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否告知使者,快些赶路,本将军要急着回京,面见燕王!”

一位看护辕车的侍卫长转身道:“不着急,廉将军要见君上,不必回到燕京,因为燕王已经御驾亲征,很快就要抵达前线了。”

“燕王要御驾亲征?”廉颇脸色一变,他并不知道燕王懂多少领兵之道,但无论如何,前线都太危险了,不适合一国之君冒此风险,因为得失相比,悬殊太大。

廉颇下定决心,一旦见到燕王,不但要为自己开脱罪名,还自己清白,还有劝谏燕王,不要赶往前线了。

两日后,廉颇在第三道防线的土城堡内,终于见到了燕国君王,准确的说,是华夏国君主。

“臣廉颇,叩见君上,万岁万万岁!”

辰凌端坐在行辕王帐内,浑身透着一股上位者的威压,哪怕廉颇是统帅万人的将领,但是在君主气度面前,仍恭敬行礼,一副忠诚之态。

“先看看这些!”辰凌一甩手中的几分信函,直接扔到廉颇的身前。

廉颇正半跪着身体,随手捡起了信函,逐一看过后,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相当的难看。

“臣冤枉,请君上明察!”

“信上所写,有秦军白起的手信,有敌营的间谍密报,还有燕京大臣的奏议,三方几乎都把矛头指向了你,难道还冤枉了你不成?”辰凌冷喝一声,满脸寒霜,君王一怒,伏尸百万,绝对的天命大势相加于身。

廉颇似乎感受了君威莫测,浑身有些轻颤,硬着头皮道:“不是臣所为,臣无从认罪,这定然是秦军使出的离间计,廉颇虽为赵臣,但赵、齐、魏、韩等你诸侯,解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是王候而非真正意义的国家!天下贤者能士,莫不以四海为家,哪里施展抱负,哪里重视人才,名将贤者们便立足哪里生根,廉颇不才,曾是赵人,但却不会愚忠,跟没想过要为赵复国。臣一心为燕尽忠,就是希望能助君上完成统一大业,取代周朝,名垂汗青史书,绝无他心,请君上明鉴!”

辰凌微微点头,沉吟凝思,其实辰凌原来就有七分相信廉颇的人品,再加上这次廉颇没有逃走或拘捕,坦荡荡地回京,让使他疑心尽去,料到这是白起的离间计了,不过,身为君王,不能不施威压,这样可以让这些大将,经此一次,做些提醒,敲山震虎,等一会自己重新表现出信任廉颇之后,还能让对方感恩戴德。

第1020章 秦燕生死战(中)

辰凌沉默不语,脸色故作凝重,目光犀利,沉默的时候,大帐内的气氛一下子冷峻下来。

廉颇虽然见过大阵场,但此刻也觉得气氛压抑,呼吸难畅,毕竟燕王的一句话,很可能就能要了他的命。

此时,他心中也在默默祈祷,希望燕王能英明判断,还自己个清白,否则就这样被拉回燕京入狱,离着问斩也不远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廉颇觉得膝盖都有些发麻了,但仍纹丝不敢动,目光偶然偷偷地瞧向燕王,却看不出对方任何神色,心中更是感觉到,天威难测。

足足过去一盏茶的时间,辰凌才冷声道:“关于你私通秦将、意欲复赵的密奏很多,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寡人对你的信任,也随着一封封举报信和奏折而降低,这次调你回京,若你有丝毫抵触、违抗或逃逸,绝对不能活着见到寡人了。”

廉颇闻言,冷汗直冒,低头称是,心中暗想:也怪自己太大意了,以为都是谣言,根本没考虑到秦军会这样奸诈。

紧接着,辰凌又道:“好在王旨一到,你的举动并无反常,而且忠君忠国,这也打破了寡人的诸多猜疑,想必,这次十有八九是秦军将领故意施的离间计了。”

廉颇乍听到此句,悬在半空的心石总算落下了,长舒一口气,似乎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燕王英明!臣的确是被冤枉的!”廉颇激动抱拳,脸色大喜,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

不是廉颇怕死,而是这样被冤屈问斩,正是年轻英锐的年纪,就糊里糊涂死在朝廷谋逆罪下,也太不值了。

“起身吧,虽然为你开脱的证据还不足,但寡人相信你是被离间嫁祸的,眼下秦燕大战关键时期,突然出现你私通秦国的消息,本来就有些蹊跷,而且我燕国朝廷对你不薄,寡人对六国子民和贤者一视同仁,勘大用者,英雄不问出处,望卿好自为之。”

