国土丢失,可以夺回,但是西秦的体制却超过所有诸侯国,假以时日,还能重振往昔强国的风范,而魏国那位小将,河西一战已经被秦军围击,下落不明了,能对秦国造成威胁的人并不多。
凌紫雪叹道:“秦国不能亡,因为他抵抗着西部戎狄,以及西域诸国,让这些番邦和戎狄难以冲入中原,如果秦国被消灭了,五国难以在西秦立足,很容易使义渠等数十个老西戎重新复燃,卷回中原来,破坏中原文明,再没有任何诸侯国能代替它之前,秦国必须要扛住西部大门……”
第0322章 大国吞小国
凌紫雪的一番言论,让鲁仲连陷入了沉思,抛开诸侯国子民的立场,放眼大天下,这需要一定的胸襟和远见,大学问者,并不局限于地域,考虑中原的安危,华夏的文明传承。
秦国居住在河西,边陲之地戎狄部族有三十四支,聚居在泾渭上游六百里的河谷山原。
自先祖穆公平定西戎以来,戎狄部族除部分逃向阴山以外,大部成为秦国臣民。
自那时起,老秦人逐步迁到了渭水平川,将泾渭上游河谷全部让给了戎狄部族定居,两百多年来,西部戎狄一直没有滋生大的事端。
秦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代一百余年,荒疏了对西部戎狄的镇抚约束。献公二十年,又忙于和三晋大战,也无暇顾及西部戎狄事务,又将驻守陇西的三万精兵东调栎阳。
如此一来,西戎各部族和国府就有所淡漠疏远,但赋税兵员年年依旧,并无缺少,秦国数十万大军中,戎狄子弟占有三成,从根本上说,戎狄部族不至于全部大乱,但是一旦诸侯国消灭了秦国,使秦地祸乱,而五国鞭长莫及,根本无心在秦地驻守,绝不会派出大军在那里死守,很可能占据一时之快,十年后,戎狄就能成气候反扑入中原。
鲁仲连皱眉道:“秦国目前最活跃的戎狄部落还有那些,实力较为强大?”
凌紫雪幽声道:“阴戎、北戎、大驼、义渠、红发几族,所居地区在洮水夏水流经的临洮、抱罕、狄道这一片,加起来,部落人马不少,因此秦国不能就这样被毁灭,当然秦国仍有足够的力量自保,紫雪在这里,只是阐述一种大势,这次来,想与鲁兄联手,迫使五个盟国转移目光,放弃继续攻打潼关,撤兵回来!”
“哦,原来凌姑娘来此,是为秦国当说客来了。”
凌紫雪莞尔一笑,轻捋发丝,道:“谈不上说客,五大盟国早有异心,盟约不会长久,开春后攻不下潼关,却同样会退兵!”
鲁仲连看着眼前这位淡雅如仙的圣女,总感觉这女子很不简单,不论是才学见识,还是武功剑术,透着一股神秘莫测,而且他隐隐觉得,凤舞门出世并不那么简单。
“十大圣地不是有约定,不会干涉各诸侯国内政吗?”鲁仲连试探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战国即将风云变动,大争之世到来,在未来几十年间,必然有一国,会吞并所有的大小诸侯国,统一天下,一些圣地的圣人都推算了出来,顺应天理,革鼎人道,能辅助一国完成此等大业,莫大功德,那才是真正治世学问!”凌紫雪很冷静地说道。
鲁仲连站起身,魁梧挺拔,丰姿如玉,一身长衣,潇洒翩翩,剑目冷芒,微微颔首,道:“想我如何帮你?”
“燕国为了稳住国内外形势,会派出苏秦奔走五国,宣扬‘瓜分河西,战者有份’‘大国吞小国’的理论,想促成五国罢兵瓜分河西后,各自调兵吞掉大国身边的小国,各划范围,互不干涉,我希望齐国能响应这一策略,五国收回目光,秦国就能恢复元气了!”