廉颇站起身来,轻叹一口气,这次死里逃生,算是一生难忘经历了,对于燕王,心中还是充满感激,毫无埋怨的,换做其他君王,估计直接把自己斩了,谋逆罪可是各国王室最忌讳的,可以想象,燕王自己也扛着巨大压力,才能赦免自己。

“臣对燕国忠心无二,天地可鉴,报效朝廷,死而后已!”廉颇抱拳恭敬道。

辰凌对他的神态很满意,自己这一手,恩威并加,可以让这个志气满满的少年名将,对君臣关系有了更深的体会,免得日后功高震主,自持战功,肆无忌惮,犯了龙颜,不得不斩。

“廉将军若一心为国,寡人和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你这等忠君爱国志士!”

廉颇点头,旋即硬着头皮道:“君上,前线实在太过危险,刀剑无眼,请君上能退回太行山东面,监督大局即可,这里有微臣在,绝不让秦军前进半步。”

辰凌哑然失笑道:“廉将军多虑了,这次寡人御驾亲征,是要大破秦军的,眼下有一计,正需要廉将军去办!”

廉颇不明所以,拱手道:“君上请吩咐!”

“是这样,寡人与众位军机大臣商讨一条破秦之策”辰凌简单说出来。

廉颇先是凝思,后面不断点头,觉得的确是绝佳一策,可以将计就计,反诱导秦军进入燕军的伏击圈。

“能否胜任?”

“微臣绝对能办到!”

辰凌笑了笑,龙颜大悦,说道:“如此就好了,有廉将军加入,此计围歼秦军的把握就更大了。”

接下来,辰凌叫出了锦衫卫一名首领,带来一位跟廉颇身形相当的人,经过易容,两个时辰之后,一个与廉颇面孔外形相当的人活脱脱地出现了,他成为廉颇的替身,被押出了营盘,继续北上回京城。

廉颇则换了一身儒衫,简单易容一下,黏上了胡须,扮作一位谋士,安排在行辕大帐内,暗中观察着第三防线的防务工作等。

燕王在第三防线的土堡逗留了半个月,五万禁卫军整日被拉倒山腹之地,训练结阵后退的打法,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装,一身重铠,长矛、陌刀、短刃、盾牌、弓弩应有尽有,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座铁甲山在移动,不惧怕追击围攻。

这半个月内,秦军也在做安排,如何引出燕军,在防线外佯败,把燕军引走到伏击圈,然后如何反击,乘胜一举攻陷燕军防线,再追杀燕王,如果顺利的话,不但能斩杀十万燕军,还能斩首行动,擒杀燕国君王,决定全局。

而荆琦也在暗自调动兵力,十八万兵力,派出一部分老弱新兵,把伤员送往第三防线的名义,撤往了后方,免得到时候碍事,惊慌失措,影响军中士气。

此外,他又调出两名燕国本土将领罗雍和蒲彦,吩咐了一项密令,就是等燕王抵达大营之前,两名将领各代三万人马,一个往南,一个往北,行出五十里外,找个秘密据点藏匿下来,散出斥候,加强情报互通,等秦军攻入第二道防线,继续深入向第三道防线时,听信号和军令,切断秦军后撤的路线,从侧面予以重击。

罗雍和蒲彦面面相觑,不知其意,但见主帅信誓旦旦,也都接受了命令。

这一日,‘燕王’在禁卫军的护卫下,终于到了第二道防线的大营,荆琦早已带人在帐外数里外硬接,战鼓喧天,号角长鸣,让所有燕军将士都知晓,燕王御驾亲征到此,鼓舞士气。

当晚,‘燕王’赐下一些美酒,犒劳三军将士,并且激励将士们,喝好酒,吃好肉,来日与秦军大决战,顿时将士气提升到了一个高点。

灯火通明,大营欢声一片,唱着军歌嘹亮,仿佛胜券在握一般。

与燕军对峙的秦军大营,则隔着很远,眺望燕军营内的景象,一些秦军将领都露出讥讽之色,觉得燕军是做的欢、死得快!

白起冷冷说道:“燕王已经到了,在鼓舞士气,明日我军就出去叫阵!如果燕军不出,就辱骂燕王,进行挑衅。两家交锋,先狠狠痛杀一番,让燕军不断增兵,然后假装不敌,把燕军主力引出防线,在外围剿灭,等燕军溃败撤退时,我们出动十万大军,一鼓作气冲破防线!”

第1021章 秦燕生死战(下)

次日,秦军调集了六七万兵马,排山倒海一般,列阵在燕军防线外,黑压压的盔甲和兵刃,仿佛黑云一般压城笼罩而来,很有威慑力。

秦军训练有素,凶悍嗜杀,大军列好方阵,顿时感到一股肃杀之气,冲天而起,让人不寒而栗。

统领三军的是蒙骜将军,算是白起的左膀右臂,今日一战,并非攻城略地那样简单,还是要按计策行事,要引出燕军交战,然后故作不敌,把燕军拉出一段距离,然后斜插过一队骑兵切断后路,进行围歼。

到时候不论是逃兵回撤,还是防线内出动兵马来搭救,防线入口势必会发生混乱,秦军就是打算利用这个机会,趁乱攻陷燕军的防线,然后动用主力大军来擒杀燕王。

这一系列谋算,都要环环入扣,不能出错,否则效果就很差了,因此秦军也高度重视,白起才让蒙骜来指挥,他则坐镇后方,主持真正大局。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擂动,轰天震地,整个方向前方都是风雨骤来的压迫感。

秦军将士热血沸腾,似乎都听说了燕王御驾亲征,就在敌军营内,若能擒杀他,战局就会一举定乾坤,谁若能伤到燕王一击,连升三爵;击杀燕王者,直接封侯,黄金千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是勇猛著称、武风最浓的秦人,简直把燕王当成此次立功垂千古的最佳机会了。

“叫阵!”

蒙骜下令,一些嗓门大的士官来到军阵之前,扯开嗓子喊着口号,要与燕国正面开战。

喊了半个时辰,燕军防线的土墙上,虽然聚集了不少将领和守卒,但是并没有出战。

秦国的士官就开始辱骂燕军胆小如鼠,主帅狗屁不通,燕王徒有虚名,如何惧怕秦军不敢出关开战,如何被攻破了第一道防线等等。

防线上的许多守卒,也都是有血性的汉子,在燕王亲自前来督军下,被敌军如此侮辱,神色难堪,仿佛被人打了耳光一样屈辱,三军将士热血喷张,纷纷请缨出战。

这是一次绝对的表现机会,如果能让燕王看到他们勇武的一面,说不定留下好印象,以后好升迁了,这是大部分副将、校尉心中的真实想法。

“末将愿意带兵出战!”

“末将也愿往营外一战,杀杀秦军的威风!”

荆琦微微点头,转身对着一员心腹将领道:“杨绩听令,本帅任你为先锋主将,带兵五万兵马,赵赫、岑秀成、冯涯为副将官,听从杨绩统领,出城迎战,与秦军正面交锋,杀出我燕军的威风,虽然西秦素有虎狼之师的名声,但我燕国已经消灭诸侯,勇往无敌,决不能被秦军的锐气比下去,要知道,君上一会就要亲自登上高台,观望战局,你们宁可死在沙场上,也不可失败活着归来。”

“我等明白!”

刚才自告奋勇请缨出战的武将,都被点到了,顿时一股热血沸腾,甲胄锵锵,随着杨绩下了土墙去点兵了。

半炷香的功夫,方向三座隘口石门打开,冲出数万人马,有数千骑兵,更多的是徒步甲士,陌刀勇士、长矛手、盾牌手、弓箭手等,在防线前结阵,很快一块块方阵列好,然后密合在一起,犹如一道刀枪山峰,凝重肃杀。

这种两大军团的较量,个人的勇武已经作用不大了,靠的就是整体移动和作战,如果阵型一乱,士兵感到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担心侧面、背后被人捅刀子,那么他就会分心,无法高度集中投入战斗,害怕的因素在心里蔓延,战斗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锐气全无。

所以大型战斗,一定不能乱阵脚,让每个士兵,都能感觉到身边和背后有袍泽在并肩奋战,心里踏实了,才会发挥最大的战力,这也是为何败军,背后和侧面受敌袭,往往不敢再战的心理原因,没有了安全感。

秦燕两军的阵列只相隔了百米,完全在一箭之地内,双方兵力相当,尚未开战,那股无形的气场,冲霄的杀机,寒意压住了天生的烈日,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

蒙骜冷冷看着燕军果然受激出战了,嘴角溢出讥笑,他要大战一番,让燕军继续加兵力,才会退走,引得燕军来追击,进入秦军主控的战斗节奏。

“传令,全线进攻!”

“迎敌!”

双方不约而同地传下了将令,首先行动的是弓箭手和盾牌手,彼此的弩机和弓箭开始朝着对方射去,要破坏对方的阵型,而盾牌上左右恰恰相反,护着头顶,形成一道屏障。

轰隆隆!