鲁仲连目光一惊,暗想这一招太狠了,五国正强势,如果掉过头对付小国,不但把‘攻秦伐燕’的战略避开,而且让五大国兵戈不断,吞掉小国,看似有利,但是征战会消耗国力,而且这些宋鲁卫小国,是各大战国的缓冲带,一旦被拔掉,后面七雄争霸,再也没有缓冲,不是你死,就是他亡,动辄就是亡国之战了。
如此一来,为天下统一,扫清了绊脚石,日后将会是七雄混战,逐鹿中原,争夺天下霸主的时候,是秦韩魏?是赵楚齐?或者是弱燕?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
燕国向列国发出求贤令后,储君辰凌先让人在襄平城建立了一个国士府,用来供奔燕的士子临时下榻。
从燕境边关,易水长城开始,就陆续设了关卡,沿途护送入燕的士子安全。
一时间,大地苍茫,积雪皑皑,入燕使者和商旅几乎绝迹,但倒是可见一些士子身影,投奔燕国方向,看看能否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
由于燕国襄平距离中原各国路途遥远,纵使快马狂奔,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也得数日,这些士子大多没有好马,还有一些骑驴的,并不快行,沿途游历,十多日后,才有第一批士子过了易水长城,进入燕境。
这时已经过了正月,二月二这天,燕国在衍水畔,举行祭春大典,祈福上苍,庇佑社稷,同时储君正式登基为王,号燕昭王。
辰凌登基后,传口谕,请国匠打造一块庞大‘国耻石碑’立于蓟城,让所有燕国人都知道,子之乱国,暴齐侵略这些事实。
激励国人,奋发图强,洗雪耻辱!
这一手有些效仿秦孝公之嫌,但是它的效果却也巨大,老燕人热血激昂,那股东北土地上豪放彪悍的性格,被重新点燃了。
“看来这燕国新君,还真的要效仿秦孝公,准备大干一场了!”
“国耻碑、求贤令,有一个明君要诞生了不成?”
“小小燕国,能与秦国相比吗?”
“你别忘了,当年的秦国贫穷落后,一贫如洗,还比不上老燕国呢。”
“……”
各地士子议论纷纷,再次把目光投向燕国,都在观望,燕国的新君,到底是何等人物,是真有君王才能,还是沽名钓誉?
辰凌却不管世人如何猜想,他找来苏秦,商议着如何策划五国盟军,能实施‘大国吞小国’的策略,把目光从燕地挪开,而且秦国还不能彻底覆灭,唇亡齿寒,秦地被彻底攻克,下一个目标很可能会是弱小的燕国,七国鼎力的局面,暂时还不能被打破!
第0323章 咸阳政变
秦国,咸阳城。
在夕阳下,城池淡黑色调显得古朴、大气、沧桑!
咸阳令府邸,也是赢壮平日办公的场所,如今已调动重兵把守,院内甲士林立,兵刃寒光涌动,随时都能调兵出击。
赢壮找来了部下的诸将,以及几位旧贵老臣,还有两位胞兄弟,把当前的形势详细说了一遍。
“什么,赢稷已经在咸阳城外调兵了,距离咸阳城如此近,一旦攻城,后果不堪设想!”一位老臣担忧道。
赢壮冷笑道:“无妨,本王子已经掌控了咸阳戍卫军,并持有王城虎符,能调动王城人马和侍卫军,足有三万人,城外目前只有两万从前线败退下来逃兵,敌弱我强,不能让他们继续在外面调动了,如果调来潼关和武关的守军,咸阳则危险。”
“秦王眼下正在城外,但是甘茂却拒绝任何去探望,简直大逆不道,有谋反之心!”
“哼,这些人利用秦王受伤昏迷,竟然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简直是罪该万死,狼子野心!”
“请公子下令,末将带兵出咸阳,擒获甘茂,救出秦王,斩杀一切乱臣贼子。”这些将领首当其冲,先给甘茂等人扣一个大帽子,说的天经地义,实际就是要以王师夺权。
秦国兵符分为三等:最高等黑鹰兵符,为国君亲掌,大战前授予上将军或统兵大将,每次可调兵十万;
第二等龙形兵符,每次调兵三到五万,寻常授予要塞守将或小战将领;
第三等便是这虎形兵符,每次调兵不超过两万,多授予特使出行或国中机密公干。
商鞅变法后秦国私兵废除,新军统由国君掌控,军法臻于完善。但凡出兵,须左右兵符勘合,并向全体奉命将士公示,方得出发。军营掌兵将领自千夫长始,以职位高低,人各一尊虎形或龙形右符。
战时统帅执国君授予的左符,当全体将领与右符勘合,方得升帐行令。战事结束,左符立即交回国君。任何环节不符,调兵都难以成行。
虽则如此,战国却是大战连绵,各国都是举国同心,国君与统兵大将也级少龌龊,大将经常是连续作战,但有威望卓著的名将,便经常性地持有兵符,也常有不堪合兵符而调动大军者,但这都是浴血奋战将士同心时的特例。
赢壮身上的虎形兵符只是禁卫军的,但咸阳城门与城外戍卫军,不少是他的直系部将,即使没有兵符,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然都站在他这一边。
“不能再等了,这些日子已经部署差不多,今晚就动手!”
“赢宇、姜琅、丁士琦听令,亥时一刻,带领五千骑兵,五千甲士,从正门杀向河岸的章台密林!”
“遵命!”
“车浩、曲涛、孙谋听令,你三人带领东西北三方位将士,在城外聚集,绕过渭水,包抄章台甘茂的军营!”
“遵命——!”几大将领抱拳复命,身上甲片铿锵作响。
这时赢离站起来,叹道:“城外的人马,算我一份吧,亲自统领!”
“大哥,你不必去涉险了。”
赢离苦笑:“我若不去,始终放心不下,擒获甘茂,诛杀夺权者,救驾秦王!”他的眼神很古怪,深深地看着赢壮,暗示他一些秘辛。
赢壮瞬间明白过来,一旦围堵了甘茂等人,如果甘茂拿出什么王旨宣布王位继承者,将会对他不利,使这些部将陷入两难,甚至功亏一篑,只有赢离去了,可以控制现场,即使甘茂、赢稷等人真有王旨,即使秦王还有一口气,赢离照样能改变这一切。
“那好,大哥,你多小心!”赢壮很有意味地看着赢离,微微点头,放手让他去做,夺权者,不计生死,只注得失,最后的胜利者才是关键,至于中间手段和过程,没有必要关心。
赢离、赢宇、姜琅等都走出咸阳令府,开始调动人马,黄昏落幕,即将拉开争权的一夜!
深夜很快来临,天上行云不定,月光暗淡,北风仍很冷彻。
夜色下的秦军犹如一群西部战狼,骁勇善战,此时却要对着自己人动手了。
渭水与咸阳城距离不过十里,骑兵与甲士出动了,甲片闪着冷光,充满着一股股杀气,所有人不发一言,纪律严明,军令如山。
赢宇、姜琅二将带兵在前,正夜渡渭水的时候,忽然河岸杀声四起,嗖嗖嗖一阵冷箭射出,火光亮出,火把通明,冷弩和乱箭直接就将带军的两将射倒马下,后面的将军丁士琦,抽出长剑指挥战斗。
“杀啊——”
渭水两岸忽然冲出许多人马,夜里数不清人众,都在大声喊着“秦王在此,立即缴械,否则就是兵变谋乱,企图对秦王不轨……”
这样的喊声,在乱军中炸开,起到了震惊的作用,很多禁卫军听到秦王来了,带兵的将领又被射杀,原本这些士卒就不清楚内情,此时被对方一阵宣传震住了,不少士卒纷纷停止反抗,被包围了。
“乱臣贼子,还不弃兵投效?”
一员虎将孟贲大吼一声,威震四野,对方听到他的声音,都知道他是秦国最猛的大将之一,在军中威望颇高,少有人及,而且是秦王驾前将军,一时都被震慑住了,战意不高。
另一波人马,由秦离亲自带领,一万五千人从下游绕过了渭水,包抄章台而来,抵达密林不远处,蓦然一阵乱箭从密林中射出,前面几排的将士全部被诛杀。
“不好,有伏兵!”
赢离脸色微变,喝令稳住振兴,这时却听见密林中冲出千军万马,反包抄过来,眼看就要把这匹大军围堵,同时一连串带火的弓箭,使来军阵型大乱。
“甘茂他们早有伏击!”赢离心头一沉,有一种不详的感觉。
这时魏冉、大将军芈戎同时现身,对着乱军喊道:“秦王在此静养,来者居心叵测,难道要发动兵变吗,简直大逆不道,还不快快下马受擒?”