骑兵开始出击,铁骑纵横,如浪之纵,顿时如山崩地震一般,呼啸着冲杀而去。

徒步甲士则整体移动,如泰山之倾,举步重踏向前挺进,锵锵锵的节奏,仿佛与这一块天地共振。

“杀!”

秦燕骑兵各有数千,都是精锐勇士,腥风血雨中,终于迎来了一场最惨烈地正面交锋。

片刻之间,两股奔驰的洪流便激烈地碰撞在一起。

“哗哗啦——”

刺耳地刀矛声响成一片,伴随着战马地嘶鸣、将士地凄嚎,蓬蓬血雾,像是瞬间绽开的花朵,染红大地。

燕军骑兵的战马有马镫,秦军也学了去,因此骑士们的双手都得到解放,可以手持长兵尽情厮杀打斗,激烈异常。

战马凄声哀鸣,无边地杀戮中,双方铁骑们一片片倒下。

也就几十个呼吸间,方阵甲士也交锋了,仿佛两座大山的碰撞,如海啸般的厮杀声冲天而起,远远传开,阳刚气息浓厚,震人心魄。

宽阔的平地上,足足十万人马在忘我地拼杀,血光蒙蔽了双眼,越战越混乱。

这次激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了中午,相互都有伤亡,遍地死尸,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浓重的血腥之气铺天盖地散开。

沙场男儿,一腔热血,英雄梦!

荆琦看到双方僵持不下,顿时下令继续增兵,又派出了两万人马出战,并且扛出许多旌旗,这样一来,燕军占了人数优势之后,秦军的形势就会见拙了。

蒙骜一看燕军果然又派出人马,而且旌旗飘扬,按照当时各诸侯国的军规,通过旌旗的数量,可以判断人马的大概数量,每一根中长旌旗代表着一个千人队,一根大旗代表着一万人马。

他看到燕军的增兵旌旗众多,猜测怎么也有三四万人马,加上先前的五六万,已经快接近十万大军了,如果把这批人马引走围歼,对燕军将是一次重创,于是下达了后撤的军令,谋算开始了。

第1022章 追击血战

勇猛的秦军在溃败,顿时让燕军将士高呼,满脸的兴奋,他们都明白,七雄诸侯中,秦军的战斗力是最强的,因为老秦人天生就有一种傲骨和野性,地处西陲苦寒之地,要不断与凶残的西戎人搏杀,保卫领土,磨练出秦人的勇武之风。

这是周天子后来分封秦国的原因,为中原驻守西大门,秦国功劳甚大。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被西戎部落联合攻陷西周,差一点使中原文化遭遇覆灭的劫难。

燕军兴奋异常,杀红了眼,满腔热血,挥舞着刀枪剑戟就要追击,但是指挥将杨绩早就得到过荆琦的叮嘱,知道这是秦军的引敌深入的计策,要把燕军主力引入伏击圈,为了将计就计,反设计秦军,必须要配合对方演好这部被伏击的戏码。

杨绩立即下令全军调整阵型,然后命骑兵先追击,痛击对方落后的弃子,接着下令刚才战斗过的主力军原地整休,伤员出列,让新出城的两万援军先追击,最后他才率领三万多刚拼杀半日的主力军,在后面不疾不徐地追击。

这几道命令一下,将士们的热血顿时一泄,满腹牢骚,因为刚才他们舍生忘死地战斗,好不容易才击溃了秦军,但追击的时候却让他们在最后,这等立功的机会,让给那些刚出城的新军,一个个脸色都很差,憋了一肚子火。

几名武将也骑马到杨绩前,询问为何下如此命令,甚至有的老将气得直哆嗦,直接把这几道命令说成愚蠢之极。

杨绩冷哼道:“穷寇莫追,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这些将士刚才的英勇奋战都被燕王看到了,功劳不小,没必要所有好处都让你们占了,适当休息调整,留下性命,后来还有更激烈的战斗等着我们呢。”

因为开始出城的五万人马,都是燕军的主力,训练数年的正规军,死伤了一万五,还剩下三万多,不可能把他们送入秦军的伏击圈,所以才会有刚才杨绩的几道军令。

“岂有此理,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你根本不懂带军,荆将军也不懂带军,你们都不如廉颇将军!”有人气的大骂。

“这是战场,军令如山倒,刚才几句牢骚话,本将军可以当做没听见,如果再敢对本将军的命令指指点点,那就是违抗军纪,动摇军心,莫怪本将军把你们军法处置!燕王就在后方看着,你们还想造反不成?”