“你们要谋反吗?”乌获手提车轮大斧,长啸而出,声威震荡,六阶武者,秦国军方第一高手,所有敌军见到他,都不自禁地倒退。
赢离喊道:“我们是来营救秦王,你们这些人明知秦王受伤,还不速速送入咸阳医治,明显是图谋不轨,企图叛乱,我有太后钦赐的虎符,擒拿甘茂等乱臣,太后正在宫内等候,将士们,给我拿下!”
魏冉喝道:“秦王有王谕,传位赢稷为储君,即将入咸阳继位,你们这些人前来夺权,企图兵变,以下犯上,罪该当诛,乌将军,全部擒获——”
第0324章 控制大局
乌获为秦国第一虎将,身材魁梧,武艺超群,手持车轮大斧,重逾百斤,威武善战,有万夫莫敌之勇,在秦国军中威望最高的虎将。
他一声长啸,震慑所有乱兵,同时弓箭齐发,使得外围的乱军被一阵射袭,阵脚溃乱。
这时乌获骑着汗血宝马,手舞大斧,带军围杀过去,势如破竹。
赢离隐隐感到大事不妙,他一袭白玄衣,没有身披盔甲,但是有内甲防身,此时知道中了对方伏击,很可能事情败露,唯有绝地反击,搏上一搏,否则他们这一脉就要被连根拔起了。
“赢姓将士们,我们才是老秦人正规血统,他们这些人,都是外臣,挟持病危的秦王,企图谋乱朝政,是可忍孰不可忍,杀入营中,解救秦王,还大秦一个透明……”
“解救秦王!”这些将士不少是当年赢虔的部将亲信,赢壮和赢离是赢虔的公子,是他们的少主,在军方有重要影响地位,这些将士此时被灌输勤王救驾的思想,彻底放开束缚,跟着赢离杀过去,军心不再动摇了。
远处,甘茂和魏冉眉头一皱,本以为能震住这些咸阳戍卫军,不战屈人之兵,想不到这赢离公子破懂攻心术,竟鼓动将士,以解救秦王之名,来为自己的谋乱行动正名。
“哼,管你是什么老秦公子,在王权面前,统统一边站,只有扫除大秦这种贵族血统,才能真正使大秦凝成一股!”魏冉冷哼道,他算是外臣,从楚国来,早就看不惯秦国本土旧贵了。
甘茂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想,这个魏冉恐怕野心不小,日后说不定会借助赢稷和未来太后的关系,把持朝政,成为一个权臣。
“杀——!”人嘶马鸣,爆发出狼一般的怒嚎。
两边都是凶猛的秦兵,虎狼之师,骁勇善战,夜幕下,火光通明,冲杀在一起,手中兵戈闪着寒光,马蹄来回打转,大地瞬间地动山摇。
这是一场自相残杀的混战,自古以来,夺权的道路上,充满了血腥,没有任何公理,只有成王败寇,胜者登基,掌控朝政,败者则会被无情抹杀,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笔墨。
乌获带军杀入叛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车轮大斧一扫,两名校尉就被砸死了,再一扫,十几名长戈甲士被扫倒出去,非死即伤,实在太凶悍了。
“赢离受死——”
汗血宝马纵驰而过,乌获杀入叛军中,所向披靡,切开外围的乱军,正与赢离对敌,这是他要斩敌首了,管他有何身份,乌获只听从秦王的君命,既然传位于赢稷,那么他就是储君,有人挑唆军变,他就带兵要镇压。
“别人惧你,我却不惧你!”赢离抽剑催马与乌获激战在一起,剑来斧往,震耳欲聋,交锋百回合后,震得赢离手臂发麻,虎口欲裂,纵然剑术超群,但是他先天体质柔弱,很难与这等虎将生死恶战。
寻常剑手,剑术和武艺并不弱于疆场的大将,甚至还要高出,但是一到沙场上,死的往往都是这些江湖剑手,因为他们没有军人那等胆魄和杀气,军威无敌,勇往直前,那股狠劲和威势,不是剑手能抵抗的。
乌获忽然一声大吼,犹如虎啸雷鸣,震得赢离以及周围乱军的战马都受惊鸣叫,惊慌不已,乌获双眸冷电,长发飞舞,犹如杀神,双手紧握百斤的车轮大斧狠狠砸向赢离的头顶。
这股气势力拔山河,踏破五岳,气血刚烈,威势惊天,赢离与之对敌,不禁气势一弱,剑招都停滞下来,战力弱减几分,长剑回挡时,被对方一斧扫在剑身上,连人带马都被震倒了,栽落马下。
与此同时,一万多叛军都被重重围住,兵戈交击,无情杀戮,死伤枕藉,血流成渠。
而此刻,咸阳城内,赢壮正在府邸焦急等候,今夜发动袭击,势必要一举把赢稷、甘茂、魏冉等人一网打尽,铲除这些政敌,接下来,就是他登基王位,为王兄赢荡报仇,发兵杀出潼关,对五国用兵,洗雪耻辱,斩杀辰凌,以泄秦恨!