这几名将领满脸铁青,没有敢再说,狠狠一甩手,转身回去自己的队伍中了。

燕军几千骑兵和两万多援军甲士,一路掩杀秦军落在最后面的弃子部队,多是老弱病残的秦人,被燕军痛苦地砍杀一番。

但追出二十几里的时候,突然遭遇了伏击。

“嗖嗖嗖!”

无数的利箭骤然而至,像镰刀割草一般残酷地收割着燕军将士的生命,正骑在马上的勇士来不及还击,就被射成了刺猬。

与此同时,山林、峡谷冲出无数秦军兵马,排山倒海一般,杀向这支追军。

“有埋伏!”追击在前的两万多燕军大乱起来。

伏藏在此的秦军先以铁骑左右冲杀扫荡,包围、拦截、清除,一气呵成,先锋的燕军顿时被分隔成若干段,无法结成大阵自保了,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灭亡。

杨绩已经得到巡游斥候的禀告,也听到了远处的喊杀声,知道前方部队中伏了,他神色一冷,立即下令回撤,并不上去搭救。

这时侧面一条山道也冲杀出来秦军精兵,本来是要断路截杀的,可惜杨绩带军走的很慢,并没有被完全截住。

“前殿军断后,其余人马撤退!”杨绩带领精锐掉过头迅速逃走,他知道这次朝廷和荆琦主帅的策略,肯定要舍掉一部分弃子给秦军吞噬,让秦军以为大计得逞,从而麻痹大意,反而调入燕军的计策中。

十万秦军分成了四五支,从不同方向不断出现,来围堵、追杀燕军,杨绩丢掉了前方两万新军,还有一万人马断后,其余两万多精锐被他带回了防线。

白起看到燕军逃走了一部分,下令全线反攻,埋伏在防线外的密林、山谷的精兵也都冲杀出来,趁着燕军回撤营地紊乱之际,派出一批死士穿着燕军服饰,混入队伍中衔尾涌入堡垒防线,开始抢夺城关大门的控制权,并放出了信号箭。

“得手了,大军全面进攻!”

白起下令之后,除先前投入的十万伏兵万,撤回来的兵马,加上营地的驻军,一股脑都投上去,秦军整体参战大军增至了十五万,二十里内,都是兵马喊杀声,还有围歼燕军的声音。

防线内,荆琦留下杨绩等人,统领着三万精兵驻守抵抗,他则带着数万人马,护送燕王后撤了,放弃了第二防线。

此时夕阳染红了一片云霞,燕军大营防线外,厮杀声震天,血染沙场,浓重的血腥之气弥漫整个战场,到处都是凄惨至极的景象,七八万秦军正在激烈地攻打壁垒,岌岌可危。

杨绩带着数万精兵在这死守,为了要给后撤的燕王等人争取时间,同时让秦军增至更多的人马。

“时间差不多了,黄昏撤退!”杨绩下达了军令,果然等夕阳一落,燕军吹动号角,鸣锣撤兵。

残余的燕军一撤,防线瞬间崩落决堤,秦军如洪水一般席卷过去,占了防御线。

“燕王跑了!”有秦兵大呼喊叫起来。

白起、蒙骜等人刚带军进入防线,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逃走多久了?”白起询问。

一名偏将走到白起身前,抱拳道:“启禀将军,有俘虏交待,燕王被禁卫军保护,撤走了半炷香的工夫,不过他们都是重甲步兵,有五万多人,此外,逃走了数万守军,对方的人马不少!”

“败军之将,何足言勇,他们的人数即使接近十万,也没有了士气,不足为惧!”有武将傲然道。

白起沉思一下,蒙骜见主帅在犹豫,忍不住急道:“大帅,兵贵神速,我们快追吧!燕王逃走,也在我们预料之内,他们都是步兵,肯定跑不过骑兵,只要我们派出一支轻骑迅速咬住那支禁卫军,我们随后携带大军追杀,必然能把燕王擒杀!”

“说的不错!”白起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事先他的计策中,就推测到,防线一旦危险,燕王必然会先走,不可能与一道防线共存亡,眼下正是追击的最好时候,可派骑兵追上去拦截,然后他亲自带大军追杀上去,即便第三道防线的燕军来救,只要他能赶在对方援军之前,射杀燕王,就算大功告成了。

第1023章 遭遇战

白起当即点了一万骑兵,任虔为车骑将军,带兵率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