“赢稷,一个十六七的少年,长年在外做质子,连秦国内政一概不知,他凭什么能继承王位,王兄,你是否一时糊涂了,还是被五国联军吓破了胆,传位给一个弱冠不更事的少年?鸟!”赢壮坐在大厅内喃喃自语:“纵观众公子,唯有我公子壮,能继承老秦人这股铁血精神,不折不扣,与东方五国干到底,夺回函谷关,洗血国耻!”
忽然他察觉不对劲,似乎殿内多出一个人来,因为殿内刚才被他退出了侍卫和婢女,一个人要冷静一会,等待王权争夺的佳音,人多了,反而让他无法冷静下来。
赢壮霍然抬头,发现一个黑衣女子,全身都蒙着黑巾,没有露出面目,但是身形却有女人的身形。
“你是谁?如何闯进来的?”赢壮惊呼道。
“来取你首级的人!”
赢壮闻言怒道:“大胆,这是咸阳令府,我是秦国王子,手握重兵,你这个刺客,胆敢来行刺本殿下?”
“可悲,可叹,你命运不济,不该争夺王位,今晚送你上路!”
“是赢稷那个鸟公子派你来刺杀本殿下的?”赢壮说话仍是粗言粗语,豪放不敛,率直刚性。
“是谁派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活不过今晚了,受死吧——”这女子纵身拔剑,倏然刺去,翩如惊鸿,电光一闪,杀机就把赢壮全部锁定住了。
“大胆,来人,有刺客……”他一边喊,一边抓剑就要拔出迎敌,可是那一剑太快了,用剑者是个剑术超群的武者,至少也是五阶高手,速度极快,剑光如电一斩而下,赢壮就变成了一具无头尸体,不止。
女子并没有去取首级,而是纵身一跃,从窗棂间飞跃而出,轻点窗前的树干,一个纵跃,飞上了房檐高顶,与另外两道女子身影汇合后,离开了咸阳令,等外面的侍卫听到呼喊声赶来时,却发现大殿四周都横陈着侍卫的尸体,而赢离殿下,早已身首异处,顿时咸阳令府大乱起来。
半个时辰后,城外平定了叛乱,魏冉、孟贲带着人马兵临城下,在里应外合下,很快杀入咸阳城内,控制了咸阳大局。
第0325章 战国时代来临
魏冉、孟贲、任鄙统领数万大军杀入城内,迅速占领城池城门,包围咸阳令府和王宫重地,稳住咸阳的安定和老贵族家兵动荡。
迅速来到咸阳令赢壮的府邸,这里的亲兵和家将群龙无首,很快就被扑灭围剿,冲入内院青铜琉瓦的大殿时,发现了赢壮的尸首。
魏冉心中一紧,知道是凤舞门的人出手了,不过这样也给他们留下一个难题,赢壮被刺杀,如果让太后和老贵族知道,一定会对赢稷舆论不利,虽然很轻易地斩杀敌对首领,争权王子,但是后续的麻烦也不小。
不过魏冉是个很精明的人,善于谋略和诡计,平时在朝政没有机会施展,如今逐渐成为权臣,微微一冷,说道:“赢壮企图谋反,篡夺王位,得知事情暴露后,自刎而亡!”
任鄙点头,补上一句道:“乱军见谋反头目已死,担心被判罪,故削其首级投诚!”
魏冉嘿嘿一笑,默然点头,要把这件事接过,把罪证和矛头都让死去的赢壮来扛,是他谋夺王位,企图对秦王不利在先,谋反之罪,得以诛杀,怨不得旁人,纵使太后和老贵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